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古代小說中傘的名字

古代小說中傘的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7-31 05:34:39

❶ 古代的傘叫什麼

對我們來說,下雨時撐開傘擋雨是那麼自然的事,但事實上,傘的發明並不是用於防下雨,它最早是用來遮擋陽光的。

無人知曉究竟是誰最先發明了傘,但傘的使用已經非常悠久。很可能最早使用傘的是中國,那是遠在公元前11世紀的事了。

傘在古埃及和巴比倫是被當作遮陽傘使用的,而且還有一樁與使用遮陽傘有關的奇事,即它是榮譽和權力的象徵。在古代的遠東,撐傘只限用於王家貴族。

在歐洲,希臘人最早使用陽傘。傘的普遍使用也是在古希臘。而歐洲第一個用傘來擋雨的是古羅馬人。

在整個中世紀,傘幾乎沒人使用。後來它的再次出現,是在16世紀的義大利,並仍被視為權力和威嚴的象徵。1680年,傘出現在法國,稍後是美國。

在18世紀時期,歐洲大部分地區到處使用傘來擋雨,拿的形式在這段時間沒有很大的變化,盡管它們在重量上變得更輕了。直到20世紀,女用傘才被製造出來,並且花色逐漸繁多了。

400O年前,一個偶然的發現啟發中國人發明了傘。在傾盆大雨中,有個孩子頂著一張荷葉擋雨。可是,凹面向上的荷葉積了不少雨水,漸漸頂不住了。孩子靈機一動,把荷葉翻過來扣在頭上。一頂凸面朝上的傘形帽出現了。人們發現,傘形的東西有擋雨的作用,於是傘便應運而生。
早期的傘是用樹葉或草編織成的,後來出現了用油紙和竹片做的傘,用絲綢做的傘。20O0年前,又出現了有完整骨架、能開能合的傘。
另一種說法是:魯班發明了傘

古時候一到下雨天人們就不太愛出門,因為那時侯沒有傘,出去要淋濕的,有一天,魯班在路上走,突然下雨了,他只好來到一座亭子里避雨,這時候,魯班在想:如果能有一種東西能檔住雨,這樣人們上街就不用害怕下雨了,他抬頭一看,看到了亭子的照型,於是心裡就有了一種想法,他回到家用幾條木棍做了個架子,上面頂著油布,這樣世界上第一頂傘就做成了

❷ 傘的古代雅稱

傘是漢族勞動人民一個重要的創造。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

上至皇帝出行的黃色羅傘,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說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❸ 皇帝出行時撐的傘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故事

皇帝出行時撐的傘叫做黃羅傘。

西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華蓋」條中有這樣的說法:「華蓋,黃帝所作也。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華蓋也。」

《古今注》里所說的「華蓋」,實際上是一種傘狀的吉祥雲。傘狀的五色祥雲被認為是上蒼顯靈,護佑中華人文始祖黃帝。

正因為這一傳說,後來作天子的封建帝王,出行要乘華蓋車,撐華蓋,類似的「翠蓋」、「芝蓋」、「鳳蓋」、「鶴蓋」、「羅蓋」等,也都是高貴者的專用傘。但到先秦時還未出現「傘」這個字,傘具在當時多稱為「蓋」。

皇帝出行用傘除了吉祥用意和擋風避雨、遮陽防曬,還是皇權的象徵,代表蔭庇天下黎民。

帝王對傘的迷信,與虞舜的傳說有關。《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虞舜是黃帝的八世孫,其父是個瞎子,人稱「瞽叟」。虞舜的母親死後,瞽叟再婚,生了兒子「象」。瞽叟偏愛象,想燒死虞舜,「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

虞舜藉助「笠」逃出了火海。。助虞舜逃生的笠應該是一種叫「簦」的雨具。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簦,笠蓋也。」意思是,簦是一種帶手柄的笠,不就是傘么?

清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就此註解:「笠而有柄如蓋也,即今之雨繖。」段注里又出現了一個古字「繖」,音讀sǎn。宋代官纂字書《類篇》稱,繖也寫作「傘」,傘即現代「傘」的繁體。

(3)古代小說中傘的名字擴展閱讀

傘的歷史:

傘在先秦時期是一種貴重用具,孔子當年就為沒傘而尷尬。據《孔子家語·致思》,「孔子將行,雨,無蓋。」作為當時有名的大學者,連把雨傘也沒有,門人建議孔子去向其弟子卜商(子夏)借把傘,但孔子拒絕了,因為子夏太吝嗇,擔心弟子不借。

在傘沒有普及的年代,古人擋風避雨使用什麼物件?更多是蓑衣、斗笠(斗篷)一類雨具。《詩經·小雅》中的《無羊》詩即稱:「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從中可以看出,先秦時,人們處出放牧,防止下雨,是帶著蓑衣和斗笠的。

