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古楓武俠小說

古楓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26 19:24:48

Ⅰ 古典武俠小說

金庸全傳
神墓

Ⅱ 請問 有誰知道 一部 古代言情武俠小說(非穿越)的書名

《笑傲紅塵》《邊塞風霜》《淺醉雲邊》

感想:武俠大作,作者的文筆考究,有點古龍的影子,主角甚至常常讓我想起萍蹤俠影里的張丹楓和雲蕾。我不常看正統的武俠,只看過金庸的大部分作品還有點古龍和梁羽生的作品,所以這已經是我眼裡的極品了,值得打六顆星的作品,看完以後有一段時間里看什麼文都覺得小白。看完了以後幾個禮拜還想回頭寫長評的文,可惜總是沒有什麼時間。
文里江湖上幾大幫派,每個幫派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故事。看前面三分之一,覺得列雲楓是主角,到後來又覺得他只是眾多主角里戲份比較多的一個。故事常常是兩三條支線一起展開。玄天宗的宗主是天下第一高手澹臺玄,為了救被打入大牢里的徒弟上京城,路上遇到了在街上作惡的小王爺列雲楓,於是路見不平狠狠教訓了他,沒想到被他請進了王府,做了他的師父。澹臺玄的幾個徒弟各個身世復雜,牽扯到前朝往事,現世更是謎團重重。澹臺玄自己過往的情事和師父謝神通那一輩就傳下來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債都等著被解開。好不容易林瑜的身世問題有些眉目,機靈古怪的女主澹臺夢終於登場。澹臺夢和列雲楓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一碰上自然心有靈犀。兩人就像是天生一對,一個眼神就已經探知到彼此的想法,別人完全融不進他們的世界。離別谷的少谷主印無憂一向殺人不眨眼,但還是心甘情願跟在澹臺夢身邊,叫她滄海,默默當好她口中的「兄弟」。第一部里列雲楓已經察覺了澹臺夢對自己是特別的,兩人並不是一見到就乾柴烈火,在相處過程中不知不覺已是特別。列雲楓沒了澹臺夢就只是一個等待皇帝賜婚的小王爺,偶爾在江湖探探水,最終還是會回到朝堂。澹臺夢沒了列雲楓可能會永遠屈服於命運,在痛苦掙扎中喁喁前行,壓下對所有人的情感默默等待生命終結。
第二部的邊塞風霜把故事情節又展開了一個層面,這次加入了十里閻羅王下面的魅火教,全是女子的幻雪宮,兩個慕容世家,掌管水運的長春幫,一段過去的往事又被緩緩揭開序幕。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個故事。而澹臺夢也答應為了列雲楓,好好活下去,要找到法子解開身上的邪神之降。結局很美好,澹臺夢和列雲楓總算是認清了感情,在最後成了親。
說作者有些大師風范,是因為她筆下的人物性格之復雜,不說主角列雲楓,光說澹臺玄就能寫出滿滿幾千字的長評,就收徒這件事,他三番兩次的拒絕收徒,之後嘴硬心軟的打了板子後熬湯,之後有意收徒,再因為怕連累拒絕。文里出現的人有起碼幾十個打醬油的倒真沒幾個,個個都有故事,每個人的故事加起來,再千絲萬縷的聯系起來,就成了作者筆下的笑傲紅塵。

Ⅲ 古龍武俠小說十大劍神都有誰

古龍的武俠小說,也是得到了很多人喜愛。在他的小說里,很多的人都用劍。劍在兵器排名上,是很靠前的,號稱是百兵之君。所以很多的正面人物,都喜歡佩劍,而不是用刀。在古龍的那些小說里,對用劍的高手進行排名。而排在榜首的,當屬西門吹雪了,這是很多人都認可的,其他的也是按照實力排名,下面就來介紹下十大劍客的排名

西門吹雪(第一)

西門吹雪以劍法超絕立足江湖,生性冷僻,其人不苟言笑,嗜劍如命,取人性命在電光火石之間,把用劍殺人升華成一種藝術。和白雲城主在「紫禁之巔」決戰後,其劍法,已達到「無劍」之境,即使掌中無劍,森寒的劍氣無處不在,人已與劍融為一體,已達到無人可及的劍道顛峰,他劍道的神韻,不在於迅雷般的拔劍,一擊必殺的威力,而在於收回長劍時,劍鋒上慢慢滑落的一串血花,那些總想追上他的人永遠也達不到他的境界,以劍證道,稱之為劍神也不未過,領榜十大劍客之首理所當然!

