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石玉龍半邪書生
Ⅰ 求好的武俠言情小說
《九功舞系列》
「蒼震有位,黃離蔽明。江充禍結.戾據災成。銜冤昔痛,贈典今榮。享靈有秩,奉樂以迎。」
此「迎神曲」出,見罹難於人間,賜誠福於朝宇。於是,有四權五聖以應天魂之驚,天地之靈。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驛兵變,大宋初立,改年號建隆,都開封。
數年之後,宗室趙炅即位,後稱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太宗出兵燕雲,下易州,涿州,直至高粱河。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回戍危峰火,層巒引高節。悠悠鄭篩旌,飲馬出長城。」
這是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行》,勉強可以用來形容此時宋氏的風雲豪情。
大宋興國——
此時朝中有四權五聖赫然生光,隱隱然有相抗相成的趨勢,他們有些是權貴,有些不是權貴,但這九人對皇朝宗室,對大宋的影響,人莫能知。
四權——
即秦王爺第三子兼殿前都指揮使則寧,燕王爺嫡長子兼侍衛騎軍指揮使上玄,宮中掌歌舞樂音的樂官六音,還有祀風師通微。
五聖——
即御史台御史中丞聿修,當朝丞相趙晉的公子聖香,太醫院的太醫岐陽,樞密院樞密使容隱及祭神壇的千古幽魂降靈。
***
《太和舞》 男主角:聿修 女主角:施試眉
《姑洗徵舞》 男主角:容隱 女主角:姑射
《鈞天舞》 男主角:則寧 女主角:還齡
《南呂羽舞》 男主角:六音 女主角:皇眷
《送神舞》 男主角:降靈 女主角:師宴
《太簇角舞》 男主角:歧陽 女主角:神歆
《祀風師樂舞》 男主角:通微 女主角:千夕
《香初上舞》 男主角:聖香
《鎖琴卷》、《鎖檀經》、《鎖心玉》、《三鎖番外 無詩》(情鎖系列)
情鎖系列是藤萍的代表作,分為三部,分別是《鎖琴卷》,《鎖檀經》,《鎖心玉》。
《鎖琴卷》是情鎖之人篇,簡介:
他,人稱「七公子」,千凰樓掌權之主,
以傾國傾城之貌、聰慧絕倫之智聞名江湖。
可又有誰知道他的一切,
都是犧牲了親生大哥的尊嚴和幸福換來的。
當他傾心相戀之人正是大哥的唯一光明時,
他又能怎麼辦?他又該怎麼辦?
當大哥的幸福與「她」的幸福不能兩全時,
縱是機智絕倫的「七公子」也難下決斷了。
他只能——
《鎖檀經》是情鎖之神篇,簡介:
她是他成親三年的妻,她愛他!結果,連一個可悲的凄然都沒有——她愛的是一個永遠不懂感情的男人,而現在,她竟然要和一個「神」去爭奪另一個也曾經是「神」的丈夫?無妨,只要他幸福,她可以離開……
他悲天憫人,有救世心腸,但——他卻無法愛人,他可以溫柔體貼,卻無法愛——他的妻,只是一個淡然女子,淡得幾乎沒有顏色,他知道她是愛他的,或許,他該放她走……在即將天人永隔之際的決定——竟是這么痛徹心扉的覺悟……
《鎖心玉》是情鎖之鬼篇,簡介:
靈,因為有著太強烈的愛,
所以生靈化怨靈,不願離去……
但是,他不相信屋下這個又嬌又媚的女子,
便是昔日優雅宜人的「無射」,
更是意圖謀奪他家傳古物,害他身化異鬼的人!
他傾心所愛的女子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啊——
她聰明,任性,市儈,是眾人眼中的狐媚女子,
化身文雅可人的書卷女子吸引他,
她害他,又救活他——一切,只因她愛上了這個溫柔得令人心痛的男子,
如此溫柔,如此善良——原來,他的失憶,
其實是不願想起她對他的謀害,不願想起……
新加《三鎖番外 無詩》。
《狐魅天下之狐妖公子》 jar下載 作者:藤萍 [完結]
唐儷辭是正是邪是任性 卻想要為了誰拯救江湖
柳眼的眸究竟是如何的絕代風華 如果曾是如此糾纏著的朋友 怎會產生如此糾纏的恨
誰的眼惹上愁 誰的臉沾上塵 江湖的風波真相到底在何處
禍福朝夕 想她蕭守紅傾國傾城,冷艷無雙,
頂著「江湖第一美人」的頭銜閃閃發光,
嫁的人自然也得凌駕於眾人之上。
身材高挑、氣質出眾是當然,
武功高強、人品高尚、志趣高雅是……個人的幻想?
好……好吧,看在他能賺大把的錢,
關鍵時刻也能派上幾分用場,
且能承擔「生子」重任的份上,
就勉強抱著他的「牌位」,和他快樂成雙,
《吉祥紋蓮花樓之朱雀》
《吉祥紋蓮花樓之玄武》
常州城內小棉客棧,深夜鬼影綽綽,鬼歌凄厲,更有武林中鼎鼎大名的玉城城主之女死於鏢行的貨箱之中。玉城內,「碧窗鬼影」再度出現,不知是否還會有人命赴黃泉……
前朝熙成皇帝的陵寢,武林中兩大高手的屍身驚現雪地,武林嘩然。幽幽的地宮之中,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引得眾多俠士不惜冒死尋求……
薛玉鎮的采蓮庄是個尋幽僻靜的清麗之所在。五十年間,先後有四個女子死在了這片秀美異常的蓮池之中,她們竟是穿著同一件嫁衣離開人世的。究竟是這嫁衣不祥,還是其中另有隱秘?
佛州清源山的普渡寺與百川院中竟有一條秘道相連,秘道中赫然發現一具被撥了皮的焦屍。此人究竟是誰?她又是如何慘死在秘道之中?背後是否會牽扯出更大的隱情……
一連串撲朔迷離的懸案,一段隱秘的江湖往事,那位不通醫術的神醫又會帶來怎樣的動盪?
《且試天下》白風夕不羈的江湖性格與惜雲公主的穩重的作風真的讓人很難想像是同一個人啊。黑豐息的雅和豐蘭息到是異曲同工,他總是莫名的讓我想起蕭樓主那個驚才絕艷卻死在阿靖的手上。白風黑息與他們可真象,不過他們卻能幸運的攜手浪跡天涯而不是同歸於盡。
《蕭然夢》
祁然在親眼看見步殺殺了自己親妹妹時卻制止沖上去的手下只是堅定的對步殺說「要我相信你背叛,除非我死」,在步殺因吃了冰依的點心而中毒時,冰依淡定的對衛聆風說「要他相信我背叛,除非他死」……到底是怎樣的信戀才讓他們堅定不移的相信彼此間的感情啊。很喜歡心洛和小遲,即使他們身份不同一般,可他們也只是孩子而已,命運讓這兩個孿生兄弟受盡苦難也只能相殘註定活一個。最讓我心痛的是當冰依故意問心洛小遲時,心洛流露出的痛苦「哥哥,為什麼,為什麼你不殺了我,明明可以的,為什麼你不動手」「小遲啊,你是哥哥,哥哥就應該照顧弟弟知道嗎」
《醉玲瓏》,鳳卿塵有著玲瓏剔透的心,夜天凌為了娶卿塵自願放棄軍權「娶我必不要你負天下」卿塵果然實現了諾言。殷采倩譴責四阿哥「你說夜天湛殆誤軍機害死了十一,他不是個好哥哥,可是你呢?你就是好哥哥嗎?你死了弟弟,可他也死了弟弟,你難過他就好受嗎?你只看到了十一的死卻忽視了另一個弟弟的痛,難道你就是一個好哥哥嗎?」不喜歡殷采倩卻因這番話而喜歡了。也許喜歡本就沒有理由,只是剎那間的感動吧!
Ⅱ 求90-94年間的出版武俠小說書名,卧龍生、松柏生、獨孤紅、柳殘陽、李涼、溫瑞安等
原來我都有存檔,後因PC壞掉都失去了。現在我所知道的范圍如下 供參考
卧龍生武俠小說全集目錄:
風塵俠隱 驚鴻一劍震江湖 鐵笛神劍 玉釵盟 天香飆 無名簫 絳雪玄霜
素手劫 天涯情侶 天劍絕刀 金劍鵰翎 岳小釵 風雨燕歸來 雙鳳旗 天鶴譜
飄花令 指劍為媒 翠袖玉環 鐵劍玉佩 鏢旗 血劍丹心 神州豪俠傳 玉手點將錄
金鳳剪 飛鈴 無形劍 金筆點龍記 煙鎖江湖 搖花放鷹傳 春秋筆 幽靈四艷
劍無痕 天龍甲 黑白劍 飛花逐月 劍氣洞徹九重天 金劍丹心 新仙鶴神針 天馬霜衣
七絕劍 還情劍 十二魔令 袁紫煙
溫瑞安武俠小說全集目錄:
四大名捕系列
會京師 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斗僵屍 打老虎 震關東 碎夢刀
骷髏畫 逆水寒 縱橫 風流 杜小月 金鍾罩
神州奇俠系列
劍氣長江 兩廣豪傑 江山如畫 英雄好漢 闖盪江湖 神州無敵 寂寞高手 天下有雪
大宗師 逍遙游 養生主 人世間 大俠傳奇 唐方一戰
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
一怒拔劍 驚艷一槍 傷心小箭 朝天一棍 群龍之首 天下有敵 溫柔一刀
神相李布衣系列
殺人的心跳 葉夢色 天威 神醫賴葯兒 刀巴記
白衣方振眉,七大寇系列
龍虎風雲 長安一戰 落日大旗 小雪初晴 凄慘的刀口 祭劍 戰將 闖將
鋒將 勇將 麻將 游俠納蘭 殺人者唐斬 刀叢里的詩 吞火情懷 俠少 殺楚 破陣
梁羽生武俠小說全集目錄:
七劍下天山 白發魔女傳 塞外奇俠傳 廣陵劍 瀚海雄風 聯劍風雲錄 散花女俠 萍蹤俠影錄
還劍奇情錄 風雲雷電 狂俠天嬌魔女 武林天驕 龍鳳寶釵緣 大唐游俠傳 女帝奇英傳 龍虎鬥京華 武當一劍 劍網塵絲 絕塞傳烽錄 彈指驚雷 牧野流星 游劍江湖 俠骨丹心 風雷震九州
冰河洗劍錄 雲海玉弓緣 冰川天女傳 冰魄寒光劍 江湖三女俠
李涼武俠小說全集目錄:
暗器高手 百敗小贏家 霸槍艷血 本尊分身 超級邪俠 賭棍小狂俠 風流小阿霸 公孫小刀
活寶小淘氣 紅頂記 滑頭傻小子 會醉才會贏 酒賭小浪子 江湖風神幫 江湖急救站 江湖雙響炮
江湖一擔皮 江湖一品郎 酒狂任小賭 絕世幻神 快樂強盜 狂俠南宮鷹 六寶江湖行 毛盾天師
魔手邪怪 妙賊丁小勾 妙賊丁小勾續集 奇神楊小邪 奇神楊小邪續集 神偷小千 天齊大帝 淘氣世家 淘氣世家續集 天下第一當 骰子混混太子 小鬼大贏家 新蜀山劍俠傳 新蜀山劍俠傳續 笑笑江湖 小魚吃大魚 又見混混 楊小邪發威 我是龍頭 天才混混
柳殘陽武俠小說全集目錄:
傲爺刀 蒼鷹 斷腸花 斷刃 大煞手 渡心指 鳳凰羅漢坐山虎 拂曉刺殺
火符 金雕盟 金家樓 剪翼 麟角雄風 烈日孤鷹 龍頭老大 瀝血伏龍
雷之魄 牧虎三山 魔簫 七海飛龍記 起解山莊 青龍在天 千魔之仇 千手劍
十方瘟神 索命鞭 生死錘 神手無相 霜月刀 鐵劍丹心
蕭逸武俠小說全集目錄:
馬鳴風簫簫 長劍相思 白如雲 甘十九妹 江湖兒女 無憂公主 鐵雁霜翎 劍仙傳奇
龍吟曲 天龍地虎 十錦圖 風雨燕雙飛 挑燈看劍 紅燈盜 血雨濺紅花 鐵筆春秋
雪山飛虹 飲馬流花河 鶴舞神州 鳳棲昆侖 凝霜劍 雪落馬蹄 紅線金丸 七禽掌
劍氣紅顏 魚躍鷹飛
七道彩虹系列
西風冷畫屏 玉兔東升 冬眠先生 太蒼之龍 天岸馬 今宵月下劍 金雞三啼
Ⅲ 金庸作品中全部人物
我也不知道你要這個干什麼,但是既然你要,我就給你找,分可得要給我......
