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王塑武俠小說

王塑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18 22:14:58

1. 推薦幾本好看武俠小說吧!

好久沒看原創武俠小說了,回憶一下曾經看過的吧
小椴的武俠是我看過的最經典了(下面是我在別處的回答,再貼一遍……)
很喜歡小椴的武俠,很古風的文,而且是作者自身真實的文學底蘊不是那種網上常見的湊古詩充字數。
若論經典,《杯雪》是不能不看的。在南宋這個充滿了侵略和反抗江大時代背景下,一個講述著友情、愛情和民族大義的故事。雖說有一點青稚的感覺,因為是最早的了,確是當之無愧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作品。
若說新書,《開唐》正在放,第一部教坊出了書,第二第三的胡姬王孫正在今古武俠版上連載,但開唐吧里也有文檔版的。總覺得像是有種總結的意味,風格很圓潤大氣,仍在慢慢鋪陳。
《洛陽女兒行》實可謂字字珠璣,源於漢唐,高於漢唐,雄風猶在,而多了一份溫婉,一份峭拔,一份纏綿,一份感喟。實在佩服小椴的古典文學修養,一句句古詩的化用,似信手拈來,卻又那麼水到渠成、無半點雕琢的痕跡,所謂的"獨具匠心",比之無需匠心的渾然天成怕是要遜色一籌吧。
當年椴公寫完《洛陽》之後據說累的咳血,真的是在用心的寫自己的武俠
《長安古意》一共5部,主線是一個不會武功的女子,用盡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了自己、為了兒子、為了余國老,甚至是為了自己已死的丈夫,奮起一搏。但是每一部都有一位一場出彩的人物出現。這些人里有殘疾的老人,有村間的丑婦,也有酒樓里洗碗的盲女,但是她們在危機和信仰面前所爆發的光彩卻是震撼的。也就是從這篇文中椴公最經典的一句話「且從絕處讀俠氣」以一種非常震撼的方式展現給了讀者。
以前老一點的中短篇,個人比較喜歡《卜》、《青絲井傳說》,
《雋永刀》、《華年輪》兩篇好像是可以看出你心裡年齡的,華年輪蒼老些,味道是要品的。
===========粘貼完畢,繼續回憶==============
《隆慶天下》很大氣,很好看
《邊荒傳說》我沒看過,但是根據曾經一起買《武俠版》的同學們的反映來看,貌似還是很不錯的(好多年沒買武俠版了,那幫坑錢的編輯啊,望天………………)
《碎空刀》是我看過的時未寒的小說中最好的一篇,當時的感覺真的很驚艷,後來的偷天換日還行,絕頂什麼的還是不看為好(這個文筆越來越差的傢伙把我喜歡的主角配角全寫死了!!!!!)
《風野七咒》這個是武俠么???是武俠么???(應該是武俠和小部分奇幻的結合體吧,但是人家是在《武俠故事》上連載的)總體還不錯,有些X點文的風范,情節夠曲折,人物夠豐富,主角運氣也夠好
PS:這年頭有一種文叫「同人」,金庸和古龍經典大作的同人小說很多,不知道你看不看,期其中也有一些不錯的~~~~~
推薦四下里陸小鳳同人作品的《冬梅問雪》

2. 武俠小說作家的第一排名是誰

武俠小說作家排名第一的是金庸,金庸號稱大俠,是武俠四大名家金古梁溫之首,他創作的14部武俠小說流傳甚廣,在全世界都留下了深遠影響,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影視劇次數最大,經典數不勝數。

3. 有一部武俠小說,主人公叫王變,他是一個採花賊,練有九轉神也

御女心經
江山如此多嬌
總之主角都姓王
還是 豬妖王大戰變形金 啊 我錯了 額你確定沒記錯名字 真的想找的話,再說的詳細點,你是在什麼時間 什麼網站 看得該書
是穿越類 異能類 魔法類 架空 還是什麼的。。。。

