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興
A. 求經典武俠小說
《誅仙》 《大唐雙龍傳》 《寸芒》 等
我提醒你,滄海開始寫的還好,後面根本就是垃圾,我們班看過的同學公認的,千萬不要看。
英雄志我也看了,真的是寫的好啊,讓人思考很多,很有內涵的一部小說。
要看武俠的話,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是我認為他寫的最好的2部,小說比電視精彩很多,沒看的話建議你看看。
新武俠中我沒見過比英雄志寫的好的,步非煙的《曼荼羅》想像很大氣,覺得很不錯,算是一本武俠吧!可以去看看。要我推薦其他的經典的新武俠,我就無能為力了,我自從看了英雄志之後,對很多書都提不起興趣了。只有看一下金庸的書,再看幾遍英雄志。
B. 武俠小說在什麼時候興起的
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的發展經過了以下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大約是民國時期(20世紀三十年代前後),如《鷹爪王》、《風塵三俠》、《蜀山劍俠傳》等。
第二階段,也是興盛階段,時間大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作者主要是港台的武俠名家: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黃易、諸葛青雲、倪匡、卧龍生等等。他們掀起了武俠小說的高潮,也可以說是代表了這種小說的最高成就。經典名作如: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和《白發魔女傳》,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飛狐外傳》,古龍的《絕代雙驕》、《楚留香》、《小李飛刀》等等,不勝枚舉呀。
第三階段,也稱「新武俠」,興起於近幾年(21世紀),以大陸作家椴子、鳳歌、步非煙、施定柔等新生代寫作群體。其作品就不一一列舉了。
C. 誰能給我介紹興幾本好看武俠小說,謝謝!(不要金庸寫的)
我建議你可以去看看黃易的,雖然帶點玄幻色彩,但是還算在武俠之類。黃易的小說詞藻豐富華麗,特別是形容某個高手的詞語寫的很好。
D. 經典武俠小說
孫曉的【英雄志】(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隆慶天下】。時未寒的「明將軍」系列:【偷天弓】【換日箭】【絕頂】【破浪錐】【竊魂影】【碎空刀】等小椴的【杯雪】、【洛陽女兒行】、【肝膽】等。
方白羽「千門公子系列」、「鐵血密捕系列」、「游戲時代系列」、「奇門兵刃系列」等。鳳歌的【昆侖】、【滄海】。燕壘生、紅豬俠、滄月的「聽雪樓系列」、步非煙的所有作品!以上都是我看過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純武俠作品~~
E. 介紹幾本武俠小說
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11部出世仙俠(劍俠)系列小說,述正邪兩派劍仙間善惡之爭,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像瑰麗,氣勢磅礴,且融冶儒、道、釋三教哲理於一爐,寓意深遠;《雲海爭奇記》《兵書峽》等25部入世武俠小說,提倡崇善除惡、孝友義俠,表彰人的價值尊嚴。
梁羽生;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於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梁羽生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其代表作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在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還有金庸,古龍等。
F. 關於武俠小說
一、乞丐的文獻記載