以上排名僅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Ⅳ 比較好看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說起武俠小說,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庸和古龍。金庸和古龍確實經典,但是在他們之外,也有很多的經典著作等待我們去閱讀,今天稍微舉幾個例子。

卧虎藏龍

‍‍作者王度廬。因為導演李安將此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卧虎藏龍》而使這本小說名聲‍‍大噪。故事的主角是玉嬌龍,她武功高超,在新疆偶遇沙漠大盜羅小虎,與之相惜相愛。回到京城之後,玉嬌龍為了維護家庭的聲譽,不得不嫁給魯翰林,但又始終與羅小虎割不斷情絲。最後玉嬌龍假裝跳崖殉母,離家出走。玉嬌龍與羅小虎相見後,悲喜交加,但又不願作盜婦。翌晨,玉嬌龍悄然離去,孤劍單騎走大漠。在那麼多的女性之中,玉嬌龍是最特殊的一個,她叛逆,沒有完全依附男人,在女性覺醒意識的層面已經超過了金庸和古龍。‍

Ⅳ 古代武俠言情小說

《弓簫緣》 文 / 小椴那是一把烏胎鐵背犀把弓,弓長二尺有七,弦是羊筋的,弓背烏黑、弓弦銀白,這時正平平地躺在一方粗糙的羊氈地毯上。地毯頂是個將近一人來高的帳蓬,那帳蓬也是羊氈的,染成含混的青色。毯上這時正坐了一個十*歲的少女,用一塊細布把那把弓細細地擦著,她的手背和弓背的鐵胎泛出不同質地的光澤。那少女左手擺弄著一支小箭,聽著帳外低嗚的風聲與雜沓的蹄響,抬起頭不由出了會神,腦中忽有些綺旎地想:四月二十的跑馬節就快到了,到時、這支小箭如果射出,會射中什麼人嗎?——會……射到她中意的嗎……
《風雲劫》文 / 唐小珊江湖新崛起一個門派——風雲堂,堂中往生門下弟子自幼習武學醫,立誓要為江湖正義出一份力,當他們學成下山後,身處暗流激涌的江湖,面對人性的詭詐與罪惡,面對人生的愛情與離別,他們還會恪守最初的信念嗎?敬請收看唐小珊最新力作——《風雲劫》。
《亂世離歌》 文 / 人倚畫樓
她本是居於山中的仙子,命運的洪流將她推入滾滾紅塵之中。
皇恩隆寵,豪門尊榮,刀光劍影,烽火硝煙------
帝都里的荷塘月色,邊關上的大漠風沙,黑水城的神秘寶藏------
在命運的洪流下苦苦掙扎的幾個男女,縱然情深似海,終究逃不脫命運的捉弄,千山萬水,離恨如歌。
望斷天涯,誰是那個騎著白馬的王子?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離歌兩行淚,不知何地再逢君!

《青 龍 愁》 文 / 幻想品
柳花長街。
長街上。
街上沒有一個人,沒有一絲風。只有不遠處,一條惡狗一動不動趴在柳蔭下。
龍魁大步流星走在街上,任他赤露的背脊在九月毒辣的驕陽下曝曬。滿腔的怒火剛化成滾燙的汗,又在瞬間蒸發。
尤雨始終在離他五尺開外處跟著,若即若離。
他彷彿聽見龍魁憤怒的喘息漸漸在這悶熱的晌午變得模糊疲憊沉重。

看下這幾本吧,都是我在紅袖添香看過的武俠言情小說哦。

Ⅵ 古典武俠小說的成就

六、「新派」武俠之昌盛及沒落

武俠小說之所以有新、舊兩大派的說法,大抵是由新、舊文學之分而來。故范
煙橋著《民國舊派小說史略》特加點明:「舊派」主要是指章回體小說。然而此一
界定對於武俠小說而言,並無太大意義;因為凡是長篇武俠小說必分章回,無論其
為對偶、孤句或是長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

那麼所謂「新派」武俠小說究竟何所指?筆者認為理應以作品的內容所表達的
新思想、新觀念及新文學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就此來看五十年代以後號稱「新
派武俠小說創始人」的梁羽生作品,實在「新」得有限而不能成「派」。其所以獲
此不虞之譽,蓋因當時香港傳播界竭力宣傳鼓吹,以有別於大陸全面禁止的「舊派
」武俠小說或香港本地泛濫成災的「廣派」武俠小說而言。

惟不可否認,自梁羽生、金庸先後崛起香江,武俠小說即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
所發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
、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而台灣方面則聲勢浩大,計有郎紅浣、成
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
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古龍、陸魚、上
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
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秦紅、獨孤紅、溫瑞安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後
排序);雲蒸霞蔚,極一時之盛。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並不多,
今擇要評介於次:

