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作者如何為小說人物起名字的
1. 如何給小說角色起名字
小說人物取名是沒有固定的規律,一般都是小說作者根據角色人設和故事情節需要給人物取名。
我比較推薦使用「諧音取名法」。
利用名字的諧音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方法,也是很多文學大家都曾經用過的方法,比如曹雪芹。
諧音取名可以根據小說整體需要按人物的性格、身份、背景、輩分、人設等以諧音取名。
如:取名陳飛諧音塵飛,紅塵飛去,風流瀟灑人設。
2. 如何給小說人物起名
怎麼給小說人物起名字:
1.小說人物起名性格之對比法
這個應該算是最簡單的,也就是人物臉譜化,什麼性格的人物就取相對應的名字。
比如:
性格剛烈的,就取個「剛」字,秦剛、趙剛、李剛、魏剛……用百家姓隨便套。
性格溫柔的,就取個「柔」字,溫柔、雲柔、葉柔、許柔……還是用百家姓去套。
性格大大咧咧的,李二虎、趙大柱、王二傻子、劉五愣子……名越賤越好養,當他是條狗就成。
2.小說人物起名之諧音法
比如唐家三少這個筆名,就是取自於「糖加三勺」的諧音。
3.小說人物起名古詩詞、古文提字法
比如張無忌、李莫愁這兩個名字,就來自於詩句「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金庸的大多數小說都是根據古典詩詞來取名字的。但現在大多數人都不懂詩詞,所以也就出現了貓膩那種玩梗的取名法,大家會覺得比較新鮮。
4.小說人物起名之意味深長、半吐半露法
舉個例子,貓膩小說《擇天記》里的徐有容,貓膩還有一半心聲沒有吐露出來:乃大
什麼意思自己領會。
再舉栗子,還是貓膩,小說《將夜》,書名就特別有意思:將要天黑了,預示著山雨欲來風滿樓。
性格聰慧的,諸葛亮啊、司馬懿啊、謝道韞……名字聽上去就不一般。
5.小說人物起名需結合作品內容起名
給小說人物起名字,得跟作品的內容,人物的個性等等掛上勾,既不能太俗,又不能太雅,起得跟瓊瑤劇似的,最重要的是,配角名字的光芒不能超過主角,必須是獨特但不另類,新穎又不失傳統。
6.小說人物起名根據人物背景起名
小說人物都包含著作者真實的感情,取名不能馬虎哦.要取名得聯系人物的各個方面(性別、性格、經歷等),名字中要包含著人物該有的特色,當然也可以選擇使用反其道而行的方法,採用諷刺,反語也是一種選擇。
7.小說人物起名之道德起名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個人無德的話,那麼也就沒有什麼其他東西可講了,道德起名可以選擇一些類似的字進行起名,但是有一方面需要謹慎,那就是道德起名要看姓氏是否特別,像「吳姓」並不適合用這種方法起名,吳德,吳孝,吳禮等都不是很好的選擇,所以起名要看清。
8.小說人物起名要有生活的真實
這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要符合時代特色:」這樣的名字只能出現在特定的年代;二是要符合人物自身的特點,比如此人祖上八代都是目不識丁的,你給他起一個「關雎」這樣的名字就像一個笑話了;第三要符合地域特點,比如東北幾乎就沒有人會叫「胡阿妹」這樣一個典型的廣東名字;最後還要關注一下人物的姓氏,馬三立先生講過,如果姓於,就要起一些和水有關的名字,比如於振江、於得水之類,要是起名「於入鍋」那就要成一盤菜了。
3. 作者是怎麼給小說里那麼多角色起名字的
應該是網路,或者是利用字典或者是靈感的發揮,神來之筆就是這個樣子的,或許,一瞬間,他就有靈感了。
4. 如何給小說里的人物起名字(還有小說名)
人物起名可以通過最後一個字首字母發音的字母,從而組成一個詞語,例如韓葉染,顧寧宸,剛好可以組成一個成語,一塵不染。
如果是小說起名字,可以通過其劇情來逐句逐字分析,例如你寫的是一部關於暗戀的劇,那麼你的名字可以起,冥冥之中遇見你。其中小說起名還可以通過女主的姓氏和男主的姓氏來分析,與其人物名字一樣組成一句話
