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光緒北大講話網路小說

光緒北大講話網路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23 11:50:28

① 所謂光緒皇帝在京師大學堂開學時的講話到底是真是假,語出何處

光緒皇帝真的有這個講話嗎?首先講話時間就有矛盾,多數文章確定在光緒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有的文章改為光緒二十年,這些年代都還沒有京師大學堂呢!
光緒講話除了一個『朕「以外,都是用口語來表達,這可能嗎?
查遍史料文獻上都沒記載這個講話,我特別去查閱了郭廷以的《中國近代史綱》、民國清史館編修的《清史稿》等。
仔細檢查所謂講話的出處,才發現它原來是出自網路小說《一個人的甲午》,裡面的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無恥莫過於無知和第二十四章心中之賊,而且一字不差。小說非常具有想像力,但卻把時間都搞錯了。
雖然沒有這個講話,但不能否認,京師大學堂是光緒皇帝一手創辦的。
光緒帝在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下詔《明定國是》,開始了一場變法運動。 在所頒《明定國是》詔書中,光緒皇帝極其突出地強調了創建京師大學堂的問題。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正式下令,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1898年9月21日,僅經歷了103日變法就告終。慈禧太後重新當政,迫不及待地罷行新政。除了京師大學堂繼續保留外,其他變法維新的舉措都被廢除。根據《 光緒事典 》所記,京師大學堂的開學日是在1898 年 12 月 31 日,當時他早已軟禁於瀛台,怎麼還可能出來講話?

② 「100年前光緒皇帝在北大的講話」是真實歷史嗎

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主要內容有: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政治上,廣開言路,開放報禁,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於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③ 光緒北大講話是真的嗎

出處是一清穿網文。。起點小說《一個人的甲午》講穿越後的yy 被有心人斷章取義
真實歷史上:京師大學堂1898年12月17日新創開學,同年9月21日,光緒已被慈禧軟禁

④ 蔡元培《在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原文

五年前,嚴幾道先生為本校校長時,余方服務教育部,開學日曾有所貢獻於學校。諸君多自預科畢業而來,想必聞知。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載,諸君較昔當為長足之進步矣。予今長斯校,請以三事為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敗,以求學於此者,皆有做官發財思想,故畢業預科者。

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干祿之終南捷徑也。因做官心熱,對於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淺深,惟問其官階之大小。

官階大者,特別歡迎,蓋為將來畢業有人提攜也。現在我國精於政法者,多入政界,專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請教員,不得不聘請兼職之人,亦屬不得已之舉。究之外人指摘之當否,姑不具論,然弭謗莫如自修,人譏我腐敗,問心無愧,於我何懼?

果欲達其做官發財之目的,則北京不少專門學校,入法科者盡可肄業於法律學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業學校,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趨正軌,諸君肄業於此,或三年,或四年,時間不為不多,苟能愛惜分陰,孜孜求學,則求造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發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平時則放盪冶遊,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

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藉此活動於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度,學問毫無,是自誤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敗。

即在今日,吾人對於當軸多不滿意,亦以其道德淪喪。今諸君苟不於此時植其基,勤其學,則將來萬一因生計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講席,則必貽誤學生;置身政界,則必貽誤國家。是誤人也。誤己誤人,又豈本心所願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於諸君者一也。 二曰砥礪德行。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

諸君肄業大學,當能束身自愛。然國家之興替,視風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設想。故必有卓絕之士,以身作則,力矯頹俗,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勵人。

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諸君終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無娛樂之事,必感身體上之苦痛。為諸君計,莫如以正當之娛樂,易不正當之娛樂,庶幾道德無虧,而於身體有益。

諸君入分科時,曾填寫願書,遵守本校規則,苟中道而違之,豈非與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謹嚴。此余所希望於諸君者二也。 三曰敬愛師友。教員之教授,職員之任務,皆以圖諸君求學便利,諸君能無動於衷乎?自應以誠相待,敬禮有加。

至於同學共處一室,尤應互相親愛,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開誠布公,更宜道義相勖,蓋同處此校,毀譽共之。同學中苟道德有虧,行有不正,為社會所訾詈,已雖規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勸勉也。

余在德國,每至店肆購買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價接物,互相稱謝,此雖小節,然亦交際所必需,常人如此,況堂堂大學生乎?對於師友之敬愛,此余所希望於諸君者三也。 余到校視事僅數日,校事多未詳悉,茲所計劃者二事:一曰改良講義。

諸君既研究高深學問,自與中學、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員講授,尤賴一已潛修。以後所印講義,只列綱要,細微末節,以及精旨奧義,或講師口授,或自行參考,以期學有心得,能裨實用二曰添購書籍。本校圖書館書籍雖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廣為購辦,必不足供學生之參考。

刻擬籌集款項,多購新書,將來典籍滿架,自可旁稽博採,無虞缺乏矣。今日所與諸君陳說者只此,以後會晤日長,隨時再為商榷可也。

(4)光緒北大講話網路小說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斗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

