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霄花小蕊小說什麼名字
① 梅花與松樹、竹子並成為「歲寒三友」,請分別寫一句與「歲寒三友」有關的故詩。
梅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松樹: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竹子: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② 花木的古詩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雲。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
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雲。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後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扶風歌》(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雲。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贈從弟》(三國)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詠史·其二》(東晉)左思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悵念所思。豈為今朝見。恍惚誠有之。澤中生喬松。萬世未可期。高鳥摩天飛。凌雲共游嬉。豈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時。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基。松柏郁森沈。鸝黃相與嬉。逍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
《擬嵇中散詠松詩》(晉)謝道蘊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願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詠寒松詩》(南朝)范雲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松柏篇並序》(南北朝)鮑照
余患腳上氣四十餘日,知舊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劇,遂見還。開袠,適見樂府詩龜鶴篇,於危病中見長逝詞。惻然酸懷抱。如此重病,彌時不差,呼吸乏喘,舉目悲矣,火葯間闕而擬之。
松柏受命獨,歷代長不衰。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風悲。東海迸逝川,西山導落暉。南郊悅籍短,蒿里收永歸。諒無疇昔時,百病起盡期。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療治。傾家行葯事,顛沛去迎醫。徒備火石苦,奄至不得辭。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已迫。睿聖不得留,為善何所益。舍此赤縣居,就彼黃壚宅。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事痛存人心,恨結亡者懷。祖葬既雲及,壙(土+遂)亦已開。室族內外哭,親疏同共哀。外姻遠近至,名列通夜台。扶輿出殯宮,低回戀庭室。天地有盡期,我去無還日。居者今已盡,人事從此畢。火歇煙既沒,形銷聲亦滅。鬼神來依我,生人永辭訣。大暮杳悠悠,長夜無時節。郁湮重冥下,煩冤難具說。安寢委沉寞,戀戀念平生。事業有餘結,刊述未及成。資儲無擔石,兒女皆孩嬰。一朝放捨去,萬恨纏我情。追憶世上事,束教以自拘。明發靡怡悆,夕歸多憂虞。撤閑晨徑流,輟宴式酒濡。知今瞑目苦,恨失爾時娛。遙遙遠民居,獨埋深壤中。墓前人跡滅,冢上草日豐。空床響鳴蜩,高松結悲風。長寐無覺期,誰知逝者窮。生存處交廣,連榻舒華茵。已沒一何苦,楛哉不容身。昔日平居時,晨夕對六親。今日掩奈何,一見無諧因。禮席有降殺,三齡速過隙。幾筵就收撤,室宇改疇昔。行女游歸途,仕子復王役。家世本平常,獨有亡者劇。時祀望歸來,四節靜塋丘。孝子撫墳號,父子知來不。欲還心依戀,欲見絕無由。煩冤荒隴側,肝心盡崩抽。
《斅顏魯公送挺贇歸翠微寺》(唐)盧綸
挺贇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
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金張世祿原憲賢,
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題遺愛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詠松》(宋)吳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毛澤東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詠松》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蘭花詩 十二首
古 風
唐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詠 蘭
元 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題 畫 蘭
清 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蘭 花
彷彿銅瓶見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嬌。
湘江清淚滴春潮,豈有心心同婉孌。
並無葉葉助風標,斷腸一集是離騷。
詠 蘭
朱 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詠 蘭 詩
張學良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幽 蘭
唐 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每到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蘭
明 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
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詠同心蘭四絕句
清 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蘭 花
秋 瑾
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
竹
《詩經·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詩經選》P200
疊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晉·王羲之《蘭亭序》
竹亦得風,
夭然而笑。
——蘇軾
修竹凝妝,
垂楊系馬。
——宋·陸睿詞句
(鄭板橋詩三首)
枝長葉少,枝短葉多。
世間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風,不是秋風。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驅我暑,能豁我胸。
竹稱為君,石呼為丈。
賜以佳名,千秋無讓。
空山結盟,介節貞朗。
五色為奇,一青足仰。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
《唐詩百家全集》
題新竹
唐·杜牧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
庭 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唐詩百家全集·劉禹錫柳宗元卷》
