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明朝抗倭援朝小說名字

明朝抗倭援朝小說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3-23 03:12:54

『壹』 明朝萬曆抗倭援朝明軍的主帥是誰

戚繼光(1528-11-12-1588-01-05) 漢族,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民族英雄、軍事家、武術家。字元敬,號南塘,又號孟渚。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原籍河南衛輝。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於閩、浙、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少時好讀書,通經史大義。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揮僉事,備倭山東。三十四年,調任浙江都司僉事。旋進參將。分守寧波、紹興、台州(今浙江臨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復官,改守台州、金華、嚴州(今浙江建德東北)三府。時浙江多被倭患,而舊軍素質不良。戚繼光招募農民和礦徒,組成新軍。嚴明紀律,賞罰必信,並配以精良戰船和兵械,精心訓練;他還針對南方多湖澤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的特點,審情度勢,創造了攻防兼宜的「鴛鴦陣」戰術,以十二人為一隊,配以盾、槍、叉、鈀、棍、刀等長短兵器,因敵因地變換隊形,靈活作戰。每戰多捷,世人譽為「戚家軍」。

『貳』 明朝什麼時候我們援朝抗倭的啊 那場戰爭叫什麼名字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2月19日(農歷正月初八),明朝將領李如松帶領戰士們在朝鮮平壤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打得日本軍隊抱頭鼠竄,幫助朝鮮李氏王朝收復了平壤。

豐臣秀吉野心大出兵朝鮮假道入明

萬曆年間的這場平壤戰役源於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的野心。16世紀後半期,日本還是大名割據的戰國時代,豐臣秀吉是尾張(今愛知縣)大名織田信長的手下,原來叫羽柴秀吉。織田信長死後,豐臣成了這一股勢力的頂樑柱,逐步征服盤踞關東的德川家康等部。1585年迫使朝廷授予他「關白」(參與一切政務的重要官員,皇帝的輔佐大臣)之職,1586年天皇賜姓其「豐臣」。至1590年前後日本完成統一,豐臣成了日本的實際統治者。

但小小島國不能讓豐臣滿足。在出任「關白」後,他經常在書簡中署名「てんか」,這個詞的一個含意就是「天下」,可見他的野心了。1590年冬天,他公開致信朝鮮國王,宣稱要「長驅直入大明國」,威逼朝鮮臣服,企圖「假道入明」,進攻中國。萬曆二十年(1592年)4月13日,豐臣秀吉派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等率領二十萬大軍出征朝鮮,在釜山登陸後迅速向北進攻。朝鮮李氏王朝已經二百多年沒有戰爭了,陸上戰備早已鬆弛,日軍如入無人之境,兩個月就佔領了京城(漢城)、開城、平壤三大城市。朝鮮國王嚇得從京城逃到義州,沒辦法,只好向明朝求援。

連折兩將神宗啟用李如松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雖然他比不上開國祖宗朱元璋英明神武,但是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明白的。他知道:「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接到朝鮮國王的告急請援書以後,他決定出兵援助朝鮮。剛開始的時候,明朝對敵情的估計過低,只派了游擊史儒率領少量兵馬前往平壤。由於既不熟悉地理,又遭連日陰雨,史儒兵敗送命。緊接著統兵渡鴨綠江增援的副總兵祖承訓也沒能逃脫失敗的厄運。初戰失利,朝野震動。神宗命正在寧夏平叛戰場的陝西討逆軍務總兵李如松為提督,剋期東征。李如松是名將李成梁的兒子,從小就隨父生活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對兵機韜略極為精通,又熟悉朝鮮情況。讓他做東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個英明決斷。

