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名字取自世說新語的小說

名字取自世說新語的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05 02:13:31

❶ 急求這篇古文的名字,來自世說新語的

世說新語.28:德行第一之「鄧攸始避難」
德行篇的第28條 沒有名字 按習慣稱 鄧攸始避難 就可以

❷ 世說新語選自這本書的四篇小說的名字

言語第二之言語六、忠臣孝子
(原文)潁川太守髡陳仲弓。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譯)穎川太守對陳寔施了髡刑,有人問陳寔的兒子元方:「太守這個人怎麼樣?」元方回答:「是高明的太守。」又問:「您父親怎麼樣?」元方回答:「我父親是忠臣孝子。」客人問道:「《易》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怎麼會有高明的太守對忠臣孝子施刑呢?」元方說:「你的話太荒謬了!我不予回答。」客人說:「您這不過是借駝背裝謙恭,說明您不能回答。」元方說:「從前殷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人都是高明的人;三個被放逐的人,也都是忠臣孝子。」客人慚愧地走了。
言語第二之七、親親之義
(原文)荀慈明與汝南袁閬相見,問潁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難,依據者何經?」閬曰:「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讎,以為至公。公旦《文王》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春秋》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
(譯)荀慈明(荀爽)遇見汝南袁閬,袁閬向他問起汝南的知名人士,荀慈明先說起自己的幾位兄長。袁閬笑道:「難道僅僅因為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就可以算是名士嗎?」荀慈明說:「您指責我,有什麼憑據嗎?」袁閬說:「剛才我問的是國家名士,而你先提到的都是你的哥哥,所以我指責你。」荀慈明說:「從前祁奚告老還鄉時,內舉不忘他的兒子,外舉不忘他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非常公道的。周公旦作《文王》詩,不言堯舜的功德,卻贊美文王武王的偉績,這是因為他愛自己親人的道理呀。《春秋》的義理,是以魯國為內,以華夏諸國為外。況且不愛他的親人卻愛外人,這不是有悖道德嗎?」
言語第二之八、禰衡擊鼓
(原文)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衡揚枹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魏武慚而赦之。
(譯)禰衡被魏武帝(曹操)貶為鼓吏,正月十五試鼓,禰衡揚起鼓槌演奏《漁陽摻撾》,鼓聲深沉,有金石之聲,滿座為之動容。孔融說:「禰衡之罪,和殷時服刑的犯人傅說相同,可是沒能激發明君的思賢之夢。」魏武帝很慚愧,就赦免了禰衡。
言語第二之言語九、洪鍾雷鼓
(原文)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譯)南郡龐士元(龐統)聽說司馬德操(司馬徽)在穎川,特地從兩千里之外趕來看望他。到了那裡,正遇上司馬德操採桑葉,龐士元在車里對他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當帶金印佩紫綬,哪能窩窩囊囊,做這些婦人做的事呢!」德操說:「你先下車吧。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卻不考慮迷路的危險。從前伯成寧願種地,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華;原憲桑樞瓮牖,也不願做官住毫宅。哪有住在華麗屋子裡,出門騎著高頭大馬,幾十個侍女環繞的人,能做出一番偉業呢?這就是為什麼許由、巢父慷慨辭讓,伯夷、叔齊感嘆國家滅亡,餓死首陽山的原因呀。即使呂不韋竊取了相國那樣的高官,齊景公有四千匹馬的財富,也不顯得珍貴啊。」龐士元說:「我出生在邊緣之地,沒聽到什麼高深道理,如果不是親自敲洪鍾、擊雷鼓,就不會知道它們的轟鳴聲了。」

