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金融武俠小說

金融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21 03:45:34

⑴ 金庸14部武俠小說是那些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記》外,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2005年底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

題外話:著名科幻、武俠小說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時代筆《天龍八部》。

⑵ 關於金庸的武俠小說

分別是《飛狐外傳》、《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飛狐外傳》是《雪山飛狐》的前傳,講胡斐的成長經歷,寫作時間上反在《雪山飛狐》之後,人物性格和部分情節上也略有出入,一般都和《雪山飛狐》一起改編成影視作品。

《鴛鴦刀》是個短篇,講各路人馬在搶鴛鴦刀,它們一短一長,藏著稱雄武林的秘密,最後這個秘密是:一把刀上寫著「仁者」,另一把寫著「無敵」……
情節人物什麼的應該是金庸所有書里比較不上檯面的,更重要的是它實在是太短了……要是我是製片人,也絕對不會選它來拍。

《白馬嘯西風》也是短篇,風格很特別,以女性為主人公,講中原俠士的孤女在大漠中成長、學武、暗戀、失戀的故事。看這個簡介就知道為什麼沒有影視作品了吧,時間跨度太長,情節反而比較少,故事又很灰暗……不過語言風格真的很好啊。

⑶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幾部

http://ke..com/view/2619.htm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記》外,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2005年底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 題外話:著名科幻、武俠小說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時代筆《天龍八部》。

⑷ 金庸武俠小說

總訣:
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共三千餘字)
總決式:種種變化,用以體演總訣。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
破劍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破劍式雖只一式,但其中於天下各門各派劍法要義兼收並蓄,雖說「無招」,卻是以普天下劍法之招數為根基。
破刀式: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種種刀法。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
破槍式::包括破解長槍,大戟、蛇矛、齊眉棍、狼牙棒、白蠟桿、禪杖、方便鏟種種長兵刃之法。
破鞭式:破解解鋼鞭、點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斧、鐵牌、八角槌、鐵椎等等短兵刃
破索式:破解長索、短鞭、三節棍、煉子槍、鐵鏈、漁網、飛錘流星等等軟兵刃
破掌式:破解拳腳指掌上功夫,長拳短打、擒拿點穴、鷹爪虎爪、鐵沙神掌諸般拳腳功夫
破箭式:破解諸般暗器,須得先學聽風辨器之術,不但要能以一柄長劍擊開敵人發射來的種種暗器,還須借力反打,以敵人射來的暗器反射傷敵。
破氣式: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九劍其實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劍法招式,而是一套武學理論,所以風清揚會說要看悟性,因為這不是動作有多難,難到做不出來,而是腦袋想不想得到,基本上用禪宗頓悟的模式就比較容易理解。
九劍到底是什麼?根據風清揚說的原文推測,他應該是把人能做的動作,全部拆解,透過分析對手的目前姿勢,他能做的動作有哪些?對手哪個部位、哪條肌肉有動作徵兆,推算他下一步只可能是什麼招式?這就是風清楊一再強調的「料敵機先」,也就是九劍的真正精髓(並非是破招)!
有了「料敵機先」的能力後,九劍基本功就算完成,個人推測,這主要是「總訣式」的內容,到這里只要努力就可以練成(或說理解、背熟…),要看悟性的地方在於,知道對手動作之後,要怎麼處理?把主要常見的動作、情形,歸納成幾個公式(或說是套路、圍棋定式之類的東西),這就是後面八式,所以才會說,用總訣式種種變化來體演整個劍式。
從名稱編排,破劍、破刀之後直接「破槍」、「破鞭」、「破索」,明顯是刀劍最多人用,最常出現,所以最先創出,而從「破劍式」的變化會影響到「破刀式」來看,明顯是刀劍有部份動作是重復、類似的,破解方法當然也相類似,到後面直接統整所有長兵、短兵、軟兵乃至於拳腳、暗器。
當你理解、消化、超越了這些公式之後,不管用哪家的招式、甚至像「吳天德」一樣亂七八糟的動作,都能拿到理想的戰果,令狐問說:「怎麼這些變化都是進手招?」當然是因為,獨孤求敗,個人武學風格便是如此,總結出來的應對方法當然是這樣,學懂了「總訣式」的原理,可以把它用成有進無退,當然也可以只把劍擺在那等人撞上來,就像是下圍棋時,先堵在你認為對方十幾二十步後,會下的位
----只攻不守
令狐沖道:「是。」閉上眼睛,將這一晚所學大要,默默存想了一遍,突然睜開眼來,道:「太師叔,徒孫尚有一事未明,何以這種種變化,盡是進手招數,只攻不守?」風清揚道:「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
----要旨在於"悟性"
風清揚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獨孤大俠是絕頂聰明之人,學他的劍法,要旨是在一個『悟』字,決不在死記硬記。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干,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干凈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
----精微奧妙達於極點
----與"無招勝有招"劍理相輔相成
令狐沖跟風清揚學劍,除了學得古今獨步的「獨孤九劍」之外,更領悟到了「以無招勝有招」這劍學中的精義。這要旨和「獨孤九劍」相輔相成,「獨孤九劍」精微奧妙,達於極點,但畢竟一招一式,尚有跡可尋,待得再將「以無招勝有招」的劍理加入運用,那就更加的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
----內力到了獨孤九劍之下,盡數落空
那人見令狐沖劍招層出不窮,每一變化均是從所未見,仗著經歷豐富,武功深湛,一一化解,但拆到四十餘招之後,出劍已略感窒滯。他將內力慢慢運到木劍之上,一劍之出,竟隱隱有風雷之聲。
但不論敵手的內力如何深厚,到了「獨孤九劍」精微的劍法之下,盡數落空。
----敵強愈強
----極大一部分依賴使劍者的靈悟
黃鍾公自不知對令狐沖的劍法卻也是高估了。「獨孤九劍」是敵強愈強,敵人如果武功不高,「獨孤九劍」的精要處也就用不上。此時令狐沖所遇的,乃是當今武林中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武功之強,已到了常人所不可思議的境界,一經他的激發,「獨孤九劍」中種種奧妙精微之處,這才發揮得淋漓盡致。獨孤求敗如若復生,又或風清揚親臨,能遇到這樣的對手,也當歡喜不盡。使這「獨孤九劍」,除了精熟劍訣劍術之外,有極大一部分依賴使劍者的靈悟,一到自由揮灑、更無規范的境界,使劍者聰明智慧越高,劍法也就越高,每一場比劍,便如是大詩人靈感到來,作出了一首好詩一般。
----不受內力束縛
令狐沖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沒絲毫內力,只要有半點空隙給對方的內力攻來,自己固然立斃,那婆婆也會給他擒回少林寺處死,當下心中一片空明,將「獨孤九劍」諸般奧妙變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來。這「獨孤九劍」劍法精妙無比,令狐沖雖內力已失,而劍法中的種種精微之處亦尚未全部領悟,但饒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師不住倒退。
----要點在於劍意
。「獨孤九劍」本來便無招數,固可使得瀟灑優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樣的威力奇大,其要點乃在劍意而不在招式。
----乘虛而入,後發先至
「獨孤九劍」的要旨,在於一眼見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便即乘虛而入,後發先至,一招制勝,但在這漆黑一團的山洞之中,連敵人也見不到,何況他的招式,更何況他招式中的破綻?處此情景,「獨孤九劍」便全無用處。
----施展開來,天下無敵
這「獨孤九劍」施展開來,天下無敵,令狐沖若不容讓,那婆婆早已死了七八次。又拆了數招,那婆婆自知自己武功和他差得太遠,長嘆一聲,住手不攻,臉上神色極是難看。
令狐沖也曾問過風清揚,若兩個劍法無招的人對戰,何者為勝,風清揚也說不知道。令狐沖只有三次在使獨孤九劍時心驚膽戰。
第一次乃遭遇武當派的太極劍法:太極劍法乃圓融循環,以劍光藏住中心破綻,最後令狐沖憑推測冒險往中心一刺,令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不得不退,僥幸獲勝,但因此在武功上大有進益,明白了:「敵人招數中之最強處,竟然便是最弱處,最強處都能擊破,其餘自是迎刃而解了」。
第二次是與東方不敗的對戰:後者使用葵花寶典中武功,出招極快,破綻一閃即逝,令狐沖縱能視出東方不敗破綻亦不及攻擊,與任我行等人陷入苦戰。
第三次是在華山山洞中,因眼不見物,無法找到對手破綻,最後意外靠魔教十長老的腿骨中的磷光得以見到對手武功,才得以施展劍法

