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關於春天的小說名字

關於春天的小說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5-01 14:32:33

Ⅰ 關於春天的文學作品的名字和賞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夜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Ⅱ 描寫春天的文章名家名篇有哪些

1、《大明湖之春》老舍

「北方的春天本就不長,還往往被風七手八腳地颳了走,濟南的桃南丁香海棠什麼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吹得一干二凈,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經過去了!」

作家老舍的散文名篇《大明湖之春》,在文中詳細的描寫了濟南的大明湖春季的美景,在寫法上非常獨特,另鳴新聲,而且不拘一格。這篇散文表達了老舍對北國春天美景的懷念之情,以及作者懂得生活,而且善於發現生活之美的心態。

2、《春》朱自清

朱自清的這篇著名的散文《春》,最初發表於1933年7月,被中國中學語文選為長期教材。 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表達了了作家在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和人格的無線追求,寫出了作家骨子裡的傳統文化積淀以及對自由世界的嚮往之情。

《春》描寫、歌頌了一個朝氣蓬勃的春天,真是的寫出了朱自清的真實內心。

3、《五月的青島》老舍

《五月的青島》是老舍先生的一片非常著名的文章,載於一九三七年六月十六日《宇宙風》第四十三期。

此文用優美生動豐富的語言,不拘一格,別出心裁的描寫手法,形象的描繪了青島五月的春季美景,這篇散文讓無數讀者被青島的美麗春景所深深吸引,令無數人所神往,給人以春天的希望與憧憬。

4、《春之懷古》張曉風

文中最有名的一句是:「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此文『題眼』順著作者的筆尖,回首眺望了半天的「古」,全都是為了反襯「今」,表達了對煙囪如林的環境污染的控訴!

作者受到現代污染的傷害,一去不復返的古代春天,那純凈溫煦的儀態萬千的春天。讓作者無比的懷緬。

5、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一、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裡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2)關於春天的小說名字擴展閱讀

朱自清《春》

創作背景:《春》創作於1933年間。此時作者朱自清剛剛回國了結束歐洲漫遊,與陳竹隱締結美滿姻緣,然後又喜得貴子,還出擔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的系主任,正可謂人生好事連連,春風得意之時。

主題思想:該文主要表達了對作者對自由境界嚮往之情。朱自清當時雖置身在黑暗污濁的舊中國,但他的心靈上卻是一片凈土,精神昂揚向上。

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還有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融入到文章中去。使整篇文章散發著濃濃的詩意,造就了文學獨特的藝術。

修辭藝術: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滿了敘不完的詩情、看不盡的畫意。他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這篇散文中,運用了二十多處修辭手法,頻率非常,令人驚詫。作品是以「春」貫穿全篇,由盼春、繪春、頌春三個部分組成,逐層深入、環環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辭格來作為《春》的「顏料」,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那幅五彩繽紛的早春圖。

