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最有意境的名字
㈠ 金庸小說中那麼多好聽的人名是怎麼取的
一般都是詩句
比如:張無忌,若少時無忌,老來不悔,人生何其圓滿。
吳勁草,名字出自《舊唐書·蕭瑀傳》:「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最後吳勁草和滅絕較勁,果然勁草的風骨就出來了。
黃鍾公,出自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就是笑傲江湖這個冷冰冰的世界。
鹿杖客、鶴筆翁:仗下儀客筆下文,天風駕鶴住仙真。
其次是景物
《倚天屠龍記》里的武當七俠
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太有意境了,美不勝收,一種道風仙骨的感覺油然而生。
還有什麼王語嫣、木婉清、鍾靈、阮星竹、秦紅棉、曲非煙、周芷若、李沅芷、何沅君、霍青桐、沐劍屏、水笙、何紅葯、程遙迦、苗若蘭、岳靈珊、任盈盈、殷素素、夏青青、凌霜華、紀曉芙、洪凌波、李莫愁,不是景物就是情緒,要不就是詩句
然後是典籍
慕容景岳、薛鵲、程靈素:毒手葯王的徒弟們,名字也都和醫學息息相關。前者出自張景岳和扁鵲,後者暗合《靈柩》《素問》。
五絕:東邪為木,對應黃葯師。西毒為金,對應歐陽鋒,帶個金字旁。南火所以南帝要為一燈,火克金,所以一陽指克西毒。北丐為水,對應洪七公,帶個水字旁。中神通為土,對應王重陽,最後果然和古墓結緣,也小小的譏諷了以下這個道風仙骨的道長火氣大,和女人還肚量小,塵緣太多
阿朱、阿紫——二姐妹是一母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最後是反諷
苗人鳳、田歸農:正如書中所說,二人的氣質與名字剛好相反,人中龍鳳是個安於江湖的人,歸農卻是野心家
萬震山、萬圭:萬震山的名字在八卦里是「上震下艮」的「雷山小過」卦,有「弒君致禍」之意,。而萬圭則是「上艮下艮」之卦,有一意是若行為不檢會招「蠱之禍」,所以被蠍子咬了。
任我行、左冷禪、向問天:任我行名字取的好卻偏偏被軟禁。左冷禪卻性格有點火爆,至於向問天明明豪情問天最後卻表現的像個奴才...
謝遜:一點也不遜於人,而且貌似也不謙遜.....
金庸很喜歡這種文字游戲,所以想會起中國名字,首先要喜歡典籍詩句,其次要喜歡玩這種文字游戲...
㈡ 武俠小說里最文藝的人名是哪個
芷若,是金庸筆下最美麗的名字之一。芷為白芷、若為杜若,都是古代香草名。
古代多把香草和美人、志向高潔之士並喻。
描寫最多的是屈原的楚辭:「扈江離與薜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雜杜衡與芳芷」,「沅有芷兮澧有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順便多說兩句,這里還可以看出黃葯師之妻子阿衡這個小名的出處,「雜杜衡與芳芷」,杜衡也是香草,可見阿衡之名也是拿香草來比擬絕代佳人。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衡與芷也是並稱的!可見金庸筆下,芷若是與阿衡一樣優秀的女子!
「芷」是香草最多描寫入詩句的一種,經常和蘭花並提,「岸芷汀蘭,鬱郁青青」,有趣的是,確實有種芷草叫做薛芷,屈原有詩:「扈江蘺與薛芷兮」,而周姑娘曾提到「家母姓薛」,這被許多人當成把周女比喻薛寶釵的證據,看過本文之後,周迷要記得毫不客氣的反駁他們,紅樓夢出自清朝,
人家芷若早在幾百年之前,怎麼可能與之有絲毫相同之處?