⑤ 光緒在京師大學堂的演講是真的嗎

1898年戊戌變法,經光緒皇帝下詔,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東街(原馬神廟)和沙灘(故宮東北)紅樓(現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1898年到1912年間所使用的名稱。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和陸軍學校的一片沉寂不同,京師大學堂的開學儀式隆重之至。光緒不僅親自為京師大學堂題寫了校名,還在開學這天率著軍機大臣、各部尚書一同出席,規格禮遇之高,著實罕見。就連《紐約時報》駐遠東的記者懷特,也通過美國公使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申請,希望開學儀式這天能參加。光緒當即同意,並且表示凡是願意參加的西方記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都要大力提供方便。

而開學的前三天,似乎唯恐沒有人知道,光緒還特意囑咐杜懷川刻印了一批傳單,滿北京城都貼滿了。一時之間,整個北京城像炸了鍋一樣,大小官員和市井百姓都是議論紛紛,這個京師大學堂究竟有何魔力,竟然會引得皇上和朝廷如此重視。

舉行完隆重熱烈的相關儀式後,光緒並沒有立即離去,而是要孫家鼐將所有的學子們都召集到京師大學堂的禮堂裡面,光緒要做戊戌變法和有關改革開放的重要形勢報告。本博秦全耀認為光緒這位前中國國家領導人,老一輩君主立憲改革家,他在有生之年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主要內容有: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政治上,廣開言路,開放報禁,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於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禮堂裡面黑壓壓的沾滿了將近一千名學子,各部官員和京師大學堂的教習們站在兩側,見皇上進來後,都跪伏在地上,三呼萬歲。

站在人群中的懷特也微微彎下腰去,按照西洋的禮節鞠躬行禮,目光卻帶著些許的激動,望著緩緩走到人群前面的那個年輕的皇上。

這是懷特第一次見到光緒皇帝,也正是從這一刻起,這位《紐約時報》駐遠東的記者,掀開了他記者生涯中最為精彩和燦爛的一頁。從一個報道遠東奇聞異事的普通記者,轉變成為打開中國這個神秘而古老國度的西方媒體的第一人。

很多年後,這位後來伴隨著光緒皇帝度過了無數驚心動魄的歷史關口,和這位皇帝結下了深厚情誼的懷特,在他紐約的家中寫道:

那是北京深秋一個明亮的上午,在中國近代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京師大學堂內,我第一次見到了光緒皇帝,這個古老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那時候,這個國家的實際權力還掌握在頤和園裡面那個日漸衰老的太後,和她所信任的一大幫官員手中。而這個年輕的皇帝卻選擇了在這個深秋的季節,從神秘的紫禁城中走了出來,走進了他一手開創的這所大學裡面。

他看起來有些瘦弱和蒼白,嘴角帶著一絲淺淺的但卻是無比自信的笑容走到人群前面,平靜的注視著下面的人群。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我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這個年輕人,竟然會是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國家的皇帝,也無法理解,他臉上那份自信和從容來源於何處。

而此刻,當我撰寫這本回憶錄的時候,我的目光似乎又一次穿過了重重的歷史迷霧,停留在當年那位年輕皇帝的身上。這一刻,盡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我卻忽然發現我其實從來都沒有真正了解這位皇帝,就像我第一次見到他的那個瞬間一樣,心中充滿了茫然、好奇、迷惑和震驚

站在人群前面,光緒沉默了片刻後,徐徐說道,今天是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的第一天,所謂學堂,在朕看來就是研習學問的地方。雲軒閣我們的古人有一個傳統叫作,坐而論道,今天,朕就和你們論一論這世間的道。

說罷,光緒抬起右手輕輕的往下壓了壓,大家都坐下吧,朕也坐下。

眾人遲疑了片刻,都紛紛席地而坐,目光有些疑惑的望著前面的皇上。一旁的太監也端過來一把放有明黃色座墊的椅子,光緒一提衣襟下擺,靜靜的坐下說道。

朕從識字開始,朕的老師就在教授朕為君之道,朕親政後,也在不斷學習治國之道。世間的道或許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國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大道,什麼才是讓國家振興之道!

