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說過的所有小說名字
㈠ 劉蘭芳評書全集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提取碼:qb6k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
劉蘭芳,1944年生於遼寧省遼陽市。
六歲學唱東北大鼓,後拜師學說評書。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㈡ 劉蘭芳都講過哪些評書
姓名:劉蘭芳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44年
民族:滿族
籍貫:遼陽人
職務:現任中國曲藝之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對外愛好交流協會理事。
劉蘭芳,全國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1944年生,滿族,遼陽人。從小隨母學唱東北大鼓。
16歲人鞍山市曲藝團。曾拜孫惠文、趙玉等著名藝人為師。
1976年演唱東北大鼓《千里送嬰兒》參加遼寧省曲藝之調演,被評為優秀節目。
1978年演唱東北大鼓《刑場婚禮》獲遼寧省曲藝匯演優秀表演獎。
1979年與王印權合作整理編寫評書《岳飛傳》,全國100餘家電台廣播轟動全國,波及海外。獲全國廣播評書一等獎,出版後發行100多萬冊,多家報刊雜志轉載,部分情節被改編成京劇、連環畫和灌制唱片。而後又整理改編廣播了評書《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
1981年評書《岳飛大戰金兀術》獲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一等獎;
1983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1986年評書。《姑娘萬歲》獲全國曲藝新曲(書)目比賽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三等獎;
1987年表演評書《拋彩招親》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同年榮獲全國總工會授予的「五一」勞動獎章和主國優秀文化藝術工作者稱號;
1988年出席第五次愛國文代會;
1989年榮獲遼寧省人民政府「優秀文藝成果獎」。
1991榮獲首屆全國電台《小說連播》節目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稱號;
1993年榮獲《全國十大評書名家》稱號
1993年演唱滿族單鼓《義犬救主》獲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表演一等獎和最佳演員獎;
1996年出席第六次全國文代會。
1997年表演評書」回家」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入《中國評書精華》講史土耳其、英國、日本、等國。傳略被輯入《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戲曲曲藝詞典》、《滿族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榮獲《世界名人證書》和《中國優秀專門人才事略大典》。
評書:《岳飛傳》、《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
㈢ 劉蘭芳評書評書大全
1、《岳飛傳》
主要講述一代民族英雄岳飛,從一個貧家之子成長為一代名將,從精忠報國,到最後含冤屈死的悲壯生平。
為編說《岳飛傳》,劉蘭芳與丈夫王印權白天在團里演出,夜裡把孩子哄睡之後才伏案寫作。
《岳飛傳》曾經先後有百餘家電台同時播放,出版發行圖書100多萬冊的火爆。
4、《白牡丹行動》
《白牡丹行動》是表演藝術家劉蘭芳的評書,1979年在電台上播講,電台版全48回,電視版全60回。
講述了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長江北岸,南京城裡的敵人一片混亂之際,我地下女黨員丹華奉中國人民解放軍江北前線指揮部命令,到上海執行一項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任務,這項任務關繫到整個戰局的發展,這項任務的名稱就叫作白牡丹行動計劃。
5、《趙匡胤演義》
《趙匡胤演義》是關於趙匡胤開宋的評書。作者是孫惠文、劉蘭芳。本書詳細寫了趙匡胤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
㈣ 劉蘭芳評書講的靠山王楊林,羅藝是什麼評書
隋唐演義,又叫大隋唐,褚人獲寫的章回體小說。
㈤ 劉蘭芳所有評書都有什麼啊,名字分別是什麼呢,哪個好心人告訴我一下,萬分感謝
