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文化與武俠小說
Ⅰ 俠文化的簡介
新武俠小說的開山宗師梁羽生先生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即武俠小說有武有俠,俠是第一位,武是第二位。「寧可無武,不可無俠。」可見武俠小說家對俠的重視。
俠有二重相關的含義:在事, 是指正義的行為;在人, 則指正義的代表,或「集中社會下層人物的優良品質於一個具體的個性,使俠士成為正義、智慧、力量的化身」(梁羽生語)這是普遍承認和接受的。但金庸的小說卻有例外。縱觀金庸小說的創作道路,不難看出,金庸筆下的主人公有以下四點趨勢或特點:
1人物個性越來越突出,俠的共性越來越少,離「俠」的典範越來越遠。
2人物的俠氣與正義的品質有一條明顯的曲線,可謂「俠氣漸消,邪氣漸漲」。
3人物的俠義典範的理想性越來越少,而人物的現實人性表現越來越多。
4人物的人格力量越來越弱,心理沖突越來越多,社會沖突也越來越重要。社會環境的制約力量也越來越強。
從金庸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劍恩仇錄》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鹿鼎記》,從陳家洛到韋小寶,正體現了從俠到「反俠」,從偉人到小人的發展方向。這就是金庸小說的魅力所在,他不僅托起高大的俠,還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個真實的「人」,哪怕是小人。
Ⅱ 武俠的武俠文化
武俠與儒、道
從遠古時期的部落戰爭,阪泉之戰,涿鹿之戰,習武就在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周武王《劍銘》中:「帶之以為服,動必行德,行德則興,倍德則崩。」則更是強調「以仁德為武」,至此「武」與「儒」便愈發不可分了。以後,游俠之風日盛,青少年多以身為游俠為榮,詩人騷客都崇尚書劍飄零、仗劍遠游的生活。這些游俠總是或隱身山林、或略顯神技後便飄然遁去,不知所終,頗具道士之風。《史記-游俠列傳》更是以史書的形式記載了游俠的瀟灑執著,話語間贊譽之意溢滿文筆。
「武俠」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是屬於平民階層,武俠倫理實際上就是民間社會用以規范人際關系的道德標准,是一種「情義倫理」。它不僅和「儒家」思想相結合,又與「道家」等各種思想相結合,蘊涵了很深的倫理,包容了極大的范圍,是個不斷再包容的文化。正如劉鶚所言:「儒、釋、道三教,譬如三個鋪面掛了三個招牌,其實都是賣的雜貨,柴米油鹽都是有的,不
過儒家的鋪子大些,佛、道理的鋪子小些。皆是無所不包的」。早在西漢時期,儒教已經過統治者的「獨尊儒術」成為那時中國唯一的顯學,深深植根於人們的觀念和社會中;佛教(從現有史料上看)於西漢末傳入我國,至南北朝後便逐漸流行,略思便可知,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立足、得以傳播,必是依附於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相適應,援儒入佛,設法通過儒士傳播其教義,才快速流行起來的。其中最典型的要屬東漢牟子的由儒而佛了,據《牟子》十四章雲:「(儒與佛)如金玉不相傷,精魄不相妨」,可兼信,亦可互補。西晉的孫綽在《弘明集?嚕道論》中也曰:「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內外名之耳。……」。
至於「武」與「俠」結合的開始,則早在先秦春秋時期,由「士」化分而出,即所謂「文者為儒,武者為俠」。在這一方面,儒家的對立面_法家的創始人韓非子在《韓非子·五蠹》中敘述的很明白:「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話雖有其偏激之處,然卻一語道破了「武俠」與「儒家」同出一源的事實。它們之間互相抗衡,互相影響。然而,分久必合,兩種文化的融合點逐漸擴大。從「武」可以健身看,與「儒家」、「道家」的長生不老,修身養性,就不謀而合。至此,「武」再也不是上古時代單純的用招術、用兵器互相格鬥了。它已經成了一種倫理,一種文化,已經上升為一種「俠」,一種精神,甚至成為一種民族的象徵,一種獨特的集體潛意識的人格崇拜,一種追求人格完美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
如今的社會是越來越競爭激烈、慾海橫流,武俠小說以其古老的倫理重義輕利、重親情講友愛、互助互利的精神,為從古至今的中國人提供了一個從精神上復歸傳統的最便捷的途徑,提供了一個傳統道德上的烏托邦。它發展到現在已成為中國人的道德樂園,保持了強大持久的生命力。
而我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以「入世」和「出世」思想為主導,不「入」則「出」,「入」「出」結合,「武俠」正好可以做到兩者的完美結合。於是「武俠」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便成了幻想救國的出路之一,也成了自古文人的共同喜好。
因而,從某種層面上看中國四大傳統文化可歸為:「武俠」、「儒」、「道」。
Ⅲ 論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文化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金庸小說中的大俠,基本上都是民族英雄,國仇家恨的...
