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里弓的名字
㈠ 我在寫小說,求各位幫我想一個好聽的弓的名字,是女生用的,一把半透明的水晶般的弓
琉璃!幻月!玲瓏!主要看你的寫的方向。屬性
㈡ 名箭名弓的名字,箭術名字,箭法名稱
射日弓、
顥天次元弓、
天羽流芳、
藍雨、
鴉羽、
諾然弓、
王朝忠義之弓、
勁炫、
掩日、
如風、
大禹之義、
風花雪月、
以前名字取自《天下貳》
以下純復制
--------------------------------------
古代十大名弓:
第十:龍舌弓 - 用龍筋製作弓弦的傳說中的名弓,速度和准確性極高。三國時呂布用龍舌弓轅門射戟,見《三國演義》。呂布是三國中很牛的人,用的弓也很牛,但是他背信棄義,老做小人,只能排第十名了。
第九:萬石弓 - 用比鋼鐵還要堅硬但非常輕的紫檀木製作而成的弓,為三國時黃忠所用,《三國演義》中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戰長沙時他本可以射殺關羽,幸二人都是義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
第八:遊子弓 - 力猛弓強,離弦之箭如遊子歸家般急切。北宋時花榮所用,花榮,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一員。原是清風寨副知寨,使一桿長槍,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楊的功夫。清風寨正知寨劉高陷害宋江,花榮得知後造反,大戰黃信、秦明,救了宋江。花榮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莊,花榮射落祝家莊的指揮燈,使祝家莊兵馬自亂。
第七:神臂弓 - 史書記載——神臂弓 「實弩也。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相傳為岳飛所用。
第六:靈寶弓 - 李廣所用之弓,漢武帝時,匈奴侵入漢朝邊境,殺死了遼西太守,打敗了韓安國將軍。後來,李廣被封為右北平郡太守,匈奴人由於懼怕李廣,數年不敢入侵右北平郡,稱他為「漢朝的飛將軍」。李廣鎮守右北平郡時,有一天外出打獵,遠遠看見草叢中有一隻老虎,就拔箭射去,隨後走近一看,原來是塊石頭,而箭已經射入石頭中。唐代詩人盧綸還專門為此事寫了一首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第五:震天弓 - 公元661年,薛仁貴奉命率軍在大山一帶與突厥人決戰。突厥人為北方游獵民族,強悍善騎,素有彎弓射鵰之風。突厥人方面率軍作戰的就是號稱為「天山射鵰王」的頜利可罕,率兵十多萬。戰斗一開始,對方突厥軍就精選十幾個驍勇強壯的將士向唐軍挑戰,頡利可罕最賞識的三員大將元龍、元虎、元鳳出現在前面。只見薛仁貴鎮定自如,持此弓射擊,三箭連發,龍、虎、鳳應聲倒下。頓時,突厥軍嚇得亂作一團,紛紛投降。唐軍取得重大勝利,全軍欣喜若狂,薛仁貴的威名大震。「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成為唐軍長期傳唱的歌謠。
第四:軒轅弓 - 本是軒轅皇帝所鑄,選用泰山南烏號之柘,燕牛之角,荊麋之弭,河魚之膠精心製作了一張弓,名叫軒轅弓,蚩尤被黃帝軒轅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在封神演義中又名乾坤弓,為李靖所用,骷髏山白骨洞碧雲童子被這一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
第三:落日弓 -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
第二:霸王弓 - 這把弓乃是當年楚霸王項羽的隨身之物『霸王弓』,威力無比,弓身乃玄鐵打造,重127斤,弓弦傳說是一條黑蛟龍的背筋。相傳項羽15歲那年,烏江中有黑蛟龍作惡,危害四鄉。項羽聽說後,當夜單槍匹馬來到烏江,找到黑蛟龍。與黑蛟龍搏鬥了一天兩夜,把黑蛟龍殺死,取得此筋搓股為弦。黑蛟龍乃至寒之物,堅韌異常,故此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槍。」
