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華名字的小說
Ⅰ 女主叫做季蘇華的現代重生小說
只知道一篇女主叫季樊華的韓娛小說,女主是重生的,男主GD
Ⅱ 初中《最後一課》的做者是誰
十九世紀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1912年被譯入中國①,從上一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長期入選我國中學語文教材,超越了時間和不同意識形態的阻隔,是在中國最有普遍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著之一。盡管在它之後,都德的其他作品也陸續譯入,為數不能算很少②;但是關於都德,中國人記憶最深的,永遠是普法戰爭,是《最後一課》。可以說,在漢語言說都德的語匯中,最具表現力的就是《最後一課》,她甚至可以作為都德的代名詞,作為「愛國主義」的符碼編入了近代中國人百年的經驗史和情感史。法國人眼中或許更是擅寫南方風情的溫婉的都德,在中國語境中被愛國主義作家置換。盡管學者文人曾在以哀逝情懷敘寫湘西風土的沈從文身上體認了都德的韻致,顯示了他們對這位誕生於普羅旺司的法國作家的審美回應,而對於普通的中國受眾,星光下牧羊人的柔情和賽甘先生的山羊遙遠而陌生,只有《最後一課》和都德一起熔鑄為愛國主義的代碼,成為我們自己精神財富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對一個作家的接受,尤其是對一個異域作家的跨文化接受,有時會出現對這一作家的部分的強調或部分的偏廢,它是接受者自主選擇的結果,與接受者所處的歷史文化現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法國文學史家朗松曾言,「每部代表作的歷史都濃縮著生產該作品的民族以及接受這一作品的其他民族的興趣史和敏感史」③。因此,還原一個作品的跨文化閱讀中所牽涉的歷史語境,考察其最初接受者的閱讀敏感,有助於理解這一作品在相異文化中的機遇,同時也能揭示接受者自我在外來作品的本土化運作中的意義。
本文從《最後一課》最初的譯本著手,結合其他早期出現的譯本,分析這部法國文學名著在中國的特定歷史時期、特殊文化語境中被接受時,中國本土文化的切身經驗和民族情感的積郁怎樣制約著譯者,並通過譯者的個人敏感穿透作品,奠定了接受之基,使這部作品成為幾代中國人在割地賠款的陰影下,在亡國的現實危機中愛國感情表達的媒介。
根據目前掌握的材料,胡適翻譯的《最後一課》(原名LaDernireclasse)是都德作品漢譯的第一篇,它最初刊登在1912年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報》,譯名《割地》④。此後,同一譯本又由留美學生編輯,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的《留美學生季報》在1915年春季號仍以《割地》之名重新刊出。1919年,亞東圖書館為已然成為新文化運動領袖的譯者出版《短篇小說集》,以《最後一課》原題收入該譯本。而後,這一譯本又在二十年代初開始,在白話文進入基礎教育的背景下,被收入由中國現代史上最大的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印行的中學語文教科書,成為都德這部作品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譯本,最有力地參與了漢語語境中都德形象的構造。與胡譯重刊於《留美學生季報》同在1915年,同樣在上海,創刊於1914年6月,以都市市民為讀者對象,以娛樂休閑為旗幟的小說周刊《禮拜六》推出了署名「靜英女士」譯的《最後之授課》,是胡適譯本之外今天所見最早的他譯;由於《禮拜六》所牽涉的與《留美學生季報》不同的讀者層,這一新譯本的出現對於還原《最後一課》在中國的接受語境別有意義。此外,在上述兩個譯本出現之間的1913年,在長沙出版的《湖南教育雜志》刊載了標明「匪石譯」的《最後一課》⑤,盡管經過文本的對比分析發現這個譯本只是對胡適譯本的改寫,但是這一現象本身,和都德之同一作品在不到三年時間里一再被選擇被發現,都從不同層面顯示著接受者社會集體意識在對異域文學作品移植和化入過程中的有力運作。
