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王熙鳳賈璉衍生完結小說
① 紅樓同人小說,重生成賈璉,開頭好像講的娶王熙鳳,就一個女主,書名
《紅樓之虛鏈真鳳》
賈璉是穿越的
鳳姐是重生的
滿意請採納
您的採納是我答題的動力
謝謝~~~!
② 紅樓夢:賈璉出軌,他老婆王熙鳳有沒有責任
王熙鳳有責任,王熙鳳應該說是一個很敬業的女強人,她雖然沒有文化,但在管理事務上卻能夠得心應手、八面玲瓏,反應出了她的才思敏捷和心機高深,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和偏愛。隨著王熙鳳在賈府權力的增大和地位的提高,賈璉在賈府的影響力「倒退了一射之地」。
尤其是王熙鳳大權獨攬,就連栽花種樹的小事賈璉都插不上嘴,說了不算,這讓賈璉心裡很不自在。最重要的是,王熙鳳自走上領導崗位後,心思全放到了處理雜亂事務和應付人際關繫上,在關心丈夫和夫妻性生活倒疏懶了。賈璉道:「果這樣也罷了。只是昨兒晚上,我不過是要改個樣兒,你就扭手扭腳的。」鳳姐兒聽了,嗤的一聲笑了,向賈璉啐了一口,低下頭便吃飯。(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賈璉整天無所事事,飽暖思淫慾。這讓王熙鳳看不起他,甚至在房事也只是敷衍,不注意性技巧和性動作的變化,暴露了賈璉對鳳姐千篇一律性交方式的一種不滿,就連想換個交合方式這樣一個很正常的要求,鳳姐都沒答應他。
王熙鳳縱然成了賈府的巾幗英雄,但過度的勞累消耗了過多的體力和心力,使她與賈璉的性生活由當初的狂放到隨後的清涼,越來越沒「性趣」,發展到後來居然找借口對賈璉予以迴避疏遠。王熙鳳對賈璉的冷漠和對性生活的冷淡越發嚴重起來。巧姐發熱出痘,王熙鳳以此為借口,「命平兒打點鋪蓋衣服與賈璉隔房」。那個賈璉,只離了鳳姐便要尋事,獨寢了兩夜,便十分難熬,便暫將小廝們內有清俊的選來出火。……如今賈璉在外熬煎,……那多姑娘兒也曾有意於賈璉,只恨沒空。今聞賈璉挪在外書房來,他便沒事也要走兩趟去招惹。惹的賈璉似飢鼠一般,少不得和心腹的小廝們計議,合同遮掩謀求,多以金帛相許。…… 誰知這媳婦有天生的奇趣,一經男子挨身,便覺遍身筋骨癱軟,使男子如卧綿上,更兼淫態浪言,壓倒娼妓,諸男子至此豈有惜命者哉。那賈璉恨不得連身子化在他身上。(紅樓夢第二十一回)賈璉在妻子身上得不到的性滿足,在這次出軌中卻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泄。
賈璉的這次出軌,在平兒的掩護下沒有被王熙鳳察覺。為了「感謝」平兒,賈璉見他嬌俏動情,便摟著求歡,被平兒奪手跑了,急的賈璉彎著腰恨道:「死促狹小淫婦!一定浪上人的火來,他又跑了。」平兒在窗外笑道:「我浪我的,誰叫你動火了?難道圖你受用一回,叫他知道了,又不待見我。」(紅樓夢第二十一回)
賈璉急就急,罵就罵,為什麼要彎著腰呢?這里只可能有一種解釋:賈璉見到平兒,慾火升騰,下身「挺」起來了,不方便直腰,直腰起來很不雅觀,只得彎著腰罵了。
自己不想做,又不讓賈璉和名正言順的小妾平兒做,這對於性慾亢奮的賈璉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折磨。膽子越來越大的賈璉借王熙鳳生日之際,竟然與鮑二媳婦偷情。他們在床上的一段言語,固然是為了討好情婦的床第間的需要,但也肯定有賈璉抱怨鳳姐的因素在裡面。往裡聽時,只聽里頭說笑。那婦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閻王老婆死了就好了。」賈璉道:「他死了,再娶一個也是這樣,又怎麼樣呢?」那婦人道:「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兒扶了正,只怕還好些。」賈璉道:「如今連平兒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兒也是一肚子委曲不敢說。我命里怎麼就該犯了夜叉星。」王熙鳳捉姦在床,賈璉惱羞成怒,動起了手,甚至拿了劍要殺她。這對於賈璉和王熙鳳兩個人的感情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對於此前鳳姐似乎一直認為賈璉的那點偷腥並不構成對於他們的婚姻家庭的威脅,然而此次賈璉與鮑二媳婦在床上的言語卻完完全全的顛覆他一貫的概念,讓她清醒意識到自己與賈璉的感情上面依然有了裂痕,賈璉已經不再那麼愛她了。
