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作者金庸傳

武俠小說作者金庸傳

發布時間: 2021-07-19 04:16:03

❶ 誰有金庸的資料

▲金庸生平簡介
金庸
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陳家洛同鄉),家世顯赫.先祖為"維民所止"(雍正無頭)事件的查嗣庭,而歷代皆出進士舉人,在此環境之下,一代宗師誕生了!
1924 出生在浙江海寧老家.
1942 就讀中央政校法律系.
1944 轉讀東吳大學法律系.
1945 畢業.
1946 擔任<東南日報>記者.
1949 擔任<大公報>編譯.
1951 擔任<新晚報>編輯.
1952 擔任<長城影業>編劇及導演
1953 開始根據小時候聽到的家鄉故事,著手<書劍江山>.
1955 發表<書>,廣受囑目,頓時金梁齊名.
1956 發表<璧雪劍>,香港人手一冊.
1957 發表<射鵰英雄傳>,聲名達到頂峰.時年34歲.
1959 創<明報>,金庸"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一時美談.
1969 在報上連載<鹿鼎記>,一改寫作風格.
1972 9月 <鹿>連載完結.<鹿>超越了<射>的成就,金庸由傳說進入神話.
金正式封筆.
10月 開始全面修改所有著作.
1973 蔣經國公開表示喜歡看<射>.
1994 來台灣.
1996 73歲.
▲金庸生平與著作年表西元 年齡 大事記
著作
1924 出生。
1932 8 讀第一本武俠小說《荒江女俠》,此後對武俠小說日漸著迷。
1939 15 出版第一本書《給投考初中者》。
1941 17 因壁報<阿麗絲漫遊記>一文被校方開除。
1944 20 考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向校方投訴而被勒令退學。在中央圖書館圖書館閱覽室掛一職銜。
1945 21 在杭州《東南日報》任外勤記者。
1946 22 進入上海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被錄取為上海《大公報》國際電訊翻譯。
1948 24 被調派香港,續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9 25 發表第一篇國際法論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產權>。
1950 26 應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職,但失望而歸;並因此婚姻破裂。 不久,其父查樞卿被作為「反動地主」在家鄉受到鎮壓。
1952 28 《新晚報》復刊,調任該報副刊編輯,並撰寫影評、電影劇本。
1955 31 在梁羽生、羅孚等人影響下,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一經《新晚報》發表便引起轟動。
書劍恩仇錄
1956 32 《碧血劍》開始連載。
碧血劍
1957 33 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寫《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
雪山飛狐
射鵰英雄傳
1958 34 與程步高合導電影《有女懷春》。
1959 35 與胡小峰合導電影《王老虎搶親》。 創辦《明報》。
1961 37 《倚天屠龍記》、《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倚天屠龍記
白馬嘯西風
1962 38 《明報》因報導「逃亡潮」而名聲大噪,發行量遽增。
1963 39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發表<寧要褲子, 不要核彈>社評。
天龍八部
1964 40 與《大公報》展開一系列筆戰。
1965 41 赴歐漫遊期間,《天龍八部》由倪匡代筆。創辦《明報雜志》。
1966 42 對「文革」做一系列分析。
1967 43 香港爆發「六七暴動」,《明報》成為左派分子重點襲擊目標。
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創辦《新明日報》。在香港創辦《明報周刊》。創作《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1969 45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鹿鼎記
1972 48 《鹿鼎記》連載畢,宣布就此封筆。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3 49 以《明報》記者身分赴台訪問10天,之後於《明報》連載<在台所見.所聞.所思>。
1979 55 台灣遠景出版社正式授權出版《金庸作品集》。
1980 56 廣州《武林》雜志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大陸。台灣遠景出版社在《明報》刊出<等待大師>廣告,徵集金學研究稿件,之後出版《金學研究叢書》二十餘冊。
1981 57 與妻子兒女回大陸訪問,會見鄧小平,並游歷13個城市。 獲頒英國政府O.B.E勛銜。
1984 60 出版《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再次赴北京訪問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
1985 61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6 62 被任命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台灣遠流出版公司正式授權出版《金庸作品集》。獲頒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988 64 「主流方案」事件在港引起軒然大波,發表<平心靜氣談政制>文章。獲香港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
1989 65 宣布辭去基本法草委、諮委職務。在《明報》創辦三十年慶祝茶會上,宣布卸下社長職務,只擔任明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1 67 明報企業掛牌上市,並與其簽訂三年服務合約。 與於品海聯合宣布:智才管理顧問公司技術性收購明報企業。
1992 68 赴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並於牛津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持講座,作<香港和中國:一九九七年及其後五年>的演講。回鄉尋師訪友,並為嘉興市捐建「金庸圖書館」。 獲加拿大UBC大學 Doctor of Letters。
1993 69 發表<功能選舉的突變>長文。赴北京訪問,會見***。宣布辭去明報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在《明報》發表<第三個和第四個理想>一文,確定「退休」一事。
1994 70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金庸武俠小說第一部英譯本。 北京三聯書店推出《金庸作品集》大陸簡體字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文庫》出版,將金庸列為小說家第四名。被授予北京大學名譽教 授。第一部生平傳記《金庸傳》在香港出版。
1996 72 獲英國劍橋大學榮譽院士。

