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韓梓與蘇聿徵的小說名字

韓梓與蘇聿徵的小說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4-09 16:56:05

1. 關於讀書的古詩

中國古代的「勸學詩」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月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2. 形容讀書好的詩句名言

1、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觀書有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韓愈《勸學詩》)
4、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清汪瑩《示兒》)
5、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明於謙《觀書》)
6、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8、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9、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宋劉克庄《贈玉隆劉道士》)
10、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11、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
13、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唐姚合《別賈島》)
14、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15、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宋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
16、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宋朱熹《勸學詩》)
17、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兵多行慮嘩,書多語愁蔓。何以節宣之?一心制眾亂。不見陸士衡,才富轉為患。亦有淮陰侯,多多乃益辦。要以我用書,勿為書所絆。(清彭兆蓀《讀書》)
19、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雨果
20、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唐韓愈《符讀書城南》)
2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2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
23、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劉過《書院》)
24、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2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6、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唐杜牧《讀韓杜集》)
28、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9、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清袁枚《寒夜》)
30、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31、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清法式善《讀書》)
32、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33、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34、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唐杜荀鶴《書齋即事》)
35、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3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37、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38、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陸九淵《讀書》)
3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0、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唐裴說《句》)
4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42、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
43、書味在胸中,甘於飲陳酒。(清袁枚《遣懷雜詩》)
4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46、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吳沖卿》)
47、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清潘際雲《廠橋》)
48、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4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50、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5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52、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明宋應星《憐愚詩》)
53、尹家在皋橋,喧闐井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明文徵明《飲子畏小樓》)
54、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清劉岩《雜詩》)
55、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56、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唐許渾《寄殷堯藩》)
57、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唐王貞白《白鹿洞詩》)
58、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宋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
59、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楊繼盛《言志詩》)
60、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明楊循吉《題書櫥》)
61、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62、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63、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杜荀鶴《閑居書事》)
64、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
65、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3. 與讀書有關的古詩詞名句

很高興為您解答。

名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古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望採納,O(∩_∩)O謝謝。

4. 求關於讀書的古詩句

1、《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宋代:陸游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飢作祟,一杯山葯進瓊糜。

釋義:

我這個迂腐的儒生,可嘆一生碌碌無奇,卻只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從不將我欺騙。

白發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響,傳來一陣陣寒意,讀書興致正濃,忽聽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飢腸轆轆,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葯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餚美味。

2、《讀韓杜集》唐代:杜牧

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弦膠。

釋義:

杜詩和韓文在愁悶時誦讀,舒心爽氣就像請仙女麻姑在癢處搔。

天外的鳳凰誰能得其精髓?世上無人懂得配製續弦膠。

3、《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

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一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一樣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4、《讀山海經·其一》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釋義:

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託,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我)歡快地飲酌春酒,採摘園中的蔬菜。 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

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快樂呢?

5、《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釋義:

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麼,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

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

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5. 有關讀書的好詞好句,十萬火急

東晉詩人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喜愛讀書。他寫了一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

唐代文豪韓愈在一首讀書詩中寫道:「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指出在治學的過程中,要「多讀、多思、虛心、躬行」。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

晚唐詩人杜荀鶴,酷愛學習,他寫有一首優美的《閑居書事》詩:「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對讀書情有獨鍾,他寫過多首關於讀書的詩。其中有千古流傳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詩:「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告誡兒子,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

宋代哲學家朱熹,寫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

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在《正覺寺示弟儒祖》詩中寫道:「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寫有勸人們讀書要專一,切忌胡思亂想的《憐思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明代詩人於謙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清代詩人袁枚一首讀書詩提醒了人們,讀書要求理解,切莫囫圇吞棗:「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明〕於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宋〕朱熹《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宋〕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情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捻時。」

〔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詩:「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明〕宋應星《憐愚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清〕潘際雲《廠橋》:「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裴說《句》:「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

〔唐〕許渾《寄殷堯藩》:「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

〔唐〕杜荀鶴《書齋即事》:「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宋〕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

〔宋〕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

〔明〕楊循吉《題書櫥》:「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

〔清〕劉岩《雜詩》:「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

〔清〕汪瑩《示兒》:「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

〔清〕袁枚《寒夜》:「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唐〕杜牧《讀韓杜集》:「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

〔唐〕姚合《別賈島》:「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宋〕王安石《寄吳沖卿》:「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宋〕蘇軾《送任極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

〔宋〕劉克庄《贈玉隆劉道士》:「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

〔明〕文徵明《飲子畏小樓》:「尹家在皋橋,喧闐井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

〔清〕袁枚《遣懷雜詩》:「書味在胸中,甘於飲陳酒。」

〔清〕彭兆蓀《讀書》:「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兵多行慮嘩,書多語愁蔓。何以節宣之?一心制眾亂。不見陸士衡,才富轉為患。亦有淮陰侯,多多乃益辦。要以我用書,勿為書所絆。」