「家母姓薛」,從名字上來猜測,正確的聯想應該是她的母親叫薛芷,本名就與香草相符,而把女兒取名為「芷若」,就像南蘭的母親把女兒取名為「若蘭」一樣。
不過大家千萬不能把芷若的『若』也當成好象的意思,以為芷若就是「若芷」,那可就錯了。因為這個若--杜若香草也有她自己獨特的個性。
杜若個性剛烈,一夜間燦然綻放,隔日便悄然凋零。其花貌似堅強,實則柔弱,它綻放得太過剛烈,雖然枝葉強韌,但花瓣脆弱,一旦全力綻放,便註定頹敗。這就夠了,因為如泰戈爾所說,「畢竟在天空中留下痕跡。」
作為武俠小說之「集大成者」與「創新者」,金、古二人洋洋灑灑的幾千萬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謂不少。在對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筆生花,各有千秋。
(一) 朴實與華麗
作為起初的一個歷史學者,金庸身上承載的更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實敦厚,如郭靖、楊過、令狐沖、喬峰、狄雲、陳家洛、袁承志、陳近南……一個個四平八穩的,帶有很強的模擬性,也就是說,在現實的生活中,這些名字一樣可能會出現,而且幾率還很高。
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豐神俊朗……
簡言之,金庸:傳統模擬而朴實;古龍:現代虛幻而華麗。
(二)男女有別
在對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寬容、欣賞得多。因而在對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時,個人感覺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為男性角色取名時更用心。其筆下清麗脫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飄逸,「木婉清」之靈氣,「王語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龍女」之高貴,「霍青桐」之清幽、「程靈素」之脫俗、「苗若蘭」之娟秀、「凌霜華」之冷寂、「岳靈珊」之輕盈……字字珠玉,為我們打開一幅群葩爭芳的佳人圖。
古龍則是一個十足的大男子主義者。他的小說跟吳宇森的電影一樣,更多的是在講述男人們的故事,兄弟情、生死義,女人永遠只是點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這種信條下,古大俠對筆下的紅顏之名,往往顯得漫不經心,隨意而為。如:蘇櫻、丁靈琳、紅袖、甜兒、朱七七、鐵心蘭、林仙兒、田思思……一看就是可愛的鄰家女生。相比金庸考究的態度來,顯得內涵底蘊不夠。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詩音(感覺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靈如明月心;飄逸如蝶舞;詩意如翠濃……
在對女性角色的取名時,金庸引用了許多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魯迅之「月光如水照緇衣」,紫衣即緇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終命運
木婉清——《詩經?國風?鄭風》「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王語嫣——「語笑嫣然」
周芷若——《漢書》「衡蘭芷若」,芷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詩雲:「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芷若聽新鶯」
程靈素——古醫葯典籍《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素問》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幾個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樣的聰明、任性、潑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樓上女」、「纖纖出素手」。
可見,金庸對筆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歡的,取名時恐其不美不雅,引經據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再看古龍筆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幾乎沒有用什麼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著現代氣息的名字,動感、活潑、甜美……相反,對其筆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認真得多,甚至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也用典,如:
蕭十一郎——唐崔郊「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西門吹雪——元代詩人虞集「劍吹白雪妖邪滅,袖拂春風槁朽蘇」
葉孤城——王之渙《涼州詞》「一片孤城萬仞山」,葉孤城的內心與他的名字一樣,是一座封閉而孤獨的城
柳余恨——自古多情空餘恨,好夢由來多易醒。柳余恨撫鉤嘆曰:「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相聚」
蕭別離——無邊落木蕭蕭下,杜宇啼血,不忍別離
卓東來——老子入函關,紫氣東來
另外,在古龍代表作品楚留香系列和陸小鳳系列中,古龍竟然用了同一種模式:三個男人一台戲,堂堂七尺女兒名——楚留香、胡鐵花、姬冰雁;陸小鳳、西門吹雪、花滿樓。而西門吹雪和花滿樓這兩個名字極具畫面感和審美意境。衣冠勝雪照冷月,橫劍西門輕吹雪;江南三月,花滿西樓。一個高遠出塵的不世劍客,一座花香盈盈的悠然小樓。嘆乎,惜乎!