4. 以前有個好像叫王塑的人,罵金庸,有這么一回事嗎

王朔:我看金庸
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
初讀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情節重復,行文口羅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
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干不掉誰,一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上掉下來
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
我認為金庸很不高明地虛構了一群中國人的形象,於某種程度上代替了中國人的真
實形象,給了世界一個很大的誤會。
你可以不關心,不喜歡,不推崇,但你不會不知道八九十年代中國文壇上存在著金
庸和王朔這兩個人。作為極具特色的重量級人物,他們極具特色的文學作品和據此改編
的大量影視,無疑對文壇內外幾代青年深具影響力。
但偏偏,王朔對金庸作品頗有異議,不吐不快,這無疑在文壇內外投下一枚重磅炸
彈。本刊刊出此文,無意嘩眾取寵,或厚此薄彼。因為一:挑戰金庸,前無來者。正如
文學的植物園里,既有鮮花香草,也有嶙峋怪石。作為文學批評,只要自圓其說,言之
成理,童言無忌,但說無妨;二:和聲構成交響,斑斕組合繁華。日益沉寂的文壇需要
強音。如因此文引起廣泛文學討論,乃至重振文學聲威,是價值所在。
――編者
金庸的東西我原來沒看過,只知道那是一個住在香港寫武俠的浙江人。按我過去傻
傲傻傲的觀念,港台作家的東西都是不入流的,他們的作品只有兩大宗:言情和武俠,
一個濫情幼稚,一個胡編亂造。尤其是武俠,本是舊小說一種,80年代新思潮風起雲涌,
人人惟恐不前衛,看那個有如穿緬襠褲戴瓜皮帽,自己先覺得跌份。那時我看人是有個
尺子的,誰讀瓊瑤金庸誰就叫沒品位,一概看不起。瓊瑤是牢牢釘在低幼的刻度上,她
的擁戴者一直沒超出中學年齡,說起喜歡的話也是嫩聲嫩氣,也就是一幫歌迷捍衛自己
的偶像。她是有後來者的,大陸港台大批小女人出道,把她那一套發揚光大。現在那些
玩情調的女人說起瓊瑤都撇嘴,全改張愛玲了。
金庸可不一樣,讀的人越來越多,評價越來越多,有好事者還拉下茅盾添上他,把
他列為七大師之一,兩方面發生了一些口角。像每個偏執自大的人一樣,我也對發生在
新聞紙上的評論不屑一顧,只重視周圍小圈子朋友的判斷,並不在乎他們的社會地位和
公眾名聲。他們中已然有了一些金庸愛好者。有一個人對我說:金庸小說的文字有一種
速度感,這是他讀其他作家作品感受不到的。有一個人講:金庸的武俠對人物的塑造是
有別於舊武俠的,像韋小寶、段譽這等人物在舊武俠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近於現代
小說中的「反英雄」。更多的人出差帶著一套金庸,晚上睡不著就看,第二天眉飛色舞
與同好聊個沒完,言談之中也帶出一二武術招數,儼然兩大高手切磋武學,遇到我們這
種金庸盲便訕訕笑道:看個熱鬧,換換腦子。接著往往也要再三相勸:你也看看你也看
看,沒那麼差。被人勸的次數多了,我也猶豫,要不就找來看看,萬一好呢,也別錯過
去。第一次讀金庸的書,書名字還真給忘了,很厚的一本書讀了一天實在讀不下去,不
到一半撂下了。那些故事和人物今天我也想不起來了,只留下一個印象,情節重復,行
文口羅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干不掉誰,一
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下掉下來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
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這有什麼新鮮的?中國那些舊小說,不論是演義還是色
情,都是這個路數,說到底就是個因果報應。初讀金庸是一次很糟糕的體驗,開始懷疑
起那些原本覺得挺高挺有鹵的朋友的眼光,這要是好東西,只能說他們是睜睛瞎了。有
時不經意露出這懷疑,朋友反唇相譏:你才看半本,沒有發言權。
再讀金庸就是《天龍八部》電視劇播得昏天黑地的時候。無聊的晚上也看了幾眼,
盡管很難容忍從服裝到道具到場景到打鬥動作的糊弄和得過且過,有幾天還是被劇情帶
著走了。金庸迷們也不滿,說比小說差遠了。電視劇糟蹋原作是有傳統的,這話我也就
信了,看到書店擺著這套書就買了,准備認真學習一下,別老讓人說沒看過人家東西就
亂說話。
這套書是7本,捏著鼻子看完了第一本,第二本怎麼努也看不動了,一道菜的好壞不
必全吃完才能說吧?我得說這金庸師傅做的飯以我的口味論都算是沒熟,而且選料不新
鮮,什麼什麼都透著一股子擱壞了哈喇味兒。除了他,我沒見一個人敢這么跟自己對付
的,上一本怎麼,下一本還這么寫,想必是用了心,寫小說能犯的臭全犯到了。什麼速
度感,就是無一句不是現成的套話,三言兩語就開打,用密集的動作性場面使你忽略文
字,或者說文字通通作廢,只起一個臨摹畫面的作用。他是真好意思從別人的作品中拿
人物,一個段譽為何不叫賈寶玉?若說老金還有什麼創意,那就是把這情種活活寫討厭
了,見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張嘴就惹禍。幸虧他前邊還有個《水滸》,可以讓他按著一
百單八將的性格往他筆下那些妖魔鬼怪身上貼標簽。這老金也是一根筋,按圖索驥,開
場人物是什麼脾氣,以後永遠都那樣,小胡同趕豬直來直去,正的邪的最後一齊皈依佛
門,認識上有一提高,這是人物嗎?這是畫片。
就《天龍八部》說,老金從語言到立意基本沒脫舊白話小說的俗套。老金大約也是
無奈,無論是浙江話還是廣東話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這就限制了他的
語言資源,說是白話文,其實等同於文言文。按說浙江人盡是河南人,廣東話也通古漢
語,不至於文字上一無可為。
中國舊小說大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那就是以道德的名義殺人,在弘法的幌子下誨
淫誨盜,這在金庸的小說中也看得很明顯。金庸筆下的俠與其說是武術家不如說是罪犯,
每一門派即為一夥匪幫。他們為私人恩怨互相仇殺倒也罷了,最不能忍受的是給他們暴
行戴上大帽子,好像私刑殺人這種事也有正義非正義之分,為了正義哪怕血流成河。金
先生大約是純為娛樂大眾寫的這類讀物,若要你負起教化民眾的大任你一定不肯,那又
何必往一些角色臉上苦苦貼金?以你筆下那些人的小心眼兒,不扯千秋大義家國之恨他
們也打得起來。可能是我不懂,渴望正義也是大眾娛樂的目的之一,但我覺得,扯淡就
是扯淡,非要扯出個大原則,最惡心。
我不相信金庸筆下的那些人物在人類中真實存在過,我指的是這些人物身上的人性
那一部分。什麼小說,通俗的、純的都是人類自身的寫照,荒誕也是因為人的荒誕在先,
總要源自人體的一部分真實,也許是夢魘,也許是幻想,也許是病態,可能費解,但決
不是空穴來風。只有一種小說跟這都不挨邊,那就是壞小說,面兒上看著別提多實了,
骨子裡完全是牽線術,跟著作者的主觀意圖跑,什麼不合理的事只要情節需要就硬幹,
說起來有名有姓,可一點人味兒沒有。
我一直生活在中國人之間,我也不認為中國人有什麼特別的人種氣質和超於世界各
國人民的愛恨情仇,都是人,至多有一些風俗習慣的講究。在金庸小說中我確實看到了
一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那麼狹隘,粗野,視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嚴重障礙,差不多
都不可理喻,無法無天,精神世界幾乎沒有容量,只能認知眼前的一丁點兒人和事,所
有行動近乎簡單的條件反射,一句話,我認不出他們是誰。讀他的書我沒有產生任何有
關人、人群的聯想,有如在看一堆機器人作業,邊讀邊問自己:這可能嗎?這哥們兒寫
東西也太不過腦子了!一個那麼大歲數的人,混了一輩子,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莫
非寫武俠就可以這么亂來?
我認為金庸很不高明地虛構了一群中國人的形象,這群人通過他的電影電視劇的廣
泛播映,於某種程度上代替了中國人的真實形象,給了世界一個很大的誤會,以為這就
是中國人本來的面目。都說張藝謀的電影歪曲了中國人的形象,我看真正子虛烏有的是
金庸,會些拳腳,有意見就把人往死里打,這不是熱血男兒,也與浩然正氣無關,這是
野生動物。
我盡最大善意理解這件事也只能想到:金庸能賣,全在於大夥活得太累,很多人活
得還有些窩囊,所以願意暫時停停腦子,做一把文字頭部按摩。再一條,中國小說的通
俗部確實太不發達,除了老金的武俠,其他懸疑、科幻、恐怖、言情都不值一提。通俗
小說還應該說是小說家族的主食,饅頭米飯那一類,頓頓得吃。金庸可算是「金饅頭」
了,一蒸一屜,十四屜,飯量再大也能混個飽。
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並不是
我不俗,只是不是這么個俗法。我們有過自己的趣味,也有四大支柱:新時期文學,搖
滾,北京電影學院的幾代師生和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十年。創作現在都萎縮了,在流行
趣味上可說是全盤淪陷。這個問題出在哪兒,我不知道。也許在中國舊的、天真的、自
我神話的東西就是比別的什麼都有生命力。
中國資產階級所能產生的藝術基本上都是腐朽的,他們可以學習最新的,但精神世
界永遠浸泡、沉醉在過去的繁華舊夢之中。上述四大俗天天都在證明這一點。我們自己
的那些藝術家呢,莫非他們也在努力證明他們都是短命的?有時,我真不知道該不該相
信進化論。

