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小說名字的由來
❶ 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四大名著」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因為並沒有誰公開提出這個概念,一般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小說叫做「四大名著」。
《西遊》與《金瓶梅》也。兩人之論各異。愚謂書之奇當從其類。《水滸》在小說家,與經史不類;《西廂》系詞曲,與小說又不類。「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由於有性的描寫,被視為誨淫小說,從清順治年間起,便先後頒布了十餘次法令,在全國各地查禁銷毀各種淫詞小說;而《金瓶梅》及其續書便在其中,別列為禁書。後來,《紅樓夢》於清乾隆年間問世,雖與之類似,也有人認為《紅樓夢》是脫胎於《金瓶梅》,但由於《紅樓夢》相對問世較晚,並且未被完全禁止,所以《紅樓夢》的逐步取代《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書」。
而如今的「四大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叫法,這個說法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在近代此四部著作出版量巨大,一些出版商社便把這四部小說合並出版,並冠以「四大名著」系列叢書。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最先推出了這四部小說,其他的出版社跟著效仿,四大名著的稱呼也隨之流行開來。
❷ 《紅樓夢》書名的由來
《紅樓夢》書名不是出自「驚破紅樓夢里心」這句詩。《紅樓夢》書名的由來源於第五回中一套曲子紅樓夢的名稱。
曹雪芹並沒有把他的小說稱為《紅樓夢》,他「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成章回」,又題《金陵十二釵》(今本《紅樓夢》第一回)。在早期流傳的抄本中,這本書都題為《石頭記》。紅樓夢,是第五回中一套曲子的名稱。
甲戌本第一回正文明言:「空空道人……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同書「凡例」第一條:「紅樓夢,是總其全書脂名也」;第五回在「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旁邊有脂批曰:「點題,蓋作者自雲所歷不過紅樓一夢耳」。
今天看到的最早把全書正式標稱為「紅樓夢」的抄本是甲辰本(1784年),在乾隆年間與《石頭記》傳抄的同時已經有《紅樓夢》的名字了,以後到程高刻本出來(1791年),「紅樓夢」的題名就已經正式取代了「石頭記」。
夢覺主人在「甲辰本」的序言裡面寫道:「辭傳閨秀而涉於幻者,故是書以『夢』名也。夫夢曰『紅樓』,乃巨家大室兒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紅樓富女,詩證香山;悟幻莊周,夢歸蝴蝶。做是書者藉以命名,為之《紅樓夢》焉。」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共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一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年)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一家遷回北京。
回京後,他曾在一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里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2)紅樓夢小說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石頭記》一名的由來是書中開篇以女媧補天留下的一顆頑石而開始的故事,這頑石一詞既有懷才不遇,又有憤世嫉俗之思,書中所寫之人所寫之事或許本就存在,或許就是作者本人,因而一本石頭記其實是一本自傳。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一名,是來自脂評本,脂硯齋批石頭記冊子極多,流傳下來的有十個版本,因為有大量脂批解讀和再創作,和小說一起流傳,與小說的地位竟不可分離,便叫了此名。《金陵十二釵》一名不過是因了大觀園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女子罷了。