「名士派」武俠先驅——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一九二五年生,廣西蒙山人。嶺南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
《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史造詣頗深。一九五四年陳氏以「梁羽生」為筆名,初於
《新晚報》發表中篇武俠連載小說《龍虎鬥京華》;其所用楔子、回目、筆法無一
不「舊」,甚至部分故事情節、人物亦明顯套自白羽《十二金錢鏢》。繼寫《草莽
龍蛇傳》,亦復如是。然與當時流行的「廣派」武俠小說相較,卻令人有一新耳目
之感——這大概是標榜「新派」唯一能成立的理由。

梁羽生對此並不諱言,自承:「白羽的小說寫民初各階層人物,因為作者本人
入世極深,寫來細膩,最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看。可是我受生活經歷的限制,氣質
又完全不同;要走『正統』道路嗎?肯定不成功。於是只好自己摸索,走一條浪漫
主義的路了。」因有《七劍下天山》之作。

《七劍下天山》據說是梁羽生取材於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牛虻》中的部分情節
,而寫天山派凌未風、易蘭珠等男女弟子闖盪江湖、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全書共
三十回,都四十餘萬言;由於其楔子所提到的少俠楊雲驄出場便死,疑雲重重,乃
另作《塞外奇俠傳》交代,是為前傳;而書中又提及武當大俠卓一航與玉羅剎之間
的情孽糾纏,曲折離奇,不遑細述,遂再作《白發魔女傳》以補述前情。於焉這三
部小說形成系列作品,而《七劍下天山》(一九五五年)則邁開了梁羽生《浪漫武
俠》的第一步。

嚴格說來,《七劍下天山》受到「北派五大家」的影響很深,無論是演武、寫
情或江湖切口、獨門暗器,在在有脈絡可尋,甚至還生吞活剝地大段抄襲白羽《十
二金錢鏢》。但梁羽生隨機生發、借力打力,亦有不同前人之處;並由此建立其小
說創作基型,兼具三大特色:

一、開名士派武俠新風——從其處女作《龍虎鬥京華》起,每書卷首例置一闕
詞以寄慨;至《七劍下天山》則進而以名士派、才子(女)型人物為書中主角。從
此梁羽生小說即專寫文武全才的英雄兒女,無不愛好詩詞歌賦(有時未免浮濫);
卒使書劍交融成一片,成為其作品最大特色。

二、結合歷史與武俠而發思古之幽情——梁羽生首先掌握小說的基本時代背景
,再配合故事情節發展而將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一一穿插其間,或予以伐毛洗髓
、脫胎換骨。如《七劍下天山》寫順治、康熙、多鐸、納蘭容若、傅青主、冒浣蓮
(偽托冒辟疆之女)等等。其事雖非「歷史之真」,但經過文學處理後,卻得「藝
術之真」。從此梁羽生小說即與「歷史武俠」結下了不解之緣;上起隋唐,下迄明
清,形成其作品第二特色。

三、一貫以「天山派」武學為主流——過去還珠樓主曾撰有《天山飛俠》一書
,但高處不勝寒,未曾創立「天山派」。而自梁羽生《七劍下天山》起,如《塞外
奇俠傳》、《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冰河洗劍錄》等系列作品,無不以「天山派」武學為正宗、主流而貫穿全書。
這種獨沽一味的寫法,實為武俠小說所僅見,由是形成其作品第三特色。

雖然如此,但《七劍下天山》仍不足以稱「新派」,只能說是開創了「名士派
」或「詩情畫意派」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所用的文字、筆法、章回、素材以及思想
、觀念——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傳統式」的;與舊中國「北派五大家」血脈相通,
沒有太大區別。相形之下,《塞外奇俠傳》取材於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飛紅巾的傳說
,以作者自製的哈薩克民歌開場;仿朱貞木文白夾雜、不規則之小說回目,運用新
文藝筆調寫楊雲驄、飛紅巾、納蘭明慧的三角戀愛故事,反而不落俗套,清新可喜


梁羽生一共創作了三十六部武俠小說,自認《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
及《雲海玉弓緣》三書是平生代表作。

‧《萍蹤俠影錄》以明朝「土木堡之變」為時代背景,寫忠臣於謙孤軍抵抗蒙
古的悲劇;並穿插張士誠後裔張丹楓與宦門俠女雲蕾之間的愛恨沖突。全書氣勢浩
瀚,布局奇巧;特別是成功地塑造了名士派大俠張丹楓這個角色,「藉由張丹楓個
人俠士性格的自然發展,而徹底扭轉了一家一姓爭奪帝位的觀念」。作者將張丹楓
這種面臨民族大義與累世深仇「非此即彼」的心理掙扎,刻劃得淋漓盡致;終而使
其生命情操升華、凈化,完善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典型。