《飛狐外傳》人物(共有112人)
馬行空 馬春花 徐錚 商寶震 何思豪 閻基 田歸農 苗人鳳 南仁通 補鍋匠 腳夫 車夫 蔣調侯 店伴 鍾兆文 鍾兆英 鍾兆能 南蘭 苗若蘭 商老太 平四 胡斐 張總管 王劍英 王劍傑 陳禹 古若般 殷仲翔 福康安 趙半山 孫剛峰 呂小妹 鍾四嫂 易吉鍾小二 鍾阿四 胖商人 瘦商人 鳳南天 鳳七 俞朝奉 蛇皮張 鄺寶官 鳳一鳴 大漢 孫伏虎 尉遲連 楊賓 中年武師 程靈素同桌後生 袁紫衣 劉鶴真 崔百勝 曹猛 藍秦 王仲萍 張飛雄 慕容景岳 姜鐵山 薛鵲 王鐵匠 姜小鐵 田青文 張管家 聶鉞 上官 褚轟 汪鐵鶚 周鐵鶴 曾鐵鷗 秦耐之 姬曉峰 張九 任通武 相國夫人 蔡威 湯沛 無青子 海蘭弼 大智禪師 歐陽公政 西靈道人 文醉翁 周隆 郭玉堂 齊伯濤 陳高波 安提督 宗雄 桑飛虹 倪不大 倪不小 常赫志 常伯志 上官鐵生 哈赤大師 心硯 石雙英 劉之餘 童懷道 李廷豹 石萬嗔 木文察 陳家洛 無塵道長 德布 李沅芷 余魚同 司徒雷 謝不當 黃希節
《雪山飛狐》人物(共有25人)
於管家 田青文 左書僮 右書僮 平阿四 阮士忠 劉元鶴 杜希孟 周雲陽 鄭三娘 寶樹 苗若蘭 苗人鳳 范幫主 殷吉 胡一刀 胡夫人 胡斐 陶子安 陶百歲 曹雲奇 琴兒 熊元獻 靜智大師 賽總管
《連誠訣》人物(共有37人)
卜垣 丁典 萬震山 馬大鳴 萬圭 水福 水岱 水笙 孫均 馮坦 平工頭 劉乘風 血刀老祖 言達平 汪嘯風 張姓老者 陸天抒 吳坎 沈城 花鐵干 狄雲 寶象和尚 周圻 空心菜 魚販頭子 桃紅 耿天霜 高管家 教書先生 鐵匠 凌退思 凌霜華 菊友 梅念笙 戚芳 戚長發 魯坤
《天龍八部》人物(共有169人)
刀白鳳 丁春秋 馬夫人 馬五德 小翠 於光豪 巴天石 不平道人 鄧百川 風波惡 甘寶寶 公冶乾 木婉清 少林老僧 太皇太後 天狼子 天山童姥 王語嫣 烏老大 無崖子 雲島主 雲中鶴 止清 白世鏡 包不同 本參 本觀 本相 本因 出塵子 馮阿三 蘭劍 古篤誠 過彥之 平婆婆 石清露 石嫂 司空玄 司馬林 玄慈 玄寂 玄苦 玄難 玄生 玄痛 葉二娘 竹劍 左子穆 華赫艮 喬峰 李春來 李傀儡 李秋水 劉竹庄 朴者和尚 祁六三 全冠清 阮星竹 西夏宮女 許卓誠 朱丹臣 努兒海 阿碧 阿洪 阿勝 阿朱 阿紫 波羅星 陳孤雁 鳩摩智 來福兒 孟師叔 宋長老 蘇星河 蘇轍 完顏阿古打 耶律洪基 耶律莫哥 耶律涅魯古 耶律重元 吳長風 吳光勝 吳領軍 辛雙清 嚴媽媽 余婆婆 岳老三 張全祥 單伯山 單季山 單叔山 單∩?單正 段延慶 段譽 段正淳 段正明 范禹 范百齡 范驊 苟讀 和裡布 何望海 易大彪 郁游標 卓不凡 宗贊王子 哈大霸 姜師叔 枯榮長老 夢姑 姚伯當 神山上人 神音 獅鼻子 室里 項長老 幽草 趙錢孫 趙洵 哲羅星 鍾靈 鍾萬仇 高升泰 龔光傑 賈老者 康廣陵 秦紅棉 虛竹
容子矩 桑土公 唐光雄 奚長老 徐長老 諸保昆 崔百泉 崔綠華 符敏儀 黃眉和尚 菊劍 聾啞婆婆 梅劍 蕭遠山 游驥 游駒 游坦之 程青霜 傅思歸 葛光佩 緣根 智光大師 鮑千靈 褚萬里 瑞婆婆 端木元 黎夫人 薛慕華 慕容博 慕容復 譚公 譚婆 譚青 摘星子 慧方 慧觀 慧凈 慧真 穆貴妃 赫連鐵樹
《射鵰英雄傳》人物(共有97人)
一燈大師 馬青雄 馬鈺 小沙彌 木華黎 丘處機 沈青剛 書記 書生 天竺僧人 王處一 王罕 尹志平 包惜弱 馮衡 術赤 農夫 孫不二 札木合 華箏 李萍 劉玄處 劉瑛姑 呂文德 喬寨主 曲三 曲傻姑 全金發 湯祖德 朱聰 陳玄風 赤老溫 瘦丐 陸乘風 陸冠英 沙通天 吳青烈 楊康 楊鐵心 余兆興 張阿生 張十五 忽都虎 歐陽峰 歐陽克 梅超風 鐵木真 拖雷 者勒米 段天德 枯木 周伯通 郭靖 郭嘯天 郝大通 洪七公 侯通海 姜文 柯鎮惡 南希仁 胖婦人 胖丐 胖子 啞梢公 都史 錢青健 桑昆 蓋運聰 黃蓉 黃葯師 梁長老 梁子翁 漁人 博爾忽 博爾術 程瑤迦 韓寶駒 韓小瑩 焦木和尚 魯有腳 穆念慈 彭長老 彭連虎 童子 窩闊台 簡長老 簡管家 裘千仞 裘千丈 察合台 酸儒文人 譚處端 黎生 樵子 靈智上人 完顏洪烈 完顏洪熙
《白馬嘯西風》人物(共有17人)
李三 霍元龍 史仲俊 陳達海 上官虹 李文秀 馬家駿 蘇普 蘇魯克 車爾庫 阿曼 桑斯 瓦爾拉齊 雲強盜 全強盜 寧強盜 丁同
《鹿鼎記》人物(共有183人)
九難 衛周祚 馬喇 馬佑 馬寶 馬博仁 馬超興 毛文珠 小桂子 小玄子(玄燁) 馬齊 心溪 韋小寶 韋春花 皇甫閣 巴顏法師 巴泰 方怡 風際中 鄧炳春 雲素梅 無根道人 王潭 方大洪 五符 元義方 巴郎星 王武通 王進寶 王琪 雙兒 史松 華伯斯基 於八 馮難敵 鄺天雄 平威 白寒松 白寒楓 盧一峰 歸辛樹 玄真道人 司徒鶴 司徒伯雷 對喀納 馮錫范 孫思克 歸鍾 歸二娘 玉林 湯若望 李自成 老吳 守備 米思翰 江百勝 齊元凱 齊洛諾夫 劉一舟 沐劍聲 庄夫人 許雪亭 多隆 行痴 祁清彪 關安基 呂留良 陳珂 李西華 呂葆中 呂毅中 行顛 庄廷龍 庄允城 陸高軒 杜立德 吳之榮 蘇菲亞 陳圓圓 罕貼摩 吳大鵬 沐劍屏 吳三桂 阿濟赤 阿爾尼 張淡月 蘇荃 蘇岡 吳六奇 李式開 李力世 陳近南 吳應熊 楊溢之 佟國綱 吳立身 張康年 張勇 張媽 吳寶宇 何惕守 勞太監 明珠 柳燕 圖海道 傑書 郎師傅 圖爾布青 凈清 凈濟 林興珠 林永超 柳大洪 呼巴音 昌齊 鄭克爽 趙齊賢 建寧公主 茅十八 神照上人 洪朝 姚春 施琅 費要多羅 胡逸之 南懷仁 鍾志靈 洪安通 胡德第 姚必達 趙良棟 查繼左 胖頭陀 郝太監 徐天川 陶紅英 索額圖 教士 陶師傅 高里津 敖彪 高顏超 錢老本 海大富 殷錦 賈老六 筆貼式 顧炎武 夏國相 桑結 晦聰禪師 章老三 黃甫 黃金魁 崔瞎子 黃宗羲 菊芳 彭參將 葛爾丹 程維藩 溫有方 溫有道 舒化龍 曾柔 富春 葛通 路副將 雷一嘯 瘦頭陀 蕊初 瑞棟 蔡德忠 察爾珠 潘先生 澄光 澄通 澄觀 澄心 澄識 樊綱 慕天顏 鰲拜 西奧圖三世
《笑傲江湖》人物(共有160人)
卜沉 丁堅 丁勉 上官雲 萬大平 於人豪 於嫂 不戒和尚 長青子 仇松年 丹青生 鄧八公 方人智 方生 方證 風清揚 計無施 天門道人 天松道人 天乙道人 王伯奮 王誠 王二叔 王夫人 王家駒 王家駿 王元霸 王仲強 白二 白熊 叢不棄 莫大 農婦 東方不敗 樂厚 令狐沖 寧中則 平夫人 平一指 申人俊 史鏢頭 史登達 司馬大 田伯光 儀和 儀琳 儀清 玉璣子 玉靈道人 玉磬子 玉音子 玉鍾子 左冷禪 成不憂 成高道人 沖虛道長 吉人通 老不死 老頭子 劉菁 劉芹 劉正風 米為義 齊堂主 曲非煙 曲洋 任我行 英顎 西寶 向大年 向問天 陳七 陳歪嘴 遲百誠 狄鏢頭 狄修 定靜師太 杜長老 何三七 季鏢頭 勞德諾 陸伯 陸大有 任盈盈 沙天江 禿筆翁 吳柏英 吳天德 辛國梁 嚴三星 楊蓮亭 余滄海 餘人彥 岳靈珊 張夫人 張金鏊 定逸 建除 林平之 林遠圖 林震南 羅人傑 易國梓 易師爺 易堂主 英白羅 英長老 岳不群 鄭鏢頭 鄭萼 周孤桐 封不平 洪人雄 侯人英 覺月 施戴子 施令威 聞先生 啞婆婆 鍾鎮 祝鏢頭 祖千秋 高克新 高明根 賈布 麻衣漢子 費彬 秦娟 秦偉幫 舒奇 桑三娘 桃干仙 桃根仙 桃花仙 桃實仙 桃葉仙 桃枝仙 陶鈞 夏老拳師 崔鏢頭 黃伯流 黃國柏 黃鍾公 假東方不敗 綠竹翁 清虛道人 游迅 葛長老 黑白子 黑熊 魯連榮 童百熊 鮑大楚 解風 藍鳳凰 譚迪人 震山子 木高峰 賈人達 梁發
《書劍恩仇錄》人物(共有120人)
大痴 衛春華 馬善均 於萬亭 大癲 馬敬俠 大苦 馬真 孫大善 萬慶瀾 馬大挺 上官毅山 文泰來 心硯 天鏡 木卓倫 元傷 元痛 元悲 方有德 王維揚 王道 貝人龍 尹章垓 天虹禪師 馮輝 石雙英 玉如意 平旺先 龍駿 白振 孫老三 孫克通 安健剛 成璜 兆惠 關明梅 李可秀 朱祖蔭 李沅芷 吳國棟 遲玄 沈德潛 楊成協 余魚同 陳家洛 張安官 納斯爾丁•阿凡提 瑪米爾 陸菲青 孟健雄 陳正德 宋善朋 張召重 言伯乾 汪浩天 阿凡提妻 阿里 宋天保 和?brvbar; 武銘 凱別興 鄭板橋 忽倫大虎 周綺 忽倫二虎 忽倫三虎 忽倫四虎 周阿三 范中恩 和爾大 羅信 周仲英 呼音克 周大奶奶 周英傑 趙半山 哈合台 皇太後 駱冰 胡老爺 唐六爺 閻世章 閻世魁 徐天宏 袁枚 顧金標 桑拉巴 袁士霄 教長 錢正倫 梅良鳴 曹司朋 章進 曹能 常伯志 常赫志 乾隆皇帝 韓春霖 蔣天壽 瑞芳 晴畫 焦文期 蔣四根 蔣士銓 褚圓 曾圖南 喀絲麗 童兆和 韓文沖 覃天丞 彭三春 德鄂 騰一雷 瑞大林 福康安 霍青桐 霍阿伊 戴永明 無塵道人
《神鵰俠侶》人物(共有126人)