Ⅲ 求一部有關春天的短篇小說(不要散文!)與愛情無關,1000字以下

<<春天的旋律>>
水之湄,伊人佇立,其境何美?酉水之濱,五峰山麓,那個如詩如畫的土家小鎮,是我心中永遠走不出的風景。小鎮的名字就是河的名字,洗車河。四周的青山似一位豐姿綽越的母親輕擁著,小鎮是詩人們追尋千年、不經意間從《詩經》里逃逸出來的伊人,她手中漫卷的飄帶就是酉水河。
從十五歲到十八歲,我在那裡生活了整整四年。
從頭都說那是一個出美女的地方,那裡的水,四季長清。不知是眾多的姑娘眼睛幻成了那一道道明波,還是那清亮亮的河水凝成了姑娘們的眼神,至今還記得,那河水每一道波紋都是那樣明艷鮮亮,都是那樣的潔凈,隨時掬起一捧,送入口中,都是那樣清涼甘甜、浸潤肺腑。那時候少女們最喜歡在大橋下沐浴游泳,橋上有許多匆匆過客以及悠閑的乘涼人,對於我們的游戲早已司空見慣,彷彿面對周圍的山水一樣只當一道熟悉的風景。我的夥伴個個有著水一樣的靈秀和靚麗,皮膚細膩得勝過了揚名四方的小鎮豆腐腦,白里透紅的臉色象熟透了的水蜜桃,那鮮嫩、那嬌艷怎麼洗也洗不褪色。那時候沒有游泳衣,我們都穿著自愛縫制的小褂褂,大大方方地挺著微微凸起兩只小青桃的胸部,毫無顧忌地在水中穿來穿水。穿累了,游夠了,一個個走上岸來,坐在大塊大塊的青石上洗衣,長長的黑發濕漉漉地披散在身後,個個都是水蛇腰,個個都是動人的美人魚,那笑聲陽光一樣透明。
小鎮是一個非常古樸的地方,民風純朴的得就象秋日裡的晴空找不到一丁點兒的雜滓。男人們的沐浴地點距離我們很近,有時候不經意間幾個頑皮的自以為還不夠大的小男人就從水底鑽進了我們的陣營。這時候就象沸騰的油鍋里灑進了水滴,驚呼與歡叫和著高揚的水珠直沖雲層。但是不管叫不叫喚,所有的美人魚都會一樣空前的團結,拉的拉手,捉的捉腳,搔的搔腋窩,抓的抓腳心,非把那入侵者弄得精筋疲力連連求饒最後乖乖地滾回自己的領地不可。這種游戲時常發生,可也從來沒有引起過真正的戰爭,大家嬉戲一回鬧一回,也就高高興興地散了。在我們的心裡,不管男人女人身體都不是密秘,美麗是大家的也是公開的。
到過了許多城市之後才知道小鎮的孩子們是最幸福的。在城市裡的家長一遍又一遍地告誡孩子不許下河洗澡的時候,小鎮的母親們卻常常將那些還在蹣跚學步的嬰孩就放到了小河的懷抱里。在小鎮,我幾乎從沒聽見過有人叫自己的孩子不要下河洗澡,河是他們的樂園,更是他們的天堂,從每一年的端午直至深秋十月,小鎮里的孩子們就一直泡在清悠悠的水裡。而且在那裡居住那麼多年,我還很少聽說過有誰家的孩子溺水而亡。這也許跟小鎮壓的格局有關,跟小鎮人的生活習性有關。小鎮架在兩河之上,所有臨水的房子都有一個從河中砌起來的牆腳,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吊腳樓直伸到河上。吊腳樓里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關注小河的眼睛,誰家的孩子要是出了點什麼事,吊腳樓上的眼睛會看得最清楚。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救人活動是救艾老師的獨生女兒艾雲,不知怎麼回事,艾雲經常愛一個人下河,不知不覺就成了落水的小稱砣,讓那些發現她的孩子們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呼救。小河中的呼救聲一響,吊腳樓里的鍋碗瓢盆便跟著響起來,那速度之快我想一定勝過了古代的狼煙,勝過了抗日戰爭時的消息樹。一轉眼的功夫,就有男子,輕輕巧巧地游到了艾雲的身邊,托起了正在深潭的旋渦上打著旋兒的艾雲。這時候總是男人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沉著冷靜和能乾的時候,這時候也是吊腳樓上女人們的眼睛最流光溢彩的時候。我是在一個吊腳樓上目睹這一場精彩的好戲的,整個救人的時間加起來不上兩分鍾,時間雖短卻顯得那樣驚心動魄,以致多少年後我也一直不能忘記。還記得那次最先游到艾雲身邊的大丑,因為他們兄弟二人長得都很瘦,跟那猴皮精似的,人們都習慣於叫他們大丑二丑。可這一次他的動作卻十分優美,輕輕地辟水,小梭魚一般地鑽入水中,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人託了起來。許多平時正眼也不瞧他一下的女人這次眼光中多了一份欣賞與敬意。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小鎮上的人們真是窮得可以,連買鹽的錢也經常短缺。但在小河裡很富有。不知道那時的小河哪來那麼多的魚兒蝦兒蟹兒,一年四季怎麼捉也捉不完。一漲水,我們在河邊隨便放個什麼撮箕之類的工具,就能裝到許多魚蝦。那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放魚葯去毒魚,摸魚和捉蟹就是我們最大的樂趣。那可真是一件冒險的事。有一次,我將小手伸進了一個深深的洞穴抓到一個軟軟的東西以為是條大魚的尾巴,拖出來一看,媽呀,是條花花綠綠的水蛇!好在那時候看別人處理這類場面的次數挺多,自己也有了一些經驗,趕快甩開胳膊,在空中畫了幾個優美的圓圈,水蛇也許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吧,就從涼爽的窩里飛到了熱烘烘的山坡上。經歷了這些煅練,我也操練出了一身農家孩子的大膽。後來在大學,看見那些從小生長在大城市裡的女孩見了一條毛蟲蟲也要驚叫好半天就很難相信她們不是在矯揉造作。
比小河更富有的是那些環抱著小鎮的群山。春天有刺苔苔、羊奶奶、茅千兒、茶泡和三月泡,夏天則有龍船泡,秋天更有八月瓜、陽桃野棗兒野梨兒。我一直懷疑這些都是只有山上才長的東西,讀了那麼多書有些東本一直沒有從書上看到過。比如茶泡吧,它象一個個彩色的燈泡,沒熱時是紅的,熟了之後白里泛著一點淡青,有的白白的面子上還有幾個黑色的霉點子,吃起來嫩脆爽口,清甜宜人,書上就一直沒有人寫過。還有三月泡,它的樣子很近似現在的草莓,但比草莓要秀氣得多,玲瓏剔透、晶瑩鮮潤,顆粒小巧但味道卻濃甜而清香,書上也似乎少有人提起。除了這些野果,就是山菌子了。進了城才知道人們叫它們做蘑菇,一年四季只要天一下雨,我們就可以吃到菌子,那幾乎是小鎮人們桌上的一道主菜。而最好吃的要數樅菌了,一年兩發,春菌金黃、秋菌嫣紫,芳香無比,不僅可以鮮吃,還可以用油蔬成菌油作為吃面的炒菜的作料,一年四季做出菌類佳餚,實為一種難得的山珍。除此而外,山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珍奇動物,每到秋收過後人們便開始上山趕仗,起下來野豬、白面、麂子味道特別鮮美。有的人家,野味吃不完,掛在炕頭薰一薰,當作珍貴的禮品帶給遠方的親朋好友。
女孩子不能上山趕仗,但一年四季我們除了呆在水裡,便是呆在山上了。我們一群小女子也有一個孩子王,她叫紅娥,上山摘茶泡、撿菌子、拾乾柴,只要紅娥吆喝一聲,上寨下寨——整個小鎮的孩子便都會蜂湧而去。在山上,紅娥很會照顧每一個人。我是一個後加入者,小學畢業後才隨調動工作的母親來到了這里。而我得到紅娥的照顧卻是最多的,每一次我拾的柴總是最少,而且捆得鬆鬆垮垮,根本挑不回去。紅娥叫一聲「拿條藤子來」,就有人把藤子送到了她的手上,「誰的柴多些湊一點過來?」又有人往我的柴堆上加兩把,紅娥飛快地幫我重新捆好了柴。可惜我偏偏不爭氣,還沒走出一泡尿遠又直喊挑不動了,每次都是紅娥飛快地跑上前,把自己的柴一放,回過頭來接我。後來,我考上了大學,紅娥也考上了省城一所有名的學校,從此,我們離開了小鎮。只是來來去去的路上我們依然同路,我知道在大學里她照樣非常出色。第一次見面許多長沙伢子望著她目瞪口呆:湘西真有這么美麗的女子?畢業後我們天各一方少了一些往來,前日邂逅,才知道她早已把自己的公司辦到了省城和州府。徹夜長談中,我們又回到了酉水之濱、五峰山麓那個如詩如畫的小鎮。
小鎮,伊人,別來無恙?