‧《女帝奇英傳》以唐代武後(則天)臨朝為時代背景,寫宗室李逸為興復唐
室,落拓江湖,廣交天下豪傑,而與才女上官婉兒、英雌武玄霜所交織的愛怨情仇
故事。作者曲曲描述上官婉兒對武後由恨生敬、內掌詔命的過程;大膽為歷史翻案
,肯定武則天的施政「有益於國家百姓」,在傳統觀念上又是一項突破!而寫李逸
置身宮廷斗爭、異族入侵的交相凌逼中,何去何從?亦超越了前人的格局與成就。
此書以輕快的比劍對白開場,而以李逸功成身死收場,益發動人心魂。

‧《雲海玉弓緣》以放盪不羈、亦正亦邪的金世遺為主角,描寫他周旋在俠女
谷之華與「魔女」厲勝男之間的愛情大悲劇。本書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惟最
成功之處卻是作者運用近代心理學的手法,來刻劃金世遺那種憤世嫉俗的特殊精神
狀態,因此在金世遺身上有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影子;而厲勝男不顧一切地追求愛
情自由,亦活脫是卡門的化身。金世遺一心痴想名門正派出身的谷之華,卻在「魔
女」厲勝男臨死前的一剎那才覺悟:原來自己真正深愛的人是厲而不是谷。正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之極限!無疑具有高度文學價值。

總之,梁羽生不論是寫張丹楓、李逸、金世遺或其他小說主要人物,都充分體
現出中宵看劍樓主所題名句:「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洵可稱之為
「名士派武俠先驅」而無愧。雖然他「向西天取經」較白羽晚了十七年,但卻能自
出機杼,更上層樓;以「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歷史背景與人物帶動武俠小說的
巨輪前進,在劍氣簫心中洋溢著一片歷史感,而將「歷史武俠小說」推向另一個高
峰。

惟其後梁羽生化名「佟碩之」,撰文自詡對於「新派」武俠小說確有「開山劈
石之功」,這未免言過其實。因為武俠小說原本是中國通俗文學流裔之一,從形式
到內容都無法離開傳統而獨立。雖然我們承認梁羽生是後出轉精,進一步發展並提
高了武俠小說的文學價值,但畢竟其作品中的「傳統」仍遠多於「創新」;而真正
的「新派」則出現在梁羽生寫《七劍下天山》十年之後的台灣——於「反傳統」、
「現代化」中形成——殆非梁羽生始料所及!

集「綜藝」武俠之大成者——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一九二四年生,浙江海寧人。早年曾先後於中央政校、東吳
大學研讀法律;歷任《東南日報》記者、《大公報》編譯、《新晚報》編輯以及長
城電影公司編劇、導演。一九五九年查氏在香港創辦《明報》,獲得讀者廣大歡迎
,卻是與他寫武俠小說馳譽中外分不開的。

一九五五年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繼梁羽生之後,在《新晚報》發表武俠
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他巧妙地運用民間流傳清帝乾隆疑係海寧陳世倌(曾任
文淵閣大學士)後人的說法,又杜撰出「紅花會」(反清復明組織)總舵主陳家洛
,作為乾隆的同胞兄弟。於是小說即在這樣兩極沖突、滿漢對立的野史布局下展開
;再穿插了陳家洛與霍青桐、香香公主之間的悲歡離合,極盡波譎雲詭之能事。

《書劍恩仇錄》(新版改名《書劍江山》),共二十回,都六十萬言;雖然僅
只是金庸的武俠處女作,但文采斐然、對白傳神;處理群戲場面,繁而不亂。啼聲
初試,即一鳴驚人!與梁羽生同時創作的《七劍下天山》比較,二人均善於結合歷
史傳說而虛構人物故事;而金庸運筆不測,尤饒奇趣!其小說聲口之佳,直逼白羽
,且駸駸然有後來居上之勢。

如果說《書劍》是金庸邁向成功的一小步,則越過虛實相映成悲、反諷農民起
義的《碧血劍》(一九五六年),挾著史詩般大格局、大氣魄的《射鵰英雄傳》(
一九五七年)即一躍而登武俠小說的頂峰,不作第二人想!

