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斷竹心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㈠ 中國古代的文學體裁是如何變化的分別是什麼
世界各民族文學中最早出現的體裁是詩歌,以後小說、戲劇文學才逐漸發展起來。
常見的有詩歌、小說、散文、劇本、劇小說、寓言、通訊等。
1、詩歌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
2、小說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3、散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隨著時代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4、劇本
劇本主要分為文學劇本與攝影劇本。文學劇本是比較突出文學性的劇本,攝影感偏低,包含話劇劇本(或稱戲劇劇本)、小說劇本(或稱劇小說)、小品劇本、相聲劇本等。
攝影劇本是比較突出拍攝感的劇本,文學藝術性可高可低(根據影片題材、市場、投資金等綜合情況決定),包含分景劇本、分鏡劇本(分鏡腳本或電影劇本)、台本等。
5、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託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它事物。該詞最早見於《莊子》,在春秋戰國時代興起,後來成為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
㈡ 蒙太奇手法怎麼運用在小說當中
蒙太奇,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有剪輯和組合的意思,電影導演把許多獨立的銳頭組合起來,構成一部前後連貫、首尾完整的電影片,來表達主題。
1、在網路小說中,蒙太奇手法使用的舉例:
李承乾疑惑的打開奏摺,只見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流民入城疏》趕緊打開一看,眼睛 頓時就濕潤了,只見奏摺上寫著:臣雲燁頓首,現有新城正在新建之際,臣在千里之外諫於我皇,聞聽長安富者覬覦群集新城,臣以為不妥……
……教他們經商,使他們的財物能夠互通有無,教他們尋醫問葯,使他們不至於年紀輕輕就死掉……「
李承乾只看了一截就把奏摺揣進懷里,跑著去追已經走遠的雲燁。
「聖人的職責就是現在官府的職責,教化萬民原本就是應有之義,大唐的國土廣袤,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如同長安一樣富庶繁華,一旦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恐大唐天下將有傾覆之憂。因此微臣斗膽上奏,請求朝廷將至少一半的新城之地劃歸與土著,其餘一半再用來發賣,如此一來,將會平息百姓之怨言……「
房玄齡的聲音在萬民宮響起,雲燁的奏摺被公諸於眾,整個萬民宮肅靜一片,李二面帶笑容,似乎受損失的不是他,這樣的笑容已經表示他對這封奏摺的內容非常的滿意。
——《唐磚》第十四卷 洞庭湖風雨 第十六節流民入城疏
在這段文章中,同一篇文章《流民入城疏》分別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被不同的人所閱讀,並用 李承乾只看了一截就把奏摺揣進懷里,跑著去追已經走遠的雲燁。 這句話間隔,實現了時空轉換。同時,《流民入城疏》有成為實現這個時空轉換的載體,給人以完整的情節。讀至此處,腦海中彷彿電影鏡頭轉換。
2、斷竹、 續竹、飛土、逐宋(古「肉」字) ,這四個詞,就是四個鏡頭,四個鏡頭 組合起來,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類勞動狩獵的畫面,真實的再現了古 代人類的勞動過程。他們砍竹、接竹、製造狩獵工具,再用彈丸去追捕獵物。
3、以下是引用別人的話,可以更好地讓你理解:
蒙太奇的解釋我相信你也看過了,不多說了。 我教你一種寫文章時比較好用的蒙太奇吧。 比如說:前面的情節一直寫A,寫到A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後B(和A不在一起)看到桌子上面的杯子「叭」一聲摔在地上,B預感到有什麼事情要發生。或者轉到C覺得肚子「咕嚕」的叫了一聲,覺得餓了。 這不但是蒙太奇,而且還起到一種承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