酬人雨後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能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唐詩百家全集卷》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獨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同上)
栽竹拂枝,拂塵灑露。
君子取之,最有用處。
千筆淡墨,畫出細竹。
抽得心絲,無不肖曲。
竹中有竹,竹外有竹。
渭川千畝,此為巨族。
——以上三首選自《墨竹畫譜》
賦予得臨池竹
唐·唐太宗
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
拂牖分龍影,臨池得鳳凰。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草木典》
冉冉孤生竹,結根太山阿。
——漢代詩。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質,貞心常自保。
當塗慈老山,竹堪為簫管。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全唐詩精華類鑒賞集成》
《山居秋暝》詩句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風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竿萬竿斜。
竹窗聞風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以上選自《唐詩三百首》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窗雪。
竹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
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
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
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
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作於元豐二年(1020)湖州
於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欠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蘇軾詩選注》
蘭花詩十首
愛 蘭
不是生來偏愛蘭,緣於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搖清風,嗅得幽香沁心田。
尋 蘭
心儀蘭花愛意濃,山中尋蹤樂春風。
攀登危岩撥荊棘,一見芳姿露笑客。
采 蘭
雲遮霧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覓幽蘭。
採取奇草花悅目,忘盡飢餓和嚴寒。
養 蘭
陽台蒔蘭數十叢,朝顧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說我已發瘋。
賞 蘭
採回蘭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飛來。
惹我夜半無睡意,燈照芳容細觀測。
夢 蘭
痴心蘭花登山采,歸來未歇數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顧,多少次第夢中開。
畫 蘭
一方宣紙幾筆墨,畫出蘭花迎春開。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來。
題 蘭
陽台蘭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輪回汗。
風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懷。
讀 蘭
始自子稱王者香,空谷幽蘭天下芳。
蒔養數盆顯神韻,引我詩情讀華章。
詠 蘭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從容。
天賜神香自悠遠,引來蝴蝶弄清風。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
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屈 原《九歌》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李 白《孤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蘇 軾《蘭花草》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默。
時最風露香,蓬艾深不風。
丹青與真色,欲裱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鄭燮 詠蘭詩二首
一
留得根棵大,何怨葉短稀。
春雷潛夜發,香氣入雲飛。
二
峭壁一千尺,蘭花在空碧。
下有採樵人,伸手摺不得。
魯 迅《詠蘭》
椒焚桂折佳人老,獨托幽岩展素心。
豈惜芳馨遺志者,故鄉如醉有荊榛。
古 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蘭 花
清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和答詩十首·和松樹〗
書名:《全唐詩》 作者: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
漠漠塵中槐,兩兩夾康莊。婆娑低覆地,枝幹亦尋常。
八月白露降,槐葉次第黃。歲暮滿山雪,松色郁青蒼。
彼如君子心,秉操貫冰霜。此如小人面,變態隨炎涼。
共知松勝槐,誠欲栽道傍。糞土種瑤草,瑤草終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為棟梁。殺身獲其所,為君構明堂。
不然終天年,老死在南岡。不願亞枝葉,低隨槐樹行
唐·李頎《望秦川》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高駢《對雪》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題台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唐·杜牧《題新竹》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③ 有關理想的名言警句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戰國策》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林逋 
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 
安得直梯懸碧落,共操長慧掃妖氛。—王令 
吞舟之魚,不游支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列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豈無懷土心?所羨千里途。—顧炎武 
居天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至不廣。—孔子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後名。—杜荀鶴 
願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陳恭尹 
願為天下明,一使夜景情。—孟郊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劉希夷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韓愈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起開。—黃巢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宗愨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男兒墜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陸游 