《射鵰》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亂為歷史背景,描寫長春子丘處機為保全忠良義士
遺孤郭靖、楊康(暗嵌「靖康之恥」),而與江南七怪打賭傳藝所引發的一連串可
歌可泣的故事。作者布局絕妙,以種種陰錯陽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隨母遠居大漠,
刻苦自勵,始終不忘家恨國仇;而楊康則隨母進入金國趙王府,認賊作父,安享榮
華富貴——這分明是脫胎自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的戲劇架構,卻更有出
奇的變化與發展。而就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所作所為來看,其一諾千金、不顧死生
的精神,恰好構成一幅俠氣崢嶸的《八義圖》;便知作者寓意所在,用心良苦!

誠然,以通俗文學所要求的可讀性與趣味性而言,《射鵰》除若干情節未能自
圓其說外,無疑具備了一切成功的條件——其故事之曲折離奇、人物之多種多樣、
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寫情之真摯自然,均為同輩作家所不及;即或偶有敗筆,亦瑕
不掩瑜。在這部罕見的鉅著中,金庸將歷史、武俠、冒險、傳奇、兵法、戰陣與中
國固有忠孝節義觀念共冶於一爐;信筆揮灑,已至隨心所欲的地步。全書浩然正氣
,躍然紙上!民族大義融貫了每一章節。

是故,金庸乃以《射鵰》一書而成不世之名,建立了他在當代武俠小說界的權
威地位。雖然他自己並不滿意這部「開宗立派」之作——七十年代初曾大事修改,
增刪為今傳之四十回新版本,都百餘萬言,頗失原味——但持平而論,此後他力求
自我突破、創新的武俠名著,盡管各有聲華驚海宇,然以通俗文學所要表達的生命
意義、價值及其整體規模、氣象來看,均不逮《射鵰》之博大精深。

——《神鵰俠侶》寫至情至性的「師生戀」與大俠由偏入正的成長過程;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寫盡人性之丑惡與貪婪之害;

——《倚天屠龍記》寫名實之辨與正邪錯亂;

——《天龍八部》寫芸芸眾生「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與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
劇;

——《笑傲江湖》寫權力令人腐化與政治斗爭之殘酷無情,等等。

這些作品縱或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射鵰》的文學成就,但因刻意描寫人性「極
限情境」的種種變態行逕,遂不自覺地失去了《射鵰》那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的親和力;而太多「情理之外」的特例,亦難免流於為變而變,令人匪夷所思;
以致顯得不真實、不自然。直到《鹿鼎記》(一九六九年)問世,以一個僅識武功
皮毛而不學有術的「小雜種」,竟將天下英雄、歷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乃開中
國武俠小說前所未有「無劍勝有劍」的新境界。

金庸《鹿鼎記》之「反武俠」與塞萬提斯《魔俠傳》之「反騎士」最大的不同
,在於兩者創作動機:塞萬提斯因痛憤當時西班牙人沉迷於騎士文學的浪漫故事,
遂用反諷現實的手法寫「小人物狂想曲」,教吉訶德到處碰壁,夢幻成空!而金庸
卻是出於「向自我挑戰」心理,乃一反武俠傳統,打破世俗觀念,徹底解放人性;
教韋小寶「鬥智不鬥力」,為了爭取生存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其實這正合孫子兵
法所謂「上兵伐謀」之道,因而武功在此盡成虛妄;韋小寶機詐百出,到處招搖撞
騙,竟無往而不利!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武俠無用論」的明證,實則不然!正由於《鹿鼎記》寫韋
小寶運氣太好、際遇太奇,萬事繞不過一個「巧」字;加以又充滿笑料,逸趣橫生
,遂自然而然淡化了反諷現實或反諷武俠的冷雋意味。它所表現的是浪漫文學之極
致,「無」為「有」之用,在這部書里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迄至一九七二年九月《鹿鼎記》在《明報》上連載完畢,金庸宣告「封筆」(
實則展開另一波全面修改舊作大工程)為止,他一共創作了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
說;但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仍無過於《射鵰英雄傳》。該書博採還珠、白羽
、王度廬、朱貞木各家之長,取精用宏,推陳出新,乃造就了金庸「一代武俠宗師
」地位。其影響於當世者,大致有以下數端:

(一)《射鵰》融合歷史、俠情、武功、文藝、趣味於一書,建立了新一代武
俠小說的「綜藝」風格與典型。

(二)《射鵰》統一用四字文句分章回;促使六十年代以後台灣武俠作家群起
效尤,蔚為風氣。

(三)《射鵰》虛構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奇特人物及提
法,悉為台、港武俠作家所宗,後更衍演成歌訣式「江湖順口溜」。

