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著名小說的英文名字

著名小說的英文名字

發布時間: 2021-07-17 19:37:24

㈠ 尋求小說中的英文名

米迦列:Michelle、Michaela、Mica 嘉百列:Gabrielle、Gabriella 拉法爾:Rafael、Raffaella 我最喜歡的名字: 能量天使——Cassiel(卡西歐) 其他女子英文名: 狼王——Ulrica(優利卡) 殺手——Quella(瑰拉) 朦朧——Cecilia(賽茜莉雅) 柔——Claudia(克洛迪雅) 辛——Desdemona(荻思夢娜) 帝釋天——Indira(英帝拉) 無子——Izefia(義哲法) 武聖——Louise(露易斯) 黛妮——Danae,含義既然是黃金像下雨一樣從天上掉下來。這個名字實在太靈了!!大家認為呢? 春華——Chloe(克洛哀) 幸——Felicia(菲莉茜雅) 安——An 白雪——Snow(絲諾) 冰——Ice(愛絲) 月亮——Celina(賽莉娜) 月之子——Amaris(愛瑪黎絲) 朦朧——Sicily(茜絲莉) 朦朧——Cecile(賽西爾) 天使——Angelina(安潔莉娜) 熾天使——Sera(賽拉) 熾天使——Serafina(撒拉佛娜) 櫻——Sakura(莎珂拉) 潔——Karida(卡麗妲) 潔——Elina(艾莉娜) 羽翼——Aletta(愛萊塔) 真白——Blanche(白藍雪) 真白——Fiona(斐奧娜) 雪蘭——Elodie(伊洛蒂) 玫瑰淚——Dolores(多洛莉絲) 哀——Delores(德洛莉絲) 柔——Claudia(可洛迪雅) 莫愁——Deirdre(迪德黎) 辛——Desdemona(荻絲夢娜) 雨夜——Amaya(哀彌夜) 孤挺花——Amaryllis(愛瑪莉莉絲) 秋牡丹——Anemone(愛妮夢) 美神——Cytheria(茜賽莉雅) 天後——Gina(姬娜) 花仙子——Laraine(萊蕾) 聖女帝——Dione(帝傲霓) 米迦列天使——Michelle(蜜雪兒) 米迦列天使——Michaela(米迦列拉) 六月天使——Muriel(穆利爾) 夜妖——Lilith(莉麗絲) 春娘——Ishtar(伊旭塔) 春娘——Easter(伊絲塔) 河妖——Lorelei(洛勒萊) 妖姬——Delilah(迪麗拉) 暗之花——Melantha(魅蘭莎) 公主——Sade(薩德) (註:為莎拉的昵稱。1740~1814,法國有一位男作家也叫薩德。其作品充滿了性變態。因此之後從他的名字引申出施虐狂(sadist)一詞。而sade一詞似乎也有施虐狂的意思。) 紫水晶——Amethyst(璦玫夕絲) 光明——Kira(姬拉):語源—拉丁語 潔——Karida(卡麗妲) 語源:阿拉伯語 含義:純潔 中文名:潔 貴地(皇家城堡的牧地)Kimberly(金鉑利):語源—英語 君主(難以匹敵的)——Kimi(姬魅):語源—日語 太陽情人——Kyrene(姬憐) 含義:太陽神的情人(Cyrene的異體) 中文名:太陽情人 能量天使——Cassiel(卡西歐) 語源:拉丁語 含義:能量天使、星期六的天使 代表人物:能量天使卡西歐 中文名:能量天使 宇宙——Cosima(克斯瑪) 語源:希臘語 含義:宇宙、協調 中文名:宇宙 聰慧(仙後座)——Cassiopeia(卡茜歐琵雅) 三葉草——Clover(克洛娃) 含義:三葉草(三葉草的花語是幸福。而且據說找到四片葉子的三葉草就能得到幸福) 代表人物:Clamp的一本漫畫。 中文名:三葉草 青綠——Cyan(詩安) 貴賓——Aida(阿伊達) 翠玉——Esme(愛絲魅) 娜娜——Nana(巴比侖女神) 戀——Jo(姣) 貝貝——Bebe 光明——Kira(姬拉) 天——Skye(絲珂) 安——An 藍天——Ciel(希爾) 咪咪——Mimi(Sea of Bitterness) 持矛帝王——Geri(婕麗) 技芸——Muse(繆斯) 微小——Demi(黛米) 銀月——Luna(露娜)、Lumina(露米娜) 男女通用: 沙——Sandy(沙狄) 塵——Ash(艾什) 天使——Angel(安琪爾) 以漢語、日語、漢語為語源的MM英文名 漢語: 若蘭——Ah-lam(阿拉姆) 德——De 日語: 雨夜——Amaya(哀彌夜) 宮——Miya(魅雅) 霸王——airica(愛利卡)、Erika、Ericka(艾利卡) 明君——Frederica(法蘭利卡) 仁君——Derica(德利卡) 武帝——Kimi(姬魅) 女帝——Queenie(貴妮) 聖女帝——Dione(帝傲霓) 後——Regina(瑞姬娜) 天後——Juno(朱諾)、Gina(姬娜) 似乎天使的名字會給人以大家閨秀的印象,但同時似乎也會讓人覺得嬌慣——Dabria(黛柏麗雅) Dabria似乎是被上帝選為抄寫經文的天使。個人認為這個名字很適合秘書。 米迦列——Michelle 嘉百列——Gabrielle 亞列——Ariel 卡西歐(查德西爾)——Cassiel 愛萊拉——Arella 穆利爾——Muriel 以下是我自創的: Joerica(嬌麗卡):含義:霸王情人(Jo of Eric)、情聖。 黑百合——Mesue(魅瑟) 百合女王——Lirica、Lirika(莉莉卡)