將計就計智取改成強攻

李如松來到平壤之前,日方小西行長曾佯裝與中方和談,說願意接受封貢,並且以大同江為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深明戰事的李如松認為小西這樣的行為必定有詐,況且如此劃界,讓他們吞並平壤以南的大片領土也是不能容忍的。不過參謀李應試提醒他,或許可以將計就計,出奇兵偷襲。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初四,李如松率兵來到肅寧館舉行所謂「封貢大典」,對小西封貢。小西派遣二十幾人迎接,不料李如松突然下令拿人,日人一時慌亂,被明軍拿下三人,其餘的逃回小西處匯報。小西覺得奇怪,問和談人員:「是不是翻譯沒有把事情說清楚,導致李提督誤解?」於是又派親信前往解釋。李如松使用迷魂計,對他們撫慰備至。

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兵來到平壤城下,小西以為明軍接受劃界條件了,興奮地派部下夾道迎接,而李如松卻要布置將士整營入城。小西部將看出破綻,登城據守,決戰在所難免。

正月初八黎明,戰斗開始。李如松以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攻七星門;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攻普通門;副總兵祖承訓、游擊駱尚志與朝鮮兵使李鎰、防禦使金應瑞攻含毬門;游擊將軍吳惟忠和副總兵查大受攻牡丹亭。李如松率領親兵百餘騎進逼城下,指揮戰斗。戰斗非常激烈,根據《萬曆三大征考》記載,當時「倭炮矢如雨」,軍中稍微有人退卻,李將軍就親斬退卻者,並挺身向前高呼「先登城者賞銀五千兩」。霎時火葯並發,硝煙彌漫空中。戰斗中游擊將軍吳惟忠犧牲,李如松的坐騎被炮擊斃,但將士們愈戰愈勇,「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平壤收復。

朝鮮海軍龜船大破日寇

這場戰爭中,日軍在陸路上占優勢,但是朝鮮水軍卻不容他們小看。尤其是李舜臣指揮的幾次水上戰斗,更是讓日軍吃盡苦頭。

李舜臣被任命為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他上任以後,加緊補充水師,製造大量火葯、武器和戰艦,為戰爭做了一些准備工作,尤其是建造了新的水上戰艦———龜船。

龜船船身長19米多,寬4米多,用堅硬的木料做成船身,上面覆蓋著一個用硬木製成的外殼,再鋪上鐵板,就成了鐵板船。鐵板上面留有十字形的窄路,其餘部分插滿了刀子和錐子。遇到敵人的時候,用乾草把船蓋住,敵人攀登龜船時就會被刀子和錐子刺死。龍頭和船身上鑿有槍眼和炮穴,槍炮能同時從龍嘴和四周發射,龍嘴還能噴煙霧迷惑敵人。龜船的船身大,船中心低,能裝載很多的水和糧食,所以不必擔心長時間的運行和戰斗。有了這么多的優點,龜船成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戰艦。

1592年5月1日,李舜臣得知玉浦港停靠著50餘艘日本兵船,船上的士兵大都上岸搶劫百姓財物去了,他立即指揮90多艘龜船去偷襲日軍。日軍過了好大一會兒才看清那群「烏龜」原來是戰艦,頓時慌了神。李舜臣一聲令下,千百道炮火撲向日船,轉眼間40餘艘日船被炸毀、擊沉,士兵傷亡不計其數。李舜臣就是靠著這些龜船,率領朝鮮水軍取得玉浦、泗川、唐浦、唐項浦、安骨浦等海戰的勝利的。朝鮮水軍越來越強大,嚴重困擾日本進攻。

豐臣秀吉暴亡朝鮮之戰結束

平壤之戰後,日本人很快又緩過了氣。對豐臣來說,這是一場經過周密准備的侵略戰,明軍繼續前進受阻,李舜臣也因為朝鮮內部黨爭受到打擊,雙方進入對峙的局面,開始議和。不過事情並不像神宗想像的那麼簡單:神宗認為只要給豐臣秀吉日本國王的頭銜,這個「關白」就會對明朝感恩戴德,但豐臣要的是朝鮮和中國的國土。於是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豐臣再次發兵侵略朝鮮,明朝又被拖入戰爭。再一次相持的時候,風雲突變,豐臣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7月9日突然死去,日軍大亂,戰火才算熄滅。此年閏四月初八,神宗為東征勝利向全國頒發詔書。

