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武俠小說之最
1. 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有哪幾部,最經典的是哪個
金庸不僅是一個武俠小說家,他還是一位新聞學家,企業家,並且被評為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在創作方面有著非常高的天賦,並且他所創作的武俠小說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他所創作的武俠小說受到了許多人很高的評價,還被翻拍成為了電視連續劇,比如說像《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等,大多數的人在小時候都是看著這些電視劇長大的。
2. 為什麼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武俠第一;笑傲江湖,小說第一」...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系。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
最早喜歡「射鵰」,後來自己分析,主要是因為其人物刻畫的非常單純,直接,功能性強。郭靖一味地「蠢」,黃蓉一味地「靈」,黃葯師一味地「邪」,等等。內容也是故事性極強。「笑傲江湖」則是全書諷刺政治,其中許多影射的意味非常明顯。相比前期的小說,人物刻畫方面也變得復雜。剛上大學的我思想還是比較激進,自然喜歡這種小說。
然而「天龍八部」有其他所有武俠小說(包括古龍等其他作家的作品)都沒有的一種氣概在其中。讀「天龍八部」的時候,我直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恢宏、磅礴的氣勢。這種感覺非常特別,只有少數幾本書能給我這種感覺,比如「紅樓夢」。其他武俠小說,大都是涓涓細流,小橋流水,而「天龍八部」則可比作黃河奔流。
首要的區別在於其主旨的宏大。你可以說「射鵰」只是在寫故事,可以看作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網路小說;「笑傲江湖」是在寫政治,或者是在寫中國政治;「連城訣」寫人性黑暗面;「神鵰」寫愛情。但是「天龍八部」所涉及的內容,很難用一兩個詞概括。事實上,「天龍」裡麵包含了金庸對佛學,哲學,人性,等等許多方面的感悟和理解。或者乾脆說是對「人類」的思考。這是其他武俠小說沒有涉及過的。或者說,是其他作家沒有自信駕馭這樣宏大的主旨。
此外,從文學技法上說,三條平行主線,其他出場人物數量極大而又互相聯系,包括武功體系也是最為復雜。而其中最為值得稱道的,就是全文濃厚的希臘式悲劇色彩,也是其他武俠小說很少涉及的。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造就了一部可堪稱為「名著」的一本武俠小說。
----------------------------------
我個人覺得「鹿鼎記」應當算是金庸封筆之前的一次大膽的嘗試和冒險,從寫作手法來說,包括荒誕手法,主角韋小寶的武功和人品、民族問題(滿漢矛盾)等等,都完全不同於之前的金庸小說。但是,不能因為這種嘗試和冒險非常膽大,就以此來抬高小說的地位。從小說思想上來說,「天龍八部」是典型的佛學,而「鹿鼎記」展現了一種「大一統」和「無為」的思想:年齡大小,身份高低,武功強弱,政治力量強弱,都沒有任何意義,在佛學的基礎上,和道家又有點不謀而合的意思,這相比「天龍八部」來說又更深入了一個層次。可是,這同樣不是評判小說的唯一依據。不能因為思想深入了一層,就說這部小說比另一部小說好。就像兩首歌曲,一首描繪愛情,一首探討人生,但是判定歌曲好壞的標准,還是要客觀地歸結到是否「好聽」上來。
至於到底「鹿鼎記」和「天龍八部」孰優孰劣,這個問題真的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鹿鼎記」有點像「堂吉訶德」,而「天龍八部」更像「雙城記」。「鹿鼎記」像是周伯通的七十二路空明拳,而「天龍八部」像是蕭峰的降龍十八掌。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天龍八部」這種氣勢恢宏的小說,而「鹿鼎記」屬於旁敲側擊、劍走偏鋒,可以給我帶來新鮮感,引起許多思考,但單從感官上來說,終究沒有辦法給我帶來和「天龍八部」一樣大開大闔,雷霆萬鈞,「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清」的感受。
3. 為什麼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武俠第一;笑傲江湖,小說第一」
1:這句話也只是一家之言,所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我也是比較認同這個觀點的
2:剛好我這個月內看完了這兩部小說,所以剛好能湊上來說說一點淺見
3:《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其實際,是一部反映了金庸對於佛學思考的小說,大理尚佛,吐蕃國師,少林聖僧等,都能看到金大俠對佛家的思考與思辨;關於武俠方面,以喬峰(蕭峰)為代表的中原本土武學(主要是丐幫),以段譽為代表的大理段式武學,以虛竹為代表的逍遙派+天山一脈武學,以鳩摩智為代表的吐蕃武學,以慕容復為代表的江南慕容氏武學,以少林各僧代表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以丁春秋和庄聚賢等人代表的其餘各類武學派系,加上各種江湖幫派與勢力,加上最後出場秒殺全體的少林掃地僧,可謂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最精彩紛呈的一部。無論是對武功的描述,還是派系的紛爭,都既有情節又不乏細節。而且,其中的BOSS們都是比其餘幾部中的BOSS牛逼的,比如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傳到洪七公只剩了十七掌,北冥神功,傳到任我行竟然變成了吸星大法(而且還是笑傲江湖裡很牛逼的武功),而六脈神劍乾脆失傳了。所以稱其為武俠第一並不為過。
4:《笑傲江湖》。從小說的文學性來說,《笑傲江湖》情節浩瀚,篇幅廣大,出場人物多而不亂,主人公經歷卻情節清晰,有正派,有反派,有偽君子,有真小人,有伏筆(數也數不清),有鋪墊,有支線,有語言。讀小說本身比看電視劇不止爽了一倍。而且無論是把它看做一部「正直青年勵志傳」還是「黑幫老大奪權錄」,都精彩紛呈。成為小說第一也不為過。
5:最後一定要說一句,我看到這個問題,立即就想到了任盈盈與令狐沖這對,感慨萬分,這也是我回答這個題目的原因(敲這么多字很累的,要是覺得湊合就給個贊同吧)。