Ⅳ 寫春的作品名稱和作者

朱自清《春》
凌應儉《春天》
鐵凝《洗桃花水的時節》
秦牧《春天的色彩和聲音》
馮德英《苦菜花》_其中有一段描寫春天:
春天,大地從冬寒里蘇醒復活過來,被人們砍割過陳舊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壯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工修培,它們就在風吹雨澆和陽光的撫照下,生長
起來。這時,遍野是望不到邊的綠海,襯托著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種種野花卉,一陣潮潤的微風吹來,那濃郁的花粉青草氣息,直向人心裡鑽。無論誰,都
會把嘴張大,深深地向里呼吸,像痛飲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德萊塞《巨人》:
地是平坦的——像桌面一般平坦——地上長著去年留下來的日漸衰枯的褐色野草,在早晨的微風中微微地搖動著,野草下面已有新的綠意——這是草木知春
的徵候。不知道是什麼緣故,有一種透明的氣圈籠罩著那個城市的遠遠的模糊的輪廓,使得城市好像是一隻埋在琥珀里的蒼蠅似的,賦與它一種藝術的微妙意味,這
使他感動了。
契科夫《在春天裡》
葛迪鶴《春之迷》
峻青《春光曲》

Ⅳ 小說中女主角叫春天,小說叫什麼名字

現代的:冰果、夏雨辰、夏雨桐(姐弟用的哈)、袁宥、左喬、伊曼雪、伊洛雪(雙胞胎的)、佐華東俊(日本的名字)、等,
古代的:言祁、芷兒、雅柔、木陽、聖翊、上官江芯、天尋、等
都是我原來想要寫的小說的名字,後來因為某種原因放棄了,嗯~~你要加油哈,寫出來給我看哦
網路號:殤雨2
加油

Ⅵ 求描寫春天的文章,要著名作者寫的。

一、朱自清《春》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二、巴金《春天裡的秋天》

春天。枯黃的原野變綠了。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陽光溫柔地對著每個人微笑,鳥兒在歌唱飛翔。花開放著,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著,紅的星,綠的星,白的星。蔚藍的天,自由的風,夢一般美麗的愛情。

三、秦牧《春天的色彩和聲音》

逐漸增加的太陽的熱力使大地回春。春天像一位童話裡面美麗的仙女,它從海洋上躍登海南島,又從海南島躍登大陸南端,一路向北傳遞春天的消息。她所到之處,冰雪融了,樹木抽芽了,鮮花開放了,冬眠的動物睜開惺松睡眼醒過來了。

四、袁鷹《長安柳色》

一場場黃風捲走了北方的嚴寒,送來了山野的春天。這里的春天不像南方那樣明媚、秀麗,融融的陽光只把疊疊重重的灰黃色山巒,把鑲嵌在山巒的屋宇、 樹木,把擺列在山腳下的丘陵、溝壑一古腦地融合起來,甚至連行人、牲畜也融合了進去。