第一:射鵰神弓 - 據為成吉思汗配弓、詳細不明
㈢ 小說需要一個弓箭手名字
穿楊 取自成語「百步穿楊」
射日 取自成語「後羿射日」
蒼翎 箭羽飛翔於蒼穹
㈣ 需要玄幻小說中武器的名字,一個多取一些
玄水鞭。魔淵刃。聖光戩。馭風笛。
風吹日扇(這個開玩笑)
㈤ 武俠小說忘了叫什麼名字裡面一個少年用一把弓箭
雲海玉弓緣?瞎猜勿噴
㈥ 古文本中的弓箭名稱
徒: 箭鏃的別稱。《釋名·釋兵》:「鏃 ,關西日徒。鉸也,言有交刃也,」
鏃: ①指箭頭。《文選·西都賦》:、「爾乃期門齊飛,列刃攢。」②箭名。《詩·大雅·行葦》:「『敦弓既堅,四既鈞。」《爾雅·釋器》:「金箭謂之。」「以金為鏃,齊者名鏃」。
鏑: 箭鏃的別稱。〈歷記?秦楚之際月表〉:「銷鋒鏑。」
抉拾: 古代射箭用器具。抉指扳指,載右指上,用以鉤弦。拾零。著以左臂,用以護肩,抉用棘或骨製成,拾以革製成。
步叉: 箭袋。〈釋名?釋兵〉:「步叉,人所帶,以箭叉於其中也。」〈後漢書?興服志〉:「箭袋謂之步叉。」
箭桶: 裝箭器具,亦作箭袋。以皮革制,外飾花紋,長短與箭之尺寸為標准。盛箭器具。用木或獸皮製成。〈周禮?夏官?司弓夭〉:「中秋獻。」
(1)夭: 箭的別名,〈廣雅?釋器〉:「夭,箭也。」「夭,指也。官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2)八夭: ①箭類的總稱。②中國古代的八種箭。〈周禮?夏官?司弓夭〉:「常六弓四弩八夭之法。」八夭為枉夭、挈夭、殺夭、候夭、恆夭、痹夭、。枉夭和挈夭,可以帶火發射,用於守城及車戰,殺夭與候夭,用於近射和田獵;恆夭和痹夭用於散射:夭和夭用於遠射。
(3)匕: 古時箭頭的別名。《左傳·昭·二六年》:「謝之中盾瓦……匕人者三寸。」
(4)一槍三劍箭: 箭的一種箭頭為扁平銳三角形,箭桿以木或鐵制,供弓弩發射用,因其一次可發射三枚,故名。
(5)三叉箭: 箭的一種。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似,惟箭頭為本叉形,中有尖刃,兩側各有向外突出的小刀,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6)大習箭: 箭的一種。箭習與箭桿比普通箭為長。唐·杜甫《丹青引》詩:「良相頭上進賢冠 ,猛將腰間太習箭。
(7)小鑿頭箭: 箭的一種。箭頭形狀如鑿頭,箭桿較細,以木或製成。供子弩發射。
(8)飛鳧: 箭的一種,《六韜·虎韜·軍用》:「飛鳧雷影自副。「《注》:」飛鳧。赤莖白習,以鐵為首。」
(9)飛虻: 箭的一種。漢·揚雄《方言》:「箭……其三鐮(棱)長尺六者,謂之飛虻。」《東觀漢紀》:「光武作飛虻箭,以攻赤眉,」
(10)無扣箭: 箭的一種。箭頭為扁平銳三角形,頂角細小如針。箭桿以木或竹製。為明代弓射箭。
(11)無羽箭: 箭的一種。又名「沒羽」。《宋史·兵志》:「湖北享西造納無羽箭。上曰:「箭不用羽,可謂精巧。」
(12)木羽: 弩箭的一種。據《宋史·兵志》載:「宋真宗咸平元年,石歸宋獻木羽弩箭,能致遠,入鎧甲。」
(13)木箭: 箭的一種。以木製之。
(14)木朴頭箭: 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似,惟箭頭以硬木製成,頭大尾小成滴水狀。
(15)木兔叉箭: 全長二尺九寸,箭頭為三棱椎形,後面有兩個月牙鏟形尖齒朝前突出,植於箭桿,桿以楊木製,箭羽為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16)水箭: 全長二尺九寸,箭頭為鐵制,形狀如鏟。長五分,寬七分,以與箭桿相連,【骨交】以梨木製,箭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17)烏龍鐵脊箭: 鐵制。箭頭呈扁平蛇矛狀。用弓發射。