子聰 丁大全 人廚子 九死生 馬鈺 小棒頭 大頭鬼 馬光佐 小王將軍 小龍女 尹志平 丘處機 王處一 王十三 公孫止 少婦 王志坦 王惟忠 無常鬼 尹克西 天竺僧 公孫綠萼 孫婆婆 孫不二 皮清雲 申志凡 馮默風 討債鬼 史伯威 史仲猛 史叔剛 史季強 史孟龍 聖因師太 尼摩星 李莫愁 達爾巴 劉處玄 朱子柳 曲傻姑 呂文德 祁志誠 李志常 劉瑛姑 弔死鬼 百草仙 陸鼎立 陸二娘 阿根 張志光 完顏萍 陸冠英 宋德方 陳大方 宋五 沙通天 靈智上人 郭靖 郭芙 郭襄 霍都 張君寶 張一氓 陳老丐 張二叔 陸無雙 楊過 武三通 武敦儒 武修文 武三娘 林朝英 耶律晉 耶律楚材 耶律燕 忽必烈 喪門鬼 俏鬼 蒙哥 狗頭陀 青靈子 歐陽峰 耶律齊 金輪法王 周伯通 洪凌波 點蒼漁隱 柔兒 郭破虜 侯通海 覺遠大師 柯鎮惡 趙志敬 洪七公 姬清玄 笑臉鬼 鹿清篤 崔志方 鄂爾多 薩多 黃葯師 黃蓉 程遙迦 魯有腳 彭連虎 韓無垢 童大海 韓老丐 彭長老 藍天和一燈大師瘦丐 程瑛 雷猛 裘千尺 煞神鬼 催命鬼 裘千仞 赫大通 瀟湘子 樊一翁 藏邊大丑 藏邊二丑 藏邊三丑 藏邊四丑 藏邊五丑
《俠客行》人物(共有67人)
丁不三 丁不四 丁璫 大悲老人 貝海石 木島主 王掌櫃 元澄道人 王萬仞 王老六 尤得勝 天虛 風良 展飛 楊光 閔柔 漢子龍島主 馮振武 孫萬年 司徒橫 石清 白萬劍 石中玉 白阿綉 史小翠 石破天 李四 李大元 安奉日 米橫野 李萬山 老李 沖虛 呂正平 齊自勉 成自學 西門觀止 張三 吳道通 花萬紫 白自在 邱山風 陳沖之 汪萬翼 周牧 侍劍 呼延萬善 范一飛 鄭光芝 封萬里 柯萬鈞 聞萬夫 胡大哥 耿萬鍾 高三娘子 梁自進 梅文馨 梅芳姑 黃面道人 溫仁厚 謝煙客 褚萬春 照虛 解文豹 廖自礪 丑臉漢子
《倚天屠龍記》人物(共有184人)
卜泰 丁敏君 馬法通 衛天望 衛四娘 小翠 小虹 小玲 小鳳 小昭 衛璧 王難姑 元廣波 鄧愈 方天勞 雲鶴 韋一笑 王八衰天鳴方丈 無相禪師 無色 方東白 五姑 貝錦儀 烏旺阿普 王保保 太虛子 史鏢頭 滅絕師太 史火龍 史紅石 葉長青 孫三毀 白龜壽 司徒千鍾 執法長老 傳功長老 湯和 朱元璋 祁天彪 紀曉芙 朱長齡 西華子 劉敖 陽頂天 齊心寶樹王 庄錚 李四摧 過三拳 李天恆 剛相 朱九真 喬福 蘇夢清 陳友諒 季長老 花雲 吳良 吳禎 張無忌 麥鯨 何足道 冷謙 杜百當 楊逍 辛然 妙風使 邵鶴 邵燕 吳勁草 壽南山 吳六破 張中 何太沖 孟正鴻 靈虛 宋青書 張三豐 阿二 阿三 楊不悔 麥少幫主 楊姐姐 宋遠橋 張松溪 張翠山 蘇習之 周芷若 鄭長老 宗維俠 范遙 撥速台 空聞 空智 空性 空見 空性 周五輸 鄭七滅 金花婆婆武青嬰 周顛 明月 武烈 易三娘 說不得 胡青牛 泉建男 郝密 聞蒼松 哈總管 覺遠 趙敏 趙一傷 封壇主 賀老三 歐陽牧之 郭襄 宮九佳 姚清泉 胡青羊 俞蓮舟 俞岱岩 都大錦 徐達 唐洋 高老者 圓真(成昆) 唐文亮 高則成 流雲使 夏胄 秦老五 圓音 圓業 圓心 錢二敗 殷野王 殷天正 殷無祿 殷無福 殷無壽 殷離 班淑嫻 殷素素 殷梨亭 莫聲谷 常敬之 常遇春 清風常勝寶樹王 平等寶樹王 俱明寶樹王 渡劫 渡難 渡厄 常金鵬 鹿杖客 掌缽龍頭 掌棒龍頭 彭瑩玉 謝遜 蔣濤 輝月使 詹春 程壇主 韓千葉 韓林兒 矮老者 簡捷 靜虛師太 靜玄師太 靜空 靜照 靜迦 靜慧 察罕特穆爾 鮮於通 摩訶巴思 德成 顏恆 潘天耕 鶴筆翁 薛公遠
《碧血劍》人物(共有108人)
丁游 小菊 萬里風 水鑒 義生 馬公子 玉真子 水雲道人 王師兄 木桑道長 歸辛樹 歸二娘 孫仲壽 田見秀 龍德鄰 孫仲尹 馮同知 寧完我 石駿 史秉文 史秉光 馮難敵 馮不摧 馮不破 白臉人 安大娘 劉芳亮 呂七 楊景亭 劉培生 安劍清 多爾袞 劉宗敏 紅娘子 朱安國 老王 安小慧 齊雲 張朝唐 張信 張康 楊鵬舉 張春九 沙老大 閔子華 吳平 沙廣天 孟伯飛 孟鑄 張若谷 孟錚 李岩 單鐵生 陳圓圓 宋獻策 應松 岑其斯 何紅葯 李自成 阿九 何鐵手 鄭起雲 範文程 羅大千 羅立如 彼得 若克琳 榮彩 洞玄 侯飛文 皇太極 祖大壽 倪浩 啞巴 胡桂南 胡老三 洪勝海 秦棟 錢通四 高師弟 袁承志 夏雪宜 崔秋山 黃真 崔希敏 黃二毛子 曹化淳 黃須人 梅劍和 溫正 溫南揚 焦公禮 程青竹 褚紅柏 董開山 溫方施 溫方山 溫方悟 溫青 溫方達 溫方義 焦宛兒 溫儀 鮑承先 譚文理 黎剛 潘秀達 穆人清
《鴛鴦刀》人物(共有15人)
任飛燕 劉於義 楊夫人 花劍影 林玉龍 周威信 卓天雄 逍遙子 袁夫人 袁冠南 常長風 蓋一鳴 蕭半和 蕭中慧(即楊中慧) 書僮
Ⅳ 求各個武俠小說中出現的武功,麻煩寫出武功名稱、出處,請多寫一些,謝謝
1 北冥神功 逍遙派的頂級武功之一
2 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是逍遙派的獨門輕功步法
3 天山折梅手 天山折梅手是逍遙派高手天山童姥的絕學
4 生死符 一種暗器
5 小無相功 逍遙派的一門內功
6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起初的心法
7 玉女劍法 全真劍法的剋星
8 彈指神通 東海桃花島主自創武功絕學
9 一陽指 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
10 碧海潮生曲 黃葯師所創的武功樂曲
11 乾坤大挪移 明教歷代相傳的一門最厲害的武功
12 九陽神功 武當祖師張三豐根據《九陽真經》所傳的一種曠世絕學
13 葵花寶典 《笑傲江湖》中一位宦官所著武功秘籍
14 吸星大法 關於「吸星大法」的來源,在金庸小說的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說法。
15 六脈神劍 「六脈神劍」乃大理段氏一脈中的最高武學
16 易筋經 易筋經為中國氣功傳統功法之一
17 拈花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拈花指功
18 孤獨九劍 劍魔獨孤求敗所創
19 紫霞神功 華山派稱譽江湖的上乘內功
20 武當八卦掌 武當八卦掌是一種把攻防招術和導引方法融合於繞圓走轉之中的拳術
21 七傷拳 崆峒派傳世武功
22 天山六陽掌 逍遙派武功
23 天子望氣術 鳳歌新武俠《滄海》中「東島」一脈的絕學
24 蓮花移魂掌 移魂掌功乃系四川佛門養身、強身、護身武功
25 玉女劍法 是由當年古墓派祖師林朝英獨居古墓時創下
26 降龍十八掌 金庸武俠小說中丐幫的鎮幫絕學
28 黯然銷魂掌 此掌法乃楊過所創
29 打狗棒法 丐幫幫主嫡傳武學
30 空明拳 空明拳是天下至柔的拳術 老頑童所創
31 蘭花拂穴手 [招式] 拇指與食指扣起,餘下三指略張,手指如一枝蘭花般伸出,……
32 驚濤掌 《武林外傳》中出現的招式,共十五招
33 葵花點穴手 葵花點穴手練習方法從古至今,點穴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尤其……
34 金剛指 少林寺獨門硬功
35 隔空打穴 《武林外傳》同福客棧中江湖人稱「盜聖」的白展堂的母親白三娘的必……
36 金蛇劍法 金蛇密笈載有「金蛇郎君」夏雪宜的獨門武功。夏雪宜幼時全家不幸被……
37 嫁衣神功 絕頂武功。此名取的乃「為他人作嫁衣裳」之意。功夫練成後,真……
38 兩儀劍法 武當派武學
39 辟邪劍譜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武功秘籍. 辟邪劍譜是《葵花寶典》……
40 金烏刀法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中的武功。 這路刀法是史婆婆為了對……
41 雙手互搏術 周伯通被黃葯師困在桃花島十五年,百無聊賴中創出此術。常言道:「……
42 奪命十三劍 青年劍客燕十三的家傳劍法
43 長河落日劍 【長河落日劍】武林盟主白羽仙的絕學
44 收筋縮骨法 《九陰真經》下半部
45 東方第一劍 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在昆侖山煙霞洞修煉時悟出的一招上乘劍法
46 巨靈神掌 高乘武功,計有八十一式
47 伏魔杖法 【伏魔杖法】據說是少林寺的始祖達摩祖師所創的佛門護法武功之搖
Ⅳ 天驕玉龍,以前看過本書叫《天驕玉龍》主人公叫石玉龍,裡面還有個反派叫半邪書生。求這本書的真名和電子
我也看過。不可能有電子。
Ⅵ 高分懸賞各個武俠小說里的武功招式
飛狐外傳》:胡家刀法[胡家之絕藝,招數嚴謹,少有破綻(胡一刀)].苗家劍法[招式嚴謹(苗人鳳)].