除了畫面感的名字,古龍筆下的還有些人名充滿了「動感」。一如高漸飛,漸行漸遠,越飛越高。讓我總想起《東方不敗》中的猿飛日月,在長草間如風般掠過;二如卓東來,似登高台,胸藏溝壑,東風漸至,我自巋然,一個非常大氣的名字;三如蕭淚血,雙眸如星,濁淚似血。我似乎看到了劍廬里「淚痕」始出時,蕭大師的悲喜交織的矛盾心情,數番心血,不忍毀之,淚灑名劍,滋然有聲。於是蕭淚血在滿天夕陽下來到長安古城,去破解「淚痕」中封鑄的讖語。
簡言之,金庸女人名字取得好,古龍男人名字取得絕。
(三)嚴謹與隨意
在金庸的作品中,無論主要人物的名字,還是次要人物的名字,金庸都一視同仁,皆嚴謹認真的取名,不會敷衍了事,即使是跑龍套的也不例外,有些小人物往往還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笑傲江湖》中的「黃河老祖」,《倚天屠龍記》里的「海東青」……這是金庸一貫秉持的大家風范和盡善盡美的態度。
古龍則不然,除了主要人名他老人家費點心思琢磨外,次要的人名隨意而為,打雜的跑龍套的命運就更慘了,往往以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就打發了。在古龍看來,這些無關緊要的人物不是旋即消失在故事的煙塵中,就是被「咔嚓」掉當英雄炮灰的,不值得他老人家勞神費力。具體的例子我就不列舉了,反正是小人物,說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呵呵。
簡言之,金庸:主次同等,嚴謹認真;古龍:重主輕次,率性而為。
(四)常用與生僻
這里指作品中人物的「姓」。
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的姓氏大多常見,尤其是主角的,如:張、楊、郭、李、胡、蕭、陳等。而古龍作品中人物姓氏多不常見,甚至生僻,如楚、路、荊、鐵、花、姬、水、明、刀……比起金庸來,古龍更喜歡用復姓。誠然,金庸作品人名中也有復姓,「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雖然只有15部作品(加《越女劍》),人名卻近1500多個。涉及復姓有「司徒、端木、尉遲、上官、歐陽、慕容、令狐、東方、獨孤、完顏、耶律」,考慮到金庸作品中的歷史因素,將「完顏、耶律、慕容」等除外,真正金庸有意取的復姓名字也很有名氣的就是歐陽峰、東方不敗、令狐沖及獨孤求敗。古龍則不然,在他作品中,復姓多且出現頻率頗高,除上述提到的,還有「司馬、司空、皇甫、西門、南宮、軒轅、公孫、百里」等,尤其武林四大家中的「東方、西門、南宮、北野」中的前三者和「上官」等尤其情有獨鍾。哎,都是很多武俠作家的通病。如果說金庸是無心插柳,那古龍則是有心栽花。
簡言之,在這點上金庸注重內容,古龍注重形式,也符合他「劍走偏鋒、追新逐奇」的固有心態。
㈢ 你認為武俠小說中最美最好聽的人名是什麼
哈哈 這些都是老名字了 西門吹雪 花滿樓 楚留香
這是剛找的 感覺都很好聽...
男:白岩鶴<冷漠的> 華迎雨 劉清狐
女:歐陽姮雁 <活潑的> 吳琪花 佟石婷 單婉鶯
女:韓雪依 韓月雪 韓珍茵 鑫樂漪 尹智秀 尹恩惠
男:林飛儒 江純一 鄭依南 千川雪
男: 蕭崖.劍悉.司南.武影
女: 劍蛾.梔薔.蔓櫻.詩妍
女:黃紫玉、白牡丹、明月、彩雲、庄夢蝶、徐碧蓮、柳飄飄、譚雪雲、譚雪瑩、杜紫鵑、紫霞、紫雲 鄢紫綺,王莫憶,李夢顏,秦雨若 蕭寒 葳冰 漣伊水 竇華倫 王莫憶,李夢顏,秦雨若 佩晴
㈣ 求:金庸所有小說中所有有含義的名字!