胡適譯本初名《割地》,這一譯名的選擇就已准確無誤地傳遞著鮮明的時代印記和強烈的情感信息,以一個詞語的選用開啟了本土經驗、民族情感對都德的再創造。《最後一課》法文原名LaDerniereClasse,鮮明而貼近故事內容:一個學童對自己「最後一課」的深切記憶。在翻譯時,譯者與第一讀者胡適,放棄了直接將其譯為《最後一課》這樣合情而又輕松的做法,而選擇把這部作品最能激起他回應的故事的本質直接推向前台,「割地」一語道出了超出作品主人公孩子所能理解的,國土淪喪在二十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心中激起的屈辱與悲憤。正是二十世紀初年承載著一系列割地賠款的歷史,刻骨銘心地日夜感受著亡國焦慮的經驗促使他做出了對這一詞語的選擇。在為譯本寫的短序中,胡適看似隨意地交代了譯名的變化,字里行間也清晰地透露了譯者對都德作品的最突出敏感點:
著者都德生於公歷千八百四十年,卒於千八百九十七年,為法國近代文章巨子之一。當公歷千八百七十年,法國與普魯士國開釁,法國大敗,普國盡據法之東境。明年進圍法京巴黎,法人力竭求和。賠款五千兆弗郎,約合華銀二千兆元,蓋五倍於吾國庚子賠款雲。賠款之外,復割阿色司娜戀兩省之地以與普國。此篇托為阿色司省一小學生之語氣,寫割地之慘,以激揚法人愛國之心。原名《最後一課》,今名乃譯者所更也。民國元年九月記於美國⑥。
下筆所及,處處以法國反觀「吾國」,涉及賠款,則折以「華銀」,比照「庚子」。對於近代中國,「割地賠款」可以說是驅之不散的夢魘,是「亡國」命運的壓迫,而譯者本人正是在這壓迫的痛苦中發現並感受了都德。所以,「割地」這一詞語交織著接受者情感歷史與現實的積郁,在都德作品的刺激下脫口而出,幾乎可以說是當時中國社會集體意識借青年胡適之手的「自由寫作」。
當時的胡適以庚子賠款公費身份留學,在美國已經兩年。這種經歷和處境是他作為《最後一課》譯者的獨特資源。盡管被美國「泱泱大國之風」浸漫,並已漸生第二故鄉的感情,故國之憂未能稍減。從他當時的日記和書信中屢屢可見其「遠人焦思」隨國內風雨而動。在給母親的家信中,他多匯報異國見聞,記述友人仁善,學業長進,盡管也難掩對故鄉局勢的關切,對家境窘迫的擔憂;而在對同輩朋友的書信中,在日記里,「亡國」之威脅與貧窮之壓力是當時並懸於頭上的雙劍,尤其是側身於優游的美國中產階級社會里感受的貧窮,更加劇著對弱國、對亡國的體味。可以說,作為譯者的青年胡適,是在某種極其個人化的背景中,獨特地經驗著亡國的慘劇和弱國的悲哀。在當時國人的眼中,他或許應是幸運的,庚款留學,脫離了以朝不保夕的小生意或卑微的教職謀生的苦境,來到「風俗極佳」、「無不有泱泱大國之風」⑦的美國。但是,這一幸運卻又是宿命地使他感受亡國悲哀的根源:他的留學本身正是割地賠款的伴生物,他的「幸運」又正是家國不幸的鏡子。因此,他的留學身份帶給他的,不僅是美式生活陶冶的平和溫厚,而且使他比一般中國人更痛切地體認割地賠款的情感意味。那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壓迫,而這壓迫使他反省,分別寫於1913年和1914年的《賠款小史》和《非留學篇》,見證了他對自身處境與家國命運的獨特敏感。所以當他被都德的小說所感動時,他順從自己的情感波瀾,在翻譯活動中注入了自己正在身歷的經驗,並借移譯都德之作一澆心中塊壘。
《割地》的譯文最初發表於上海的報紙,而報紙作為成熟中的都市生活的公共空間直接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社會敏感。胡適留學在美,長期處於「遠人聞亂,心日夕不能安」⑧的境地,報紙是他藉以關注故國的主要媒介。就在他翻譯《最後一課》前後,1911年3月24日日記:「連日日所思維,夜所夢囈,無非亡國慘狀」⑨。在1912年11月14日,則有「讀英報紙論吾國事,中心如搗,又至鄒秉文處讀上海報紙」⑩等語,真實記錄了青年胡適現實情感與國內危亡局勢的呼應,而他對祖國命運的焦慮則成為他感受都德、接受《最後一課》的精神土壤。