4.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
《絕代雙驕》古龍
《倚天屠龍記》金庸
《天龍八部》金庸
《連城訣》金庸
《亡命客》雲中嶽
《匣劍凝霜》雲中嶽
《雲海玉弓緣》梁羽生
《尋秦記》黃易
《搖花放鷹傳》卧龍生
《霸海屠龍》司馬翎
1.《絕代雙驕》:此書堪稱完美,有善良的人性,有多情不如無情,有生不同時但求死能同穴,有兄弟之誼值得性命相交,有有情人亦成眷屬。故愛此書最甚。
2.《倚天屠龍記》:此書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去表現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這種場面並非兵刃相見, 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拚死一搏更叫人盪氣回腸,感嘆不已。
3.《天龍八部》:此書是作者比較成功的一部悲喜劇。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來開導讀者,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4.《連城訣》:此書是一部內容最殘酷,基調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爾虞我詐、借刀 殺人、貓笑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里行間,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 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
5.《亡命客》:此書情節跌宕起伏,曲折奇崛,意境蘊藉清遠、別具風格,感情纏綿悱惻,讀來感人頗深。
6.《匣劍凝霜》:此書既描寫了化與恨的血腥,又體現了情與愛的纏綿,使人回味無窮。
7.《雲海玉弓緣》:此書結構緊湊,情節動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正邪之間的決擇,人在野生的與文化的之間的決擇。
8.《尋秦記》:此書是黃易的夢幻系列代表作,乃科幻和現實結合的范作。
9.《搖花放鷹傳》:此書中幫派離奇,情節詭異,尤其結局出人意料,要看江湖詭異的話這倒是本不可多的的好書。
10.《霸海屠龍》:此書節奏舒徐沉穩,復又充滿智性的內涵
===============================================================
5. 金庸寫了那麼多武俠小說,為什麼說《天龍八部》是他的巔峰之作
金庸和古龍,兩個人的作品,一直廣受人們的喜愛,金庸小說共計十五部,古龍作品高達七十餘部,這些作品,承載我們的青春和記憶。就我個人而言,我十分喜歡金庸和古龍,但是現實生活中,我發現一些趣事,喜歡古龍的人,通常不愛金庸作品,反之,喜歡金庸的,也不喜古龍小說。
首先分析金庸作品,每部小說之中,都會有一個主角,這個主角從普通人,慢慢成長為一代大俠,《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起初只是蒙古大漠中,再普通不過的孩子,雖然毅力驚人,但是學武功的時候,也是磕磕碰碰,最終舉步維艱成為蓋世豪俠。
當然遠不止郭靖,如果仔細品閱,你會發現,金庸作品中,主角都是如此,例如《天龍八部》中的喬峰,七歲習武,而後加入丐幫、《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從小深受寒毒之苦,昆侖山修煉五年九陽神功,才成為武林至尊、就連《俠客行》里的石破天,也是從小小的孩童,成為受人敬仰的俠客。
6.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除掃地僧之外誰最厲害
雷建華,你也看這個啊?游戲打夠了看小說咯?…………斗轉星移。在慕容復的祖先慕容龍城就是靠斗轉星移貌似武功最高,當時六脈神劍也是有的。金庸小說天龍八部里有涉及。
7. 《天龍八部》是不是金庸最好的武俠小說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系。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最早喜歡「射鵰」,後來自己分析,主要是因為其情節連貫,人物刻畫單純直接,功能性強。郭靖一味「蠢」,黃蓉一味「靈」,黃葯師一味「邪」。「笑傲江湖」全書諷刺政治,暗含許多影射,相比前期的小說人物刻畫方面也變得復雜。剛上大學的我思想比較激進,自然喜歡這種小說。然而成熟一些之後,再讀「天龍八部」,我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恢宏磅礴的氣勢。其他武俠小說算是涓涓細流,「天龍八部」則如同黃河奔騰一般呼嘯而下。
8. 著名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從最原始的經過幾次改編分別是哪一年和改變了哪些內容
三個版本:
1、舊版,一開始寫的那個版本,1963-1966年寫的,那時童姥的武功名稱叫什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是佛教中的,如來上天入地、唯我獨尊
2、新版,又稱三聯版,具體創作時間不明,應該是70-80年代,就是我們現在看的基本都是三聯版,很多經典內容都是出自於三聯版,童姥的武功也已經變成了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了
3、新修版,21世紀新修改的,新修版和新版孰優孰劣,不好說,比如,新修版把新版的幾個坑給填上了,但是新修版《天龍八部》里的夢姑形象完全被毀了,新修版描寫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我覺得比新版好,但是段譽娶曉雷,就又毀了,木婉清、鍾靈,好歹有感情基礎,曉雷是什麼?西夏公主的侍女,有什麼感情?娶曉雷完全是破壞段譽的形象!新修版的男主角變得更加花心了,比如袁承志、張無忌等,但是不要一起花心啊,居然把黃葯師寫成那個樣子!毀了我心目中東邪的形象!
童姥的武功變成了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已經完全從佛教脫離成了道教。
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不好說,就新版和新修版來說,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段金庸不同的思維,這也是人這一生,必定經歷的一段,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