姓名:劉蘭芳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44年 民族:滿族 籍貫:遼陽人 職務:現任中國曲藝之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文聯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對外愛好交流協會理事。 劉蘭芳,全國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1944年生,滿族,遼陽人。從小隨母學唱東北大鼓。 16歲人鞍山市曲藝團。曾拜孫惠文、趙玉等著名藝人為師。 1976年演唱東北大鼓《千里送嬰兒》參加遼寧省曲藝之調演,被評為優秀節目。 1978年演唱東北大鼓《刑場婚禮》獲遼寧省曲藝匯演優秀表演獎。 1979年與王印權合作整理編寫評書《岳飛傳》,全國100餘家電台廣播轟動全國,波及海外。獲全國廣播評書一等獎,出版後發行100多萬冊,多家報刊雜志轉載,部分情節被改編成京劇、連環畫和灌制唱片。而後又整理改編廣播了評書《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 1981年評書《岳飛大戰金兀術》獲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一等獎; 1983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1986年評書。《姑娘萬歲》獲全國曲藝新曲(書)目比賽表演一等獎和創作三等獎; 1987年表演評書《拋彩招親》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同年榮獲全國總工會授予的「五一」勞動獎章和主國優秀文化藝術工作者稱號; 1988年出席第五次愛國文代會; 1989年榮獲遼寧省人民政府「優秀文藝成果獎」。 1991榮獲首屆全國電台《小說連播》節目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稱號; 1993年榮獲《全國十大評書名家》稱號 1993年演唱滿族單鼓《義犬救主》獲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表演一等獎和最佳演員獎; 1996年出席第六次全國文代會。 1997年表演評書」回家」參加第五屆中國藝術節;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入《中國評書精華》講史土耳其、英國、日本、等國。傳略被輯入《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戲曲曲藝詞典》、《滿族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榮獲《世界名人證書》和《中國優秀專門人才事略大典》。 評書:《岳飛傳》、《楊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
㈥ 評書排行榜前二十名分別是哪些
評書排行榜前二十名:《明英烈》、《亂世梟雄》、《三國演義》、《三俠五義》、《楊家將》、《隋唐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劉秀傳》、《岳飛傳》《包公案》、《小八義》、《呼延慶打擂》、《海青天》、《程咬金外傳》、《樑上君子》、《楊家將全傳》、《趙匡胤演義》、《紅樓夢》、《五鳳朝陽刀》。
1、《明英烈》
講的是明朝開國的故事,從朱元璋趕赴武科場開講以至講到定都金陵,全書分武科場、戰襄陽、請徐達、十王興隆會、常茂出世、破金陵等故事組成,《明英烈》是單田芳的看家書,當然寫的精彩之極,從這部書上你能夠體會到單田芳在講史書上的獨有的特點:三分說七分評,辯證的看待歷史(單先生不愧是歷史系畢業的)。
2、《亂世梟雄》
2012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和其子單瑞林。 全書共分五部,深度講述了一代梟雄張作霖及張學良父子的傳奇人生,再現了中國從滿清到民國社會變革期的宏大圖景。本書是一部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沒落與重生的長篇歷史小說,融政治、歷史、軍事、權謀於一體的網路全書。
3、《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同時,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三俠五義》的版本眾多、流傳極廣,書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的內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白眉大俠》
由單田芳根據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清末傳統文學作品《小五義》《續小五義》等作品創作改編的評書作品, 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眾多續書版本之一,1998年07月由北京鴻達以太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行的評書集,作者單田芳。
5、《劉秀傳》
田連元創作的長篇評書,共七十回。講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大亂,太子劉秀舉兵起義,建立東漢的故事。
㈦ 我想下載劉蘭芳所有評書
酷我音樂盒--我的應用--評書小說--劉蘭芳,搜索完成後,點擊全部下載。可以打包下載到你希望的電腦任何地方
㈧ 評書家劉蘭芳講過哪些評書
講過《楊家將》、《呼家將》、《包公巧斷螃蟹三》、《三打烏龍鎮》、《白牡丹行動》、《趙匡胤演義》、《劉金定大戰南唐》、《小將岳雲》等。