5. 怎樣給小說中的人物起名
給小說裡面的人物起名字,首先你要博覽群書,另外就是要了解人物的性格,自己要做好提綱
6. 小說人物命名方式
小說中人物的命名方法
王永清
巴爾扎克為《巴黎雜志》創刊號寫一部中篇小說。小說所描寫的主人公是一個有天才的人,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受著奸惡貪婪者的欺詐、錄音削,最後死於飢餓和貧困中。巴爾扎克為了給這個人物找一個和他命運相稱的名字,苦苦思索半年,仍然毫無結果。他相信小說人物的姓名不能硬造,只能去發現。有一天,他走在巴黎的街上,突然發現有張廣告牌上寫著一個裁縫匠的姓名——馬卡他豁然開朗,就以「Z·馬卡」作為小說中主人公的名字。關於「Z」,他作了這樣的解釋:Z作為26個字母中的最後一個,使人聯想到一種宿命的東西,那形狀也代表主人公受壓抑的姿態,正好描繪出主人公那曲折痛苦的一生。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命名,也能體現出作家語言藝術的匠心,表現出作家的聰明才智。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小說作家對小說中人物的命名都頗費心思。命名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符號法。如上文故事中的「Z·馬卡」。另如《阿Q正傳》中的「阿Q」,「O」圓圓的,象徵著由「精神勝利法」武裝起來的主人公永遠不會倒,永遠「勝利」,最後的「~」則不由人不想起主人公腦後拖著的那條「黃辮子」。
二、修辭法。《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把「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的「孔乙己」拿來作人名。這種命名方法可稱為「引用法」。趙樹理《鍛煉鍛煉》中的「小腿疼」,《邪不勝正》中的「翻得高」,魯迅《葯》中的「紅眼睛」,這些命名抓信人物形象上獨特的地方,從不同角度給人物起一個綽號,簡練形象,鮮明生動,可稱為「借代法」。
三、諧音命名。《紅樓夢》中有個秦可卿,是賈母最得意的重孫媳婦,裊娜纖巧,溫柔平和。無論老少貴賤都與其相處甚好,芳名秦可卿正是「情可親」的諧音。另如秦鍾,可諧音為「情種」,「詹光」可諧音為「沾光」,單聘仁可諧音為「善騙人」,「卜固修」可諧音為「不顧羞」,均與他們突出的性格特徵諧音。
四、情節命名。從有些人物的名字可以想像出故事情節。如「閨土」,「五行缺土」,作為一個農民,缺土怎能生存呢?由這名字就能想像出人物的悲慘命運。「豆腐西施」使人想到「鮮白嫩妍」,「圓規」使人想到「尖刻小氣」。由「豆腐西施」到「圓規」,這就暗示了楊二嫂的不幸經歷。
五、性格命名。當代作家陸文夫《圍牆》,主人公馬而立,年三十七歲,辦事迅速、穩重,可惜長著一張娃娃臉,使得領導懷疑,同事疑慮。作家讓步個人物姓「馬」,暗示其辦事迅捷,讓這個人物我「而立」暗示其辦事穩重,是非常有深意的。《水滸傳》中的「魯智深」與這個人物仗義豪勇,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是融為一體的。
所以,優秀作品中的人物名字不是作家信手拈來的,而是煞費苦心的結果,它和作品融為一體,是作品的一個細胞。
本文發表於1998年第3期《中學語文》雜志
7. 作者是如何為小說中的人物起名字的
寫小說的時候,起名字是我最苦惱的事情。
因為一個故事裡,有十幾個人物,而每個人物都會有一個獨特的名字,每次遇到要起名字的時候,我都煩躁的暴走。
後來寫了第一本書,過了一個過程,我在寫第二本和第三本的時候,就簡單多了。
以下,我就來介紹一下我是如何輕松給角色起名字。
有了這些小辦法,角色們再也不用擔心我給不了他們好名字了!