❷ 金庸傳 修訂版怎麼樣

武俠的另一面是社評 評《金庸傳》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喜歡看金庸小說的大有人在,對他的小說情節津津樂道,對其中的人物角色也能侃侃而談,更有甚者的是對金庸的小說進行系列的研究解讀,從中讀出歷史、政治的知識來。很多人猜想金庸先生一定是個武林高手或者有武俠夢的有志青年,見識過很多的江湖人物。事物的表象就是假象,深入本質的探求才能得到真知。金庸其實是一個愛讀書的學生,一個具有事業心的辦報人,一個並不成功的電影人,一個追求自由的社評人……事實上,如同《金庸傳》所說:他的人生比小說更精彩。看完《金庸傳》我同樣也有這樣的感受,更認為:他的人生比小說更全面,因為武俠小說只是金庸先生的一個業余愛好,一個為了事業救急的工具,在金庸先生的人生經歷中,他曾奔波於戰火之中,也曾為民主和自由大聲呼籲,年輕的他還夢想著做外交官周遊列國,他的人生成就除了武俠小說,還有他的《明報》。 有人發現,《三國演義》的廣為人知,讓很多《三國志》里的歷史事實被人認為是錯的。這同樣適用於金庸的武俠小說,他對於人物的描寫和歷史的敘述,讓我們信以為真(雖然金庸的武俠小說基本上尊重歷史,但在一些時空的安排上明顯與正史不符)。讀完《金庸傳》,我們才知道,寫武俠小說開始只是為了幫報業朋友解燃眉之急,到後來為了《明報》招攬讀者,沒曾想到卻成為他引人注目的主要原因。金庸先生用他的心路編排小說情節,我們在他的武俠小說里,能找到他很多生活的記憶場景。《書劍恩仇錄》裡面飽含金庸的家鄉情結,書中的人物原型很多取自他身邊的親人;《碧血劍》雖然歷史感強、政治性濃,表達的卻是金庸先生內心對於亂世躲避的一種情結……甚至是後來的《笑傲江湖》,也是金庸先生對於中國政治現象進行描寫、評價的一種手段。 金庸一支筆,同時寫武俠小說和社評;武俠的另一面,是他的社評,往大了說就是他辦的報紙《明報》。在夢碎於周遊列國的外交官後,他投身於《大公報》開始他的社評寫作之路,因時局變動和機緣巧合,金庸先生開始了他的辦報事業,其創業的艱辛、對自由的追求可以完全體現其中。自由的寶貴,只有擁有之後又失去的人才有更真切的體驗,金庸先生在自由的天堂香港獲得了他事業的成功,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正是因為這一份自由,他才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正是因為他的執著,他對於時局的判斷和預測才屢屢獲得印證;也正是他胸有的一份濃濃的歷史情懷,才讓這本《金庸傳》顯得更加貼近讀者,讓人忘記了他還是帶著寫武俠小說光環的金庸。 2013-5-31