五、茅盾《足跡》

一場春雨過後,柳枝綠了,桃花笑了.山溪水滿,水面上時而飄過一二片桃花瓣.天色像玻璃一樣嫩碧中透亮.太陽喜眉笑眼地從東半天升騰起來,紅得像少女的臉膛,盈盈動人.如詩如畫的春色和壯麗多姿的山川,使人感到舒暢,生氣勃勃。

(6)關於春天的小說名字擴展閱讀:

《春天裡的秋天》是巴金基於當時泉州社會現實創作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凄楚動人的愛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學教師在泉州和他的女學生鄭佩容相愛著,但遭到女方父親的強烈反對,他倆逃到廈門鼓浪嶼。但是他們的愛情終難為封建禮教所容,在短暫的幸福時光過後,鄭佩容在母親的電促下返回泉州,從此音信杳渺,最終在父母所包辦的婚姻中鬱郁而終。

Ⅶ 關於春天的作品有哪些

蘇叔陽《春天的夢》 沒有人知道春天從什麼地方開始。春天不像賽跑者那樣有一個起點。大概是在艾佛格來的多水的荒野,在奧岐綽比湖以南,春天形成了,蓬勃了,蔓延開來了;在向北伸展時,步伐越來越有力,色調越來越鮮明。在這里,在美國的南端,春天的來臨並不突然,不像有些新英格蘭山谷那樣,剎那之間便開滿了罌粟科和毛茛科植物的花。在這里,時令的遞嬗是緩慢的,季節的鍾擺擺得慢,擺動的弧形線也不那麼長。 --(美)艾溫.威.蒂爾《春滿北國》 在佛羅里達半島熱帶性的尖端,春的蹤跡是不容易發現的,除非你細心尋覓。但在這里,奧岐綽比湖以北,春天卻已漸成為明顯的季節了。三月初的清早,強風拂拂,我們馳過好幾英里草原的濕地,發覺這里的野花已在競發。谷精草的小白花已經開遍止水的池塘和水淹的平原,在那裡,龍蝦灰色的尖甲浮出新草的嫩綠之上。燕子花也聚在一起開始著花,不久就會以光艷的藍色掩蓋過平地。在附近謹慎地著花的是藍眼草。還有紫羅蘭,這是我們這次長途旅行所見到的第一朵紫羅蘭花。從基西米草原起,一路往北,紫羅蘭隨處可見,在高山上,在海濱,在北國黯黑森林的邊緣都有。密西西比河以東,盛開的紫羅蘭超過五十種以上。紫羅蘭是美國北部春天的標志。
記得採納啊

Ⅷ 關於春天的散文或小說

柔柔地,小草拂著褲管,春的氣息那麼真實地貼近肌膚。有露珠停留,在葉尖墜墜不肯滑落。不肯滑落的還有春天的色彩,明亮而輕快。不敢太急,徐徐地移動腳步,印下一條清新的痕跡,象是春天不經意抹過一筆淡淡的油彩。是怕驚動一些夢和呢喃,還是怕春天的手指搔癢心底的某個地方,怕有些人和事紛擾我的思緒。徐徐而行,徐徐而行……

第一聲鳥鳴,從樹林那頭傳來,清脆嘹亮。是春天的聲音,那綠油油的顫音,驚了我的腳步,驚動了第一滴露珠的跌落,濺在泥土的額前,驚慌失措。又有第二聲鳥鳴傳來,近在咫尺,就在頭頂的某個方向,在樹葉間,在嫩芽兒里,順著枝椏奔放起來。緊接著,第三聲,第四聲……整個林子就熱鬧了。

索性躺在春天的手掌里,任陽光就這么肆意地撫摸。那稀疏的葉兒間,陽光成了一條條金線,織著耀眼的圖案,一幅幅掛在我與春天之間。小草兒已豎起了身子,搖搖晃晃,要在陽光的懷抱里,拚命表現自己,表現一場爭先恐後的舞蹈。就這樣,陽光漸漸笑了。

身旁的一朵不知名的花,凝眸看著一切。看著我與小草和陽光。小小的花瓣兒,淡淡地黃。藏在草葉里,不意爭先,卻在不經意間泄露春的驕傲。我回眸看著小小花,期待與她有一場春天的對話,可她瘦瘦的身子,又躲進了小草的綠叢里。一陣微風拂過,她卻藏得更深了,一閃一閃,在綠草叢里,一路竄到林子外。

林子外是一條河,我的母親河。河水在漲,浸過泛白的卵石,一步一步靠近我,靠近春意盎然的小島。她已經忘了去冬的那場冰凍,忘了幾近露脊的尷尬。輕唱著,舒緩地向前流動,帶著春天的氣息,映著河對岸一坡一坡的金黃,那麼愜意而張揚。