【後漢書·獨行傳】曰:「向栩字甫興,河內朝歌人。向長之後也,少為書生,性卓詭不倫,不好語言,而喜長嘯或騎驢入市,乞丐於人。」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乞食於野,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龍城錄】載有「一日,伊水上遇一丐者。」
【稽神錄】有雲:「安陸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嘗游齊魯,遂至豫章,桓弄蛇於市,以乞丐為生。」
足見是先有乞討的行為,後有行乞的身份;唐代元結著【丐論】,自稱:「游長安與丐者為友。」由此可知以乞討為生的職業乞丐,可能最早出現在六朝。【東京夢華錄】形容開封城「諸行百戶,衣著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所謂規格者,大概是指穿著制式服裝在特定地區或針對特定對象行乞,並受到團體的約束,要盡規定的義務。
宋元話本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裡的乞丐團頭金老大,他手中的桿子是領袖的標記,統轄全城的叫花子,證明在宋代丐幫已然成氣候,是具有某種程度組織規模的社會群體。「這般丐戶,小心低氣,服著團頭,與奴一般,不敢觸犯。」想見當時的丐幫紀律嚴明,丐頭的桿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僅象徵權力,還可以執行幫規,懲治違規的乞丐。
小說<射鵰英雄傳>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吧
唐門起源考
據萬籟聲《武術匯宗》中的「神功概論」所說:「又有操『五毒神砂』者,乃鐵砂以五毒煉過,三年可成,打於人身,即中其毒,遍體麻木,不能動彈,掛破體膚,終生膿血不止,無葯可醫。如四川唐大嫂即是!」此書寫於民國十五年(一九二六年),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研判,如非捏造,則「四川唐大嫂」至少是存在於清末民初而實有其人。於是「四川唐門」用毒之名,天下皆知;而首張其目用於武俠小說者,正是民國初年「北派五大家」之一,以《十二金錢鏢》、《偷拳》等社會反諷武俠作品聞名的白羽。白羽撰述武俠小說,參考了頗多《武術匯宗》一書的內容,亦假亦真的引用與擴充,將唐大嫂一變為整個唐門,使唐門在往後的武俠小說中,大放異彩。即使中國武術史籍上,並無關於唐門的記載,但在武俠小說中,眾多作者的爭相引用、約定成俗,卻使唐門在小說世界裡有了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這,便是唐門的起源。
唐門的人物和事跡廣泛見於諸多新派武俠小說中,所述唐家人的性格與品質各有不同。我國武術史上並無唐門記載。(見東方玉《紅線俠侶》、古龍《白玉老虎》等書)
G. 武俠小說
【古龍】
蒼穹神劍、
月異星邪、
劍氣書香、
劍毒梅香、
湘妃劍、
《古龍作品集》、
孤星傳、
失魂引、
游俠錄、
護花鈴、
彩環曲、
殘金缺玉
飄香劍雨、
劍玄錄、
劍客行
情人箭、
古龍作品集、
浣花洗劍錄、
大旗英雄傳(又名《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名劍風流、
絕代雙驕
楚留香傳奇(又名《鐵血傳奇》)、
風雲第一刀(又名《多情劍客無情劍》)、
蕭十一郎、
火並蕭十一郎、
流星·蝴蝶·劍、
天涯·明月·刀、
九月鷹飛、
邊城浪子、
七種武器、
陸小鳳傳奇、
三少爺的劍、
大人物、
歡樂英雄、
拳頭(又名憤怒的小馬)、
劍花煙雨江南、
血鸚鵡、
白玉老虎、
白玉雕龍、
大地飛鷹、
圓月彎刀、
絕不低頭、
七殺手、
七星龍王、
碧血洗銀槍、
英雄無淚 、
飛刀又見飛刀、
風鈴中的刀聲、
那一劍的風情、
邊城刀聲、
怒劍狂花、
獵鷹·賭局
菊花的刺
劍氣嚴霜
鐵劍紅顏
俠女金戈
一、武俠經典系列
1.流星蝴蝶劍
2.武林外史
3.名劍風流
4.絕代雙驕
二、小李飛刀系列
1.多情劍客無情劍
2.邊城浪子
3.天涯明月刀
4.九月鷹飛
5.飛刀又見飛刀
三、楚留香傳奇系列
1.血海飄香
2.大沙漠
3.畫眉鳥
四、楚留香新傳系列
1.鬼戀俠情
2.蝙蝠傳奇
3.桃花傳奇
