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紅岩這部小說名字的象徵意義

紅岩這部小說名字的象徵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3-18 13:29:07

1. 《紅岩》這本書為什麼叫做紅岩

因為小說發生在紅岩,紅岩是個地名。

紅岩》描寫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瘋狂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以齊曉軒、許雲峰、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斗,雖然最後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紅岩》結構錯綜復雜又富於變化,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朴實,筆調悲壯,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

(1)紅岩這部小說名字的象徵意義擴展閱讀

反映的是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之間展開的一場生死較量。1948年,中國革命已經進入關鍵的轉折期,勝利即將到來。然而,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重慶正處在黎明到來之前最黑暗的時刻,在這樣黑暗的時刻,山城重慶正在進行著殘酷的斗爭。

小說圍繞著三條線索來展開對斗爭的描寫:「人間地獄」——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與反動派之間的生死較量;地下黨所領導的城市運動;華鎣山革命根據地的武裝斗爭和農民運動。這三條線索交織成一個整體,最終匯集到獄中斗爭這條主線索上。

作者集中描寫了「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敵我斗爭,生動地表現了革命者為迎接全國的解放,徹底挫敗敵人的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殊死斗爭。

真實再現了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進行最後決戰的艱巨性,揭露了敵人垂死掙扎的極端兇殘和色厲內荏的本質,歌頌了革命志士為真理而斗爭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精神。

網路:

網路—紅岩

2. 說說紅岩這個題目的含義

地點在紅岩村
因為齊曉軒和戰友們在逃獄是,齊曉軒為掩護戰友,站在一站大岩石上,變成敵人的攻擊目標,他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岩石。
象徵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前仆後繼,鮮血染紅了山川岩石。
當然,作家用紅岩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是革命的顏色,岩石又是非常堅硬的物質;而革命者在獄中也堅持斗爭,堅韌不拔。
因為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紅岩.中美技術合作所就是在紅岩,離那裡不遠的地方是抗日戰爭時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要投奔延安的青年如果不熟悉紅岩的話,很容易被特務引到監獄裡面.後來辦事處撤走了,監獄還是用來關押政治犯人.當然,作家用紅岩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是革命的顏色,岩石又是非常堅硬的物質;而革命者在獄中也堅持斗爭,堅韌不拔.所以理解成紅色的岩石也無不可.

3. 誰知道《紅岩》這部小說的簡介以及它的一些相關資料。

《紅岩》,長篇小說,重慶作家羅廣斌、楊益言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

小說以解放前夕「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敵我斗爭為主線,展開了對當時國統區階級斗爭全貌的描寫。全書通過三條斗爭線索(集中營的獄中斗爭、重慶城內的學生運動和地下工作、農村根據地的武裝斗爭)、聯系廣闊的社會背景,形成紛繁的斗爭場面;同時又用川東地下黨機關報《挺進報》的斗爭情節把這三條斗爭線索聯結起來,匯聚到獄中斗爭上,集中描寫革命者為迎接全國解放,挫敗敵人垂死掙扎而進行的最後決戰。作者以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再現了國民黨統治行將覆滅、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的斗爭形勢和時代風貌,成功地塑造了許雲峰、江姐、成崗和華子良等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時對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們的反動本質,又不流於臉譜化。作品結構錯綜復雜又富於變化,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朴實,筆調悲壯,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劇《江姐》等,從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發行800多萬冊,是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該書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4. 《紅岩》這本書名字的由來

《紅岩》是作者用紅色堅硬的岩石比喻革命者。
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紅岩。作家用紅岩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色 "象徵著革命,岩石非常堅硬,象徵著革命者在獄中堅持斗爭,堅韌不拔的精神。

中美技術合作所就是在紅岩,離那裡不遠的地方是抗日戰爭時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要投奔延安的青年如果不熟悉紅岩的話,很容易被特務引到監獄裡面。後來辦事處撤走了,監獄還是用來關押革命者。

《紅岩》簡介
《紅岩》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它的歷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慶解放。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勝利進軍和反動派的垂死掙扎,是這一時期的特點。小說把反動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轉的覆滅命運,與局部上的氣勢洶洶,瘋狂鎮壓;把革命事業全局上的輝煌勝利,與革命者個人的悲壯犧牲,辯證地統一起來。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書重印98次,冊數則超過了一千萬。為紅色經典作品,轟動一時,曾被改編為電影《烈火中永生》。

5. 紅岩的歷史意義

紅岩,這一史詩般的稱號,是重慶的光榮象徵。
《紅岩》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岩》小說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們不能否認,藝術的東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完美一些,但當真實地接觸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斗爭史實材料時,不能不承認沒有誇大的真實很多時候要比加工過的藝術更具沖擊力量。
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劇《江姐》等,從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發行800多萬冊,是發行量最大的小說;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該書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6. 《紅岩》這本小說的主題思想

《紅岩》這一神品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質最高度的概括。紅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7. 小說為什麼以《紅岩》為書名

