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動作怎麼描寫
Ⅰ 武俠動作描寫
可惜回答字數太少,隨便找一段都有萬把來字,我刪啊刪,取了這兩段,看合不合你意。
這段什麼都有
霎時間刀光耀眼,十餘件兵刃齊向他砍去。向問天斜刺穿出,向那泰山派的道士欺近。那道士挺劍刺出,向問天身形一晃,閃到了他背後,左肘反撞,噗的一聲,撞中了那道士後心,雙手輕揮,已將他手中長劍卷在鐵鏈之中,右足一點,躍回涼亭。這幾下兔起鶻落,迅捷無比,正派群豪待要阻截,哪裡還來得及?一名漢子追得最快,逼近涼亭不逾數尺,提起單刀砍落,向問天背後如生眼睛,竟不回頭,左腳反足踢出,腳底踹中那人胸膛。那人大叫一聲,直飛出去,右手單刀這一砍之勢力道正猛,擦的一響,竟將自己右腿砍了下來。
這一聲喝過,長劍挺前,已刺到了令狐沖肌膚。此刻自身已在三劍籠罩之下,只須一轉身,那便一劍插入胸膛,二劍插入小腹,當即哈哈一笑,道:「跪下便跪下!」右膝微屈,右手已拔起桌上長劍,回手一揮,青城派弟子三隻手掌齊腕而斷,連著三柄長劍一齊掉在地下。侯人雄等三人臉上登無血色,真難相信世上居然會有此事,惶然失措片刻,這才向後躍開。其中一名青城弟子只有十八九歲,痛得大聲號哭起來。
向問天喝彩道:「好劍法!」接著又道:「劍上無勁,內力太差!」令狐沖笑道:「豈但內力太差,簡直毫無內力。」突然聽得向問天一聲呼叱,跟著嗆啷啷鐵鏈聲響,只見兩名黑衣漢子已撲入涼亭,疾攻向問天。這二人一個手執鑌鐵雙懷杖,另一手持雙鐵牌,都是沉重兵器,四件兵刃和向問天的鐵鏈相撞,火星四濺。向問天連閃幾閃,欲待搶到那懷杖之人身後,那人雙杖嚴密守衛,護住了周身要害。向問天雙手給鐵鏈縛住了,運轉不靈。
魔教中連聲呼叱,又有二人搶入涼亭。這兩人均使八角銅錘,直上直下的猛砸。二人四錘一到,那使雙懷杖的便轉守為攻。向問天穿來插去,身法靈動之極,卻也無法傷到對手。每當有隙可乘,鐵鏈攻向一人,其餘三人便奮不顧身的撲上,打法兇悍之極。堪堪鬥了十餘招,魔教人眾的首領喝道:「八槍齊上。」八名黑衣漢子手提長槍,分從涼亭四面搶上,東南西北每一方均有兩桿長槍,朝向問天攢刺。
向問天向令狐沖叫道:「小朋友,你快走罷!」喝聲未絕,八根長槍已同時向他刺去。便在此時,四柄銅錘砸他胸腹,雙懷杖掠地擊他脛骨,兩塊鐵牌向他臉面擊到,四面八方,無處不是殺手。這十二個魔教好手各奮平生之力,下手毫不容情。看來人人均知和向問天交手,那是世間最凶險之事,多挨一刻,便是向鬼門關走近了一步。
令狐沖眼見眾人如此狠打,向問天勢難脫險,叫道:「好不要臉!」向問天突然迅速無比的旋轉身子,甩起手上鐵鏈,撞得一眾兵刃叮叮當當直響。他身子便如一個陀螺,轉得各人眼也花了,只聽得當當兩聲大響,兩塊鐵牌撞上他的鐵鏈,穿破涼亭頂,飛了出去。向問天更不去瞧對方來招,越轉越快,將八根長槍都盪了開去。魔教那首領喝道:「緩攻游斗,耗他力氣!」使槍的八人齊聲應道:「是!」各退了兩步,只待向問天力氣稍衰,鐵鏈中露出空隙,再行搶攻。
向問天哈哈一笑,突然間左腿微蹲,鐵鏈呼的甩出,打在一名使銅錘之人的腰間。那人「啊」的一聲大叫,左手銅錘反撞過來,打中自己頭頂,登時腦漿迸裂。八名使槍之人八槍齊出,分刺向問天前後左右。向問天甩鐵鏈盪開了兩桿槍,其餘六人的鋼槍不約而同的刺向他左脅。當此情景,向問天避得開一桿槍,避不開第二桿,避得開第二桿,避不開第三桿,更何況六槍齊發?
