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後傳
Ⅰ 神鵰俠侶續集叫什麼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稱為射鵰3部曲
倚天屠龍記中有提到楊過後代(黃衣姑娘)和郭襄的情節。詳細請看http://post..com/f?kz=39814191
還有《風流老頑童》(不是金庸寫的)也是神鵰的續集
另外給樓主推薦一個不錯的神鵰後轉(網友自編)寫的很不錯http://post..com/f?kz=75002517
Ⅱ 有沒有和張三豐郭襄有關的武俠小說也就等與 是神鵰的後傳吧,有嗎
射鵰三部曲就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倚天是神鵰俠侶的終結版,你去看小說,前兩張就是交代張君寶與郭襄的結局的,他師父覺遠大和尚在金剛經里看到九陽神功,是口述給他倆的,所以峨嵋武當都有九陽殘本,小說對二人的結局交代的很清楚。影視就好像沒交待吧,看了就知道了
Ⅲ 有一本武俠小說是寫[神鵰俠侶]之後小東邪郭襄與昆侖三聖何足道的求這部小說的名字[不是倚天屠龍記]謝謝
是【風留老頑童】,但是內容很正派,令狐庸寫的。
Ⅳ 武俠小說最好的結尾是《神鵰俠侶》那個嗎
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中最好的結尾當屬《射鵰英雄傳》。
Ⅳ 神鵰俠侶續集是什麼
《神鵰俠侶》沒有續集。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5)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後傳擴展閱讀:
《神鵰俠侶》創作背景:
《明報》創辦之初,機遇與風險並存,《明報》逐漸起色的時候,幾名業務骨幹紛紛辭職,或自主創刊,或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邊。金庸並沒有退縮,堅持《明報》的辦報方針不變的同時,而是善於把握機會,准確分析國內外時局的變化,在香港眾多報刊中迅速脫穎而出。
金庸的閱歷十分豐富,有過苦難,也把握住了一些難得的機遇,正是這二者成就了金庸。金庸在《神鵰俠侶》的創作過程中,也無意間使其中的英雄人物在成長過程中經歷著重重苦難,但又能遇到別人無法遇到的機會。
《神鵰俠侶》從1959年5月20日起在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創刊號上開始連載,並配有大幅插圖,這部小說寫了兩年多,刊載歷時近三年。
《神鵰俠侶》作者簡介: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Ⅵ 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後續是哪部小說
從小說內容的連續性來說,應該是《倚天屠龍記》。
因為在《神鵰俠侶》中,小說所呈現的時間是元朝末期;而《倚天屠龍記》呈現的是元朝末,明朝即將開國的時期。時間可以銜接上。
並且,在《倚天屠龍記》中,最後周芷若在少林寺以九陰白骨爪力克群雄,將要成為謝遜的「新的擁有著」之時,出現一位「黃衣女子」,「姓楊」,「且與丐幫有淵源」。挫敗了周芷若的陰謀,且為丐幫史幫主報了仇,黃衣女子很明顯就是楊過與小龍女的後人。
從上兩點來說,後續小說應該是《倚天屠龍記》。
Ⅶ 求一本以黃易為名的盜版武俠小說,名字叫神鵰俠女續集。
我很負責的告訴LZ,這本書叫神鵰俠侶逍遙篇,寫的是楊過小龍女後來行走江湖的故事,網上不好找,裡面楊過收了幾個女的,遺憾是郭襄沒收,好像有個王妃叫袁明明,還有個小女孩是王爺的郡主,結局是楊過找到了胡太後的邙山地底密室。
Ⅷ 金庸的全部作品,要按順序來,比如射鵰英雄傳後面就是神鵰俠侶……
1、《書劍恩仇錄》1955年創作
該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斗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
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語言風格及武功藝術的描寫上也都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為作者後期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碧血劍》1956年創作
《碧血劍》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發表於1956年,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碧血劍》的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師仇構成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他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
3、《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創作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該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
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將人物作為情節附庸的模式,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小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
4、《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創作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5、《雪山飛狐》1959年創作
《雪山飛狐》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該作品共十回,1959年始連載於香港《新晚報》。英譯本由莫錦屏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93年推出。
小說以苗人鳳和胡一刀夫婦為主角,通過寶樹、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數年前與此相關的武林風波,用倒敘的手法講述了江湖恩怨、藏寶尋寶、美女愛英雄的故事。這部小說有兩個重大的線索,屬雙線結構,真正的人物也在前台表演甚少。
6、《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創作
《飛狐外傳》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志。
《飛狐外傳》主要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歷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小說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為故事的中心,講述了胡斐為追殺鳳天南在路上所發生的一切,特別是與程靈素、袁紫衣所發生的愛情。
7、《倚天屠龍記》1961年創作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該書表達了作者既反對異族侵略,也反對本民族暴政的思想。
《倚天屠龍記》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
Ⅸ 我想寫神鵰俠侶後傳是否侵權
大概起點小說網比較合適
至於侵權問題
如果人物同名、引用人物(指寫什麼後傳 同人文之類的)是不會侵權的
如果你的作品效應極佳 但是我畢竟沒有在書店看到寫別人作品後傳之類的書籍 比如說動漫同人文我沒看見過有實體書出售
神鵰俠侶是金庸小說吧 你想寫後傳就好像是寫影視同人動漫同人那類引用已有人物 雖然不算侵權 或者真的很受歡迎 出版的幾率並不大
若你沒有盜用他人昵稱或超過1000字文章參雜入你的文 你是完全沒有侵權的 不然那些寫同人文的都早沒了 裡面哪個主角不是引用的 比如說網王 死神 火影 妖精的尾巴 海賊王之類的都是引用 但是出版幾率真心不大 畢竟是引用 反正我在書店沒看過同人文實體書或者影視、他人作品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