《雪山飛狐》:胡家刀法[胡家之絕藝,招數嚴謹,少有破綻(胡一刀.胡斐)].苗家劍法[招式嚴謹(苗人鳳)].鐵門閂刀法[雪山飛狐中鄭三娘的武功].八仙劍法[廣西梧州八仙派之絕學,袁紫衣曾使].
《連城訣》:神照功(梅念笙.丁典.狄雲) 唐詩劍法[一招一詩句.(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梅念笙.狄雲)].血刀經(血刀老祖.狄雲) 血刀刀法[西藏血刀門之絕學,招式狠辣(血刀老祖.狄雲)].連城劍法[藏於連城訣之劍法,號稱天下無敵].
《天龍八部》:六脈神劍[大理段氏的秘傳絕藝(段譽)].段家劍法[大理段氏之武學(段正明.段正淳)].一陽指(段正明.段正淳.天龍寺眾僧).無量劍法(雲南無量劍派之武學).燃木刀法[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實為手刀(玄苦.鳩摩志)].慕容氏家傳劍法[慕容復在少室山上為擋段譽之六脈神劍而使].柳絮劍法[慕容復在姑蘇曼陀山莊對付段譽時使之].
《射鵰英雄傳》:落英神劍掌[桃花島武學,點點落英,變幻無方(黃葯師.黃蓉)].玉蕭劍法[桃花島絕學,有飄逸出塵之姿(黃葯師.黃蓉)].玉蕭劍法[桃花島絕學,有飄逸出塵之姿(黃葯師.黃蓉)].越女劍法[江南七怪韓小瑩之武學,輕靈精妙].哀牢山三十六劍[朱子柳和郭靖交手時所使,劍法凌厲號稱天下第一].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伏魔劍[五台山清涼寺武學].沐家劍[雲南沐王府之武學,流傳甚廣].
《笑傲江湖》:獨孤九劍[劍魔獨孤求敗的絕學,風清揚傳令狐沖].辟邪劍法[葵花寶典內的武功,自宮者可練,迅急難擋(林平之.左冷禪)].兩儀劍法[武當派武學,武當二高手與令狐沖過招時所使].松風劍法[青城派絕學,如松之勁,如風之迅].泰山十八盤[泰山派絕學,由泰山石階化出,威嚴厚重].狂風快劍[華山劍宗封不平所創,一百零八式如狂風暴雨].回風落雁劍法[衡山派武學,一劍落九雁,威力無窮].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衡山派絕學,千變萬化,眩人耳目].玉女劍十九式[華山派武學,唯女子能使,變化多端].嵩山劍法[快慢十七路劍法,妙招紛著,層出不窮].恆山劍法[恆山派絕學,防守嚴密,破綻甚少].潑墨披麻劍法[丹青生之武學,曾與令狐沖對敵].萬花劍法[恆山派武學,定靜師太對付日月神教所使].一字電劍[梅庄丁堅的劍法].七弦無形劍[梅庄黃鍾公的劍法].奪命連環三仙劍[岳不群在少林中使劍宗絕招].
《書劍恩仇錄》:追魂奪命劍[紅花會二當家無塵道長的絕學]
《神鵰俠侶》:獨孤九劍[劍魔獨孤求敗的絕學(楊過)].玉女素心劍法[古墓派玉女心經之絕學,全真、玉女兩劍法之合壁(楊過.小龍女)].玉女劍法[古墓派武學,清麗飄逸(林朝英.小龍女)].全真劍法[全真教武學,古樸拙重(王重陽.全真教眾道士)].玄鐵劍法[楊過使玄鐵劍對抗山洪時所悟,乃提氣運勁之法門].落英神劍掌[桃花島武學,點點落英,變幻無方(黃葯師.黃蓉)].同歸劍法[全真教武學,為抵禦歐陽鋒所創].陰陽倒亂刃法[公孫止之絕學,劍似刀,刀似劍,惑人耳目].四言詩劍[楊過與公孫止交手時臨時創制].
《俠客行》:吳鉤霜雪明,十步殺一人,脫劍膝前橫,救趙揮金錘[俠客行之劍法].雪山劍法[雪山派絕學,七十二招,變化多端].
《倚天屠龍記》:太極劍[張三豐所創絕學,圓轉如意,生生不息,後入太極門(張無忌)].達摩劍法[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西域少林方天勞所使].韋陀伏魔劍[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西域少林潘天耕所使].神門十三劍[武當派武學,專攻手腕神門穴,殷梨亭對抗五鳳刀時使]. 繞指柔劍[武當派絕學,陰柔奇幻,莫聲谷與殷天正教手時曾使].雨打飛花劍法[昆侖弟子向殷素素炫耀之武功].
《碧血劍》:金蛇劍法[金蛇郎君夏雪宜之絕學,詭奇狠辣,難躲難防].華山劍法[袁承志所學,正大光明,博大精深].雷震劍法[石樑派武學,青青與西洋劍士交手時所使].
《鴛鴦刀》:
《越女劍》:越女劍法[阿青所創,輕靈精妙] 1.蜀道難牌法 九翼道人
2.雷動於九天之上 九翼道人
3.漁叟鉤法 北漁拓跋氏
4.盤根錯節十八斧 古篤誠
5.陰陽寶扇打穴功夫 沙天廣
6.城字十八破 青城派
7.打狗棒法
8.大剪刀刀法
9.倚天屠龍筆法
10.鷹蛇生死搏 華山派
11.《八口山銘》筆法 禿筆翁
12.鐵蜈鉤功夫 何鐵手
13.《裴將軍詩》筆法 禿筆翁
14.《懷素自敘帖》筆法 禿筆翁
15.二十八招石鼓打穴筆法 禿筆翁
16.棋盤招式 黑白子
17.六十四路轟天雷震擋法 塞北白家堡
18.呼延十八鞭 卓天雄
19.一陽指書 朱子柳
20.鶴蛇八打 雲中鶴
1.伏魔杖法 少林武學
2.潑水杖法
3.無上大力杵法
4.普門杖法
5.太祖棒
6.六合槍
7.降魔禪杖
8.伏魔杖法 柯鎮惡武學
9.楊家槍
10.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11.瘋魔杖法
12.蛇杖杖法
13.大夜*棍
14.小夜*棍
15.取經棍法
16.緊羅那王棍
17.大力金剛杖法 簡長老
18.齊眉棒 趙老爵爺
19.五郎棍法 五台鏢局李延豹
20.齊眉棍法 成璜
21.中平槍 花鐵干
22.呼延槍法
23.岳家神槍
1.金龍鞭法 韓寶駒
2.百勝軟鞭 伏牛派
3.回打軟鞭十三式 太別山
4.八十一路三節棍 湖北阮家
5.布袋功夫 陳孤雁
6.軟虹蛛索功夫 何鐵手
7.九龍鞭法 九龍派
8.童家流星錘法 山西童家
9.拂塵功夫 李莫愁
10.黃沙萬里鞭法 尹克西
11.銀索金鈴索法 古墓派
12.毒龍鞭法 梅超風
1.般若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2.韋陀掌 少林入門武功,虛竹以此對付鳩摩智的七十二絕技
3.散花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4.降魔掌 少林武學,都大錦之絕學
5.大金剛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慈的絕藝
6.神掌八打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苦智之絕學
7.震天鐵掌 武當之武學,宋青書使之殺死莫聲谷
8.八卦游龍掌 武當之武學,毛東珠傳於康熙
9.回風掌 武當之武學
10.綿掌 武當之武學,綿綿不絕,柔韌無匹
11.落英神劍掌 桃花島之絕藝,五虛一實,七虛一實,與掃葉腿法合稱狂風絕技
12.劈空掌 桃花島之絕藝,以鐵八卦練功
13.鐵掌 裘千仞之絕學,剛猛雖不及降龍十八掌,招式卻可勝之
14.降龍十八掌 丐幫幫主之絕學,陽剛無匹,當世第一
15.三花聚頂掌法 全真教武學,乃全真教中最厲害之掌法
16.天羅地網勢 古墓派武學,使開時若天羅地網,滴水不漏
17.截手九式 峨嵋武學,滅絕老尼曾使之傷張無忌
18.金頂綿掌 峨嵋武學,宋青書使之與俞蓮舟交手
19.飄雪穿雲掌 峨嵋武學,滅絕老尼曾使之傷張無忌
20.四象掌法 峨嵋武學,暗合河洛四象
21.天山六陽掌 逍遙派絕學,可化解生死符
22.春蠶掌法 胡家武學,全采守勢,作繭自縛
23.天長掌法 恆山派武學,法度嚴謹
24.伏虎掌 華山派武學,崔秋山曾傳袁承志
25.混元掌 華山派武學,從掌法修練內功,由外至內,非比尋常
26.大嵩陽神掌 嵩山派武學,大開大闊,氣勢非凡
27.化骨綿掌 蛇島陰毒武學,毛東珠使之暗殺董鄂妃等人
28.游身八卦掌 八卦門之武學,腳踏先天八卦,捷如脫兔
29.內八卦掌法 八卦門之絕學,由外至內,更為厲害
30.摧心掌 青城派之絕學,震碎人心,不露痕跡
31.八陣八卦掌 八卦門之武學
32.蓮花掌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33.白駝雪山掌 歐陽鋒之武學
34.黯然銷魂掌 楊過自創十七招奇招,於黯然銷魂之際使之方顯威力
35.開山掌 江南七怪全金發之武學
36.三無三不手 李莫愁自創之陰毒武學,專攻敵人要害
37.赤練神掌 李莫愁自創之陰毒武學,掌中帶毒
38.大風雲飛掌 彭瑩玉之武學,以此連傷五敵
39.寒冰神掌 左冷禪自創之絕學,冰寒澈骨
40.金蛇游身掌 金蛇郎君之武學,詭奇難防
41.玄冥神掌 玄冥二老之絕學,掌上寒毒唯有九陽神功可除
42.寒冰綿掌 韋一笑之絕技,中者全身無勁
43.庖丁解牛掌 陳家洛於迷城中領悟出的武學
44.陰山掌大九式 丐幫季長老之絕學,圍攻謝遜時所使
45.碧針清掌 謝煙客之絕學,掌力可將松針裹住,歷久不散
46.五行六合掌 貝海石之絕學
47.五羅輕煙掌 段正淳傳秦紅棉之武學
48.冰蠶掌 游坦之揉合易筋經及冰蠶精華之奇學
49.霹靂掌 文泰來之絕學,掌力威猛,中者立斃
50.黑砂掌 常氏雙俠之絕學
51.伏虎掌 少林武學
52.達摩掌 少林武學
53.南山掌法 南希仁之武學,威力平平。
54.寒陰箭 瑛姑隱居黑龍潭苦練出的武學,一種掌力,十分陰毒。
55.摧心掌 九陰真經中的下乘陰毒武學,不知是否和青城派的摧心掌有關?