(18)月牙箭: 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前頭為月牙狀,有朝前突出之兩尖刃。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19)月牙鈚箭: 全長二尺九寸。箭頭為鐵制,呈月牙鏟形,長一寸五分,寬一寸二分,頭部鋒利,箭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20)鳳羽: 弩箭的一種。元《東南記聞》載:「趙執中制木干箭,能射三百步外,名鳳羽。」
(21)半邊扣箭: 箭頭為扁平銳三角形,頂端尖細如針,後部有二個倒鉤,非常鋒利,箭桿以木或竹製成。為明代弓射箭。
(22)平題: 箭的一種。漢·揚雄《方言》:「箭明鏃…… 者謂平題」。
(23)艾葉頭箭: 箭的一種。箭頭為艾葉狀,尖刃之下有前斜出之若於尖刺,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24)號箭: 傳遞信號的響箭。《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搭上那一枝響箭,向對港敗蘆折葦裡面射去,林沖道:「此是何意?」朱貴道:「此是山寨里的號箭,少刻便有船來。」
(25)四扣馬箭: 箭為扁平圓錐形,箭桿為木製,桿末端扣弦處為交叉成十字的兩個月牙形,此箭多用於射馬。為明代弓射箭。
(26)四髯箭: 弩箭的一種。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箭頭後有四須,兩旁刻有深槽,能穿甲而過。此箭體過程,不能遠射,常用腰開弩發射。
(27)白羽: 以白羽作箭羽,故名。張守節《正義》引文穎曰:「引弓盡箭鏑為滿,以白羽羽箭,故雲白羽也。」
(28)皮頂角頂小朴頭箭: 箭頭為皮革裹棉花而成,箭頭用繩縛於箭桿之上,桿以木或竹製,此箭專為演習、對抗射擊之用。明代弓射箭。
(29)羊頭: 箭的一種。漢·揚雄《方言》:「凡箭鏃……三鐮(棱)者謂之羊頭。」
(30)齊鈚箭: 全長二尺九寸,箭頭鐵制,呈平頭鏟形,長一寸七分,寬七分,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清代弓射箭。
(31)桿頭箭: 箭為扁平形雙棱狀,箭桿較短,供木弩發射用。
(32)夾骨包箭: 長二尺九寸,箭頭為鐵制五棱狀,與骨【骨包】相連,長三寸三分,骨【骨包】以獸角制,環穿十個圓孔,桿以楊木製,羽為雕羽制。清代弓射箭。
(33)竹箭: 以竹製。見《唐六典·武庫令》。
(34)殺矢: 箭的一種。因殺傷力強而得名。《周禮·夏官·司弓矢》:「殺矢、疾矢,用諸近射、田獵。」鄭玄註:「殺矢,言中則死。」
(35)合包哨箭: 全長二尺九寸,箭頭長二寸一分,為扁平方鏟狀,頭部薄而鋒利,闊一寸五分,以骨【骨交】五箭桿銜接,骨【骨交】以獸骨製成,長一寸,呈圓錐形,上有四孔,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清代弓射用箭。
(36)快箭: 角鏃長一寸一分,闊四分,狀如鑿子箭而小。見《清會典圖·武備·快箭圖說》。
(37)鑿子箭: 頭闊如鏟形。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登里津樓諸軍呈百戲》:「又雙柳枝插於地,數騎以鑿子箭,或弓或弩射之。」
(38)兩開肩箭: 頭為扁平銳三角形,後有一隻三角形倒鉤,桿為木製,為明代戚繼光所制之弓射箭。
(39)連珠箭: 可供連發。《秦並六國評話》:「李信不用長槍,抬弓取箭,射三隻連珠箭,張吉落馬。」
(40)兵箭: 為步兵所用。見《唐六典·武庫令》。
(41)角頭箭: 全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形狀為枚針,長四寸二分,桿為楊木製,羽為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42)枉矢: 古箭名。《周禮·夏官·司弓矢》:「凡矢、枉矢、殺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鄭玄註:「枉矢者,取名變星,飛行有光,今之飛矛是也。」