一直到唐宋時,蓑衣和斗笠仍是古人防風避雨的主要用品。唐柳宗元《江雪》一詩中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寫的就是柳宗元當年被貶到永州後,看到漁民穿蓑戴笠於下雪天在江邊釣魚的情景。宋蘇軾《漁父》詩中也稱:「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隨到處綠蓑衣。」從蘇軾的詩中來看,做斗笠的材料不只是竹子,還有用蒲草編的,即所謂「蒻笠」。

唐宋時期民間用傘開逐漸放開,但只能使用紙傘。製作紙傘成為民間一種新興的手工業,傘的一個別稱「高密侯」,就是因制傘發家而來。

據宋陶谷《清異錄》記載,南唐時,有個叫周則的人,以製造雨傘為業。他早年貧賤,後來卻大富大貴起來,南唐後主李煜戲問他怎麼發達起來的,周則說,當年為了有口飯吃,每天制兩把傘來賣,即所謂「臣急於米鹽,日造二傘貨之」。

當時正遇連月陰天,傘特別好賣,慢慢地日子就好過了。李煜聽罷說:「非我用卿而富貴,乃高密侯提攜而起家也。」意思是,原來不是我提拔你才富貴的,是傘讓你發家的。

民間制傘所用紙,可不是普通的紙,而是一種「油紙」,就是塗抹上防水油脂的厚紙,「油蓋」、「油傘」等別稱皆因使用油紙而來。宋代陳師道在其《馬上口占呈立之》詩中即提到這種傘:「轉就鄰家借油蓋,始知公是最閑人。」

宋代民間制傘水平已很高,到明代更形成一門獨特的手藝。明代紙傘多使用「小皮紙」,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造紙皮」條曾專門提到了這種紙:「芙蓉等皮造者,稱小皮紙,在江西則曰中夾紙。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

當時,民間最時尚的紙傘是一種用綠油紙製作的傘,亦稱「青涼傘」。這種傘曾是婚嫁風俗中一道風景。

在現代,傘是談情說愛的極佳道具,在古代亦然。北宋時,有身份的媒婆都會打青涼傘。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條是這樣說的,媒婆「把青涼傘兒,皆兩人同行!」

❹ 古代的傘又叫什麼羅傘指的就是古代傘嗎

古代的傘又叫簦,羅傘指的就是古代傘。

傘是一種提供陰涼環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傘是中國勞動人民一個重要的創造。 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

上至皇帝出行的黃色羅傘,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說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受中國文化影響,亞洲許多國家很早就有使用傘的傳統,而歐洲至16世紀才開始風靡中國傘。

傘的製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與纏線。使用時以手將之舉起,雖然傘在最初發明時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阻擋陽光,但是現在最常被當作雨天擋雨的雨具。

(4)古代小說中傘的名字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多年的歷史,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到了後魏時期,傘被用於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顏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黃色羅傘,以表示「蔭庇百姓」,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陽、擋風、避雨。

傘在中國誕生之後,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

日本在唐朝時先後向中國派出了19批「遣唐使」,500多餘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歷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製造工藝帶到了日本。

❺ 傘在古代還有什麼稱呼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從發明之日到現在至少也有

3500多年的歷史,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簦」。
到了後魏時期,傘被用於官儀,老百姓將其稱為「羅傘」。官階大小高低不同,羅傘的大小和顏色也有所不同。

❻ 皇帝身後的傘和扇子的學名叫什麼

1、皇帝身後的傘稱為「黃羅蓋傘」,又稱又稱"涼傘"、"羅傘"、"萬民傘"、"華蓋"等。在中國古代,傘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權勢的象徵。在等級森嚴的中國古代,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頭上的烏紗,身上的朝服一樣,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志。如宋代只有天子才用紅黃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

2、皇帝身後宮女所持的扇子稱為「掌扇」,是古代漢族障塵遮日用具。最初叫謔,流行於中國多數地區。開始時是作為貴族或帝王的儀仗之作用,以孔雀翎裝飾,由宮女執掌。宋代以後作為裝飾,放在寶座後面的架上。之後更演變成漢族民間的一種在婚嫁時使用的儀仗用具。