❸ 我國古代文學名著《世說新語》是一部什麼作品

《世說新語》是記載漢末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言語行為的一部筆記體小說。
魯迅在其《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中說:「……從漢末到六朝為篡奪時代,四海騷然,人多抱厭世主義;加以佛道二教盛行一時,皆講超脫現世,晉人先受其影響,於是有一派人去修仙,想飛升,所以喜服葯;有一派人慾永游醉鄉,不問世事,所以好飲酒。」自漢朝而後得以獨尊的儒家傳統思想基石漸漸動搖,人們開始尋覓另外的精神依憑。談一些玄而又玄的道理,服葯飲酒,篤信佛道,任性率真,成為當時社會精英們追逐的時尚,而構成一個五彩紛呈的時代。
《世說新語》一書計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崇)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讎隙三十六篇,除德行、言語、文學、政事有部分傳承儒家禮教的內容外,其餘篇類大都洋溢著自由浪漫的人生格調,顯示了獨立自覺的文學內涵。
後世人們所心儀的任性自然,不拘小節,追求智慧的「魏晉風度」,在《世說新語》一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作為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魏晉風度」,對漫長無奈、風雨飄搖的人生里程,不失為一種甜蜜的安慰。
《世說新語》由南朝宋時的劉義慶和他的門下文人編撰而成。劉義慶襲封臨川王,為人簡約恬淡,愛好文學,所以他有能力編撰此書。南朝梁劉孝標為此書作注,由於宋梁兩個朝代間隔短暫,所以劉孝標在注中引證了大量目前已經佚失的材料,劉注與原著一起,對引領我們窺視魏晉時代的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世說新語》開筆記體小說的濫觴,是逸事小說集大成者。含蓄幽默、洗練雋永的語言,為後世人們提供了豐厚的營養。其「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的藝術風格,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中國文學的發展。

❹ 我國古代文學名著《世說新語》是一部什麼作品

是一部志人小說.
屬於紀傳體
南北朝時期記述後漢至南朝劉宋人物的遺聞軼事的雜史。

❺ 世說新語是一部什麼小說

1、基本簡介
《世說新語》又名《世語》 ,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
《世說新語》也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世說新語》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2、內容簡介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人物間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采自當時的傳聞。 被魯迅先生稱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在《世說新語》的三卷三十六門中,上卷四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九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這十三門都是正面的褒揚。
3、主要思想
《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四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以及蔑視禮教的內容,其思想傾向並不那麼單純。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❻ 《世說新語》中的長篇小說其中的四篇的名字

《世說新語》不是長篇小說。是由一篇篇的小故事合並成的筆記體小說。舉例如下:
言語第二之言語六、忠臣孝子
(原文)潁川太守髡陳仲弓。客有問元方:「府君如何?」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如何?」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譯)穎川太守對陳寔施了髡刑,有人問陳寔的兒子元方:「太守這個人怎麼樣?」元方回答:「是高明的太守。」又問:「您父親怎麼樣?」元方回答:「我父親是忠臣孝子。」客人問道:「《易》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怎麼會有高明的太守對忠臣孝子施刑呢?」元方說:「你的話太荒謬了!我不予回答。」客人說:「您這不過是借駝背裝謙恭,說明您不能回答。」元方說:「從前殷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人都是高明的人;三個被放逐的人,也都是忠臣孝子。」客人慚愧地走了。
言語第二之七、親親之義
(原文)荀慈明與汝南袁閬相見,問潁川人士,慈明先及諸兄。閬笑曰:「士但可因親舊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難,依據者何經?」閬曰:「方問國士,而及諸兄,是以尤之耳。」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讎,以為至公。公旦《文王》之詩,不論堯、舜之德而頌文、武者,親親之義也。《春秋》之義,內其國而外諸夏。且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
(譯)荀慈明(荀爽)遇見汝南袁閬,袁閬向他問起汝南的知名人士,荀慈明先說起自己的幾位兄長。袁閬笑道:「難道僅僅因為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就可以算是名士嗎?」荀慈明說:「您指責我,有什麼憑據嗎?」袁閬說:「剛才我問的是國家名士,而你先提到的都是你的哥哥,所以我指責你。」荀慈明說:「從前祁奚告老還鄉時,內舉不忘他的兒子,外舉不忘他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非常公道的。周公旦作《文王》詩,不言堯舜的功德,卻贊美文王武王的偉績,這是因為他愛自己親人的道理呀。《春秋》的義理,是以魯國為內,以華夏諸國為外。況且不愛他的親人卻愛外人,這不是有悖道德嗎?」
言語第二之八、禰衡擊鼓
(原文)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衡揚枹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魏武慚而赦之。
(譯)禰衡被魏武帝(曹操)貶為鼓吏,正月十五試鼓,禰衡揚起鼓槌演奏《漁陽摻撾》,鼓聲深沉,有金石之聲,滿座為之動容。孔融說:「禰衡之罪,和殷時服刑的犯人傅說相同,可是沒能激發明君的思賢之夢。」魏武帝很慚愧,就赦免了禰衡。
言語第二之言語九、洪鍾雷鼓
(原文)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士元曰:「仆生出邊垂,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譯)南郡龐士元(龐統)聽說司馬德操(司馬徽)在穎川,特地從兩千里之外趕來看望他。到了那裡,正遇上司馬德操採桑葉,龐士元在車里對他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應當帶金印佩紫綬,哪能窩窩囊囊,做這些婦人做的事呢!」德操說:「你先下車吧。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卻不考慮迷路的危險。從前伯成寧願種地,也不羨慕諸侯的榮華;原憲桑樞瓮牖,也不願做官住毫宅。哪有住在華麗屋子裡,出門騎著高頭大馬,幾十個侍女環繞的人,能做出一番偉業呢?這就是為什麼許由、巢父慷慨辭讓,伯夷、叔齊感嘆國家滅亡,餓死首陽山的原因呀。即使呂不韋竊取了相國那樣的高官,齊景公有四千匹馬的財富,也不顯得珍貴啊。」龐士元說:「我出生在邊緣之地,沒聽到什麼高深道理,如果不是親自敲洪鍾、擊雷鼓,就不會知道它們的轟鳴聲了。」