56.翻天掌 福威鏢局林家的家傳武學,平凡武學
57.闖少林 少林武學,少林瘦長僧人與郭襄交手時所使。
58.天山折梅手 逍遙派之武學,蘊含諸般兵刃招式,永無止境。
59.一拍兩散 全套只有一招 威力驚人
60.分解掌 苦智VS.火工頭陀曾使
61.千手如來掌 方證VS.任我行曾使
62.須彌山掌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使前須聚氣良久,但極具威力。
63.黑煞掌 丁家武學,丁不四曾使。
64.抽髓掌 星宿派的武學。
65.碧波掌法 桃花島的武學,傻姑偷看曲靈風練功時學會。
66.白虹掌力 李秋水追逐虛竹時曾使。
67.震天三十掌 卓天雄的武學。
68.快活三十掌 賽孟嘗孟伯飛的絕學。
69.震山掌 武當派武學,俞岱岩戰殷野王時曾使。
70.毒砂掌 葯王門武功。
71.金剛般若掌 西域少林外門武學,剛相曾使之打張三豐。
72.鐵沙掌 長樂幫展飛的武功,使之打石破天助其內力融合。
73.紅砂掌 昆侖派武學,馮錫范使之擊斃關安基。
74.佛光普照 峨嵋派絕學,只有一招,張無忌接滅絕三掌之三。
75.風雷掌 苗人藍天和之絕學,外門武學。
76.大陰陽手....嵩山派.樂厚的武學..掌力分陰陽兩道..被令狐沖以'破掌式'破之
77.截心掌——常遇春和番僧相鬥時所中之掌。
78.大慈大悲千手式 少林武學,海老公曾授韋小寶。
79.虎爪手 少林武學,少林僧人擒拿蕭峰時所使。
80.寂滅爪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與虛竹交手時所使。
81.龍爪手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空性之絕藝,三十六式皆凌厲狠辣。
82.少林擒拿十八打 少林武學。
83.鷹爪功 少林武學,少林僧人擒拿蕭峰時所使。
84.千葉手 少林武學。
85.因陀羅抓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與虛竹交手時所使。
86.拈花擒拿手 少林高深武學,以內力為基,出手平淡沖雅,不帶霸氣。
87.波羅密手 少林武學。
88.大力金剛抓 少林武學。
89.大擒拿手 少林武學,海老公曾授韋小寶。
90.小擒拿手 少林武學,假太後曾授玄燁。
91.虎爪絕戶手 武當武學,俞蓮舟從虎爪手化出,陰損狠辣,不可輕用。
92.虎爪手 武當武學,張三豐所創。
93.大摔碑手 武當武學,陸菲青所使。
94.蘭花拂穴手 桃花島武學,出手優雅。
95.天羅地網勢 古墓派武學,以麻雀練功。
96.飛鳳手 崆峒派武學。
97.醉拳 書劍中蒲田少林寺大苦大師的絕技
98.龍爪擒拿手 范家武學,如附骨之蛆,極難擺脫。
99.鷹爪手 華山派武學。
100.鐵琵琶手 洛陽韓家武學,十分凌厲。
101.分筋錯骨手 妙手書生朱聰自創之武學。
102.凝血神抓 陳近南之絕學,中者三日後血液凝結,無葯可治。
103.鷹爪擒拿手 白眉鷹王殷天正之絕學,狠辣無比,
104.九陰白骨爪 黑風雙煞誤解九陰真經的武學,破人腦門厲害無比。
105.蟹鉗功 褚萬柳之武學。
106.鎖喉擒拿手 馬大元之武學。
107.纏絲擒拿手 白世鏡之武學,以此換取薛神醫救阿朱。
108.大力鷹爪功 榮彩之武學。
109.鷹爪力 鷹爪?閾忻胖 武學 ?110.九陰神抓 九陰真經之武學。
111.丁家十八路擒拿手 丁不三、丁不四家傳武學,丁當曾授與石破天。
112.三陰蜈蚣爪 星宿派武學,出塵子曾使。
113.雞爪功 西藏密宗武學,鹿鼎記中巴顏大師的武功。
114.三陰手 昆侖派武學,倚天中西華子曾使。
115.岳家散手 花鐵乾的武功。
116.彈指神通 桃花島武學,黃葯師恃之在華山論劍爭鋒。
117.拈花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渡與鳩摩智曾以拈花指交手。
118.無相劫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無聲無息。
119.一指禪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澄觀老和尚曾使。
120.摩訶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121.大力金剛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外功路子,可捏碎骨頭,捏扁金錠。
122.多羅葉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在少林寺逞能時所使。
123.大智無定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在少林寺逞能時所使。
124.去煩惱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鳩摩智在少林寺逞能時所使。
125.天竺佛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玄寂在聚賢庄使之對付喬峰。
126.金剛指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127.一陽指 大理段氏之絕學,威力強絕,點法亦獨樹一幟。
128.奪魄指 鄭家武學。
129.幻陰指 成昆之絕學,中者陰毒附體,非純陽內力不可消解。
130.透骨打穴 歐陽鋒之點穴秘技,極其難解。
131.千蛛萬毒手 殷離苦練之奇學,練時以花蛛噬體,但威力極大。
132.二指禪 桑結喇嘛所使。
133.參合指 慕容世家絕學,慕容博在英雄大會上曾使。
134.袖中指 慕容博在英雄大會上曾使。
135.玄天指 黑白子成名絕技,在梅庄化水為冰
136.黑風指
137.羅漢拳 少林入門第二套武功,鐵羅漢所使武學,張君寶以此拳法擊敗何足道。
138.韋陀杵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威猛難當,玄悲之絕技。
139.五行連環拳 少林武功,平凡無奇。
140.查拳 少林武功,平凡無奇。
141.少林長拳 少林入門第一套武功,平凡無奇。
142.伏虎拳 少林入門第三套武功,平凡無奇。
143.大金剛拳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波羅星所盜三絕技之一。
144.太極拳 張三豐以百年修為創制之拳法,講究圓融之道。
145.武當長拳 武當入門武功。
146.無極玄功拳 武當絕技,張召重所使。
147.美女拳法 古墓派武學,每一招皆有個美女名稱。
148.長拳十段錦 華山派入門拳法,兼練輕功。
149.落雁拳 昆侖派武學,阿珂所使之雜學。
150.七傷拳 崆峒派鎮山之技,內力不厚者練之將導致嚴重內傷。
151.靈寶拳 仙都派之武學。
152.破玉拳 華山派武學,威力強大。
153.上清拳 仙都派之武學。
154.太極拳 太極門之武學,似與武當之太極拳不同。
155.沐家拳 雲南沐家之武學,流傳甚廣。
156.伏虎拳 五台山清涼寺之武學。
157.六合拳 韋陀門之武學。
158.赤*連拳 韋陀門之武學,走近身搏擊路子,尉遲連與袁紫衣比武時所使。
159.苦惱拳 韋陀門之武學,據稱極為難練故名。
160.八極拳 八極門之武學,秦耐之與胡裴比武時所使。
161.一十八路登堂拳 華拳門之武學。
162.一十二路入室拳 華拳門之武學。
163.霹靂拳 成昆授謝遜之武學。
164.斬蛟拳 渤海派之武學,洪勝海所使。
165.僵屍拳 辰州言家之武學,使時宛如僵屍,詭秘古怪。
166.逍遙游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167.銅錘手 洪七公傳黃蓉之武學。
168.靈蛇拳 歐陽峰苦研創出之武學,招招向不可思議的方位打出,宛如靈蛇。
169.空明拳 周伯通創出之武學,共有七十二招,以柔克剛。
170.金蛇擒鶴拳 夏雪宜寫入金蛇秘籍為袁承志所習得。
171.百花錯拳 袁士霄擷取天下拳掌武功精華所創出來的似是而非之絕學。
172.回風拂柳拳 鄭長老對付謝遜時所使。
173.太祖長拳 趙匡胤打天下之武學,蕭峰在聚賢庄使之對付少林二高僧。
174.魯智深醉跌 少林派武功,馬行空使之對付閻基。
175.空空拳 朱聰的絕技
176.鶴形拳 碧血中呂七先生曾使
177.孟家神拳 孟伯飛的家傳武學
178.通臂拳 書劍中某太監首領曾使
179.鴨形拳 鴨形門的武學
180.燕青拳 馬行空、梁子翁皆曾使
181.遼東野狐拳法 梁子翁的絕技
182.梅花拳 梅文馨、梅芳姑的絕技
183.地堂拳法 彭連虎的武功
184.二郎拳法 二郎拳門的武學
185.滄州大洪拳 鐵羅漢在悅來客店與胡桂南相鬥時所使。
186.魯智深醉打山門拳 同上。
187.鐵指訣 華山
188.摔跤 蒙古
189.混天功
190.大韋陀掌 少林-都大錦
191.如來千手法
192.袖裡乾坤
193.閑過信陵飲