(43)槍頭箭: 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形狀如長槍頭,長三寸,寬四分,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清代弓射用箭。
(44)抹角鈚箭: 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形狀如梳脊鈚箭頭,只是在後角處切去一塊,長二寸,寬二寸一分,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用箭。
(45)鳴鏑: 響箭。箭在空中急速飛行時能發出鳴響。《史記·匈奴列傳》:「冒頓巧作為鳴鏑,習勒其騎射。」《集解》:「矢鏑飛則鳴。」
(46)鳴鈴飛號箭: 響箭的一種。矢為圓錐形槍頭狀,桿以竹製,上有六至八隻凹凸方孔,以箭以弓發射,時會發出哨聲。
(47)金僕姑:箭的一種。《左傳·魯庄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楊伯峻註:「朴姑,矢名,矢之名仆始……其義不可強求。」
(48)金箭: 以金為鏃而得名,《舊唐書叱蕃傳》:「其舉兵以七寸金箭為契」,亦名「金鏃箭。」
(49)弩箭: 為弩射之箭。《漢書·霍光傳》:「河東太守郊迎,負弩矢先驅。」
(50)兔叉箭: 箭頭為扁平橢圓形,刃口鋒利,後有十字交叉,鐵鉤分向前後,桿多又木製,明代弓射用箭。
(61)魚叉箭: 長二尺九寸,頭如鈀形,寬一寸四分,長一寸九分,分為5個鐵齒,每個齒均帶有倒鉤,齒尖,桿為楊木製,羽以大雁羽制,漆成黑色。清代弓射為箭。
(62)柳葉箭: 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箭頭形似柳葉。整個箭頭呈扁平狀。
(63)蕎麥棱箭: 頭為扁平鏟形,頭部平,當中略向後凹,後部有月牙形倒鉤,桿以木製或竹製。明代弓射用箭。
(64)點鋼箭: 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箭頭小而尖,其後有兩個倒鉤小刃。整個箭頭為純鋼打制而成,呈扁平狀。
(65)鈚箭: 桿長而頭薄。《集韻》:「鈚木依矢。」漢·揚雄《方言》:「箭鏃廣長而薄鐮謂之鈚。」
(66)眉針箭: 箭矢前部為針狀,中部三角形,後部為倒月牙鏟形,桿以木或竹製。為明代弓射箭。
(67)皇帝大禮隨侍箭: 全長三尺一寸,頭為三角形,中有脊闊,一寸六分,頭長二寸九分,桿以楊木製, 羽以雕羽制,漆成朱紅色。為清代弓射箭。
(68)皇帝大闊【骨包】箭: 全長三尺一寸,呈三棱形狀,下部圓柱形,上有8個小孔,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漆成綠色。為清代弓射箭。
(69)皇帝吉禮隨待哨箭: 全長三尺一寸,箭頭為中棱形,平頭而銳利,箭頭安裝於角【骨包】上,骨【骨包】以獸角製成,為圓形,上有8個小孔,箭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製成。為清代弓射用箭。
(70)皇帝行圍哨箭: 全長二尺八寸,箭頭為槍頭形,中有脊,下部以獸角做成【骨交】,扁平狀,長二寸,四周有8個孔,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用箭。
(71)皇帝隨侍鈚箭: 式樣用皇帝大禮隨侍鈚箭。為清代弓射用箭。
(72)皇帝隨待兔叉箭: 全長二尺九寸,頭為六棱銳角形,後有4個前曲尖鉤裝於【骨包】上,【骨包】以獸角制,前銳後圓,長一寸六分,四周有5個孔,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用箭。
(73)恆矢: 箭的一種。為禮射用。《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痹矢,用諸散射。」鄭玄註:「恆矢,安居之矢之。」
(74)索倫箭: 全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呈三棱錐形,長二寸八分,寬五分,桿以楊木製。為清代弓射箭。
(75)哨箭: 箭鏃上加骨角哨子,發則哨響。古稱「嗚鏑」。清代稱哨箭。