王朔:我對金庸算客氣的

朔爺「口沒遮攔」,對不順眼的事橫加戟指。這次,他又把矛頭對准了「大俠」金
庸。這場從北京傳來的「大地震」已在全國產生了不大不小的「餘震」,記者近日撥通
了王朔的電話。
記者:你寫那篇文章有沒有想到會觸犯無數「金庸迷」?
王朔:這怎麼啦,你問題問得很奇怪。我倒想問一句,「金庸迷」到底還是不是作
品迷,說他們幾句怎麼了!再說,金庸能有這么厲害嗎?
記者:你批判了金庸的趣味,說是給「現代太累的人停停腦子」用的,可有人說你
的「頑主」系列也是讓人「消停」的,你覺得你跟金庸的趣味有區別嗎?
王朔:金庸他們的趣味我在那篇文章里講過了,他們販賣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
在舊體小說創作中都算不上高明,他能跟張恨水比嗎?
我說金庸只是站在一個讀者的角度,看法也肯定是偏頗的,我沒有不讓別人發言。
記者:你說金庸只是「設計密集的動作場面臨摹畫面」,但金庸小說中有種「人性
張力」,比如他的「韋小寶」就被人樹作「中國人一大典型」。
王朔:你也不用跟我說金庸多麼好,你說好的我現在都說不好。一個作家不可能每
個人都喜歡,我這也不是學術討論。「韋小寶」我沒接觸過,但每個作家寫的人都可說
是一類中國人。以金庸的文字水平,我不相信他能寫多好。我覺得他的文字在當代作家
整體水平中屬下游。
記者:那你有沒有考慮過「金學」現象?
王朔:我沒聽說什麼「金學」。中國庸俗的東西都很受歡迎。「群眾的眼睛」我不
太相信。你看當代小說家的作品沒比我更「賣」了吧,能說我的全好嗎?
市場是個評判標准,但不是惟一的,要說賣,手紙賣得最多。現在就有些人以「市
場」加重金庸的砝碼,所以我覺得內地評論界沒有正經對待金庸。「迷」就是一種「神
化」。什麼是評論,即就作品實事求是地講好壞。
記者:南京有位評論家說「你文章那麼尖刻,不要引得金庸跟你打官司」,你怎麼
看?
王朔:什麼?金庸跟我打官司?他不會像「金庸迷」那麼小氣的。當然他打我也不
在乎。
文學有個「生態平衡」問題,有人說他好就有人說不好。行文尖刻是我的「文風」,
這不代表我對金庸多不滿意,我覺得對他還是比較客氣的。有人對我那文章虎視眈眈,
我可真不當自己那篇文章怎麼回事。

5. 想找一本書名四個字的武俠小說,只記得四個字中有個字是王字

額,親這個范圍太大了,不知是什麼類型的書?大概寫什麼還記得嗎?