❼ 古代的雨傘有哪些

油紙傘
油紙傘是源於中國的一種紙制傘,亦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寮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著一些客家人遷到台灣定居,
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亦有所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著,老人喜好象徵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用的要用「番傘」。 在早期客家莊里,由於「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傘)」字里有四個人字,也象徵著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理由贈予一對紙傘。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 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油紙傘多作為藝術品和遊客紀念品售賣。
太陽傘
太陽傘
太陽傘,就是主要用於遮防太陽光直接照射的傘。 選擇防紫外線傘主要看傘的面料。研究表明,傘面厚的布料比薄的抗紫外線性能好,一般來說,棉、絲、尼龍、粘膠等面料的防紫外線效果較差,而滌綸較好;有些消費者認為,傘面越厚防紫外線性能越好,其實不然,如天堂傘系列開發出一種輕薄但十分緊密的面料,防護性能遠優於一般織物;此外,防紫外線性能顏色越深越好,以緞紋織物最佳,其次依次是斜紋、平紋。 有關專家還提醒消費者認清防紫外線性能標識。目前,國內外的標准對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性能一般都使用UPF值,即紫外線防護系數值進行評定。UPF值是紫外線對未防護的皮膚的平均輻射量的比值,UPF值越大,表明防紫外線性能越好。即將出台的國家標准規定:只有當UPF>30時,並且UVA的透過率小於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防護等級標識為UPF30+;而當UPF>50時,則表明該產品的紫外線防護性能極佳,防護等級標識為UPF50+。 今夏的防曬用品市場上,防紫外線太陽傘備受青睞。在挑選防紫外線太陽傘時,消費者應掌握其特性,以便挑到一把從外觀到質量都滿意的好傘 。
兒童傘

注音:Er Tong San 兒童傘是生產傘的廠商專門為兒童設計製作的傘。 兒童傘分為三大類: 一、大童傘;這種傘適合6到9歲的兒童使用,一般傘面要大,比起成人的傘要稍小,而且輕.傘柄,傘身都是專門設計出來。 二、中童傘;這種傘適合5到7歲這個年兒童使用,傘面要小於大童傘,材質等都採用比較柔的料,保護小手的皮膚。 三、小童傘;這種傘小巧,其目的不只是為了平時大人們用來遮陽避雨,最重要的是用來玩的,並沒有太大的實用用途。 市場上一般有:楓葉傘,卡通傘,等。配有各色的花樣。圖片案,很大程序上吸引小朋友們的好奇心。從而佔有這一部分的雨傘市場。
滑翔傘
滑翔傘起源於1984年,是由法國一批熱愛跳傘、滑翔翼的飛行人員發明的一
種飛行運動,目前在歐美和日本等國 非常流行,在台灣也掀起了一股旋風。滑翔傘與傳統的降落傘不同,它是一種飛行器。大約在20年前,居住在阿爾卑斯山腳下沙木尼小鎮的法國登山家貝登,利用一頂方形降落傘從阿爾卑斯山上成功地飛降到山下。許多登山家們紛紛效仿,並對降落傘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將降落傘與滑翔翼的特點相結合,製造出了利用山坡地形起飛,能夠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滑翔傘。1984年法國登山家菲隆(RoterFillon)從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飛出,使滑翔傘名聲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今天,在世界各地,滑翔傘愛好者達數十萬之多。滑翔傘本身毫無任何動力,它之所以能夠飛行,除了傘衣充滿空氣後顯出特殊的形狀外(飛行翼),全靠飛行員控制,結合大氣中種種特性(空氣動力)飛行。傳統式的降落傘,即一般降落傘,在空中只能產生下降阻力,沒有升力,而滑翔傘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會產生速度和升力,而且它的速度和升力遠遠大過它的阻力。因為在構造上,滑翔傘傘衣內層結構設有氣囊,在沒有充滿空氣前,滑翔傘沒有實質的稜角,一旦內層氣囊充滿空氣,滑翔傘的前沿就會出現稜角。這樣,滑翔傘在在空中飛行時將相對的氣流由翼面上下分別引開流動,阻力與對方的風力平行,重量與翼上方空氣相結合,使滑翔傘產生速度前進。
高爾夫傘

