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里建築名字
1. 關於金庸小說中的地方名稱
神鵰俠侶 無名谷
2. 金庸武俠中的建築該如何設計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四大名樓分別是:
1. 無錫城外松鶴樓,當年蕭峰和段譽在此因比酒而結識,相互傾慕,義結金蘭;
2. 衡陽城回雁樓,當年令狐沖為救儀琳小師妹,與萬里獨行田伯光坐斗比劍,智勝田伯光,迫其拜師;
3. 嘉興煙雨樓,江南七怪與丘處機約定,十八年後郭楊兩家後人在此比武;
4. 長安狀元樓,藏有百壇當年李太白喝過的佳釀,田伯光將其悉數砸爛,獨留兩壇,挑上華山思過崖與令狐沖豪飲。
3. 金庸小說里有名的山莊
雪山飛狐:玉筆山莊
天龍八部:曼陀山莊,聚賢庄
射鵰英雄傳:歸雲山莊(陸乘風的家)
笑傲江湖:梅庄
倚天屠龍記:綠柳山莊,紅梅山莊
神鵰俠侶:萬獸山莊
碧血劍:萬妙山莊
4. 金庸在小說的自作地方名
四島方位
1.桃花島:只能確定是今天浙江省舟山群島中比較靠外海的一個小島
2.神龍島:根據此島在遼東,島上又有毒蛇推斷,這應該是遼東半島海域的蛇島。蛇島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順港25海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
3.俠客島:島上有火山。應該是菲律賓群島中呂宋島西面的一個小島。(印尼雖然也有火山,可是太遠)
4.冰火島:這是最難推斷的神秘小島。有火山(大陸版塊學),有洋流(海洋洋流學)
從舟山附近的洋流,有黑潮,往北走,分出一支暖流——日本暖流。穿過對馬海峽,來到日本海。再穿過庫頁海峽,來到鄂霍茨克海。不過根據書中描寫,有大片冰域。那麼應該更往東北走,來到白令海。由此我推斷,應該是在白令海西南部的一個火山島。也許有人要問,為什麼不會在北冰洋呢?呵呵,他們那「漂流一號」,是絕對穿不過白令海峽的。
逍遙派方位
1.靈鷲宮:應該在天山東段,博格達峰附近。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位於東經88.3度,北緯43.8度,座落在新疆阜康縣境內, 是天山山脈東段的著名高峰。
2.星宿海:宋代稱扎陵湖、鄂陵湖附近為星宿海,位於黃河源頭的瑪多縣境內,距瑪多縣城約40多公里,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黃河源頭姊妹湖」之稱。
昆侖山方位
1.光明頂:應該是木孜塔格峰, 海拔 6973 米 。位於東經 87.3 度, 北緯 36.4度。座落在新疆南部岩羌縣境內阿爾金自然保護區的西南角與西藏的交界處,是中昆侖山脈上的最高峰。 不過這山峰太高,或者是旁邊的一座矮點的也說不定。根據小說中描寫,光明頂北部是沙漠,而木孜塔格峰背面的庫木庫勒沙漠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沙丘披雲掛彩,中間有湖泊,實屬罕見。乾燥的沙漠北部居然湧出清涼的泉水,形成了沙子泉,泉水汨汨潺潺,匯成一條河,澆灌著如茵的草甸。這與小說中光明頂的環境極為符合
2.昆侖派三聖谷:小說中說與光明頂靠近,那麼也應該在木孜塔格區。應該是魔鬼谷。這個充滿恐怖色彩的深山峽谷位於新疆和青海的交界線上,處在東昆侖山和祁曼塔格山的夾峙之下,全長100多公里,寬30公里,海拔3000米至4500米之間。山谷內雨量充沛,綠草如茵,大小淡水湖泊星羅棋布。
運誠方位