(四)《射鵰》在各地版本之多與偽續書之亂,亦令人嘆為觀止。

總而言之,金庸所建構的「入世武俠」神完氣足,剛柔並濟;與早年還珠幻設
的「出世武俠」前後輝映,亦同臻雄奇壯美之境。特別是金庸靈活運用還珠小說中
的奇妙素材,含英咀華,所過皆化;再採取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乃
使武俠小說脫胎換骨,煥發新姿,普遍獲得世人肯定與重視。凡此絕異成就,當然
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養與卓犖才華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其同輩及後起
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泰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
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清宮派」武俠名家——蹄風及其他

蹄風本名周叔華,上海人,生卒年不詳;原為「廣派」武俠老作家之一,但地
域色彩並不甚濃,曾寫過《血戰古兜山》、《勇闖十三關》及《海南俠隱記》等短
篇武俠小說。在所謂「新派」武俠崛起之際,蹄風亦別走偏鋒,以邊疆民族傳說為
題材而撰《猿女孟麗絲》、《天山猿女傳》等書,由是聲名漸著。

嗣後,從一九五六年起,蹄風陸續推出《游俠英雄傳》(即台版《四海英雄傳
》)、《游俠英雄新傳》、《龍虎恩仇記》、《清宮劍影錄》及《武林十三劍》等
系列作品,緊緊扣住「反清復明」的故事主題;演敘青龍會聯合天下劍客、奇人,
與江南八俠共同對付「魔王」雍正之始末,以及清宮諸皇子為奪帝位、爾虞我詐之
內斗,長達百餘萬言。由於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武打緊張熱鬧,乃轟動一時。蹄風
挾此「清宮派武俠」和金庸、梁羽生早期作品互爭雄長,幾有鼎足而立之勢。

《游俠英雄傳》顯然深受鄭證因「幫會技擊派」小說影響,故一開場就大談中
國武術源流,兼論內外家功夫之長短;書中對於清初秘密幫會活動情形,縷述甚詳
。此一系列小說旁參野史、傳說,原本格局甚大;惜因作者缺乏新文學技巧,從頭
到尾都以舊氏說書人的口吻「說書」;故個別情節雖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然整體
看來,不無枝蔓雜生之感。其未能獲得較高評價,症結在此。

此外,又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高峰等以武俠小說鳴世,亦值得一提。

‧金鋒本名張本仁,一九二七年生,原籍廣東。初以「毛聊生」為筆名,雜抄
「北派五大家」作品撰廣派武俠小說,成書不計其數,但俱無可觀。後改筆名為「
金鋒」,自出機杼,寫下「虎俠擒龍」等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說,多半具有歷史
背景;其中尤以《西域飛龍傳》、《天山雷電劍》、《冰原碧血錄》、《子母離魂
劍》四部曲為代表作。然此一系列穿插清宮秘辛與香妃故事,乃至描寫邊疆風情等
等,或多或少都曾受到金庸、梁羽生及蹄風同類作品之影響,殆無可疑。而作者以
「抄書」成名,實為異事。

‧張夢還本名張擴強,一九二九年生,原籍四川;系中央軍校二十二期炮科畢
業,因故留港而以寫作為生,曾任《明報》編輯。一九五七年張氏在《武俠小說周
報》發表《沉劍飛龍記》,以明初學士方孝儒後人方龍竹復仇故事為經,武林門戶
之爭為緯;文情跌宕有致,狀聲狀物均極見精神。此書分為二十三回,都四十萬言
,堪稱傑作;可惜結尾「還珠化」,令人突兀,未免美中不足。

在香港眾多武俠作家中,張夢還的文字功力直追金庸,而與梁羽生在伯仲之間
。同時他也是最迷還珠(夢還),並善於提煉《蜀山》奇妙素材之佼佼者。惟其所
受影響太深,故繼作《青靈八女俠》、《十二女金剛》等書,便明顯有《蜀山》峨
眉派諸女的影子在內,此亦無可諱言。張氏迄今已結集成書的武俠小說共有十二部
,水平殊不一致;然以爭奪武學秘笈而導致各大門派對立的寫法,則別開生面,領
先潮流,當與金庸首創爭奪「天下第一」的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此後這種
「花招」被人一用再用,已流於公式化之濫套矣。

‧牟松庭生平不詳,文筆古茂洗練,博聞廣識,彷佛平江不肖生。一九五七年
左右,寫下《關西刀客傳》、《紅花亭豪俠傳》、《張文祥刺馬》等書。其中尤以
《紅花亭豪俠傳》(台版改名為《洪門英烈傳》)之演武敘事、重情尚義、行軍布
陣、反諷世態,無不精彩紛呈!作者兼有《水滸》與《三國》筆法之長,行文不測
,豪氣迫人!惜其作品不多,否則成就當在梁羽生之上,而可與金庸比肩。

