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格諾小說
❶ 查理九世作者是誰
查理九世 Charles IX(原名:沙爾勒-馬克西米練 Charles-Maximilien,1550年6月27日—1574年5月30日)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560年—1574年在位)。亨利二世與凱瑟琳·德·美第奇之子,生於巴黎西郊的聖-日耳曼-昂-萊伊。1550年被封為奧爾良公爵。 1560年兄長弗朗索瓦二世英年早逝後,當時是奧爾良公爵的查理九世於1561年在蘭斯加冕為法國國王。他完全受自己野心勃勃的母親凱瑟琳·德·美第奇控制。 查理九世在位時,法國爆發了宗教戰爭。查理九世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場上反對胡格諾派。1570年胡格諾派取得暫時優勢,隨後查理九世同意與他們和解,並同胡格諾派的政治領袖海軍上將科利尼修好。但是他終於在1572年接受母親的慫恿,允許吉斯公爵亨利策劃了1572年8月24日的聖巴托洛繆之夜大屠殺。 查理九世是一個軟弱的國王,他終生都處於母親的陰影之下。他在1574年於萬塞納去世。 查理九世的弟弟亨利三世繼承了王位。 家庭 夫人:奧地利的伊麗莎白,1570年11月26日結婚 子女:瑪麗·伊麗莎白(1572年10月27日—1578年4月9日)
書 名:《查理九世》 作 者: 雷歐幻像 出 版 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月 定 價:15.00元/冊
內容簡介
《查理九世》是一套大型精品原創兒童冒險小說,也是一套游戲故事書。本書的主人公———蹩腳的小學生偵探墨多多,有一天收到了一份來自爺爺的贈禮,這是一隻有著悠久皇室血統證明的狗,它的名字是「查理九世」。但是這似乎不是一隻簡單的狗,想像之外的麻煩接踵而至……一個一個巨大而善惡未知的秘密隨之展開。破解密碼,對比指紋,追蹤足跡,分析推理,墨多多、婷婷、虎鯊、扶幽,四個少年夥伴知難而進,無所畏懼。該書由浙少社攜手聚石文華、聚星天華、盛大文學、星夢童趣聯袂打造。
姓名:墨多多( Dodomo)
性別:男
身份:小兵
出生日期:2000年4月1日
血型:O型。墨多多能說會道的能力自然是不在話下,如果他肯把冒險的精神力、意志力和好奇心也同樣用到讀書上,想必堯婷婷年級第一的位置就危險了!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婷大人盡可以放輕松啦!
特點:原名墨小俠,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老是闖禍的小男生,外號「問題多多」。同時他熱情而精力旺盛,,對新事物有探索精神。
缺點:他身上有許多小毛病:賴床、任性、不愛學習。
人物背景:熱愛冒險和偵探電影。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名冒險家或者名偵探。DODO冒險隊的主要成員之一,隨時准備投入新的冒險。
口頭禪:我可是將要成為名偵探的人!
習慣動作:思考問題時,習慣性摸鼻子。
特技:耍嘴皮子。(查理語)
+1。(婷婷語)
+2!(虎鯊語)
+……+3.(扶幽語)
姓名:查理九世(Charlie IX)
身份:老大
出生日期:機密
背景:爺爺送給多多十歲生日的生日禮物,是一隻擁有尊貴血統的名犬後裔。
血型:地球上最純正的貴族血統。什麼?你說我有眼中的黑眼圈,看上去不過就是個「瘋狗太郎」的樣子?哼哼……你見過會說人話、擁有自己的穿衣風格、享受泡澡和下午茶、學識淵博的小賤狗嗎?真正獨一無二的!
特點:它懂人話,會看書、會下棋,喜歡看電視。喜歡裝成熟,正經,好強,察本事天下無雙。聰明又很頑固,對女生很有教養,會站起來敬紳士禮。
口頭禪:汪汪!