令狐沖一瞥之下,看到這六槍攢刺,向問天勢無可避,腦中靈光一閃,想起了獨孤九劍的第四式「破槍式」,當這間不容發之際,哪裡還能多想?長劍閃出,只聽得當啷一聲響,八桿長槍一齊跌落,八槍跌落,卻只發出當啷一響,幾乎是同時落地。令狐沖一劍分刺八人手腕,自有先後之別,只是劍勢實在太快,八人便似同時中劍一般。
他長劍既發,勢難中斷,跟著第五式「破鞭式」又再使出。這「破鞭式」只是個總名,其中變化多端,舉凡鋼鞭、鐵鐧、點穴撅、判官筆、拐子、蛾眉刺、匕首、板斧、鐵牌、八角錘、鐵椎等等短兵刃皆能破解。但見劍光連閃,兩根懷杖、兩柄銅錘又皆跌落。十二名攻入涼亭的魔教教眾之中,除了一人為向問天所殺、一人鐵牌已然脫手之外,其餘十人皆是手腕中劍,兵刃脫落。十一人發一聲喊,狼狽逃歸本陣。那魔教首領發了句號令,立時便有五人攻入涼亭。一個中年婦人手持雙刀,向令狐沖殺來。四名大漢圍攻向問天。那婦人刀法極快,一刀護身,一刀疾攻,左手刀攻敵時右手刀守御,右手刀攻敵時左手刀守御,雙刀連使,每一招均在攻擊,同時也是每一招均在守御,守是守得牢固嚴密,攻亦攻得淋漓酣暢。令狐沖看不清來路,連退了四步。便在這時,只聽呼呼風響,似是有人用軟兵刃和向問天相鬥,令狐沖百忙中斜眼一瞥,卻見兩人使鏈子錘,二人使軟鞭,和向問天手上的鐵鏈斗得正烈。鏈子錘上的鋼鏈甚長,甩將開來,橫及丈余,好幾次從令狐沖頭頂掠過。只聽得向問天罵道:「你奶奶的!」一名漢子叫道:「向右使,得罪!」原來一根鏈子錘上的鋼鏈已和向問天手上的鐵鏈纏住。便在這一瞬之間,其餘三人三般兵刃,同時往向問天身上擊來。向問天「嘿」的一聲,運勁猛拉,將使鏈子錘的拉了過來,正好擋在他的身前。兩根軟鞭、一枚鋼錘盡數擊上那人背心。令狐沖斜刺里刺出一劍,劍勢飄忽,正中那婦人的左腕,卻聽得當的一聲,長劍一彎,那婦人手中柳葉刀竟不跌落,反而一刀橫掃過來。令狐沖一驚,隨即省悟:「她腕上有鋼制護腕,劍刺不入。」手腕微翻,長劍挑上,噗的一聲,刺入她左肩「肩貞穴」。那婦人一怔,但她極為勇悍,左肩雖然劇痛,右手刀仍是奮力砍出。令狐沖長劍閃處,那婦人右肩的「肩貞穴」又再中劍。她兵刃再也拿捏不住,使勁將雙刀向令狐沖擲出,但雙臂使不出力道,兩柄刀只擲出一尺,便即落地。令狐沖剛將那婦人制服,右首正派群豪中一名道士挺劍而上,鐵青著臉喝道:「華山派中,只怕沒這等妖邪劍法。」令狐沖見他裝束,知是泰山派的長輩,想是他不忿同門為向問天所傷,上來找還場子。令狐沖雖為師父革逐,但自幼便在華山派門下,五嶽劍派,同氣連枝,見到這位泰山派前輩,自然而然有恭敬之意,倒轉長劍,劍尖指地,抱拳說道:「弟子沒敢得罪了泰山派的師伯。」
那道人道號天乙,和天門、天松等道人乃是同輩,冷冷的道:「你使的是甚麼劍法?」令狐沖道:「弟子所使劍法,乃華山派長輩所傳。」天乙道人哼了一聲道:「胡說八道,不知到哪裡去拜了個妖魔為師,看劍!」挺劍向令狐沖當胸刺到,劍光閃爍,長劍發出嗡嗡之聲,單只這一劍,便罩住了他胸口「膻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幽門」、「通谷」七處大穴,不論他閃向何處,總有一穴會被劍尖刺中。這一劍叫做「七星落長空」,是泰山派劍法的精要所在。這一招刺出,對方須得輕功高強,立即倒縱出丈許之外,方可避過,但也必須識得這一招「七星落長空」,當他劍招甫發,立即毫不猶豫的飛快倒躍,方能免去劍尖穿胸之禍,而落地之後,又必須應付跟著而來的三招凌厲後著,這三招一著狠似一著,連環相生,實所難當。天乙道人眼見令狐沖劍法厲害,出手第一劍便使上了。自從泰山派前輩創了這招劍招以來,與人動手第一招便即使用,只怕從所未有。令狐沖一驚之下,猛地想起在思過崖後洞的石壁之上見過這招,當日自己學了來對付田伯光,只是學得不像,未能取勝,但於這招劍法的勢路卻瞭然於胸。這時劍氣森森,將及於體,更無思索餘暇,登時挺劍直刺天乙道人小腹。這一劍正是石壁上的圖形,魔教長老用以破解此招,粗看似是與敵人斗個兩敗俱傷,同歸於盡。其時泰山派這招「七星落長空」分為兩節,第一節以劍氣罩住敵人胸口七大要穴,當敵人驚慌失措之際,再以第二節中的劍法擇一穴而刺。劍氣所罩雖是七穴,致敵死命,卻只一劍。這一劍不論刺在哪一穴中,都可克敵取勝,是以既不須同時刺中七穴,也不可能同時刺中七穴。招分兩節,本是這一招劍法的厲害之處,但當年魔教長老仔細推敲,正從這厲害之處找出了弱點,待對方第一節劍法使出之後,立時疾攻其小腹,這一招「七星落長空」便即從中斷絕,招不成招。