㈡ 著名作家 英文名

歐文,w.(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TOP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於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後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遊。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義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後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後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於1809年早死;後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後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於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於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後,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後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於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緻,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後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於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後受到歡迎。以後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義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後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於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於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於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後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於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後於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姦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義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餘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㈢ 著名的小說的英文

呃…famous novels?

㈣ 著名的英文小說都有哪些

著名的英語小說
《Ahauntedhouse》——英國著名意識流小說女作家伍爾夫的作品。
《Billybudd》——hermanmelville的作品。
《Goodwives》——十九世紀美國出色的女作家alcott的作品。
《Kim》——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英國作家吉卜林的作品。
《Moonfleet》——j.meade-falkner的作品。
《Northangerabbey》——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奧斯汀的作品。
《Persuasion》——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奧斯汀的小說。
《Princeotto》——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作品。
《Rocking-horsewinner》——英國作家勞倫斯的作品。
《Stalkyandcompany》——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英國作家吉卜林的作品。
《Theassignation》——美國神秘小說家愛倫坡的作品。
《Thecaskofamontillado》——美國神秘小說家愛倫坡的作品。
《Thechimes》——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Thecricketonthehearth》——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Thedynamiter》——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作品。
《Themillonthefloss》——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的作品。
《Thephantomoftheopera》——gastonleroux的作品。
《Thepitandthepenlum》——美國神秘小說家愛倫坡的作品。
《Theransomofredchief》——美國作家歐亨利的小說。
《Thetell-taleheart》——美國神秘小說家愛倫坡的作品。
《Thetenantofwildfellhall》——安.勃朗特的小說。她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位.
《艾瑪》——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奧斯汀的作品。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著名英國女作家奧斯汀的代表作。
《奧賽羅》——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描寫武將奧賽羅中了部下伊阿古的奸計,因嫉妒發狂而殺死妻子,自己也自殺身亡。
《巴斯克威爾的獵犬》——英國偵探小說大師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中著名的一篇小說。
《變形記》——卡夫卡的名作。
《波洛聖誕探案記》——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叢林叢書》——英國作家吉卜林的名著。
《道林.格雷的肖像》——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唯一的長篇小說。
《第三十九級台階》——著名一戰間諜片。
《都柏林人》——英國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的名著。
《兒子和情人》——以心理分析見長的英國作家勞倫斯的著名小說。
《福爾摩斯探案之海軍協定》——英國作家柯南道爾著。
《浮士德》——德國作家歌德的名作。
《哈克貝利芬恩歷險記》——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名著。
《哈姆雷特》——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四大經典悲劇之一。這部描述丹麥王子復仇的作品使伊莉莎白王朝的戲劇達到了最高峰。
《海底兩萬里》——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名著。
《黑鬱金香》——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名著,曾被拍成電影。
《呼嘯山莊》——英國女作家艾密莉勃朗特的名著。
《呼嘯山莊》——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說描述了一個因貧富懸殊造成的愛情悲劇。
《化身博士》——英國小說家史蒂文森的名著。
《環繞地球八十天》——法國科學幻想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的著名小說。
《基督山伯爵》——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名著。
《吉姆爺》——josephconrad的名著。
《金銀島》——英國小說家史蒂文森的名著。
《卡斯特橋市長》——英國作家哈代的名著。
《坎特伯雷故事》——英國作家喬叟的名著。
《李爾王》——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描寫的是不列顛老王李爾的悲劇。
《戀愛中的女人》——英國作家勞倫斯的作品。
《魯賓遜飄流記》——英國作家笛福的名作。
《羅蜜歐與朱麗葉》——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之一。曾被多次拍成電影。
《麥克白》——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描寫蘇格蘭勇將麥克白的悲劇。
《麥琪的禮物》——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著名作品。
《夢的解析》——弗洛伊德的名著。
《命案目睹記》——阿加莎.克里斯蒂著。
《匹克威克外傳》——英國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三劍客》——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名著。
《聖誕頌歌》——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作品。
《雙城記》——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大家狄更斯的名著
《苔斯》——英國作家哈代的名著。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曾轟動一時。
《湯姆索耶歷險記》——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名著。
《湯姆索耶歷險記》——美國幽默小說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
《鐵面人》——法國作家大仲馬的著名小說,曾被拍成電影。
《無名的裘德》——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名作。
《野性的呼喚》——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名作。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英國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的著名小說。
《遠大歷程》——英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的名作。
《月亮石》——英國小說家柯林斯的作品。
《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講述北美洲印第安土族居民的神奇故事。小說曾被拍成電影。