Ⅳ 求武俠文學的俠字的具體內涵,要詳細一點的.謝謝!
上一個已經說的很好了,不過,因人而異的
Ⅳ 為什麼中國偏愛武俠小說
中國人有很長也很復雜的歷史,存在著很多歷史故事。其中更是有很多在特定時期才會發生的奇異的事情,這給武俠小說提供了很多佐證和背景。另外,我們都很熱愛自己的歷史,但在生活中我們的激情都被壓抑住了,因此需要武俠小說來釋放一下熱血
以上均為純手工打字
Ⅵ 什麼是俠文化
作家楊大俠HeroYang指出:有人說,武林中的一切問題,都由拳頭產生;一切問題,都由拳頭解決。其實,武林不應該充斥著暴力和血腥,而應該營造出俠的氛圍和文化。真正的江湖哲學,其根本意義在於要調動武林中人對俠之熱望與追求,不讓武林在爾虞我詐的勝王敗寇中走向異化。
Ⅶ 有哪些俠文化作品
新武俠小說的開山宗師梁羽生先生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即武俠小說有武有俠,俠是第一位,武是第二位。「寧可無武,不可無俠。」可見武俠小說家對俠的重視。
俠有二重相關的含義:在事, 是指正義的行為;在人, 則指正義的代表,或「集中社會下層人物的優良品質於一個具體的個性,使俠士成為正義、智慧、力量的化身」(梁羽生語)這是普遍承認和接受的。但金庸的小說卻有例外。縱觀金庸小說的創作道路,不難看出,金庸筆下的主人公有以下四點趨勢或特點:
1人物個性越來越突出,俠的共性越來越少,離「俠」的典範越來越遠。
2人物的俠氣與正義的品質有一條明顯的曲線,可謂「俠氣漸消,邪氣漸漲」。
3人物的俠義典範的理想性越來越少,而人物的現實人性表現越來越多。
4人物的人格力量越來越弱,心理沖突越來越多,社會沖突也越來越重要。社會環境的制約力量也越來越強。
從金庸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書劍恩仇錄》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鹿鼎記》,從陳家洛到韋小寶,正體現了從俠到「反俠」,從偉人到小人的發展方向。這就是金庸小說的魅力所在,他不僅托起高大的俠,還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個真實的「人」,哪怕是小人。
Ⅷ 俠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所謂俠的文化沉澱,即民族性中的俠文化心理或稱「俠性」
俠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理想,一種飽含著夢幻與榮光的意志,無論於理是合是悖,無論於法是反是違,俠永遠固執著心中不變的追求。而這追求,是在呼天不靈時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應時的代地執法,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在執法不公正時,在合情不合理時,俠者驀然回首、橫空出世,代行著公平執法、救難救急的使命。
這種品格,叫做「義」。
以俠的方式行義,就是「俠義」。
「義非俠不立,俠非義不成」,「義」這一種人格意氣,這一種理想和夢幻,靠了俠的果敢急難而發揚光大。「俠」又秉持著「義」一道義、正義、俠義而滲人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心靈,賁張、激動、沸騰。
所謂俠的文化存在,就是指俠在歷史中的文化表現。
Ⅸ 俠文化的頁游與「俠文化」
2012年5月10日由游族網路發起的「俠文化」概念,其中關鍵提到「做順應天意的事,做正直優良的人」「創立「做大俠」基金」「來鼓勵好人好事,推動現實生活中的俠義之舉」
游族網路宣布將推出旗下最新頁游《大俠傳》,並公布了「中華豪俠傳」年度戰略計劃。據了解,該戰略是一個集合中國玩家耳熟能詳的中華武俠英雄題材網游合輯,概念類似目前市面上正在熱映的《復仇者聯盟》。而《大俠傳》則作為該戰略的首個「俠」題材頁游即將面世, 游族網路自成立以來的每款作品都是以華夏傳統文化為背景題材製作的,而游族網路還將在未來推出更多蘊含華夏文明的網游作品。「武俠」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俠文化」將會作為一條重點產品線貫穿到游族現有和未來的戰略發展計劃之中。游族將會把包括「知名武俠人物」,「優秀武俠故事背景」以及所有優秀的泛武俠文化都打造成網游作品,希望能夠同武俠小說,影視作品並重共舉「俠文化」。