胡適與《大共和日報》的聯系,在於他中國公學時代的同學葉德貞,當時葉在這家創辦於1912年初的報紙工作。在胡適的日記中,1911-1912年間曾頻頻出現與「德征」書信交往的記載。如:1912年9月28日,譯《割地》期間(據日記載,9月26始,至9月29日譯畢),「夜作長書寄德征」 ,9月29日「夜譯《割地》成,寄德征,令載之《大共和》」 。10月14日,又見「得德征寄報甚多,一一讀之。 」可見,此時德征和報紙更直接聯系起了在異鄉的胡適與祖國。而故國的報紙對遊子來說總是切盼而又深恨的——因為它常常傳遞著「國亡在旦夕」的哀音,加劇著遠游者的焦思。查閱僅見的《大共和日報》1912年10-12月,《割地》題名與連日各版面警報般的標題相互呼應,彼此和諧,感染著那個時代知識者層體認亡國在即的高度緊張:10月27日社論《嗚呼蒙古,竟為朝鮮繼也》,10月28日評論《忠告瀕死之支那》,10月29日《嗚呼蒙古,嗚呼青島》——來自故國的消息聲聲入耳皆為淚,成為亡國危機下譯者胡適以中國悲懷演繹異國之《最後一課》的基本語境。
同樣浸潤著故國焦慮、伴隨譯文發表的周邊文本——譯者的前言後記,更直接地體現了其作者翻譯活動的意義指向:借「他者」之歷史,寫「自我」之現實。在前引譯序中,他以法國命運對中國的比附,不僅使譯文的讀者更貼近都德,也使中國人遭遇的割地賠款的歷史直接介入對外來文本的解讀。比之前言,置於文後的「譯者識」表現了青年胡適對都德短篇小說藝術的欣賞,但他最不能忘懷的還是作品藝術地表現的「割地之慘,奴隸牛馬之痛」,並呼籲「讀者勿輕易放過」 。胡適的譯文為白話,簡潔樸素,盡管有細節的刪略,那以天真的孩童口吻傳遞的深摯的傷痛以其樸素平實打動了幾代中國讀者。在胡適譯本對細節的刪略中,有一點比較突出體現了譯者的翻譯策略,更值得注意,這就是對人名的盡量簡化:第一人稱敘事的主人公小佛朗茨之名在原文有三次出現,而譯本從未出現。這一改變削減了由於陌生的名字帶來的文化隔膜,拉近了本土讀者與異國故事的情感距離,使讀者更容易直接進入主人公的情境,產生超越地域與文化的呼應。盡管也要看到,在胡適譯本以後的廣泛傳播中,譯文載體——白話的崛起和譯文作者的身份都可能是重要因素,但是譯本本身及其產生之初的基本語境已然奠定了這一作品的總體接受指向,並給後世以深刻影響。
當胡適譯本再刊於《留美學生季報》時,處於歐戰背景下的中國進一步從歷史在現實的延續中再度選擇了都德。如果說《留美學生季報》的讀者主要是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涉及最為敏感的精英的社會階層,那麼,同期出現在通俗文藝期刊《禮拜六》的另一個譯本則可能從不同層次揭示《最後一課》在中國被普遍接受的情感基礎。
《禮拜六》是創辦於1914年6月的小說周刊。在編者為其發刊寫的「贅言」里有編輯者鈍根的著名言論:「買笑耗金錢,覓醉礙衛生,顧曲苦喧囂,不若讀小說之省儉而安樂」,「一編在手,萬慮都忘,勞瘁一周,安閑此日不亦快哉 」。它不僅解釋了該刊所以命名的原因,也張起了健康休閑的旗幟。而在該刊創辦不及一年,第38期(1915年2月20日)就有作者馬二先生在其「寓言小說」,《賭》的「著者曰」中說:「時局至今,何暇更做小說,然小說未始不可利用以促起國民之迷夢 」。在他的寓言中,子孫眾多、曾廣有財富的「華老頭」家成了賭場,被來自「西村」的賭徒「英」「法」「德」「俄」「管領」,而又有陰險的緊鄰「東方」的欺凌覬覦……
都德《最後一課》的又一譯本,靜英女士譯《最後之授課》就刊出於同時期的1915年3月27日第42期。在此前後,關於戰爭、愛國、英雄的作品密集出現於《禮拜六》,如《血性男兒》、《愛國少年傳》、《裸英雄》等等,小說實已成為「驚起迷夢」的工具,而不再追求使人「萬慮全消」。第46期《裸英雄》的作者黑子呼應馬二先生的感慨,說,「時局如此,吾人非特無暇做小說,且亦不忍作小說,……嗚呼,強鄰狼突,或戰釁將開」 。刊登於同一期,署名「劍俠」的短篇小說《弱國餘生記》則全然沒有一般小說的藝術架構,只是用幾百字,敘寫了一個青島少年在日德交戰中家破人亡的慘劇。作者在後記中說,「此次日軍德軍戰於青島,我國人民被害者甚眾,特識少年事以寄哀悼,願我同胞毋忘此痛」 。編者鈍根也特別為此篇加了「按語」,給後人留下了更多的時代印記:「劍俠此作投到時,日軍初下青島,及今登出,而日本之侵略手段已一日千里,要求條件之苛虐,浸浸有吞並中國之勢。