曹雪芹將其中女子分為正冊、副冊、又副冊,以判詞判痴兒女。《還淚記》《金玉緣》兩書名因了書中的三位主角,說法是林黛玉今世來還所有的眼淚,一個是三人金玉良緣,卻不知到底是哪個玉。《風月寶鑒》也是原稿一名,只是此名尤其需要參詳一番。
風月一詞不可看俗了,書中賈瑞手持的風月寶鑒原就是一個暗喻,也是本書最重要的一條線索,明面上寫的是兒女情長、風月愛情、閨閣富貴一事,實寫當時歷史。這一正一反,正面是溫柔鄉,反面是白骨哀,照妖鏡,照的是人心人性。
❸ 紅樓夢名字的來歷
《紅樓夢》本名《石頭記》,這是盡人皆知的。因假託石頭所記,空空道人把石上的故事抄錄回來,讀後「見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於是便改成了《情僧錄》。東魯孔梅溪不知出於何種考慮,盡使書名沾些「風月」,於是便有《風月寶鑒》。而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起名為《金陵十二釵》。《紅樓夢》這個名是後來才有的。這些書名比較起來看:《石頭記》太平實了,《情僧錄》顯得妖里妖氣,《風月寶鑒》過於矯飾,《金陵十二釵》脂粉味太濃,只有《紅樓夢》大家而風范,最為人們認可,也最樂於接受它,於是這個書名便流傳下來。
《紅樓夢》給人一個「大器」的信息。不難看出,《紅樓夢》是一個夢,曹雪芹的思想就藏在這個夢里。夢是象徵,是符號,裡面人物的命運也都包含在這個夢里。《紅樓夢》用一個家濃縮了一個社會,實乃一個大夢。那麼,《紅樓夢》究竟寫了多少夢呢?有人做過大概的統計,發現全書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夢共有32個,前八十回共寫了20個夢,後四十回共寫了12個夢。書中的夢境描寫或長或短,或詳或略,都是根據情節而定的。
《紅樓夢》的寫夢手法也變幻莫測,不見雷同。有時像是描繪一個真實的生活細節,結果是寫夢,有時寫夢又通篇不用一個「夢」字,如不細看,不覺是在寫夢。總之,《紅樓夢》全書起於夢,結於夢,表面是在寫夢,實際並非寫夢。所以,將這本寫一個大家庭興衰的書定名為《紅樓夢》,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可見,好的書名更容易傳世。
❹ 為什麼叫《紅樓夢》這個名字
「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說,整部小說寫的就是紅樓一夢。「紅樓」和「朱門」一樣,是古代王侯貴族住宅的代稱。
不言而喻,「紅樓夢」就是說紅樓貴族的顯赫無非一夢。清代作家曹雪芹,通過賈、史、王、薛四大貴族家庭從興盛到衰敗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書名《紅樓夢》,寓意深刻。
(4)紅樓夢小說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紅樓夢》以神話形式介紹作品的由來,說女媧補天之石剩一塊未用,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經過該地,施法使其有了靈性,攜帶下凡。不知過了幾世幾劫,空空道人路過,見石上刻錄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託,抄寫下來傳世。輾轉傳到曹雪芹手中,經他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書。
書中故事起於甄士隱。元宵之夜,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被拐走;不久葫蘆廟失火,甄家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岳父,岳父卑鄙貪財,甄士隱貧病交攻,走投無路;後遇一跛足道人,聽其《好了歌》後,為《好了歌》作解注。經道人指點,甄士隱醒悟隨道人出家。
❺ 《紅樓夢》的名聲特別大,但是你知道這本書為什麼被叫做紅樓夢嗎
該書最早定名為《石頭記》,說是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後來它化為通靈寶玉,到人世周遊了一番;它本來很大,後來經過仙界僧人大施幻術,可大可小,最後縮成扇墜兒那麼大,可以和一個生命同時降落到人間,因為它可以讓那個嬰兒銜在嘴裡面;小說裡面那個嬰兒就是賈寶玉,口銜一個通靈寶玉,就生在一個溫柔富貴鄉,歷盡了離合悲歡炎涼世態,最後那塊石頭又返回到了大荒山,回到青埂峰下;在那裡,它恢復原來的形狀,很大一個石頭,上面寫滿了字,講述它下凡所經歷的故事,所以這個書稱《石頭記》。
