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逝世
① 港台武俠作家哪些去世了
知道的是古龍和金庸,這兩個真的是武俠小說的鼻祖,這兩個人都去世了
② 金庸先生逝世了,你有什麼關於他的武俠小說的青春回憶呢
謝邀
第一次看金庸小說是高二的時候,在這之前一直看電視劇。同學家裡有兩本金庸小說全集,每本都是七部小說,一本的名字叫笑書神俠倚碧鴛,一本是飛雪連天射白鹿。
把兩本書都借來看,一下子迷上了,原來看書比看電視劇有意思多了,電視劇是拍不出很多精彩的情節。我之前是一個不愛看書的人,自從看了金庸先生的系列小說,我迷上了看書。
現在已過而立之年,但是曾經偷偷看小說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老師在講台上講課,我把小說塞到桌箱里邊偷偷看,有時候看入迷了,連老師走到身邊也發覺不了。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是的在手機上看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看了不下五十遍,一遍有一遍的感觸。金庸武俠小說,陪伴了我整個高中時代。
③ 黃易死時多少歲 武俠小說家黃易什麼時候去世的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1952-2017)
2017年4月5日(周三)中風並且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
④ 金庸逝世後,武俠小說會不會後繼無人為什麼
現代社會已經是科技時代,不會再有武俠了。看看現在的影視也就知道日後會如何了。
⑤ 武俠宗師黃易逝世之後還有誰能撐起武俠小說
老牌的大師還有溫瑞安呢,新派的很多了,鳳歌,孫曉,時未寒。。等等,你買本武俠雜志看吧,每期都有很多有亮點的新人寫的很不錯
⑥ 請問,著名台灣武俠小說作家古龍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去世的呢,當時有多大年紀呢
古龍原名熊耀華,祖籍江西,1936年生於香港(一說1937年生於大陸), 1985年9月21日病逝於台灣。
古龍被稱為「新派」,他的武俠小說不是俠林的「正格」,他的身世,也正像他的小說一樣,經歷了太多的曲折與艱辛。他14歲時,隨著父母從香港移居台灣讀書,但僅僅過了4年,父母離婚,他成了沒人管的大孩子,主活也常常沒有著落。靠朋友接濟和半工半讀,學完了淡江大學外文系(當時叫淡江英專)的學業。在台北美軍顧問團任過職,後來就以古龍的名字專職寫小說,靠稿酬為生。他掙錢很厲害,卻以不善理財著稱,作過一些投資,但都無結果,他花錢太厲害,來時赤條條,走時一副清貧。
人們說古龍是美酒和美人造就的古龍。
古龍喝酒是出了名的。還是較早的時候,他住在台北郊外瑞芳鎮,每次領到稿費,便買幾瓶好酒,一大疊新書,返回鄉下過他隱士的生活。成名以後,他的酒櫃美酒紛陳,市面上沒有的酒,他也盡量想法搜羅來。他喝酒,頭一仰,酒碗必干,自得其樂,有一次是5個人喝了28瓶白蘭地,平時無酒不歡,唯一不喝酒的時候,是坐在地上以黑板當桌子寫稿。雖然無酒,卻又左手拿了平時從來不抽的煙,一個晚上可以抽掉兩包「555」。古龍因酒而思如泉湧,創造了好酒的大俠楚留香、陸小風、李尋歡、沈浪,使他登上武俠小說藝術的巔峰。同時,他也因酒消耗掉了他自己。因為酒,被送進醫院。出院,再喝,再進醫院。然後由酒精中毒而肝硬化,脾臟腫大,胃出血,導致了古龍的英年早逝。有一次,朋友邀他去吟松閣酒樓,酒菜擺開,古龍卻覺得拼酒沒有意思,朋友覺得他的這種拒絕傷了面子,一言不合,爭吵起來,對方拔刀便刺,古大俠臂上中刀,失血2000CC,醫生都說可能沒救了。雖然大難不死,再站起來的古大俠卻日見消沉,大失水準,再沒有六七十年代的那種英風豪氣。1980年以後,他的作品便只有水準下降,沒有新的高峰出現。古龍死於酒,悲感和戒不絕的酒。直接的死因是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在葬禮上,朋友們帶來了他生前最愛喝的XO,一共48瓶,象徵他48歲。對於古龍,真是成也酒、敗也酒。
