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順序閱讀
1. 金庸的武俠小說應按怎樣的順序看
作為一個金庸迷,有幸與君共同探討,個人認為,大師作品,本無嚴格的排序,應為每本書,都獨成一體。可是,讀完之後呢,我可以借用金庸先生自己的說法,來大致的做個指引與導讀,有記者曾問先生說:您認為您的哪部小說寫的最好?作為大師,他沒有具體的說是哪一部,他只是說,從現在看來,最成功的當屬射鵰英雄傳,它被拍成電視(83版)在大陸的影響,始料未及。可是,縱觀自己的寫作生涯,總體來是,後期的作品,好於前期的作品,長篇要優於短篇。下面,我首先將他創作這些作品的年代寫下來,以供參考,然後在仔細的談談我的體會: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但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我自己開始看的時候,首先看的是神鵰,應為電視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一直想看,看了書之後,其實,才發現,比起天龍八部,倚天,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其實射鵰遠沒有這幾部書那麼的手法老練,對於武功的描述,還顯得不是很成熟,當然,不是說書寫的不好,是相比較而言了。在看處女作書劍恩仇錄,先生的博學表露無疑,但作為武俠小說,我們首先看他的武功誰好誰壞,從這一點看,它不能和後期的作品相提並論了。當然,這也是相對的。所以,我認為,如果是第一次讀金庸作品集的話,應該從短篇讀起,按時間的先後讀,這樣,你會覺的,他的作品非常的棒,如同是生活一樣,越來越精彩。如果是第二次讀全集的話,我建議先讀他的成名作品,以及巔峰之作。到第三次在讀的時候,那您一定是鍾愛文學的人了,可以再次從短篇讀起,但是,所得的意境,絕對與第一次大不相同了,可以用研讀的方式去讀,對比,所得,必大於常人,對您的寫作,會大有裨益。這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您的閱讀有所幫助和啟發,歡迎你和我一起討論,進步
2.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南宋
4、《神鵰俠侶》-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笑傲江湖》-明中
7、《俠客行》-明中
8、《碧血劍》-明末
9、《鹿鼎記》-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11、《飛狐外傳》-清乾隆
12、《雪山飛狐》-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清
14、《鴛鴦刀》-清
15、《連城訣》-清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中,人物具有歷史背景,劇情相互有關聯的分別是 《天龍八部》(北宋末)、《射鵰英雄傳》(南宋)、《神鵰俠侶》(南宋末)、《倚天屠龍記》(元末)、《碧血劍》 (明末)、《鹿鼎記》。
另外有關歷史的還有一本《書劍恩仇錄》,不過已是乾隆年間,和其他作品沒有連接。《笑傲江湖》沒有歷史背景,《越女劍》更是年代久遠(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時期),而且與其他作品也沒有關聯。其他的作品更是脫離了其故事主線,歷史背景含糊不清,更像是平行空間裡面的故事。
3. 金庸小說的閱讀順序,先看哪本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先看飛狐外傳
4. 金庸武俠小說的順序是怎麼樣的
第1-2冊:《書劍恩仇錄》,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鋒芒之作。
第3-4冊:《碧血劍》,第一次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波瀾起伏的故事。
第5-8冊:《射鵰英雄傳》,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第9-12冊:《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第13冊:《雪山飛狐》,《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第14-15冊:《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前傳。
第16-19冊:《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第20冊:《連城訣》,強烈批判社會私慾、貪婪、無情的一面,同時也從屈指可數的幾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現友誼、愛情、濟人、寬容。
第21-25冊:《天龍八部》,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後修訂了大部分。該篇是金庸哲學、內涵、人性、情節等的巔峰之作,亦是對「人」、「諧」、「俠」的統一性巨著。
第26-27冊:《俠客行》,小說主人公無明確名字,以「石破天」代稱。該篇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
《越女劍》(附錄:三十三劍客圖),《越女劍》寫於《鹿鼎記》連載中途短篇小說,因此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鹿鼎記》而非《越女劍》。出版時附在《俠客行》之後。
第28-31冊:《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
第32-36冊:《鹿鼎記》,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4)金庸武俠小說順序閱讀擴展閱讀:
金庸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 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 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 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關於「全真教」》 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 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
《陳世驤先生書函》 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 附於《鹿鼎記》之後。
參考資料:網路--金庸小說
5. 求,金庸小說的閱讀順序,先看那個
金庸小說,可以說有一個不是十分嚴密的時間體系,如果想看經典的早期的,自然非射鵰英雄傳莫屬,接著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碧血劍,最後就是鹿鼎記了。其餘的部分小說不是很長,看讀者興趣了,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等等也不錯。
6.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正確閱讀順序是什麼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先看《射鵰英雄傳》,將你帶入金庸的世界,這本書較成熟,在幾本有聯系的書里也是最基礎的一本,先看這本有利於以後閱讀有關聯的其他書。
其次看《神鵰俠侶》,這是緊接《射鵰》劇情的小說,利於擴大書里的世界觀。
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里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
思想主題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7. 金庸武學小說河閱讀順序
你是指金庸武俠小說的閱讀順序嗎?其實沒有什麼既定順序,全憑個人喜好,金庸的武俠小說共15部,按照創作的先後順序依次為: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按照故事的歷史發展順序依次為:
1、《越女劍》——春秋
2、《天龍八部》——北宋
3、《射鵰英雄傳》——南宋
4、《神鵰俠侶》——南宋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俠客行》——約明
7、《笑傲江湖》——明
8、《碧血劍》——明末
9、《鹿鼎記》——清康熙年間
10、《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年間
11、《飛狐外傳》——清乾隆年間
12、《雪山飛狐》——清乾隆年間
13、《鴛鴦刀》——大約為清乾隆年間
14、《連城訣》——約清後期
15、《白馬嘯西風》——不詳
個人推薦你按照武俠故事的連貫順序閱讀:
1、射鵰三部曲系列:《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2、明末清初系列:《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
3、紅花會、胡斐系列:《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4、中篇系列:《俠客行》、《連城訣》
5、短篇系列:《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
8. 金庸小說最佳閱讀順序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其中碧血劍和鴛鴦刀篇幅比較短,大多數人也沒看過,比較冷門,白馬嘯西風、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這些都不推薦先看
最好先看《射鵰英雄傳》,將你帶入金庸的世界,這本書較成熟,在幾本有聯系的書里也是最基礎的一本,先看這本有利於以後閱讀有關聯的其他書
其次看《神鵰俠侶》,這是緊接《射鵰》劇情的小說,利於擴大書里的世界觀
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里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觀培養成熟,再看《天龍八部》對裡面的東西會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記》和《雪山飛狐》隨便挑一本吧,它們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飛狐還有一本《飛狐外傳》應該放在《雪山飛狐》後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後了
9. 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的先後順序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一、越女劍-春秋
二、天龍八部-北宋
三、射鵰英雄傳-南宋
四、神鵰俠侶-南宋末
五、倚天屠龍記-元末
六、俠客行-明中
七、笑傲江湖-明中
八、碧血劍-明末
九、鹿鼎記-清康熙
十、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十一、飛狐外傳-清乾隆
十二、雪山飛狐-清乾隆
十三、白馬嘯西風 ----大致應該是乾隆或嘉慶
十四、鴛鴦刀-清
十五、連城訣-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