期間,無論是王熙鳳「逢五鬼」,還是後來的「下紅不止」,賈璉和她之間已經全然無法正常的夫妻間的性生活。而在感情發生裂痕的階段,性在愛情裡面的重要性便會大大的上漲,到偷娶尤二姐的時候,似乎已經到了他們感情崩潰的邊緣。
賈赦賞賜丫鬟秋桐給賈璉為妾,「一對烈火乾柴」「連日那裡拆得開」;賈璉偷娶尤二姐,「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轎,將二姐抬來」,「是夜賈璉同他顛鸞倒鳳,百般恩愛,不消細說」。這兩位一「賞」一「娶」,鳳姐雖然怨在眼裡,恨在心裡,但迫於封建禮教的威儀,她無可辯駁,只得借刀殺人,暗地裡一一除去而後快。
記得有部外國名著裡面一句話:「降服男人的女人,要懂得像男人抓住女人的乳房一樣緊緊抓住男人的睾丸。」這句話雖很粗鄙粗,但是闡述了直白的道理。性生活的和諧與否,將直接影響男女之間的感情。封建社會,男的有三妻四妾很正常。賈璉的父親賈赦妻妾成群,叔叔賈政也有一妻二妾,死了的賈珠先前「屋裡也有好幾個」,而賈璉卻只有一妻一妾,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可是妻子性冷淡,與小妾的性生活一年裡也沒有幾次,難怪賈璉會出軌,出去找別的女人「泄火」。
賈璉的出軌只是身體上的出軌,以滿足生理需要為目的,而且每次都是花了錢,或者送了禮物的,其在本質上和嫖娼是一樣的。難怪王熙鳳到賈母那裡告賈璉的狀,賈母不以為然的笑道:「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么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么過的。」在老人眼裡,這還算個事嗎?書中交待:男孩子沒長大就先放兩個丫頭在屋裡,隨時准備「伺候」。賈璉房裡原來也有幾個丫頭,但在王熙鳳的嚴威強逼下,走的走,死的死,只剩下了一個平兒,就這樣王熙鳳還不讓碰。賈璉也是大家出身,性慾非常強盛,而且從小接受著男人為天的古訓,不曾想娶了這樣一個咄咄逼人的醋壇子女人,但是苦於家族利益的原因,不能也不敢冒然休了她,所以只好在外面尋找身心上的安慰,這就不足為怪了。
③ 求紅樓夢同人小說 以賈璉為主角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主角穿成賈璉的紅樓同人小說,CP是女主。
賈璉的幸福生活
紅樓別夢之賈璉
重生紅樓夢之賈璉
[紅樓]歐陽克穿越賈璉
望採納~~~~~~~~~~~~~
④ 《紅樓夢》中賈璉堂堂一個公子爺,為何懼怕王熙鳳
在《紅樓夢》中的是時代里,一直都還保持著男尊女卑的思想,夫妻間相處也是秉承著「夫為妻子綱」得傳統,對於丈夫女子一般都是順從不能夠違背,可是這個現象在賈璉和王熙鳳身上就不成立,因為賈璉一個堂堂的公子爺,卻懼怕妻子王熙鳳。至於其中的緣故,其實都很簡單。
第一,賈璉對王熙鳳有愛,自願忍讓其實一個人會對兩個人服軟和忍讓,除了出於情感的因素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技不如人,賈璉做事很不錯,但是有時偶爾也難免需要王熙鳳的幫襯。
賈璉很煩宮里的夏太監前來打秋風,但是他的身份卻不好出面同他周旋,那麼能夠調節其中矛盾的人必然只能是王熙鳳。
賈璉做事很在行,但是為人處世的一些小細節卻沒有注意到,賈璉的奶媽來為兒子謀工作,可是賈璉老是會忘記,賈璉為他奶媽夾的菜都是她嚼不動的,可是王熙鳳卻能把這些小事都注意到,幫賈璉周全妥帖。
總之,賈璉和王熙鳳真是很般配的一對,他們兩個人是互補型的,王熙鳳強悍,賈璉平和。賈璉不是一個強勢的人,他前期對王熙鳳是真愛,對王熙鳳也有足夠的包容。雖然王熙鳳是野蠻妻子,可是賈璉也甘之如飴,也許正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所以他們之間除了小打小鬧之外都是恩愛的日常。
作者:十一,歡迎關註:小說紅樓,一起找尋紅樓夢中有趣的人和事兒!
⑤ 紅樓的同人 主角穿成賈璉 種地養魚養花什麼的很厲害 沒娶王熙鳳 娶了一個王爺的女兒 求小說名字!