4.新月傳奇
5.午夜蘭花
五、陸小鳳傳奇系列
1.陸小鳳傳奇
2.綉花大盜
3.決戰前後
4.銀鉤賭坊
5.幽靈山莊
6.鳳舞九天
7.劍神一笑
六、蕭十一郎系列
1.蕭十一郎
2.火並蕭十一郎
七、七種武器系列
1.長生劍
2.孔雀翎
3.碧玉刀
4.霸王槍
5.多情環
6.離別鉤
7.拳頭
八、中期名作系列
1.大旗英雄傳
2.浣花洗劍錄
3.情人箭
4.湘妃劍
5.孤星傳
九、早期名作系列
1.彩環曲
2.護花鈴
3.失魂引
4.游俠錄
5.劍客行
6.蒼穹神劍
7.月異星邪
8.殘金缺玉
9.飄香劍雨
10.劍毒梅香
十、江湖人系列
1.三少爺的劍
2.白玉老虎
3.劍.花.煙雨江南
4.大地飛鷹
5.英雄無淚
十一、另類俠情系列
1.歡樂英雄
2.風鈴中的刀聲
3.碧血洗銀槍
4.大人物
5.七星龍王
6.獵鷹
7.賭局
8.憤怒的小馬
9.絕不低頭
10.圓月彎刀
11.血鸚鵡
【金庸】
武俠作品
新版《金庸作品集》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越女劍》
編輯本段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關於「全真教」》(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收)
另附有:
《陳世驤先生書函》(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附於《鹿鼎記》之後)
【梁羽生】
《女帝奇英傳》
大唐系列
《大唐游俠傳》
《龍鳳寶釵緣》
《慧劍心魔》
宋朝系列
《飛鳳潛龍》
《武林天驕》
《狂俠天驕魔女》
《瀚海雄風》
《鳴鏑風雲錄》
《風雲雷電》
萍蹤系列
《還劍奇情錄》
《萍蹤俠影錄》
《散花女俠》
《聯劍風雲錄》
《武林三絕》
《廣陵劍》
獨立成篇
《武當一劍》
天山系列
《白發魔女傳》
《塞外奇俠傳》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冰魄寒光劍》
《冰川天女傳》
《雲海玉弓緣》
《冰河洗劍錄》
《風雷震九州》
《俠骨丹心》
《游劍江湖》
《牧野流星》
《彈指驚雷》
《絕塞傳鋒錄》
劍網系列
《劍網塵絲》
《幻劍靈旗》
太極系列
《草莽龍蛇傳》
《龍虎鬥京華》
H. 推薦十本好看的武俠小說
想要好看的純武俠小說,最好的方法是去看港台的老武俠,推薦如下:
陳青雲:《玉劍香車千里花》、《血谷幽魂》、《揮劍問情》、《武林生死狀》
蕭瑟:《落星追魂》、《殘缺書生》、《天國之門》
卧龍生:《絳雪玄霜》、《無名簫》、《金劍鵰翎》和續集《岳小釵》
雲中嶽:《天涯江湖路》和續集《亡魂客》、《匣劍凝霜》、《俠影紅顏》
司馬翎:《關洛風雲錄》、《劍神傳》、《八表雄風》三部曲
王晴川:《雁飛殘月天》一、二、三部
東方玉:《東方第一劍》、《毒劍劫》、《蘭陵七劍》、《一劍小天下》
獨孤紅:《恩怨情天》和續集《劍花紅》
柳殘陽:《銀牛角》、《梟中雄》、《梟霸》、《大煞手》、《霜月刀》、《渡心指》
看你的興趣而定了,陳青雲的小說陰森恐怖,蕭瑟小說武打精彩,卧龍生小說勾心鬥角,雲中嶽小說狂野激情,司馬翎小說奇正相生,東方玉小說擅寫「假面」,柳殘陽小說殘酷血腥。
I. 求武俠小說
金庸、梁羽生的我都看過一點!!
雖然已經突破了舊派武俠!!但還是夠新!!
我看了前半部 ,就能猜到了後半部!!(不過金庸的電視劇是在經典!!)
但說道好看、耐看、有內涵、還是古龍的最好!! 古龍是新派武俠最典型的一個!
也是最經典的一個!!重在人物的心理、細節描寫!把每一個情節寫得很細!(例:血鸚鵡中,他通過許多環境、心理描寫把情節推至高潮!環環深扣!最終揭示了撲朔迷離的情節!)!
古龍的文學修養很高!(聽說以前曾寫過一些文學作品)他把文學作品與武俠相結合!得到眾人好評!
古龍的小說注重「以人為本」!把武功抽象化
用來修飾人!更體現出武功的神秘性!
建議看一下!羅立群先生評古龍: http://tieba..com/f?kz=390201706
有人把古龍比作李白,李白號稱「詩仙」,奇思異想,天外飛來,警句妙語,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
(建議先看金庸的!古龍的小說就70來部!看完就沒了!壓軸的!)
下面是我朋友對古龍武俠作平的介紹!