❸ 求金庸著作的時間年表

1、1955年 《書劍恩仇錄》

1955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連載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

2、1956年 《碧血劍》

1956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3、1957年—1959年 《射鵰英雄傳》

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4、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始連載於香港《新晚報》。英譯本由莫錦屏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93年推出。

5、1959年—1961年 《神鵰俠侶》

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6、1960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志。該書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卻寫於其後,二者互相關聯,卻不完全統一。

7、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白馬嘯西風》

1961年10月—11月連載於香港《明報》,一篇著力寫「情」的小說。

8、1961年 《倚天屠龍記》

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

9、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鴛鴦刀》

最初連載於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報》。敘述了江湖上盛傳的鴛鴦寶刀的秘密以及圍繞它發生的故事。

10、1963年《連城訣》,又名《素心劍》

最初在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送的《東南亞周刊》,書名本做《素心劍》。

11、1963年—1966年 《天龍八部》

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前後共有三版,並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12、1965年 《俠客行》

1965年首次連載於《東南亞周刊》,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

13、1967年 《笑傲江湖》

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

14、1969年—1972年 《鹿鼎記》

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2015年,金庸授權北京市西城區非遺保護中心,將《鹿鼎記》改編為評書,由「連派評書」唯一繼承人連麗如及其弟子播講。

15、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

發表於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小說藉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一起。

❹ 求幾本長篇武俠小說 金庸古龍的這些看過了 有的發[email protected]名字也可以 謝謝了

梁羽生「天山三部曲」、溫瑞安「四大名捕系列」、黃易《大唐雙龍傳》、鳳歌《昆侖》
個人覺得這幾本都很好,值得一看。

❺ 金庸的14部作品按時間先後來排名!!

《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雪山飛狐》(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鴛鴦刀》(1961年)。

《倚天屠龍記》(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1972年)。

1、《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於香港《新晚報》,1980年出版單行本。

該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斗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

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

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語言風格及武功藝術的描寫上也都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為作者後期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碧血劍》

《碧血劍》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發表於1956年,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碧血劍》的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師仇構成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他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

在藝術形式方面,金庸在寫作時就尋求著突破。他吸取外國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第一次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波瀾起伏的故事。主要人物「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終沒有出場,他的身世、性格特點、故事,全都通過溫儀與何紅葯兩個女人動情的回敘和追憶展現出來。

而這種倒敘、插敘的寫作手法,也正是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的一個重要區別,它的運用,為以後武俠小說情節的跌宕起伏開了一個先例。

3、《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該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將人物作為情節附庸的模式。

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小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

4、《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金庸在該作品中將武功與性格結合起來寫。在武功中寫個性,成功地塑造了多種鮮活的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鮮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5、《飛狐外傳》

《飛狐外傳》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志。

《飛狐外傳》主要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歷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小說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為故事的中心,講述了胡斐為追殺鳳天南在路上所發生的一切,特別是與程靈素、袁紫衣所發生的愛情。

該書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卻寫於其後,二者互相關聯,卻不完全統一。此書之中人物更為增多,人物性格更為豐滿。該書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較重要地位,在藝術成就上屬中乘之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庸