Ⅸ 有哪些文學作品是描寫春天的

描寫春天的文學作品:
《春》,作者:朱自清
《春天》,作者:凌應儉
《洗桃花水的時節》,作者:鐵凝
《春天的色彩和聲音》,作者:秦牧
《在春天裡》,作者:契科夫
《春天的夢》,作者:蘇叔陽

Ⅹ 春天的小說有哪些

春的美文《春》(朱自清)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春之懷古

(台灣 張曉風)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麵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雲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隻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雲,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的。

春天必然會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樑受盡風欺雪擾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後,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隻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舒適,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音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於還是不敢宣布統計數字。

至於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或者,在什麼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歲月的河流細數著日子的漫長,我獨自坐在冬日的田野,聆聽一種心境真摯的低語,期翼春天的來臨,就像那小草,哪怕荒蕪的生命已經被上個春天遺忘很久,但依然相信,在一百次里,總有一百次,春天會被它的赤誠再次感動得流淚。
綠色的歌終於開始在季節里飛舞,一排心跡的浪沖上春冬邊緣的岸石,刻劃著一次次激情的親吻,一種大筆的渲染,在潑墨的豪氣中烘然的點燃了濕淋淋的眼波,使冬哥哥在春姑娘的奔放與熱情中,羞澀的遠去,完成了接力任務的交替。
之後,春風輕輕地吹拂,細雨悄悄地滋潤,餐廳後面高大的楊樹長出了嫩芽,慢慢地穿上一身綠色的盛裝;人工湖畔垂柳那柔韌的枝條上,也綴滿了米粒般鵝黃色的新芽,春風里,猶如飄曳著串串珠簾;那主路兩旁的法桐都綻出了嫩芽,披上了綠裝,興高采烈地迎著行人,傾吐著濃郁的春天氣息。桃樹上粉紅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條,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後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豐姿;路旁黃黃的迎春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披上了金燦燦的艷裝;圖書館前面的草坪讓我們真正領略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景象。鳥兒也不甘寂寞,它們在枝頭上盡情的歌唱著。這一切像一支輕柔的曲子,像一幅清晰的風景畫。如此的境地,不能不說是視覺、嗅覺和聽覺的盛宴!
春天是感覺的,是對美麗環境的感覺,從美麗的環境感知和體會,從身邊的常情瑣事中品味一些人生的真象,感受一些大自然和諧地呼應,讓心靈自在和安寧,心平氣和地品味人生和生命,恬淡悠然地享受寧靜致遠的一種境界。就是一種心情。
在如此美麗的春天裡我們要以春的心情去對待自己身邊的朋友。時光飛逝,大學生活以過去了四分之三,對待友情也有了新的體會,這友情比小學來得有選擇,比中學來得有情趣,比工作後來得有誠意。大學是一個心靈最為開放的時期,渴望友情如同乾涸的秧苗渴望甘霖,如同沙漠中的徒步旅行者渴望甘露;此時,當我們發現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時,那種喜悅是無法言表的,它比愛情來得平靜,卻比愛情來得持久。記得剛入校時我們拚命地給老同學、舊朋友寫信、打電話,傾訴煩惱、排遣寂寞,而現在我們把更多的時間和親情給了身邊的新朋友。他們成了我們的雨中傘、雪中炭。
美麗的春的環境能夠洗滌因生活帶來的煩惱,使我們感覺到心靈的歸屬。今天,心靈的空白似乎成為平淡無奇日子中的現實存在,孤獨的旗上不時飄起溝通的渴望,呼喚被感應、感知,拆除一切隔膜、防範與阻隔,敞開心扉,讓生命的沙洲呈現出蓬勃生機,這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
如今,我們深知每個室友的脾氣與毛病,我們也感受到了每個人的可愛與魅力。我們熟練掌握了她們的交往技巧。我們的宿舍是一個小家庭,我們的友情有表及里;我們的宿舍也是一個小社會,它潛移默化中教會了我們成長。
在美麗環境里,尋得一方沃土,讓自己的心靈凈化,不為物喜,不為己悲,靜中觀動。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任意,靜觀天際雲卷雲舒。諳盡世中滋味,而不以持空寂而苦,思出世而無污染,脫後景之塵緣,這也是春天,這是自己心靈的春天!
春天是真的到了!我不得不沉浸在春天的溫柔里,任她柔情的細指輕撫我們的臉龐。那記憶的花蕾、那綠綠的草,還有積雪不泯的天山,都開始在春風里放歌,那風景的岸也在春風的擁抱里親切而明媚,徹底袒露著綠色的青春情懷,這是一幅多麼濃厚的寫意啊,她在春天的日子裡悄悄地盛開。
那麼,就讓我們相攜著走進春天吧,拋卻所有的遺憾和煩惱,深入春天的腹地中,再次醉享美麗。
春天畢竟到了,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我們可以生活在明天的日子裡,讓心中的激情與希望,再次被季節點燃!