天乙道人一見敵劍來勢奧妙,絕無可能再行格架,大驚失色,縱聲大叫,料想自己肚腹定然給長劍洞穿,驚惶中也不知痛楚,腦中一亂,只道自己已經死了,登時摔倒。其時令狐沖劍尖將及他小腹,便即凝招不發,不料天乙道人大驚之下,竟爾嚇得暈了過去。
泰山派門下眼見天乙倒地,均道是為令狐沖所傷,紛紛叫罵,五名青年道人挺劍來攻。這五人都是天乙的門人,心急師仇,五柄長劍猶如狂風暴雨般急刺疾舞。令狐沖長劍連點,五名道士手腕中劍,長劍嗆啷、嗆啷落地。五人驚惶之下,各自躍開。只見天乙道人顫巍巍的站了起來,叫道:「刺死我了,刺死我了!」五弟子見他身上無傷,不住大叫,盡皆駭然,不知他是死是活。天乙道人叫了幾聲,身子一晃,又復摔倒。兩名弟子搶過去扶起,狼狽退開。
這時圍攻向問天的又換了數人。兩個使劍的漢子是衡山派中人,雙劍起落迅速,找尋向問天鐵鏈中的空隙。另一個左手持盾,右手使刀,卻是魔教中的人物,這人以盾護體,展開地堂刀法,滾近向問天足邊,以刀砍他下盤。向問天的鐵鏈在盾牌上接連狠擊兩下,都傷他不到。盾牌下的鋼刀陡伸陡縮,招數狠辣。令狐沖心想:「這人盾牌護身,防守嚴密,但他一出刀攻人,自身便露破綻,立時可斷他手臂。」
忽聽得身後有人喝道:「小子,你還要不要性命?」這聲音雖然不響,但相距極近,離他耳朵似不過一兩尺。令狐沖一驚回頭,已和一人面對面而立,兩人鼻子幾乎相觸,急待閃避,那人雙掌已按住他胸口,冷冷的道:「我內力一吐,教你肋骨盡斷。」令狐沖心知他所說不虛,站定了不敢再動,連一顆心似也停止了跳動。那人雙目凝視著令狐沖,只因相距太近,令狐沖反而無法見到他的容貌,但見他雙目神光炯炯,凜然生威,心道:「原來我死在此人手下。」想起生死大事終於有個了斷,心下反而舒泰。那人初見令狐沖眼色中大有驚懼之意,但片刻之間,便現出一般滿不在乎的神情,如此臨死不懼,縱是武林中的前輩高人亦所難能,不由得起了欽佩之心,哈哈一笑,說道:「我偷襲得手,制你要穴,雖然殺了你,諒你死得不服!」雙掌一撤,退了三步。令狐沖這才看清,這人矮矮胖胖,麵皮黃腫,約莫五十來歲年紀,兩只手掌肥肥的又小又厚,一掌高,一掌低,擺著「嵩陽手」的架式。
樂厚左掌一提,右掌一招便即劈出。他這人形相醜陋,但一掌出手,登時全身猶如淵停岳峙,氣度凝重,說不出的好看。令狐沖見他周身竟無一處破綻,喝彩道:「好掌法!」長劍斜挑,因見樂厚掌法身形中全無破綻,這一劍便守中帶攻,九分虛,一分實。樂厚見令狐沖長劍斜挑,自己雙掌不論拍向他哪一個部位,掌心都會自行送到他劍尖之上,雙掌只拍出尺許,立即收掌躍開,叫道:「好劍法!」令狐沖道:「晚輩無禮!」樂厚喝道:「小心了!」雙掌凌空推出,一股猛烈的掌風逼體而至。令狐沖暗叫:「不好!」此時樂厚和他相距甚遠,雙掌發力遙擊,令狐沖無法以長劍擋架,剛要閃避,只覺一股寒氣襲上身來,登時機伶伶打了個冷戰。樂厚雙掌掌力不同,一陰一陽,陽掌先出,陰力卻先行著體。令狐沖只一呆,一股炙熱的掌風跟著撲到,擊得他幾乎窒息,身子晃了幾晃。陰陽雙掌掌力著體,本來更無幸理,但令狐沖內力雖失,體內真氣卻充沛欲溢,既有桃谷六仙的真氣,又有不戒和尚的真氣,在少林寺中養傷,又得了方生大師的真氣,每一股都是渾厚之極。這一陰一陽兩股掌力打在身上,他體內真氣自然而然生出相應之力,護住心脈內臟,不受損傷。但霎時間全身劇震,說不出的難受,生怕樂厚再以掌力擊來,當即提劍沖出涼亭,挺劍疾刺而出。
樂厚雙掌得手,只道對方縱不立斃當場,也必重傷倒地,哪知他竟是安然無恙,跟著又見劍光點點,指向自己掌心,驚異之下,雙掌交錯,一拍令狐沖面門,一拍他的小腹。掌力甫吐,突然間一陣劇痛連心,只見自己兩只手掌疊在一起,都已穿在對方長劍之上,不知是他用劍連刺自己雙掌,還是自己將掌擊到他的劍尖之上,但見左掌在前,右掌在後,劍尖從左掌的手背透入五寸有餘。
令狐沖倘若順勢挺劍,立時便刺入了他胸膛,但念著他先前掌底留情之德,劍穿雙掌後便即凝劍不動。樂厚大叫一聲,雙掌回縮,拔離劍鋒,倒躍而出。令狐沖心下歉然,叫道:「得罪了!」他所使這一招是「獨孤九劍」中「破掌式」的絕招之一,自從風清揚歸隱,從未一現於江湖。猛聽得砰蓬、喀喇之聲大作,令狐沖回過頭來,但見七八條漢子正在圍攻向問天,其中兩人掌力凌厲,將那涼亭打得柱斷梁折,頂上椽子瓦片紛紛墮下。各人斗得興發,瓦片落在頭頂,都是置之不理。
他便這么望得一眼,樂厚倏地欺近身來,遠遠發出一掌,掌力擊在令狐沖胸口,打得他身子飛了出去,長劍跟著脫手。他背心未曾著地,已有七八人追將過來,齊舉兵刃,往他身上砸落。令狐沖笑道:「撿現成便宜嗎?」忽覺腰間一緊,一根鐵鏈飛過來捲住了他身子,便如騰雲駕霧般給人拖著凌空而行。
