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

發布時間: 2021-07-22 07:59:29

A. 羅立群的介紹

安徽廬江人。下過放,當過兵,做過警察、中學教師。曾在安徽省裴崗中學任教;1986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新聞出版界工作了近20年,曾出任一家出版社的總編輯。現任暨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已出版了《中國武俠小說史》、《中國劍俠小說史論》、《中國俠文化》、《談劍錄》等6種學術專著,1種學術譯著,主編過《中國武俠小說辭典》、《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叢書、《中國古典名著文庫》叢書,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2002年至2006年10月,任珠海出版社總編輯,古龍的經紀人,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資深研究古龍的專家。

B.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書籍目錄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序
原 序
第一章 緒論
一、俠的起源
二、俠與盜
三、武俠小說的演變
四、小說「武功」
五、武俠小說的新派與舊派
六、武俠小說與民族文化心理
七、俠士、武士、騎士文化異同及其文學比較
八、武俠小說的定名和范圍
第二章 武俠小說的雛形期
一、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的影響
二、最早的一篇武俠小說:《燕丹子》
三、魏晉小說中詭奇怪誕的俠客
第三章 武俠小說的成熟期
一、唐代武俠小說的繁榮
二、唐代武俠小說的內容
三、唐代武俠小說的藝術特徵
四、唐代武俠小說的地位和影響
五、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 明代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的內容
(二)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中的「武功」
二、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及《劍俠傳》
第五章 武俠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水滸傳》
一、《水滸傳》成書過程中的俠盜意識
二、 《水滸傳》與《史記瞄俠列傳》
三、梁山上的「盜氣」
四、水滸英雄的行俠特徵
五、真實而傳奇的武俠世界
六、俠的悲劇結局
七、《水滸傳》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章 武俠小說的盛行期
一、明末至晚清武俠小說總論
(一)社會環境的狀況為武俠小說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二)文學藝術形式的發展促使武俠小說興盛
(三)武術的空前極盛成為武俠小說急劇發展的重要動因
二、承《水滸傳》余緒的「忠義盜俠」小說
《禪真逸史》 《水滸後傳》 《後水滸傳》 《盪寇志》 《綠牡丹全傳》
三、武俠公案小說
《施公案》 《忠烈俠義傳》 《聖朝鼎盛萬年清》 四、幻想劍仙小說 《濟公全傳》 《七劍十三俠》
五、兒女英雄小說
《俠義風月傳》 《三門街》 《兒女英雄傳》
六、文言短篇武俠小說和《續劍俠傳》
第七章 武俠小說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民國年間武俠小說總論
二、武壇兩巨子「南向北趙」
《江湖奇俠傳》 《近代俠義英雄傳》 《奇俠精忠傳》
三、武壇三健將:姚民哀、顧明道、文公直
《四海群龍記》 《荒江女俠》 《碧血丹心》三部曲
四、奇幻絕倫的「劍仙」李壽民
《蜀山劍俠傳》
五、凄絕哀婉的「情俠」王度廬
《鶴驚昆侖》 《寶劍金釵》 《劍氣珠光》 《卧虎藏龍》 《鐵騎銀瓶》 《燕市俠伶》
六、「技擊派」大家白羽、鄭證因
《十二金錢鏢》 《偷拳》 《鷹爪王》
七、采擷眾長、自立門戶的朱貞木
《七殺碑》 《虎嘯龍吟》 《羅剎夫人》
第八章 推陳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俠小說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總論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概況
(二)海外新派武俠小說興起的原因
(三)對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總體評價
二、武林長者梁羽生
《萍蹤俠影錄》 《女帝奇英傳》 《雲海玉弓緣》
三、武林盟主金庸
(一)武功的不同凡響
(二)現實的深入思考
(三)人物的立意與創新
(四)價值取向與技巧運用
(五)庄諧參伍的獨特風格
四、江湖劍客:卧龍生與司馬翎
《天香飆》 《劍海鷹揚》
五、武林怪傑古龍
《楚留香傳奇》 《七種武器》 《多情劍客無情劍》
六、江湖闖將:溫瑞安、黃易 《刀叢里的詩》 《尋秦記》
第九章 生機無限的大陸新派武俠小說
一、大陸新派武俠小說創作總論
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一)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一階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馮驥才:《神鞭》
馮育楠:《津門大俠霍元甲》 《總統與大俠》
殘墨:《神州擂》 《追魂簫與無形劍》
(二)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二階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蕭鼎:《誅仙》 鳳歌:《昆侖》
滄月:《劍歌》 步非煙:《武林客棧?蠱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楊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劍》
司馬嘶風:《我是刀神》
後 記