㈤ 有哪些比較有名的英文原著

《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很有教育意義的一本小說,1961年獲普利策獎。很值得看,原著的單詞不難,很適合閱讀

㈥ 搜集幾個外國名著書名(英文版).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Le Comte de Monte-Cristo》(基督山伯爵),《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魯冰遜漂流記),《Uncle Tom's Cabin》(湯姆叔叔的小屋),《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裡的守望者)。

1、《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

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盡管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是悲劇性的。

但他身上卻有著尼采「超人」的品質,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著勇敢地面對死亡,這些「硬漢子」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2、《Le Comte de Monte-Cristo》(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844—1846年。

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

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勛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該小說以基督山揚善懲惡、報恩復仇為故事發展的中心線索,主要情節跌宕起伏,迂迴曲折,從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節,小插曲緊湊精彩,卻不喧賓奪主,情節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

全書出色地運用了「懸念」、「突發」、「發現」、「戲劇」等手法,在敘述上有較大的敘述密度和復雜的人物關系。這一切使這部小說充滿了敘述的張力,洋溢著敘述本身所產生的美。

因此,《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的典範。這部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

3、《The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魯冰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4、《Uncle Tom's Cabin》(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英語: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

是美國作家哈里特·比徹·斯托(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一部反奴隸制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中關於非裔美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並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導致美國內戰的地區局部沖突。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小說(以及第二暢銷的書,僅次於最暢銷的書《聖經》),並被認為是刺激1850年代廢奴主義興起的一大原因。

在它發表的頭一年裡,在美國本土便銷售出了三十萬冊。《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戰爭爆發的初期,當林肯接見斯托夫人時,曾說到:「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後來,這句話為眾多作家競相引用。

《湯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受其啟發而寫作出的各種劇本,還促進了大量黑人刻板印象的產生,這些形象在當今都為人們所熟知。

譬如慈愛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的原型、以及順從、堅忍並忠心於白人主人的湯姆叔叔。最近幾十年來,《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這些消極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這本書作為「重要的反奴隸制工具」的歷史作用。

5、《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1年。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局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游盪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鑒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

憤怒與焦慮是此書的兩大主題,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廣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

㈦ 求五本外國著名小說,書名要英文的,作者也要英文的。謝謝。

《莎士比亞》、《復活》、《童年》、《呼嘯山莊》、《紅與黑》、《巴黎聖母院》、《我的大學》……

㈧ 金庸小說的英文名字

1、The story of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

2、Crimson Sabre(碧血劍)

3、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

4、Laughing proudly in the world-So Ho kang Ho(笑傲江湖)

5、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re(倚天屠龍記)

6、The Flying Fox of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

7、Flying Fox: Outside Stories(飛狐外傳)

8、The Condor Heroes Return(神鵰俠侶)

9、Lin Shink Kuet(連城訣)

10、 Island of No return-Xia Ko Shin-Hap Kak Hang(俠客行)

11、 Yuen Yang Swords(鴛鴦刀)

12、Duke of Mount Deer(鹿鼎記)

13、Sword of the Yueh Maiden.(越女劍)

14、Demi Gods and Semi Devils(天龍八部)

(8)著名小說的英文名字擴展閱讀

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金庸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

作品思想主題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

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

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

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㈨ 世界著名作家的英文名及其代表作的英文名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於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後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遊。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義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後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後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於1809年早死;後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後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於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於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後,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後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於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緻,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後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於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後受到歡迎。以後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義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後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於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於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於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後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於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後於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姦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義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餘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㈩ 小說英文名

混沌(Chaos)卡俄斯(Khaos/Chaos):混沌之神。
大地之母蓋亞(Gaea)、地獄深淵神塔耳塔洛斯(Tartarus)、黑暗神俄瑞波斯(Erebus)、黑夜女神尼克斯(Nyx)和愛神厄洛斯(Eros)
天空烏拉諾斯(Uranos)、海洋蓬托斯(Pontus)和山脈烏瑞亞(Ourea)
怪物提豐(Typhon)。
這些事從希臘神話上剪切的。
http://ke..com/view/182975.html?wtp=tt
這是網路上的,對英文名有詳細的解釋!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5952.html?wtp=tt

熱點內容
黎明之諜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1 16:51:43 瀏覽:56
帶肉修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1 16:25:44 瀏覽:272
穿越帶電種馬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16:14:47 瀏覽:710
手機里能聽書的軟體 發布:2025-07-01 15:52:25 瀏覽:838
好看的言情契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1 15:52:01 瀏覽:294
校園魔法熱血小說 發布:2025-07-01 15:46:11 瀏覽:774
晉江熱門校園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15:46:10 瀏覽:16
娛樂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1 15:38:14 瀏覽:201
800book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7-01 15:36:09 瀏覽:354
好看小說完結推薦女總裁 發布:2025-07-01 14:58:59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