……
濃霧中傳來一人聲音叫道:「你為禍武林,人人得而誅之,再接我一錐。」只聽得呼呼呼呼響聲不絕,他口說「一錐」,飛射而來的少說也有七八枚飛錐。
令狐沖聽了這暗器破空的凄厲聲響,心下暗暗發愁:「風太師叔傳我的劍法雖可擊打任何暗器,但這飛錐上所帶勁力如此厲害,我長劍縱然將其擊中,但我內力全無,長劍勢必給他震斷。」只見向問天雙腿擺了馬步,上身前俯,神情甚是緊張,反不如在涼亭中被群敵圍困時那麼滿不在乎。一枚枚飛錐飛到他身前,便都沒了聲息,想必都給他收了去。突然響聲大盛,不知有多少飛錐同時擲出,令狐沖知道這是「滿天花雨」的暗器手法,本來以此手法發射暗器,所用的定是金錢鏢、鐵蓮子等等細小暗器,這飛錐從破空之聲中聽來,每枚若無斤半,也有一斤,怎能數十枚同時發出?他聽到這凌厲的破空之聲,自然而然的身子往地下一伏,卻聽得向問天大叫一聲:「啊喲!」似是身受重傷。令狐沖大驚,縱身過去,擋在他的前面,急問:「向先生,你受了傷嗎?」向問天道:「我……我不成了,你……你……快走……」令狐沖大聲道:「咱二人同生共死,令狐沖決不舍你獨生!」只聽得追敵大聲呼叫:「向問天中了飛錐!」白霧中影影綽綽,十幾個人漸漸逼近。
便在此時,令狐沖猛覺一股勁風從身右掠過,向問天哈哈大笑,前面十餘人紛紛倒地。原來他將數十枚飛錐都接在手中,卻假裝中錐受傷,令敵人不備,隨即也以「滿天花雨」手法射了出去。其時濃霧彌天,視界不明;而令狐沖惶急之聲出於真誠,對方聽了,盡皆深信不疑;再加向問天居然也能以「滿天花雨」手法發射如此沉重暗器,大出追者意料之外,是以追在最前的十餘人或死或傷,竟無一人倖免。向問天抱起令狐沖,轉身又奔,說道:「不錯,小兄弟,你很有義氣。」他想令狐沖挺身而出,胡亂打抱不平,還不過是少年人的古怪脾氣,可是自己適才假裝身受重傷,裝得極像,令狐沖竟不肯舍己逃生,決意同生共死,那實是江湖上最可寶貴的「義氣」。過得少時,敵人又漸漸追近,只聽得嗖嗖之聲不絕,暗器連續飛至。向問天竄高伏低的閃避,追者更加迫近,他將令狐沖放下,一聲大喝,回身沖入追敵人叢之中,乒乒乓乓幾聲響,又再奔回,背上已負了一人。他將那人雙手用自己手腕上的鐵鏈繞住,負在背上。這才將令狐沖抱起,繼續奔跑,笑道:「咱們多了塊活盾牌。」
那人大叫:「別放暗器!別放暗器!」可是追敵置之不理,暗器發之不已。那人突然大叫一聲:「哎唷!」背心上被暗器打中。向問天背負活盾牌,手抱令狐沖,仍是奔躍迅捷。背上那人大聲叱罵:「王崇古,他媽的你不講義氣,明知我……哎喲,是袖箭,你奶奶的,張芙蓉你這騷狐狸,你……你借刀殺人。」只聽得噗噗噗之聲連響,那人叫罵之聲漸低,終於一聲不響。向問天笑道:「活盾牌變了死盾牌。」他不須顧忌暗器,提氣急奔,轉了兩個山坳,說道:「到了!」吁了一口長氣,哈哈大笑,心懷大暢,最後這十里山道實是凶險萬分,是否能擺脫追敵,當時實在殊無把握。令狐沖放眼望去,心下微微一驚,眼前一條窄窄的石樑,通向一個萬仞深谷,所見到的石樑不過八九尺長,再過去便雲封霧鎖,不知盡頭。向問天低聲道:「白霧之中是條鐵索,可別隨便踏上去。」令狐沖道:「是!」忍不住心驚:「這石樑寬不逾尺,下臨深谷,本已危險萬狀,再換作了鐵索,以我眼前功力,絕難渡過。」向問天放開了纏在「死盾牌」手上的鐵鏈,從他腰間抽出一柄長劍,遞給令狐沖,再將「盾牌」豎在身前,靜待追敵。等不到一盞茶時分,第一批追敵已然趕到,正、魔雙方的人物均有。眾人見地形險惡,向問天作的是背水為陣之勢,倒也不敢逼近。過了一會,追敵越來越多,均聚在五六丈外,大聲喝罵,隨即暗器、飛蝗石、袖箭等紛紛打了過來。向問天和令狐沖縮在「盾牌」之後,諸般暗器都打他們不到。驀地里一聲大吼,聲震山谷,一名莽頭陀手舞禪杖沖來,一柄七八十斤的鐵禪杖往向問天腰間砸到。向問天一低頭,禪杖自頭頂掠過,鐵鏈著地揮出,抽他腳骨。那頭陀這一杖用力極猛,無法收轉擋架,當即上躍閃避。向問天鐵鏈急轉,已捲住他右踝,乘勢向前一送,使上借力打力之法,那頭陀立足不定,向前摔出,登時跌向深谷。向問天一抖一送,已將鐵鏈從他足踝放開。那頭陀驚吼聲慘厲之極,一路自深谷中傳上來。眾人聽了無不毛骨悚然,不自禁的都退開幾步,似怕向問天將自己也摔下谷去。
飛狐外傳中的一群盜黨