❻ 求金庸生平資料、著名作品(列舉多一點)~

▲金庸生平簡介
金庸
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陳家洛同鄉),家世顯赫.先祖為"維民所止"(雍正無頭)事件的查嗣庭,而歷代皆出進士舉人,在此環境之下,一代宗師誕生了!
1924 出生在浙江海寧老家.
1942 就讀中央政校法律系.
1944 轉讀東吳大學法律系.
1945 畢業.
1946 擔任<東南日報>記者.
1949 擔任<大公報>編譯.
1951 擔任<新晚報>編輯.
1952 擔任<長城影業>編劇及導演
1953 開始根據小時候聽到的家鄉故事,著手<書劍江山>.
1955 發表<書>,廣受囑目,頓時金梁齊名.
1956 發表<璧雪劍>,香港人手一冊.
1957 發表<射鵰英雄傳>,聲名達到頂峰.時年34歲.
1959 創<明報>,金庸"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一時美談.
1969 在報上連載<鹿鼎記>,一改寫作風格.
1972 9月 <鹿>連載完結.<鹿>超越了<射>的成就,金庸由傳說進入神話.
金正式封筆.
10月 開始全面修改所有著作.
1973 蔣經國公開表示喜歡看<射>.
1994 來台灣.
1996 73歲.
▲金庸生平與著作年表西元 年齡 大事記
著作
1924 出生。
1932 8 讀第一本武俠小說《荒江女俠》,此後對武俠小說日漸著迷。
1939 15 出版第一本書《給投考初中者》。
1941 17 因壁報<阿麗絲漫遊記>一文被校方開除。
1944 20 考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向校方投訴而被勒令退學。在中央圖書館圖書館閱覽室掛一職銜。
1945 21 在杭州《東南日報》任外勤記者。
1946 22 進入上海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被錄取為上海《大公報》國際電訊翻譯。
1948 24 被調派香港,續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9 25 發表第一篇國際法論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產權>。
1950 26 應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職,但失望而歸;並因此婚姻破裂。 不久,其父查樞卿被作為「反動地主」在家鄉受到鎮壓。
1952 28 《新晚報》復刊,調任該報副刊編輯,並撰寫影評、電影劇本。
1955 31 在梁羽生、羅孚等人影響下,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一經《新晚報》發表便引起轟動。
書劍恩仇錄
1956 32 《碧血劍》開始連載。
碧血劍
1957 33 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寫《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
雪山飛狐
射鵰英雄傳
1958 34 與程步高合導電影《有女懷春》。
1959 35 與胡小峰合導電影《王老虎搶親》。 創辦《明報》。
1961 37 《倚天屠龍記》、《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倚天屠龍記
白馬嘯西風
1962 38 《明報》因報導「逃亡潮」而名聲大噪,發行量遽增。
1963 39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發表<寧要褲子, 不要核彈>社評。
天龍八部
1964 40 與《大公報》展開一系列筆戰。
1965 41 赴歐漫遊期間,《天龍八部》由倪匡代筆。創辦《明報雜志》。
1966 42 對「文革」做一系列分析。
1967 43 香港爆發「六七暴動」,《明報》成為左派分子重點襲擊目標。
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創辦《新明日報》。在香港創辦《明報周刊》。創作《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1969 45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鹿鼎記
1972 48 《鹿鼎記》連載畢,宣布就此封筆。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3 49 以《明報》記者身分赴台訪問10天,之後於《明報》連載<在台所見.所聞.所思>。
1979 55 台灣遠景出版社正式授權出版《金庸作品集》。
1980 56 廣州《武林》雜志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大陸。台灣遠景出版社在《明報》刊出<等待大師>廣告,徵集金學研究稿件,之後出版《金學研究叢書》二十餘冊。
1981 57 與妻子兒女回大陸訪問,會見鄧小平,並游歷13個城市。 獲頒英國政府O.B.E勛銜。
1984 60 出版《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再次赴北京訪問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
1985 61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6 62 被任命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台灣遠流出版公司正式授權出版《金庸作品集》。獲頒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1988 64 「主流方案」事件在港引起軒然大波,發表<平心靜氣談政制>文章。獲香港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
1989 65 宣布辭去基本法草委、諮委職務。在《明報》創辦三十年慶祝茶會上,宣布卸下社長職務,只擔任明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1 67 明報企業掛牌上市,並與其簽訂三年服務合約。 與於品海聯合宣布:智才管理顧問公司技術性收購明報企業。
1992 68 赴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並於牛津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持講座,作<香港和中國:一九九七年及其後五年>的演講。回鄉尋師訪友,並為嘉興市捐建「金庸圖書館」。 獲加拿大UBC大學 Doctor of Letters。
1993 69 發表<功能選舉的突變>長文。赴北京訪問,會見***。宣布辭去明報企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職務,改任名譽主席。在《明報》發表<第三個和第四個理想>一文,確定「退休」一事。
1994 70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金庸武俠小說第一部英譯本。 北京三聯書店推出《金庸作品集》大陸簡體字版。《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文庫》出版,將金庸列為小說家第四名。被授予北京大學名譽教 授。第一部生平傳記《金庸傳》在香港出版。
1996 72 獲英國劍橋大學榮譽院士。