‧高峰(非高小峰)生平亦不詳。觀其《高原奇俠傳》、《蟠龍劍客傳》、《
五嶽豪俠傳》諸作,文情不俗,略似蹄風「清宮派」小說。至於香港其他武俠作家
如專寫女俠傳奇的江一明,以及風雨樓主、避秦樓主、石沖等,俱乏善可陳。而所
謂「新派」竟出現將古人詩賦意譯為白話文者,則其荒唐程度不言而喻,也就無須
深論了。

推薦幾本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
《異世補天錄》文
混亂沒落的現代異世界,一個年輕人運用尖端科學,開創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武道、修仙之路。
遇神殺神,何人能擋?
妙手補天,勘破時空。
《血魅之情殤難囚》文
/
亂異
本書正式改名為《血魅之情殤難囚》,將為大家展現三界之中,六道之內,最扭曲的、最絕望的、最凄美的愛情糾纏游戲。
《仗劍之天霜冷劍》
天霜冷劍,一把裹著黑布的神秘寶劍!
林軒,五年前的林小辰,一個隱藏著巨大秘密的男子.一個殺人如麻,卻又不輕易出手的劍客!一個表面無情,內心多情的浪子!一個冷漠似冰的天下第一幫派的幫主!
紫竹,火雲雪,林軒生命中的兩個女子.
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師妹,在他的心中有刻骨銘心的記憶,紫竹,他一生無法忘懷的女子,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五年後,他們還會有怎樣的故事?
一個是清麗無雙的魔門大小姐,一個擁有純真笑容和美好心地的女子,一個可以為了林軒不顧一切的人,五年來,一段段故事,她和林軒會怎樣呢?
人心叵測,世間險惡,人命最賤,要如何活下去?
林軒將何去何從?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真正的義氣又是什麼?
仗劍江湖---古龍的世界!
血雨腥風---金庸的世界!
俠骨柔情---天霜冷劍楓的世界!
請和我一起,和這個少年一起,感受江湖,仗劍江湖!
正義與真情是無敵,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天霜冷劍,指向黑暗,追求光明與正義!
《書劍奇俠傳《神猿俠侶》》
它是一朵浪花,不會永遠貯留浪濤的澎湃,它是一朵小花,也許等不到春風的拂來,它是一顆塵埃,反射不出太多的光彩,也許,當你要遺忘的時候,才會想起它的精彩……
《異獸仙俠》文
/
運河之都
歷經磨難的俠男靚女,巧得無字天書,練成絕世奇功,在除魔衛道地艱難拼搏中,機緣巧合,因禍得福,進化成了准仙類。
《雕畫雙嬌
(水滸外傳)》文
/
家奴

篇重寫水滸英雄的小說,一篇讓英雄回歸真實的小說,一篇探險的小說,一篇有關愛情的小說,故事承接《東雕西畫英雄傳》,發生於宋朝,是家奴新近正在創作的
武俠小說,主人公鄒小星吃將在小說里展示神功,為國家分憂,分百姓謀利,與奸臣斗,與邪惡斗,與江湖敗類斗,創建了梁山派,卻讓宋江竊取了幫主之位,他是
一個悲情英雄,又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富有理想主義的人物,他隱居山野,卻耐不了寂寞,重出江湖,又敗的一塌糊塗,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亂臣賊
子,他在江湖中孤獨的行走,又帶出了威振江湖的小英雄岳飛,讓其成為一代抗金名將,而後他又沉迷於愛情,日日不思進取,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讓名俠北食和
東雕賞識,然後遊走江湖。
紅袖添香小說網

