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朝代問題
⑴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明確的歷史朝代的小說,為什麼是宋朝和清朝的是最多的
首先,他們那一批所謂新派武俠小說宗匠們剛開始寫武俠小說時候當然要受舊派或者說北派武俠小說的影響。而那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人創作的例如《卧虎藏龍》、《鷹爪王》、《十二金錢鏢》等大多都是以清朝為背景,而這我覺得是因為他們這些創作者一是因為處於清王朝覆滅辛亥洗禮之後反清傳奇故事的民間發酵期,民族情結和俠義精神正在蓬勃涌動。第二是因為他們了解清朝真正的江湖,包括鏢局生意、幫會行規等,所以雖然素材真實,但也只能局限於清朝。第三是因為公案小說的影響。回到新派的金古梁來說,他們最早期的作品無一不是將背景設定於清朝,因為可以直接取用前輩已經成型的清朝江湖世界觀。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寫武俠,是要有尊重歷史底線在的,不像現在的網路架空穿越之流,唐宋背景下除了不要鞭子完全可以跟清朝一模一樣。
其次,至於說金庸為什麼有超過一半,其實我覺得與金庸先生的個人歷史研究偏好不無關系。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海寧査家在明清朝的那點名氣的緣故,金庸對於有清一代的各種正史野史傳奇乃至民間故事十分了解(當然也是因為清朝最近野史啊文人筆記之類最多),所以從中取材出乾隆身世之謎、袁督師遼東故事之類簡直太輕鬆了。PS.吳六奇款待過査繼佐。另外,私以為金庸先生最後一部以鹿鼎記收尾,屬於寫了一圈最後發現還是清王朝的江湖自己還是沒有寫盡寫全寫過癮,然後就用了大力氣將清初所有勢力都串起來。
第三,武俠發展到了梁羽生金庸古龍這里,不是上升到歷史高度討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范疇(主要是梁金比如萍蹤俠影比如射鵰),就是深入到人性討論俠義精神與成佛入道的關系(比如天龍笑傲比如古龍的各種徹悟的仙聖型俠客)。所以,前者是需要異族入侵的,這樣才能探討這個問題嘛,即使你是個韋小寶這樣混不吝的頑徒,也得在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康熙和代表民族獨立的陳舵主中間抉擇。
⑵ 找一部系列武俠小說以各朝代為歷史背景的
月關的書都好,回到明朝當王爺之類的
⑶ 寫武俠小說,歷史背景最好選什麼朝代 多俠客
唐朝吧,李白的《俠客行》就是初唐時寫的,對俠客精神還是很推崇的····
再就是如果要寫有關國仇家恨的話,查查宋朝吧··
⑷ 寫武俠小說需要把朝代歷史看得很清楚嗎求指點迷津!
把與小說有關的歷史朝代的大致情況弄清楚,不違背就可以,有很多著名的武俠小說與正統的歷史有很大出入,並不影響它的成功與知名,
⑸ 想寫武俠小說。寫什麼朝代好呢
如果樓主的歷史文化功底不是像金庸、梁羽生那樣深厚,建議學一學古龍——忽略歷史背景,隨便寫一個皇帝,絕口不提朝代、年號。否則,你不但勞心勞力,而且極其容易露出馬腳;就算如金庸寫的那樣好,還是會被人說把歷史當泥人來捏。
還記得《天龍八部》的大理皇帝段正明嗎?歷史上的段正明是一個漢獻帝般的傀儡;段譽手下的大忠臣高升泰,歷史上更是滅亡大理國的大奸臣!有人就曾因此指責金庸混淆視聽。唉,費力不討好。
鄙人才疏學淺,至少到現在為止,除了一個短篇之外,寫的武俠小說均無明顯歷史背景。不足有辱尊目,聊為樓主參考。
在你擁有學者的淵博知識之前,不妨先學古龍吧,
古龍絕大多數作品,是沒有歷史背景的,即使提到皇帝,也不說是哪一個皇帝。比如,陸小鳳救過皇帝,那個皇帝是誰?李尋歡是那個帝王點的探花?統統不寫。
讀者看的是你的文字、你的小說情節,不是你捏的歷史泥人!