高爾夫傘最常見的有直桿手開高爾夫傘,直桿自動高爾夫傘,也有二折自開高爾夫傘等,由於傘大,往往比較兜風,一陣大風過後,力氣小點的,往往拿不穩,越來越人性化的設計,將這難題較好的得到了解決,在高爾夫傘面上做了改良,常見的做法是把傘面做成雙層,下面的一層傘面的頂端透空,然後上面的一層蓋在下面的一層上面,比透風的孔大一些,剛好蓋住,上下兩層少量針線縫合,正常使用的時候,雨水進入不了傘裡面,風吹過來的時候,順差透空的頂被排了出去。
三折傘
三折傘是雨具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就是能折三疊,能撐開,便於攜帶的傘具。三折傘結構緊湊牢固、耐用,晴雨兼用。 19世紀是傘發展的黃金時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發明了許多新材料,造出了各種各樣既輕便又實用的傘。就在這一時期,就有了三折傘的出現。 隨著國際原材料價格的波動 三折傘 ,三折傘的利潤也受到一定的挑戰,如何應對這些危機呢?義烏市雨傘行業協會積極開展品牌意識宣傳,倡導高品質高效益,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義烏小商品城的三折傘經歷了十數年的發展,從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雨傘行業體系,逐步提高折疊傘在雨傘行業中的綜合競爭力,以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多折傘
一種多折傘,包括中棒(1)、固定在所述中棒(1)頂部的上巢(2)、與所述中棒(1)滑動套接的下巢(3)、以及支撐傘面(8)的多根傘骨(5);所述傘面(8)為不等幅傘面,即傘面前部邊緣與所述中棒(1)的距離較小,傘面後部邊緣與所述中棒(1)的距離較大;相應地,所述傘骨(5)包括前部傘骨(53)、兩側傘骨(52)和後部傘骨(51),所述前部傘骨(53)折數較少,所述後部傘骨(51)折數較多。本實用新型的多折傘後部有較大的遮蔽面積,可避免下大雨時人後面被淋濕,且前方視線好,並具有防風的效果。

❽ 古代稱傘為

古代稱傘為蓋

傘是我國首創,據傳是魯班的妻子雲氏發明的。《孔子家語》中說:「孔子之郯,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這里的「蓋」就是指「傘」。《史記·五帝紀》記有與傘同類的雨具,可見傘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歷史了。最早稱傘為「華蓋」,唐朝李延壽寫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為傘定名。古時的傘,是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徵物,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上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官位、職務不同,「羅傘」的大小、顏色都嚴格區分,這一慣例一直傳到明朝。
紙傘是漢朝以後出現的,唐朝時傳入日本,16世紀才傳入歐洲。

❾ 帶有傘字的書名,句子或是四字詞語,可以是原創的,風格自選:古風,唯美,凄涼,多一些,

1、火傘高張

拼音:huǒ sǎn gāo zhāng

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酪烈;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出處:唐·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釋義:唐·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紅葉)的光照耀著牆壁,山寺壁畫里的鬼神都浮現出來了,它光華的明亮就像火神撐開了火傘。」

近義詞:烈日當空

反義詞:風雨凄凄、傾盆大雨

2、雨後送傘

拼音:yǔ hòu sòng sǎn

意思:比喻事後獻殷勤。也比喻幫助不及時。

出處:二月河《康熙大帝》第四卷五十三:「不見不見,前些日子朕要死不活的時候,別的阿哥都在這兒侍候,偏偏他[八阿哥]和朕一塊病了,如今朕剛回過神兒來,他也好了。雨後送傘,獻的哪門子假殷勤呢?」

3、竹傘

拼音:zhú sǎn

意思:一種用竹作骨架製成的傘。

4、傘檐

拼音:sǎn yán

意思:張開的傘面的外沿。

5、御傘

拼音:yù sǎn

意思:帝王出巡時所用的傘蓋。為儀仗之一。

6、晴雨傘

拼音:qíng yǔ sǎn

意思:遮陽和擋雨兩用的傘。

7、青羅傘

拼音:qīng luó sǎn

意思:青羅製成的傘蓋。

❿ 古代皇帝遮陽的那把傘叫什麼

(1) 華蓋 據《史記》載,最早的傘叫「蓋」,如「五大夫之相秦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這里的「蓋」即傘,我們常常也能在電影電視中見到古代的 皇帝 或重要人物出行時,後面就有人舉著華蓋。 根據考察,華蓋,原本是帝王坐的馬車上的車蓋。古時候,華字與花字相通,華蓋即為花蓋。相傳炎黃時代,黃帝駕了戰車與 蚩尤 在那個叫逐鹿的地方打戰。只見黃帝駕馭的戰車頭頂常出現閃閃爍爍的五顏六色,好象很多很多的奇花異葩覆蓋在車上,人們就把這個車蓋稱為華蓋。後來,華蓋就專指帝王座車的車蓋,引申開去就有不少新的內容。和天上的 星

熱點內容
小說浪盪江湖魂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6:39:30 瀏覽:847
長篇末日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59:29 瀏覽:250
大主宰聽書上 發布:2025-07-05 13:57:08 瀏覽:813
小說男主角名字叫楊天 發布:2025-07-05 13:56:22 瀏覽:349
推薦穿越養娃小說 發布:2025-07-05 13:46:54 瀏覽:951
種田桃花多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3:23:08 瀏覽:296
合集言情長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3:05 瀏覽:577
男配角嘯天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2:29 瀏覽:415
男主開始不愛女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44
現代虐文悲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3:04:55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