眼睜睜的瞧著丈夫越來越是不濟,突見那老者將蛇形兵器往前疾送,圈轉回拉,徐錚單刀脫手,飛上半天,她「啊」的一聲叫了出來。那老者左足橫掃,徐錚急躍避過。那單刀從半空落將下來,盜眾中一人舉起長劍,往上一撩,一柄鋼刀登時斷為兩截。那盜伙身手好快,長劍跟著一劈一削,又將尚未落地的兩截斷刀斬成四截。他手中所持的固是極鋒利的寶劍,而出手之迅捷,更是使人目為之眩。徐錚紅了雙眼,雙臂揮舞,招招都是拚命的拳式,但那老者雷震擋的鐵柄長逾四尺,徐錚如何欺得近身去?數招之間,只聽得嗤的一聲響,雷震擋的尖端劃破了徐錚褲腳,大腿上鮮血長流,接著又是一響,徐錚左臀中擋。那老者抬起一腿,將他踢翻在地,一腳踏住,冷笑道:「我也不要你性命,只要廢了你的一對招子,罰你不生眼睛,太也胡塗。」徐錚又是害怕,又是憤怒,胸口氣為之塞,說不出話來。
便在此時,那老者舉起雷震擋,擋尖對准徐錚右眼,戳了下去。馬春花大叫一聲,搶上相救,呼的一響,馬上一個盜伙手中花槍從空刺下,將她攔住。兩個小孩齊叫:「爸爸!」向徐錚身邊奔去。突然間一個灰影一晃,那老者手腕上一麻,急忙翻擋迎敵,手裡驀然間輕了,原來手中兵刃竟已不知去向,驚怒中抬起頭來,只見那灰影躍上馬背,自己的獨門兵刃雷震擋卻已給他拿在手中舞弄,白光閃閃,轉成一個圓圈。如此倏來倏去,一瞬之間下馬上馬,空手奪了他雷震擋的,正是胡斐!眾盜相顧駭然,頃刻間寂靜無聲,竟無一人說話,人人均為眼前之事驚得呆了。過了半晌,各人才紛紛呼喝,舉刀挺杖,奔向胡斐。
……
胡斐抬頭向天,說道:「我師弟叫神拳無敵馬行空,區區在下便叫歪拳有敵牛耕田。」群盜一聽,盡皆大笑。這一句話明顯是欺人的假話,那老者只因他空手奪了自己的兵刃,才跟他對答了這一陣子話,否則早就出手了。他性子本便躁急,聽到「牛耕田」這三字,再也忍耐不住,虎吼一聲,便向胡斐撲來。胡斐勒馬一閃,雷震擋一晃,那老者手中倏地多了一物,舉手一看,卻不是雷震擋是什麼?物歸原主,他本該喜歡,然而這兵刃並非自己奪回,卻是對方塞入自己手中,瞧也沒瞧清,莫名其妙的便得回了兵刃。眾盜齊聲喝彩,叫道:「褚大哥好本事!」都道是他以空手入白刃的功夫搶回。這姓褚的老者卻自知滿不是那回事,當真是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
胡斐右手手掌朝天,始終擺著個乞討的姿勢,又道:「借一借何妨?」突然手臂一長一搭,那老者舉擋欲架,不知怎的,手中忽空,那雷震擋竟又已到了胡斐手中。
那姓聶壯漢見胡斐手中有了兵器,提劍便往他後心刺來。胡斐斜身閃開,回了一擋,跟著自左側搶上,雷震擋回掠橫刺。姓褚的老者只瞧得張大了口,合不攏來,原來胡斐所使的招數,竟是他師父親授的「六十四路轟天雷震擋法」,一模一樣,全無二致。他那姓上官的師弟更是詫異,明明聽得胡斐連雷震擋的名字也不識,使出來的擋法,卻和師哥全然相同。他二人那想得到胡斐武功根底既好,人又聰明無比,瞧了那姓褚老者與徐錚打鬥,早將招數記在心中。何況他所使招數雖然形似,其中用勁和變化的諸般法門,卻絕不相干。那姓聶的這時再也不敢輕慢,劍走輕靈,身手甚是便捷。胡斐所用兵刃全不順手,兼之有意眩人耳目,招招依著那姓褚老者的武功法門而使,更加多了一層拘束,但見敵人長劍施展開來,寒光閃閃,劍法實非凡俗。突見對手長劍一沉,知道不妙,待想如何變招,當的一聲,雷震擋的一端已被利劍削去。盜眾眼見胡斐舉止邪門,本來心中均自嘀咕,忽見那姓聶的得利,齊聲歡呼。姓聶的精神一振,步步進逼。胡斐從褚姓老者那裡學得的幾招擋法,堪堪已經用完,心想再打下去馬腳便露,眼見雷震擋被削去一端,心念一動,回擋斜砸,敵人長劍圈轉,當的一聲響,另一端也削去了。
姓上官的大盜先聽他說閃電錐,不由得一驚,但瞧了他幾路錐法,橫戳直刺,全不是那一會事,這才放心,大聲笑道:「這算那一門子的閃電錐?」胡斐道:「你學的不對,我的才對。」說著連刺急戳。其實他除單刀之外,什麼兵器都不會使,這閃電錐只是裝模作樣,所厲害者全在一隻左手,近身而搏,左手勾打鎖拿,當真是「一寸短,一寸險」。那姓聶的手中雖有利劍,竟是阻擋不住,被他攻得連連倒退,猛地里「啊」的一聲大叫,兩人同時向後躍開。只見胡斐身前晶光閃耀,那口寶劍已到了他的手裡。
Ⅱ 武俠小說打鬥部分怎麼描寫
只見\「全球變冷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現在\「狼堡」下盤,秋風掃落葉一般,劃出一道弧線,苦練二十年鐵腿已經打出了一招掃堂腿,真是腳氣逼人;···· 而\「狼堡」也不示弱,順勢打了幾個後空翻,剛剛站穩腳,感覺已經躲過\「全球變冷王」的攻擊,嘴角已經微微上揚,露出了得意的犬齒,並閃著寒光; 說是遲那是快,\「全球變冷王」一個箭步加上上乘輕功,碩大的鐵砂掌已經落下來,」狼堡\「立馬一個叉手防禦,功波震得樹葉懸在一尺空中,」狼堡\「的,馬步往下一沉,可見力道兇猛,隨後兩人噼里啪啦,又戰了一百個回合,」狼堡\「顯得有些吃力時,從旁邊樹林打來三到寒光,」全球變冷王\「正要下手取敵弱點時,不得不回身應付,只見一個側翻,左右手和嘴分別接住那寒光,定睛一看,原來是三把飛鏢·······