『叄』 誰有抗倭援朝的資料 福清能買到有關明史的書嗎

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開始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結束歷時七年抗倭援朝戰爭,明朝「幾舉海內之全力」,前後用兵數十萬,歷經戰與和的反復,最終異常艱苦的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由於此役,明朝在二十年內無力進剿後金力量,使得女真部落日益強大,最後對明朝形成了致命的打擊。也由於此役,日本侵華戰爭拖延到二十世紀。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六月至二十六年(1598年)十二月,明軍應邀兩次大規模入朝,援助朝鮮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又稱「東征」。與明朝官軍征播州楊應龍(參見明平楊應龍叛亂)、征寧夏哱拜(參見明平哱拜叛亂),並稱為「萬曆三大征」。 16世紀末,日本關自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為滿足國內封建主和商人的擴張慾望,把侵略矛頭指向國防鬆弛的朝鮮。萬曆二十年四月十四日,日軍先遣軍小西行長部1.8萬餘人,乘船700餘只,由對馬海峽渡海,佔領釜山(今屬韓國)。繼而加滕清正等部相繼在釜山登陸,分道北進,突破朝鮮軍臨津江防線,相繼佔領國都王京(今韓國漢城)、開城(今屬朝鮮)、平壤(今屬朝鮮)等地,朝鮮國土大部淪喪。國王李嗆北逃義州(今朝鮮新義州),向明朝求援。明廷以朝鮮為屬國,唇齒相依,且「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決定立即派兵援朝。六月二日,明廷令遼東發兵兩支為先遣隊,後續大軍隨後跟進。七月十七日,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軍5000至平壤,因不諳地形,輕敵冒進,在攻平壤時遭重創,全軍傷亡大半。八月十八日,明廷命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經略備倭軍務,加緊入朝戰備。十月十六日,以李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任防海御倭總兵官,率師援朝。十二月二十五日,援朝明軍4萬人(一說7萬人)設左、中、右三軍,由副將李如柏、張世爵、楊元分統,東渡鴨綠江向平壤挺進。二十一年正月八日,中朝聯軍以5萬對2.4萬的優勢兵力,一舉收復平壤(參見平壤之戰)。日將小西行長率余部逃往開城。明軍乘勝向南推進,開城日軍棄城他去。十九日,明軍佔領開城。小西行長再退漢城。沿朝鮮東海岸北上深入的加滕清正聞平壤、開城失守,從咸鏡道南撤,亦向漢城退卻。平壤會戰,中朝聯軍共殲滅日軍1.2萬人,收復平壤、開城等朝鮮北部大片領土,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局。正月二十六日,明軍南渡臨津江,兵鋒直指王京。