這次開辦京師大學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質疑,大家也都清楚,這其中還死了人。死的這個人叫王長益,朕一直在想,他為什麼會死呢?又是誰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幾百年前,也有一個姓王的人,叫王陽明,這個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朕以為,王長益之死,就是死於心中之賊!而這個賊,不僅在他心中,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要論清世間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這心中之賊。

王長益,因為家貧如洗,在科舉上面又是幾番落第,頗不得意。這次聽說就讀京師大學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貼,將來畢業後還能謀得一個實缺,左思右想後,雖然心裡也並不是十分情願,但還是到京師大學堂報了名。不曾想,他的這一舉動卻惹來了同住在旅店裡的其他學子們的譏諷和嘲笑。王長益為人忠厚老實,也不善言詞,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對這些人的謾罵更加不敢還擊,只是左躲右閃,盡量迴避和那些學子們見面。誰料到有一天晚上,那群學子們在店中飲酒作對,一時興起,竟然在王長益的床頭貼了副對聯。上聯是: 孝悌忠信禮義謙,下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這副對聯的上聯缺了一個恥字,意思是罵王長益無恥。下聯少了一個八,忘八,意思就是罵王長益是王八。那個時代的讀書人名節觀念甚重,王長益的面子又比較薄,再加上心胸不夠開闊,受了這些天無數的氣,心裡郁結難遣。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想到科舉失意,就讀京師大學堂又招致如此的侮*,一時氣憤之下,竟然用床單在房間裡面懸梁自盡了。

坐在下面的學子們隱隱的發出一些竊竊私語的聲音,光緒淡淡一笑,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然而這個心中之賊究竟是什麼呢?在朕看來,這第一個賊就是偽善!平常大家學習程朱理學,學到的無非是,存天理,滅人慾。可是翻翻我們的歷史,歷朝歷代,靠聖人之學,仁義道德當真就能夠治國平天下了?滿口仁義道德是無法挽救一個國家的危亡的,你們想想,你們所學的四書五經、你們苦苦研習的八股文,能夠抵抗洋人的堅船利炮嗎?能夠改變貪腐橫行,土地兼並,流民千里,國家積弊叢生的局面嗎?重名節而輕實務,這裡面隱藏著的其實就是虛偽和虛弱。再說說你們,如果這次朝廷沒有下旨,讓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畢業後,能夠享有科舉及第的待遇,你們能棄科舉而就新學嗎?朕不是責怪你們,朕只是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明白,道德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也根本不了一個國家的命運,空談道德仁義,就是世間最大的偽善。

這第二個賊,就是守舊。說到這一點,朕想把17年前李鴻章寫給恭王信里的一段話念給大家:中國士大夫沉浸於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致所用非所學,所學非所用。無事則嗤外國之利器為奇技術巧,以為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以為不能學17年前李鴻章的這些話,至今仍然讓朕感慨啊。17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的士大夫,乃至我們這個國家依然如故。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今日的世勢,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只會讓我們這個國家越來越落後,越來越衰弱。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所以朕今日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朕為什麼堅持要開辦這個京師大學堂,就是希望在座諸君,能夠破除我們心中之賊,以國家強盛為己任,不驕狂,不自卑,正視現實,發憤圖強。

整個禮堂內鴉雀無聲,連最初的竊竊私語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凝重的讓人窒息的沉默。

⑥ 現在網上傳的 《一百年前光緒在北京大學的講話》是真的嗎

是真的,那時候的北京大學還叫京師大學堂,光緒確實去視察了,現場做了講話。

⑦ 121年前光緒帝在北大發表講話,震驚在場的美國人,說了些什麼

如今國內公認的兩大最高學府,分別為清華大學跟北京大學,都擁有極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在民國歷史上,清華大學因「終生校長」梅貽琦先生,似乎更加精彩;但時間線若推回高校們剛成立的時候,無疑是北大更為矚目。

光緒帝最後的那句結語,不僅在當時發人深省,哪怕放到如今來看,依舊是良言警句:「不驕狂,不自卑,正視現實,發憤圖強 !」

⑧ 光緒帝到北大講過話,是真的嗎

光緒帝在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下詔《明定國是》,開始了一場變法運動。 在所頒《明定國是》詔書中,光緒皇帝極其突出地強調了創建京師大學堂的問題。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正式下令,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1898年9月21日,僅經歷了103日變法就告終。慈禧太後重新當政,迫不及待地罷行新政。除了京師大學堂繼續保留外,其他變法維新的舉措都被廢除。根據《 光緒事典 》所記,京師大學堂的開學日是在1898 年 12 月 31 日,當時他早已軟禁於瀛台,怎麼還可能出來講話?
是小說杜撰的。

熱點內容
高質量言情小說 發布:2025-06-28 23:22:15 瀏覽:167
男軍官言情小說 發布:2025-06-28 23:16:02 瀏覽:353
校園小說後宮類似超級學生 發布:2025-06-28 23:15:07 瀏覽:354
有什麼好看的隨身空間小說嗎言情的 發布:2025-06-28 23:09:29 瀏覽:308
大地聽書 發布:2025-06-28 23:09:14 瀏覽:583
有聲小說校園全能高手下載 發布:2025-06-28 23:08:01 瀏覽:891
梅姨反特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6-28 23:02:50 瀏覽:152
完結後宮現代修真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6-28 23:00:11 瀏覽:310
最玄幻小說完結排行榜 發布:2025-06-28 23:00:09 瀏覽:830
皇帝肉皇後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6-28 22:58:24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