除了自清的<春>,其他名家的寫春美文還有:

春底林野
許地山

春光在萬山環抱里,更是泄露得遲。那裡的桃花還是開著;漫遊的薄雲從這峰飛過那峰,有時稍停一會,為的是擋住太陽,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蔭下避光焰的威嚇。
岩下的蔭處和山溪滿了薇蕨和其他鳳尾草。紅、黃、藍、紫的小草花點綴在綠茵上頭。
天中的雲雀,林中的金鶯,都鼓起它們的舌簧。輕風把它們的聲音擠成一片,分送給山中各樣有耳無耳的生物,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聽得大醉,也和著聲音的節拍一會倒,一會起,沒有針定的時侯。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裡撿桃花的落瓣哪。他們撿著,清兒忽嚷起來,道:「嘎,邕邕來了!」眾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盡頭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裡摘草花。
清兒道:「我們今天可要試試阿桐的本領了。若是他能辦得到,我們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瓔珞圍在他身上,封他為大哥如何?」
眾人都答應了。
阿桐走到邕邕面前,道:「我們正等著你來呢。」
阿桐的左手盤在邕邕的脖上,一面走一面說:「今天他們要替你辦嫁妝,教你做我的妻子。你能做我的妻子么?」
邕邕狠視了阿桐一下,回頭用手推開他,不許他的手再搭在自已脖上。孩子們都笑得支持不住了。
眾孩子嚷道:「我們見過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贏了!」
邕邕從來不會拒絕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說那話,就能使她動手呢?是春光的盪漾,把她這種心思泛出來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這樣呢?你且看:漫遊的薄雲還是從這峰飛過那峰。你且聽:雲雀和金鶯的歌聲還布滿了空中和林中。在這萬山環抱的桃林中,除那班愛鬧的孩子以外,萬物把春光領略得心眼都迷濛了。

為了這春天
羅蘭

春,說不出帶給你的是什麼,只覺得整個兒是一段從蕭索到繁榮的掙扎,是人對自然的耐力與生存意志的嚴酷考驗,是非常痛苦的一個過程。當一切完成之後,那份對於新生的茫然,卻如大夢初醒——要重新認識這世界和自己所站立的位置了!
每一個四季,每一個生命,豈不都是經歷如此的過程?從掙扎著出生到懵然的覺醒,用完全陌生的眼睛認識環境,適應生存,肯定自我,而後再一次的從繁榮到蕭索,又從蕭索到新生的呢?
經過了各式各樣的匆匆,也經過了各式各樣的冷暖,穿皮衣的日子,擠人潮的日子;提著大包小包,不知為什麼不能眾醉獨醒,而只能隨俗奔忙的日子,春節這一天,驟然間,一切靜止,大概是歲月蛻變到了頂點吧?然後回到家裡升起一些爐火,點亮一些燭光,在門前或各個角落,張貼一些生命的象徵,宣告掙扎的決心,祝禱生命的持續與繁華。接著,在醇酒一般濃濃的醉意中,忽然那一切的掙扎與戒備都解除了。街上再度有了車聲,人蹤再度從疏落到繁盛。外面的大樹擺脫了歲暮的枯黃,和幾上的桃枝一起綻出了新葉。日歷一下子就要跨到三月,一個新的奔赴,在軌道上已經進行好一陣子了,而你在這個蛻變的季節里夢游著。
你,曾經是怎樣活過來的呢?
好像剛剛發現自己被放置在一個陌生的起點,四顧茫然,要從頭找回一些記憶,發現一些去歲的遺痕。從無依中起步是如此的需要集中神智來使自己擺脫舊夢,是如此的需要氣力來讓自己舉步前行!
醒過來的時候,是淡淡的春晨,外面正下著雨,雨中車輛駛過的聲音是那樣的陌生又熟稔。以前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去聽這川流著的行列呢?以前你的苦是什麼滋味,你的樂是什麼狀貌?你曾經在成功的頂峰還是在失敗的谷底?你曾經為愛興奮還是為恨傷懷?你曾為做錯過什麼而痛悔?為忽略了什麼而失落?你曾有什麼事該做而未做?你曾允諾過什麼而未實行?
夢前與夢後,隔著一片霧一般的空白吧?
也許,也許,仍有一片傷痕在痛,提醒你,那錯誤的噩運仍在持續;也許,也許,你記起有一枚小小的青葉,在心的冬眠中等待綻發。你要彌補的是什麼呢?要完成的是什麼呢?要追尋的是什麼呢……
你需要一些答案。
而日子已經在春雨與春晴,春寒與春暖中,一頁一頁的飛去。彷彿是舊時一些愛情的信簡,那些薄薄的紙頁所飛越過的時間與空間,均已不再。
要寫的是一封不該寫也不該寄的信,卻是一封最想寫也最想寄的信。寄給一個綠綠的春天,告訴他,你的心情為了這春天而漲滿溫柔的淚水。