❼ 世說新語是什麼小說

1、世說新語是筆記小說。
《世說新語》又名《世語》,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
《世說新語》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2、創作背景
劉義慶《世說》的編纂時間大約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劉義慶任江州刺史期間,這兩年間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元嘉十六年劉義慶在擔任江州刺史時招攬了許多文人,「太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請為衛軍咨議參軍;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並為辭章之美,引為佐史國臣」[5] ,按照《世說》一書成於劉義慶及其門客眾手的說法,這是《世說》編纂的恰當時機;二是元嘉十七年劉義慶調任南兗州刺史,前來接任他江州刺史職位的正是遭到貶斥,被解除司徒錄尚書事要職的劉義康。兄弟二人在江州見面後的悲慟情緒受到文帝劉義隆的責怪。這些都與劉義慶對處境危難並因此尋求在魏晉文人的精神氣質中得到化解和超脫,因而與編纂《世說》一書緊密相關。
3、評價
劉知幾:「晉世雜書,諒非一族,若《語林》、《世說》、《幽明錄》、《搜神記》之徒,其所載或詼諧小辯,或神鬼怪物。其事非聖,揚雄所不觀;其言亂神,宣尼所不語。皇朝新撰晉史,多采以為書。夫以干、鄧之所糞除,王、虞之所糠秕,持為逸史,用補前傳,此何異魏朝之撰《皇覽》,梁世之修《遍略》,務多為美,聚博為功,雖取說於小人,終見嗤於君子矣。」
劉孝標:「《世說》虛也」,「疑《世說》穿鑿也。」

❽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______(朝代)人______(姓名)組織編寫的。「謝太傅寒雪日

南朝宋劉義慶寒雪日內集謝太傅與兒女講論文義

❾ 中國古代名著<<世說新語>>是一部什麼作品

《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南朝宋劉義慶和他的門下士所作,為筆記小說集,是魏晉志人小說的典範。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采。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❿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______(朝代)人_________(姓名)組織編寫的。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坊間基本上認為由南朝劉義慶所撰寫,也有稱是由劉義慶所組織門客編寫。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10)名字取自世說新語的小說擴展閱讀

《世說新語》的藝術特色

《世說新語》及劉孝標注涉及各類人物共1500多個,魏晉兩朝主要的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點,就是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世說新語》的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明胡應麟說:「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然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可謂確評。有許多廣泛應用的成語便是出自此書,例如:難兄難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的小說發展影響尤其大。

熱點內容
好看不虐文筆好的古言小說 發布:2025-09-08 17:28:38 瀏覽:562
命里缺我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9-08 17:28:05 瀏覽:361
許你一世情深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08 17:08:16 瀏覽:326
聽書演算法 發布:2025-09-08 17:01:09 瀏覽:555
小說推薦公主貴性 發布:2025-09-08 16:56:09 瀏覽:830
lol誰與爭鋒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08 16:49:10 瀏覽:454
方厭青小說分解閱讀 發布:2025-09-08 16:19:47 瀏覽:168
穿越廢柴玄幻小說完結小說大全 發布:2025-09-08 16:09:40 瀏覽:536
高考後的閱讀小說 發布:2025-09-08 16:02:16 瀏覽:183
追風箏的人聽書 發布:2025-09-08 15:51:30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