鳳陵渡:風陵渡地處芮城縣城以西35公里處。歷來是晉、陝、豫三省的交通要沖和兵家必爭之地。風陵渡北,有一座高約2米,周長30米的古陵墓,相傳軒轅黃帝的賢相風後就長眠於此。 風陵渡做為交通要津,歷時千百年,一直是以擺船渡河。小說中同時代的詩人《題風陵渡》詩寫到:「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落日黃塵起,晴沙白鳥眠。挽輸今正急,忙煞渡頭船。」
黑沼:運城鹽池,亦稱解池。位於運城市南,中條山下,澆水河畔。總面積為130平方公里,是由鴨子池、鹽池、硝池等幾個部分組成。
百花谷:位於鹽湖的鳳凰谷,依山傍水,松柏綴綠,奇花異草,風景宜人。
萬獸山莊:沒有相關資料,只知道以前在甘肅省祁連山下,後搬遷到運誠。
湘西的方位(湘西我去過)
1.一燈隱居的地方:呵呵,很明顯,作者在寫另外一個桃花源。並且對照書中,沅陵東北,不就是桃源縣么?我去過桃源縣幾次,雖然沒有看到小說中的景色,不過也差不多了
2.鐵掌幫五指峰:根據地理位置以及地貌,應該是在沅陵縣內武陵山余脈。莫非是誇父山? 距縣城93公里(水路)。《朝野金》載:「誇父山在辰州東,三石品立,古老傳曰:鄧誇父競走至此炊飲。三石者,誇父支鼎也」,誇父山峰巒兀立,如雨後春筍,形態各一。山腳曲徑迂迴,風繞山間,發出金鼓齊鳴、雷霆霹靂有滾動之聲。山間流水常年渾濁,相傳神仙張果老去游至此如架鍋煮飯,米湯溢出所成。
3.連城決戚長發隱居地——小說開篇:「那是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鄉下,三間小屋之前,曬谷場上,一對青年男女手持木劍,正在比試。」沅陵縣麻溪鋪鎮位於沅陵西南部,距縣城22公里,319國道和沅竹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境內溪流縱橫,山水相間,...
計老人居《白》;
根據書中哈薩克草原,以及李氏夫婦的路線,應該在天山東段南麓,吐魯番附近。而書中重要地點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東偏南約46公里火焰山鄉所在地附近。城郭高聳,街衙縱橫,護城河道的殘跡猶存。
黑木崖《笑》:
今河北保定西太行山段
王屋山《鹿》:王屋山距河南西北濟源市區35公里,區內峰巒疊嶂、氣壯勢雄,宮觀林立、人文匯萃,泉瀑爭流、樹古石奇,譽滿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漢魏時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稱「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壇海拔1715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擎天地柱」。
全部地名:
安阜園 安香堡 百花谷 白鯨島 白牛山 白駝山 白衣庵 白雲庵
白雲寺 保華殿 寶月樓 抱子岩 北帝廟 北邙山 碧磷洞 碧螺山
碧桃居 冰火島 豺狼谷 參合庄 禪智寺 暢春樓 程家集 赤霞庄
重陽宮 慈寧宮 翠寒堂 翠屏山 翠微亭 翠岩峰 赤套渡 大勝關
大樹堡 大智島 倒馬坪 得勝山 釣魚島 斷腸崖 惡虎溝 法華寺
法慧寺 風陵渡 楓葉庄 翡翠池 佛光寺 福建宮 古佛寺 掛耳峰
歸雲庄 哈爾撒山 郝家莊 荷塘村 (孤山)梅庄 冠蓋居 館娃宮
黑坎子 黑木崖 黑龍潭 洪雷寺 紅柳港 紅梅村 紅梅山莊 侯監集
猴爪山 蝴蝶谷 呼瑪爾富集山 槐樹坪 歡喜谷 還施水閣 回心亭
回雁樓 火烷室 積翠亭 畸頭洋 吉祥寺 劍湖宮 建寧宮 見性峰
金燈寺 金頂寺 金剛庫 金閣寺 金蓮閣 驚神峰 錦華居 錦屏山
錦綉峰 景陽宮 九赫集 菊畔壇 絕情谷 絕情庄 峻極禪院 柯家村
枯草嶺 坤寧宮 苦茶齋 爛柯山 琅環玉洞 樂壽堂 擂鼓山 梨香院