Ⅲ 給我一段武俠小說的打鬥的描寫
蕭峰心下又是痛惜,又是憤怒,當即大步邁出,左手一劃,右手呼的一掌,便向丁春秋擊去,正是降龍十八掌的一招「亢龍有悔」,他出掌之時,與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說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際,兩個相距已不過七八丈。
天下武術之中,任你掌力再強,也決無一掌可擊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聞「北喬峰,南慕容」的大名,對他決無半點小覷之心,然見他在十五八丈之外出掌,萬料不到此掌是針對自己而發。殊不料蕭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搶到離他三四丈外,又是一招「亢龍有悔」,後掌推前掌,雙掌力道並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壓將過來。
只一瞬之間,丁春秋便覺氣息窒滯,對方掌力竟如怒潮狂涌,勢不可當,雙如是一堵無形的高牆,向自己身前疾沖。他大驚之下,哪裡還有餘裕籌思對策,但知若是單掌出迎,勢必臂斷腕折,說不定全身筋骨盡碎,百忙中將阿紫向上急拋,雙掌連劃三個半圓護住身前,同時足尖著力,飄身後退。
蕭峰跟著又是一招「亢龍有悔」,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到。丁春秋不敢正面直攖其鋒,右掌斜斜揮出,也蕭峰掌力的偏勢一觸,但覺右臂酸麻,胸中氣息登時沉濁,當即乘勢縱出三丈之外,唯恐敵人又再追擊,豎掌當胸,暗暗將毒氣凝到掌上。蕭峰輕伸猿臂,將從半空中附下的阿紫接住,隨手解開了她的穴道。
Ⅳ 求武俠小說中形容外貌、神態、動作、天氣、劍法、掌法等詞語。
剛猛有勁,一氣呵成 ,大力金剛仗,大力金剛仗
Ⅳ 武俠小說武打動作描寫!
首先說,武俠小說我基本沒看過,偶爾看過一點片段,多半看的是電視劇。所以對金庸、古龍他們的寫法也不熟悉。也許因為沒看過,我才敢寫一些。
下邊附錄一些我的寫法,因為是玄幻,所以寫的有點玄,完全自編自寫,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
1、劍光點點化星辰,身型暴轉凝旋風,大喝一聲,御出一招「星辰旋」。劍風旋轉而起,直取......
2、「掃葉還天」,俯身起劍,劍向地面壓點,身朝後方迴旋,點掃起無數劍光,一時間,猶如掃帚掃起地上枯葉飄上天......
3、晦暗魔皇收回魔錘站立陣前,肖明仗劍直刺而來,晦暗魔皇擺錘迎擊,硬碰之下,肖明膀臂發麻,遂以巧力化招,不再施硬。一時間,肖明落了下風,挑、撥、架、掛,閃躲,且盡力避開錘頭,只擋擊魔錘長柄。晦暗魔皇卻越戰興致越濃,然而錘子舞動遠不如肖明寶劍輕盈。時彎腰,時扭頭,肖明險象還生間,遂心下一定,虛著一劍,借對方錘力飛開,然後旋身飛起轉守為攻,劍由上而下斜刺向晦暗魔皇,刺、挽劍復刺、轉腕再刺三刺連環,晦暗魔皇以錘左右招架,肖明借力身型側滾向上劍光向下點壓,劍招快穩,晦暗魔皇急以錘側上擋不由慢了半拍,肖明接著借力旋身側劍劈下,晦暗魔皇轉錘一架,肖明借力逆旋身手轉弧形翻手劍光撩起,晦暗魔皇遂將錘下壓格擋,肖明則轉而擰腕平抹,晦暗魔皇趕緊豎錘側擋,肖明隨即身型借擋力側翻幾轉,回身丈遠,右腳點地身轉半圈後身體陡然逆轉螺旋暴起,與地面平行,劍光旋刺直向魔皇,晦暗魔皇已不及躲避,只有雙手握錘擋在前面,刺勁擰成驚人鑽力逼壓入錘,兩相硬較,肖明身體每在空中螺旋一周便增加一層鑽力,晦暗魔皇平地被逼出數尺,腳下地面劃出兩道痕印。「啊~」,肖明暴吼,力勁注入劍中轉而錐鑽入錘,晦暗魔皇握錘不穩,盪天魔錘脫手,隨即爆碎,肖明力竭借魔錘爆勁翻身回退落地,左膝跪點地之際劍光平掃而出,晦暗魔皇跳起躲避,肖明一空翻後劈劍而來,晦暗魔皇退開數丈,肖明則御劍而出,晦暗魔皇轉身閃避,肖明以劍指引劍直追
Ⅵ 如何寫好武俠小說里的人物描寫和打鬥!