(76)鴨嘴哨箭: 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扁平形,薄而鋒利,以【骨交】與桿相連,梨木製,前微扁銜箭頭,四面有環,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77)鐵箭: 弩箭的一種。箭頭以鐵或銅鑄成。中脊線高起,兩旁各有凹槽,槽內可貯毒葯。箭頭下裝有細箭桿,裝配不求太緊,以插住為限。一旦鐵箭射入人體。箭桿一撥即出,而箭頭則嵌入人體而不能自拔。
(78)鐵朴頭箭: 箭頭扁平銳角形,後倒月牙鏟狀鐵鉤,頭中有小孔,桿以木製,為打獵或傳號之用,發射時有「唿唿」聲。為明代弓射箭。
(79)鐵兔叉箭: 長二尺九寸,頭由枚鐵片組成銳三角形,長二寸五分。下有四個向前突出倒鉤,鉤尖鋒利,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80)鐵骨利錐箭: 其式樣與普通之箭相同,惟箭頭狹小而特別尖銳,能穿透一般盔甲。亦稱「鐵骨麗錐箭」。
(81)鐵羽大鑿頭箭: 頭尺寸較大,形狀如大鑿頭箭頭,桿較粗,以竹或木製,羽為鐵片制,供大合蟬弩發射用。
(82)狼舌人箭: 頭為扁平狀,兩只相連,純圓,桿以木製。專供射馬用。
(83)射虎鈚箭: 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呈三棱形,長一寸五分,寬九分,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為清代弓射箭。
(84)透甲錐箭: 頭為圓錐形,前尖中粗後略細,桿以竹或木製,明代弓射箭。
(85)【豆斗】子箭: 箭的一種。頭為銳三角形,中有脊,兩只後角銳利而朝後突出,桿為木或竹製,供三弓【豆斗】子弩發射。
(86)梅針箭: 全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與角頭箭箭頭相似,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清代弓射箭。
(87)菠菜頭箭: 頭如菠菜狀,扁平鈍圓形,後有兩排倒鉤,均很鋒利,桿以木或竹製。明代弓射箭。
(88)鏟子箭: 頭前部扁平尖針狀,中部如倒月牙鏟形,後部為銳三角形,桿以木或竹製,專為射馬,明代弓射箭。
(89)鑿子頭箭: 頭扁平如月牙鏟狀,桿以木製,其多用於射馬。明代弓射箭。
(90)筒子箭: 用竹製成箭囊,內裝15-20枝,囊上縛帶可背或束於腰際,頭為扁平槍頭形,桿為竹製,長尺半,桿尾端以雀毛作羽。明代手擲箭。
(91)雹箭: 以骨為鏃的箭。《南史·齊本紀上》:「蒼梧王漸行凶暴,屢欲害帝……及取雹箭,一發乃中帝臍。」
(92)綦衛: 古時用綦竹製的羽箭。《列子·仲尼》:「引烏號之弓,綦衛之箭。」張湛註:「烏號,黃帝弓。綦,地名,出美箭;衛,羽也。」
(93)踏橛箭: 箭頭為銳三角形,中有脊,兩只後角銳利而朝後突出,桿以木製,呈方棱形。供手射弩發射用。
(94)篇矢:竹箭。《呂氏春秋·貴卒》高誘註:「小曰鏃矢,大曰篇矢。」近人陳奇猷註:「『篇』為竹名。則篇矢以竹為,不以金為鋒。」
(95)燕尾鈚箭: 長二尺九寸,頭為鐵制,呈扁平燕尾狀,燕尾剪尖略向外翹,長二寸,尾尖寬一寸五分,桿以楊木製,羽以雕羽制。清代弓射箭。
(96)矰①古代系生絲以射鳥雀箭。《史記·老子傳》:「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矰。」②短箭《國語·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矰、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
(97)鞭箭: 短小,頭為扁平,銳三角形,頭部細針狀,桿以木或竹製。明代用銅溜子發射的箭。
(98)攢竹箭: 頭為3個上連的棱形,中有脊,桿以竹製
㈦ 玄幻小說中的武器名
1.清曜劍
雪瀾刀、玄冰索、昀霜劍、幻夜針、星閃
烈焰刀 烈焰弩 烈焰鏢
封魔斬 裂地刀 裂地爪 暗劍
2.夏禹劍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軒轅夏禹劍!