麗春院 厲鬼峰 蓮花山莊 靈獒營 靈龜閣 靈境寺 靈鷲宮 靈蛇島
靈應寺 凌霄城 劉氏宗祠 隆福門 龍虎觀 龍家關 龍駒鎮 龍泉鑄劍谷
盧家莊 鹿鼎山 陸家莊 綠柳山莊 綠竹林 亂石寨 麻溪鋪 馬跡山
曼陀山莊 彌勒廟 妙相庵 明霞島 鳴玉坊 憫忠寺 摩天崖 莫厘峰
沐王府 拈花寺 寧壽宮 牛家村 皮島 縹緲峰 平陽寨 菩提院 普光寺
普濟寺 千柳庄 乾清宮 潛龍堂 青風閣 青龍灘 青陽觀 清靜庵 清涼寺
清音洞 情花坳 琴韻小築 慶壽寺 群玉院 日精峰 柔情院 三斗坪
三光寺 三聖庵 三聖坳 三休台 殺豹崗 莎夢坪 山蓀亭 善人渡
商家堡 賞心樓 尚膳監 蛇島 舍利院 捨身崖 身戒寺 聖峰嶂 石佛廟
試劍亭 思過崖 松風觀 松韶關 神蛇閣 壽康宮 雙鳳驛 雙塔堡
水仙庄 水樂洞 台麓寺 潭頭鋪 彈指峰 唐努山 桃花坪 桃花島
體元殿 天聾地啞谷 天龍寺 天琴峽 天聲峽 鐵膽庄 鐵佛寺 鐵琴居
鐵掌峰 聽香水榭 通吃島 通元谷 銅瓦廂 萬安寺 萬劫谷 萬妙山莊
萬獸山莊 王盤山 望海峰 問菊樓 烏金峽 烏蘭山 烏鴉山 無量山
無相庵 五霸崗 五華宮 西鐵門 西玄門 希夷匣 蝦峙島 俠客島
仙愁峽 仙都山 仙福居 湘妃廟 香雪廳 小鏡湖 星星峽 熊耳山
懸空寺 玄冥島 玄穹寶殿 玄素庄 延慶寺 演教寺 燕子塢 養性殿
葯王院 業斗峰 一葦亭 怡情院 異娼廟 英華殿 湧泉寺 永壽宮
幽蘭澗 有所不為軒 佑聖宮 佑聖觀 雨花閣 玉筆山莊 玉壘峰 玉女祠
玉清池 玉虛洞 玉虛觀 鴛鴦湖 沅陵 月華峰 雲錦樓 雲棲寺 朝陽峰
趙王府 正氣軒 紫煙島 醉仙樓 坐忘峰 證道院 止觀寺 鍾粹宮
中嶽神廟 中指峰 種德堂 朱武連環庄
5. 金庸小說當中關於客棧的名字 以及金庸小說中名人雅士的住宅名稱
慕容家:姑蘇燕子塢參合庄,
阿碧:琴韻小築
阿朱:聽香水榭
天山童姥:縹緲峰靈鷲宮
銀川公主:青鳳閣
6. 金庸小說中出現的地名
杭州,臨安,臨安牛家村,海寧 餘姚(鹿鼎記稧子里的),天童寺(寧波),嘉興煙雨樓(江南七怪),桃花島(也應該是浙江的),紹興(越女劍西施故鄉), 還有一些地址記不清了,或者金庸沒有提到但寫的確實是浙江,比如倚天屠龍記里開頭殷四俠在江南除奸,遇屠龍刀一事,應該也是在浙江沿海,碧血劍金蛇郎君與袁承志應該也在浙江這一代出沒過,天龍八部里大明法王劫持段譽肯定也經過浙江,笑傲江湖裡出現的「鑄劍谷」肯定也是浙江的,
7. 金庸小說里有哪些好聽的地名
星宿海,天山靈鷲宮、桃花島、斷腸崖、絕情谷、襄陽、煙雨樓、風陵渡、光明頂、無量山、終南山、黑木崖這幾個個人感覺不錯
8. 金庸小說里的地名有那些
華山,嵩山,揚州等
金庸武俠巨著《射鵰英雄傳》之中第一次華山論劍,黃葯師(東邪)、歐陽鋒(西毒)、段智興(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陽(中神通)五人在華山頂上鬥了七天七夜,爭奪《九陰真經》。最終王重陽擊敗四人獲勝。
第二次華山論劍,王重陽已逝,郭靖少年英傑剛過二十歲,接黃葯師、洪七公三百招不敗。黃葯師、洪七公便默認郭靖天下第一。歐陽鋒雖然武功卓絕,黃葯師、洪七公都難以勝他。可他因為練了假的九陰真經,全身筋脈逆轉。黃蓉伶牙俐齒,最後將歐陽鋒給說瘋了。至於南帝段智興因為出家,法號一燈,早已看破名利,故沒有參與這次論劍。
在小說《神鵰俠侶》中,"華山論劍"又一次被提及。當年五絕中僅存二人感嘆世間人才凋零。重訂"五絕",為:"東邪(黃葯師)西狂(楊過)南僧(一燈)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