⑦ 武俠小說家黃易什麼時候去世的 黃易去世時多少歲
武俠小說大師黃易於2017年4月5日因病去世,享年65歲。
⑧ 台灣武打小說作家古龍是得什麼病死的哪一年死的
1985年9月21日,古龍的死是因飲酒過多,情緒壓抑導致肝硬化最終逝世,他因酒消耗掉了他自己。因為酒,被送進醫院。出院,再喝,再進醫院。然後由酒精中毒而肝硬化,脾臟腫大,胃出血,直接的死因是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在葬禮上,朋友們帶來了他生前最愛喝的XO,一共48瓶,象徵他48歲。對於古龍,真是成也酒、敗也酒。
下面是古龍的簡介,和他的好友林清玄所寫關於古龍的文章,敘述了他逝世原因以及死前思想和行為的變化,希望能夠幫到你。
古龍(1938年6月7日-1985年9月21日),本名熊耀華,台灣武俠小說家。籍貫江西南昌,幼時曾住過湖北漢口。1938年6月7日出生於香港(戶籍登記1941年出生,另有1937年出生的說法)。台北市成功高中畢業、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夜間部英語科肄業。
熊耀華
出生 1938年6月7日(1938-06-07)
香港
逝世 1985年9月21日 (47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筆名 古龍
職業 小說作家
國籍 中華民國
創作時期 1955-1985年
流派 武俠小說
代表作 《武林外史》、《絕代雙驕》、《蕭十一郎》、《楚留香》系列、《小李飛刀》系列、《陸小鳳傳奇》系列、《七種武器》
子女 3(其中兩位不姓熊)
林清玄看古龍 (1)
古龍的桌子上擺著一幅昨夜練的字。
上面寫了兩句:
陌上發花,可以緩緩醉矣!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幅字的最下方蓋了一個古龍自刻的印章,上刻"一笑"兩字。古龍說,這個印章很久以前送給另一位武林朋友倪匡,最近突然覺得自己的心情很到了"一笑"的境界,才向倪匡要了回來。
"其實,這幅字很能表現我現在的心情轉變,過去開懷痛飲是要掩飾內心的空虛,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裡面有忍才能換;後來不能喝酒了,是看到陌上的花也可以醉了,境界高了一層。現在呢!現在只有一笑,對任何事都一笑置之了。"古龍說。
我站在那幅字前玩味半天,彷彿看到多年老友心情的轉變,而,就是一笑,是經過多少大痛苦,才有的大解脫呢?
林清玄看古龍 (2)
家中依然滿架是酒
去看古龍的那一天,台北正下著極細極細的小雨,天氣陰。
看到老友時,心中實在感慨,這個當年一口氣可以喝一瓶白蘭地的鐵錚錚的漢子,現在滴酒不沾,每天靠打點滴過日子,想起來再蓋世的英雄都會引人心酸。
當年我到古龍家,總是走著進去,躺著出來,大醉一天。
依然是滿架的酒,架前的吧台冷清。
當年在古龍家比酒,總有一些可口的小菜,如今做小菜的女主人早就離去了。
依然是……
古龍不飲酒了,我也不飲酒。
古龍不飲酒是因為渾身是病,一年內吐血吐了三次,喝杯酒成了生死攸關的大事;我不飲酒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大俠雕零的凋零,退隱的退隱,一個人寂寞的喝著酒有什幺意思呢?
"其實,我不是很愛喝酒的。"古龍說:"我愛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時的朋友,還有喝過酒的氣氛和趣味,這種氣氛只有酒才能製造得出來!"
這點我同意,但過去我們不免喝得太多,古龍一次喝最多是喝了多少酒呢?