C. 羅立群的基本情況

羅立群,男,1957年12月出生,安徽省廬江縣人。1977年至1980年在安徽師范大學蕪湖市師范專科學院學習。198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
1989年至2006年一直在新聞出版界工作。1999年擔任珠海出版社副總編輯,2002年擔任珠海出版社總編輯。
2006年10月調入暨南大學。編審,教授,碩士生導師。已出版學術專著5種,譯著1種,主編辭典、文集5種,在《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明清小說研究》、《紅樓夢學刊》、《社會科學戰線》、《文史知識》、《古典文學知識》、《南開學報》、《文學與文化》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中國武俠小說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國俠文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國游俠與西方騎士》(譯著),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年版。
《開創新派的宗師——梁羽生小說藝術談》,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
《梁羽生小說的藝術世界》,台灣知書房出版社1997年版。
《澳門》(與人合作),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談劍錄》,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武俠小說史》(修訂本),花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中國武俠小說辭典》(主編之一),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古龍作品集》(策劃、主編),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
《大俠與名探文叢》(主編之一),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共出版11輯。
《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主編),珠海出版社2004年版。
《中國古典名著文庫》(主編),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 《佛光掠影〈紅樓夢〉》,《紅樓夢學刊》2006 年第4期。
《古龍遺失作品問世始末》,《今古傳奇武俠版》,2006年9月版。
古代小說中的「劍術」描寫及其文化意蘊 》,《南開學報》2006年第6期。 《中國古代劍俠小說的發展及文化特質》,《文藝研究》2007年第12期。
《〈紅樓夢〉的雙重敘事及文化意蘊》,《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3期。
《〈紅樓夢〉與〈天龍八部〉》,《紅樓夢學刊》2008年第4期。
《古代小說中劍俠形象的歷史與文化探源》,《文學遺產》2009年第3期。
《明清長篇劍俠小說的演變及文化特徵》,《文學遺產》2010年第3期。
《清代文言劍俠小說概論》,《文學與文化》2010年第4期。 古代小說,武俠小說,編輯與出版。
獲獎情況
1991年,學術論文《武俠小說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響》獲全國通俗文學理論評論徵文優秀論文獎。
1992年,學術專著《中國武俠小說史》獲安徽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3年9月,責任編輯的《21世紀前沿科學技術普及叢書》榮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圖書類三等獎。

D. 中國古代,武俠小說產生的具體時間(哪朝哪代是哪個皇帝在位的第多少年公元多少年)

最早的與俠有關的是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和《史記刺客列傳》。
最早的武俠小說是《燕丹子》,具體成書年代不詳,魯迅認為是漢朝以前(《中國小說史略》),記載此書最早的是《隋書經籍志》。它講述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荊軻刺秦王發生於公元前227年,漢朝建立於公元前202年。所以按魯迅的說法該書應產生於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02年。
至於俠的起源,推薦你看易中天《帝國的惆悵》之《千年一夢》。簡單來說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士」演化而來,文士後來成為政客儒生,武士後來演化為武俠。
研究武俠及武俠小說推薦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

E. 求《中國武俠小說史》。羅立群寫的

沒看過 友情幫頂
推薦你看一本科幻小說 平機王 作者 卡通習練者
科幻小說《平機王》作者卡通習練者在工作之餘,認真研習小說和連環畫創作,為了給各位年輕的讀者朋友,有好的作品看。
年輕的讀者朋友們,你們一定要支持卡通習練者的創作,支持原創,支持所有為了中國大陸地區原創動漫事業發展而努力的人。
願我們中國大陸地區原創動漫事業的明天會更好

F.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作者簡介

羅立群 安徽合肥人。下過放,當過兵,做過警察、中學教師;1986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新聞出版界工作了近20年,曾出任一家出版社的總編輯。現任暨南大學珠海學院教授。已出版了5種學術專著,1種學術譯著,主編過《中國武俠小說辭典》、《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叢書、《中國古典名著文庫》叢書,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G. 讀一本中華經典、中外名著。用A4紙製作一份書籍簡評,內容包括書籍介紹—個人評價—向他人推薦三部分內容