嵩山,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位於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米;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嵩山地處中原,東西橫卧,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西周時稱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後,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嶽嵩山。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於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原地區第一名山。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於天"的名句。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是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也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在中國歷史上,揚州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自漢至清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並伴隨著文化的興盛。具體而言,揚州在經濟上有曾有過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漢中葉;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趙宋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總體上,揚州城市的繁榮總是和整個國家的盛世重合。隋唐、明清時期的揚州財富、資本的高度集中,是整個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資本最為集中的地區,規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榮程度如同當今世界之倫敦、香港。
揚州被譽為「揚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譽。揚州市境內的重大體育賽事有中國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環高郵湖國際自行車賽、高郵大運河半程馬拉松賽、高郵市運動會、橫渡高郵湖游泳賽、儀征自行車公開賽。2018年,揚州市將舉辦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
韋小寶是新派武俠小說家金庸《鹿鼎記》中的主人公。韋小寶本是揚州人,其母韋春芳是位妓女。因為一次偶然事件,韋小寶被江洋大盜茅十八帶到北京,偶入皇宮,結識康熙帝,擒鰲拜,入天地會,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解救沐王府劉一舟、吳立身等人。赴五台山探望順治帝,出家少林寺,任清涼寺方丈。後來身為賜婚使出使雲南。平神龍島,幫助索菲亞公主奪權。因為其天地會香主的身份被康熙帝發現出逃。在通吃島度過了幾年。後來取得雅克薩之戰大捷,簽訂尼布楚條約。最後歸隱。
9. 求:金庸所有小說中所有有含義的名字!