《紅樓夢》一書的主要寫作線索是賈寶玉的生活經歷。小說第五回寫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這是《紅樓夢》全書的提示。賈寶玉在太虛幻境里翻閱「金陵十二釵」圖冊,聽仙女們演唱「紅樓夢十二支曲」,飲美酒,品香茗,跟「兼美」柔情繾綣,又有警幻仙姑和祖先之靈對他諄諄警戒,最後他落入萬丈迷津,這正是賈寶玉一生的簡要概括,也是小說題名《紅樓夢》的由來。
❻ 《紅樓夢》的名字的由來
紅樓夢借用的是書中的曲名。該書原本定名為《石頭記》。在小說的開頭,列出了四種書名——除《石頭記》外,空空道人改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者改題的《風月寶鑒》;再後來,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題名為《金陵十二釵》。而《紅樓夢》這個名稱,則直到第五回才出現。它是一首曲名——太虛幻境的仙女們演唱的十二支歌曲的總名,不是書名。曹雪芹給自己的畢生力作,弄出這樣多的名稱,是否可以這樣猜想,曹雪芹也覺得很難用幾個字概括整本大書。多題幾個書名,則分別代表了他心目中的這本巨著的內蘊。屬於正面的,是指明石頭(石兄)、情僧即賈寶玉,以及十二釵,乃是主角。屬於隱喻性的反話,是《風月寶鑒》,表明此書只在明面上大寫「風月」,實質上不是——這就要請讀者「明鑒」了。而《紅樓夢》十二曲,暗示了眾兒女乃至賈家的命運,涵括較廣。它後來居上,成為通行本普遍使用的書名,並非偶然。《紅樓夢》這一書名大行其道以後,「紅樓」的含義如何,又成為一個問題。老紅學家周汝昌認為紅樓」一詞源於唐詩,可追溯到韋庄的「長安春色誰為主,古來盡屬紅樓女」。「紅樓」專指富家女兒的金閨綉閣。《紅樓夢》的內涵獨特而深遠,也非三言兩語所能盡述。
❼ 《紅樓夢》為何叫紅樓夢
第一,首先解釋「紅樓」的含義。紅在古代代表「女兒」,即女性;樓是深閨大宅;紅樓是指住在深閨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有一段脂批曰:「所謂『好知青冢骷髏骨,便是紅樓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第二,紅樓與朱樓是近義詞。古代的「紅樓」是指富豪權貴人家婦女所居的華麗樓宇,如白居易《秦中吟議婚》中就有「紅樓富家女,金縷綉羅襦」之句。而杜甫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從字面上理解,紅樓即朱門,都是富貴家庭的代名詞,作者借用到書中也未可知。
其三,紅樓與青樓是反義詞。「青樓」原來的意思是用青漆粉飾之樓,是一般比較華麗的屋宇,主指帝王之居,有時也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但由於華麗的屋宇與艷麗奢華的生活有關,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生了偏指,開始與娼妓發生關聯。
第四,影射封建王朝的命運。盡管作品中始終未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但從情節中我們可推斷出,或者是寫明末時期,或者是寫清王朝時期,或者作者把明清時期混成一排來寫,但絕對不會是寫別的朝代。
然而,大家知道,明朝、清朝的都城都是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故宮,故宮總體上建築的基調是紅色的。也就是作者雖然明寫紅樓女子的命運,實際上,作者影射的是當時封建王朝的歷史命運。
其實,作者通篇大量運用了隱語,就是為了避開時代的文字鉗制。從題目角度看,作者也是運用了這種手法。
總之,作者只是在書中提出了「紅樓夢」這個概念,而最初沒有用這個作為書名,完全是為了「將真事隱去,借通靈之說」的緣故。但大浪淘金,作者的良苦用心終究被後人所理解,並最終通用了《紅樓夢》這個作者想用而沒用的題目,想作者如果地下有知,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7)紅樓夢小說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紅樓夢》成書過程的創作背景
《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總共做了58年的江寧織造。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接駕的闊差。曹雪芹生長在南京,少年時代經歷了一段富貴繁華的貴族生活。但後來家漸衰敗,雍正六年(1728年)因虧空得罪被抄沒,曹雪芹一家遷回北京。