嗟我同胞,不起自衛,行且盡為亡國奴,何暇悲少年哉!」靜英女士譯《最後之授課》在這樣的語境中出現,使都德《最後一課》進一步參與了被時局激起的救亡合唱。這一文言譯本本身也許在當時或以後都沒有如同胡適譯本的反響,而且如同許多當時的譯文,它在刊出時甚至沒有提到原作者的名字。但在都德的中國接受進程中,結合此時的《禮拜六》對民情民心的真實記錄,原作者的缺席似乎更突出了《最後一課》與本土語境的深刻和諧,體現了都德這篇小說中國接受與再造的深厚土壤。曾以引導健康消閑為已任的《禮拜六》,與遠在異國的留學生胡適一起,在國事危難中,自覺或不自覺地「以筆報國」,並在喚起迷夢的努力中,使來自異域的聲音匯入本土文化的激流,獲得新的面貌與新的生命。
與《禮拜六》休閑不得繼以救亡不同,《湖南教育雜志》的主辦者是忠實的「教育救國論」者,他在國事艱危中更痛切關注外侮之下民族內在的痼疾,欲挖掘所以貧弱被辱的根源,並以教育療救之。1913年初,署名「匪石」譯的《最後一課》在該刊是以「教育小說」出現的。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譯文基本上是對胡適譯本的改寫 ,而發表時間僅在《大共和日報》刊出《割地》幾個月內。這一速度與頻率,再次從一個側面為我們提供了當時讀者與青年胡適敏感共通的例證,也在《最後一課》的中國接受史上留下真實而富有戲劇性的一頁。
縱觀以上所見,《最後一課》入華的最初三年,都德已在本土特殊語境中成為中國人愛國情感激發和表達的媒介。而後,當胡適譯本被選入語文教科書,它的接受隨之進入了新的更廣闊的空間。今日所見最早收入胡適《最後一課》全文的教材,由洪北平等編,192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白話文范》在半年內出了四版;而1923年為適應新學制編的《國語教科書》在七年中印行曾高達112版,傳播及影響甚遠。在1932年,當出版這兩種教材的商務印書館毀於日本人的大火後,幾個月內,它就推出了《國語教科書》的「國難後第一版」,並在一個月內連出了五版。收入了都德這篇小說的「國難版」教材的戰火經歷具有象徵意義,它所掀開的將是《最後一課》中國接受新的一頁:抗日戰爭的血與火將使它最終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代碼,深深地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脈。
參考書目《比較文學形象學》孟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批評》讓-伊夫.塔迪埃著,史忠義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胡適留學日記》海南出版社1994年。《胡適書信集》(上)(1907-1933)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胡適文集》(卷9《早年文存》)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短篇小說第一集》胡適譯,亞東圖書館1919年。《胡適年譜》耿雲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胡適傳》白吉庵,人民出版社1993年。《胡適口述自傳》唐德剛譯,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年。《大共和日報》(1912年10-12月)。《湖南教育雜志》(第2-3年)湖南教育雜志社1913-1914年。《禮拜六》(百期匯訂)上海中華圖書館印行1921年。《留美學生季報》(民國四年春季號)上海中華書局發行1915年。《白話文范》洪北平等,商務印書館1920年。《新學制國語教科書》顧頡剛、葉聖陶等,商務印書館1923-1932年。《法國作家與中國》錢林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胡適與都德的〈最後一課〉》蘇華,載《文藝理論與批評》1998年第3期。《中學語文教科書百年回眸》溫立三,載《中國圖書評論》2000年第3期。[日]樽本照雄,編《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齊魯書社2002年。