6. 求一部很老的武俠小說大概是198幾年前的小說裡面的主角不記得名字了他有一批馬好像叫小桃紅

聽著像《翠堤潛龍》

《翠堤潛龍》

作者:秋夢痕

類別:武俠

簡介:

當年九州金童與紅豆仙子結下恩怨,遺留下彼此憾恨,紅豆仙子在心碎下,將所有絕學留在十二顆紅豆之中。江湖上紛紛傳說:「誰得到十二顆紅豆,誰將成為武林之尊。」

武林英雄南白華英明蓋世,但也為他帶來不少殺身之禍,先是「天台大戲」,接著又受天欲聖母、血幟雙魔脅迫,吞下帶毒的十二顆紅豆,一時間天下武林各派為爭奪南白華及吞下的十二顆紅豆,展開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

《翠堤潛龍》一書所展示現的各式絕招,幾乎是集天下神奇於一身。從自然界的紅豆、參芝靈櫻、八奇果、狼王丹,道器具方面的青白蛟劍、奪魂索,到特異功能的丹心指、凄心啼,無所不能,而且愈到後面愈精彩。此書可以稱為紙上九連環,一件奇物套出另一件奇物,一個奇人跟著一個奇人,現身江湖,在連環中令人有峰迴路轉之感,使人看完無不稱絕。