回京後,他曾在一所皇族學堂「右翼宗學」里當過掌管文墨的雜差,境遇潦倒,生活艱難。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後,在貧困之中創作的。創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紅樓夢》開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雲」即是曹雪芹自序 。在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實身份出現,對讀者講述寫作緣起。據他自述,他是依託自己早年在南京親歷的繁華舊夢而寫作此書。
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猛然回憶起年少時家裡所有的女孩兒,覺得她們的見識才氣遠遠超過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創下這份家業,當年自己身在福中,卻不務正業,不聽從父母老師的管教,以致長大後一技無成,半生潦倒。
曹雪芹將這段經歷和悔悟寫成小說,就是要告訴讀者,雖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兒都是生活中實有其人,萬不可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而使她們的事跡湮滅無聞。一念及此,心旌盪漾,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何況鄉野生活悠閑自在,風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湧,下筆如神。
曹雪芹自謙才疏學淺,只得用市井白話來寫這部小說,意在為那些女孩兒立傳,排遣自己的苦悶,兼以供讀者把玩賞析。
參考資料1:網路:紅樓夢
參考資料2:人民網:從《紅樓夢》譯名說起
❽ 紅樓夢名稱的由來及作者原命名是哪個
作者為曹雪芹,原名為石頭記。
由來:古本《石頭記》裡面,第一回裡面就介紹了這個書名的演變,最早這個書就叫做《石頭記》,因為藝術構思是,一塊女媧補天的剩餘石被棄擲在大荒山青埂峰,化為通靈寶玉,到人世周遊了一番;本來很大,後來經過仙界僧人大施幻術,可大可小,最後縮成扇墜兒那麼大,可以和一個生命同時降落到人間,因為它可以讓那個嬰兒銜在嘴裡面;小說裡面那個嬰兒就是賈寶玉,口銜一個通靈寶玉,就生在一個溫柔富貴鄉,歷盡了離合悲歡炎涼世態,最後那塊石頭又返回到了大荒山,回到青埂峰下;在那裡,恢復原來的形狀,很大一個石頭,上面寫滿了字,講述下凡所經歷的故事,所以這個書是《石頭記》,最早書的定名就是《石頭記》。
那書裡面又說,空空道人——這是書裡面作者設想的一個人物,一個有點非現實色彩的人物——讀了一遍以後,覺得可以抄下來去流傳,就將之易名為《情僧錄》,因為書裡面八十回以後寫到了賈寶玉出家,出家就是當了和尚,和尚就是僧,他又是一個情痴、情種,所以是《情僧錄》。那麼在古本《石頭記》裡面,很多版本裡面都沒有《紅樓夢》這樣的書名,只有甲戌本裡面有一句,說有一個叫吳玉峰的人把這個書叫《紅樓夢》。
❾ 《紅樓夢》為什麼叫紅樓夢
第一次接觸《紅樓夢》的時候,我小舅舅就很不負責任的問了我這個問題,然後很不負責任的告訴我就是因為這是一本青樓小說,講的是一個公子哥和一群姑娘成天吟詩作畫,恩恩愛愛,最後家裡破產了的故事。我,一個純潔的初一小孩,被嚇得沒敢看。直到後來老師上課講《紅樓夢》時,才真正的去了解它。而越走近就覺得越有意思。
紅樓夢,三個字拆開來看。紅,可以代表女性,代指像花一樣嬌嬌滴滴,紅艷的容顏。樓,則代指一切故事的開端——大觀園。夢,則暗指世事一場空。
《紅樓夢》不是一個人的傳記,也不是一對鴛鴦的愛恨情仇,更像是現在的群像小說,描寫一個大的群體,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和狀況。
❿ 《紅樓夢》的書名來源是什麼
《紅樓夢》這部還有《石頭記》、《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書名,但都沒有《紅樓夢》更符合原書旨意。原書的凡例說,《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說,整部書寫的就是紅樓一夢。不言而喻,紅樓夢就是說紅樓的顯赫無非南柯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