⑸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小說是指金庸編寫的武俠小說,自1955年金庸於香港《新晚報》連載《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於《明報》刊載完《鹿鼎記》為止包括《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神鵰俠侶》(1959年)、《雪山飛狐》(1959年)、《飛狐外傳》(1960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鴛鴦刀》(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越女劍》(1970年)十五部小說,可以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橫批越女劍 來概括。

⑹ 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名字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代表作。

這部武俠小說應該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

作者聽說金庸小說還是從《天龍八部》開始的。像蕭峰,段譽,阿紫等著名人物就來自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重點描寫了宋朝時期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故事結構波瀾壯闊。

『』天龍八部『』一詞出於佛經用語。大家可以網路一下。

⑺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⑻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所有小說名字的縮寫

⑼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越女劍》。

這些作品初於報刊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為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其作品大量並多次由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

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9)金融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金學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當台灣遠流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隨著台灣解嚴,一直被認定為禁書的金庸小說隨之出版。在1980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

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

⑽ 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熱點內容
曉暴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2025-07-11 20:42:11 瀏覽:987
男主不種馬末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1 20:30:18 瀏覽:57
天下第一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11 20:24:50 瀏覽:251
風流之活色生香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11 20:24:46 瀏覽:761
快穿主受多攻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1 20:22:59 瀏覽:202
軍婚免費完結全本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1 19:46:04 瀏覽:566
貓小白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1 19:28:20 瀏覽:385
美女火鍋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11 19:28:07 瀏覽:130
言情小說五十章左右小說 發布:2025-07-11 19:26:54 瀏覽:607
高跟鞋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1 19:23:08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