志立則學思而從之,故才日益而從明日盛,或有富有;志之篤,則其從其職,以不倦而日新。—王夫之 
無好學之至,則雖聖人復出,亦無益也。—二程(程顥、程頤) 
蚯蚓霸一穴,神龍行九天。—方孝孺 
縱使三靈改,無移百煉鋼。—吳騏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復嘉精專。—劉過 
萬里乾坤千里目,欣從奇險得奇觀。—查慎行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劉過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顧炎武 
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陶淵明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孟浩然 
縱橫計不成,慷慨志猶存。—魏徵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包拯 
誓麾白羽,一掃天下翳。—顧炎武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曹植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王溥 
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李白 
誰憐龜鶴千年語,空負鵬程萬里心。—文天祥 
鯤鵬自有天池蓄,誰謂太狂須束縛。—陸游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司馬光 
受光於隙見一床,受光於窗見室央,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騏驥筋力稱,意在萬里外。—李白 
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陶淵明 
醉斬長鯨倚天劍,笑凌駭浪濟川舟。—陸游 
磨劍莫磨錐,磨錐成小利。—李白 
猶喜眼中多壯觀,時看雲海化鯤鵬。—陸游 
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李白 
生平只負雲山夢,一步能空天下山。—徐霞客 
不安與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與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史記》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黃鵠一舉摩蒼天,誰念樊籠束修翼?—元好問 
丈夫意志薄青雲。—馮夢龍 
壯心無復在千里,老氣尚能橫九州。—陸游 
此生有盡志不移。—陸游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李白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高明 
不患妨功,惟恐奪志。—朱熹 
立志之始,在脫習氣,習氣熏人,不醪而醉。—王夫之 
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李白 
老天生才既有需,豈向塵埃長碌碌。—薛瑄 
努力圖樹立,庶幾終有成。—歐陽修 
非才無以濟志,非志無以輔其志。—朱熹 
事經錯誤方知悔,志為功名苦始捐。—蒲松齡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 
身可危,而志不可奪也。—《論語》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人無志,非人也。—嵇康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秋瑾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孟子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之手中耶?—馬援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丈夫皆有志,會是立功勛。—楊炯 
面歧路者有行速之憂,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傅玄 
夫志,氣之帥也。—《論語》 
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呂氏春秋》 
頭雖長低氣不屈。—蘇軾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陸游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辛棄疾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時珍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千年精衛心平海,三日於虎氣食牛。—陸游 
持其氣,無暴其志。—《孟子》 
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兒何為。—蘇轍 
心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 
至也。—王安石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張耒 
惟有志不立,直是無箸立處。—朱熹 
學者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君子之志,所慮者豈止一身,直慮及天下千萬世。小人之慮,一朝之慮。不遑其身。—程頤 
志不立,天下無可立之事。歲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盪奔逸,何所底乎?—王守 
仁 
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王守仁 
立志用功如種樹,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王守仁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張載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論語》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④ 關於歲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古詩
描寫竹的古詩: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里,若今琅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唐·杜牧 
《題新竹》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描寫梅的古詩: 
王安石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描寫松的古詩: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雲。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 
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雲。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後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⑤ 詠物的詩有哪些