Ⅷ 梁羽生武俠小說人物排名

一、梁羽生武俠小說人物排名如下:
狀元:金世遺
榜眼:張丹楓
探花:慧明禪師
進士:牟滄浪、金逐流、白發魔女、上官雲龍、雲舞陽、凌未風
舉人:楊炎、唐經天、空空兒、段克邪、齊勒銘、李思南、狂俠天驕魔女
二、分析:
1、梁羽生武俠人物武學雖然單調,正邪武功色彩濃重,但也不乏亮點,「天魔解體神功」、「修羅陰煞掌」、「驚魂指法」、「冰川劍法」、「幻劍」都有不錯的描寫,其中劍法的細膩更是精彩絕倫。成就最大的當屬天山派,霍天都父子集天下劍術創天山劍派,在慧明禪師岳鳴珂手中發揚光大,包括白發魔女的天山支派,其後歷代掌門無不是當世頂尖高手,代表有凌未風掌門的天山七劍、唐曉瀾父子孫、楊炎孟華等。其中武學最好的當是慧明禪師,連白發魔女心裡也承認不敵。天山一派受張丹楓影響頗深,霍天都父子受過他的指點,他的隔世傳人孟華學了無名劍法後便與當時的天山掌門弟子唐嘉源旗鼓相當。所以,張丹楓的武學可能略高於慧明。
2、天山劍派一直領袖群倫,但後來卻被另一武學世家搶了風頭,那就是金世遺的金家。金世遺少時性格怪僻,學的雖是玄門正宗,招式卻用旁門左道,後遇呂四娘的傳人,再獲喬北溟武學,終於將正邪武功融會貫通、修成正果,成為武林曠古絕今的第一人。其後徒弟江海天是當世第一高手,兒子金逐流居然當了四十年天下第一劍客,接班的是他的兒子金破浪,後代中也不乏名家,成為震爍古今的武林第一世家。金世遺一出場就和年紀相仿的天山掌門弟子唐經天打了個平手,其後武功大成,天山老掌門唐曉瀾已不是他的對手,那時候他才不過30歲多,所以,他以喬北溟隔世傳人的身份,武學成就當還在張丹楓之上。
3、扶桑武學也是粱派武學的一個重點,當年虯髯客和李世民以一局棋輸了天下後,遠走扶桑,創下扶桑一派,其武學之玄奧,招法之詭秘,雖鮮有傳人踏足中原,但一來必定天翻地覆。以牟滄浪為代表的扶桑武功在唐中葉已經震驚中原武林,但可惜其已知的後世傳人中屢有心術不正者,敗了名聲。金世遺曾以一己之力,退了扶桑七大高手,想來牟滄浪的武功與慧明禪師在伯仲之間,但慧明禪師將天山排發揚光大,排名應該在上。

Ⅸ 80年代90年代的經典武俠小說。不要金庸古龍的

八十年代,武俠小說在大陸逐漸盛行,最初讀過的武俠小說應該是梁羽生先生的《萍蹤俠影錄》,那張丹楓與雲蕾的家國情仇真是讓人讀之嘆為觀止。之後梁羽生的武俠在大陸暢銷起來。什麼《冰川天女傳》、《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等,真是部部精彩絕倫無以復加。
之後金庸的《射鵰英雄傳》橫空出世,我們才知道除了梁羽生,居然還有金庸這樣一位大宗師。金庸的武俠一經問世就盛況空前,因為最初讀的是《射鵰英雄傳》,之後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金庸封筆,梁羽生的作品也呈現千人一面的問題,於是開始初讀古龍的《浣花洗劍錄》,但因當時古龍的作品還未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且讀者的年紀稍輕,所無法領略古龍作品的魅力,只是認為古龍的武俠看著不過癮,因為主人公奇遇有限,武功招式太少,而且也不夠精彩,所以放棄古龍許多年。
時間到了九十年代,武俠小說在大陸可謂五花八門,各路名俠均紛紛登場,像卧龍生當時的作品可謂多的數不勝數,不過後來才知道,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不是卧龍生本人作品。而司馬翎、諸葛青雲、高庸、柳殘陽、陳青雲、秋夢痕、鬼穀子、歐陽雲飛、獨孤紅、獨孤殘紅、蕭逸、司馬紫煙、上官鼎、曹若冰、雲中嶽等作品也都充實其間,真是讀不勝讀。
溫瑞安當時的《神州奇俠》與《四大名捕》絕對是金庸之後最受歡迎的作品,因為他具有金庸的宏大、梁羽生的意境、古龍的懸疑、柳殘陽的殺伐、陳青雲的詭異於一身,真是讓年輕的讀者大呼過癮。

熱點內容
男二逆襲成主角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23:28:31 瀏覽:78
穿越變身動物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23:28:16 瀏覽:966
鬼吹燈小說全文百度網盤下載地址 發布:2025-07-01 23:26:59 瀏覽:684
純情丫頭很火辣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1 23:18:36 瀏覽:696
全職高手類似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01 23:10:45 瀏覽:731
女主是醫生說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1 23:01:38 瀏覽:655
惡魂小說文字閱讀 發布:2025-07-01 22:49:54 瀏覽:122
武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22:47:48 瀏覽:774
穿越遠古言情心小說 發布:2025-07-01 22:40:26 瀏覽:498
經典的gl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22:34:25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