1、《楊家將》
《楊家將》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楊家將》和《岳飛傳》同屬劉蘭芳的經典代表作品,該評書的常見版本為136回,另有一版本為109回。
5、《白牡丹行動》
《白牡丹行動》講述了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長江北岸,南京城裡的敵人一片混亂之際;
地下女黨員丹華奉中國人民解放軍江北前線指揮部命令,到上海執行一項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任務,這項任務關繫到整個戰局的發展,這項任務的名稱就叫作白牡丹行動計劃。
㈨ 著名評書都有什麼
單田芳:三俠五義,七傑小五義,白眉大俠,龍虎風雲會,隋唐演義,三俠劍,童林傳,水滸傳,封神演義,明英烈,薛家將等等等等。。。。。。
喜歡聽,就在小說搜索裡面直接搜索你喜歡的評書名字
㈩ 關於單田芳和劉蘭芳都有哪些評書
單田芳:(1935.11— )河北淶水(一說山東德平)人。原名單傳忠。1935年11月11日出生於天津(一說營口)。出身曲藝世家,外祖父王福義是闖關東進沈陽最早的竹板書老藝人;母親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人稱「白丫頭」;父親單永魁是弦師;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單永槐分別是西河大鼓和評書演員。六歲念私塾,七八歲即學會了一些傳統書目。上學後,邊讀書邊幫助父母抄寫段子、書詞,評書中豐富的社會、歷史、地理和生活知識及書曲協作、表演技巧都使他獲益匪淺。十三四歲時就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收到東北工學院和沈陽醫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由於他酷愛說書而棄學從藝,後來拜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其間在遼寧大學歷史系(函授)學習。1956年成為遼寧省唯一具有大學文憑的評書藝人,即使在全國也是鳳毛麟角。1955年參加鞍山市曲藝團,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趙玉峰和評書名家楊田榮的指點,藝術水平大進。二十四歲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間,他先後說過《三國》、《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傳統評書和《林海雪原》、《平原槍聲》、《一顆銅紐扣》、《新兒女英雄傳》、《破曉記》、《紅色保險箱》等新書。在十年動亂中雖遭厄運,但仍然堅持練功,默誦書詞,結構新篇。
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在鞍山人民廣播電台播出了第一部評書《隋唐演義》(《瓦崗英雄》)。此後與其合作十餘載,先後錄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評書。主要有《三國演義》、《明英烈》、《少帥春秋》、《七傑小五義》等,風行大江南北全國幾十家廣播電台。其中《天京血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聽眾多達六億。自1981年以來,他先後出版了近四十部評書,是全國出版評書最多的評書演員。《明英烈》入選《中國十大傳統評書經典》叢書。2000年群眾出版社出版了「單田芳評書全集」。《中國武俠小說史》也將其列為近年來大陸的武俠小說作家之一。評書《白眉大俠》和《宏碧緣》還被拍成電視連續劇播出。此外,他還錄制了《千古功臣張學良》、《七傑小五義》、《隋唐演義》、《鐵傘怪俠》、《欒蒲包與豐澤園》(正續)、《劉伶傳奇》等多部電視評書和自編自演了《龍虎風雲會》(正續)等廣播評書。單田芳還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系中國曲協會員,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會員。
單田芳認為,「說書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頭」,能夠起到異峰突起的作用。生動、准確、鮮明是其評書的最大特點。其評書,口風老練蒼勁,自然流暢;語言生動形象,豐富有趣;行文邏輯周密,句法無誤;說文時,滿腹經綸,詩詞歌賦,華麗高雅;說白時,鄉情俗語,民諺土語,親切生動。總之,他能用生動、精煉、准確、鮮明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環境氣憤,極大地調動了聽(觀)眾的想像力。因此,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華人中也有一定影響,為他贏得「單國嘴」的美譽。他對待評書創作一絲不苟。在編錄《百年風雲》(曾在全國一百四十家市級電台播放,)時,就參閱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國》、《天京之變》、《慈禧前傳》、《清宮十三朝》等幾十種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