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巔峰
⑴ 金庸的十五部作品中,你覺得哪一部是是巔峰之作為什麼呢
世間任何武功,無論多麼神奇玄妙,威力無窮,終歸是要以人為載體,以人軀體發揮作用,但一個人的力量終有竭盡之時,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做到無窮無盡。所以世間最厲害的不是武功,而是人的智慧,憑借智慧才能無敵於天下,才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⑵ 金庸武俠小說的巔峰是哪一部
大部分人認為是《笑傲江湖》
我個人認為是《神鵰俠侶》
《笑傲江湖》寫的確實好,但是相比之下卻沒有《神鵰》細膩,不過神鵰沒有笑傲的節奏明快,高潮起伏也沒笑傲波瀾,但個人偏愛神鵰,誰讓裡面有程英妹紙和郭襄妹妹讓人憐愛有加呢!
⑶ 金庸所有小說里,誰巔峰時期的武功最厲害
第十名,穆人清,穆人清是《碧血劍》中武功最高的前輩和高人,穆人清看上去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和善的老頭。但是穆人清對待他的徒弟的方式,卻多有不近人情的地方,不少突兀的舉止,真實地暗示了他內在的某些古怪之處。
第一名灰衣僧,《天龍八部》裡面的武功誰最厲害?南喬峰,北慕容?蕭峰好像是《天龍八部》裡面最厲害的人物,但是論武功境界,少林寺無名灰衣掃地人,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之人
⑷ 金庸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部作品
就個人而言,它是「天龍八部」。
由於天龍八部是一部嚴厲的戲曲,它是一部反映人道的經典戲曲。天龍八部中評論各式各樣的問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前史的實際的政治評論,但與慈悲的心在人類自身的命運面前的艱苦奮斗和掙扎,愛的實質是一項人權理想向實際生活的各式各樣的許多巴望的魂靈探究的願望。關於人道自身的評論,是一本巨大的書都不能寫的出題。托爾斯泰做過,陀斯妥耶夫斯基做過,他做過,馬奎斯做過,金庸也做過。《天龍八部》有點單薄了。
⑸ 金庸武俠小說的巔峰是哪一部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003147/answer/384588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一部作品是否巔峰,是要從多個方面來綜合評估的,篇幅、結構、情節、人物幾個方面都達到上乘,才能稱得上巔峰。另外,一部作品要想從流行文學上升到經典文學層次,內里必須要有一些反思或者批判,因為只有作品裡蘊含了深層的東西,經得起反復咀嚼,才值得一遍一遍去回味。
現在對於金庸作品的好壞,基本有一個定論,即時間越靠後,作品質量越高,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後期的幾部,究竟哪一部稱得上「最」,有待商榷。我們先按照上段幾個要點,參照下面的年代表,看一下這些作品的巔峰程度。
作品名稱備注《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雪山飛狐》
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倚天屠龍記》
1961年《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俠客行》
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1972年《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從這個年代表上來看,金庸作品真正開始出現批判與反思的內容,是從連城訣開始的。連城訣相當於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里的阿茲卡班的囚徒,從這個時候開始,金庸武俠的成人童話屬性中的童話成分少了,成人屬性多了。在這部小說里,第一次全面描寫江湖的陰暗面,所有的大俠都是偽君子,連梅念笙也不例外。狄雲和丁典一個質朴一個痴情,兩個真性情的漢子反倒在江湖上無法生存,這讓人看了滿心悲憤。雖然最後也是以主角隱居作為結束,但卻是無可奈何心灰意冷式的,與楊龍二人的隱居大相徑庭。依照這本書,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理論,但凡一個作家的某一部作品變得跟之前的作品風格完全相反,那麼他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的作品了。
我們還可以通過這個年代表看一下各書主題,側面看一下金庸的心路歷程: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恩仇與匡扶
射鵰英雄傳:戰爭與馳騁
雪山飛狐:爭斗與抉擇
神鵰俠侶:俠義與浪漫
飛狐外傳:恩仇與抉擇
倚天屠龍記:道義與擔當
連城訣:慾望與算計
天龍八部:命運與抗爭
俠客行:自我與人生
笑傲江湖:斗爭與脫離
鹿鼎記:世俗與圓滑