程靈素——來自兩本醫書《靈柩》,《素問》
李秋水——《莊子》
任盈盈——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王語嫣——笑語嫣然,忘了出自哪兒了
還有一個無涯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無涯子老前輩那樣多才,也當得起這兩個字了。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來去如疾風,氣勢吞鯨鯢,一份豪情氣慨從名字中就能看得出。又如雪山派的白自在,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最後成了個自大狂,與其姓名,妙合得有趣。「左冷禪」也是寓性格、行事於姓名,這是一個處心積慮一心要吞並異已稱霸江湖的傢伙。單從姓名看,就給以冷僻陰險的印象,這位左兄本已入左道,卻又參的是「冷禪」,如果說野狐禪讓人覺得滑稽,那這冷禪便使人起雞皮疙瘩了。
金庸作品中還有一類人物的名字,具有豐富的字面意,象一個個符號,解讀起來如飲甘醇,不得不佩服作者精深的文化素養。無一例外地,這些名字的文化含義也與人物本身的性格相符,從而使人物形象顯得豐滿清晰。
「穆念慈」是一個典型。她是楊康父親楊鐵心的養女,在一場比武招親中,與楊康結下一世情緣,此後,不管楊康多麼奸惡,不管別人怎麼勸解,這個外柔內剛滿腹心事的女子一心只念著楊康,生也好死也好,只認為自己是楊康的人。對楊康念念不能忘懷——正應了她的名字:念慈。「念慈在慈」是一句古語,源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本是說大禹非常懷念 陶,慈便指陶。穆姑娘念慈,念的則是楊康。單從字面上看,「念慈」是個溫柔、善良、
慈和的人,事實也是這樣,穆姑娘確是善良溫柔,不僅要感化楊康,還因悉心照料兩個受了傷的叫花子而蒙洪七公傳授了三招掌法。
與穆念慈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木婉清。婉清源於《詩經》中的《有美一人》,是一個男子對山澗溪水旁的女子的吟詠:「有美一人,婉兮清揚」。詩中描寫的女子,美麗清冷高潔,彷彿不食人間煙火。木婉清在《天龍八部》中的出現,正貼合這種意境,她自幼長在山中,不見外人,到大理萬劫谷來尋仇,也以一塊黑布蒙上了面孔,而且她與段譽的相識相交,也是在崇山峻嶺之中,對段譽而言,自是「有美一人,婉兮清揚」。
武當七俠的老六殷梨亭的名字,起得也極具文采。史載張三豐原有七個弟子,中有殷利亨一人,這個名字源於「元亨利貞」,是俗得極具市井商業氣息的小市民名字,金庸因字換型,因型造意,變成極有詩意的「梨亭」,山亭立,梨樹傍,清峻瀟灑的意境呼之欲出。
在金庸筆下,名字不僅是供辯認的符號,除本身帶有一定的文化意韻外,也與全書的筆調意境融為一體。遣詞造句,行文布局自不待論,人物名字也起得如此考究與全書渾然一體,在中國小說史上,金庸堪稱第一人。
在金庸的人物名字中,有的堪稱神來之筆,極可玩味。如不同作品中的同被稱做「妖女」的三個女孩子,青青、盈盈、素素,同樣的聰明、任性、潑辣,也同樣能在《古詩十九首》中找到出處:「盈盈樓上女」、「青青河畔草」,「纖纖出素手」,雖然金庸未必參考了《古詩十九首》創造出這三個名字,但三個同樣稱謂、同樣性格的女孩子的芳名,同出現在《古詩十九首》中也頗值玩味。
郭靖和楊康的名字,來之當時的國難家仇,楊過這個名字,則源於楊康的一生之誤,因而字改之。金庸是如何想起姓楊名過字改之的?原來,南宋時期(與楊過同時代),有個大詞人叫劉過,他的字便是改之,史載劉過也是個慷慨仗義的人,與辛棄疾友善,由劉過劉改之到楊過楊改之,神跡無痕。
另一個看是信手而起的名字叫鳩摩智,這個吐蕃國的大國師佛法精深,庄嚴寶相,武功深不可測,人又極聰明,不枉叫了一個」智「。這名字起得也是十分有講求的。東晉時有個高僧叫鳩摩羅什,是印度人,在龜茲弘法,後定居涼州十八年,被東晉政府迎入長安後,封為國師,他翻譯了大量佛經,被稱做「中國三大翻譯家」之一。鳩摩羅什的「羅什」,是龜茲語,意為「智者」,「鳩摩羅什」完全譯成漢文,便是「鳩摩智」。
象楊過與鳩摩智這類名字,既普通,又自然,其中的文采意蘊,藏而不露,正所謂大智若愚——無大智,又焉能如此若愚?
王語嫣這個名字來自「笑語嫣然」,看似平淡無奇,可這是修訂過的文字,在最初發表時,王語嫣還叫「王玉燕」,從「玉燕」這個庸俗脂粉的面目到「語嫣」這個凌波仙子的境界,同音又不同字,便能看出金庸的匠心。
由人物名字到人物性格,進而再到全書的意境,如此渾然天成,不能說不是作家的瀟灑,更是作家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