二十七日,李如松聽信誤傳,督軍疾進,在王京北30里碧蹄館之大石橋,陷入日軍重圍,精銳損失大半。遂退回開城布防:李寧駐開城,楊元駐平壤,扼守大同江,掩護明軍餉道;李如柏扎寶山(今地不詳)等地為聲援;查大受駐臨津,李如松率精兵來往策應。二月,李如松督奇兵突襲日軍龍山(今地不詳)一帶糧倉,焚毀糧食數十萬石。四月十九日,日軍因平壤之敗及軍糧不繼,被迫放棄王京,退守釜山。同月,宋應昌遣使與日軍議和,以圖早日結束戰爭。日軍為遲緩明軍進攻,重新集結力量反攻,遂進行議和。七月一日,明廷令援朝明軍撤歸。宋應昌因日軍仍留釜山,請留劉綖川兵5000,吳惟忠、駱尚志南兵2600合薊、遼兵共1.6萬人,協助朝鮮軍駐守全羅、慶尚(今均屬韓國)等地。明兵部尚書石星一意主和,以轉運糧餉困難為借口,只留劉蜒駐守大丘(今屬韓國)。二十四年九月,談判破裂。朝鮮再次遣使請求援軍。 二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明廷命麻貴為備倭總兵官,楊鎬為經理朝鮮軍務,兵部侍郎邢玠為兵部尚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御倭。五月,麻貴統兵1.7萬人先渡鴨綠江,邢玠征調四川、浙江、薊州、遼東、宣化、大同、山西、陝西及福建、吳淞水兵繼進。楊元部迅速進屯南原,吳惟忠部進屯忠州(今均屬韓國)。六月,日軍戰船數干艘渡海增援,七月,攻奪梁山(當今釜山北)、三浪(釜山西北)、慶州、恭山島(疑今珍島)、閑山要塞。邢玠急令明軍嚴守漢江、大同江,以阻日軍北上。八月十九日,加滕清正圍攻南原,守將楊元敗退,損兵2700人,馬3400餘匹。全州陳愚衷部聞南原失守,棄城北逃。麻貴急令游擊牛伯英赴援,與陳愚衷合兵屯公州(今屬韓國)。日軍由東、西兩路北上,來勢兇猛。明軍遂收縮兵力,據漢江天險,退守王京。九月,日軍進至漢江,旋即退回東南沿海。十一月,明軍畢集,分兵三協,由李如梅、高策、李芳春分統,擬集中兵力攻擊盤踞蔚山(今屬韓國)的加滕清正部。二十三日,明軍攻克蔚山,擊斃日軍400餘名。二十四日,明軍進攻島山,連破3寨,斃敵661名。在島山日軍防線即將被突破之時,明軍收兵,致失戰機。二十五日,李如梅督師再攻,傷亡慘重,遂改變策略,圍困日軍達10晝夜。二十六年正月二日,楊鎬誤以小西行長東上增援,策馬先逃。明軍大潰,遭加滕清正追擊,死亡2萬餘人,被迫退守王京。楊鎬以戰敗免職。二月,陳璘、劉綖、鄧子龍率江南水兵相繼開赴朝鮮。九月初,援朝明軍增至9萬人(一說7萬)。二十日,明軍發兵四路,向屯據東南各地的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東南會戰。二十日至十月三日,明軍4路皆敗,傷亡慘重,被迫撤軍;日軍也遭重創,無力反攻,只困守釜山、順天、南海等據點。十一月初,豐臣秀吉死訊傳到朝鮮,日軍全線退卻。十七日夜,加滕清正棄蔚山退回日本。明軍聞訊,迅速發動露梁海戰,截擊撤退中的日軍,重創西上增援小西行長的石曼子部。石曼子僅以50餘只戰船逃脫。明將陳璘乘勝揮師西進,與陸路劉綖夾攻順天,焚毀日軍船隻百餘。小西行長困守順天孤城,求援不得,乘混戰之際,率親信逃脫。未及逃走之餘部逃匿乙山。十二月初,陳璘率隊圍剿乙山,遍搜崖洞叢林,殲滅日軍干余名。至十二月中旬,日軍余部全部肅清,朝鮮戰爭至此結束。