❼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有多少部被翻譯成外文了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於2002年11月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外文翻譯版本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於一九五五年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其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志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夫婦加以審訂。香港傳媒在報道這則消息時,對審訂者不予聞問,是一大缺失,因為這才是本書質量最大保證的關鍵。
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譯過全套一百二十四回《紅樓夢》,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閔福德早年也曾與霍克斯合譯過《鹿鼎記》兩個章節(為配合查先生一九九四年赴澳洲參加作家節而出版的),其後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在這期間,他組織翻譯三卷本的英譯本《鹿鼎記》(中文版為五卷本,英譯本是縮譯本),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卷,二〇〇二年出齊。現下,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不多,較早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Mountain)。
武俠小說與東方文化較接近,所以在韓、日及東南亞特別受到歡迎。西方讀者對武俠小說有一個接受過程。但是,近年金庸小說已逐漸為西方讀者所接受。金庸的法譯本《射鵰英雄傳》於去年在巴黎出版,基本是全譯本,出版者為友豐書店。書店老闆潘立輝先生大約在十年前他已表示要出版一部規范的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他早年在金邊讀到過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因柬埔寨曾長期被法國統治,柬人懂法文很多),譯文粗鄙不堪,多不合語法。五年前潘先生特地跑來香港,要我介紹認識金庸先生,並且親自向金庸表達把其作品譯成法文的決心。由於法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認識不多,潘先生不敢貿然造次,他特地向法國文教部預先申請了一筆出版基金,然後請法國翻譯家翻譯,其間大抵花了五年時間,終於成功出版法文版《射鵰英雄傳》,書出版後,很快地獲得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法國文教部頒給的嘉獎狀,據說希拉克及法國政府的官員在拜讀後,無不稱許。
東南亞讀者,則遠在七十年代已為金庸作品所吸引,這個地區已先後出版越南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馬來文等文字,一九九五年出版了星、馬簡體字本,其餘文種均是盜譯,流傳廣泛。韓文版的金庸武俠小說在八十年代末已大行其道,共有十二家韓國出版社盜譯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直到去年,金庸才正式授權韓國出版社出版他的外文版作品。
金庸小說日文版則是由日本最具規模的德間出版社出版。我於一九九六年四月陪金庸先生到日本簽合約。德間出版社的老闆德間康快先生擁有包括電影、出版、報紙等綜合大企業。他們當時決定斥巨資出版《金庸全集》,組織了日本一批漢學家進行翻譯。第一部《書劍恩仇錄》日文文庫版是於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其後陸續出版了金庸小說的日文版全集,並且已多次再版了。
以色列的漢學家夏維明,在一九九八年台北「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自從以色列文版的金庸作品出版後,以色列的大學生都是很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的。
毋庸置疑,金庸武俠小說正走向世界,愈來愈受到外國讀者的歡迎。
日文版:
《書劍恩仇錄》(全4卷、原名:書劍恩仇錄、譯:岡崎由美)
《碧血剣》(全3卷、原名:碧血劍、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早依)
《秘曲 笑傲江湖》(全7卷、原名:笑傲江湖、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瑞紀)
《雪山飛狐》(全1卷、原名:雪山飛狐、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
《射鵰英雄伝》(全5卷、原名:射鵰英雄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金海南)
《連城訣》(全2卷、原名:連城訣、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神鵰劍俠》(全5卷、原名:神鵰俠侶、訳:岡崎由美・松田京子)
《倚天屠龍記》(全5卷、原名:倚天屠龍記、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阿部敦子)
《越女劍》(全1卷、原名: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伊藤未央)