"我喝得最多的一次,是一夜裡喝了二十八瓶白蘭地,但不是我一個喝,是五個人一起。"那幺是一個喝了五瓶半,對與古龍相熟的朋友來說,這不是大數目,他過去每天平均喝兩瓶。
最奇怪的是,這樣縱酒二十年的人竟沒有酒精中毒,古龍說:"醫生覺得是奇跡,因為我腦子還這幺清醒,手也不抖。"
對於酒,古龍的談興仍然很濃,他說:"想到酒,就想到過去一起喝酒的朋友。"
後悔嗎?
古龍一笑。
林清玄看古龍 (3)
他的心被砍了一刀
這一笑的含義很深,因為再豪放的大俠,在生死邊緣上滾了幾趟,即使笑一笑都是復雜的。
幾年前,他在吟松閣被砍了一刀,腕上鮮血,如泉噴涌,一個人身上有二千八百 CC 的血,他竟噴掉了二千 CC, 躺著的時候,聽到醫生說:"可能沒救了,我們盡力試試。"
不久後,他的心裡被砍了一刀,妻子帶著小孩離開,古龍如同死過一回,他說:"每天好不容易回到家裡,總是轉身又出去。每天做的只有一件事:喝酒!"
無酒竟已不能成眠,喝完酒還要吃鎮靜劑才能睡著,醒來時要吃興奮劑才能清醒。古龍平日就以酒代飯,有很長的時間,他吃得最多的是酒、鎮靜劑、興奮劑。
然後,是肝硬化,是脾臟腫大,是胃出血,第一回住院就吐了兩臉盆的血。出院三個月,以為沒事了,再喝,再住院,推進醫院時醫生量血壓,高血壓只有八,古龍看到醫生搖頭說:"沒救了,推到別家去看!"再出院四個月,忍不住又喝,又住院的時候,一口血吐出來竟把整張床滿滿的染紅了,護士都被嚇得跑出去,後來醫生對他說:"沒看過人一口氣吐出像你這幺多的血!"
經過這三次,古龍才真正連一滴酒也不敢喝了,他說這幾年,不只是身體,連心情都是在生死邊緣上掙扎,"一個人死了五次再活過來,還有什幺事看不開呢?"
只不過真正不喝酒的時候,倒使古龍吃了一驚,原來一天有這幺長!
過去除了睡覺,他大部份時間都在喝酒,每天有十二小時泡在酒里,不喝酒的時候,他說:"好象一天多出了十二小時,長得不得了!"
十二小時做什幺呢?
還是回到武俠世界來吧!好久沒有認真的寫小說了。
他想要一個全新的開始,創造一個新的武俠世界。
林清玄看古龍 (4)
計劃寫一系列短篇
"我計劃寫一系列的短篇,總題叫做'大武俠時代',我選擇以明朝做背景,寫那個橫的時代里許多動人的武俠篇章,每一篇都可以獨立來看,卻互相都有關連,獨立的看,是短篇;合起來看,是長篇,在武俠小說里這是個新的寫作方法。"
之所以想到這種改變,是一來自己的體力也無法熬著寫長篇;二來是時代變了,現代人的生活已經沒有人有耐心看連載的長篇。
"以前寫連載,有時寫到八百多天才登完一個故事,寫的人有稿費可拿都很煩了,何況是看的人呢?武俠小說不得不變,短篇可能是一條路,它可以更講結構,更干凈、更利落。"
最近讀古龍的短篇,發現他的境界和層次比前更高,文字的使用也更淳了,去除了幾年前的那種煙火氣。
古龍覺得他是刻意使文字平淡單純一點。他說:"我十七歲開始做職業作家,到現在三十年了,什幺文字不會耍呢?但是三十年了還要耍文字有什幺意思呢?文字技巧還是有的,只是爐火更純青了。"
而且,他強調現在比較走寫實的路線, 古龍是外文系出身的,他受到西方寫實技巧的影響, 尤其在病後讀了不少西方小說,使他改變了武俠小說的觀念,他說:"過去寫武俠都是憑空捏造,一出劍,劍還沒有看清楚就死了幾個人,身形一拔,就是幾十丈,現在我把這些不要了,盡量寫一此人力可及的事物,不耍花招,注意氣氛的蘊釀營造,進求結構的一氣呵成,合乎武俠的精神境界,同時又落實到寫實的世界。"
喜歡古龍小說的人,最近看他的小說,應該都發現了自從金庸與倪匡入侵後,這個台灣僅存的武俠小說的大家,是如何在尋求新的突破!