①關於《最後一課》最早的譯入時間,近年研究界有一說為陳匪石譯,刊於1903年《湖南教育雜志》,此說的緣起大概是《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翻譯文學集》(施蟄存主編,上海書店1991年出版)提供的錯誤信息造成的。事實上,1903年並無《湖南教育雜志》存在,關於這一問題,筆者已有另文做了考辨。現在掌握的情況,1912年胡適譯本為首譯。
②自1912至1918都德作品漢譯的粗略統計數字為15篇(部),其中《最後一課》重譯或改寫共計5次,其他幾種譯文分別是:江白痕《小子志之》,載1915年《中華小說界》第2卷第5期;梁蔭曾《最後一課》,載《工讀雜志》第1期(1917年5月);段茂瀾(末次之課程),載《南開思潮》第1期(1917年12月)。
③轉引自[法]讓一伊夫?塔迪埃《20世紀的文藝批評》,史忠義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第206頁。
④需要說明的是,見於1912年11月5日《大共和日報》第10頁的僅是《割地》的後半部分。當時該報版面為「四大張」八頁,而11月5日則多了一張,可能此前還有一次這樣的臨時「附張」,刊出了《割地》的前半部分,但在筆者查閱的北圖《大人和日報》中未見留存。
⑤《湖南教育雜志》創辦了1912年6月,1913年1月刊出《最後一課》,譯者署名「匪石」。《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翻譯文學集》在收錄該譯文時變動了署名,並把出版年誤為1903年,致使不準確的信息流傳。
⑥胡適《割地》譯者序,首次刊出的《大共和日報》本尚未見前半部分,因此,此序文引自《留美學生季報》第2卷第1號。
⑦1910年致同學胡紹庭等,見《胡適書信集》(上)(1907—1933)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第16頁。本小節未加註之片斷引語皆出自胡適書信及日記。
⑧1913年致母親,同上。
⑨1911年3月24日日記,《胡適留學日記》海南出版社,1994,第9頁。
⑩ 1912年11月14日日記,同上,第70、53、54、57頁。胡適《割地》「譯者識」,見《留美學生季報》第2卷第1號。鈍根:《禮拜六》出版贅言,《禮拜六》第1期(1914),引自《禮拜六》百期合印本,上海中華圖書館印行,1917年。同上,第38期。 同上,第46期,1915年4月16日。胡適刪去的原文內容均未出現於「匪石」譯,而「匪石」增加的文字都是原文沒有的。「匪石」的序跋文字也與胡適略同
Ⅲ 有本小說主人公是仙界至尊叫葉傾陽 書名是什麼
《五天三界》
藍天之下,大地。東軒界。東軒界國傳承上古,歷經六魔亂世,段屠為虐,紂帝征討,不死不滅。是為躋身五天三界無上勢力之列。東軒界毫無疑問呢的控權者。傳言界國如今的太子出生之時是有真龍環繞,鳳凰啼血,萬里浮屍。異象連連這樣生來天賜的驕子,卻成為了五天三界以後最聞名的敗類。好色,暴虐,昏庸,愚蠢,反正無論什麼言語都很難很難形容他的丟人。當然,修行天賦曠古絕今。所以,他可以親手將帝國重臣一個個處死。然後自殺。然後東軒界國被南來的魔界大軍,也許還有許多紙面下的勢力,聯手覆滅。帝國上下,除了那個丟人帝王的獨子不知去往何處,東軒皇室凡女性皆自焚,東軒皇室,除了那人的三個兄弟,一個義女。而東軒界人,藏的藏,逃的逃,被殺的殺。。!天地有來最大的殺孽。東軒界成為了死界。後來這里惡人居住,賤人苟活、壞人橫行。界國宮殿,只有的是廢墟。
想來此間歲月流逝,不知多少歲月往矣。但細算只是十年。
東軒界成為了壞人的放逐之地。現在的人們,更喜歡叫這里做恆墟。恆墟這天,創界第三百三十一個界年。當年的結果宮殿,突兀的出現了一名滿頭白發,行將朽木的老人。老人走到界國中央,只是雙眼布滿血淚。看起來甚是嚇人,他大呼著:「天命再逆」「所有的罪人都將被懲罰。」他抬起雙手,看起來像枯枝的雙手,然後雙掌合十,於是恆墟這里拔地而出一座茅屋。然後老人緩緩走了進去,就再沒出來過。然後茅屋再次消失不見。想來此時已是十年前了。