特技:裝酷!姦邪!(墨多多語)
姓名:堯婷婷(Tiny)
身份:參謀
性別:女
出生日期:2000年5月13日
血型:A型。認真又富有同情心,有的時候會有點過分嚴謹。所以說班長大人的潛質是打從血統里就能看出來的。
特徵:身材嬌小,成績好又有同情心,有正義感,處事謹慎。有豐富的書本知識,經常為大家提供一些理論依據。喜愛各種可愛的東西。
缺點:膽小、嬌氣、缺乏實踐經驗
人物背景:四年二班的班長大人,與墨多多是同桌關系,知道多多的缺點,總是能從旁提醒多多。也是DODO冒險隊的成員,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冒險
口頭禪:「噢,男生真是太可怕了」(嫌棄男生時膽小、嬌氣、缺乏實踐經驗)
習慣動作及特技:跺小皮鞋跟,嚴詞厲色的語言指導,近期在向轟炸級發展!
姓名:虎鯊( Fatshark)
身份:戰斗機(自稱)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99年8月6日
血型:B型。從傳統意義上來看,虎鯊不愧為擁有了生存能力最強的血型,長相粗獷,為人直爽,本身就最能裝相!
特徵:本名胡沙,學校里可怕的留級小霸王,高大威猛的小胖墩,運動全能。
缺點:懶散、沖動、欺負弱小、自大。
人物背景:在學校里屬於不受歡迎的留級生,DODO冒險隊的成員之一,對查理這個老大十分擁護,在冒險過程中經常表現出很大的勇氣。
口頭禪及習慣動作:自稱「本大爺」,改良第十套廣播體操等為自己的絕招。
姓名:扶幽( Bookwarm)
身份:技工
性別:男
出生日期:2000年2月17日
血型:A型。扶幽的務實能幹大家有目共睹,相處時間長了之後,也能發現他神經質的一面。所以有句話說得沒錯,你很難在拘留所里看到A型血的人,但是——精神病院會比較常見!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所以大家都要盯緊扶幽哦!
口頭禪:……(說話慢,算不?)
特徵:個性纖細內向,警戒心強,有時反應比較遲鈍,不容易向別人敞開心靈,但是卻可以為了信賴的人付出一切。陌生人前沉默寡言游離天外的古怪小孩。瘦削身材,喜好自動動手自作各種小玩意。觀察力敏銳,動手能力強。
特技:只要有隨身百寶箱,特技什麼的,都是浮雲啊……
「咻——」看!這亮出的都是高科技!
❷ 那部男男小說的主角叫木簫楠
他的名字叫格諾
❸ 布特拉格諾的綽號叫什麼
布特拉格諾的綽號:禿鷲。
「禿鷲」,這是西班牙傳奇射手布特拉格諾的綽號,敏銳的洞察力和對落點的判斷是他的特長。1986年世界盃對丹麥,布特拉格諾單場打進4球,上一次實現這一成就的還是1966年的尤西比奧。
布特拉格諾,著名的足球前鋒,曾效力於皇家馬德里隊與塞拉亞競技隊。被皇馬視為失而復得的射手,被譽為可怕的「禿鷲」。除在國內聯賽以及歐洲聯盟杯中的突出表現外,其在世界盃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曾單場進球達4個。現任職皇家馬德里公關部長。
❹ 布特拉格諾是誰
生日:1963年7月22日
身高:170cm
國籍:西班牙
「禿鷲」,這是西班牙傳奇射手布特拉格諾的綽號,敏銳的洞察力和對落點的判斷是他的特長。1986年世界盃對丹麥,布特拉格諾單場打進4球,上一次實現這一成就的還是1966年的尤西比奧。在職業生涯之初,皇馬俱樂部曾判定布特拉格諾不適合踢球,但後來他卻成為了他們最可怕的殺手之一……
曾被皇馬拋棄
1963年7月22日,布特拉格諾(Emilio Butragueno)出生於馬德里,在皇馬青年隊時,他曾被俱樂部告知不適合踢球,並被下放到卡斯蒂利亞隊(皇馬的關系球隊),但在那裡,他卻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射手。1984年,皇馬將布特拉格諾重新召入隊中,他在這里一直效力到1995年。