關於《水滸傳》的研究的著述,截至到2005年10月,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關於《水滸傳》的書籍共639種,從《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搜索關於《水滸傳》的論文,從1979至2006年9月.大約有397,篇.研究和評論的角度可謂是立體的、多層面的:政治的、文化的、倫理的、司法的、宗教的,哲學的、神話的、民俗的,數理的等等:以及古今比較或中外比較研究、西方文論觀照之下的理解和闡述等等。新時期以來,金聖嘆關於《水滸傳的評點研究是《水滸傳》研究的重中之重。新時期以來,對《水滸傳》的研究呈現體系性、類型性和理論性等恃點。具體特點如下:

1.精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
傅惠生 華東師范大學 教授《宋明之際的社會心理與小說》
趙園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
2.文化的角度研究。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大陸學者
熱衷於文學作品的文化研究,掀起了一股「文化熱」。但是文化熱思潮中界
定的文化主要是精英文化,大多隻是局限於與「儒、釋、道,相關的闡發.《中國民間宗教史》中涉及了宋真宗、宋徽宗與《水滸》之間的關系。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
王齊洲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四大奇書與中國大眾文化》
王宜庭《紅顏禍水:《水滸傳》《金瓶梅》女性形象之文化思考》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
3.大眾文化的兔度研究,當代大眾文化思潮與人性論相結合.對《水滸
傳》的診釋又有了新的時代特色。2004年.十年砍柴的《閑看(水滸)字縫里
的梁山規則與江湖世界》出版,它雖然不是嚴格學術意義上對《水滸傳,的診
釋,卻是當代的杜會心理心態及「厚黑術,精神藉助吳思「血酬理論,對休滸
傳》進行的雜感式的評論和解讀,這也是《水滸傳》這部小說在當代的一種存
在方式.
4.武俠文化的角度研究。《水滸傳》與武俠小說、武俠文化關系的論述
主要有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劉若懇《中國之俠》、王海林《中國武俠小
說史略》、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劉蔭柏《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
陳山《中國武俠史》、淡江中文系主編的《俠與中國文化》、百正文《中國俠文
化史,、蔡翔《俠與義-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嗯公、王立《武俠文化通論》等,從
俠義文化的角度對《水滸傳》進行了論述,其中陳平原著作中探析了民間文
化精神與俗文學的敘事語法和價值體系,別具隻眼.2004年,王學寨繼承
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以及文人的「誨盜說、民國國民政府圍剿紅軍時候薩
孟武「流氓」說的觀點,正式提出了「遊民,說卜這一觀點早在1994年就已經
萌芽了,歷經十年思考,終於問世了,它在本質上與「誨盜」說和「流氓」說是
一致的.都是統治階級的權力話語,具體而言,「遊民」說是資產階級人性論
視野下對水滸文化和水滸精神的當代表達。
5.民俗的角度研究.王同舟《地煞天是水滸傳)與民俗文化)(黑龍江
人民出版社2003臘助宋人的一些筆記對《水滸傳》中宋朝的民俗文化進行
了整理和歸納,但是我認為休滸傳》主要反映了元朝的民俗,朱明兩代的民
俗在小說中當然也有,但不是主要的,因為小說作者進行創造的時候.即使
是對歷史故事的追蹤,文本中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主裂是作者生活的歷史時
代,而不是歷史故事發生的時代,這一點從魯迅的《敵事新編》中就看得清
趁,大禹治水時候,學者「OK"什麼的不就是當時現代生活的影子嗎?再如當
代歷史小說。也是如此。
6、敘事的研究。王平先生的《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分別從敘述者,
敘事角度、敘事時間、敘事邏輯、角色模式,敘事結構、敘事修辭、評點家的敘
事理論等八個方面對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具體到《水滸
傳》的敘事,王平先生是從「結構之道」與「結構之技勿來讓研究休滸傳》的
「綴段式,結構的:從「首尾接續式移、「中間包含式」和「左右並連式」等復合序
列來論述《水滸傳》的敘事邏輯的:從排比、反諷等方面論述《水滸傳》的敘事
修辭的。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第十一章是《水滸傳》的整體生命和敘事
神理「,共分五節,分別從宇宙意識參數敘事.敘事結構、敘事謀略和敘事視
角對《水滸傳》進行了敘辜學研究。李哲沫博士論文(仁三國演義》、(水滸傳)
的匆墓坎犬,椒甚從匆享學的角度研究《三國演力休滸傳》的。
7.傳播學研究。王麗娜的《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名著在國外》主要
是書目式的整理分類;1998年,王麗娜在《天津外國語學報》發表了《水滸
傳在國外》(上、下),為研究國外漢學家對《水滸傳》的研究提供了極大的方
便,但僅僅是綱目式的書目.在當前的條件之下卻很難找到原文來進行解
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再有施建業《中國文學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張弘《中國文學在英國》、曹衛東《中國文學在德國》等都從傳播學的角度涉
及到了休滸傳》在海外的傳播.2004年,宋莉華的《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
出版,它運用傳播學的觀點和視角對明消小說進行了系統的研究。20(場年
王平先生主編的《明清小說傳描研幻出版,其中專門列有一章談論((水滸
傳》的傳播》。
8.通史方面的研究。2002年黃霖等著述的《中國小說研究史》出版,這
部著作分為「文獻學與經史觀主導的研究期、評點學與小說論成熟的研究
期、方法論與小說觀新變的研究期(上、下)」三部分。
9.接受美學視野中的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中的《水滸傳》研
究、復旦大學高日暉2DD3年博士論文《水滸傳接受史研究》(2006年7月署
名高日暉、洪雁以《水滸傳接受史》為書名由齊魯書社出版)都是借鑒了接受
美學的理論對《水滸傳》進行了梳理和研究.其中《水滸傳接受史研燦主耍
是在接受關學的理論框架之下,按照朝代更替的時序對《水滸傳》的接受歷
史進行了「史述氣是借鑒西方文論對《水滸傳》進行的一種新的視角的研究.
綜上所述,在總體上來看注水滸傳,的研究一直在不斷進步,某些新的
發現、新的認識、新的思路等都自有其重要價值,並將成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H. 誰能給我《天涯明月刀》一書前面古龍自己寫的序