然後如今,恆墟界國宮殿,茅屋再次突兀出現,一個黑衣人從屋子裡面走了出來,背著一把劍。他每走一步,便縮小一分。直至走了九十九步,便消失在這天地之間。而他身後,十年前的那名老人目送他消逝。可怕的是,十年過去。若說老人之前的雙手是枯木,如今,他的雙手便如同兩個大磨盤,雄武有力。老人姓葉,叫做葉軒。葉軒之名,震古爍今。帝國的廢墟,霍地百萬屍骨浮現,嘶聲震天,老人就靜靜看著,然後再次舉起那雙手,依然是雙手合十,然後茅屋再次出現,接著茅屋就變成了宮殿,百萬屍骨渾身閃爍綠光,然後血肉從身上慢慢長出。老人笑著走著,然後漸行漸遠。四個人,三男一女,從茅屋,或者說是宮殿走出,然後宮殿上方浮出兩個字「東軒」。然後兩個字一直向上漂浮,飄到恆墟最上方,射出萬丈光芒,於是乎,整個五天三界都看到了,然後是天下震驚,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出三刻,天下皆知東軒界國,又回來了。
魔界,第四魔王府。一名全身血光環繞的高大男子從府中走出,然後向天問道「當年,我魔界是那場戰爭中受益最多的人,師傅你說這是我們的福澤。可是,後來你說你當年錯算一步。所以,就是現在嗎?我們要去還債了嗎?既然如此,我願前往。」道孟界,道孟宗,宗主孟平歌白衣飄然,自語道:「當年是我沒用了,只能保住那四個孩子。。而早就秘密送出來的人傑,卻是他們機智不凡。那四個孩子說要去恆墟,如今一百年逝,來得太快了。天下風雲,於是繞恆墟而動。
翌日,東軒界惡人被驅逐,願意投靠東軒的投靠,不願意的就走,反抗的就殺!恆墟這么多年,沒人可以輕易撼動,可恆墟,本來就是東軒人的!恆墟五大惡人被尊為東軒供奉。恆墟昔日第二人,被昔日第一人殺。昔日第一人,叫做禁軒。
再過半月,東軒界國廣發帖子,邀請天下名門大派前來參加東軒再建一事。當天,魔界第四魔王自刎於禁軒面前,別將魔界第一魔王之女孔蘇華留在東軒,等候東軒繼承之人的臨幸!孔蘇華天生陰脈,絕代風華,臨幸其者可日日吸取其陰脈精華,對於避走火入魔,壯陽強身,幫助修煉一日千里。古來只出五個,其中一對更是雙胞胎,而臨幸她們的人,卻就是那個古來第一敗類。孔蘇華本來是被與荒虛天天主的兒子指腹為婚的。
然後,東軒宣布,由平軒,便就是那一等敗類的大哥,登位稱帝。然後各地東軒隱藏血脈悉數回歸,令人愕然的是,天下頭號殺手組織,竟然宣稱自己也是東軒血脈,還有五天三界武力第九人,還有破虛天護國國師。。東軒被滅過一次了,可此次的重出,卻發現威勢不減當年,甚至猶有過之。天下人驚了。東軒也許早就知道自己須得覆滅一次,而此間的這些人,該是早就布置了。怪不得當年東軒覆滅之際,所殺皇室多為東軒血脈中的下等者,而事後,竟然沒有人敢去調查,想來,其中該是如何的錯綜復雜。
恆墟改回東軒,原本一界的死氣皆被禁軒納入自己的那把詭異的黑劍。禁軒,劍魔之名,果然詭異!而貌似是這次東軒大變的重要實施者,那位名叫葉軒的詭異老人,卻是不見蹤影。反而是一件事在這場震驚天下的爆炸中,在澆了點油。昔日東軒第一敗類,葉軒,對,他也叫葉軒。不過他死的時候,也不過幾十年華。他竟然留有一個兒子。對,當年葉軒雖然色膽包天,可竟是詭異的沒有留下後代。那人身穿黑衣,他背著一把劍,他就這樣回來。禁軒承認了他的血脈,按年齡,是為五皇子。黑衣人亂發遮住了眼眸,表情嚴肅。
這個世界,總有許多初看起來與後面相處差異巨大的人,而葉傾陽,那名看起來滄桑憂郁的黑衣負劍男子,便恰恰好就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
而孔蘇華,便在當日被許配給了這個看起來並不怎麼像壞人的壞人。對,他是個壞人,好色,張狂,這便是以後這位東軒五皇子身上的重要標簽。多少人把他當成葉軒來看,是的,他具有葉軒的太多特點了。
東軒的重新創立還有許多事要做,然後大家都特別忙碌。葉傾陽,這位葉軒之子,可以說是無所事事。沒什麼是需要他的,他想了想,自己也什麼都不會,於是乾脆回到自己的景陽宮。而此時帝國的上空,一陣風吹過,一個人出現。是的,是葉軒老人。他看起來好像又年輕了,起碼白頭發看起來明顯少了許多。他只是靜靜的,靜靜地看著腳下這片土地。他的眼,竟是血淚再次流出。「我本就不該出現的。早不該,晚也不該。」