古龍已經陸續完成了幾篇小說,他感慨的說:"我希望至少能再活五年的時間,讓我把'大武俠時代'寫完,我相信這會是提升武俠小說地位的作品,也會是我的代表作之一。"
像最近他為時報周刊寫的《獵鷹》和《群狐》就是他自已頗為滿意的作品。
林清玄看古龍 (5)
酒色財氣都戒掉了
古龍不喝酒的生活是十分平淡而安靜的。
他每天五點半起床,看過早報,再喝杯牛奶,吃幾片餅干,休息一下,構思正寫的小說。
八點開始寫作,一直到十二點,工作四個小時。
中午到外面吃個飯,散步一個半小時。
下午靜養或讀書,偶有朋友來聊天。
晚上練毛筆字。
看這份時間表,簡直不像古龍,像是一個和尚,古龍說:"我現在的生活與和尚沒有兩樣。酒色財氣、吃喝嫖賭、聲色犬馬,這些我過去最喜歡的東西,現在都戒掉了,現在連脾氣都不發,你信不信!閑來無事,讀讀禪宗的書,看一點佛經,這不就是和尚的生活嗎?"
據古龍說,他回到這樣單純寧靜的生活,反而找到真正心靈的平安,即使有寂寞的時候,也感覺是充實的。尤其是腦筋清晰明凈,可以寫出真正有代表性的、好的武俠作品。像這幾天,離散了三十年的父新登報來找兒子,他也能淡然處之,他說:"我自已也離過婚,深知破碎的婚姻都有苦衷,經驗婚姻的失敗,每個人都會痛苦。那幺做兒子的,有什幺資格對上一代人的婚姻提出看法或評論呢?"
古龍形容自己遇到這件事的心情,就像走在路上,空中突然落下一個花盆打在你頭上,你有什幺選擇呢?你只能說幸好掉下來的是陶盆,不是鐵盆,甚至,幸好是花盆,而不是起重機。
"要是以前遇到這樣的事,一定激動不已,喝幾天幾夜的酒,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哪裡還能靜靜的坐在這里聊天呢?"
對於自己心境的改變,古龍言下頗有欣慰之意,"一笑"不只是他現有的心情,也幾乎是他現在的人生態度。
他最感慨的是:"有這幺高的心情境界,有這幺深刻的徹悟,唯一遣憾的是失去了健康。"
其實,古龍雖比舊日清瘦,精神還是很健旺,笑起來仍然是聲震屋瓦,有當年的氣概和豪情,憑這股氣,"大武俠時代"應該可以寫得相當精彩的。
告辭的時候,我破了兩年來的例,喝乾了一大杯伏特加才走,離開的時候我緊緊握著他的手說:"龍哥,保重!"