194.五嶽倒為輕
195.縱死俠骨香
196.丁氏掌法
197.豹尾腳
198.如影隨形腿
199.連環迷蹤腿
200.彈腿
201.掃葉腿法
202.靈鰲步
203.無影幻腿
204.鐵帚腿法
205.藍砂掌 中招者需服玉肌丸
206.大伏魔拳法 周伯通在百花谷用以對楊過之黯然銷魂掌
1.青字九打 青城派
2.袖裡乾坤 青城派
3.天王補心針 蓬萊派
4.四十九枚連珠鋼鏢 都大錦
5.子母鐵膽 周仲英
6.棗核功 裘千尺
7.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暗器手法 黑白子
8.生死符 逍遙派
9.滿天花雨
10.五輪大轉
11.含沙射影-五毒教何惕
Ⅶ 武俠小說中一些花草的名字
十香軟筋散
西域番僧獻給元朝汝陽王之女趙敏的毒葯。此葯無色無味,葯性一發作便全身筋骨酸軟,數日後雖行動如常,內力已半點發揮不出。趙敏設計用此葯困倒武林六大門派高手,一齊擄到大都萬安寺內。幸得張無忌等人盜得解葯相救。(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七星海棠
花名。其葉與尋常海棠無異,花瓣緊貼枝幹而生,花枝如鐵,花瓣上有七個小小的黃點。其花的根莖花葉均劇毒無比,但不加煉制,便不會傷人。製成毒物後無色無臭,無影無蹤,令人防不勝防,死者臉上還帶著怡然的微笑。堪稱天下毒物之王。毒手葯王的師父從海外攜歸其種,但極難培植。葯王的女弟子程靈素找到用酒澆灌的法門,終獲成功。她將之溶於蠟燭之中,當蠟燭燃燒時毒氣放出,毒死了同門中欺師滅祖的逆徒。(見金庸《飛狐外傳》)
七巧化骨散
至毒之葯。人一旦中之,在半個時辰內就會皮肉潰蘭,銷骨為水。小公子曾用此葯傷及蕭十一郎。(見古龍《蕭十一郎》)
七步催魂散
毒葯。摻入酒中,常人只需飲半杯,便會在七步之內命喪黃泉,七孔流血而亡。武功非凡的君無忌誤服此毒酒後,以無比精湛之內力,將毒氣拘於下腹丹田,定神之後以混元氣功化毒成氣,排出體外,得以保全生命。(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九品紅
毒葯。匯集世間九種最厲害的至毒,加以提純研粉相互摻合,或溶於水,或搓為丸。只須芥子般大小,投之以飲水湯食,即可置數十人於死命。或吹散空氣中,常人吸上一口,當即七孔流血而亡。無憂公主朱翠婢子新鳳曾中此毒,幸喜她練過「固磐」氣功,且血液中有抗毒因素,加以海無顏所贈化毒丹才得以倖免於難。朱翠亦曾中此毒,因事先服過化毒丹,毒未立發,為青霞劍主李妙真治癒。(見蕭逸《無憂公主》)
九花玉露丸
黃葯師獨門靈丹妙葯。此葯用珍異葯材,以清晨九種花瓣上的露水調制而成,外呈朱紅色,清香襲人,服後補神健體,延年益壽。(見金庸《射鵰英雄傳》)
三屍腦神丹
日月神教教主東方不敗的一種陰損毒葯。葯中有一種屍蟲,服食後一無異狀,但到了每年端午節午時,若不及時服用克制屍蟲的解葯,屍蟲便會脫伏而出。一經入腦,服此葯者行動便如鬼似妖,連父母妻子也會咬來吃了。東方不敗強令屬下服用此葯,每年以解葯相要挾,以使他們死心塌地聽從驅使。(見金庸《笑傲江湖》)
三蟲三草劇毒
用蝮蛇、蜘蛛等三種毒蟲和斷腸草等三種毒草熔粉而成的毒葯。中毒後毒性分批攻入五臟六腑,直至身亡。解法是服牛黃血竭丹和玉龍蘇合散,再用針灸剌入湧泉、鳩尾等穴散毒。蝶谷醫仙胡青牛與愛妻毒仙王難姑鬥法,服下此毒,幸得張無忌救治而愈。(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大還丹
少林寺獨家葯丸。不僅能起死回生,而且有療治一切內、外傷及增加功力之效。少林寺對此葯實行嚴格管制,縱是掌門人一生之中也只能耗用一顆,除了掌門人外,誰也不知道此葯存放之處。(見東方英《武林潮》)
萬妙散功煙
西南苗疆的瘴癘毒氣聚成一的種毒煙。能使人嗅之中毒、散去功力,並可能於七日之後骨肉齊消、化為濃血而死。惡魔即曾以抽旱煙為幌子,噴出散功煙,企圖使諸葛寬中毒。(見諸葛青雲《武林三鳳》)
千日醉蘭
苗疆特產的一種奇花,屬墨蘭類。用含有硫磺的礦泉水澆灌,會發出一種異香,吸了便如中酒而昏醉不醒。湘西苗峒三公主賽蒙花以此花醉倒谷嘯風。(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千年肉佛
一種葯用植物。狀若肉柱,粗如人臂,色呈肉紅,陰涼滑軟。若獲此等肉佛,蒸以文火,取其汁液,只飲一盅便不僅可以增長功力,還能祛病延年。古本《山海經》記載,這種植物生於深山古洞,為可遇不可求之物。西梁山中女嫗國生有此物。(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子露風疸
一種傳說染自沙漠的不治之症。由於沙漠中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極大,只有久走沙漠之人方能摸清此中規律,否則,便易感染風疾。若是不慎白日著了日毒,夜裡又染了可冷砭骨的「子露」,兩相交侵,一入骨髓關節,便會患此症。凡染此病者十九無救。因病在骨髓,每日「子」、「午」二時發作,其痛砭骨,患者很難忍受,往往在第三四次發作時,便會死去。此疾入身,全身泛黃。(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子午龍甲丹
西南功嶺土人採集多種異卉葯草配製而成的招毒靈葯。它散發出一種異香,這股異香繚繞可達數十萬方圓,蟄居洞窟的毒物會聞香而至。此葯平時置放在一隻密封緊閉的木盒之中,不接觸外間空氣,不會散發出異香,也就不會遭毒物所侵。(見陳青雲《刀劍金鷹》)
子午拘魂散
七星嶺紀雲岩配製的一種蒙葯。這種葯能跟美味佳餚混合,遇咸不解,吃下摻有此葯的食物,不說是人,即使兇猛怪異的飛禽走獸也一樣就擒。這種蒙葯太過陰毒,配製者身遭橫死,其徒弟逃入苗疆,又使此葯現於江湖。(見鄭證因《鷹爪王》)
小還丹
少林寺靈葯。其色碧綠。耗損真氣後服此葯,丹田熱氣升起,精力彌漫,可助功力的恢復。習武中人對此夢寐以求。(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明朝三大疑案這一的紅丸案中,李可灼向光宗進紅丸,第一顆服後靈異非常,第二顆卻使光宗一命嗚呼。原來第一顆便是小還丹。(見梁羽生《白發魔女傳》)
但何以小還丹之色忽綠忽紅看來善於杜撰的梁羽先生也有些顧此失彼了。
女兒紅
一種毒菌。外表看上去十分鮮艷,生長於極陰濕之地,屬毒菌,人若是吃了,不出三五天,便會患一種怪病,這種病起初時倒也沒什麼,只不過覺得有些暈暈欲睡,精神恍惚,就好像得了相思病似的,除非每隔幾個月能找到一種十分珍貴的植物惡婆草吃下去,否則這相思病就要越來越重,不出一年便一命嗚呼。江小魚為了救花無缺,嚴辭逼問偽君子江玉郎,江玉郎則以此要挾江小魚吃下此種毒菌,江小魚遇事義字當先,毫不猶豫地吃下這種毒菌。(見古龍《絕代雙驕》)
天一神水
毒性最烈的毒葯。天池神水宮自水中提煉而成,神水宮門人稱之「重水」。此毒無色無臭,無法試出異狀,一滴的份量相當於三百桶水,常人服下一滴,立刻全身暴烈而死。妙僧無花利用神水宮弟子司徒靜,盜出一瓶天一神水,毒死多名武林高手。(見古龍《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
天元聚魂丹
地獄神君花五十年精力研製出的一種補葯。此葯不但可以醫治任何內傷,而且服之可增加一個甲子以上功力。張谷晨和鍾振文都曾服此葯,功力大進。(見梁羽生《武林三絕》)
天山雪蓮
我國新疆天山特產花卉。小說中張大顛說,將此嚼碎服下能制百毒,所以把它送給韓大維克制酥骨散之毒。(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天蜈珠
治毒寶物。此物取自體長三尺以上,生長千年以上的天蜈蚣骨節之中。用處第一可以吸毒,若是中了毒傷,只消將珠兒在傷口略放片刻,滾轉幾圈,便可把毒吸出,安然無事。第二可以避邪,有此一珠存身,再邪毒的蛇蟲,也必遠遠避開,不敢接近。韋銅錘曾用此珠救了被五毒手姬元驅蛇圍困的清朝寶親王弘歷和紀曉嵐。(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據查,雪蓮屬菊科,多年生草本,高達50厘米,頭狀花序呈藍紫色,外圍有多重白色半透明膜質苞片,形似蓮花,因生於高山積雪岩縫中,故名雪蓮。民間用花序治婦科病。未聞有解毒功能。
天蠍瑪瑙
一塊大如手掌的紅色瑪瑙,內中凝結一隻奇毒無比的小天蠍。據說此天蠍雙螫特大,尾鉤甚粗,全身無一處不含毒,並使整塊瑪瑙也成為毒葯。該毒溶於酒,入口封喉,無色無臭,死無異狀。(見雲中嶽《絕代梟雄》)
天心石
產於昆侖山絕頂星宿海的稀有寶石,亦可作葯物使用。其葯性極熱,可克制寒毒。上官復送一枚給韓大維,用它摩擦身體各處關節,可抵禦修羅陰煞功引起的寒毒侵襲。侍梅投奇毒使辛龍生不得接近女色,賽華陀葉天流說將此寶石磨成粉服下,可治癒這種怪病。昆侖山絕頂極難登臨,而這種寶石的形狀、顏色和普通石子無甚分別,故極難尋覓,武林中人視為至寶。(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天麻散
