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網路小說國內的區別
㈠ 西方小說和中國小說的差別
說到底,是文化的不同。
中國很多奇幻、玄幻文是模仿西方的,但也有東方玄幻、仙俠等。
名字最明顯。《斗破蒼穹》蕭炎,典型的中國名字,加列奧、谷尼等多是西方名字。
用詞上。古堡、巫婆、魔法、光系,這種詞彙一看就是西方風格,而古墓、神棍、道術、仙法等詞彙,便是東方風格。
至於語氣,整個人類應該都差不多,主要還是措辭的不同。西方文法很現代化,直白易懂,中國網文一旦涉及某種厲害的武功,就要拽文,來點看不懂的文言。
差別很多的,你可以試試復制一段西方小說,把裡面的具有西方風格的詞彙用東方詞彙替換,再去讀,看看是何感覺
㈡ 中國小說和外國小說最明顯的區別在哪裡
中國小說實在社會現實存在的基礎上描寫的,而外國小說多是抽象的或超越現實存在的事物描寫的。
外國小說側面描寫和鋪墊較多
㈢ 為什麼中國網路小說和國外小說差距很大
因為文化底蘊不一樣,不只是小說,從本質上,無論是基因習性,還是飲食文化,中國人和外國人都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更何況是在這完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思維方式了。思維方式不同,那麼發展的方向自然也就不盡相同,所以區別很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㈣ 國外的網路小說也像中國這么火嗎
由於自己國家的文化差異,風格,時代,背景的不同,各國小說有很大不同
就我所知,歐美方面,對於小說比較傾向於敘述型小說,往往還牽涉了倫理,神話,教義方面等等東西,注重描寫心理,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有些艱澀難懂,但是對於自己國家的人來說會是很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往往暗藏了很多人性的隱喻,作者寫出一部作品可能花上了很多年的時間,因此對於人民來說,要說火的話還不如說是一種文化景仰,補充一句,話說我怎麼覺得偵探小說無論在哪個國家都很火哪...
日韓小說的話,韓國不用說了..都是些青春愛情小說,比如可愛淘的書不僅在中國掀起過一陣浪潮,在韓國也大受歡迎,由此可見韓國的小說較火的以他們的愛情泡沫連續劇式的小說為主。
日本的我了解不多,不過...應該BL小說很火吧...嘿嘿...
不管怎麼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出色作品,一下子也是介紹不出那麼多的,需要自己去作深入了解
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㈤ 中國小說與外國小說的不同有哪幾點
這個要先看你讀的是什麼類型的小說。像海明威,卡夫卡,傑克·凱魯亞克的書,還有什麼追憶似水年華,麥田裡的守望者之類的,都是現代主義小說,就像外國抽象畫一樣難懂。
還要看成書的時代特徵。一般小說都是在反映時代精神,如果差的時間太遠,或你對那個時代的背景不了解,想看懂是很難的。
其實文化差異不是問題,關鍵是作者的風格和時代背景。
如果有興趣,建議看看西德尼·謝爾頓、卡德勒·胡塞尼、米奇·阿爾博姆的小說,都是劇情類的,很經典。
㈥ 國外有類似國內網路小說網站嗎
有。11區素以動漫聞名,但是網路小說在青少年中還是很有市場的。很多知名漫畫也是由網路小說改編的,比如《戀空》、《刀劍神域》和《魔法高校劣等生》等。比較受歡迎的網路文學網站是:「小說家になろう」,翻譯過來就是「當個小說家吧」
㈦ 中國小說與外國小說的聯系與區別
中國文學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文學之一,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產生過很大的世界影響。中國文學的對外影響,有一個從東方逐步擴大到歐洲最後到達美洲的過程。具體可分4個段:
第一階段是唐代。唐代由於政治經濟的發展,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廣泛頻繁,中國以詩歌為主的文學也開始傳到國外 ,主要影響范圍是鄰近的日本 、朝鮮半島 、天竺(今印度)、大食(今阿拉伯)及東南亞各國。中國文學對日本的影響始於秦漢,唐代達到高潮,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詩人的詩作都為日本人所喜愛,影響最大的當屬白居易的詩。據《日本國見在書目》記載,當時傳到日本的有《白氏文集》(70卷),《白氏長慶集》(29卷)。平安時代的詩集與《和漢朝詠集》共收錄589首詩 ,其中白居易的詩就達137首之多 。白詩不僅在日本宮廷中流傳 ,曾受到嵯峨天皇的激賞,宮廷女官紫式部所著長篇小說《源氏物語》明顯地受白詩影響,貴族文人多喜歡白詩,而且白詩也為平民百姓所歡迎,《長恨歌》、《琵琶行》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其他方面,如南朝梁太子蕭統所編《文選》,在文藝思想和編選體例上也給日本詩歌總集《萬葉集》以影響。日本奈良時代的文學家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曾被派遣來中國留學,在唐生活50餘年。日本高僧空海(弘法大師),游學於唐 ,歸國時攜回大量中國書籍,其後撰著《文鏡秘府論》(6卷),將中國詩文作品、文學理論介紹給日本人民。
第二階段是18世紀開始對歐洲的影響時期。近代西方人從《馬可·波羅游記》中開始對中國發生興趣,而正式把中國文化傳往近代西方的是一些前來中國的傳教士,18世紀形成第一次熱潮。明末天啟六年(1626),法國人金尼閣把五經譯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 。此後 ,法國人宋君容曾譯《詩經》和《書經》、《易經》、《禮記》。馬若瑟(J.普雷馬雷)亦翻譯《詩經》、《書經》刊於1735年巴黎出版的《中國通志》。這時中國古典小說、戲劇和寓言也開始進入歐洲。1732至1733年間,馬若瑟翻譯了元代紀君祥的雜劇《趙氏孤兒》。從18世紀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該劇又先後在英國、德國、俄國翻譯出版,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還將它改編成一個新劇本《中國孤兒》。此外,1761年,在英國刊印了第一部英譯的中國小說《好逑傳》。1781年,德國詩人J.W.von 歌德通過杜赫德的德譯本,了解到《趙氏孤兒》和《今古奇觀》中的 4篇短篇小說及《詩經》中的一些詩作 。同年,他嘗試將《趙氏孤兒》改為悲劇《哀蘭伯諾》。19世紀初,歌德讀了《好逑傳》並得出了「世界文學時代已快到來」的結論;而且他還受到清代小說《花箋記》、《玉嬌梨》的啟發,創作了組詩《中德四季晨昏雜詠》。歌德以中國傳奇、小說同法國詩人P.L.de貝朗瑞、英國小說家S.理查遜及他自己的作了比較。但總的來說,當時歐洲對中國文學的了解還是較為膚淺的。
第三階段是對美洲的影響。中國文學在美洲產生較大影響始於20世紀10~20年代。這時中國詩的翻譯、模仿、評論大量出現在美國刊物上。被稱為美國現代詩歌之父的E.龐德,對中國詩含蓄、凝練、意象鮮明和情景交融非常崇尚,並從中吸收了有益的創作營養,他認為,在美國文學所受的外來影響中,「中國是根本性的」。蒙羅也把意象派意義界定為「對中國魔術的追尋」。龐德的長詩《詩篇》中有12章是以中國為題材的。1915年,他根據美國東方學家費羅諾薩的譯稿整理出版了譯詩集《中國詩抄》,收有《詩經》、漢樂府、《古詩十九首》中的詩以及郭璞、陶淵明、李白的詩共18首。之後,他又翻譯出版了多種中國詩的譯本。
第四階段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的現代階段,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現在。這個階段由於中西政治、經濟、文化已開展了全面的交流,中國文學在西方也得到全面傳播。一方面把代表中國文學較高水平的古典小說《 水滸傳 》 、《 紅樓夢》等翻譯出國,另一方面世界各國也將五四以後新出現的作家作品,例如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大量翻譯介紹。僅魯迅的著作,就被40多個國家譯成70多種文字。魯迅生前,《阿Q正傳》在日本就有5種譯本,逝世後又有近10種新譯本 。《阿Q正傳》傳到西方後,法國作家R.羅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隨著中國文學的廣泛傳播,其價值愈來愈為世界了解,世界文壇也給了中國文學以更高、更科學的評價。