7. 求武俠小說

金庸、梁羽生的我都看過一點!!
雖然已經突破了舊派武俠!!但還是夠新!!
我看了前半部 ,就能猜到了後半部!!(不過金庸的電視劇是在經典!!)
但說道好看、耐看、有內涵、還是古龍的最好!! 古龍是新派武俠最典型的一個!
也是最經典的一個!!重在人物的心理、細節描寫!把每一個情節寫得很細!(例:血鸚鵡中,他通過許多環境、心理描寫把情節推至高潮!環環深扣!最終揭示了撲朔迷離的情節!)!
古龍的文學修養很高!(聽說以前曾寫過一些文學作品)他把文學作品與武俠相結合!得到眾人好評!
古龍的小說注重「以人為本」!把武功抽象化
用來修飾人!更體現出武功的神秘性!
建議看一下!羅立群先生評古龍: http://tieba..com/f?kz=390201706
有人把古龍比作李白,李白號稱「詩仙」,奇思異想,天外飛來,警句妙語,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
(建議先看金庸的!古龍的小說就70來部!看完就沒了!壓軸的!)
下面是我朋友對古龍武俠作平的介紹!
古龍:
15.《大人物》
《大人物》無疑是古龍的後期作品,我對它有點偏愛,專門為它寫過一節。
這部小說的主題標新立異,歌頌一個平凡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人物,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書中的人物性格極為鮮明,楊凡、田思思躍然紙上。一個平凡而幽默俏皮,一個任性而熱情奔放。其他人物,如柳風骨、秦歌、田心、張好兒、王大娘,都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小說中雖然少有武打場面,但有不少精採的對話作為彌補,大為增色。我尤其佩服作者用筆之含蓄,如那個大俠岳環山並未出場,虛寫一筆,無中生有,可見古龍是個聰明的作家。
可惜,《大人物》畢竟只有三十萬字,小說的容量不夠大,結構上也有點小毛病。作為古龍的代表作,它只能排名第十五位。
14.《英雄無淚》
這部小說塑造了一批剛猛冷峻的藝術典型。卓東來是一個,高漸飛是一個,朱猛又是一個。但三個典型並不雷同。小說的氣氛激烈緊張得叫人透不過氣來,且又帶點神秘色彩,結尾處悲壯深沉,如一曲英雄悲歌。
這部小說的妙處,還在於作者別出心裁地寫了一口神秘的箱子,但作者的旨意仍在於寫人。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個道理通過形象的細節表現了出來。
這部小說寫內奸,寫英雄的失意與豪爽,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英雄無淚》的結構有缺陷,那口神秘的箱子也太玄妙了一點。從總體上說,它盡管超過了《大人物》,但語言上卻不及《大人物》俏皮。它的排名,我以為可列第十四位。
13.《大旗英雄傳》
《大旗英雄傳》是《鐵血大旗》的修訂本,是古龍中期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說是古龍自成風格、走向成熟的成名作。
《大旗英雄傳》氣勢宏偉,情節緊湊,非古龍前期作品可比,內容也比他後期的某些作品豐富,耐讀。該小說的不足之處,在於描寫環境與武俠小說有異,寫馬背上的廝殺多了一些,寫得又不夠玲瓏,氣氛也嫌太悲涼。鐵中棠這個人物頗具個性,但總覺得比不上古龍寫楚留香、陸小鳳駕輕就熟、運用自如。小說的尾聲有點模仿金庸的《飛狐外傳》,作品有力度而缺少特別精採的篇章。
因此,《大旗英雄傳》只能排名第十三位。
12.《圓月彎刀》
古龍寫過兩部如神魔小說般的武俠小說,即《血鸚鵡》、《圓月彎刀》,寫預示凶兆的鸚鵡,還有善良的狐狸精,這自然都是作者虛晃一槍,結果是人在起作用。兩部小說中,寫得最成功的是《圓月彎刀》。
《圓月彎刀》寫青年俠客丁鵬初入江湖,為柳若松所騙,後來被魔教所救,練成絕技,震驚武林。這故事寫得跌宕起伏、有情有味。尤其刻畫人物個性,頗見功力。
讀秦可情設下美人計,便知漂亮的女人很可能是溫柔的陷阱。
讀柳若松卑躬屈膝,翻瞼無情,便知卑鄙的小人用心之險惡。
讀丁鵬九死一生,重出江湖,便知人生的成功不可不經磨練。
讀郭雲龍初入江湖,即栽跟頭,便知世家子弟成名之不易。
讀謝小雲巧言惑眾,笑裡藏刀,便知和聰明的女人打交道要退避三舍。
讀謝曉峰功成名就,退隱江湖,便知成名者內心的苦悶與徘徊。
讀青青溫柔多情,寬容大度,便知一個好女人應具備哪些品行。
更難得《圓月彎刀》的語言巳趨爐火純青。它創作時間應在古龍後期,書中曾出現了龍嘯雲的後代龍天香以及李尋歡的影子。這部小說的排名本來還應該在《武林外史》之前,可惜的是,《圓月彎刀》寫性愛太露骨了一些,文字不夠潔凈。這個毛病在金庸小說中是絕對沒有的。
因此,《圓月彎刀》只能排名於古龍代表作的第十二位。
11.《流星·蝴蝶·劍》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職業殺手孟星魂。但孟星魂與人交手的場面,幾乎沒有細表,作者著意描摹他內心世界的沖突,揭示他冷酷性格後面的熱血沸騰和人性的復甦。這樣寫法,新穎而成功。
讀《流星·蝴蝶·劍》,忘不了孫大伯與律香川。前者威嚴、沉著、老謀深算;後者姦猾、陰險,笑裡藏刀。這種性格的表層特徵,寫好也不難,難的是寫出了導致這兩個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徵。聰明的古龍不僅寫武林高手的武功高超,更擅長寫他們之間的鬥智斗詐。其他人物如高老大、鳳鳳、孫蝶,也有入木三分的刻畫。還有那個忠心耿耿的孫巨的下場,著墨不多,但令人讀而泣之,感而嘆之。相對來說,《流星·蝴蝶·劍》的結構也較嚴謹,四十萬字一氣呵成,情節也有起伏,環環緊扣,尤其寫律香川這個角色的真相逐步暴露,一波三折、層層挖掘,可見作家寫人的功力不弱。
《流星·蝴蝶·劍》的欠缺,是行文中有一點血腥味,讀了叫人感到壓抑,整部小說的基調也太沉悶。我想,這部作品可排名在第十一位。
10.《武林外史》
《武林外史》近一百萬字。在氣魄上,可以和《絕代雙驕》相比,但在情節安排與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略覺遜色。
小說的主角是沈浪,沈浪是古龍筆下的主要藝術典型。沈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李尋歡又是一個時代的代表,葉開是第三個時代的代表。三個藝術典型,李尋歡寫得最好,沈浪寫得最差。
但沈浪畢竟有其個性,他的懦弱、善良,可以反襯出朱七七的敢作敢為。《武林外史》有曲折起伏的情節,有驚心動魄的場面,卻缺少特別感人肺腑的細節。
寫法上也比較平直,沒有新的突破,行文中也沒有耐人尋味的警句,但與前期作品相比,古龍的筆調正在趨向老練,它和《大旗英雄傳》一樣,反映了古龍中期作品的突變風格。它排名於古龍代表作的第十位,不知是否恰當?
9.《名劍風流》
我讀古龍第一部小說,即《名劍風流》。後來重讀一遍,仍然叫人興味不減。
《名劍風流》好在三個地方。
一是結構相對嚴謹,長達百萬字的長篇,能首尾呼應,人物情節縱向發展,放得開,收得攏,足以顯示作者的大手筆。
二是寫眾多人物,多而不亂,並各具個性。古龍寫小說注意渲染典型環境的氛圍,如「殺人庄」,如「李家棧」,都是重頭戲,以情節的變幻來揭示人物個性,有相當多的細節寫得出神入化。比如姬靈鳳的殺人與葬屍,又如鳳三先生洞察一切的目光,再如朱淚兒、銀花娘、郭翩仙的個性演變,都是通過一系列的細節來展示的,並用對話回敘,寫出他們各自的身世與性格形成,實屬不易。
三是小說自始自終帶有懸念,俞放鶴突然被殺,紅蓮花暗中相助,李家棧一場惡戰,無不驚心動魄,引人入勝。但這一個個不解之謎,又交代得清楚明了,讓人在驚嘆中佩服作者構思之精巧。欲罷不能不容易,回味無窮更加難。