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人文思想。
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歡詠物。今天,小七總結了10首具有哲理的詠物詩,如果你能讀懂的話,將受益無窮。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釋義】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盪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藉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哲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它突出強調一種人格的美,強調人格的力量。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釋義】樹林里,畫眉鳥在紅紅紫紫的枝頭自在飛翔和歡唱,如果把它們鎖起來,即使是鎖在貴重的鳥籠里,它們也不會唱出這樣美妙的歌聲了。
【哲理】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決條件。鳥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釋義】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在山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它們看盡了美好春光。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哲理】蜜蜂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就像有些人一樣,勞苦一生,享受卻很少。
⑥ 分別關於松和竹的詩詞歌賦有哪些
古往今來,松一直為世人所厚愛,求諸唐詩,俯拾皆是。如王昌齡《過華陰》,杜甫《謁真諦寺禪師》,韓愈《山石》,孟郊《游終南山》,白居易《夜歸》,又《餘杭形勝》,岑參《終南山雙峰草堂作》,「松」的身影,隨處可見,呈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詩人們兩眼所視,滿目青松,盡在有意無意之中。 
在詩人們的筆下,松的堅貞、孤直和高潔躍然紙上。賈島堂弟無可的《松》,有一種「蒼翠遠驚人」、「自與九霄鄰」的氣慨;王睿的《松》,則體現松「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這一特性。李白多次稱譽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古風》),「開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箜篌謠》),「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贈韋侍御黃裳》)等。松的高大形象令人敬仰,難怪韓愈在《醉留東野》中,嘆言「自漸青蒿倚長松」了。 
松樹,是值得人們贊頌的,尤其是小松、新松,更需要人們的百般呵護。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杜甫的《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詩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杜荀鶴《小松》:「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這種境界,則與宋詞中「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異曲同工之妙。齊己在《新栽松》中,對「冉冉出蓬蒿」的新松,也寄予「千年待爾高」的願望。 
然而,松樹並不總是幸運。白居易在《澗底松》中寫道:「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讀了這首詩,誰能不為那些懷才不遇、命運坎坷的「寒俊」們嘆惜呢?人才難知,更讓人感到薦賢的可貴之處了。白居易另一首《贈賣松者》:「不買非他意,城中無地栽。」於武陵的《贈賣松人》:「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瘦葉幾經雪,淡花應少春。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塵!」其中寓意都表明,統治者棄而不用,是人才產生退隱心理的重要原因。 
隱者情操與松的關聯,更不勝枚舉了。遍覓唐詩,賈島《尋隱者不遇》、《寄山友長孫棲嶠》,常建《宿王昌齡隱居》,高適《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李商隱《憶住一師》,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朱慶余《閑居即事》,許渾《晚自朝台津至韋隱居郊園》,太上隱者《答人》……無不表現出一種超然物外、恬淡無憂的情趣和境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更是顯得出奇的幽清明凈。在這一方面,令人眼花繚亂,甚者到了「無松不成詩」的地步。其實,隱者的行為,並不全是「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的佳趣雅興,也不全是「松下清齋折露葵」(王維《積雨輞川庄作》)的孤寂寡淡。李白以《贈孟浩然》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而孟浩然在《歲暮歸南山》一詩中提到:「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是呵,誰真心情願隱居山林,空對青松白雲?多因世事艱難,不得已而為之。松風白雲、高風亮節的背後,隱含著莫大的空虛和無奈。 
人們喜愛松樹,除了觀松,自然還有種松,除了寫松,還有畫松。王維「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皇甫冉「閑看秋水心無事,卧對寒鬆手自栽。」這是種松的。題畫詩很多,有戴叔倫的《題稚川山水》,杜甫的《戲為雙松圖歌》,朱灣的《題段上人院畫古松》,李洞《觀水墨障子》等。皎然在題畫詩《觀裴秀才松石障歌》說:「此中勢與真松爭」,「對之自有高世心」。專門描述畫松的詩歌中,當以景雲的《畫松》最為有名:「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畫中的松樹,栩栩如生,依稀能辨。真松也罷,畫松也罷,詩人們見松生情,對松詠懷,依然是興致勃勃。
⑦ 最經典的描寫梅、蘭、竹、菊的詩作者,朝代最初的含義是什麼出處
梅蘭菊竹詩四首 
梅 
黃昏風雨斷橋頭,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涼豈獨問天樓。 
蘭 
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 
一 
含翠分黃意念深,有人默契費沉吟。 
群芳斗艷爭春去,獨向清秋展素心。 
二 
含香挹露黃金靨,耐冷凌霜造化功。 
不羨繁華桃與李,硃砂石畔笑秋風。 
三 
德全五美號兼材,萬物蕭條獨盛開。 
唯有鈞翁知我意,筆移金蕊入蕭齋。 
1、三國時鍾會《菊花賦》:「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准天極也;純 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 仙食也。」兼材,指菊花有多種用途,如葯用、除蟲用、食用及觀賞用等。」 
2、廣西藝院大雕塑家、畫家朱培鈞老曾畫菊相贈,並系以詩曰:「蕭瑤瀟灑有風神,笑傲江湖劍膽心。最愛千禧迎瑞氣,黃花晚節共芳馨。」 
題台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易老惠畫並題詩:「兩岸和平同氣連,共榮互利祖先鞭。自強愛國弘仁道,一統山河止戈先。」
⑧ 關於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⑨ 能幫我找個人,她名字叫高秋月的嗎
蘭............