古龍:
15.《大人物》
《大人物》無疑是古龍的後期作品,我對它有點偏愛,專門為它寫過一節。
這部小說的主題標新立異,歌頌一個平凡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人物,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書中的人物性格極為鮮明,楊凡、田思思躍然紙上。一個平凡而幽默俏皮,一個任性而熱情奔放。其他人物,如柳風骨、秦歌、田心、張好兒、王大娘,都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小說中雖然少有武打場面,但有不少精採的對話作為彌補,大為增色。我尤其佩服作者用筆之含蓄,如那個大俠岳環山並未出場,虛寫一筆,無中生有,可見古龍是個聰明的作家。
可惜,《大人物》畢竟只有三十萬字,小說的容量不夠大,結構上也有點小毛病。作為古龍的代表作,它只能排名第十五位。
14.《英雄無淚》
這部小說塑造了一批剛猛冷峻的藝術典型。卓東來是一個,高漸飛是一個,朱猛又是一個。但三個典型並不雷同。小說的氣氛激烈緊張得叫人透不過氣來,且又帶點神秘色彩,結尾處悲壯深沉,如一曲英雄悲歌。
這部小說的妙處,還在於作者別出心裁地寫了一口神秘的箱子,但作者的旨意仍在於寫人。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個道理通過形象的細節表現了出來。
這部小說寫內奸,寫英雄的失意與豪爽,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英雄無淚》的結構有缺陷,那口神秘的箱子也太玄妙了一點。從總體上說,它盡管超過了《大人物》,但語言上卻不及《大人物》俏皮。它的排名,我以為可列第十四位。
13.《大旗英雄傳》
《大旗英雄傳》是《鐵血大旗》的修訂本,是古龍中期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說是古龍自成風格、走向成熟的成名作。
《大旗英雄傳》氣勢宏偉,情節緊湊,非古龍前期作品可比,內容也比他後期的某些作品豐富,耐讀。該小說的不足之處,在於描寫環境與武俠小說有異,寫馬背上的廝殺多了一些,寫得又不夠玲瓏,氣氛也嫌太悲涼。鐵中棠這個人物頗具個性,但總覺得比不上古龍寫楚留香、陸小鳳駕輕就熟、運用自如。小說的尾聲有點模仿金庸的《飛狐外傳》,作品有力度而缺少特別精採的篇章。
因此,《大旗英雄傳》只能排名第十三位。
12.《圓月彎刀》
古龍寫過兩部如神魔小說般的武俠小說,即《血鸚鵡》、《圓月彎刀》,寫預示凶兆的鸚鵡,還有善良的狐狸精,這自然都是作者虛晃一槍,結果是人在起作用。兩部小說中,寫得最成功的是《圓月彎刀》。
《圓月彎刀》寫青年俠客丁鵬初入江湖,為柳若松所騙,後來被魔教所救,練成絕技,震驚武林。這故事寫得跌宕起伏、有情有味。尤其刻畫人物個性,頗見功力。
讀秦可情設下美人計,便知漂亮的女人很可能是溫柔的陷阱。
讀柳若松卑躬屈膝,翻瞼無情,便知卑鄙的小人用心之險惡。
讀丁鵬九死一生,重出江湖,便知人生的成功不可不經磨練。
讀郭雲龍初入江湖,即栽跟頭,便知世家子弟成名之不易。
讀謝小雲巧言惑眾,笑裡藏刀,便知和聰明的女人打交道要退避三舍。
讀謝曉峰功成名就,退隱江湖,便知成名者內心的苦悶與徘徊。
讀青青溫柔多情,寬容大度,便知一個好女人應具備哪些品行。
更難得《圓月彎刀》的語言巳趨爐火純青。它創作時間應在古龍後期,書中曾出現了龍嘯雲的後代龍天香以及李尋歡的影子。這部小說的排名本來還應該在《武林外史》之前,可惜的是,《圓月彎刀》寫性愛太露骨了一些,文字不夠潔凈。這個毛病在金庸小說中是絕對沒有的。
因此,《圓月彎刀》只能排名於古龍代表作的第十二位。
11.《流星·蝴蝶·劍》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職業殺手孟星魂。但孟星魂與人交手的場面,幾乎沒有細表,作者著意描摹他內心世界的沖突,揭示他冷酷性格後面的熱血沸騰和人性的復甦。這樣寫法,新穎而成功。
讀《流星·蝴蝶·劍》,忘不了孫大伯與律香川。前者威嚴、沉著、老謀深算;後者姦猾、陰險,笑裡藏刀。這種性格的表層特徵,寫好也不難,難的是寫出了導致這兩個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徵。聰明的古龍不僅寫武林高手的武功高超,更擅長寫他們之間的鬥智斗詐。其他人物如高老大、鳳鳳、孫蝶,也有入木三分的刻畫。還有那個忠心耿耿的孫巨的下場,著墨不多,但令人讀而泣之,感而嘆之。相對來說,《流星·蝴蝶·劍》的結構也較嚴謹,四十萬字一氣呵成,情節也有起伏,環環緊扣,尤其寫律香川這個角色的真相逐步暴露,一波三折、層層挖掘,可見作家寫人的功力不弱。
《流星·蝴蝶·劍》的欠缺,是行文中有一點血腥味,讀了叫人感到壓抑,整部小說的基調也太沉悶。我想,這部作品可排名在第十一位。
10.《武林外史》
《武林外史》近一百萬字。在氣魄上,可以和《絕代雙驕》相比,但在情節安排與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略覺遜色。
小說的主角是沈浪,沈浪是古龍筆下的主要藝術典型。沈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李尋歡又是一個時代的代表,葉開是第三個時代的代表。三個藝術典型,李尋歡寫得最好,沈浪寫得最差。
但沈浪畢竟有其個性,他的懦弱、善良,可以反襯出朱七七的敢作敢為。《武林外史》有曲折起伏的情節,有驚心動魄的場面,卻缺少特別感人肺腑的細節。
寫法上也比較平直,沒有新的突破,行文中也沒有耐人尋味的警句,但與前期作品相比,古龍的筆調正在趨向老練,它和《大旗英雄傳》一樣,反映了古龍中期作品的突變風格。它排名於古龍代表作的第十位,不知是否恰當?