崤山米家秘制毒葯,中者武功盡失,手足疲軟無力,非米家獨門解葯不能解。即使得到解葯,中者在六個時辰之內,也無法和人動手過招。(見卧龍生《翡翠宮》)
天潰散
苗疆天毒子公羊鋒配製的劇毒葯劑。中此葯劑,瞬息之間,渾身奇癢,搔之即起一連串水泡,累累膿包,不抓自破,斑斑點點,盡是又腥又粘的膿水,潰成一片。所以有「沾上人身,見風立潰,直到皮盡見肉、肉盡見骨、一身潰爛而死」之說。除了公羊鋒,他人無葯可解。(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無莖根
桃花瘴的剋星。有桃花瘴的地方均有此物,無枝無葉,深藏土內,極難發現。得此物含之於口,即可避桃花瘴毒。(見東方英《武林潮》)
無極仙丹
武林至寶之一。史載秦始皇帝曾求長生不老之術,令仙客研製仙丹,仙丹未成,據傳秘方流傳後世。到了唐代,由皇室監造得仙丹十四顆,皇太子先服兩顆而暴亡,天子震怒,連殺當時天下名葯師七十二名。而這其餘十二粒仙丹,卻被盜出皇宮,經武林異人輾轉相傳,終於在丹中摻合了解毒之法,雖不能令人長生不死,但每丸可使功力增進一甲子。於是從多武林高手抵死爭奪,最後落入梟雄燕狂徒之手。他性格乖狂、服食四顆,因看重李沉舟,交予兩顆,並迫邵流淚服食一粒。後來,邵盜走其餘五粒,希望尋得「草蟲」解去熱毒後再服。誰知天意播弄,在廣東丹霞嶺,由蕭秋水、宋明珠各得其中三粒和兩粒。蕭秋水服食此仙丹後,功力遽增,連功力蓋世的武當派兩位前輩異人鐵騎、銀瓶挨他一掌,也受傷不輕。(見溫瑞安《英雄好漢》)
無憂散
武當派特製麻葯。無味無毒,易溶於水,飲後兩個時辰發作,令人昏睡不起。常人服之,醒後一切如常;練武之人服之,五日方愈,內力盡失。服此無憂散,武功盡失,不得不退出江湖殺劫,從此可高枕無憂,故名。服武當丹葯混元一氣丹可解此葯的葯性。(見鬼穀子《打遍東西南北》)
五龍丹
靈虛尊者採集百餘種奇異草,配以大雪山千年雪蓮之實及千年芝草制煉而成的靈葯。不但功能解祛百毒,且有起死回生之效。常人服食一粒,雖不能長生不死,亦可祛病延年,百毒不侵。練武之人服食一粒,足抵苦練二十年內家功力。戈碧青服食四粒五龍丹,練成通天真經上所載各種神功絕學。(見曹若冰《金劍寒梅》)
五毒散
用金葉菊、黑心蓮、沾了瘴毒的桃花、苗疆寒碧潭中的紫藤、再加上碧蠶蠱五種毒物燒灰煉成的劇毒毒葯。中了這種毒,暫時不會發作,但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如得不到解葯,便會全身潰爛而亡,死時候的痛苦,比毒蛇咬死還要難受。(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五毒天水
劇毒。昔年「白水宮」獨有之物,無論是什麼人的身上,只要沾著一點,不出半個時辰,便要周身潰爛而死,滇邊第一劍客絕塵道長便是死在這個東西上。在一個神秘的地洞里,由於發現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及珍貴的武功秘籍,奸滑、毒辣的江玉郎便要以此毒致江小魚於死地,但聰明的江小魚臨危不懼,以手中一筒已廢棄的「天絕地滅透骨針」嚴辭恫嚇江玉郎,使他轉而善言求饒。(見古龍《絕代雙驕》)
五虎保命丹
威震江湖的黑道高手蠻荒老怪秘制的治傷靈葯。豫中四丑被摔渾身腫痛,依師父蠻荒老怪所言,每人服下一粒,四人立即感覺渾身炎熱如火,很是難過。約摸有一盞茶的時辰,葯力已經完全行開。四丑覺得十分舒服,精力充沛,渾身腫痛全消。(見曹若冰《金劍寒梅》)
化肉丹
劇毒。黑色,如放於食物之中,吃著必死,死後一時辰,全身肌肉即化為黑水;如灑在傷口之上,一刻功夫,肌肉便開始潰爛。金童被胡玉蓮以淬毒寶劍斫傷後,陰府聖君以此毒葯敷之創口,企圖置之於死地而謀取武林至寶風雷扇。但由於二毒相遇便相剋相消,金童傷勢反而迅速好轉。(見上官鼎《風雷扇》)
化骨散
皇宮內府秘制的一種毒葯,色澤殷紅如血,依使用劑量和方式的不同,呈現不同程度毒性。烈性時,三個時辰之內,服葯者骨頭酥散,全身化做血水;慢性時,可令人在一年內按預定時間死亡。張宏達受御林軍統領北宮望指派,混入五龍幫,暗使五龍幫眾服下此毒,從而挾解葯控制了該幫。(見梁羽生《游劍江湖》)
化血神砂
產自地火精英余燼之中,可以將血化為清水。此物可滲金鐵,只有瓷或玉所造的盛具才可保藏。毒蠍三娘在同四海狂客拚斗時,自度在劫難逃,勢在必死,於是劃破革囊捏碎盛砂玉瓶,滲漏於地。四海狂客不虞有此,追逐之間,踏在上面,由靴底滲入腳掌,著了道兒,以至身負重傷。(見雲中嶽《霸海風雲》)
化屍神光
乃寒谷二老馮寒、馮谷採集陽光初升時的腐陰泰升之氣,間以雲貴十萬大山之桃花毒瘴,復取萬物之毒,用所採集之陰火熔煉,集十年之功始成的一種毒光。一經著體,立時化膿血而死,人的魂魄元神復被吸收,其毒更為之變本加厲。如中了這種妖光,終身無救,絕無倖免。(見肖逸《塞外伏魔》)
烏風草
天下百毒的剋星。生長於貴州雲霧山,是一種稀見的野生植物,江湖上人為了配製解毒葯物,不惜長年累月,入山尋求,也難得碰上一株。九花娘配製的這種解葯呈灰黑粉末狀,一蓬粉末撒出,空氣中立時被一股辛辣刺鼻的氣息籠罩,任何毒物也難以施放。(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心一跳
西域毒蟲。因蟲身劇毒,一與熱血相觸,中毒者的心臟只跳得一跳,便即停止。故有此名。在少林寺英雄大會上,成昆(即圓真)的黨羽空如用暗器淬此毒暗害了丐幫的傳功長老。(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憶神丹
地獄門開山祖師天仙鬼人研製的一種靈葯。此葯有增強記憶力與功力之效。鍾振文服此葯後,看武學秘籍即可過目不忘,而他的武功內力也達百年之上。(見梁羽生《武林三絕》)
少女情
毒葯。據說由漢朝華陀配製而成,專適用於男子。進入人體後,一如窈窕少女惹人情思,令人難以割捨,如入溫柔之鄉。此毒不會致人於死地,但能令會武功者在一個時辰內無法運用真力。青龍會指派阿吉用少女情毒倒載天和黃少爺,除去了楊錚的得力助手。(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龍結草
又名恨石或恨海石。毒蛇渡海化龍不成,以口舌之氣噴石泄恨,千年方成。第一代渡海之蛇起自唐明皇時,共十餘條,千餘年來仍只有此數。據傳,赤龍蛇過海即成龍,赤龍蛇當初身作淺黃色,過海時顏色漸深,到鬼島已成深赤。赤龍蛇至鬼島後無力前行,又不願原路返回,化龍不成,便以口中之氣噴石泄怨,千餘年中,噴石不息,竟將岩石噴吐成蘑菇狀,並附以毒汁,使之劇毒無比。人食之,可成百毒不侵之體,且可培養千年真氣。千年的龍結草方可食之,不足千年,食之即喪命。九兒被綁架至鬼島,誤食赤龍蛇,復誤食龍結草,然不善調息,命幾不保,後得清風先生調治,以至內家真力冠絕江湖。(見鬼穀子《打遍東西南北》)
長生果
產於須彌山萬丈深溝之底的一種毒果。食之雖有返老還童之效,但不到一個月便會毒發身死。如不想死,就得繼續吃,然而不出兩三年也必死。武林中「青春販子門」利用此果控制武功高手為其效命。(見秋夢痕《血旗鎮山河》)
歸心散
一種迷葯,服食後即心智迷失,乖乖聽命於人。江南武林盟主裴三省、厲山雙凶等人都中過此毒,後被全俱教的辟毒丹化解。練過太素陰功和九陰神功的人諸毒不侵,此毒對他們無效。(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白雲熊膽丸
恆山派治傷靈葯。內服後往往要昏暈半日,效驗顯著。(見金庸《笑傲江湖》)
地脈紫芝
產於大雪山「地突靈泉」中的異果。類似水仙,三莖六葉,色呈深碧。在三莖環拱的正中央,一枝獨秀,伸出一條尺許長的如玉碧莖,上面頂著一個色作深紫、隱泛光芒、清香沁人肺腑、大如龍眼的紫色異果。這種異果,三十年一熟,常人服之,可以祛病延年,練武之人服用,更是功力精進,駐顏益壽,紫芝果成熟之際,即使嗅得它那一絲氤氳之氣,也得益非淺。(見陳青雲《五雷盟》)
地龍血寶
置萬年碧玉於地龍血脈處,歷三百年後,地龍血脈之靈氣,會盡為萬年碧玉吸收凝聚。顏色為紅碧色,看來其濃如膠,清香異常,略帶一股血腥味,古西風食後功力大增。(見陳青雲《一劍三鷹》)
百年茉莉根
毒葯。盛產於閩南桃花溪。桃花溪在武夷山九疑谷,遍地桃花,溪畔野生茉莉。溪水蘊藏桃花瘴,毒性甚烈,茉莉根受溪水滋養,也含有毒質。收藏百年,瘴氣除盡,研成粉末,無色無味,人食之,至死無中毒跡象。即使吸毒至寶「玉蟾蜍」也驗不出毒性。宋開國之初,太宗曾用此毒草暗害後蜀降將孟昶,其後開始秘密流傳於世。(見梁羽生《狂俠天驕魔女》)
百病百疼催生丸
這種丸葯表面清香四溢,實際上也是毒葯。有病的人吃了這種葯,病勢立刻加重十倍,沒有病的吃了這種葯,初時全身軟軟沒一絲力氣,旋即便會百病俱生,而且全身上下都疼得要命。這種葯由未滿雙十卻精通醫理的少女蘇櫻研製而生。偽善的江玉郎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找到蘇櫻,他不僅企圖騙取武林奇功「移花接玉」的修煉密決,還企圖尋機占蘇櫻的便宜。蘇櫻洞燭其奸,虛與委蛇一番後,取出這種葯丸,詭稱清靈鎮痛丸讓江玉郎服下,還假順其意幫江玉郎揉肚子,以助葯力發散,令江玉郎自作自受,吃了不少苦頭。(見古龍《絕代雙驕》)