呀,好巧,我前些天剛好看了。名字是紅樓之農業大亨,但是我沒看完,覺得不咋好看。
最近看的比較好看的紅樓文,安利給你,《我在紅樓修文物》這一本更加好看一些!
⑥ 小說《紅樓夢》中,王熙鳳是因為何事被賈璉休妻
一、無子,二、善妒,三、強勢,這些都是王熙鳳被休的原因。《紅樓夢》中王熙鳳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她雖然是女子但說話行事比一般男子還利落,自從嫁入賈府便開始管家,上到太婆婆、婆婆,下到小姑子、小叔子,她都能左右逢源,可惜最後還是被賈璉一紙休書打發了。
王熙鳳性格剛強果斷,說話做事干凈利落,所以在嫁入賈府便有了管家之權,但其實賈璉心目中的妻子人選是溫柔可人的,這一點在後來賈璉迎娶尤二姐的時候可以看出,但王熙鳳偏偏不是,不僅如此還要處處壓上賈璉一頭,這讓賈璉十分郁悶。王熙鳳雖然貌美,但卻是個辣美人,賈璉消受不起,尤其最後王熙鳳惹出禍端連累賈府,賈璉才會絲毫不顧念夫妻情分,將她休了。
⑦ 王熙鳳和賈璉本是般配的一對,為何兩人最後越走越遠
《紅樓夢》中的鳳姐賈璉夫妻二人從最開始的『你儂我儂』到最後的「離心離德」,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鳳姐過於強勢,不懂得以柔克剛造成的,實際上像他們這樣的夫妻關系中,有著太多天然的、難以調和的矛盾,具體分析如下:
結語:現代社會男女一結婚,就能組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家庭,可是這在古代卻不行。古代家庭實行的是大家庭制度,作為媳婦上要侍奉公婆,下要撫養子女,中要伺候丈夫,同時還要應付小姑、妯娌。處在這樣一種復雜的關系中的女人,生活就像走鋼絲,每天都得小心翼翼,左右平衡。
被譽為「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的陳芸,是多麼聰慧通透的女子,但依然難以避免的要夾在公婆、叔子妯娌之間左右為難。與丈夫伉儷情篤的她,因家事所累而「失歡於姑」致使衣食無措,最後貧病交困而亡,沒能和丈夫白頭到老。
鳳姐最後得病,就是過度用心用力的結果,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沒有換來丈夫賈璉的理解與體貼,反而時不時的因為銀子常常和鳳姐拌嘴。邢夫人也是因自己不得賈母的歡心而遷怒於鳳姐,可見古代的媳婦有多難做。所以說賈璉和鳳姐關系的漸行漸遠,性情不和是表面現象,古代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才是主要因素。
⑧ 《紅樓夢》王熙鳳、賈璉初成親時有多恩愛
在紅樓夢中很多對夫妻的關系都不太好,比如邢夫人和賈赦、王夫人和家政、尤氏和賈珍他們的關系可以說都是貌合神離。而王熙鳳和賈璉的關系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恩愛過,畢竟剛開始結婚賈璉對王熙鳳還有點新鮮感,但是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之後他們的關系就開始惡化了。賈璉曾經對尤二姐說過,只要等到鳳姐兒一死就扶她為正室。試想一下,如果賈璉愛著王熙鳳的話怎麼能夠說出這種話來呢,更何況這時候王熙鳳還活得好好的。
⑨ 跪求紅樓夢王熙鳳為主角的同人小說。。。謝謝各位啦!
紅樓之王熙鳳的另一種人生
⑩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開篇在王熙鳳與賈璉對話旁有一句脂批:將薛、林作甄玉、賈玉看書,則不失執筆人本旨矣.