⑹ 現有武俠小說在哪個朝代還有空白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這段王朝歌相信很多人都在初中歷史課本上看過,然而總有熱門朝代。相對而言,武俠總是集中在熱門年代。
仔細看,稍微有點知名度的武俠小說,唐代之前也就只有黃易的尋秦記和邊荒,尋秦確切來說還不能算傳統的武俠,而是穿越,之後唐代,現有黃師的大唐和盛唐三部曲,可以說算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小說體系。之後就屬於金庸了,宋朝至清朝囊括了金庸的作品。
輪知名度,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記,可以說從北宋到清朝都被老金霸佔了,而這五部作品相比金庸的其他作品,知名度都高出不止一個層次(說起連城訣、碧血劍、俠客行等等這些,都比這五部差好多)。再看古龍,知名度最高的小李飛刀系列,楚留香系列,絕代雙驕,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這幾部,朝代並沒有明確標出,不過從小說中大概可以看到,我估計還是集中在明朝。
SO,到現在可以大略看出,唐代屬於老黃,宋元清屬於老金,明屬於古龍。這些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精彩的年代。剩下的,三國時期,估計是由於三國演義的原因,別人再來這里插一腳很難插進去,再往前夏商周,就是屬於神話的年代了。魏晉南北朝勉強有一部邊荒,雖然很精彩,但是其知名度並沒有其他高,而這段時期,三國不說,西晉一統天下後本身屬於高門大閥,充斥著荒淫無道,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應該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再往前,兩漢,說實話這段歷史我大略看了好多遍,真的找不到幾個存在的可能,首先西漢,這個年代已經被各個電視劇版本的大漢天子和漢武大帝描寫玩了,說白了,之後也沒有多少可以寫的,唯一我覺得可以有發揮的應該是王莽之亂到劉秀建東漢
⑺ 寫武俠小說什麼朝代最好
什麼朝代最好這個很難說,但是武俠的演變是有規律的,如果是寫遠古時期的,那個時候的武功是用來跟野獸搏鬥的,那個時候的招式很簡單,但是由於那時候的珍貴葯材還很多,所以普遍的內力都很高,那個時候主要是內功心法的比較。春秋戰國到三國時期,那個時期的武力集中在軍隊中,那時候的武功主要用於軍陣搏殺,招式直來直去,以殺敵未主要目的,而且軍陣中的武功具有一往無前的氣勢。兩晉隋唐時期武功開始流落民間,武林門派紛紛建立,很多武功被創立,總的來說三國之後才是武林江湖的發展時期。然後宋朝就是金庸的時代,天龍、射鵰等等,這個時期武功開始走下坡路,如果細心點就可以發現金庸的小說里那些高級的武功都是以前流傳下來的,還有不少已經失傳,這個時期的武功的主流是招式的精妙。之後的規律是招式取代內功,然後武器取代拳腳招式。如果是現代武俠的話練武的主要作用是強身健體,武功增加身體的強度的靈敏度,打鬥中武功只是輔助,主要還是靠槍炮。
⑻ 金庸小說歷史年代排列順序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二.北宋後期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三.南宋中後期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四.元朝末期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五.明朝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那自然是明朝了7.《俠客行》:明朝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六.清朝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13.《鴛鴦刀》:清朝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自然是清朝了14.《連城訣》:清朝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15.《白馬嘯西風》:清朝
⑼ 如果寫一篇武俠小說,以哪個朝代為背景比較好還是說架空歷史
這要看小說希望要個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了。
涉及家國情仇的,宋朝是個好時期。如果是民風開放的,唐朝是個好時期。如果是為了恢復漢家天下的,清朝是個好時期。戰亂不休的,三國也是個好題材。反派是死太監的,那肯定是明朝最好。
但如果作者本人歷史不好的話,那麼架空最好,不會寫出什麼錯誤來。
⑽ 武俠小說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武俠小說是中國小說的一大類別。「俠」這個詞最早見於戰國時期,在《韓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至於武俠小說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史記·游俠列傳》,是武俠史上最早的篇章.
第一部武俠小說 當推漢代無名氏的《燕丹子》,六朝時期的武俠小說侈談鬼神,俠客也常用怪誕的手段來達到行俠的目的。代表作品有干寶《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李寄》和陶淵明《搜神後記》中的《比丘尼》等。這一時期的另一特點是把以武力挾持他人的人也歸之於「俠」 ,代表作品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的《周處》、《戴淵》等,為後世的武俠小說塑造性格復雜的俠客形象開了先河。唐代的武俠小說不僅數量多,而且趨向成熟。代表作品有杜光庭的《虯髯客傳》、袁郊的《紅線》、裴鉶的《聶隱娘》、《昆侖奴》等。宋代武俠小說主要模仿唐代,但也有不同於唐代的作品。例如,含有喪國失地後思鄉之情的《俠婦人》,著重寫道教法術的《李勝》,講述盜賊機智狡黠的《我來也》等。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已處於低潮,但有一部短篇文言武俠小說集《劍俠傳》,采自唐、五代、宋的傳奇小說,多屬膾炙人口的精品。白話武俠小說自宋元話本開始 ,日趨興盛 ,明代短篇白話武俠小說散見於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中,代表作品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錢》等。長篇白話武俠小說當推元末明初成書的《水滸傳》,是古代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清代是武俠小說發展中的一個高峰 ,從內容上可以分為 4個流派:忠義盜俠型、武俠公案型、英雄兒女型、武俠神怪型。文言的有蒲松齡的短篇《小翠》、《嬌娜》、《聶小倩》等,白話的以天花藏主人編次的《濟公全傳》和唐芸洲編次的《七劍十三俠》為代表。《濟公傳》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武俠小說,主人公濟顛是一位亦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劇性人物,成為後世武俠小說中喜劇俠客形象的重要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