在皇馬,布特拉格諾和墨西哥射手烏戈-桑切斯組成了令人畏懼的鋒線,從1986年到1990年,他們幫助球隊連續5次奪取西甲冠軍。布特拉格諾是那種思考型球員,「他怎麼總能出現在那裡?!」這是人們對布特拉格諾的驚嘆。在他的皇馬生涯中,共奉獻了124個聯賽進球。對線路的判斷、機敏的搶點,讓他成為了最危險的禁區殺手。
1984年10月,布特拉格諾在同威爾士的國家隊處子秀中破門。1986年世界盃是布特拉格諾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舞台,西班牙輕松的從小組中過關,同北愛爾蘭的比賽中,布特拉格諾開場僅65秒就攻破了著名門將詹寧斯的大門,這成為了那屆世界盃最快的進球,為此布特拉格諾還獲得了一塊金錶作為獎勵。
世界盃奇跡
在淘汰賽中,西班牙遭遇此前震驚世界的丹麥隊。在這場人們期待的強強對決中,西班牙出人意料的以5比1大勝,布特拉格諾一個人打進4球,上一次單場進4球還是1966年的葡萄牙黑豹尤西比奧,如果不是將一個點球讓給了隊友戈耶科切亞,布特拉格諾甚至有可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在世界盃單場進5球的人。
不過西班牙並沒有逃脫大賽難以走遠的厄運,1/4決賽中,他們在點球大戰中被比利時淘汰。1990年,布特拉格諾隨西班牙再次參加世界盃,但並沒有獲得進球。
目前,布特拉格諾在皇馬俱樂部擔任副主席。
--------------------------------------------------------------------------------
布特拉格諾的國家隊數據:
處子秀:1984年10月17日,3比0勝威爾士;最後一戰:1992年11月18日,0比0愛爾蘭。共參賽69場,進球26個。
❺ 這個人叫什麼名字
第一張和第四張,肯定是同一個人,我的查詢結果大約這人叫「格諾帆」,
也不知是筆名還是什麼,總之是有人稱第一張圖片的人為格諾帆就是了,並且這個妹子素顏很醜。
第二張和第三張,可以肯定是同一個人,我的查詢結果是叫「楊凡雪」。查到兩套包含這兩張圖的自拍。
第五張沒查到。
現在問題來了,這到底是一個人么
前四張我有證據,想看的話請追問。
滿意請採納,謝謝。
❻ 梅耶貝爾的原名叫什麼
梅耶貝爾(1791~1864),他雖然出生於德國,但他卻是法國大歌劇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出身於猶太民族。原名雅各布·利布曼·貝爾,後由一個富有的親戚選為繼承人並在名字上加上了「梅耶」,即義父的名字。1815~1824年,他在義大利曾創作了羅西尼風格的歌劇,1825年他在柏林發表了德語歌劇。從1826年起,他活躍於法國巴黎,潛心寫作法國歌劇,後成為法國大歌劇鼎盛時期的主要作曲家。先後創作了五幕歌劇《惡魔羅勃》(1831年首演於巴黎)、五幕歌劇《胡格諾教徒》(1836年首演於巴黎)、五幕歌劇《預言者》(1849年首演於巴黎)、三幕歌劇《北極星》(1854年首演於巴黎)、五幕六場歌劇《非洲女》(1865年首演於巴黎)等。在這些歌劇中,梅耶貝爾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他巧妙地調動了歌劇表演藝術的全方位因素,如舞檯布景、大規模的戲劇性場面、對樂器的使用、對不同人物給予其特色的和聲以及主要人物的唱段突出個性和韻味等方面,梅耶貝爾都以排場豪華、色彩豐富而又嚴謹的創作風格給以全面的綜合,他又將義大利流暢的旋律、德國人的充實的和聲以及法國人的朗誦調與活躍多變的節奏相結合,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曾對瓦格納的樂劇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