『肆』 誰有明朝好看的小說啊,萬曆,天啟,崇禎幾朝

妄語臣的《獵明》,主要講萬曆時的抗倭援朝戰爭、大明與日本在朝鮮所進行的戰爭的。
裡面也有部分大明朝廷爭權奪利的內容,比如錦衣衛和東廠的矛盾、國本之爭等等。不過主要還是戰爭為主(也包括中日議和那段)。200多萬字,基本把這場戰爭寫得很細,而且是中日兩個角度。其中不乏相互之間、以及各自內部的勾心鬥角與爾虞我詐,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

『伍』 萬曆抗倭援朝題材的電影,比較精彩的電影

電影的話,中國這邊拍得很少。可能是題材比較敏感吧。包括日本也比較避諱這段歷史。韓國拍得電影比較好的有《鳴梁》(國內又叫《鳴梁海戰》),可惜沒有明軍的鏡頭。另外電視劇還有一部《懲戒錄》,但是也是挺貶低明軍這邊的,一味地誇大朝鮮軍隊的作用,也是看著來氣。
除了影視作品,小說倒是有幾本寫得不錯的。我正好也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凡是寫這段歷史的國內小說基本都看過,簡單談談個人看法。
1,高拙音的《龍戰三千里》,字數30來萬。寫得比較簡略,也就是把明史裡面的內容稍為復述了一遍。感覺不夠深入。
2,馬伯庸、汗青的《帝國最後的榮耀》,字數40來萬字。比高拙音寫得稍為帶點兒情節,但是依據也基本都是明史這邊單方面的資料。有些矯枉過正、反而過於誇大明軍的威力。還算有意思,但是40來萬字感覺份量還是不夠足,讀過一遍,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人物和情節。基本是對著明史照本宣科。但卻絲毫沒發覺明史裡面本身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疑點重重的地方。
3,妄語臣的《獵明》,字數200多萬。強烈推薦。這個說起來,是我今年偶然才發現的小說,在寫這段歷史的小說裡面,感覺是寫得最細、三方(中日朝)人物刻畫最深入、也最為客觀寫實的一本。看得出作者八成是詳細查了中國、日本、朝鮮等各方的資料,其中還有不少的邏輯推敲、隱含其中(比如沈惟敬這個人物的動機分析、大明朝廷內部的國本之爭、朝鮮內部光海君的奪嫡之爭、露梁海戰其中貓膩的影射諷刺等等),雖然這個作者名氣不大,但感覺這本不僅情節精彩、而且也最寫實,遠比前兩本比著中國單方史料、絲毫不做邏輯推敲、照本宣科、一看就是趕時間轉稿費的要深刻得多。200多萬字,洋洋灑灑,也把整個戰爭全貌、包括中間議和的曲折,包括中、日兩個視角的全方位展示,寫得都很到位。看完之後對中日雙方好幾個人物都覺得十分立體,感情復雜。
4,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第六本後半部分),字數大約不到20萬。當年明月在寫《明朝那些事兒》裡面,也著重寫過這段歷史。寫得確實比較有意思,老早看時覺得就挺好的。不過,在後來看過不少資料、尤其是上面妄語臣的那本《獵明》後,覺得當年明月寫得雖然也挺有意思,但是未免過於淺了些。很多隱藏在其中的東西都沒有深入發掘出來。(舉個例子,比如沈惟敬明史裡面寫是一個嘉興的小混混,卻會說日語。在那個年代,而且是對日本海禁幾十年的時代,怎麼可能有個普通小混混會說日語呢?放在信息發達的現代,估計嘉興市的小混混裡面也沒幾個會說日語,能和日本人談買賣的吧。而且普通小混混又怎麼這么容易被舉薦到朝廷、委以重任?這么大的疑點,當年明月也就是一提,絲毫沒有分析以下歷史隱藏的真相)
總之,看電影推薦韓國的《鳴梁海戰》,電視劇就《懲戒錄》。
小說裡面,沒時間就《明朝那些事兒》第六本後半部分,圖個樂呵就行。《帝國最後的榮耀》也還可以。對這段歷史特別感興趣的話,建議還是看妄語臣的《獵明》。越往後看越覺得作者其實挖掘得很深刻。
望採納。

『陸』 找一本寫明朝小說的名字

《明朝那些事》

簡介: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里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斗。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駕崩後傳位於長子朱標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役」的名義奪位。[7]

大結局[14]