【庚辰眉批:將薛、林作甄玉、賈玉看書,則不失執筆人本家。丁亥夏。笏叟。】
看到這句脂批,對甄賈寶玉、通靈寶玉、神瑛侍者之間的復雜關系我突然醒悟。我翻看了一些網上的前人資料,編成此文,以供吧友共享。
《紅樓夢》在寫賈寶玉的同時,與之相對應,特設了江南甄(應嘉)府的貴公子甄寶玉,這是一個十分奇妙而重要的設計!但因為"甄家之寶玉乃上半部不寫者"(脂評),要到原80回後佚稿才正面寫他,因此這個寶玉的本質規定性,作者的用意,他與賈寶玉的關系等等,便顯得分外"迷離恍惝",令人產生理解的分歧。
一、前人的分歧前人對甄賈寶玉的主要有二種分歧,具有代表性的是陳其泰和姜祺。
(1)"只是一人"說 第56回賈寶玉夢見甄寶玉,清 陳其泰曰:"真玉、假玉,是一是二,迷離恍惚,令人尋味無窮。.....(賈寶玉)醒後用鏡中影子一點,可見只是一人也"。他認為這跟"庄生夢蝶"一樣:莊子就是蝴蝶、蝴蝶就是莊子,甄玉、賈玉其實也是"一人"。
(2)"貌似神異"說 清 姜祺評"甄寶玉"詩雲:"空教疑是更疑真,是一人還是二人?貌似究嫌神未似,何如我與我相親?"又自注曰:"敗子回頭真寶貝,故曰甄寶玉。" 姜祺認為甄、賈二玉僅僅"貌似",其"神"則異:賈玉是"不肖"之子,甄玉是"回頭"的敗子。
筆者贊同姜祺的"貌似神異"說。
二、脂評的提示脂硯齋、畸笏叟是閱過、抄過、評過原80回後佚稿的。他倆雖也有誤批、謬批,但其批的總體價值勝過所有前人批。尤其對於原80回後佚稿,唯有他倆留下了諸多獨家資料。
關於賈玉、甄玉,脂評中有四條批語,從位置、語氣、署名看,當是脂硯、畸笏之批:
(1)第1回寫甄士隱之"甄",甲戌、甲辰本眉批:"真假之意。後之甄寶玉亦藉此音,後不注。"即:甄寶玉、賈寶玉其實是真寶玉、假寶玉之謂也,作者用了諧音寓意法。
(2)第2回賈雨村談甄寶玉,甲戌本側批:"甄家之寶玉乃上半部不寫者,故此處極力表明以遙照賈家之寶玉。凡寫賈寶玉之文,則正為甄寶玉傳影"。即:甄玉、賈玉是"遙照"、"傳影"的關系,兩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互照應、互為影子的。
(3)第2回寫賈寶玉"含玉"而生,王府本側批:"(通)靈玉卻只一塊,而寶玉有兩個,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即:如果把賈寶玉比作《西遊記》里的孫悟空,那麼甄寶玉就像"六耳悟空",是個貌似實異的冒牌貨,因為他並沒有"通靈玉"(並非"補天"石頭降生)。
(4)第22回鳳姐、賈璉談寶釵生日宴,庚辰本眉批:"將薛、林作甄玉、賈玉看書,則不失執筆人本旨矣。丁亥夏,畸笏叟。"即:甄玉、賈玉之別,相當於、類似於寶釵、黛玉之別,這樣理解才符合"執筆人"作者的設計甄、賈二玉的本意!
以上四條脂批十分重要,可謂是理解甄、賈二玉的要津,其中語意,我們稍後詳述。
三 、甄、賈二玉之同 這二玉之所以令人"惝恍迷離",原因在於他倆確有相同點,即脂評所謂二者"遙照",相互"傳影":
(1)命名相同:都叫"寶玉"。只是一個姓賈,是榮國府賈政的兒子;一個姓甄,是江南"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甄應嘉的兒子。
(2)長相相同:第56回當甄家四個管家娘子乍一見到賈寶玉時,"唬了一跳",以為是他甄家的那個甄寶玉來了呢。李紈說:"可知是(二玉)模樣相仿了。"豈止"相仿",簡直像是鏡子里外的同一個寶玉!
(3)幼年時"性情"相同:"據老太太說,淘氣也一樣",甄玉使喚的也都是女孩子們,婆子、媳婦拉他的手、動他的東西都"不依","無法無天",甄家"老爺太太恨的無法",也"還打他"。第2回賈雨村說:甄寶玉也是個"異樣孩子":讀書"必得兩個女兒伴著",說"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凈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兩個寶號還尊榮無對","萬不可唐突女字","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既然甄、賈二玉相互"傳影",則甄玉的此段幼兒情狀,亦可作為賈玉幼時"情性"的補敘,因為他倆是"易地則同之人"。