◆ 寫在《天涯·明月·刀》之前 ◆ 一

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俠小說非但不是文學,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說,對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來說,這實在是件很悲哀的事,幸好還有一點事實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一樣東西如果能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價值。

武俠小說不但存在,而且已存在了很久!

關於武俠小說的淵源,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從太史公的游俠列傳開始,中國就有了武俠小說。」這當然是其中最堂皇的一種,可惜接受這種說法的人並不多。

因為武俠小說是傳奇的,如果一定要將它和太史公那種嚴肅的傳記文學相提並論,就未免有點自欺欺人。

在唐人的小說筆記里,才有些故事和武俠小說比較接近!

《唐人說薈》卷五,張鷟的《耳目記》中,就有段故事是非常「武俠」的。

「隋末,深州諸葛昂,性豪俠,渤海高瓚聞而造之,為設雞肫而已,瓚小其用,明日大設,屈昂數十人,烹豬羊等長八尺,薄餅闊丈余,裹餡粗如庭柱,盤做酒碗行巡,自做金剛舞以送之。

昂至後日,高瓚所屈客數百人,大設,車行酒,馬行炙,挫椎斬膾,皚轢蒜齏,唱夜叉歌獅子舞。

瓚明日,復烹一雙子十餘歲,呈其頭顱手足,坐客皆喉而吐之。

昂後日報設,先令美妾行酒,妾無故笑,昂叱下,須臾蒸此妾坐銀盤,仍飾以脂粉,衣以錦綉,遂擎腿肉以啖,瓚諸人皆掩目,昂於奶房間撮肥肉食之,盡飽而止。

瓚羞之,夜遁而去。」

這段故事描寫諸葛昂和高瓚的豪野殘酷,已令人不可思議,這種描寫的手法,也已經接近現代武俠小說中比較殘酷的描寫。

但這故事卻是片段的,它的形式和小說還是有段很大的距離。

當時民間的小說、傳奇、評話、銀字兒中,也有很多故事是非常「武俠」的,比如說,盜盒的紅線,昆侖奴,妙手空空兒,虯髯客,這些人物酒幾乎已經是現代武俠小說中人物的典型。

武俠小說中最主要的武器是劍,關於劍術的描寫,從唐時酒已比現代武俠小說中描寫得更神奇。

紅線,大李將軍,公孫大娘……這些人的劍術,都已被渲染得接近神話,杜甫的《睹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其中對公孫大娘和她弟子李十二娘劍術的描寫,當然更生動而傳神!