程靈素——來自兩本醫書《靈柩》,《素問》
李秋水——《莊子》
任盈盈——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王語嫣——笑語嫣然,忘了出自哪兒了
還有一個無涯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無涯子老前輩那樣多才,也當得起這兩個字了。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來去如疾風,氣勢吞鯨鯢,一份豪情氣慨從名字中就能看得出。又如雪山派的白自在,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最後成了個自大狂,與其姓名,妙合得有趣。「左冷禪」也是寓性格、行事於姓名,這是一個處心積慮一心要吞並異已稱霸江湖的傢伙。單從姓名看,就給以冷僻陰險的印象,這位左兄本已入左道,卻又參的是「冷禪」,如果說野狐禪讓人覺得滑稽,那這冷禪便使人起雞皮疙瘩了。
金庸作品中還有一類人物的名字,具有豐富的字面意,象一個個符號,解讀起來如飲甘醇,不得不佩服作者精深的文化素養。無一例外地,這些名字的文化含義也與人物本身的性格相符,從而使人物形象顯得豐滿清晰。
「穆念慈」是一個典型。她是楊康父親楊鐵心的養女,在一場比武招親中,與楊康結下一世情緣,此後,不管楊康多麼奸惡,不管別人怎麼勸解,這個外柔內剛滿腹心事的女子一心只念著楊康,生也好死也好,只認為自己是楊康的人。對楊康念念不能忘懷——正應了她的名字:念慈。「念慈在慈」是一句古語,源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本是說大禹非常懷念 陶,慈便指陶。穆姑娘念慈,念的則是楊康。單從字面上看,「念慈」是個溫柔、善良、
慈和的人,事實也是這樣,穆姑娘確是善良溫柔,不僅要感化楊康,還因悉心照料兩個受了傷的叫花子而蒙洪七公傳授了三招掌法。
與穆念慈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木婉清。婉清源於《詩經》中的《有美一人》,是一個男子對山澗溪水旁的女子的吟詠:「有美一人,婉兮清揚」。詩中描寫的女子,美麗清冷高潔,彷彿不食人間煙火。木婉清在《天龍八部》中的出現,正貼合這種意境,她自幼長在山中,不見外人,到大理萬劫谷來尋仇,也以一塊黑布蒙上了面孔,而且她與段譽的相識相交,也是在崇山峻嶺之中,對段譽而言,自是「有美一人,婉兮清揚」。
武當七俠的老六殷梨亭的名字,起得也極具文采。史載張三豐原有七個弟子,中有殷利亨一人,這個名字源於「元亨利貞」,是俗得極具市井商業氣息的小市民名字,金庸因字換型,因型造意,變成極有詩意的「梨亭」,山亭立,梨樹傍,清峻瀟灑的意境呼之欲出。
在金庸筆下,名字不僅是供辯認的符號,除本身帶有一定的文化意韻外,也與全書的筆調意境融為一體。遣詞造句,行文布局自不待論,人物名字也起得如此考究與全書渾然一體,在中國小說史上,金庸堪稱第一人。
在金庸的人物名字中,有的堪稱神來之筆,極可玩味。如不同作品中的同被稱做「妖女」的三個女孩子,青青、盈盈、素素,同樣的聰明、任性、潑辣,也同樣能在《古詩十九首》中找到出處:「盈盈樓上女」、「青青河畔草」,「纖纖出素手」,雖然金庸未必參考了《古詩十九首》創造出這三個名字,但三個同樣稱謂、同樣性格的女孩子的芳名,同出現在《古詩十九首》中也頗值玩味。
郭靖和楊康的名字,來之當時的國難家仇,楊過這個名字,則源於楊康的一生之誤,因而字改之。金庸是如何想起姓楊名過字改之的?原來,南宋時期(與楊過同時代),有個大詞人叫劉過,他的字便是改之,史載劉過也是個慷慨仗義的人,與辛棄疾友善,由劉過劉改之到楊過楊改之,神跡無痕。
另一個看是信手而起的名字叫鳩摩智,這個吐蕃國的大國師佛法精深,庄嚴寶相,武功深不可測,人又極聰明,不枉叫了一個」智「。這名字起得也是十分有講求的。東晉時有個高僧叫鳩摩羅什,是印度人,在龜茲弘法,後定居涼州十八年,被東晉政府迎入長安後,封為國師,他翻譯了大量佛經,被稱做「中國三大翻譯家」之一。鳩摩羅什的「羅什」,是龜茲語,意為「智者」,「鳩摩羅什」完全譯成漢文,便是「鳩摩智」。
象楊過與鳩摩智這類名字,既普通,又自然,其中的文采意蘊,藏而不露,正所謂大智若愚——無大智,又焉能如此若愚?