看完這些,我們大致有一些判斷了。這一長串的主題變化,其實也是金庸自己的成長歷程,連城訣以前,金庸自己還懷著年輕人的浪漫,到連城訣時,開始看到那些陰暗,並在天龍八部里反思它們。到了俠客行,這種反思回歸自身。而到了笑傲江湖,仍是在反思批判,但是目光已經擴展到了江湖,或說政治。最終到了鹿鼎記,金庸49歲,說他老了也不為過,批判心已經很少了,當年的年輕人真正進入了世俗,開始享受圓滑在社會上的功用了。
從金庸自身來講,當然得首推《鹿鼎記》為巔峰之作,因為這部書是真正的集大成者,文筆爐火純青,情節駕馭純熟,人物刻畫生動,這些無論從何處來看,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們一定不要忽略一點,作品是要考慮受眾的,既然是武俠作者,那作品裡俠的成分不能太少。作品可以陰暗,可以反思,但不能缺少快意,更不能反武俠,加入老成人的那些思想,循循善誘叫我們做一個世俗人。從這一點上,我比較推崇《笑傲江湖》與《天龍八部》,既有沉重的東西,也不缺少浪漫。
但笑傲限於篇幅,雖然是一流作品,但難登巔峰。天龍情節更加光怪陸離,場面也波瀾壯闊,有恩,有仇,有壓抑,更有發泄,有冰窖纏綿的幻想,也有樹邊解手的現實。人物塑造更是登峰造極,稱得上是江湖的網路全書。並且在寫這部書時,金庸正當年富力強,對故事節奏的掌控,和對場面的駕馭,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是前期與後期的金庸無法比擬的。
所以,最終我的跟孔鯉和飛花落雪沒啥出入(有點說了半天白說了的感覺),天龍八部,為武俠第一,鹿鼎記,為金庸第一。
⑹ 金庸寫了那麼多武俠小說,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他的巔峰之作
金庸和古龍,兩個人的作品,一直廣受人們的喜愛,金庸小說共計十五部,古龍作品高達七十餘部,這些作品,承載我們的青春和記憶。就我個人而言,我十分喜歡金庸和古龍,但是現實生活中,我發現一些趣事,喜歡古龍的人,通常不愛金庸作品,反之,喜歡金庸的,也不喜古龍小說。
首先分析金庸作品,每部小說之中,都會有一個主角,這個主角從普通人,慢慢成長為一代大俠,《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起初只是蒙古大漠中,再普通不過的孩子,雖然毅力驚人,但是學武功的時候,也是磕磕碰碰,最終舉步維艱成為蓋世豪俠。
當然遠不止郭靖,如果仔細品閱,你會發現,金庸作品中,主角都是如此,例如《天龍八部》中的喬峰,七歲習武,而後加入丐幫、《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從小深受寒毒之苦,昆侖山修煉五年九陽神功,才成為武林至尊、就連《俠客行》里的石破天,也是從小小的孩童,成為受人敬仰的俠客。
⑺ 金庸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部作品1
無疑是《天龍八部》了!
天龍八部是金庸和倪匡合作完成的,這本書大氣磅礴、盪氣回腸、情節跌宕起伏,死金庸的巔峰之作。
⑻ 金庸作為武俠小說界的泰斗,為何要在巔峰時期選擇封筆
作家黃易曾經評論說:「金庸就像一個''黑洞''。把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任何人靠近他,就會化為烏有,根本沒法比。」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人一定都不會對金庸感到陌生,畢竟他可是武俠小說界的泰斗級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曾經創作出過多部頗受讀者歡迎的武俠小說。有的武俠小說後來甚至還被拍成了影視劇,如《天龍八部》、《雪山飛狐》、《俠客行》和《書劍恩仇錄》等。
按理來說,這樣一位在書迷眼中堪稱大神的人物,再怎麼想「退隱江湖」,起碼也得等自己過了巔峰期以後再說吧?可實際上,金庸卻在自己正處於巔峰期的時候對外宣布要封筆。那麼,作為武俠小說界的泰斗,他為何要選擇封筆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原因吧!
最起碼在被他人否定之後,他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為自己正名。而不像某些人,在被別人否定以後,只知道一味氣餒和龜縮,結果弄得否定他的人反倒變得越來越囂張。
⑼ 金庸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是哪部
我覺得應該是《天龍八部》,它沒有《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那麼濃厚的政治和社會寓言色彩,《天龍八部》可以說是金庸武俠作品的集大成者。
《天龍八部》結構宏大而不失靈巧,三大主人公鼎足成勢,每位主人公與周圍若干小人物構成單獨「人物場」,「人物場」之間沖撞激盪,形成巨大矛盾漩渦,為此書技巧之一大特色。以上是小編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⑽ 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的又一個巔峰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蕭峰更是傳統武俠小說模式下的英雄形象的最巔峰,以至於自此以後金庸能寫的要麼就是令狐沖這樣的隱士,要麼就是韋小寶這樣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