《飛狐外伝》(全3卷、原名:飛狐外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天龍八部》(全8卷、原名:天龍八部、監修:岡崎由美、譯:土屋文子)最近金庸先生對天龍八部作了修改.
《鹿鼎記》(全8卷、原名:鹿鼎記、譯:岡崎由美・小島瑞紀)
英文版: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全一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恩沙(Graham Earnshaw);監修:閔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3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閔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全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譯:莫錦屏(Olivia Mok)
被他人抄襲
20世紀80年代時,曾有人以「鏞公」為筆名著書《射鵰前傳》、《神鵰前傳》之類的作品,無論包裝和印製都與金庸的作品集極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舊小說的書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抄襲的作品,不但書名類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類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
[編輯本段]【其他作品】
《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合著)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三十三劍客圖》(又名《卅三劍客圖》)
《金庸散文集》
《月雲》(略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約兩萬篇社論,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是《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還有《韋小寶這小傢伙》、《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等諸多文學評論、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講稿。
[編輯本段]【金學研究】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於是就有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鑽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而最先研究金庸小說,倪匡第一人。當台灣「遠景」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出版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由旗下著名作家分別評論金庸小說,分別有五集《諸子百家看金庸》(三毛、董千里、羅龍治、林燕妮、翁靈文、杜南發等)、楊興安的《漫談金庸筆下世界》及《續談金庸筆下世界》、溫瑞安的《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及《天龍八部欣賞舉隅》、《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陳沛然)、《讀金庸偶得》(舒國治)、《金庸的武俠世界》(蘇墱基)、《話說金庸》(潘國森)及《通宵達旦讀金庸》(薛興國)等,其中倪匡寫的《我看金庸小說》大受歡迎,一看再看直到五看才告一段落。期間「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的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當金庸小說在內地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只有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金庸
金學研究書目/篇目
學術類:
嚴家炎 《金庸小說論稿》
陳平原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
馮其庸 《讀金庸》
朱寧嘉 《金庸武俠小說對文化傳承的創意》
普及類:
孔慶東 《笑書神俠》、《醉眼看金庸》、《金庸俠語》、《孔慶東品讀金庸俠語》
倪匡 《我看金庸小說》《再看金庸小說》《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五看金庸小說》(下半部為陳沛然所著)
《文學金庸》《人論金庸》
吳靄儀 《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金庸小說的情》
楊興安 《金庸筆下世界》、《金庸小說十談》
項庄 《金庸小說評彈》
合著 《諸子百家看金庸》(五輯)
閆大衛 《班門弄斧-給金庸小說挑點毛病》
林燕妮/倪匡/蔡瀾 《金庸筆下的男女》《金庸筆下的人生》
陳墨 《金庸小說情愛論》《金庸小說之謎》《金庸小說賞析》等系列
施愛東 《點評金庸》
王海鴻/張曉燕 《破譯金庸寓言》
曹正文 《金庸小說人物譜》
第一本金庸傳記
冷夏(香港) 《金庸傳》,95年內地出版時改名為《文壇俠聖-金庸傳》