1989 年4 月,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曾在「小說連播節目」中播送過這部書的前半部分,原因可能也在於此。
《名劍風流》也有個別破綻,因為作者過分追求離奇,有些情節的組合難以自圓其說。對於有些人物的出現,有呼之即來的敗筆。
有人以為《名劍風流》應名列在《武林外史》之後,但我以為「李家棧」這一場戲,明顯勝過《武林外史》,它的排名應該是第九位。
8.《九月鷹飛》
《九月鷹飛》寫得別開生面,開卷即有惡戰拉開序幕的氣氛。把上官小仙這個人物來陪襯葉開,寫得甚妙。葉開的個性,雖然比不上李尋歡,但他畢竟比沈浪更可愛。葉開的內心世界沒有李尋歡深沉,但他的善良使其性格光彩四溢。上官小仙也寫得入木三分,她初次出場,是個令人惋惜的「白痴」;戲的深入展開,才知她是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但在尾聲中又讓她靈魂中另一面展示在讀者面前。這種寫法,層層剝開一個女人的神秘面紗,從行動寫到內心世界,當然頗為高明。書中多禪語機鋒,犀利而耐人尋味,寫人性與愛情也表現得淋漓酣暢,叫人難以忘懷。在對話上,已具古龍後期作品的藝術風格。這是《武林外史》、《名劍風流》所未達到的。
這部小說的結尾,是敗筆,與《多情劍客無情劍》雷同。
《九月鷹飛》在古龍代表作中宜排名第八位。
《歡樂英雄》
古龍追求文體歐化,有好幾部小說,寫得最成功的是《歡樂英雄》。
7.《歡樂英雄》第一個創新是文體。簡潔、乾脆、利索,令人想到海明威的電報文體式的對話,但古龍又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洋為中用。古龍的對話藝術,在《歡樂英雄》中有絕妙的體現。許多精採的情節與有情有味的故事,幾乎不用旁白,全部由對話組成;而人物的性格與神態,也在對話中能揣摸出來。
《歡樂英雄》的第二個成功所在,是塑造了四個歡樂的俠客,自古以來的俠客形象,以悲壯、勇猛構成其性格特色的居多,但《歡樂英雄》有意反其道而行之,郭大路憨厚得可笑,王動機智得發噱,燕七女扮男裝大可引人一笑,林太平的深情有趣得叫人不得不笑。盡管書里的情節也有時緊張有時沉悶,但整部作品的基調是充滿了樂觀主義的,能把悲劇演成喜劇,能讓有殺氣的俠客走向幽默風趣的境界,這是古龍的一大發明。
《歡樂英雄》的弱點,是故事敘述上有點散亂,容量也嫌單薄了一點。但它畢竟在武俠小說史上,提供了一種新的品種,而新的創造總有它的價值。我以為《歡樂英雄》可排名第七位。
6.《七種武器》
《七種武器》是由六個小中篇組成的,但揭示的道理卻是一個。
我喜歡《七種武器》,也是喜歡其中的六個人物。
我喜歡藝高膽大的白玉京,
我喜歡很珍惜感情的高立,
我喜歡風流正少年的段玉,
我喜歡忍辱負重的蕭少英,
我還喜歡問心無愧的楊錚,
我更喜歡沉著冷靜的丁喜。
要領略古龍小說的哲理,《七種武器》不可不讀;要欣賞古龍語言的獨特,《七種武器》更不可不讀。
《七種武器》排名第六,頗為恰當。
5.《白玉老虎》
這是一部帶有懸念的新派武俠小說。讀它,如讀歐美偵探小說,一直讀到完卷,才讓你恍然大悟。《白玉老虎》中的人物典型,我已專門為它寫了一節,這里不再啰嗦。但我總覺得,《白玉老虎》的動人之處,不在於它的情節巧妙,也不在於它的構思獨特,而在於古龍能夠把情節小說寫成人情小說,寫上官刃的忍辱負重,寫趙簡的捨身求義,寫司空曉風的獨撐大局,都在展示一種人性凈化的境界。這部小說沒有結局,也不必有結局。因為感情波瀾的起伏已寫盡了,留下的讓讀者去馳騁想像。我佩服古龍,因為古龍把思索與回味留給讀者。把《白玉老虎》列為古龍代表作前五部之內,恐怕它當之無愧。
4.《陸小鳳》
要在《陸小鳳》與《俠盜楚留香》之間排名先後,實在很難。這兩部作品都是古龍成熟的代表作,又都擁有大量讀者。也可以說,沒有陸小鳳與楚留香,也就沒有古龍。
《陸小鳳》的情節波瀾起伏、奇幻莫測,固然顯示了古龍的才華不凡;但若論《陸小鳳》的藝術魅力,還是因為古龍寫活了書中的芸芸眾生:《陸小鳳》中最神秘莫測的人物是老實和尚。《陸小鳳》中最有趣好玩的人物是司空摘星。《陸小鳳》中最寂寞傲慢的人物是西門吹雪。《陸小鳳》中最毒辣可怕的人物是熊姥姥。《陸小鳳》中最大度的男人是朱停。
《陸小鳳》中最小氣的女人是上官飛燕。《陸小鳳》中最會說謊話的是雪兒。
《陸小鳳》中最善於偽裝的是霍休。
《陸小鳳》中最痴情的女人是二娘。
《陸小鳳》中最薄情的男人是金九齡。《陸小鳳》中最奸詐無恥的人是宮九。
《陸小鳳》中最有心計的人是老刀把子。《陸小鳳》中最適合當奸細的是孫不變。
《陸小鳳》中最會多嘴多舌的是犬郎君。《陸小鳳》中最有風度的人是葉孤城。
《陸小鳳》中最懂禪機的人是玉羅剎。這張人物譜當然不能全部包括《陸小鳳》中精採的藝術典型,但以上所列的男男女女,卻各有其鮮明的個性,都能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不過《陸小鳳》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藝術典型,只能是陸小鳳本人。因為陸小鳳的性格是立體的,他的性格特徵決不是幾個定語可以概括出來的。他有時機智,任何詭計都無法在他面前奏效;他有時厚道,明明上過當還會第二次受騙。他有時心細如發,從一個細節偵破出武林大疑案;他有時善良,總是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他有時剛強不屈,在刀光劍影中是錚錚男子漢;他有時溫柔多情,在女人的進攻前情不能抑。他疾惡如仇,急公好義,見義勇為,抱打不平,不愧為武林中的真義士。
他風流瀟灑,倜儻不凡,詼諧幽默,妙語如珠,不愧為女人愛慕的奇男子。
他富有急智,臨危不懼,洞察姦猾,料事如神,可謂是人傑中的智者。
他品格高尚,內心純潔,光明磊落,樂於助人,又稱得上江湖中的大俠。
總而言之,陸小鳳既是一個大英雄,又是一個平凡的、可以令人親近的朋友。
《陸小鳳》除了寫人的高明,在其藝術風格上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特點:構思很新,線條很細,伏筆很巧,場面很大,造句很妙。
《陸小鳳》能一讀不放,再讀而有回味,這與作品在開掘主題上富有新意有關。它寫出善與惡的分界線,寫出貪欲與追求的不同思想境界。他寫正面人物的缺點,也寫反面人物的內心苦悶,並通過陸小鳳寫出一個真正俠客的風范。陸小鳳是俠與義的化身。
如若論《陸小鳳》的欠缺,我以為有兩個,一是顯示了作者擅長寫中篇而缺乏寫長篇的才氣;二是後兩卷比前四卷遜色。這兩個弱點,至少證明古龍駕馭文筆的功底還未進入精嫻的地步。他對海上與沙漠的環境描寫,都未能令人如臨其境,說明古龍的知識面不及金庸廣博。他是善於從小處著眼寫大沖突的高手,他的聰明超過了金庸,而功力與博學都在金庸之下。
讓《陸小鳳》排名第四,不知妥否?因為從總體上說,它只是比《俠盜楚留香》稍弱一點。
3.《俠盜楚留香》
楚留香能排名在陸小鳳之前,我至少可以找到三個理由。
第一,楚留香的風流倜儻更討人喜歡一點。第二,《俠盜楚留香》的寫景抒情,也更動人一點。
第三,《俠盜楚留香》在各卷的人物與情節連貫上,也似乎比《陸小鳳》結合得稍好一點。當然,《陸小鳳》中的其他人物群體,並不在《俠盜楚留香》之下,《陸小鳳》中的西門吹雪,也完全可以和《俠盜楚留香》中的胡鐵花、一點紅媲美。楚留香與陸小鳳很相似,都是有俠有義,都是富有急智。但楚留香決計不是陸小鳳。從外形上說,楚留香更富有男性粗獷的美。他有漆黑的烏發、清澈而秀逸的眸子、挺直的鼻子、薄薄的嘴、寬寬的肩頭、古銅色的背以及堅實的手臂和有力的手指。從氣度上而言,楚留香比陸小鳳瀟灑、懶散、悠閑、風流,關於楚留香的故事,也比陸小鳳離奇,驚險而富有情趣。在女讀者的心目中,楚留香這個人更值得愛慕,他比陸小鳳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更自尊;而在男讀者的心目中,楚留香對朋友更講義氣,更能捨身求義,因此男讀者更喜歡與他交朋友。