《春天的旋律》

水之湄,伊人佇立,其境何美?酉水之濱,五峰山麓,那個如詩如畫的土家小鎮,是我心中永遠走不出的風景。小鎮的名字就是河的名字,洗車河。四周的青山似一位豐姿綽越的母親輕擁著,小鎮是詩人們追尋千年、不經意間從《詩經》里逃逸出來的伊人,她手中漫卷的飄帶就是酉水河。
從十五歲到十八歲,我在那裡生活了整整四年。
從頭都說那是一個出美女的地方,那裡的水,四季長清。不知是眾多的姑娘眼睛幻成了那一道道明波,還是那清亮亮的河水凝成了姑娘們的眼神,至今還記得,那河水每一道波紋都是那樣明艷鮮亮,都是那樣的潔凈,隨時掬起一捧,送入口中,都是那樣清涼甘甜、浸潤肺腑。那時候少女們最喜歡在大橋下沐浴游泳,橋上有許多匆匆過客以及悠閑的乘涼人,對於我們的游戲早已司空見慣,彷彿面對周圍的山水一樣只當一道熟悉的風景。我的夥伴個個有著水一樣的靈秀和靚麗,皮膚細膩得勝過了揚名四方的小鎮豆腐腦,白里透紅的臉色象熟透了的水蜜桃,那鮮嫩、那嬌艷怎麼洗也洗不褪色。那時候沒有游泳衣,我們都穿著自愛縫制的小褂褂,大大方方地挺著微微凸起兩只小青桃的胸部,毫無顧忌地在水中穿來穿水。穿累了,游夠了,一個個走上岸來,坐在大塊大塊的青石上洗衣,長長的黑發濕漉漉地披散在身後,個個都是水蛇腰,個個都是動人的美人魚,那笑聲陽光一樣透明。
小鎮是一個非常古樸的地方,民風純朴的得就象秋日裡的晴空找不到一丁點兒的雜滓。男人們的沐浴地點距離我們很近,有時候不經意間幾個頑皮的自以為還不夠大的小男人就從水底鑽進了我們的陣營。這時候就象沸騰的油鍋里灑進了水滴,驚呼與歡叫和著高揚的水珠直沖雲層。但是不管叫不叫喚,所有的美人魚都會一樣空前的團結,拉的拉手,捉的捉腳,搔的搔腋窩,抓的抓腳心,非把那入侵者弄得精筋疲力連連求饒最後乖乖地滾回自己的領地不可。這種游戲時常發生,可也從來沒有引起過真正的戰爭,大家嬉戲一回鬧一回,也就高高興興地散了。在我們的心裡,不管男人女人身體都不是密秘,美麗是大家的也是公開的。
到過了許多城市之後才知道小鎮的孩子們是最幸福的。在城市裡的家長一遍又一遍地告誡孩子不許下河洗澡的時候,小鎮的母親們卻常常將那些還在蹣跚學步的嬰孩就放到了小河的懷抱里。在小鎮,我幾乎從沒聽見過有人叫自己的孩子不要下河洗澡,河是他們的樂園,更是他們的天堂,從每一年的端午直至深秋十月,小鎮里的孩子們就一直泡在清悠悠的水裡。而且在那裡居住那麼多年,我還很少聽說過有誰家的孩子溺水而亡。這也許跟小鎮壓的格局有關,跟小鎮人的生活習性有關。小鎮架在兩河之上,所有臨水的房子都有一個從河中砌起來的牆腳,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吊腳樓直伸到河上。吊腳樓里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關注小河的眼睛,誰家的孩子要是出了點什麼事,吊腳樓上的眼睛會看得最清楚。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救人活動是救艾老師的獨生女兒艾雲,不知怎麼回事,艾雲經常愛一個人下河,不知不覺就成了落水的小稱砣,讓那些發現她的孩子們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呼救。小河中的呼救聲一響,吊腳樓里的鍋碗瓢盆便跟著響起來,那速度之快我想一定勝過了古代的狼煙,勝過了抗日戰爭時的消息樹。一轉眼的功夫,就有男子,輕輕巧巧地游到了艾雲的身邊,托起了正在深潭的旋渦上打著旋兒的艾雲。這時候總是男人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沉著冷靜和能乾的時候,這時候也是吊腳樓上女人們的眼睛最流光溢彩的時候。我是在一個吊腳樓上目睹這一場精彩的好戲的,整個救人的時間加起來不上兩分鍾,時間雖短卻顯得那樣驚心動魄,以致多少年後我也一直不能忘記。還記得那次最先游到艾雲身邊的大丑,因為他們兄弟二人長得都很瘦,跟那猴皮精似的,人們都習慣於叫他們大丑二丑。可這一次他的動作卻十分優美,輕輕地辟水,小梭魚一般地鑽入水中,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人託了起來。許多平時正眼也不瞧他一下的女人這次眼光中多了一份欣賞與敬意。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小鎮上的人們真是窮得可以,連買鹽的錢也經常短缺。但在小河裡很富有。不知道那時的小河哪來那麼多的魚兒蝦兒蟹兒,一年四季怎麼捉也捉不完。