王語嫣這個名字來自「笑語嫣然」,看似平淡無奇,可這是修訂過的文字,在最初發表時,王語嫣還叫「王玉燕」,從「玉燕」這個庸俗脂粉的面目到「語嫣」這個凌波仙子的境界,同音又不同字,便能看出金庸的匠心。
由人物名字到人物性格,進而再到全書的意境,如此渾然天成,不能說不是作家的瀟灑,更是作家的智慧
㈤ 試論金庸小說人物的取名藝術
一、有歷史厚重感和哲理性,比如「神鵰大俠」楊過,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這些都給金大俠以靈感。
二、有詩詞的溫婉可人,比如周芷若,芷、若都是《離騷》中的香草名字;比如任盈盈,可能名取自《古詩十九首》「盈盈樓上女」。
三、有首家的辯證思維,比如,令狐沖和任盈盈的名字,沖,貌似沖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這似乎暗示著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沖突。但事物是辨證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再說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說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過這句話,可旁證這種解釋並非牽強。「周伯通道:『我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跟著將這四句話的意思解釋了一遍。郭靖聽了默默思索。」)沖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的。
四、有五行思想,比如,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葯(葯)師(平時都穿著青袍);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西方尚白,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北方尚黑,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中央尚黃,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與此類似。
㈥ 金庸寫得意境最唯美的文段有哪些
樓主你好
金庸小說沒有所謂意境,都是很直觀的說話,動作,打架,,上天入地。就是很直來直去地把故事講清楚,。描寫容貌的也很簡單,幾句對比,或引用一段詩詞就出來了
要意境可以看看古龍的一些小說。
㈦ 求金庸武俠小說裡面有詩意的地名
好多啊,桃花島,綠柳庄,絕情谷,斷腸崖,彈指峰,清音洞,冰火島,黑木崖,縹緲峰,燕子塢,蝴蝶谷,試劍亭等等
㈧ 金庸小說有詩意的女性名字
凌霜華諧音「凌霜花」,很符合她的人淡如菊的性格;程靈素的名字來自醫書《靈樞》與《素問》,頗有意味;阿朱與阿紫的名字看似簡單,卻是飽含深意:紅與紫色調相近,無怪乎二人為姊妹。不過紫色終非正色,不紅不黑,混濁曖昧。因此孔子要說「惡紫之奪朱也」。妹妹想要取代的是姐姐在喬峰心中的位置,然而「奪朱非正色」,終歸於絕望。任盈盈的「盈盈」出自一個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又有「大盈若沖,其用不窮。」之說,所以她與令狐沖才是一對!霍青桐-青桐又名梧桐,是忠貞愛情、孤獨憂愁、離情別緒、所以在《書劍恩仇錄》中她是不快樂的,晏殊的《踏莎行》-碧海無波,瑤台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當時輕別意中人,
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
紅箋小字憑誰附?
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翠羽黃衫「註定是孤獨的!