❽ 《金庸傳》txt全集下載

金庸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前言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近40年來,新派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其作品在風靡了全球華人世界的同時,也使中國特有的武俠小說創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從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到販夫走卒,從黃土高原到美利堅。各個階層,各個地方,到處都有金庸迷。除了金庸,極少有哪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如此廣泛地受到人們的喜愛。金庸的作品文字淺白凝練,情節精彩紛呈,幻想雄奇無比,並時時處處表現出他在文學、藝術、地理、歷史等范疇的淵博知識。有評論寫道:「表面看,似乎都是刀光劍影、曲折離奇,細加比較,便不難發現,金庸的作品比舊武俠小說多了一種人情味,一種歷史滄桑感,一種詩意,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有人認為:金庸小說對中國文化領悟之深刻,對人性揭示之透徹,是當代作家中所罕見的。於是,有這么一種說法: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有兩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一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事實……

❾ 金庸的十來部小說的寫作順序是什麼

1955
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同時,《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❿ 金庸的小說有哪些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於2002年11月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外文翻譯版本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於一九五五年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其英文版的書名為《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中文版為兩卷本,英文版節譯成一卷,譯者Graham Earnshaw為英文雜志的主編,他花了十年時間翻譯此書,最後由知名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夫婦加以審訂。香港傳媒在報道這則消息時,對審訂者不予聞問,是一大缺失,因為這才是本書質量最大保證的關鍵。
閔福德曾與他的老師霍克斯(David Hawks)一起翻譯過全套一百二十四回《紅樓夢》,被視為有關《紅樓夢》英譯的最佳版本。閔福德早年也曾與霍克斯合譯過《鹿鼎記》兩個章節(為配合查先生一九九四年赴澳洲參加作家節而出版的),其後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翻譯學系教授兼翻譯研究中文主任。在這期間,他組織翻譯三卷本的英譯本《鹿鼎記》(中文版為五卷本,英譯本是縮譯本),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卷,二〇〇二年出齊。現下,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本不多,較早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Mountain)。
武俠小說與東方文化較接近,所以在韓、日及東南亞特別受到歡迎。西方讀者對武俠小說有一個接受過程。但是,近年金庸小說已逐漸為西方讀者所接受。金庸的法譯本《射鵰英雄傳》於去年在巴黎出版,基本是全譯本,出版者為友豐書店。書店老闆潘立輝先生大約在十年前他已表示要出版一部規范的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他早年在金邊讀到過法文版金庸武俠小說(因柬埔寨曾長期被法國統治,柬人懂法文很多),譯文粗鄙不堪,多不合語法。五年前潘先生特地跑來香港,要我介紹認識金庸先生,並且親自向金庸表達把其作品譯成法文的決心。由於法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認識不多,潘先生不敢貿然造次,他特地向法國文教部預先申請了一筆出版基金,然後請法國翻譯家翻譯,其間大抵花了五年時間,終於成功出版法文版《射鵰英雄傳》,書出版後,很快地獲得法國總統希拉克和法國文教部頒給的嘉獎狀,據說希拉克及法國政府的官員在拜讀後,無不稱許。
東南亞讀者,則遠在七十年代已為金庸作品所吸引,這個地區已先後出版越南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馬來文等文字,一九九五年出版了星、馬簡體字本,其餘文種均是盜譯,流傳廣泛。韓文版的金庸武俠小說在八十年代末已大行其道,共有十二家韓國出版社盜譯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直到去年,金庸才正式授權韓國出版社出版他的外文版作品。
金庸小說日文版則是由日本最具規模的德間出版社出版。我於一九九六年四月陪金庸先生到日本簽合約。德間出版社的老闆德間康快先生擁有包括電影、出版、報紙等綜合大企業。他們當時決定斥巨資出版《金庸全集》,組織了日本一批漢學家進行翻譯。第一部《書劍恩仇錄》日文文庫版是於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其後陸續出版了金庸小說的日文版全集,並且已多次再版了。
以色列的漢學家夏維明,在一九九八年台北「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自從以色列文版的金庸作品出版後,以色列的大學生都是很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的。
毋庸置疑,金庸武俠小說正走向世界,愈來愈受到外國讀者的歡迎。
日文版:
《書劍恩仇錄》(全4卷、原名:書劍恩仇錄、譯:岡崎由美)
《碧血剣》(全3卷、原名:碧血劍、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早依)
《秘曲 笑傲江湖》(全7卷、原名:笑傲江湖、監修:岡崎由美、譯:小島瑞紀)
《雪山飛狐》(全1卷、原名:雪山飛狐、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
《射鵰英雄伝》(全5卷、原名:射鵰英雄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金海南)
《連城訣》(全2卷、原名:連城訣、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神鵰劍俠》(全5卷、原名:神鵰俠侶、訳:岡崎由美・松田京子)
《倚天屠龍記》(全5卷、原名:倚天屠龍記、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阿部敦子)
《越女劍》(全1卷、原名: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監修:岡崎由美、譯:林久之・伊藤未央)
《飛狐外伝》(全3卷、原名:飛狐外傳、監修:岡崎由美、譯:阿部敦子)
《天龍八部》(全8卷、原名:天龍八部、監修:岡崎由美、譯:土屋文子)最近金庸先生對天龍八部作了修改.
《鹿鼎記》(全8卷、原名:鹿鼎記、譯:岡崎由美・小島瑞紀)
英文版:
The Book and the Sword(《書劍恩仇錄》,全一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恩沙(Graham Earnshaw);監修:閔福德(John Minford)、Rachel May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鹿鼎記》,3冊))牛津大學出版社,譯:閔福德(John Minford)
The 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射鵰英雄傳》)已停止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飛狐》,全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譯:莫錦屏(Olivia Mok)
被他人抄襲
20世紀80年代時,曾有人以「鏞公」為筆名著書《射鵰前傳》、《神鵰前傳》之類的作品,無論包裝和印製都與金庸的作品集極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舊小說的書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抄襲的作品,不但書名類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類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
[編輯本段]【其他作品】