讀《俠盜楚留香》,有些場面至今令人難忘:楚留香與一點紅交手,看得人目不暇接。無花暗中出手殺女尼一幕,看得人毛骨悚然。黑珍珠與冷秋魂的骰子之戲,看得人拍案叫絕。秋靈素自絕前的內心獨白,看得人對往事不堪回首。
高亞男一廂情願追求胡鐵花,看得人捧腹大笑。
李玉函夫妻假仁假義、巧言惑眾,看得人怒目圓睜。
胡鐵花談論女人的妙處,叫人忍俊不禁。張簡齋話說「假屍還魂」,叫人如入霧中。五十歲的金弓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令人作嘔。薛衣人與薛寶寶合演「七步干戈」,令人神傷。寫小麻子與小禿子的罵人本事,其實是寫楚留香的義氣。
寫張三對吃魚的迷戀,其實是反襯胡鐵花的好色。
「白蠟燭」挑四箱黃金走長索如履平地,看得人眼睛發直。
原隨雲雙目雖瞎以手當目技藝驚人,看得人驚嘆倍加。
美如天仙的東三娘居然是個瞎女人,看得人有惜花之意。
因情入魔的枯梅大師難逃情劫,看得人百感交集。
《俠盜楚留香》的欠缺,與《陸小鳳》很相似,每一部傳奇都是一個小長篇,這是古龍小說結構上的致命傷。也因為如此,《俠盜楚留香》只能排名第三。
2.《絕代雙驕》
如果說《武林外史》是古龍小說創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那麼《絕代雙驕》則標志著古龍小說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
古龍把《絕代雙驕》歸納為他中期創作的最後一部。《絕代雙驕》的問世,使古龍的新派武俠小說不僅超過了與他齊名的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而且他的聲譽也不亞於梁羽生了。因此,《絕代雙驕》是古龍小說的一個里程碑。
《絕代雙驕》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結構的嚴謹。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此復雜變幻的人情,如此撲朔迷離的情節,在古龍的生花妙筆之下,竟能組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架式。除了金庸的幾部名著之外,我幾乎找不到可以與之媲美的武俠小說。
《絕代雙驕》的成功,還在於古龍精心刻畫了形形色色的藝術典型:燕南天、江魚兒、花無缺、江別鶴、江玉郎、「十大惡人」、「十二生肖」、鐵心蘭、慕容九、黑蜘蛛、南宮柳、蘇櫻、顧人玉..一個個神態畢真、呼之欲出。這些藝術典型各具面目、各具個性,通過他們可以去體味人生的經驗,去領略世界的不平。
你要領悟俠義的涵義,去拜訪燕南天;
你要知道愛情的嫉妒,去看邀月宮主;
你要明白世間的奸詐,去結交江別鶴;
你要懂得可怕的忍耐,去認識江玉郎;
你要驚嘆人類的殘忍,不妨進惡人谷;
你要體味女人的深情,不妨追求蘇櫻;
你要辨出人生的乏味,不妨找花無缺;
你要了解少女的心態,不妨尋鐵心蘭;
你要一睹豪賭的氣派,看好軒轅三光;
你要悟出經歷的磨難,去神交江魚兒。
第三,《絕代雙驕》不僅總體上氣魄宏大,而且有些章節尤其寫得精采。
我忘不了江楓與花月奴的悲慘下場;
我忘不了江魚兒在惡人谷中上人生第一課;我忘不了江玉郎在糞坑下面挖出一條生路;我忘不了戴上面具的「江南大俠」的陋舍;我忘不了黑蜘蛛的來去無影;我忘不了蘇櫻為愛情跳井求愛;
我忘不了人前露笑、背後下手的惡人;
我忘不了江魚兒與花無缺的最後一戰。
這些場面,這些情節,讀者讀得驚心動魄,牽腸掛肚,心馳神往,欲罷不能。
讀了後又是浮想聯翩,驚嘆倍加,思緒萬千,大徹大悟。
《絕代雙驕》不是沒有缺點,不是沒有漏洞。但《絕代雙驕》畢竟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一部巨著,一部兼有可讀性與文學性的好作品。它以悲劇落筆,以喜劇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劇。它在藝術上完全可以和金庸的《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媲美,但其格調又低於《笑傲江湖》。各章標題也太平庸。《絕代雙驕》名列古龍代表作第二。
1.《多情劍客無情劍》
這是一部以「小李飛刀」李尋歡為主角的小說,但小說題目好像是寫阿飛,這未免令人有點遺憾。但這個題目太美,也許作者也不得不用它。
《多情劍客無情劍》,我前後讀了三遍,讀一遍,多一分驚嘆、二分喜歡、三分佩服、四分回味。《多情劍客無情劍》,全書三卷,七十餘萬字。是古龍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且不論這部小說結構之嚴謹、描寫之細膩、人物之多采、情節之生動,單論李尋歡這個人物即可見作者獨具匠心的大手筆。
在古龍筆下的人物典型中,李尋歡是最具個性、最具人性的藝術形象。他既有楚留香、陸小鳳的灑離線智,又有葉開、沈浪的善良心地,他的磨難與痛苦,更不亞於江魚兒,他的身上,不僅體現了中國武術大家的氣度,而且把人性與武學的最深沉的理解融為一體。由於他是一個悲劇人物,因此他的出場更引人注目,更令人同情,更值得人們去觀察他和贊美他。
他為了友誼,可以犧牲產業和愛情;
他為了朋友,可以舍棄生命,視死如歸;他為了主持正義,可以蒙受惡名,忍辱負重;他為了成人之美,可以從容體現博大的胸襟。他活得痛苦、孤獨、冷寂、凄涼;他又活得灑脫、飄逸、曠達、自在。
他既是一個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又是一個身懷絕技、見義勇為的俠士。他甘於挑戰,又隨時准備犧牲自己。
他重於義,為龍嘯雲、為阿飛、為任何一個求助於他的人;他重於俠,為世間不平、武林安寧、天下太平而搏殺。
他的無情,正是他有情的生動體現;
他的有義,又是他義無反顧的追求。
在某種意義上,《多情劍客無情劍》不僅僅是一部武俠小說,而且是一部對武學真諦的文學解釋,還是一部寫盡人間炎涼世態而又格調頗高的人情之作,更是一部探索人生真理、觸及社會現實的警世之卷。
《多情劍客無情劍》超出了武俠小說傳統的創作模式,在藝術上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古龍成功地運用了寫景、寫情、寫心態的新派寫法,又兼顧中國傳統小說環環相扣、撲朔迷離的情節安排;有實寫,有虛寫;有重筆描摹,有輕筆帶過;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對話;有對內心世界的挖掘,有對氛圍的巧妙渲染;有張有弛,有情有味;有峰迴路轉,有絕處逢生;有悲涼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馳騁想像;層出不窮而敘而不亂,懸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淚下,欲罷不能而回味無窮。
《多情劍客無情劍》充分顯示了作者的聰明、機智、深沉、才氣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作者內心世界的沖突與多姿多彩的藝術匠心。
《多情劍客無情劍》不是古龍的擱筆之作,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之後,古龍又創作了一系列武俠小說,雖然他在不斷地「求新求變求突破」,但無論從作品思想深度與藝術完美性來說,都沒有能超過這部作品。
因此,《多情劍客無情劍》代表了古龍小說的最高成就。名列首位,無可懷疑。