紅岩』地名,紅岩村的簡稱。在 四川省重慶市郊區。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的駐址。齊曉軒和戰友們在逃獄時,齊曉軒為掩護戰友,站在一站大岩石上,變成敵人的攻擊目標,他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岩石。象徵著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前仆後繼,獻血染紅了山川岩石。
當然,作家用紅岩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是革命的顏色,岩石又是非常堅硬的物質;而革命者在獄中也堅持斗爭,堅韌不拔。所以理解成紅色的岩石也無不可

8. 紅岩的含義

《紅岩》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

《紅岩》描寫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瘋狂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以齊曉軒、許雲峰、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斗,雖然最後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一、人物

許雲峰具有壓倒任何敵人而不被敵人壓倒的大無畏氣概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在獄中,他與徐鵬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赤手空拳以頑強的毅力挖通了監獄通向獄外的洞口,並把它留給了戰友,自己帶著必勝的信念從容就義。

江姐是《紅岩》中比較豐滿的藝術典型。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警惕。在重慶的朝陽碼頭,她看到甫志高穿著西裝給她掮行李,當即識破了甫志高好表現的心理,表現了她高度的黨性。

在赴華鎣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掛在城頭上的丈夫的頭顱,悲痛欲絕,但她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剋制自己的感情,並化悲痛為力量,勇敢地擔負起丈夫未競的事業。作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她視死如歸,寧折不彎。

面對敵人慘無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對黨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將就義,她神態平靜,舉止從容,梳理頭發,整理衣衫,,始終帶著勝利的笑容,這一席話,充分展示了江姐作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生死觀。

二、作品影響

《紅岩》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先後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劇《江姐》等,從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發行800多萬冊;同時,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該書被中宣部、文化部、團中央命名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8)紅岩這部小說名字的象徵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程光煒《重建中國的敘事——〈紅旗譜〉〈紅日〉和〈紅 岩〉的創作策略》:從『順敘』的方式來解讀《紅岩》,會發現在整個故事的設計和安排中,實際有一個組織、啟發和指導的具體過程。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吳翔宇《論〈紅岩〉的「身體」革命意識》:《紅岩》是從「身體」入手,闡釋在紅色狂歡的受難姿態中「身體」的痛感如何成為一種信仰道義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二、作者的故事

羅廣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學時代,因為與一個家境貧窮的女同學戀愛,遭到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對,憤然出走,去昆明求學。1945年,參加地下黨領導的革命外圍組織「民青社」。

楊益言(1925—2017),原籍四川省武勝縣,生於重慶市。曾在同濟大學讀書。因參加反對美蔣的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在重慶被特務機關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營。重慶解放後,曾在中共重慶市委、團市委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楊益言被誣陷為「叛徒」 「特務」 「反革命」 , 粉碎「四人幫」後,楊益言才徹底平反,後擔任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專業作家。

9. 做作者為什麼把這部書的起名為紅岩

《紅岩》是作者用紅色堅硬的岩石比喻革命者。
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紅岩。作家用紅岩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色 "象徵著革命,岩石非常堅硬,象徵著革命者在獄中堅持斗爭,堅韌不拔的精神。

中美技術合作所就是在紅岩,離那裡不遠的地方是抗日戰爭時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要投奔延安的青年如果不熟悉紅岩的話,很容易被特務引到監獄裡面。後來辦事處撤走了,監獄還是用來關押革命者。

10. 紅岩小說的簡介

紅岩》
作 者:羅廣斌、楊益言
類 型:小說
成書時間:1961年
羅廣斌(1924~1967年)、楊益言(1925年~)都是在重慶解放前投身反蔣斗爭的共產黨員。被捕後,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內目睹了許多革命者頑強不屈的斗爭和壯烈犧牲的場面,並且自己也親身經歷了光明與黑暗的生死搏鬥。新中國成立後,那些革命者的偉大形象和感人事跡時刻縈繞在他們心頭。他們飽含著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對先烈的景仰之情,寫下了紀實文學《聖潔的鮮花》、《江姐》等,記述先烈的斗爭史實。1958年,他們又寫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紅岩》(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就是將這些紀實性作品的素材經過藝術加工,反復錘煉創作而成的。豐富的生活素材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使《紅岩》成了一部革命現實主義的文學力作。

熱點內容
求大神推薦好看的台言小說 發布:2025-09-13 06:46:02 瀏覽:758
有關病王爺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3 06:29:11 瀏覽:438
娛樂圈溫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3 06:26:52 瀏覽:490
女主末日帶系統類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3 06:17:26 瀏覽:527
好看的二次元系統小說 發布:2025-09-13 06:04:41 瀏覽:646
白馬王子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13 05:46:43 瀏覽:849
青春校園小說女主叫紀念 發布:2025-09-13 05:46:32 瀏覽:349
兩女主兩男主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9-13 05:45:57 瀏覽:393
超品相師懶人聽書 發布:2025-09-13 05:30:39 瀏覽:216
透視眼古墓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3 05:03:55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