(4)追求自由戀愛相同:第56回賈玉夢見甄府的丫環笑問甄玉:"想必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亂恨呢。"足見,甄玉也有一個"林妹妹"似的體弱多病的妹妹,他也正在為與這"妹妹"的情與病而"胡愁亂恨"。
(5)最後淪為乞丐相同:第6回甄士隱作《好了歌》"解注"雲:"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甲戌本側批曰:"甄玉、賈玉一幹人。"可知:到了全書的最後,二玉都是淪為乞丐了的。以上的相同,僅是二玉"貌似"的一面,但重要的還是他倆的"神異",即其本質的不同。
四 、甄、賈二玉之異 如果說"貌似"僅僅是作者用的煙雲模糊之法,容易令讀者"迷離惝恍"那麼"神異"則是作者設計二玉的"本旨"所在,切不可被他"瞞過"。二玉的存異之處至少有六點:
(1)年齡不同:程高本後40回說:甄玉比賈玉"略小一歲"(第114回)其實不止:第45回黛玉已"十五歲",第53回過年("祭宗祠")又長了一歲:十六歲;賈玉比黛玉"大一歲":十七歲;第56回甄玉"今年十三歲",則賈玉實比甄玉大四歲。
(2)命名原因不同:甄玉命名"寶玉",僅僅因為其祖母"老太太當作寶貝一樣,他又生得白,老太太便叫他作寶玉"(第56回)。而賈玉之命名"寶玉".是因為"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赦取名叫作寶玉。"(第2回)也就是說:賈玉有"玉",甄玉沒有"玉"。這取名原因的不同,根源於二玉來歷的不同。
(3)來歷不同:賈玉所銜的"五彩晶瑩"的"通靈寶玉",本是"不堪入選"能"補天"石頭,經一僧一道"大展幻術",在"形體"上才成了"寶物"-----通靈寶玉 (第1回)。但甄玉並無這樣的來歷,他並非"補天"石頭的化身,因此也就並無"通靈寶玉"這樣的"寶物"。這一不同的來歷,決定了二玉的"本質"、性格特徵、志向、作者命意的根本不同。即兩個人物形象的質的規定性的不同,此乃關鍵性的不同~!我們把它簡約為真與假的不同("甄"與"賈"之別)。
(4)真、假(甄、賈)的不同:那塊"無材補天"的石頭,不光物化為"通靈寶玉",同時還通過"赤瑕宮神瑛侍者"這一神話故事或浪漫手法--------石頭人化為賈寶玉其人!這其中的關節在於一個"瑛"字!神瑛之"瑛":"美石"也(見《辭海》)。似玉而實為優質之石,故而"神瑛"亦即「神石」也!作者通過"瑛"字,便把"神瑛"與石頭勾聯起來,點出了"神瑛侍者"實乃"補天石頭"化來,落胎後化為賈寶玉。這樣,作者便把"補天石頭"----------神瑛侍者------------賈寶玉三位一體地勾聯清楚,而"賈寶玉"即假寶玉、真石頭之寓意,也點撥明白。因此,以為"補天石頭"只物化為"通靈寶玉",與賈寶玉其人無關;或以為賈寶玉只從"神瑛侍者"化來,與"補天石頭"無關,這是片面的理解。應當說:"補天石頭"一方面經僧道"幻術",物化為"通靈寶玉";另一方面又通過"神瑛侍者"這一變體,人化為賈寶玉。因此賈寶玉其人的"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才名為《石頭記》!賈寶玉---------石頭!(脂評也屢屢稱"玉兄"為"石兄"!)
那麼"赤瑕宮"又有何寓意呢? 這是從賈府家族把"通靈寶玉"和賈寶玉其人當成了"寶物"、"寶玉"的角度,來加以警示的。"瑕":赤也,又,玉有病也"(脂評)。玉歷來以潔白為寶貴,所謂"白璧無瑕"。但凡玉而帶有"赤瑕"(紅色的瑕疵),這便是一塊出了毛病的玉。也就是說:"通靈寶玉"僅從"形體"上看似乎是"寶物",其實它在"本質"上仍是"石頭";因此賈府家族把它當作"寶玉",實是一塊帶有"赤瑕"出了毛病的假"寶玉"!它象徵著賈寶玉其人:從外形看似乎是惟一可以"繼業"、能使"富貴傳流"、"仙壽恆昌"的"寶玉",其實他是出了毛病的假"寶玉"(如"最不喜務正","於國於家無望"等等),指望他"繼業"、"規引入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本質"乃是石頭,不是真正白璧無的"寶玉",更不是"通靈"的"寶玉"(故而一僧一道說他"更無奇貴之處")。亦即他還是假寶玉、真石頭之意!因此家族把他當作寶貴的"玉",期望必然落空!