9.《名劍風流》
我讀古龍第一部小說,即《名劍風流》。後來重讀一遍,仍然叫人興味不減。
《名劍風流》好在三個地方。
一是結構相對嚴謹,長達百萬字的長篇,能首尾呼應,人物情節縱向發展,放得開,收得攏,足以顯示作者的大手筆。
二是寫眾多人物,多而不亂,並各具個性。古龍寫小說注意渲染典型環境的氛圍,如「殺人庄」,如「李家棧」,都是重頭戲,以情節的變幻來揭示人物個性,有相當多的細節寫得出神入化。比如姬靈鳳的殺人與葬屍,又如鳳三先生洞察一切的目光,再如朱淚兒、銀花娘、郭翩仙的個性演變,都是通過一系列的細節來展示的,並用對話回敘,寫出他們各自的身世與性格形成,實屬不易。
三是小說自始自終帶有懸念,俞放鶴突然被殺,紅蓮花暗中相助,李家棧一場惡戰,無不驚心動魄,引人入勝。但這一個個不解之謎,又交代得清楚明了,讓人在驚嘆中佩服作者構思之精巧。欲罷不能不容易,回味無窮更加難。
1989 年4 月,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曾在「小說連播節目」中播送過這部書的前半部分,原因可能也在於此。
《名劍風流》也有個別破綻,因為作者過分追求離奇,有些情節的組合難以自圓其說。對於有些人物的出現,有呼之即來的敗筆。
有人以為《名劍風流》應名列在《武林外史》之後,但我以為「李家棧」這一場戲,明顯勝過《武林外史》,它的排名應該是第九位。
8.《九月鷹飛》
《九月鷹飛》寫得別開生面,開卷即有惡戰拉開序幕的氣氛。把上官小仙這個人物來陪襯葉開,寫得甚妙。葉開的個性,雖然比不上李尋歡,但他畢竟比沈浪更可愛。葉開的內心世界沒有李尋歡深沉,但他的善良使其性格光彩四溢。上官小仙也寫得入木三分,她初次出場,是個令人惋惜的「白痴」;戲的深入展開,才知她是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但在尾聲中又讓她靈魂中另一面展示在讀者面前。這種寫法,層層剝開一個女人的神秘面紗,從行動寫到內心世界,當然頗為高明。書中多禪語機鋒,犀利而耐人尋味,寫人性與愛情也表現得淋漓酣暢,叫人難以忘懷。在對話上,已具古龍後期作品的藝術風格。這是《武林外史》、《名劍風流》所未達到的。
這部小說的結尾,是敗筆,與《多情劍客無情劍》雷同。
《九月鷹飛》在古龍代表作中宜排名第八位。
《歡樂英雄》
古龍追求文體歐化,有好幾部小說,寫得最成功的是《歡樂英雄》。
7.《歡樂英雄》第一個創新是文體。簡潔、乾脆、利索,令人想到海明威的電報文體式的對話,但古龍又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洋為中用。古龍的對話藝術,在《歡樂英雄》中有絕妙的體現。許多精採的情節與有情有味的故事,幾乎不用旁白,全部由對話組成;而人物的性格與神態,也在對話中能揣摸出來。
《歡樂英雄》的第二個成功所在,是塑造了四個歡樂的俠客,自古以來的俠客形象,以悲壯、勇猛構成其性格特色的居多,但《歡樂英雄》有意反其道而行之,郭大路憨厚得可笑,王動機智得發噱,燕七女扮男裝大可引人一笑,林太平的深情有趣得叫人不得不笑。盡管書里的情節也有時緊張有時沉悶,但整部作品的基調是充滿了樂觀主義的,能把悲劇演成喜劇,能讓有殺氣的俠客走向幽默風趣的境界,這是古龍的一大發明。
《歡樂英雄》的弱點,是故事敘述上有點散亂,容量也嫌單薄了一點。但它畢竟在武俠小說史上,提供了一種新的品種,而新的創造總有它的價值。我以為《歡樂英雄》可排名第七位。
6.《七種武器》
《七種武器》是由六個小中篇組成的,但揭示的道理卻是一個。
我喜歡《七種武器》,也是喜歡其中的六個人物。
我喜歡藝高膽大的白玉京,
我喜歡很珍惜感情的高立,
我喜歡風流正少年的段玉,
我喜歡忍辱負重的蕭少英,
我還喜歡問心無愧的楊錚,
我更喜歡沉著冷靜的丁喜。
要領略古龍小說的哲理,《七種武器》不可不讀;要欣賞古龍語言的獨特,《七種武器》更不可不讀。
《七種武器》排名第六,頗為恰當。
5.《白玉老虎》