號稱「草聖」的唐代大書法家也曾自言:「始吾聞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

「劍器」雖然不是劍,但其中的精髓卻無疑是和劍術一脈相承的,由此可見,武俠小說中關於劍術和武功的描寫,並非全無根據。

這些古老的傳說和記載,點點滴滴,都是武俠小說的起源,再經過民間評話、彈詞和說書的改變,才漸漸演變成現在的這種形式。



《彭公案》、《施公案》、《七俠五義》、《小五義》,就是根據「說書」而寫成的,已可算是我們這一代所能接觸到的最早的一種武俠小說。

可是這種小說中的英雄,大都不是可以令人熱血沸騰的真正英雄,因為在清末那種社會環境里,根本就不鼓勵人們做英雄,老成持重的君子,才是一般人認為應該受到表揚的。

這至少證明了武俠小說的一點價值——從一本武俠小說中,也可以看到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

現代的武俠小說呢?



現代的武俠小說,若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開始算起,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時代。

寫《蜀山劍俠傳》的還珠樓主,是第一個時代的領袖。寫《七殺碑》的朱貞木,寫《鐵騎銀屏》的王度廬可以算是第二個時代的代表。

到了金庸寫《射鵰》,又將武俠小說帶進了另一個局面。

這個時候,無疑是武俠小說最盛行的時代,寫武俠小說的人,最多時曾經有三百個。

就因為武俠小說已經寫得太多,讀者們也看得太多,所以有很多讀者看了一部書的前兩本,就已經可以預測到結局。最妙的是,越是奇詭的故事,讀者越能猜得到結局。

因為同樣「奇詭」的故事已被寫過無數次了。易容、毒葯、詐死,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頭」——這些圈套都已很難令讀者上鉤。

所以情節的詭異變化,已不能再算是武俠小說中最大的吸引力。

但人性中的沖突卻是永遠有吸引力的。

武俠小說中已不該再寫神,寫魔頭,已應該開始寫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應該有人的優點,也應該有人的缺點,更應該有人的感情。

寫《包法利夫人》的大文豪福樓拜先生曾經誇下句海口。

他說:「十九世紀後將再無小說。」

因為他認為所有的故事情節,所有的情感變化,都已被十九世紀的那些偉大的作家們寫盡了。

可是他錯了。

他忽略了一點!

縱然是同樣的故事情節,但你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寫出來的小說就是完全不同的。

人類的觀念和看法,本就在永不停的改變!隨著時代改變!

武俠小說寫的雖然是古代的事,也未嘗不可注入作者自己新的觀念。

因為小說本就是虛構的!

寫小說不是寫歷史傳記,寫小說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讀者感動讀者。

武俠小說的情節若已無法變化,為什麼不能改變一下,寫人類的情感,人性的沖突,由情感的沖突中,製造高潮和動作。

應該怎樣來寫動作,的確也是武俠小說的一大難題。

我總認為「動作」並不一定就是「打」!

小說中的動作和電影畫面的動作,可以給人一種生猛的刺激,但小說中描寫的動作就是沒有電影畫面中這種鮮明的刺激力量了。

小說中動作的描寫,應該是簡單,短而有力的,虎虎有生氣的,不落俗套的。

小說中動作的描寫,應該先製造沖突,情感的沖突,事件的沖突,盡力將各種沖突堆構成一個高潮。

然後你再製造氣氛,緊張的氣氛,肅殺的氣氛。

用氣氛來烘托動作的刺激。

武俠小說畢竟不是國術指導。

武俠小說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打人殺人的!

血和暴力,雖然永遠有它的吸引力,但是太多的血和暴力,就會令人反胃了。



最近我的胃很不好,心情也不佳,所以除了維持《七種武器》和《陸小鳳》兩個連續性的故事外,已很久沒有開新稿。

近月在報刊上連載的《歷劫江湖》和《金劍殘骨令》,都是十五年前的舊書,我並不反對將「舊書新登」,因為溫故而知新,至少可以讓讀者看到一個作家寫作路線的改變!