景陽宮內。葉傾陽邁著大步,走進宮中。「我生於世,當腹有詩書,卻還要一劍在手,逼得天下美女直勾手;當清新脫俗,卻還得腰纏萬貫,踏遍天下形同吃飯。」「我葉傾陽當真是這世間一傲世獨立的高尚之士。」宮殿內丫鬟卻是個個被令先退下。宮殿內只是有把椅子坐著一個女人,很好看的女人。穿的是一身黑裙,穿的卻是綉有鳳舞九天的綉花鞋。頭發梳起了一個馬尾。皮膚是那種迷人的雪白,身材高挑,上圍看起來特別有料,後面應該真的是特別挺翹。從長袖露出來的手指修長青蔥,,,
葉傾陽想仰天大聲淫笑。他掏出早已准備好的扇子,然後輕輕搖扇,並開口吟詩,吟的是那著名情感詩人李煜的痴人數萬。葉傾陽早已經換上了一身白衣華裳。氣定神閑的走著,頗有往年李太白以詩會天下的謫仙氣象。也傾陽終於走到了女子身前,女子站起來了。傾陽開口:「敢問小姐芳名」。葉傾陽早已是心花怒放,在她身前一看,便更是絕代風華了。」孔蘇華」。聲音又是極為動人。「小生可否輕解小姐的衣裳」。葉傾陽當真是十分直白,這也才剛見面呢。孔蘇華還是平靜「可以.\"葉傾陽卻收斂了笑容,難道是想動手了?葉傾陽此時可是心急火熱啊。可是眼前這人,真心動不得。其一那就是自己是個正人君子,絕不會乘人之危。其二便是自己這會真有難言之隱,必須做個童子啊。葉傾陽不好意思的向天下紈絝致歉,便是自己從小旁邊就不乏美艷皮囊,周圍花團錦簇。可自己,實打足的「未第一次」。「姑娘想多了,我這人就好逞點口舌之快,實則卻是頗有原則的志士。」「看我這樣,是不是恰似風度翩翩、?」
孔蘇華本不想在這等輕浮之人面前露出任何神情,可奈何自己本就不是那種冷傲之人,所以乎,她忍不住笑了出來。接著便就是葉傾陽的雙眼放大。這一笑,真是風情萬種,葉五皇子嘴張得大大的,然後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孔蘇華是東軒,魔界兩家和親的女方,葉傾陽,就是男方。禁軒前往魔界會見第一魔帝之時,早就處理好了十年前那些恩怨。孔蘇華,只管以尊貴的魔界公主身份下嫁東軒即可。
「你叔父說除非我心甘情願,否則我只要跟你有夫妻之名,可不做其實。」「叔父的話,我當然是要聽了,只是姑娘你別擔心,這種強扭的瓜,你不愛,我也不愛,我倒希望我們沒有這樁婚姻,和姑娘做朋友慢慢相處,才是君子所為嗎。」「那我可以不嫁給你了?」「這也是不行的,叔父與我如父,他的話,我是要聽的。向我們這種皇親貴族,也是身不由己啊。」說完,扇子再搖,眼神憂郁,頗有幾分無奈。葉傾陽於是轉過身去,背對孔蘇華,說道「小生今日尚有功課要做,便先失陪了。然後便又那如風一般飄逸的身影。「見公子氣質不凡,」孔蘇華悅耳的聲音輕輕遞出,葉傾陽又心花怒放了。「可曾夢里與未央生共論」?聲音依舊悅耳,身影依然飄逸。葉傾陽傳來哪裡哪裡四字,便慢慢走遠了。
孔蘇華輕輕的步入這宮中自己的閨房。只是雙眼微紅,淚珠輕輕滴下。看背影,竟是特別不同於葉傾陽的憂郁,既然葉傾陽剛剛的憂郁太假,那這憂郁,便是過真了把。
新人入東軒,清淚幾滴。
帝國的天空。葉軒還是一直雙手環背,在那裡站著。東軒高手如雲,四方無數視線投射於此,卻好象沒有任何人發現這看起來就很吸引眼球的老人,何況此時就他一個人漂浮在帝國上方。
老人忽然口念咒語,然後一把匕首破空而至,然後老人把匕首丟到宮殿。
老人的白發忽然又少了很多,好像都快沒有了。然後他大笑著離開這里。此時東軒,凡有修行者,皆聞此聲。只是覺得有點怪而已,反正這是人家東軒自己的地盤。
老人丟下的匕首電光火石一樣出現在了葉傾陽的面前,葉傾陽也不慌張,伸手就把匕首握住,佩到腰間。匕首竟是發出了聲音,彷彿有生命一樣。葉傾陽不禁憂郁道「看來今天不得不去做點功課了\"雙眼是那樣的迷離,真讓人不禁感嘆刀片這是個有故事男人。變臉彷彿也是葉傾陽的喜好,轉眼就在淫笑了。「孔蘇華這等妹子,想到早晚是我的人,真是暢快至極啊。哇哈哈哈!」
葉軒老人這次不再是來如風,去如風。他就是慢慢的走著。老人這會臉色甚是平靜了,他想了想,自己真的算得上是這五天三界數一數二的牛人了,可為何還得有這些愁緒。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老人文武稱雄,而且甚好犯禁亂法,這可真不是什麼好料理的人。
「我自愁歌好幾千里,憂無人堪懂老人就這樣離開了東軒。
想來這看起來跟葉傾陽很熟的人,應該不熟什麼無趣的人把。
老人只是剛來真的沒忍住那點血淚。
而這故地,老人無數次的來。心中卻總是哭笑不得。
新人故地,誰心中沒點愁緒?