游族網路目前已經確立了一個用中國俠文化作為橋梁來詮釋中國文化的基礎。甚至正在籌劃以老百姓熟知的俠——「郭靖」、「喬峰」、乃至「霍元甲」等,組成一個強大的頁游產品線,在運營達到一定基礎後推出「中華豪俠傳」的終極產品。 針對《大俠傳》這款游戲,游族網路CEO林奇表示,《大俠傳》是游族精心打造並布局在武俠題材網游市場中的一款重頭產品,同時也是游族年度戰略重點產品之一。《大俠傳》這款作品在產品模式上的創新、頁游畫面的升級、游戲劇情設計等改革,都圍繞著「俠文化」而展開。當下武俠網游對於「俠文化」概念的缺失,武俠變成了純打鬥、純PK,絲毫不能讓玩家在游戲中體會到懲惡揚善、為正義而戰的文化精髓。
此次游戲的上線,玩家不僅僅能體驗到扮演古代大俠的游戲內容,更多的會體驗到做大俠必須要具備的情操、行為、為人准則。 俠不是個人英雄主義,俠也不是鋼鐵俠、美國隊長等人造英雄,俠更不是用武力來解決一切爭端與丑惡,「俠文化」的定義,林奇也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解釋道:「俠文化不僅存在於武俠小說,影視作品,網路游戲中,它更是映射到了人性之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俠,而每個人對於「俠」的理解又不盡相同。「俠」分很多種,但總結起來便是做順應天意的事,做正直優良的人。」
游戲只能是網民感受俠,體驗俠的一種虛擬手段,在玩游戲的同時,讓這種文化底蘊重新去激發人們心中的真善美,從而影響到他的現實生活行為准則中去。
當今社會「俠」已經非常缺失,但這又是一個人人都能成為「俠」的時代,地鐵里阻止小偷、制止路遇的大人欺負小孩、甚至看到可疑的人鬼鬼祟祟出沒你的生活小區並上前詢問一下,這些小行為,都能讓自己真正的感受「俠」! 游族網路也是希望能夠在為玩家帶來娛樂體驗的同時,將一種文化和信仰傳承和擴散出去。有如《復仇者聯盟》所展現的美國英雄主義精神不僅在其國內影響頗深,其對於全世界觀眾都有著極為廣泛和深遠的影響,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美國的一種精神。而游族將會選擇先以游戲的方式將華夏文明「俠文化」傳播出去。」
除了以開發該類游戲來影響網民之外,如何創立「做大俠」基金,來鼓勵好人好事,推動現實生活中的俠義之舉,這也將成為游族推進「俠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 最近一段時間,上海多個大學校園頻繁出現一股「分手俠」、「表白俠」風潮,其來源就是因為一位來自上師大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季來臨之際,突發奇想,有償的為那些難以啟齒說再見的情侶和暗戀心儀對象多年的同學說出心中的所想。與自己去表白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該同學會身穿一襲大俠裝扮,模仿著電視中英雄的模樣,詼諧地、輕松地幫你說了最沉重的辭藻,整個過程,讓當事人雙方在不經意中抹去了些許本該擁有的巨大傷痛。故此,很多人都親切的稱呼其「分手俠」、「表白俠」。
面對此事,很多人對此事件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該同學頭腦精明,賺到了踏上社會前的第一桶金,但面對純正的校園,如此的行為又顯得有些勢力,畢竟此事是有償的行為,而不是免費的助人為樂。也有人認為,雖然該同學靠這種創新的方法來賺錢,但這么做確實幫助到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在減少離別帶來的傷心同時,還寄予了雙方在未來人生之路最美好的願望與祝福!如此事情可謂是利大於弊。
隨著「分手俠」、「表白俠」在校園內的不斷升溫,一款名為《大俠傳》的游戲介入其中。據了解,該游戲聘請了多位社會愛心人士來扮演「分手俠」和「表白俠」,無償的去幫助那些即將畢業的學子們。這究竟是真正的意義上的仗義幫助,還是在此熱門事件中的借勢炒作瞎攪合呢?