8. 怎樣給小說中的人物起名字最合適
首先,記住名字並不總是適合我們。一個叫Hope的女孩會很沉悶。名字叫大衛的男孩可能很可怕,盡管他們的名字意味著「被愛」。
其次,看看在你的故事發生時,父母會給孩子取什麼名字。試著想像一下父母們會如何考慮給孩子起名。一個哈西德派猶太人家庭畢竟不會給他們的女兒起名愛斯琳。
我想要一個不同尋常的名字。我的許多角色都以對方的名字命名,因此,我將有幾個薩洛米、幾個喬納森、幾個馬提雅胡、幾個猶太、幾個約翰和許多瑪麗。所以這是我給自己起一個不尋常名字的機會。
選擇Benaya這個名字有幾個原因。這個名字不同尋常,但仍然可以選擇,因為它來自《聖經》。
綽號「Beni」變得非常容易,這是「我的兒子」的雙關語,這是Benaya人生故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別人的兒子,這塑造了他的生活。所以它是獨特的,它適合文化,它適合情節。
9. 小說角色怎麼起名字
古今中外,給小說的人物起名字都是作家的必修課之一。外國作家也是一樣。海明威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就被問到過如何給小說中的人物起名字,他的回答倒是很簡單:「盡量起好。」史蒂芬·金在《寫作這回事》這本書中附錄了他的一篇小說的修改稿,其中就有修改主人公名字的範例,他給出的理由是:小說初稿中人物那個名字太長又不夠響亮,所以改為了一個簡短而有力的名字。中國古代作家對人物名字更為關注,因為漢字的復雜性,使得漢語名字就有更多的含義。曹雪芹筆下幾乎每一個人名都含有深意,比較典型的如「賈雨村」是「假語村言」、「甄英蓮」寓意「真應憐」等等。而根據鮑鵬山老師的說法,「魯智深」這個名字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它象徵著「粗魯的人往往智慧更深」之意,對於這個說法是否符合施耐庵先生的本意我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從中看出漢語寫作中的人名是可以引申出更多的含義的。
說起當代作家筆下的好名字,我想流傳最廣泛也的確起得好的,當屬金庸古龍等武俠大師。西門吹雪、花滿樓、楚留香、花無缺這些名字都是那麼古色古香,不過,現在的網路小說給人物起名字大多都是走這樣的路子,而且動不動就用復姓,難免讓人審美疲勞,反而俗不可耐;與之相比,金庸比較擅長用一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字創造出一些讓人有回味的名字:比如謝遜,看上去很平常,附和在金毛獅王這樣一個人物身上,就會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再如程靈素,「靈」和「素」都是比較常見的女孩名字用字,但程靈素的名字卻是來自《靈樞》、《素問》兩本醫學經典,這樣一來,這個名字就有一種化腐朽與神奇的力量。而且金庸還比較擅長用名字組合,兩個很普通的名字,放在一起就有了另一翻意義,比如郭靖、楊康,楊逍、范遙等等。
那麼,我們給自己寫的小說人物怎麼起名字呢?
我覺得我們倒是不必像曹雪芹寫《紅樓夢》那樣有那麼明顯的寓意,除非你的作品能夠像《紅樓夢》那麼偉大,否則你那樣寫反而會弄巧成拙,讓作品顯得做作。
其次要有生活的真實。這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要符合時代特色:「李文革」這樣的名字只能出現在特定的年代;二是要符合人物自身的特點,比如此人祖上八代都是目不識丁的,你給他起一個「關雎」這樣的名字就像一個笑話了;第三要符合地域特點,比如東北幾乎就沒有人會叫「胡阿妹」這樣一個典型的廣東名字;最後還要關注一下人物的姓氏,馬三立先生講過,如果姓於,就要起一些和水有關的名字,比如於振江、於得水之類,要是起名「於入鍋」那就要成一盤菜了。
避開了上述忌諱,起名就可以很隨意了,但還是要注意一點,不要起一個太常見的名字,比如據資料顯示,中國有近三十萬人叫「張偉」,所以你就不要給人物起名再叫張偉,原因有兩個,首先這個名字容易被遺忘;其次,你的讀者可能就叫張偉,這就會有諸多不便了。當然,如果為了不重名就給小說人物起一個太奇怪的名字也不可行,原因就是本文開頭說到的那個,會影響到讀者的注意力。
10. 作家是怎麼給小說里那麼多角色起名字的
很多時候我們在預約一個小說的時候,會因為小說裡面如此多的名字都弄混了,很多人會疑問作家是怎麼給小說里那麼多角色起名字的?我身邊也有寫網路小說發布的朋友,對於他們來說,對於故事裡面角色的起名的原因確實很特別。
角色起名字-隨機選擇
對於隨機選擇的主角名字,我確實是很打擊的。竟然有的小說作者對於名字選取無法自行命名以後,會隨便選擇文字而組成新的主角名字,在隨機選擇的名字中加入譯音等讓名字適合小說的存在,但是其構成的隨機性確實讓我很打擊。
其實對於小說裡面對於主角名字的取名,很多時候都是以小說作者的性格影響,對於一些比較嚴謹認真的作者,會對名字進行認真研究再取;對於性格比較豪漫的,隨機選取的情況也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