《天涯·明月·刀》,是我最新的一篇稿子,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不是能給讀者一點「新」的感受,我只知道我是在盡力朝這個方向走!

每在寫一篇新稿之前,我總喜歡寫一點自己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和感想,零零碎碎已寫了很多,拋磚引玉,我希望讀者也能寫一點自己的感想,讓武俠小說能再往前走一步。

走一大步。

一九七四、四、十七、夜、深夜。

舊雨樓·清風閣整理 轉載時請保留此信息

I. 羅立群的評古龍

永遠的古龍
在中國武俠小說史上,古龍的名字如同一顆閃亮的星星,光芒四射,分外耀眼。
古龍的生命雖然短暫,如流星一般劃過長空,轉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卻是恆星一般的引人注目,極盡光華。
金庸、古龍,孰優孰劣,「金迷」和「古迷」一直爭論不休,金庸內力深厚,古龍招式奇詭;金庸作品厚重,古龍作品空靈;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古龍作品奇崛浪漫。有人把金庸和古龍比作詩歌史上的杜甫與李白。杜甫被尊為「詩聖」,其作品通體皆備,深沉凝重,「地負海涵,包羅萬匯」(胡應麟評語)。李白號稱「詩仙」,奇思異想,天外飛來,警句妙語,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古龍就好比李白,可謂是中國武俠史上的雙子星座。台灣評論家胡正群說:「古龍之前無新派。」他認為真正的新派武俠小說應該從古龍算起,古龍之前的梁羽生、金庸等都沒有脫離傳統套路。這種觀點雖然有些絕對,但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和民國年間的舊派武俠小說相比,梁羽生、金庸的作品也在努力地創新、求變,尤其是金庸,更是不斷尋求突破,但他們的作品在整體上還是屬於對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所追求和表現的還是大家熟悉的文化氛圍、文體模式、美學風格。古龍則不同,他以求新、求變、求實破為創作宗旨,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束縛,從文體、語言、武功套路、人物刻畫,意境追求、美學情趣等各個方面予以全方位的「自我表現」,其小說文本既給武俠文學界提供了一種新的規范樣本,也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嶄新的閱讀天地。古龍有著非常明確的創作理念,他說:「武俠小說的確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這種形式已寫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要求變,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陳舊的固定形式,嘗試去吸收。……誰規定武俠小說一定要怎麼樣寫,才能算『正宗』!武俠小說也和別的小說一樣,要能吸引人,能振奮人心,激起人心的共鳴,就是成功的!」古龍為此身體力行,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遍觀新派武俠小說作家,如此執著、始終如一地求新、求變、求突破者,古龍之外,決無二人!古龍的成功,決非幸致。他的成功,除了他的才華和天賦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不安於現狀,勇於探索,力求創新的可貴氣質。
詩化、空靈的語言
古龍的成就是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的文體,而這種文體中最閃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語言,古龍小說有其獨特的語言特質。金庸小說的語言是典雅的、綿密的,古龍小說的語言是激情的、跳躍的。古龍小說長短句交錯,層次分明,節奏明快,讀來一氣呵成,氣勢強勁,很有散文韻味。在很多段落和場景描寫中,古龍都自覺地引入詩歌成分,即使是人物出場、比武打鬥等情節,古龍也表現出一種詩意的思維,以意象為依託,字里行間滲透著情感的張力。
白玉京並不在天上,在馬上。
他的馬鞍已經很陳舊,他的靴子和劍鞘同樣陳舊,但他的衣服卻是嶄新的。
劍鞘輕敲著馬鞍,春風吹在他臉上。
他覺得很愉快,很舒服。
——《長生劍》
有風。
風吹起了王風的衣袂。
陰森森的冷風,吹在身上卻沒有寒冷的感覺。
有霧。
凄迷的白霧,飄浮在王風的周圍,卻沒有阻礙他的視線。
——《血鸚鵡》