是炒作還是真俠義?從《大俠傳》介入的本身來分析,炒作的成分有,借勢推進6月19日游戲內測,這個意圖非常明顯。但從事件的本質上來講,《大俠傳》的介入對於學生的義務幫助和困擾解決,既不像現如今司空見慣的惡俗營銷,也不是遊走道德邊緣的低俗炒作,整個過程還以「俠文化」貫穿始終,這和現如今急功近利、花樣繁多、不顧後果的低俗營銷相比,無疑是有利於游戲市場炒作的社會印象,有利於玩家對游戲行業的良性認知。
從《大俠傳》的近期推廣宣傳來看,一個重要主題就是「俠文化」,當下武俠網游對於「俠文化」概念的缺失,將武俠變成了純打鬥、純PK,絲毫不能讓玩家在游戲中體會到懲惡揚善、為正義而戰的文化精髓。而《大俠傳》的游戲劇情設計等改革,都圍繞著「俠文化」而展開。玩家不僅僅能體驗到扮演古代大俠的游戲內容,更多的會體驗到做大俠必須要具備的情操、行為、為人准則。一款游戲能否承擔起如此之大的社會責任,暫且不能知道,但有此力量和舉動的,應該為其鼓掌和吶喊。
回到校園的「分手俠」、「表白俠」,《大俠傳》在此過程中,實實在在的幫助了很多畢業在即的學生,讓許多學生在離別的季節有一個畢生難忘的回憶。相比其他游戲的一些低俗炒作,我們寧願相信這是一種行俠仗義的舉動。其實,只要能真正的幫助到了一些人,是不是炒作又有什麼關系呢?
《大俠傳》對於俠義精神的傳播,還有待我們後續的觀察和檢驗。但是,游戲市場這種正面的引導和創新的舉動,確實需要鼓勵和贊譽,這對於推動游戲市場營銷的健康發展有益、有利、有作用!
Ⅹ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
《絕代雙驕》古龍
《倚天屠龍記》金庸
《天龍八部》金庸
《連城訣》金庸
《亡命客》雲中嶽
《匣劍凝霜》雲中嶽
《雲海玉弓緣》梁羽生
《尋秦記》黃易
《搖花放鷹傳》卧龍生
《霸海屠龍》司馬翎
1.《絕代雙驕》:此書堪稱完美,有善良的人性,有多情不如無情,有生不同時但求死能同穴,有兄弟之誼值得性命相交,有有情人亦成眷屬。故愛此書最甚。
2.《倚天屠龍記》:此書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去表現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這種場面並非兵刃相見, 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拚死一搏更叫人盪氣回腸,感嘆不已。
3.《天龍八部》:此書是作者比較成功的一部悲喜劇。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來開導讀者,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4.《連城訣》:此書是一部內容最殘酷,基調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爾虞我詐、借刀 殺人、貓笑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里行間,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 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
5.《亡命客》:此書情節跌宕起伏,曲折奇崛,意境蘊藉清遠、別具風格,感情纏綿悱惻,讀來感人頗深。
6.《匣劍凝霜》:此書既描寫了化與恨的血腥,又體現了情與愛的纏綿,使人回味無窮。
7.《雲海玉弓緣》:此書結構緊湊,情節動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正邪之間的決擇,人在野生的與文化的之間的決擇。
8.《尋秦記》:此書是黃易的夢幻系列代表作,乃科幻和現實結合的范作。
9.《搖花放鷹傳》:此書中幫派離奇,情節詭異,尤其結局出人意料,要看江湖詭異的話這倒是本不可多的的好書。
10.《霸海屠龍》:此書節奏舒徐沉穩,復又充滿智性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