由此聯繫到第22回的"參禪":黛玉問:"寶玉,至貴者是'寶',至堅者'玉';有何貴?爾有何堅?"寶玉竟不能答。其實這答案在於:寶玉其人既是假"寶":何"貴"之有?他作為"石頭"確是"堅"的(堅定的"補天"之志!);但他作為"玉",卻是有毛病的假"玉","於國於家無望",又何"堅"之有?他是決不為家族的富貴"恆昌"賣命的!但寶玉此時尚不知自己的出身、"本質",故不能答。
因此若把賈寶玉其人理解為具有"玉、石二重性",認為其"玉性"是他體現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行(如同情、愛護丫頭等等),其"石性"是他體現了人性中的"缺點"、"弱點"、"落後成分"(如攆茜雪等等紈絝習氣),這是須得商榷的。
既然賈寶玉-----假寶玉-------根本不是玉-------石頭,他哪裡來的"玉性"?他只有"石性"!並且他的"石性"恰恰體現在他的頑石般的叛逆性、進步性和美好品行。如對抗封建"正路"、愛護女兒、結交寒友、"批駁誚謗"等。
實際上,所謂"玉"與"石",在賈寶玉身上,不是指其性格的二重性,而是只具有兩種逆向的象徵寓意:所謂"玉"--------"通靈寶玉"-------富貴的"仙壽恆昌",象徵著家族(如榮寧二公陰魂)對他的"繼業"希望。但這只是家族的幻想或幻覺,因為這"寶玉"本身即是石頭的幻像、假像。他是假的"寶玉",預示了家族希望的註定落空! 所謂"石"-------真石頭-------"補天之石",象徵著賈寶玉的"本質"、"補天"志向、叛逆性格,但因為他原本是一塊期望"補天"又"無材補天"、"不堪入選"的石頭,因此又預示著他無法"補天",他的"補天"之志必然失敗的結局!(至於他的"補天"理想表現在哪裡?這一志向或理想有無時代的根源、歷史的進步意義和局限性?則須另文專敘。) 至於甄寶玉-------真寶玉的寓意,則是簡單多了,他與假"寶玉"相反:他與"補天"石頭毫無關系,他是一個真正的寶玉!也就是說:假"寶玉"被家族視為"寶玉",僅僅是家族的錯覺、主觀願望或幻想;而甄寶玉對於家族的"繼業"希望或願望,卻是一個真正的"寶貝",他並非真的叛逆,他長大後是真正懷著復興家業之志的。
那麼甄寶玉幼時的某些"異樣孩子"的叛逆性言行表現,又作何解呢? 一方面,他幼時的這些表現,僅為賈寶玉"傳影"---------傳達出、補寫出賈寶玉幼時的"影子"。但甄玉形象的這一任務已經於第2回就完成了。另一方面,正因為甄玉幼時曾有某些叛逆行徑,才反照出他後來"敗子回頭"、痛改前非、變成真寶玉的人生歷程。何謂"真寶玉"?姜祺點得再清楚不過:"敗子回頭真寶貝!"我國歷來俗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回頭"的"浪子"比黃金還可貴,當然是寶玉了。因此幼時曾一度是"敗子"------叛逆的甄玉而能"回頭"、改過自新,當然是家族的真寶玉了。
甄府的管家娘子也早有預言:甄玉孩時的"刁鑽古怪脾氣",是"都還治得過來"的(第56回)。故而甄寶玉-------真寶玉的寓意也正在於:它預示了這個甄府的寶玉日後肯定是會"敗子回頭",試圖實現家族復業希望的!客觀條件能不能允許他實現,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這一點,程高本後40回寫甄玉後悔"少時不知分量",年長後"領悟"了"世道人情",勸了賈玉一通"文章經濟"、"顯親揚名"的"祿囊舊套",而賈玉與之"冰炭不投"等等,倒是與八十回著原續"頗似"的;但它寫甄玉不是"展眼乞丐",而是中舉,抄敗的甄府靠他"更要鼎盛起來",畢竟與原續又"殊不類"矣!
總之,甄玉、賈玉在"本質"上有真、假的不同甚至對立。民國時軼人總結說:"甄寶玉者何?真寶玉也,玉也;賈寶玉者何?假寶玉也,石也。"當然說甄寶玉是"玉也",亦不妥當,因為他根本沒有"玉",應當說他是家族的"寶貝"也。
(5)行乞原因的不同: 前文引脂評已述:甄玉、賈玉最後都將"展眼乞丐人皆謗"。按原80回後,甄、賈二玉雖都淪為乞丐,但二者的原因卻有所不同:
甄玉之行乞,只是因為甄府於第74回早已抄沒治罪,他同樣"潦倒不通世務","貧窮難耐凄涼",他那"真寶玉"的復業願望,當然也隨之成為泡影,都逃不出《好了歌》所說"好"就是"了"的總趨勢中,因此他只能淪為"乞丐"。
賈玉之行乞,除賈府的抄沒事敗,還有他個人的一個特殊原因:找玉! 他的那塊"通靈寶玉"被他扔了(從"誤竊":大家誤以為被偷竊可知,這"玉"不是被"竊"而失的;又從前80回他的兩次為黛玉而摔玉可知:他這第三次扔玉也是為了黛玉,被他背著眾人摔掉的,這原因照例是"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木石姻緣",即與寶黛愛情有關。)
這塊丟失的"通靈玉",雖曾被淪為仆婦的鳳姐"掃雪"時拾到(脂評曰:"鳳姐掃雪拾玉"),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鳳姐並沒有把玉還給寶玉,從後來這玉落到了甄寶玉手裡看,不知何故流落到了府外,是有一段轉手的過程(現已無法確知)。但這"通靈玉"和賈寶玉其人都不過是個"形體",其"本質"原本是"補天石頭"。待到最後賈寶玉"歷盡悲歡離合、炎涼世態"一番"夢幻",以及僧道的點醒後,當他決意要"懸崖撒手"-------跟著出家為僧,實際是"復還本質"------還原為"石頭"時,他才恍悟那"玉"原來是他的"質"--------石頭的幻化。他必須找回這個"質"才能"形質歸一"、"復還本質"。
正如民間故事"田螺姑娘"必須找回那"螺殼"才能返還原形一樣。而屆時賈府已經抄敗,那玉早已流落在外,於是寶玉遵照一僧一道的暗示,不得不離家出走,四處去找玉。但業已"貧窮凄涼"的寶玉如此外出,衣食無給,何以為生?勢必只能"行乞"!否則,他若是真的為當"乞丐"而離家當乞丐,其妻寶釵和其友襲人、蔣玉菡、小紅、賈芸、茜雪、倪二金剛等人是決不會放他出走的,他們正在"供奉玉兄寶卿",決不至讓他落到行乞的地步。因此只有他對妻子寶釵已"到底意難平",更兼為了"找玉",並且是瞞著諸人偷偷出走的,妻友們才毫無辦法!