❼ 雷蒙·格諾的生平
雷蒙·格諾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商人家庭。青年時代在巴黎索邦大學及高等研究實踐學院學習期間曾經修習亞歷山大·科耶夫 關於黑格爾的課程,並深受其影響。
格諾常參加超現實主義社團的活動,並於1924年加入其中。1930年退出之後,他參加了《一具屍體》的編訂,並撰寫反對安德烈·布勒東的檄文,名為「德德」(Dédé)。在《奧黛爾》這部小說中,格諾以諷刺戲謔的文風講述了他的超現實主義經歷,小說中的人物Anglarès即以布勒東為原型。
與超現實主義決裂之後,格諾開始專注於「文學狂人」的研究,並開始編纂《非嚴肅科學網路全書》。小說《利蒙的孩子》(1938)便是以這部網路全書為藍本創作的。
1925年至1927年,格諾被派往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服兵役,並學會阿拉伯語。1932年在希臘旅行期間完成《奧黛爾》。自此,格諾大膽地與傳統語言進行了決裂,把法語口語大張旗鼓地引進了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從根本上淡化了高雅語言和通俗語言之間的界限,使文學語言變得越來越通俗化和大眾化。可以說,格諾為以後出現的廣泛使用與口語貼近的句法和詞彙並以發音為基礎進行拼寫的「新法語」奠定了基礎。暮年時他與鮑里斯·蘇瓦林合作出版刊物《社會批評》,而後又參加《不妥協報》的編輯。
1933年,格諾出版第一部小說《麻煩事》(Le Chiendent),並獲得第一屆雙偶文學獎。有評論者認為該作是格諾對笛卡爾《談談方法》的文學闡釋。之後格諾又寫了四部基於自身經歷的小說:《最後的日子》、《奧黛爾》、《利蒙的孩子》和詩體小說《橡樹與狗》。
格諾當過幾年記者,並做過幾份小差事。1938年,他進入伽利瑪出版社任審稿人和英文翻譯,而後成為審稿委員會成員。1954年,他被提名為「七星文庫」負責人。在此期間他也創辦了自己的雜志社——Volontés,並開始對心理分析感興趣。
1942年的小說《皮埃羅,我的朋友》獲得巨大成功。1947年,《風格練習》出版。這是一本根據不同文風寫成的小集子,其中有一些段落已被伊夫·羅比爾改編成戲劇。據說格諾創作《風格練習》的靈感出源於巴赫的《賦格的藝術》。
1949年,格諾的譯著《彼得·艾伯特遜》出版(原著喬治·杜·莫里耶)。1950年,他以筆名Sally Mara出版《我們總是對女人太好了》,該書幾乎被禁。另一部更具有實驗性的小說《聖·格蘭格蘭》(Saint-Glinglin,1948)是1934年之後出版作品的合集。
在自由法國運動期間,格諾常去聖日耳曼德佩區。在薩特的建議下,他同意讓約瑟夫·考斯瑪為他的詩作《如果你想一想》譜曲,這首歌隨後成為左岸歌手朱麗葉·格蕾科的成名曲之一。
格諾於1948年進入法國數學協會。此後,他致力於將算數的規則運用於自己作品的構造之中,如使用萊斯庫勒(Lescure)發明的S+7法:隨便找出一個文本,再拿出一本字典,將文本中的所有名詞都用字典中該名詞之前或之後的第七個名詞替換。1950年,他進入「啪嗒學院」並成為總督(Satrape),次年被選為龔古爾評審委員會的成員。
1959年,格諾出版《莎西在地下鐵》(Zazie dans le métro),著名短語Doukipudonktan!」(d'où qu'ils puent donc tant,中文「哪來誰這么臭!」)便出自這本小說。奧利維於斯諾將其改編成戲劇,而後路易·馬勒將其改編成電影。