中國文學一方面對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接受外國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的第一次高潮是東漢至唐宋佛教文化的影響。佛經的翻譯活動從東漢桓帝末年安世高譯經開始,魏晉南北朝時進一步發展,唐代形成高潮,北宋時開始衰落。無數自梵文翻譯過來的佛學經典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如《六度集經》中的《遮羅國王經》、《馬鳴菩薩》本身就是傳奇性作品,而馬鳴寫過的 《佛所行贊》 和《美難陀傳》就是兩部長篇敘事詩。印度的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 ,其羅 摩的故事也通過佛 教經典介紹過來。由於 佛 經的傳入,佛經中的思想、語言、故事、音節都對中國文學產生了影響,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觀念、新意境和新的用詞遣詞方法。佛經的傳入刺激了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唐代傳奇及元雜劇的故事發展。此外,唐代變文的產生、流行也與佛教有關。由於佛教詞彙的大量湧入,中國文學語法結構和遣詞用句的方法也發生了某些變化。漢語中反切四聲的確立,就是佛經影響的結果。中國最早的韻書是按宮商角徵羽五聲排列的,平上去入是西域輸入的技術,而平上去入的區別,則是因為當時轉讀佛經三聲,與印度古聲明論的三聲相符,和入聲相配,所以形成四聲。此外 ,佛 經的文體特 點 ,如不用之乎者也,不用駢文綺詞麗句,以及多倒裝句法,多提挈句法,句中段落中的解釋語,散文詩句的交錯等,也都影響了中國文學風格的變化。外國文學對中國文學影響的另一次高潮是鴉片戰爭之後。特別是19世紀末以後,由於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學說大量的涌進,與此相應,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大力提倡政治小說,一些翻譯家也大力引入外國小說。晚清時期 ,翻譯的國外小說達400種 ,僅翻譯的小說就有80種。僅林紓在辛亥革命前後近30年中,就與別人合作翻譯了英、美、法、俄、日、西班牙 、比利時 、挪威、希臘等國小說180餘種 。達1200萬字。這種翻譯介紹在五四運動前後達到最高點,其數量令人驚嘆,世界上知名作家的作品幾乎都被介紹進來 。中國文學因此開拓了自己的視野,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都受到震動。中國現代文學家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努力加以借鑒,使新文學步入了十分興旺發達的時代。20世紀以後,這種影響一直持續不斷,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才採取了全面封閉的絕對態度。這時期主要介紹20世紀世界文學新觀念和作家新作品。
由於中國文學自身的巨大成就和數千年積累的豐富經驗,由於對世界上一切優秀文學採取積極借鑒的態度,也由於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無限豐富的源泉,中國文學將會創造出更燦爛、更偉大的篇章,對整個人類文學藝術事業將作出更大的貢獻,它將以更美更輝煌的面貌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
㈧ 西方小說和中國小說區別有哪些
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色,各個民族的文學派別又有很多,怎麼可能寥寥數字就說的清?你說的人物啊,心理啊的區別可能就在於風俗,地域的差別上吧.
㈨ 國外網路文學的現狀,並非國內的。
作家邱華棟提出的疑問是:「網路文學是中國的獨特現象,是中國特色。美國的網路如此發達,怎麼我從來沒有聽說美國有什麼網路文學?」[11](p1)網路文學在中國有其特殊性,中國的網路文學之所以能興起並繁榮發展起來,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文學一直處於政治同化的進程之中,文學的娛樂功能並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中國的通俗文學傳統在大陸一直是處於一種暗流的狀態,大學中文系給學生開講中國當代文學,基本上沒有通俗文學、通俗作家的概念,文學的探索性、思想性,對人性的深度表現,對社會生活的廣闊描寫是對文學作品的要求。網路文學不以思想含量見長,而以機智性、幽默性、娛樂性贏得讀者。而通俗文學在中國的讀者中已經有了很好的接受基礎,20世紀80年代的通俗文學熱潮和改革開放之後對國外影視大片的引進,在國內年輕的讀者中形成了較大的影響。網路恰好給中國當代通俗文學的發展提供了這樣一個發展的平台,並形成了與傳統文學多元共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