這是一部帶有懸念的新派武俠小說。讀它,如讀歐美偵探小說,一直讀到完卷,才讓你恍然大悟。《白玉老虎》中的人物典型,我已專門為它寫了一節,這里不再啰嗦。但我總覺得,《白玉老虎》的動人之處,不在於它的情節巧妙,也不在於它的構思獨特,而在於古龍能夠把情節小說寫成人情小說,寫上官刃的忍辱負重,寫趙簡的捨身求義,寫司空曉風的獨撐大局,都在展示一種人性凈化的境界。這部小說沒有結局,也不必有結局。因為感情波瀾的起伏已寫盡了,留下的讓讀者去馳騁想像。我佩服古龍,因為古龍把思索與回味留給讀者。把《白玉老虎》列為古龍代表作前五部之內,恐怕它當之無愧。
4.《陸小鳳》
要在《陸小鳳》與《俠盜楚留香》之間排名先後,實在很難。這兩部作品都是古龍成熟的代表作,又都擁有大量讀者。也可以說,沒有陸小鳳與楚留香,也就沒有古龍。
《陸小鳳》的情節波瀾起伏、奇幻莫測,固然顯示了古龍的才華不凡;但若論《陸小鳳》的藝術魅力,還是因為古龍寫活了書中的芸芸眾生:《陸小鳳》中最神秘莫測的人物是老實和尚。《陸小鳳》中最有趣好玩的人物是司空摘星。《陸小鳳》中最寂寞傲慢的人物是西門吹雪。《陸小鳳》中最毒辣可怕的人物是熊姥姥。《陸小鳳》中最大度的男人是朱停。
《陸小鳳》中最小氣的女人是上官飛燕。《陸小鳳》中最會說謊話的是雪兒。
《陸小鳳》中最善於偽裝的是霍休。
《陸小鳳》中最痴情的女人是二娘。
《陸小鳳》中最薄情的男人是金九齡。《陸小鳳》中最奸詐無恥的人是宮九。
《陸小鳳》中最有心計的人是老刀把子。《陸小鳳》中最適合當奸細的是孫不變。
《陸小鳳》中最會多嘴多舌的是犬郎君。《陸小鳳》中最有風度的人是葉孤城。
《陸小鳳》中最懂禪機的人是玉羅剎。這張人物譜當然不能全部包括《陸小鳳》中精採的藝術典型,但以上所列的男男女女,卻各有其鮮明的個性,都能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不過《陸小鳳》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藝術典型,只能是陸小鳳本人。因為陸小鳳的性格是立體的,他的性格特徵決不是幾個定語可以概括出來的。他有時機智,任何詭計都無法在他面前奏效;他有時厚道,明明上過當還會第二次受騙。他有時心細如發,從一個細節偵破出武林大疑案;他有時善良,總是以君子之心去度小人之腹。他有時剛強不屈,在刀光劍影中是錚錚男子漢;他有時溫柔多情,在女人的進攻前情不能抑。他疾惡如仇,急公好義,見義勇為,抱打不平,不愧為武林中的真義士。
他風流瀟灑,倜儻不凡,詼諧幽默,妙語如珠,不愧為女人愛慕的奇男子。
他富有急智,臨危不懼,洞察姦猾,料事如神,可謂是人傑中的智者。
他品格高尚,內心純潔,光明磊落,樂於助人,又稱得上江湖中的大俠。
總而言之,陸小鳳既是一個大英雄,又是一個平凡的、可以令人親近的朋友。
《陸小鳳》除了寫人的高明,在其藝術風格上也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特點:構思很新,線條很細,伏筆很巧,場面很大,造句很妙。
《陸小鳳》能一讀不放,再讀而有回味,這與作品在開掘主題上富有新意有關。它寫出善與惡的分界線,寫出貪欲與追求的不同思想境界。他寫正面人物的缺點,也寫反面人物的內心苦悶,並通過陸小鳳寫出一個真正俠客的風范。陸小鳳是俠與義的化身。
如若論《陸小鳳》的欠缺,我以為有兩個,一是顯示了作者擅長寫中篇而缺乏寫長篇的才氣;二是後兩卷比前四卷遜色。這兩個弱點,至少證明古龍駕馭文筆的功底還未進入精嫻的地步。他對海上與沙漠的環境描寫,都未能令人如臨其境,說明古龍的知識面不及金庸廣博。他是善於從小處著眼寫大沖突的高手,他的聰明超過了金庸,而功力與博學都在金庸之下。
讓《陸小鳳》排名第四,不知妥否?因為從總體上說,它只是比《俠盜楚留香》稍弱一點。
3.《俠盜楚留香》
楚留香能排名在陸小鳳之前,我至少可以找到三個理由。
第一,楚留香的風流倜儻更討人喜歡一點。第二,《俠盜楚留香》的寫景抒情,也更動人一點。