5 回復:關於讀書的古詩
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明〕於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2 回復:關於讀書的古詩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宋〕朱熹《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宋〕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情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捻時。」

〔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詩:「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明〕宋應星《憐愚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清〕潘際雲《廠橋》:「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

3 回復:關於讀書的古詩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裴說《句》:「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

〔唐〕許渾《寄殷堯藩》:「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

〔唐〕杜荀鶴《書齋即事》:「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宋〕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

〔宋〕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

〔明〕楊循吉《題書櫥》:「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

〔清〕劉岩《雜詩》:「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

〔清〕汪瑩《示兒》:「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

〔清〕袁枚《寒夜》:「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4 回復:關於讀書的古詩
〔唐〕杜牧《讀韓杜集》:「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

〔唐〕姚合《別賈島》:「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宋〕王安石《寄吳沖卿》:「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宋〕蘇軾《送任極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

〔宋〕劉克庄《贈玉隆劉道士》:「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

〔明〕文徵明《飲子畏小樓》:「尹家在皋橋,喧闐井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

〔清〕袁枚《遣懷雜詩》:「書味在胸中,甘於飲陳酒。」

〔清〕彭兆蓀《讀書》:「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兵多行慮嘩,書多語愁蔓。何以節宣之?一心制眾亂。不見陸士衡,才富轉為患。亦有淮陰侯,多多乃益辦。要以我用書,勿為書所絆。」

6. 名人關於讀書的詩歌!(國語)

讀書詩句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杜荀鶴《閑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明〕於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宋〕朱熹《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宋〕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情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捻時。」

〔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詩:「窗間白發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明〕宋應星《憐愚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多。」

〔清〕潘際雲《廠橋》:「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裴說《句》:「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

〔唐〕許渾《寄殷堯藩》:「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

〔唐〕杜荀鶴《書齋即事》:「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

〔宋〕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宋〕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

〔宋〕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

〔明〕楊循吉《題書櫥》:「當怒讀則喜,當病讀則痊。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

〔清〕劉岩《雜詩》:「有書堆數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

〔清〕汪瑩《示兒》:「讀書能養氣,乃為善讀書。」

〔清〕袁枚《寒夜》:「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唐〕杜牧《讀韓杜集》:「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讀詩書向燈燭。」

〔唐〕姚合《別賈島》:「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宋〕王安石《寄吳沖卿》:「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宋〕蘇軾《送任極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別來十年學不厭,讀破萬卷詩愈美。」

〔宋〕劉克庄《贈玉隆劉道士》:「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

〔明〕文徵明《飲子畏小樓》:「尹家在皋橋,喧闐井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

〔清〕袁枚《遣懷雜詩》:「書味在胸中,甘於飲陳酒。」

〔清〕彭兆蓀《讀書》:「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兵多行慮嘩,書多語愁蔓。何以節宣之?一心制眾亂。不見陸士衡,才富轉為患。亦有淮陰侯,多多乃益辦。要以我用書,勿為書所絆。」

出處:

7. 勸人讀書的詩句我要我要六首詩

1、《勸學》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翻譯: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2、《勸學詩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翻譯:沒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3、《讀書》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翻譯: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翻譯: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鑽研中。

5、《勸學》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翻譯: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6、《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翻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7、《讀書有所見作》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翻譯:人心如同禾苗,需要養分的滋養才能生長,禾苗要用泉水去灌溉,人的心要用理義來滋養。一天不去讀書,人的心中沒有好的想法;一個月不去讀書,就會覺得耳朵和眼睛都沒有了精神和爽氣。

8、《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戰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輕。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

8. 《所愛隔山海》蘇聿徵韓莘誰有資源啊,免費的,

鏈接:

提取碼:20I8

熱點內容
總裁小說推薦虐文全名 發布:2025-08-29 16:42:09 瀏覽:967
好看的古代言情穿越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8-29 16:23:15 瀏覽:800
在哪可以聽免費的有聲小說 發布:2025-08-29 16:23:13 瀏覽:769
海量小書庫小說全集免費在線看 發布:2025-08-29 16:22:25 瀏覽:135
女人地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8-29 16:15:14 瀏覽:519
免費言情小說下載txt電子書 發布:2025-08-29 15:58:20 瀏覽:329
好看溫馨文筆好的小說 發布:2025-08-29 15:56:20 瀏覽:977
看言情小說給自己的影響 發布:2025-08-29 15:48:39 瀏覽:164
講述仙人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9 15:20:21 瀏覽:697
浪漫青春校園青梅竹馬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9 15:16:55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