以上是說:甄、賈二玉都行乞,但各自的原因各不相同的:一個是真"乞丐",一個為了找玉而成為"乞丐"。
(6)結局不同:上文已述,賈玉的結局是僧道於開卷預示的:"復還本質",即由僧道引領,重新回到青埂峰,還原成"補天石頭"。而甄玉這個凡夫俗子的結局,不過是個普通的"乞丐",終究復業無望,因為他並非假"寶玉"、真石頭,並無"復還本質"一說。
以上甄、賈二玉的六點不同,歸根到底是二人"本質"的不同。據此,我們便可理解第50回賈玉之夢的那句關於"皮囊"、"真性"之語的意思了:甄玉說好不容易找到賈玉,"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哪裡去了。"這句"禪"味之語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還是指賈玉做夢------有形無魂。當時人們以為做夢是人的靈魂暫時離開了身體,在自主地行游。而靈魂是人的"真性",人的軀體只是"皮囊"。因此賈玉一入夢鄉,當然靈魂一時離身:"真性不知哪裡去了";只剩下睡著的不過是一具軀殼:也就只是個沒了靈魂(真性)的"空皮囊"。這也就是麝月轉述"老太太"所說:"小人魂不全",睡時若"照著影兒(形)",睡著了"自然胡夢顛倒"。
第二層是寓意:賈寶玉空有貴公子的人形,"縱然生得好皮囊";而他那"石頭"的本來面貌(真性)一時幻沒了,因此蒙得闔家把他當成了"寶玉"。最後要到他歷盡"一番夢幻"之後,才"復還"石頭的"本質"或"真性",才與他的形體(皮囊)"形質歸一",猶如"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離塵回到青埂峰!
六 "甄寶玉送玉"厘測第18回元妃省親時點了四齣戲,其中一出是《邯鄲夢》中的《仙緣》,脂評批曰:"《邯鄲夢》中伏甄寶玉送玉。"這裡面有些問題已搞不清楚,因為原80回後已經"迷失"。
我們盡可以推測:1.那塊被賈寶玉扔掉的"通靈寶玉",怎麼會轉到甄寶玉手中?最大的可能是出於"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一僧一道的有意安排:二位"仙師"為了讓甄、賈二玉有一次見面、交談、總結人生的機會,又幻化為癩頭和尚和瘸腿道士,將"玉"似"賣"實「送」地給了正在行乞的甄玉,並暗示他:賈玉正在找"玉"(甄玉是早知惟有賈玉有此"玉"的)。於是甄玉便找到也在行乞的賈玉,將"玉"送還給他。這事恐怕就發生在"京中",而不是賈玉路遠迢迢地找到"金陵"去,也不是甄玉特意為此趕到"京中"。因為"金陵"甄府抄敗後,甄應嘉正押在"京中"治罪,其子甄玉勢必早已同來"京中",邊行乞邊照料獄中的老父。
2."送玉"時,甄、賈二玉可能談些什麼?畸笏叟提示曰:"將薛、林作甄玉、賈玉看書,則不失執筆人(作者)本旨矣。"由此可知:從骨子裡講,甄玉類似寶釵,是個正統派;賈玉則與黛玉"同類",是個異端派。但甄玉恐怕不會跟寶釵似的:向賈玉"借詞含諷諫";也不會似後40回所寫:勸賈玉博取功名、"顯親揚名"。因為此時的甄、賈二玉,皆已是欽犯家的子弟,已斷絕了通過科舉求取功名的仕途;更主要的,這不符合作者於開卷所預告的:不管甄、賈,"榮華富貴"皆不能"永遠依恃",統統"樂極生悲,人非物換,到頭一夢,萬境皆空"的要旨和總體悲劇性!最大可能:甄玉更多的是悔恨。後悔早年不學"正經禮數","不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待到他年長後被"治了過來",浪子回頭,甄府卻已臨抄沒事敗。他曾百般彌縫,終已不可挽回。這一番悔恨,終究顯出他那"敗子回頭真寶玉"的本來面貌!而賈玉必定是醒悟:用警幻仙子的話說:"痴兒終究悟了!"他從"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番"夢幻"中醒來,徹悟了"天"不可補、人(女兒們)不可濟的"數運之機",表明了他決意隨僧道"懸崖撒手"、棄絕紅塵的堅定態度。這一表態,顯示出他最終仍是假"寶玉"、真石頭的頑強"本質"!