第三,《俠盜楚留香》在各卷的人物與情節連貫上,也似乎比《陸小鳳》結合得稍好一點。當然,《陸小鳳》中的其他人物群體,並不在《俠盜楚留香》之下,《陸小鳳》中的西門吹雪,也完全可以和《俠盜楚留香》中的胡鐵花、一點紅媲美。楚留香與陸小鳳很相似,都是有俠有義,都是富有急智。但楚留香決計不是陸小鳳。從外形上說,楚留香更富有男性粗獷的美。他有漆黑的烏發、清澈而秀逸的眸子、挺直的鼻子、薄薄的嘴、寬寬的肩頭、古銅色的背以及堅實的手臂和有力的手指。從氣度上而言,楚留香比陸小鳳瀟灑、懶散、悠閑、風流,關於楚留香的故事,也比陸小鳳離奇,驚險而富有情趣。在女讀者的心目中,楚留香這個人更值得愛慕,他比陸小鳳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更自尊;而在男讀者的心目中,楚留香對朋友更講義氣,更能捨身求義,因此男讀者更喜歡與他交朋友。
讀《俠盜楚留香》,有些場面至今令人難忘:楚留香與一點紅交手,看得人目不暇接。無花暗中出手殺女尼一幕,看得人毛骨悚然。黑珍珠與冷秋魂的骰子之戲,看得人拍案叫絕。秋靈素自絕前的內心獨白,看得人對往事不堪回首。
高亞男一廂情願追求胡鐵花,看得人捧腹大笑。
李玉函夫妻假仁假義、巧言惑眾,看得人怒目圓睜。
胡鐵花談論女人的妙處,叫人忍俊不禁。張簡齋話說「假屍還魂」,叫人如入霧中。五十歲的金弓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令人作嘔。薛衣人與薛寶寶合演「七步干戈」,令人神傷。寫小麻子與小禿子的罵人本事,其實是寫楚留香的義氣。
寫張三對吃魚的迷戀,其實是反襯胡鐵花的好色。
「白蠟燭」挑四箱黃金走長索如履平地,看得人眼睛發直。
原隨雲雙目雖瞎以手當目技藝驚人,看得人驚嘆倍加。
美如天仙的東三娘居然是個瞎女人,看得人有惜花之意。
因情入魔的枯梅大師難逃情劫,看得人百感交集。
《俠盜楚留香》的欠缺,與《陸小鳳》很相似,每一部傳奇都是一個小長篇,這是古龍小說結構上的致命傷。也因為如此,《俠盜楚留香》只能排名第三。
2.《絕代雙驕》
如果說《武林外史》是古龍小說創作走向成熟的代表作,那麼《絕代雙驕》則標志著古龍小說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
古龍把《絕代雙驕》歸納為他中期創作的最後一部。《絕代雙驕》的問世,使古龍的新派武俠小說不僅超過了與他齊名的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而且他的聲譽也不亞於梁羽生了。因此,《絕代雙驕》是古龍小說的一個里程碑。
《絕代雙驕》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結構的嚴謹。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此復雜變幻的人情,如此撲朔迷離的情節,在古龍的生花妙筆之下,竟能組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架式。除了金庸的幾部名著之外,我幾乎找不到可以與之媲美的武俠小說。
《絕代雙驕》的成功,還在於古龍精心刻畫了形形色色的藝術典型:燕南天、江魚兒、花無缺、江別鶴、江玉郎、「十大惡人」、「十二生肖」、鐵心蘭、慕容九、黑蜘蛛、南宮柳、蘇櫻、顧人玉..一個個神態畢真、呼之欲出。這些藝術典型各具面目、各具個性,通過他們可以去體味人生的經驗,去領略世界的不平。
你要領悟俠義的涵義,去拜訪燕南天;
你要知道愛情的嫉妒,去看邀月宮主;
你要明白世間的奸詐,去結交江別鶴;
你要懂得可怕的忍耐,去認識江玉郎;
你要驚嘆人類的殘忍,不妨進惡人谷;
你要體味女人的深情,不妨追求蘇櫻;
你要辨出人生的乏味,不妨找花無缺;
你要了解少女的心態,不妨尋鐵心蘭;
你要一睹豪賭的氣派,看好軒轅三光;
你要悟出經歷的磨難,去神交江魚兒。
第三,《絕代雙驕》不僅總體上氣魄宏大,而且有些章節尤其寫得精采。
我忘不了江楓與花月奴的悲慘下場;
我忘不了江魚兒在惡人谷中上人生第一課;我忘不了江玉郎在糞坑下面挖出一條生路;我忘不了戴上面具的「江南大俠」的陋舍;我忘不了黑蜘蛛的來去無影;我忘不了蘇櫻為愛情跳井求愛;
我忘不了人前露笑、背後下手的惡人;
我忘不了江魚兒與花無缺的最後一戰。
這些場面,這些情節,讀者讀得驚心動魄,牽腸掛肚,心馳神往,欲罷不能。
讀了後又是浮想聯翩,驚嘆倍加,思緒萬千,大徹大悟。