受到一場瑟里西文學研討會的啟發,格諾在1960年與法國數學家弗朗索瓦·勒里奧內(Francois Le Lionnais)合作創辦了一個文學研究團體,實驗文學研究會(le Séminaire de littérature expérimentale ,Selitex),即烏力波(潛在文學工場)的前身。出於對組合數學的濃厚興趣,格諾邀請近代圖論之父Claude Berge加入工場。1972年,格諾在《組合理論期刊》上發表文章。既烏力波之後,又相繼出現了「烏班波」(潛在繪畫工場),「烏特拉波」(潛在悲喜劇工場),「烏巴波」(潛在漫畫工場)等涉及各種藝術領域的「潛在工場」。
隨著《百萬億首詩》的出版(1961),格諾成功完成了對文學和編輯這一雙重形式的探索。「百萬億」是格諾計算出的所有可能的組合總和:「就像一個製造詩歌的機器,但數量有限;的確,這個數量,即使是有限的,讀者也還是要花兩億年才能讀完(如果每天24小時一刻不停地閱讀)。」
格諾1965年的小說《藍花》同樣獲得了成功。在這部小說里,格諾敘述了中國道家思想家莊子夢蝶的寓言。同年,他又出版了一部評論集,《杠杠、數字和字母》(Batons, chiffres et lettres)。
雷蒙·格諾於1976年10月25日在巴黎去世。
雷蒙·格諾曾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啟蒙老師。
❽ 求此人物的名字和出處
KOS-MOS(コスモス)Ver.4 女性人形機器人年齡:約18 CV:鈴木麻里子
西恩、阿廉攜手設計的新款機體:KOS-MOS,在新機型上追加了一些必要製作,可以說能比Vector製造局開發的上一代機型(KOS-MOS Ver.3)更能完全發揮威力。而能做到這點應該說是製作者的高超技術,還是該歸功於激發了還未被完全解析的KOS-MOS機體自身所隱藏的能力呢?她所隱藏的秘密現在還是完全無法觸及……
來自異度傳說
❾ 她拯救生命卻面臨處決,最終在公堂之上逆轉命運
雅典有一座山名為阿勒奧珀格斯。她不是最雄偉的,也不是最秀麗的,卻名聲在外,因為在公元前,這里是雅典城邦最庄嚴的公堂。直到現在,這座山還是最高法院的代稱。然而,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這里審理了一起奇怪的案件:被告人竟然因為救人而面臨處決。
昂格諾迪斯被告上法庭(網路圖)
婦女們的聲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昂格諾迪斯不僅沒有被判死罪,反而擁有了合法行醫的資格,成為第一個得到承認的女醫生。不僅如此,雅典的法律還做出了修改,允許女性進入醫療領域。
昂格諾迪斯的故事在醫學界非常有名。事實上,一千多年以來,她的形象一直在鼓勵追求醫學知識的女性。幾百年後,歷史進入黑暗的中世紀,女性被驅逐出課堂和學院,不過在歐洲個別地方,女性參與醫療的傳統奇跡般地保留了下來。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在中世紀甚至有女性學者執教。我們很難說這些和昂格諾迪斯的影響沒有關系。
有些學者認為,昂格諾迪斯的故事存在杜撰的成分。這個故事出自希吉努斯的《傳說集》,而這本書的素材主要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但很多人同時承認,昂格諾迪斯的故事不大可能是捏造出來的。這個人物應該還是有原型的,只是年代久遠,細節無從考證。
無論怎樣,昂格諾迪斯已然成為醫學界女性心目中的燈塔。歸根到底,她不僅象徵著科學和智慧,也象徵著勇氣、仁愛和理解。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❿ 《逍遙法外》弗蘭克·阿巴格諾最後有逃脫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