葉傾陽心中的孔蘇華也是那樣的新人,絕代風華。所以,他現在沒啥愁緒,就是開心,
Ⅳ 《色授魂與》txt全集下載
色授魂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 色授魂與_ 錦瑟一夢
丹容心下瞭然,側過身子攬住蘇華,自己將唇送上,輕聲道:「先生,到榻上去吧。」
蘇華微微苦笑,接過他唇,一面慢條斯理的寬了兩人衣裳,在丹容□處按揉一番,慢慢插了進去。
丹容微微呵氣,半垂著眸子面上浮現一抹紅暈,手搭在蘇華肩上,試著上下動了兩下。
「丹容……」蘇華握著他腰按下,皺眉道:「你這是要與我換么?」
丹容沒有答話,將頭挨在蘇華肩側避開蘇華,略顯固執地迎合蘇華動作。蘇華便只輕聲笑了笑,略調整了身形將丹容牢牢固在身上。丹容被蘇華頂弄得說不出話來,只偶爾喘著氣轉過臉來要吻蘇華,蘇華卻頓了頓,低頭吻上他脖頸。
丹容愣了一下,眨眨眼沉默半晌,閉上眸子隨著蘇華動作起伏,一面輕喘道:「先生……我是要回長樂殿里去的……」
蘇華輕笑著在丹容喉結處咬了一口,抱著丹容泄入他體內。等這余韻稍過,這才起身整了衣容,拍了拍兀自回神的丹容道:「你好好歇著,我去瞧瞧錦蘇。」
丹容點點頭,等蘇華走了這才……
Ⅳ 《色授魂與》浮離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色授魂與》浮離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丹容氣息越發不穩,背後一股熱氣慢悠悠爬進心裡,將丹容的夢魘扯了個細碎。蘇華在他腰上捏了一把,笑嘆道:「我的好丹容……你好歹也有千年道行,在我這長樂殿里睡著居然也能招夢魘來。」
丹容長舒了口氣,翻了個身瞧著蘇華道:「謝先生拉我一把,丹容大意了。」
蘇華便笑,捏著他下巴吻他,末了手便搭在他腰臀處流連,極□的勾住他□處露出的細鏈來,牽扯著笑道:「你竟沒披件衣裳?無妨,我對你這習性倒喜歡的緊……」
這最後一句卻是含住他頸子吐著氣說的。丹容□被他扯著那物件進出,一時有些情動,身上也浮出層熱度來,縮在蘇華懷中斷斷續續的喘息。這物件被蘇華手執,竟能傳輸熱氣,奈何與先生的□比實在過於小巧。丹容雖有些情動,卻總到不了快活處,在蘇華懷里伏了片刻便有些不耐起來,抬了一條腿搭在蘇華身上,輕輕蹭了起來。
蘇華空出一手順著他滑膩的大腿打著轉摸到他腿間,在他腿間畫圈勾勒,偏不碰他□。丹容受這前後刺激,咬牙挨了片刻,終於睜……
應該是全本了
Ⅵ 求耽美修真小說,男主是個妖修,九尾狐,塗山氏,姓蘇
色授魂與
文案
蘇華面色不變,推開□的少年,偌大的屋內似乎也跟著冷了幾分,蘇華邁步下塌,停步到丹容面前,伸了一指挑起丹容沾了血的下巴。「確實是上等的姿色。」蘇華笑著頓了頓,道:「卻未必多難得。你即來求我,也該知道我的喜好,尋常的狐妖惹不起我的興趣。你膽子雖大了些,我卻不喜歡不大聽話的人。」
丹容被他捏的生疼,眼角一方指腹大小的圖騰若隱若現,那是只有修行了上千年的妖精才有的圖騰,在先生手中卻脆弱的不堪一擊。先生喜歡稀罕的物件,道行上千年的妖精卻一抓一把,惹不起他一星半點的興致。丹容喘著氣,靜靜望著蘇華,央道:「先生可聽過萬狐一鬽?」
Ⅶ 傳說中的女神txt 全本,娛樂圈御廚txt 全本。
鏈接:https://pan..com/s/1PTKHlW8ZXTncIWX0NiCtwA
該小說講述了蘇華殷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女人,她曾是娛樂圈神話,兩年就問鼎影後風靡全國,是倍受期待的娛樂圈新星,可是在星途一片坦盪的時候,她退出娛樂圈,安心窩在國影當起了老師;然後,人們發現,當老師的蘇華殷,上頭條的幾率翻了一倍,還不局限於娛樂頭條:)後來更是被人們封為傳說中的女神。
Ⅷ 《色授魂與》最新txt全集下載
色授魂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丹容氣息越發不穩,背後一股熱氣慢悠悠爬進心裡,將丹容的夢魘扯了個細碎。蘇華在他腰上捏了一把,笑嘆道:「我的好丹容……你好歹也有千年道行,在我這長樂殿里睡著居然也能招夢魘來。」
丹容長舒了口氣,翻了個身瞧著蘇華道:「謝先生拉我一把,丹容大意了。」
蘇華便笑,捏著他下巴吻他,末了手便搭在他腰臀處流連,極情 色的勾住他後 穴處露出的細鏈來,牽扯著笑道:「你竟沒披件衣裳?無妨,我對你這習性倒喜歡的緊……」
這最後一句卻是含住他頸子吐著氣說的。丹容後 穴被他扯著那物件進出,一時有些情動,身上也浮出層熱度來,縮在蘇華懷中斷斷續續的喘息。這物件被蘇華手執,竟能傳輸熱氣,奈何與先生的那 話兒比實在過於小巧。丹容雖有些情動,卻總到不了快活處,在蘇華懷里伏了片刻便有些不耐起來,抬了一條腿搭在蘇華身上,輕輕蹭了起來。
蘇華空出一手順著他滑膩的大腿打著轉摸到他腿間,在他腿間畫圈勾勒,偏不碰他下 體。丹容受這前後刺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