這類描寫,有詩的旋律,有散文的神韻,畫面生動,意境空靈,說它是散文詩一點也不誇張。詩性語言的靈活運用,是古龍小說最迷人的地方。除了語言的詩化、意境之外,古龍小說中還有許多精彩紛呈的驚人妙語,這些妙語是對人生況味的反復咀嚼而升華提煉出來的,完全可以當做人生格言來讀。
「每個人都有弱點,你只要能知道他們的弱點,無論誰都可以利用。」
「不論多曲折離奇的事,一說穿了,你就會發現它並不像你想像中那麼復雜。」
「自古以來,無論是誰想站在群山最高處,就得先學會如何忍受寂寞。」
如此豐富、如此生動、如此深刻的連珠妙語,古龍在小說敘事中隨時隨地任意揮灑,足可以證明古龍對人生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對生活和生命的深切體驗,以及他在語言表達方面的靈動才氣,在創作過程中的情感宣洩。
奇崛詭異的情節
小說情節是小說人物性格的發展史,是小說中事物發展及人物關系串成的關系鏈條,也是讀者津津樂道和小說賴以成功的重要元素。著名的小說家都是編織情節的能工巧匠,古龍更是情節設置的絕頂高手。懸念設置和出人意料是古龍小說情節的重要特徵。「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血鸚鵡》、《風鈴中的刀聲》、「小李飛刀系列」都是懸念重重,一片迷霧,讓人看不清猜不透。古龍利用懸念抓住讀者的好奇心,古龍揭示懸念,向讀者展現事件的變幻不定和因果關系。在懸念的解答過程中,各類人物各種力量相互牽制,引發沖突,推進情節,讀者也沖破迷霧,走出困境,獲得極大的審美情趣和閱讀快感。古龍是編排故事的高手,他創造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故事,故事的發展和結局往往出人意料。誰能想得到《血海飄香》中真正的兇手竟是楚留香最好的朋友?誰能想得到《獵鷹》中神捕凌玉峰竟是殺人集團中的一員?誰能想得到《圓月彎刀》中那個又溫柔又文靜又美麗的少女謝小玉竟是個大魔頭?誰能想得到《血鸚鵡》中那個惡魔的傳說竟有那麼復雜的關系、那麼悲慘的結局?而《賭局》中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的情節演變和故事結局更是讓人想不到。
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這是古龍小說贏得讀者的制勝秘訣。
古龍小說的故事大部分沒有歷史背景,有人認為這是「藏拙」,有人認為這是當時台灣的時代氛圍所致,而我則更確信這種寫法是古龍自由揮灑的性格選擇。在這種歷史空白的故事中,古龍更關注人性的發展、沖突,生命的本能狀態。當我們沉浸在古龍營造的故事氣氛中,攀登奇峰,跋涉曲折,感受離奇,經歷恐懼的同時,我們也能感覺到作者對世道不公的控訴,對自然人性的呼喊,我們甚至會覺得整個故事就像一個寓言,寓示了人生永恆的真諦。古龍小說的故事情節,奇崛詭異,大有深意,不僅好看,而且耐看。簡約無形的武功 與梁羽生、金庸筆下那種有板有眼、名實俱存的武功套路不同,古龍筆下的武功是有名無形,玄妙無招,若隱若現,一片空靈。小李飛刀,例不虛發;西門吹雪,劍出人亡;丁鵬魔刀,隨手一揮,刀光飛起,轉瞬即逝;陸小鳳的手指能挾住天下任何兵器,決不會失手。…… 老子《道德經》雲,「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佛教認為諸行無常,諸法皆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古龍的「無招之招」暗合了東方哲學的文化底蘊。一刀定勝負,一劍扭乾坤。古龍筆下,高手對決,沒有任何花拳綉腿,沒有一點多餘的套路,勝負只在一招。這一招是生命在極限狀態下的奮力拚博,其生命躍動是無比強烈的,極其絢麗的,它飽和了對生命的全部追求,一剎那的輝煌凝聚成永恆。古龍的武功講究攻心為上。高手決戰,雙方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姿勢,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站立的風向,周圍的環境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不容有絲毫的差錯。《大沙漠》中,楚留香與石觀音過招,楚留香有意打碎了鏡子,使顧影自憐的石觀音心情委頓,終致失敗。雙方的心理變化成了勝負的關鍵,氣餒者,失去自信心者,即便武功高過對方也必敗無疑。古龍在《風雲第一刀》中認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無人無我,物我兩忘」,這是武功的化境,武學的巔峰。這種武功化境,實際上是一種禪境的表現。高手在決戰之前,返觀練意,精神內守,靜若處子,其實是蓄勢待發,暗藏殺機。此時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動靜不二,構成了武功高手的禪的心靈狀態。這種靜穆的觀照和飛動的生命構成了古龍武功藝術的二元。我們讀金庸小說,其武功描寫給人是充實,練功生涯似乎經歷了人生的各種境界,充盈無比;而在古龍小說中,武功的境界是空靈,它趨向簡約,然而於簡約中包孕著無窮的生機!