轉載請說明出處:http://hi..com/%B2%AE%B0%B2%D5%DC%D1%A7/blog/item/3572292cc7cdbeeb8a1399d8.html

8. 急求完本的武俠小說推薦!!!謝謝了

十萬大水 ——《 洗劍集 》 傳統武俠
很好的一本武俠仙俠類型的書,裡面的情節和打鬥場景讓人看了直呼過癮,欲罷不能。挺不錯的。

枯南 ——《 俠道 》 傳統武俠 看過最好看的武俠小說,人物塑造方面特別好,個性鮮明。情節迂迴曲折,很不錯的一本小說。

夢清軒 —— 《 清風嘯江湖》 傳統武俠
不是悲劇,卻能讓人感動。並非喜劇,卻可讓人開懷。江湖浪子,無意之間捲入武林中的驚天陰謀之中。刀與劍的交鋒,血與火的洗禮!問鼎武林,誰主沉浮?故事情節豪氣狂狷,行文緊湊,文筆細膩,讓人不由沉浸在武俠世界之中。

蕭二王爺 ——《 紅塵飲》 傳統武俠
小說將歷史和演義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從不同人的角度去描述天下大同對江湖武林的影響,開篇很吸引人。二爺寫書很快樂,從字里行間都能感覺的到,只有真的愛,文字才會有生氣。

9. 求一部武俠小說

這個我有印象,忘了。
推薦看看《鷹刀傳說》

熱點內容
超級少年王都市言情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7 09:10:36 瀏覽:691
胖女變瘦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27 09:06:34 瀏覽:757
小說言情全本 發布:2025-07-27 08:58:01 瀏覽:906
當今小說網站排行榜 發布:2025-07-27 08:57:16 瀏覽:421
美女圖小說全文1210 發布:2025-07-27 08:47:15 瀏覽:183
空間基地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7 08:36:14 瀏覽:984
女主重生風水捉鬼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7-27 08:34:18 瀏覽:5
現代都市穿越小說完本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27 08:32:16 瀏覽:181
最好看的末日小說優書網 發布:2025-07-27 08:22:11 瀏覽:981
中醫醫生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27 08:19:59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