記得以前我告辭的時候,說的總是"過兩天,再來喝酒。"
天母的黃昏不如從前那幺美了,走在路是,突然想起了柳永《鶴沖天》詞的後段來: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林清玄看古龍 (6)
與古龍一起飲酒
一個醉人的寒認夜。
古龍與我在他家的酒台上醉眼相對,………。
那時我們已經飲過了兩瓶黑牌的強尼走路,是凌晨兩點——該走路的時候了。
我們都不能安穩的走路。
像是古龍小說中決點千里的俠客,在偶然間遇到了高手,雙方蓄勢待發不能發招,我終於悟到他小說中高手對招時的不拖泥帶水,雙方一亮劍,便已見真章。
那一日我最後敗在古龍的酒下,口吐黃箭,不省人事。白日縱酒,夜裡且放歌,古龍的酒和他的武俠,他的人一樣,果然名不虛傳。
古龍說:"你應為你的對手驕傲。"和古龍喝酒真是爽快的的事,他的哲學里似乎沒有淺斟細品這一套,他是要縱酒狂歌才會過癮的人,他說:"淺斟細品最大的通病是廢話太多,枝節太多,枝節太多,人物太多,情節也太多。"他的酒可以印他的武俠。
酒後有真言,古龍醉酒的時候告訴我,他的生命他的為人和他的武俠所追求的就是干凈利落四個字。
如果我寫一手好字,我倒想送一幅對聯給他:酒醉南山猛虎,俠驚北海蛟龍。
提到收藏的酒,就彷彿提到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古龍的眼中有一種神秘的光。
傳聞中,古龍和酒似乎是分不開的,傳聞總是有誤。
古龍也用不著辯解。
含蓄的人,也許他的生活一真是平淡的,要到喝了酒後,血液才沸騰起來。
狂放的人不必喝酒,血液就已以沸騰。我們一趨近,他全身就是熱氣,這種熱氣非關酒色,而是本質。沒有這種本質的人,以為那就是酒色了。
古龍之所以為古龍,這就是了。"我不是聖賢豪士,我只有一腔熱血。"古龍說。
古龍定的也是一腔熱血。
⑨ 黃易逝世之後還有誰能撐起武俠小說
傳統武俠的沒落已成必然之勢。現在的人們,出去對小說不感興趣的人,一部分喜歡快餐文學,一部分愛言情小說,只有比較少的一部分才喜歡武俠,而在這些人里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可想而知,當他們老去,對武俠的熱情勢必大大減少,而新一代的人有基本對武俠無愛。作為一名高中生,我深刻的了解,與我一個時代的人喜歡武俠的不多。現在玄幻仙俠小白文的興起,是的傳統武俠更加衰落。但關起本質,那些玄幻仙俠小說不就是把武俠小說的戰鬥力提高了很多嗎?無敵,武俠有;妹子,武俠有;機緣,武俠也有!甚至在情節鋪設,感情描寫,人物刻畫等方面,武俠更是爆他們幾十條街。那為什麼那些小說可以贏得人們的歡迎?不過是屈服罷了。他們屈服與市場,屈服與讀者。讀者想看無敵,於是他們無敵了;讀者想看後宮,於是他們一個個看見女人就想上;讀者追求勁爆的打鬥畫面,於是他們一個個戰鬥力爆表。這樣的小說,又怎能不受歡迎呢。說的有點遠,再扯回到問題上。當老一輩傳統武俠小說大家逝去,武俠必定會更加低迷,但說不定哪天就會重新興起,但那還是我們所喜愛的武俠嗎?當初金庸本來想把小龍女寫死,但讀者都抗議,金庸都受不了了,所以沒這么寫。而今後,面對一群口味更加刁鑽,一有不和心意的情節就滿嘴噴糞的讀者,又怎能不屈服呢?一句話,武俠今後必定興起,但是否還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武俠,就不得而知了。
⑩ 83歲武俠作家蕭逸去世 曾與金庸並稱「南金北蕭」,蕭逸老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回味
繼金庸去世,現在又一武俠作家-蕭逸去世。自此,「南金北蕭」都走了,從此世間再無「情俠」。對於蕭逸,我最熟悉的就是《飲馬流花河》和《長劍相思》這兩部小說了。講述的內容都是鋤強扶弱的故事,這讓我們從小就有了武俠夢。而對於《飲馬流花河》,蕭逸更多的是使用散文的手法寫的。不過,雖然寫作手法上有創新,但表現的還是傳統的俠義。
蕭逸的作品與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氣不同,他在寫作上主要還是注重奇巧的構思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所以才有情俠這一稱號。
對於蕭逸,曾經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評論過其作品,稱他的寫作主要是以飄逸的中華文化底蘊和矯矯不群的俠骨英姿獨領風騷。他筆下的主人公往往超越門派,但又情深意重,外形威猛矯健,內心則糾結著煩躁痛苦,頗有幾分美洲豹的感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