㈨ 金庸小說里哪些人物的名字是有一定文化底蘊的
金庸小說里,幾乎所有主角的名字,都是很有文化底蘊的,絕不是隨口起來。
下滿只舉例說明:
袁紫衣——「月光如水照緇衣」,紫衣即緇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終命運
木婉清——《詩經?國風?鄭風》「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王語嫣——「語笑嫣然」
周芷若——《漢書》「衡蘭芷若」,芷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詩雲:「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芷若聽新鶯「
程靈素——古醫葯典籍《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素問》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任盈盈——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句;之十《迢迢牽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句;盈盈,有容貌端麗之意,其名字十分符合小說中那個重情貌美的女子形象。
曲非煙——《笑傲江湖曲》的創造者曲洋的孫女兒,小名非非。「非煙」二字最早見於《史記•天官書》:「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序》:「夕望湯池,觀仰月之勢;朝瞻美氣,眺非煙之色。」唐權德輿《雜詩》之一:「彩鸞駕非煙,綽約兩仙子。」納蘭容若《江城子•詠史》有「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句。
余滄海——《法言•吾子》:「浮滄海而知江河之惡沱也,況枯澤乎!」曹操《樂府詩集•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宋蘇軾《清都謝道士真贊》:「一江春水東流,滔滔直入滄海。」《赤壁賦》中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句,意為天地之大,滄海不過一粟,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顆粟米自比,說明人是何其的渺小。青城派掌門人心胸狹窄,卻自命為「滄海」,金庸顯然是用此名進行反諷了。
鍾靈——出自成語「鍾靈毓秀」,聚集天地靈氣,孕育優秀人物。清陸以湉 《冷廬雜識•神缸》:「天台為仙境,為佛地,無怪鍾靈毓秀,甲於他邑。」小說《天龍八部》中鍾靈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少女,靈氣十足。
康廣陵——取自「嵇康」和《廣陵散》。嵇康是竹林七賢,廣陵散更是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小說《天龍八部》中,康廣陵是「函谷八友」之首,人稱「琴顛」,倒也配的上這個氣場十足的名字。
逍遙子——「逍遙」取自《莊子•逍遙游》:「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逍遙游》流傳於世後,很多人都把莊子成為「逍遙子」;屈原《楚辭•離騷》中有:「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句;劉淇銘也寫有《逍遙嘆》一詞。在《天龍八部》中逍遙子雖出場不多,但那種悠然那種灑脫也深得道家真味。
柯鎮惡——《世說新語》:「桓石虔,小字鎮惡」。《晉書•桓石虔傳》:「石虔小字鎮惡。有才幹,趫捷絕倫……三軍嘆息,威震敵人。時有患瘧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見畏如此。」後遂以「桓石虔」來謂鎮惡去疾的典故。《射鵰英雄傳》中「飛天蝙蝠」柯鎮惡身為「江南七俠」之首,一生嫉惡如仇,正應了其名號。
向問天——日月神教光明左使,江湖外號「天王老子」。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屈原放逐於江南時作《天問》;李白《把酒問月》雲:「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詞之間流露出的豁達豪邁也恰似向問天一代梟雄的性格。
阿朱、阿紫——朱紫即紅色與紫色。《文選•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李善註:「朱紫,二色也。」《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 《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在《天龍八部》中朱紫二人雖同是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但性格、品質迥異,阿朱善良溫柔,阿紫狠毒頑劣。金庸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自然是很明顯的了。
㈩ 金庸先生小說中的女生名字眾多,你覺得最動聽的是誰
金庸先生的小說里,使人印象深刻的女子名字有很多,像小龍女、王語嫣、殷素素、趙敏、程靈素、穆念慈、木婉清等等,但我覺得最動聽的還是“周芷若”。因為有兩點,第一是,叫起來朗朗上口;第二是因為這個名字不多見,清新脫俗。
一個好名字,往往要“名副其實”。而“周芷若”和高圓圓飾演的這個角色同樣也非常的匹配。從最開始出場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柔內斂”,到最後黑化也沒有讓人感覺到很突兀,反而是經歷過真正的覺悟之後展示給人的是一種“浴火重生”的樣貌,不知道是人物角色所塑造的還是真實小說里的人物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最動聽的因素里我想還會帶有對人物的印象分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