對整個明朝歷史進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後一位皇帝,自來有許多傳說。關於崇禎究竟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還是一個力圖奮起的人,一直眾說紛紜。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殘酷的時代,也是一個精彩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北方的後金勢力崛起,經過努爾哈赤的經營,勢力急劇壯大。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袁崇煥就在這一時期邁上了歷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訴我們,袁崇煥這個民族英雄,在歷史上不過是個二流角色。為什麼這樣評價?因為我們所了解的歷史是遠遠不夠的,在這背後,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關於袁崇煥的死因,更是與我們之前知道的歷史大不一樣:一場與他無關的爭權奪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動亂此時才不過剛剛開始,隨後陝西等地爆發了各路義軍。也許你知道闖王高迎祥、闖將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但你知道「薛仁貴」、「曹操」和「劉備」也到明末來了么?這絕對不是穿越小說里的場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義軍隊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塊雲」,甚至「三隻手」這樣的名字嗎?[15]

『柒』 明朝那些事 抗倭援朝是從哪一話開始的

明東南沿海抗倭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戰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漢、壯、苗、瑤等族人民組成的抗倭軍隊,在明愛國將領張經領導下,於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大破倭寇,斬敵2000。這是抗倭戰爭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被稱為「自有倭患來,此為戰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當地畲族人民的奮起抗擊。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敗走福建的倭寇,竄犯台灣雞籠(基隆)一帶,被高山族人民趕走。而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領「戚家軍」,與其他明軍配合,多次打敗倭寇,最終取得了抗倭戰爭的最後勝利。

『捌』 明朝抗倭援朝是誰指揮的

李如松(1549-1598),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人。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明朝名將,指揮過萬曆二十年的平定寧夏哮拜叛亂、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出任遼東總兵,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

『玖』 明朝的抗倭援朝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

明朝贏

明朝的抗倭援朝之役持續了七年之久,最後終以中朝兩國的勝利,日本的失敗而告結束。明朝援助朝鮮,把日本人趕出朝鮮的目標得以實現,成功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鮮,染指中國的侵略企圖。所以單從戰爭的結局來看,中朝兩國是勝利的。在這場戰爭中明朝雖然取得了勝利,但班師回朝後面臨的尷尬局面也使得明朝自己吃了暗虧。

(9)明朝抗倭援朝小說名字擴展閱讀

這次戰爭是中朝人民並肩戰斗共同奪取勝利的一役,體現了中朝人民休戚與共、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通過這次衛國戰爭,朝鮮人民維護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尊嚴,中國也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鮮,染指中國的侵略企圖。到清乾隆年間,到訪中國的朝鮮人洪大容還曾對潘庭筠和嚴誠稱道明王朝的再造之恩。

『拾』 為什麼很多人總是喜歡拿明朝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與清末甲午戰爭做對比

一個是暴打日本人,另一個是被日本人暴打,被拿來聯想其實也不奇怪吧。

但是這兩者一點可比性都沒有。明朝那次日本都不算完全統一,是純粹的封建軍隊,各領主間也是貌合神離,齷齪不斷。清末那次日軍是標準的近代化軍隊,吊打舊時代的清軍完全沒有任何懸念,這就是軍事科學的威力。

中國五四之後宣揚要講科學,實際上吊用沒有。號召人家學數理化,實際上理科專業出來最難就業,連考公務員都不好考,除了進研究所當苦力哪都不好去。整個社會都是一堆沒有邏輯思維,不懂科學的文傻控制話語權,所以一般人對這種簡單問題才會想當然。

熱點內容
好看的算命的女主小說 發布:2025-09-12 18:13:06 瀏覽:294
女主穿越帶有異能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2 17:47:35 瀏覽:694
一夫一妻小說好看么 發布:2025-09-12 17:45:38 瀏覽:338
六月小說浪漫一生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12 17:40:23 瀏覽:290
小說侯衛東官場筆記全文閱讀 發布:2025-09-12 17:38:24 瀏覽:753
都市小說推薦陳平 發布:2025-09-12 17:21:20 瀏覽:359
江小綠的小說哪本好看 發布:2025-09-12 17:16:31 瀏覽:859
中外微型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2 16:41:16 瀏覽:794
最強狂人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12 16:23:47 瀏覽:346
有關僵屍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9-12 16:17:54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