《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合著)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三十三劍客圖》(又名《卅三劍客圖》)
《金庸散文集》
《月雲》(略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約兩萬篇社論,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是《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還有《韋小寶這小傢伙》、《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等諸多文學評論、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講稿。
[編輯本段]【金學研究】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於是就有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鑽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而最先研究金庸小說,倪匡第一人。當台灣「遠景」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出版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由旗下著名作家分別評論金庸小說,分別有五集《諸子百家看金庸》(三毛、董千里、羅龍治、林燕妮、翁靈文、杜南發等)、楊興安的《漫談金庸筆下世界》及《續談金庸筆下世界》、溫瑞安的《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及《天龍八部欣賞舉隅》、《情之探索與神鵰俠侶》(陳沛然)、《讀金庸偶得》(舒國治)、《金庸的武俠世界》(蘇墱基)、《話說金庸》(潘國森)及《通宵達旦讀金庸》(薛興國)等,其中倪匡寫的《我看金庸小說》大受歡迎,一看再看直到五看才告一段落。期間「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的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當金庸小說在內地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只有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金庸
金學研究書目/篇目
學術類:
嚴家炎 《金庸小說論稿》
陳平原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
馮其庸 《讀金庸》
朱寧嘉 《金庸武俠小說對文化傳承的創意》
普及類:
孔慶東 《笑書神俠》、《醉眼看金庸》、《金庸俠語》、《孔慶東品讀金庸俠語》
倪匡 《我看金庸小說》《再看金庸小說》《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五看金庸小說》(下半部為陳沛然所著)
《文學金庸》《人論金庸》
吳靄儀 《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金庸小說的情》
楊興安 《金庸筆下世界》、《金庸小說十談》
項庄 《金庸小說評彈》
合著 《諸子百家看金庸》(五輯)
閆大衛 《班門弄斧-給金庸小說挑點毛病》
林燕妮/倪匡/蔡瀾 《金庸筆下的男女》《金庸筆下的人生》
陳墨 《金庸小說情愛論》《金庸小說之謎》《金庸小說賞析》等系列
施愛東 《點評金庸》
王海鴻/張曉燕 《破譯金庸寓言》
曹正文 《金庸小說人物譜》
第一本金庸傳記
冷夏(香港) 《金庸傳》,95年內地出版時改名為《文壇俠聖-金庸傳》

熱點內容
小說天王贅婿免費觀看 發布:2025-07-24 05:55:43 瀏覽:997
現代殺手小說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4 05:52:37 瀏覽:630
無限僵屍系列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4 05:31:46 瀏覽:751
小說比較多的免費軟體是什麼 發布:2025-07-24 05:13:27 瀏覽:397
詣如小說全文txt下載 發布:2025-07-24 05:12:45 瀏覽:587
農村現實主義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4 05:06:53 瀏覽:231
末世道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4 04:37:41 瀏覽:186
歷史小說網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4 04:36:18 瀏覽:73
汽車聽書頻道 發布:2025-07-24 04:25:35 瀏覽:963
韞色過濃小說番外全文txt 發布:2025-07-24 04:13:09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