寂寞慷慨的人物
古龍筆下的男主角,大多是漂泊天涯的浪子。李尋歡、楚留香、陸小鳳、江小魚、蕭十一郎、傅紅雪、阿飛、馬如龍、卜鷹、胡鐵花、丁鵬、王風等等,他們身世飄零,經歷悲苦,性格孤傲,情感寂寞。他們或是不被世人理解,或是遭受惡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沒有家。缺少溫暖,獨自承受著世人的白眼和風雨的煎熬。他們是世俗社會的棄子,是世人眼中的叛逆。盡管遭遇不幸,命運凄慘,但是他們天生傲骨,意志堅強。面對誣陷和歧視,他們將悲苦藏在心中,默默地忍受,耐心地等待時機;面對困難和強敵,他們不屈不撓,沉著冷靜,以巨大的勇氣和超人的智慧去應對。他們是生活的強者,是命運的主人,是反抗黑暗的勇士,是呼喚正義的英雄。
由於遭遇不公,沒有溫情,古龍筆下的英雄大多落落寡歡,心情沉鬱,性格孤辟,但是他們並沒有厭世悲觀,仍然固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們寬容,無私,富有同情心,重情義,重友誼,講道義。他們為朋友肝膽相照,答應朋友的事,哪怕是刀山火海,也義無反顧地實踐諾言。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人性中最美好最令人神往的品質。
古龍筆下的女主角,都是艷麗絕世,性感動人。書中人物常常發出感嘆:「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美麗的女人。」沈璧君、蘇蓉蓉、丁靈琳、風四娘、蝶舞、蘇櫻、林仙兒、上官小仙等等,都是這樣美麗的女人。她們或者文靜,柔美,高貴,或者活潑、純潔、善良,或者神秘,或者潑辣。總之,古龍筆下的女人是詩意化的,理想化的。她們猶如一道陽光,給讀者帶來溫馨;猶如一片大海,給故事添上迷濛;猶如一個美夢,似真似幻;猶如一束鮮花,香氣誘人。美人惜英雄,美人重英雄,她們敢愛敢恨,身心明朗,柔情萬千,感情細膩,即使是反面角色,詭計多端,邪惡陰毒,只要美麗,我們對她們都恨不起來。因為古龍在描述她們的劣行時,經常觸及她們的情感深處,向讀者展現她們無奈、凄苦的心境,多少引起我們一點同情。古龍筆下的女性形象是他浪子情懷的真實表達。古龍筆下最令人憎惡的是連城璧、柳若松之類的正人君子。他們出身名門,溫文爾雅,其實內心奸詐,陰險惡毒。他們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暗行男盜女娼,他們在熱心助人的假相中包藏禍心。這種人物在書中出現,是古龍對善良世人的警示,對社會偽相的揭露,其中有著可貴的生活真理。

J. 《水滸傳》研究 有哪些主要的、主流的、重要的著作呢

品讀水滸傳,段啟明;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施耐庵,羅德榮,金聖嘆;水滸傳源流考論,陳松柏著;名家評點《水滸傳》,羅貫中,施耐庵,詹紅旗;胡適魯迅解讀<水滸傳>,以及《水滸傳》資料匯編。

熱點內容
花火系列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17 17:11:27 瀏覽:987
男主是醫者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7 16:49:32 瀏覽:806
修真世界小說txt免費閱讀下載 發布:2025-07-17 16:48:55 瀏覽:54
找本好看的黑道小說 發布:2025-07-17 16:42:53 瀏覽:978
關素衣霍聖哲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7 16:41:56 瀏覽:147
推薦幾本好看的破案的小說 發布:2025-07-17 16:36:12 瀏覽:404
好看的小說男女主角名字大全 發布:2025-07-17 16:35:07 瀏覽:999
三國系統爽文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5-07-17 16:15:56 瀏覽:411
末和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7 15:46:35 瀏覽:521
女主是蘿莉穿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7 15:45:28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