總之,這次"送玉"和交談,必定是甄、賈二玉兩種人生觀念、人生態度、人格志向的一次碰撞和殊途同歸的悲劇結局(同樣淪為"乞丐"),這恐怕才是作者塑造真、假二玉,並構思他倆最後見面、交談的"本旨"所在。此後,二玉便分道揚鑣:甄玉仍行乞於塵世,賈玉則出家離塵。因此這"送玉"一回,實在已是賈玉在塵世的最後一幕。
3.僧道可能點醒賈玉什麼?《邯鄲夢》是演盧生夢醒頓悟之後,呂洞賓攜帶他飛上天界與八仙相會,並接過何仙姑的花帚,讓他在閬苑掃花。這里便"伏"著僧道與賈玉的一段"仙緣"(脂評):當初賈玉既是一僧一道攜入紅塵,最後當然仍由僧道攜他回到出身之地。這個過程可能又得分兩個層次、三個步驟:
兩個層次:當賈玉夢醒頓悟之後,決意"懸崖撒手"、離塵出家,此時僧道點撥他必須找到"通靈寶玉",才允諾帶他出家,這是第一層。第二層:待到甄玉"送玉"、賈玉得"玉"之後,僧道才進而點醒他必須找到"通靈寶玉"才能"度脫"他的原因:他這人和這"玉"原是"補天石頭",他下凡時僧道就已預告:"不得意時,切莫後悔","待劫終之日,復還本質"。這開卷之語與最終結局首尾照應,當是僧道最後點醒賈玉的要決。於是賈玉才大徹大悟:"享受"紅塵樂事果然是幻想,人間之"天"的秩序已不能"依恃","天"已不可補、人已不可濟,他果真是"無材補天"、"枉入紅塵"、很"不得意"!於是他務求"二師"攜他 "復還本質"!而這又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懸崖撒手",但這不是真的當和尚、做道士,而僅僅是一個中介、過渡。
第二步:回到"太虛幻境"去"銷號",還原為"神瑛侍者"。因為石頭-------神瑛以及一干"風流冤家"在下凡時,是"在警幻仙姑案前掛了號"的,並且石頭是變體為"神瑛"才下凡的;故而賈玉在"復還本質"時,必須先到警幻宮中"交割清楚",並且先須還原為"神瑛侍者"。大概正是在這個階段,賈玉將給盧生相會八仙似的,與黛玉等十二釵在"幻境"相會,並且他作為"神瑛",最後一次為"絳珠草"(黛玉)澆灌,近似於盧生在"閬苑掃地"。此即所謂寶、黛證「前緣」:驗證了他倆生前之"情緣"。
第三步:"復還"石頭的"本質"。"銷號"、"證前緣"之後,僧道這才把他帶回到青埂峰,"大展幻術",重新將他還原為"補天石頭"。但這時石頭上已寫滿密密麻麻的字跡:記載著石頭(賈玉)下凡親歷的「歷盡悲歡離合、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而這段故事的中心結論或"本旨"即是他下凡後的人生總結:他「無材可去補蒼天(虛假倫理道德),枉入紅塵若許年」!此即《石頭記》、《紅樓夢》後來據說由「空空道人」從頭至尾抄錄回來",經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而傳世。
這當然是"作書人"曹雪芹故意模糊著作權的"障眼"之筆。"批書人"脂硯齋揭穿他說:"若雲雪芹(僅僅)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石上字跡'、空空道人抄錄,)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雪芹)之筆,狡猾之甚!後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雲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方是巨眼!"(甲戌本第回眉批)因此我們若懷疑《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而另外去尋找、"探考"此書的這個或那個"作者,這就真被曹雪芹"瞞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