回天再造丹
以成形肉芝、何首烏、朱果、千年雪蓮、冰參,以及空青石乳等曠世靈葯煉制而成的靈葯。服一粒可增加二十年面壁之功。服後終身百毒不侵。治病療傷時,只要心臟還有點溫度,即可起死回生。據稱,普天之下,只有五陰絕脈這種病,此丹葯不能治。(見陳青雲《鐵腕書生》)
向心丹
這是江湖上邪惡之人所用一種迷魂毒葯。此葯服下(主要是給女子服),就會一心想念給葯之人,而其它男子縱然是宋玉復生,子都還魂,她都不會動心。(見卧龍生著《七絕魔劍》)
血參
補血靈葯,產於北海之濱,玄冰之島。其形如參,長寸余,枝生三葉,色如塗朱,以在陽光之下,能見參莖之內有汁流動者為上品。(見陳青雲《五雷盟》)
血梨
補葯。皮色殷紅如血,皮面光滑明亮,形似小蘋果,味道芬芳甘美。四百年一開花,四百年一結果,常人服食一枚,能夠脫胎換骨,武林人吃了功力可驟增三倍之多。芍葯仙子於文殊峰岩石堆中得之,送給關子昂,令其功力大進,立即可敵功力甚是了得的老者孟天儀。(見秦紅《虎俠嬌娃》)
華陀神術
南宮永樂執掌諸神殿後,從一本《華陀神經》上獲得啟示,將人類的生命賦予野獸體內,製造了許多「金毛獸人」。更可移植人類肢體,變動五官位置,甚至還喪心病狂地企圖變人為獸。(見古龍《護花鈴》)
還陽補血丹
磨鏡老人所制葯物。古代的銅鏡用久便要磨它一次,恢復光澤,所以有一種職業專門替人磨鏡。南霽雲與鐵摩勒的師父是個江湖俠隱,以磨鏡為職業,一來掩蔽自己的真正身份,二來藉此雲游四方,結交豪傑,人稱「磨鏡老人」。它以十三種稀有葯物配製而成,武林中人視之為起死回生的至寶。磨鏡老人雲游四方,費盡心力,才采齊了十三種葯物,煉製成一瓶靈丹。(見梁羽生《大唐游俠傳》)
陰魂陽魄
得意夫人煉制的兩種毒葯。「陰魂」乃是世上至陰之毒;「陽魄」卻是世上至陽之毒。中毒之後,均無葯可救,但這兩種毒性,卻有互相剋制之力。南宮平便因先後吸入這兩種毒葯,反而死裡逃生。(見古龍《護花鈴》)
陰磷劫火
東海絳衣宮的鎮宮之寶,與附身毒火異曲同功,且更見狠毒。它能化鐵熔鋼,中人後一引發火母,立即將之燒為灰燼。如不引發,又無解葯消去毒性,中毒者將終生被制,永遠都有被引發起火的危險。(見東方英《武林潮》)
雞鳴五鼓斷魂散
毒葯,為江湖中被視作不入流的門派下五門聶家所制。它的毒性很特別,無論人什麼時候服下,它都要等到雞鳴五鼓時才發作,而且時辰一到,必發無疑。(見古龍《賭局狼牙追殺》)
極樂丸
殺人莊主姬葬花之女姬靈風配製的一種迷葯。其中混合有產自西方天竺(即今日印度)的罌粟花之果實,吃下之後使人覺得精神萬倍,飄飄欲仙,但葯性一過人就會涕淚交流,有氣無力,痛苦之極,因此只有連續服下去,久而成癮。許多人為了乞求到一粒極樂丸,不得不聽命於姬靈風,甚至不惜出賣父母妻子甚至自己。俞佩玉也曾誤服此葯,若非被瓊花三娘子綁架遠行,也會淪入萬動不復之境地。(見古龍《名劍風流》)
蘇坊花
產於天竺(即今印度),黃色有刺,其葉則是羽狀復葉。將其花莖去皮煎熬,就會得到赤紅如血的液體,稱為蘇木水。當地人用之做染料,並不嫌其味腥臭。惡賊崔北海不知從何處搞到,熬制出蘇木水,以喂養一大群吸血蛾,使之腹內之物亦赤紅如人血,以便讓人們相信吸血蛾能吸食人血致人於死地的傳說,製造了陰森、恐怖的氣氛,最後卻被大俠常護花的好友,名醫張簡齋戳穿了把戲。(見古龍《吸血蛾》)
附身毒火
太行三煞的秘制毒物。江湖上黑白二道莫不聞名喪膽,不敢招惹。因為這種毒物沾上人身之後,可以長存數月之久,洗之不去。當太行三煞有心引發時,中毒的人便即起火焚燒裂體而死。尤其可怕的是,毒火一被引燃,要想撲滅,除非使用三煞的特製葯物,否則縱是跳入水中,埋入土內也是無用。(見東方英《武林潮》)
靈石仙乳
十分難得的滋補寶物。在九嶺山七星岩下埋藏萬年的大青石中,孕育著一股銀霞狀的透明體,截去石塊,削至透明處,一絲細如人發的清泉會直噴出來,狀如乳汁,吸入後,全身一片清涼,真氣流注,生死玄關暢通無阻,整個身體輕若羽毛,飄飄欲仙。此葯是修道人夢寐難求的曠世靈葯,足可抵得玄門正宗內功一甲子修為,而且能增加視覺功力,即使二十丈以外的沙礫,也歷歷可數,粒粒可辨。(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金元散
獨臂神君跑遍三山五嶽,採集靈草制煉而成之葯。傳聞一共只提煉了十五包。此葯對各種中毒和傷痛均有神效。鍾振文數次重傷,一服此葯,瞬間即能再戰。(見梁羽生《武林三絕》)
金針通脈
以三根金針插入前胸三處要穴,可助人打通血脈,祛除奇毒,恢復功力。諸葛寬中了「散功煙」毒後,神醫上官超以此法幫他脫離困境,重握刀劍。(見諸葛青雲《武林三鳳》)
金針斷脈
以三根金針插入前胸三處要穴,片刻後拔出。從此,此三穴表面安然無恙,實際難承重力,一遇強敵,略提真力,五臟立告崩裂。金針通脈務必分寸拿捏得當,若是插得太深,其人當場死去;若是插得太淺,又不會發生效力。(見諸葛青雲《武林三鳳》)
金蠶蠱毒
天下毒物之最。無形無色,中毒者有如千萬條蟲在周身咬嚙,痛楚難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毒傳自苗疆,仍以金蠶制粉成毒。華山派掌門鮮於通在少林寺英雄大會上將此毒藏入摺扇,暗害張無忌不成,反被張將毒氣噴回,害了自己。(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金沙蘭
毒草。小說中《毒本草》載:「此草產鬼方山中,得山川瘴氣而生,花含劇毒,名蘭花瘴,中者煩惡、頭痛,漸至昏迷,毒發無葯可救。急取其根搗汁,抹鼻孔,得嚏可解。」《毒本草》為百草門葯書,後流失於外,秦嶺橫雲山莊麻日休之女麻天鳳於鬧市書肆中購得,不復為百草門所有。(見卧龍生《翡翠宮》)
逃情酒
一種奇葯,服下可令人身一切活動機能完全停頓,如蛇類之冬眠。據說當年一位風流才子,到處留情,被三個女子痴纏了半生,他被逼無奈,便參照古方秘籍,制出此葯,飲後便呼吸停頓,四肢冰冷,進入假死狀態擺脫了三個女子,該才子方能自在地度過餘生。此葯二十四個時辰內便失去效用,服者復又神志清醒。(見古龍《楚留香傳奇·蝙蝠傳奇》)
毒功奇應丸
天下最毒的毒葯,也是修煉毒功的法門。毒母被楚玉祥廢掉武功後,服下此丸即刻恢復毒功,而且功力大增,舉手投足均可把一丈以內的人畜擊斃。但因此物葯性猛烈,服食後會迷失心智,需要在短時間內服用解葯,才能恢復神志,同時毒功也隨之消失。(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毒花物
夷山毒葯。毒花形如蓮萼,比普通蓮花略小,顏色早上為青紫色,晚上為黃白色,如果趁花蕾未開前取下,研成粉未,可以製成一種特別的香粉,即毒花霧。它有迷魂的盜用,常人嗅入一點,立即頭腦昏眩,身軟如泥,非要經過十二個時辰,才能醒轉。(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牽機葯
劇毒,乃古帝王將近臣和後妃賜死時所用之物,與鉤吻、鶴頂紅三毒並列。人服用後五官收縮,身體蜷曲抽搐不停,酷似牽機,因而得名。鐵花娘曾用此葯將假俞放鶴之爪牙曹子英等三人毒死。(見古龍《名劍風流》)
劍芝
秉承寶劍靈氣而生的一種靈芝,有它地方,地下必然理有非常名貴的寶劍。此植物結有果實,成熟後為朱紅色,為無上珍品。上官倫以此果製成了太乙返魂丹,杜少彬服用後,立時功力大增。(見古龍《百靈城奇俠》)
迷陽散
九花娘秘制的強烈毒葯,天下無葯可解。服下之後,武功再高的人也會被葯性迷亂本性,飲後一時片刻必當發情,再剛烈的漢子也難抵禦。如果慾火在一時三刻之內沒有盡情發泄,便會立時瘋顛發狂而死。但一經發泄,葯力又會趁機侵入骨髓,使真元消散武功全失。(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桃花瘴
山谷里千百樹野生桃花因雨多潮濕,落花片片而蒸騰成的瘴氣。吸了瘴氣,僥幸不死也得大病一場。宇文虹霓曾中了桃花瘴氣,臉色發灰,有氣無力。這種瘴氣遠遠看去,七彩斑斕,如平地湧起一片雲霞,十分迷人。(見梁羽生,《龍鳳寶釵緣》)
萵胄
據說是靈芝的一種。當一個處女死後,以棺木埋葬在有靈氣的墳地內,如屍體經千年而不腐,則其棺木對人口處即生萵胄,傳言是屍體口中噴
Ⅷ 龍套名字,越多越好,復姓不要,不要那種其他小說的主角
尹婷婷,王玉濤,李璇,李凱澤,李寧,李偉,李凱風,趙偉,鄒容,鄒娜,柯藍,李木子,
Ⅸ 在金庸的15部作品中,有唯一的一部喜劇小說,你知道是哪部嗎
在金庸的十五部作品中,就正好有一部純娛樂性的小說,正是《鴛鴦刀》。《鴛鴦刀》以“好玩”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鴛鴦刀》 堪稱是一幅“江湖諧趣圖”。
以上所說,是典型的功夫喜劇,也就是把功夫因素與喜劇因素相結合,成為一種新的武俠小說文體。《 鴛鴦刀》中的人物是喜劇人物,情境是喜劇情境,金庸的敘事語言也是喜劇式的,以幽默調侃為主。像這樣全篇以幽默筆調為主的小說,在金庸小說創作中尚屬首次。
Ⅹ 武俠小說主人公有很多奇遇
很想戊戟的《神州傳奇》 裡面的主人公年紀也不大,奇遇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