人物的刻畫不只是外在的描寫 從故事中各個角度 甚至一個動作一件事情也可以突出一個人物的性格 你可以多看幾遍金庸先生的小說 他每一部小說的人物形象都很個性鮮明基本沒有重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天龍八部中 風波惡 包不同 這兩個配角並沒有什麼細致描寫但是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都知道 這兩個人個性鮮明也是天龍八部中的一個小亮點吧 還有姑蘇慕容家的那個小丫頭阿碧 很多人都不會太在意她 但是看到最後我們都會多少知道阿碧一直喜歡慕容復 呵呵 我也喜歡看武俠 金庸的 看了2-3遍了 但是總是意猶未盡的感覺 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對於打鬥的場面 你緊緊是刻畫招數 打鬥的場景 打鬥時人物心理的描寫這都是可以下筆的地方 以上僅供參考 個人愚見
Ⅶ 關於小說中各種武功招數與打鬥時的動作描寫,要全部
武功
【一葉渡江】輕功絕技。事先准備好數截竹管,向水面拋出一節竹管,騰身而起落在上面,接著拋出第二節,身體跟著躍向第二節。如此在水面上乍起乍落,可不假舟楫而迅速越過大江大河。郭飛鴻以此功悄悄登上停在江中心的長青島賊船。(見蕭逸《天龍地虎》)
【一串鞭】一種高乘硬外功,發功時全身每一個骨節均爆竹般響起,一連串響個不停。據說天下練成這種功夫的只有兩個人,一是縱橫遼北的風雲雷虎雷震天;一是祁連山大盜白雲城。謝曉峰化名阿吉,以一跟枯枝連點雷震天的全身骨節,破了一串鞭硬功。(見古龍《神劍山莊》)
【一陽指】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亦是「南帝」一燈大師的專擅指法,是西毐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運功後以右手食指點穴,出指可緩可快,緩時瀟灑飄逸,快則疾如閃電,但著指之處,分毫不差。當與敵掙搏凶險之際,用此指法既可貼近徑點敵人穴道,也可從遠處欺近身去,一中即離,一攻而退,實為克敵保身的無上秒術。但使用一陽指極耗精神,是以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見金庸《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
【七十二手錯骨分筋手】淮陽派絕技。空手進招,暗點三十六處大穴,摟、打、騰、踢、彈、掃,變化無窮,虛實莫測,擒、拿、封、閉、拗、沉、吞、吐,聲東擊西、欲虛反實;手、眼、身、法、步、腕、肘、膝、肩,疾徐進退,刁拿鎖扣,倏前倏後,忽進忽退,身形施展開後穿行如飛。動若江河,靜如山嶽。對敵時,陷巧之處竟是一羽不能加,蟲蠅不能落,起如鷹隼凌霄,落如沉雷擊地。有詩贊曰:「輕舒鐵臂似雷霆,伏如處女瞥如鴻,鐵鞋踏破江湖上,還讓淮陽妙術工。」(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七巧鎖心劍】用七柄同爐煉出的劍圍成的劍陣,有如一道奇形的鋼枷,把敵人枷在中間。普通人困在劍陣中極難逃脫,只有李壞以高深武功震斷七劍,輕易脫困。(見古龍《飛刀又見飛刀》)
【七傷拳】崆峒派傳世武功,後來明教金毛獅王謝遜奪得《七傷拳譜》古抄本,終於練成。此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謝遜曾以此拳擊斃少林神僧空見大師。但這七傷拳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練,對自己便有極大傷害。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所以所謂「七傷」,乃是先傷己,再傷人。謝遜練此拳時傷了心脈,以至有時狂性大發,無法抑制。而張無忌已有絕頂內功,再練此拳,便無妨礙。(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七斷七絕傷心掌】一種極厲害的掌法,被擊中者必死,死時面容扭曲彷彿在笑,可這笑容卻比哭更傷心更悲慘更難看。七斷,即心脈斷、血脈斷、筋脈斷、肝腸斷、腎水斷、骨骼斷、腕脈斷。七絕,即心絕、情絕、恩絕、欲絕、苦痛絕、生死絕、相思絕。這種功夫漸漸失傳,僅有李壞擅此絕技。(見古龍《飛刀又見飛刀》)
Ⅷ 武俠小說的動作描寫應該怎樣寫
動作?要看什麼風格了。。我偶爾也寫過娛樂之作。。話說我喜歡古龍,不需要一些招式。
這是我寫的文字片段:主角是葉風
第二十三章 風動無聲
劍已刺出!
葉封侯的劍輕靈流動,速度卻是那麼的可怕,就像白雲外的一陣風。
這陣風帶來的不是柔和、不是清爽,而是寒冷、血腥。
葉封侯的劍比剛才更快,更疾,他的劍法居然一戰比一戰快。
他的進步更是讓人匪夷所思,以戰養劍,以劍養戰!