《絕代雙驕》不是沒有缺點,不是沒有漏洞。但《絕代雙驕》畢竟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一部巨著,一部兼有可讀性與文學性的好作品。它以悲劇落筆,以喜劇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劇。它在藝術上完全可以和金庸的《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媲美,但其格調又低於《笑傲江湖》。各章標題也太平庸。《絕代雙驕》名列古龍代表作第二。
1.《多情劍客無情劍》
這是一部以「小李飛刀」李尋歡為主角的小說,但小說題目好像是寫阿飛,這未免令人有點遺憾。但這個題目太美,也許作者也不得不用它。
《多情劍客無情劍》,我前後讀了三遍,讀一遍,多一分驚嘆、二分喜歡、三分佩服、四分回味。《多情劍客無情劍》,全書三卷,七十餘萬字。是古龍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且不論這部小說結構之嚴謹、描寫之細膩、人物之多采、情節之生動,單論李尋歡這個人物即可見作者獨具匠心的大手筆。
在古龍筆下的人物典型中,李尋歡是最具個性、最具人性的藝術形象。他既有楚留香、陸小鳳的灑離線智,又有葉開、沈浪的善良心地,他的磨難與痛苦,更不亞於江魚兒,他的身上,不僅體現了中國武術大家的氣度,而且把人性與武學的最深沉的理解融為一體。由於他是一個悲劇人物,因此他的出場更引人注目,更令人同情,更值得人們去觀察他和贊美他。
他為了友誼,可以犧牲產業和愛情;
他為了朋友,可以舍棄生命,視死如歸;他為了主持正義,可以蒙受惡名,忍辱負重;他為了成人之美,可以從容體現博大的胸襟。他活得痛苦、孤獨、冷寂、凄涼;他又活得灑脫、飄逸、曠達、自在。
他既是一個平凡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又是一個身懷絕技、見義勇為的俠士。他甘於挑戰,又隨時准備犧牲自己。
他重於義,為龍嘯雲、為阿飛、為任何一個求助於他的人;他重於俠,為世間不平、武林安寧、天下太平而搏殺。
他的無情,正是他有情的生動體現;
他的有義,又是他義無反顧的追求。
在某種意義上,《多情劍客無情劍》不僅僅是一部武俠小說,而且是一部對武學真諦的文學解釋,還是一部寫盡人間炎涼世態而又格調頗高的人情之作,更是一部探索人生真理、觸及社會現實的警世之卷。
《多情劍客無情劍》超出了武俠小說傳統的創作模式,在藝術上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古龍成功地運用了寫景、寫情、寫心態的新派寫法,又兼顧中國傳統小說環環相扣、撲朔迷離的情節安排;有實寫,有虛寫;有重筆描摹,有輕筆帶過;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對話;有對內心世界的挖掘,有對氛圍的巧妙渲染;有張有弛,有情有味;有峰迴路轉,有絕處逢生;有悲涼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馳騁想像;層出不窮而敘而不亂,懸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淚下,欲罷不能而回味無窮。
《多情劍客無情劍》充分顯示了作者的聰明、機智、深沉、才氣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作者內心世界的沖突與多姿多彩的藝術匠心。
《多情劍客無情劍》不是古龍的擱筆之作,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之後,古龍又創作了一系列武俠小說,雖然他在不斷地「求新求變求突破」,但無論從作品思想深度與藝術完美性來說,都沒有能超過這部作品。
因此,《多情劍客無情劍》代表了古龍小說的最高成就。名列首位,無可懷疑。
轉載請說明出處:http://hi..com/%B2%AE%B0%B2%D5%DC%D1%A7/blog/item/3572292cc7cdbeeb8a1399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