古 風 
唐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廣群芳譜 
清 劉灝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詠 蘭 
元 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題 畫 蘭 
清 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蘭 花 
彷彿銅瓶見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嬌。 
湘江清淚滴春潮,豈有心心同婉孌。 
並無葉葉助風標,斷腸一集是離騷。 
詠 蘭 
朱 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詠 蘭 詩 
張學良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幽 蘭 
唐 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每到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蘭 
明 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 
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詠同心蘭四絕句 
清 錢謙益 
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蘭 花 
秋 瑾 
九畹齊栽品獨優,最宜簪助美人頭。 
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 
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青松》現代.陳毅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南軒松》唐.李白 
陰陰清禁里,蒼翠滿春松。 
--《禁中春松》唐.陸贄 
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松》宋.王安石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底松》唐. 白居易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雲。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 
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松 
【唐】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雲。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後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⑩ 有哪些帶植物名稱的古詩
帶植物名稱的古詩主要是寫花草樹木:
一、寫花的古詩:
1、唐·杜甫《早花》:
西京安穩未,不見一人來。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盈盈當雪杏,艷艷待春梅。直苦風塵暗,誰憂容鬢催。
2、唐·白居易《紫薇花》:
紫薇花對紫微翁,名目雖同貌不同。獨占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托春風。潯陽官舍雙高樹,興善僧庭一大叢。何似蘇州安置處,花堂欄下月明中。
3、唐·白居易《白槿花》:
秋蕣晚英無艷色,何因栽種在人家?使君自別羅敷面,爭解回頭愛白花?
4、唐·齊己《石竹花》:
石竹花開照庭石,紅蘚自稟離宮色。一枝兩枝初笑風,猩猩血潑低低叢。常嗟世眼無真鑒,卻被丹青苦相陷。誰為根尋造化功,為君吐出淳元膽。白日當午方盛開,彤霞灼灼臨池台。繁香濃艷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5、唐·貫休《山茶花》: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6、唐·李商隱《槿花》:
風露凄凄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未央宮里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
7、唐·吳融《楊花》:
不鬥穠華不佔紅,自飛晴野雪濛濛。百花長恨風吹落,唯有楊花獨愛風。
8、唐·杜牧《梅》: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二、寫草的古詩:
1、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唐·庄南傑《春草歌》:
漠漠綿綿幾多思,無言領得春風意。花裁小錦綉晴空,葉抽碧簟鋪平地。含芳弔影爭芬敷,繞雲恨起山蘼蕪。離人不忍到此處,淚娥滴盡雙真珠。
3、唐·張旭《春草》:
春草青青萬里餘,邊城落日見離居。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雲間一紙書。
4、唐·齊己《春草》:
處處碧萋萋,平原帶日西。堪隨遊子路,遠入鷓鴣啼。金谷園應沒,夫差國已迷。欲尋蘭蕙徑,荒穢滿汀畦。
5、唐·曹松《春草》:
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牆。
三、寫樹木的古詩:
1、唐·趙嘏《宛陵館冬青樹》:
碧樹如煙覆晚波,清秋欲盡客重過。故園亦有如煙樹,鴻雁不來風雨多。
2、唐·盧照鄰《芳樹》:
芳樹本多奇,年華復在斯。給翠成多幄,開江滿故枝。鳳歸花厲亂,日度影參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3、唐·白居易《石榴樹》:
可憐顏色好陰涼,葉剪紅箋花撲霜。傘蓋低垂金翡翠,薰籠亂搭綉衣裳。春芽細炷千燈焰,夏蕊濃焚百和香。見說上林無此樹,只教桃柳占年芳。
4、唐·沈佺期《題椰子樹》:
日南椰子樹,香裊出風塵。叢生調木首,圓實檳榔身。玉房九霄露,碧葉四時春。不及塗林果,移根隨漢臣。
5、唐·徐凝《古樹》:
古樹欹斜臨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見樹少時,樹見行人幾番老。
6、唐·李白《南軒松》: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7、唐·李商隱《高松》: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來不語時。有風傳雅韻,無雪試幽姿。上葯終相待,他年訪伏龜。
8、唐·孟郊《衰松》: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顏色。人心忌孤直,木性隨改易。既摧棲日干,未展擎天力。終是君子材,還思君子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