一旁觀戰的酒鬼也已流出了冷汗,不禁為葉風擔心起來。
劍風已至,葉風的衣服已然隨劍風而動。
葉風竟然還泰然自若,他居然還在微笑。
匕首揮出,匕首的刀尖突然就抵住了葉封侯的劍尖。
酒鬼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他不得不佩服葉風的勇氣和定力。
更佩服的是葉風的速度和判斷,這份准確拿捏的恰到好處。
葉風竟然後發而先至,就好像早就等著那麼一劍,早算好了匕首擊出的位置。
葉封侯一劍未果,迅速飛退。葉風笑了笑,卻沒有追擊。
葉封侯依然冷笑,劍勢又起。天空中終於又出現無數的劍影、人影。
酒鬼的臉色又變了,他看得出葉封侯的這一劍,多麼熟悉的劍法,卻比剛才兩人交鋒時更飄逸更可怕。更可怕的是,他已經無需藉助地面,所有的變化完全在空中完成。
天外飛仙已然純熟。
只看到葉封侯的白影在天上飄忽,根本看不到劍在哪。
若是你連對方的劍都不知道在哪裡,你又如何去接這一劍?
這一劍刺出,只怕世上已沒有人能接得住,酒鬼也不能。
連葉封侯也沒有想到自己劍法的變化如此之大,這一劍平常未有。
這一劍竟然隨心所欲,這正是劍法的至高境界。這一劍才真正達到了葉孤城的境界。
葉風也已不再笑了,看來他也看出這一劍的巧妙,這一劍的殺傷力。
這一劍帶來的唯有死亡,帶給葉風的死亡。
葉風沒有動,沒有施展他最擅長的輕功。
難道葉風真的坐以待斃?葉風竟然被這一劍嚇傻了?
葉封侯縱然不想殺葉風,縱然想留下活口追問父親遺劍的下落,可是他突然發現,他這一劍竟無法收回。
他只達到隨心所欲的出劍,卻不能收放自如。
這世上已無人能阻止這一劍的刺出。
連葉封侯也開始後悔這一劍出的太魯莽,可是他又慶幸這一招舉世無雙的劍法能夠施出。
酒鬼的手上忽然已滲出了冷汗,他已不忍再看下去,可是他實在也沒有辦法。唯有嘆息!
寒風也已停止,似乎也在為這一劍讓路。這一劍帶來的劍風遠比寒風更寒更冷。
天空中突然也飄來一片黑雲,將太陽擋住,難道太陽也早已知道這一劍帶來的噩夢,
喚來烏雲遮住了自己的雙眼,不忍再看了?
劍尖終於刺向了葉風的咽喉。僅差半寸。
但這半寸他竟然無法刺入。
葉風的身子隨著劍勢飛身而退,他的退勢竟然比劍的來勢還要快,無聲無息的飛退。
葉封侯臉色變了,世上竟有如此輕功。
葉封侯出劍的速度已然令人匪夷所思,這一招更是世間罕有的速度。
可是偏偏這一劍卻及不上葉風的退速,凌空虛度的飄退。
劍尖離葉風的咽喉越來越遠,一寸,兩寸,三寸。
葉風的匕首又已揮出,匕首再次抵上了葉封侯的劍尖。
葉風的身形突然止住,葉封侯的劍勢也止住,天外飛仙已然停頓。
葉封侯的劍無法再刺出,葉風的匕首已然封住了他的所有攻勢。
他也沒有再後退,天外飛仙既無功而返,再出招已是多餘。
黑夜已將來臨,周圍靜的可怕。沒有人說話。葉風沒有,酒鬼也沒有。
葉風走了,酒鬼也走了。只留下葉封侯一個人,還在舉著他的劍。
依然是那個停頓的動作。
他是不信還是不甘?沒有人知道,也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對他來說,天外飛仙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他本該高興。
可是他心中只有頹廢,因為他輸了,輸在了一個叫葉風的人的手中。
這個人甚至比他還年輕。
他一向高傲,一向以葉孤城的後人而自豪。他的父親從來沒有敗過,即使與西門吹雪一戰也是略高一籌。可是他連日來竟然無一勝績,甚至說是連敗。這些打擊深深刺傷了他的內心,這種傷痛遠比刀傷劍傷來的更痛苦。尤其是他已學會了冷靜出招,更突破了天外飛仙的瓶頸,卻是還無法傷及葉風,這個比自己年輕的人。
他突然覺得一切都變的很不順利,他又如何去找尋父親的劍。
天空已然變成灰色,緊接著就是不眠之夜。
Ⅸ 在武俠小說中關於武打動作、身體部位、人物情景地域描寫各有什麼專用用語或不同用語
動作:白鶴亮翅,黑虎掏心,童子拜佛等等啊……都是比較常寫的動作……至於身體部位,比如:眼睛,脖子,下陰(有點猥瑣)……這個大體沒啥一定的……地域描寫也沒什麼一定的……不過不同的作者還是小有自己的風格……金庸一般都是柔情型的,古龍的基本上可以透過風景描寫看到情節……黃易大多超現實……梁羽生的意境都非常的美…溫瑞安的描寫一般般……主要玩懸疑……不過也不錯……
Ⅹ 我要一段武俠小說中刀劍拼搏的片段,我主要是要了解他們的動作怎麼描寫的。謝謝,比如金庸的
恩可以借鑒,不過我主張寫出自己的風格不能老是拘束於這種模式,大陸新武俠需要真正的新創新,自己寫武俠手裡頭可一定要有武俠的書哦,這樣你就不用麻煩的跑到知道上來問了隨手拿來翻翻隨時翻翻培養靈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