3.清風 問殘 煞仙 破天
望舒:代表太陽
曦和:月亮
4.洞光,青虹劍,追風,君子劍,
(0)軒轅劍 黃帝所鑄 首山之銅 天文古字 廣黃帝東行紀雲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畫影
(1)騰空 顓頊所有 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此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2)禹劍 夏禹所鑄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記山川 藏之會稽山
(3)啟劍 夏王啟鑄 銅 三尺九寸 後藏之秦望山
(4)太康劍 夏王太康鑄 銅 三尺二寸 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鑄
10)昆吾劍 周穆王時西戎獻 鏈鋼 長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駿 周簡王鑄 銘曰駿大篆書 三尺 簡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鑄
(12)干將 吳人干將莫邪所造 鐵 吳越春秋載吳王闖廬使干將作二劍其妻莫邪斷發翦爪投爐中劍成雄號干將雌號莫邪 莫邪
(15)龍淵 楚命歐冶干將所造 鐵英 越絕書載楚王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命風鬍子往見之使作鐵劍因成龍淵(18)神劍 漢太公所得 命訣載太公微時有冶為天子鑄劍指太公腰間佩刀曰若得雜冶即成神劍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劍成授太公
(19)赤霄 漢高帝所得 鐵 銘曰赤霄大篆書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貴常服之斬蛇即此劍
(28)玉具劍 光武以賜馮異 七尺 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
(29)龍彩 漢明帝鑄 永平元年鑄上作龍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時常有見之者
(53)火精劍 唐德宗所有 杜陽雜綿載夜見數尺光明斫鐵即碎
七聖刀:古代名刀。
大夏龍雀:古代名刀。《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又造百煉鋼刀,為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世珍之。」
含章: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我這些是辛辛苦苦招來的,是有選擇地看,看有點意思的名字才找來的~~給點辛苦分吧~~
還有,敬請後來者勿復制!!
㈧ 玄幻小說中的武器名字
兵器:
倚天劍,屠龍刀(金庸《倚天屠龍記》)
長生劍,碧玉刀,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古龍《七種武器》)
小李飛刀(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魔刀:小樓一夜聽春雨(古龍《圓月彎刀》)
游龍劍,騰蛟劍,斷玉劍(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裁雲劍(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
武功:
玉女劍法,全真劍法,玄鐵劍法(金庸《神鵰俠侶》)
獨孤九劍(金庸《笑傲江湖》)
天外飛仙(古龍《陸小鳳》系列)
追風劍法,大須彌劍法(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
門派:
少林,武當,華山······(金庸)
鐵血大旗門,魔教,南海門······(古龍)
天山,武當,少林······(梁羽生)
······
暗器:
含沙射影(金庸《碧血劍》)
小李飛刀(我不清楚到底要不要把它歸為暗器)(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孔雀翎(古龍《七種武器》)
暴雨梨花釘(古龍《楚留香》)
天山神芒(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
謝謝
㈨ 適應玄幻小說的武器名字,最好是劍的和戟的和弓的名字,越多越好,
劍的話有:清曜劍,昀霜劍,清風
問殘
煞仙
破天,軒轅夏禹劍,七星劍,
天罡劍
戟的話有:霸王破軍戟,流雲戟,誅神,破荒,霸血
弓的名字:殘雪,殘月,飛星,射日,落日,龍舌,震天,落花碧月,神猿暫時想不到了,但還是要你自己決定的。
㈩ 玄幻小說,設定的十大神器名里差個弓箭的名字,有沒有原創的再來個大陸名字,不需要特別霸氣
落日弓、震天弓、飛羽弓、落雁弓、射天弓、飲羽弓
東土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