一漲水,我們在河邊隨便放個什麼撮箕之類的工具,就能裝到許多魚蝦。那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放魚葯去毒魚,摸魚和捉蟹就是我們最大的樂趣。那可真是一件冒險的事。有一次,我將小手伸進了一個深深的洞穴抓到一個軟軟的東西以為是條大魚的尾巴,拖出來一看,媽呀,是條花花綠綠的水蛇!好在那時候看別人處理這類場面的次數挺多,自己也有了一些經驗,趕快甩開胳膊,在空中畫了幾個優美的圓圈,水蛇也許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吧,就從涼爽的窩里飛到了熱烘烘的山坡上。經歷了這些煅練,我也操練出了一身農家孩子的大膽。後來在大學,看見那些從小生長在大城市裡的女孩見了一條毛蟲蟲也要驚叫好半天就很難相信她們不是在矯揉造作。
比小河更富有的是那些環抱著小鎮的群山。春天有刺苔苔、羊奶奶、茅千兒、茶泡和三月泡,夏天則有龍船泡,秋天更有八月瓜、陽桃野棗兒野梨兒。我一直懷疑這些都是只有山上才長的東西,讀了那麼多書有些東本一直沒有從書上看到過。比如茶泡吧,它象一個個彩色的燈泡,沒熱時是紅的,熟了之後白里泛著一點淡青,有的白白的面子上還有幾個黑色的霉點子,吃起來嫩脆爽口,清甜宜人,書上就一直沒有人寫過。還有三月泡,它的樣子很近似現在的草莓,但比草莓要秀氣得多,玲瓏剔透、晶瑩鮮潤,顆粒小巧但味道卻濃甜而清香,書上也似乎少有人提起。除了這些野果,就是山菌子了。進了城才知道人們叫它們做蘑菇,一年四季只要天一下雨,我們就可以吃到菌子,那幾乎是小鎮人們桌上的一道主菜。而最好吃的要數樅菌了,一年兩發,春菌金黃、秋菌嫣紫,芳香無比,不僅可以鮮吃,還可以用油蔬成菌油作為吃面的炒菜的作料,一年四季做出菌類佳餚,實為一種難得的山珍。除此而外,山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珍奇動物,每到秋收過後人們便開始上山趕仗,起下來野豬、白面、麂子味道特別鮮美。有的人家,野味吃不完,掛在炕頭薰一薰,當作珍貴的禮品帶給遠方的親朋好友。
女孩子不能上山趕仗,但一年四季我們除了呆在水裡,便是呆在山上了。我們一群小女子也有一個孩子王,她叫紅娥,上山摘茶泡、撿菌子、拾乾柴,只要紅娥吆喝一聲,上寨下寨——整個小鎮的孩子便都會蜂湧而去。在山上,紅娥很會照顧每一個人。我是一個後加入者,小學畢業後才隨調動工作的母親來到了這里。而我得到紅娥的照顧卻是最多的,每一次我拾的柴總是最少,而且捆得鬆鬆垮垮,根本挑不回去。紅娥叫一聲「拿條藤子來」,就有人把藤子送到了她的手上,「誰的柴多些湊一點過來?」又有人往我的柴堆上加兩把,紅娥飛快地幫我重新捆好了柴。可惜我偏偏不爭氣,還沒走出一泡尿遠又直喊挑不動了,每次都是紅娥飛快地跑上前,把自己的柴一放,回過頭來接我。後來,我考上了大學,紅娥也考上了省城一所有名的學校,從此,我們離開了小鎮。只是來來去去的路上我們依然同路,我知道在大學里她照樣非常出色。第一次見面許多長沙伢子望著她目瞪口呆:湘西真有這么美麗的女子?畢業後我們天各一方少了一些往來,前日邂逅,才知道她早已把自己的公司辦到了省城和州府。徹夜長談中,我們又回到了酉水之濱、五峰山麓那個如詩如畫的小鎮。
小鎮,伊人,別來無恙?

熱點內容
囂張巫哲小說免費閱讀無彈窗 發布:2025-08-22 17:01:47 瀏覽:590
搞笑小說角色名字 發布:2025-08-22 16:56:43 瀏覽:238
異世爽文位面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5-08-22 16:50:20 瀏覽:138
有壞學生三個字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8-22 16:46:48 瀏覽:934
言情小說類似春日宴 發布:2025-08-22 16:38:06 瀏覽:624
好看的言情小說女主是大夫 發布:2025-08-22 16:37:58 瀏覽:177
小說蹉跎好看嗎 發布:2025-08-22 16:37:20 瀏覽:82
校園耽等小說 發布:2025-08-22 16:32:48 瀏覽:26
在小說里好聽的名字三個字的女 發布:2025-08-22 16:22:15 瀏覽:373
關於宇宙的小說排行 發布:2025-08-22 16:06:22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