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花殘是誰的武俠小說
❶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者都有誰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作品相信沒有不知道的!金庸一生只寫過十五部作品!除《越女劍》外,金庸把其餘十四部作品的第一個字連成了一幅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作品不用說大家也該都知道是哪十四部吧。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相信大古龍都不陌生!其經典作品《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蕭十一郎》、《絕代雙驕》等多次被翻怕成影視劇!最近熱播的《飄香劍雨》也是古龍作品
3、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品《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等!
4、溫潤安!原名溫涼玉,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中文系肄業。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香港戶籍。代表作品《四大名捕》系列、《布衣神相》、《驚艷一槍》等!
5、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2017年4月5日病逝,享年65歲。代表作品《大唐雙龍傳》《尋秦記》《覆雨翻雲》
6、卧龍生!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代表作品《金劍鵰翎》《仙鶴神針》《天劍絕刀》《降雪玄霜》!90年代亞視經典影視劇《雪花神劍》 就是改編自《降雪玄霜》!
7、蕭逸!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原名蕭敬人!代表作品《馬鳴風蕭蕭》《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無憂公主》等!由以《甘十九妹》最為經典!
8、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代表作品《六指琴魔》!除了之外《原振俠》系列和《衛斯理》系列曾被改編拍攝成影視劇!
9、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最近熱播的仙俠劇《蜀山戰紀之踏火行歌》就是根據《蜀山劍俠傳》改編的!
10、黃鷹!本名黃海明(1956.10.28——1992),又名黃明,另有筆名「盧令」。1956年10月28日生於北京。原籍廣東中山,「靈異推理派」作家。代表作品《天蠶變》《大俠沈勝衣》!除此之外黃鷹還是90年電影《笑傲江湖》和電影《僵屍先生》的編劇!
❷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作者是誰
《春殘》 唐.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晏幾道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宋詞里有一個習慣,經常喜歡套用唐詩里的名句,化為自己的句子。這個是有典可查的。
❸ 女主叫沈璃月男主是殘王的穿越文
您好
穿越的小說是我的最愛,不過您說的這個小說沒有聽說過,我喜歡看逍遙拉風神修錄,這部書很不錯,主要是作者態度認真,標題都是七言詩,不像很多作者隨便一句話敷衍了事,所以這部書寫的內容十分精彩,作者是俠義無雙大神,你可以看看,很不錯,其餘的還有酒神、華玄大陸等!
❹ 落花是誰的作品
落花-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①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②向春盡,所得是沾衣③。
【注釋】
①參差:指花影的迷離,承上句亂飛意。
②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③沾衣:指流淚。
【鑒賞】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閑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郁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落花雖早有,客在卻渾然不覺,待到人去樓空,客散園寂,詩人孤寂惆悵之情頓上心頭,詩人這才注意到滿園繽紛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憐的情思,用語巧妙。
頷聯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接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不平靜。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頸聯直接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寫出了詩人面對落花的痴情和執著。
尾聯語意雙關。花朵用生命裝點了春天,落得個凋殘、沾衣的結局;而詩人素懷壯志,卻屢遭挫折,也落得個悲苦失望、淚落沾衣、低回凄涼、感慨無限的人生際遇。
全詩詠物傷己,以物喻己,感傷無盡。
❺ <楚留香>是哪一位武俠作者寫的有誰知道
古龍本名熊耀華,江西人;台灣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畢業(一說肄業)。 少年時期便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一般多以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馬、海明威、傑克倫敦、史坦貝克小說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學的影響啟迪。 (古龍自己也說過「我喜歡從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說『偷招』。」) 故能日新又新,後來居上,且別開武俠小說新境界。 1938 出身於香港。 1942 隨父母遷居來台。 1946 初戀。 1948 失戀。 1949 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屬於純文學創作) 1952 父母離異。 1956 第二次失戀。 1960 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但技巧甚劣,有如故事大綱。 1961 寫《飄香劍雨》、《殘金缺月》、《月異星邪》等書,以詭異情節取勝;但基本走的還是傳統路子,頂多加上幾句文藝腔,並無特別過人之處。 這一時期古龍寫作態度跡近兒戲,新作隨開隨拋,不負責任,惟偶為名家 (如卧龍生、諸葛青雲) 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實力,尚未激發;或以為武俠小說業經『定型』,不過如此而已。 1962 發表《劍氣書香》、《失魂引》等早期諸作,文情不俗,乃漸有起色;然 基本上仍未能突破創新。 1963 受到陸魚《少年行》之啟示,發現「新型武俠」大有可為,遂亦逐漸改變傳統筆法,陸續作《孤星傳》與《湘妃劍》等書,試圖走出一條新路,卻未成功。 1964 完成他第一階段的壓卷之作《浣花洗劍錄》,文情跌宕,饒有詩意;令人直覺地感到:古龍不耐煩在半新不舊的武俠傳統里兜圈子,討生活了。他要浣花洗劍,自作主人!作為一個改革傳統武俠小說的「急先鋒」,古龍汲取了日本名作家吉川英治《宮本武藏》所彰顯的「以劍道參悟人生真諦」、戰前氣氛及一刀而決;會通了金庸《神鵰俠侶》的「無劍勝有劍」之說,而發為「無招破有招」的無上劍道奧旨,析理精微之極。此一所謂「無招勝有招」,較金庸《笑傲江湖》寫風清揚傳授小沖「獨孤九劍」之無上心法者,足足早了三年!!! 其次,他引進倭人「迎風一刀斬」的刀法,三招兩式,人頭落地;從此即不再寫冗長的打鬥場面----這是他突破武俠傳統之處,也是他一切「簡單化」的開端。 其三,由此書起,他竭力營造文藝氣氛,藉平凡簡潔的對話,點出哲理。並且運用許多饒有詩意的語言,刻畫人性,並寓於生命哲理。可惜《浣花洗劍錄》伏筆太多,無法收束,終貽「虎頭蛇尾」之譏,而減損了此書應有的藝術價值。 參考資料散見各大報、《文藝月刊》、《(香港)明報月刊》、《春秋雜志》、《中國論壇》、《國文天地》、《上海文論 >及萬盛、遠流、聯經等出版社書籍,其中最早一份來自1973.11.2的《中國時報》。 1936年生於香港(一說1937年生於大陸), 1985年9月21日病逝於台灣。
❻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的作者,朝代是什麼啊
《春殘》
唐.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晏幾道套用唐詩里的名句
晏幾道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❼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作者到底是誰
宋詞里有一個習慣,經常喜歡套用唐詩里的名句,化為自己的句子。這個是有典可查的。你說的情況就是如此,不能簡單判之為抄襲
❽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誰寫的
出自《全唐詩》 第762卷042首〖春殘〗 作者:翁宏
然後才有了晏幾道的臨江仙。
1. 《全唐詩》 第762卷042首〖春殘〗 作者: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2. 《全宋詞》 卷038.【臨江仙】 作者: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❾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出自哪裡全文是什麼是誰的作品哪個年代的
唐代翁宏存詩僅三首,這首《春殘》有絕妙佳句,流傳於世。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聯系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系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以下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反復抒寫,意多重復,用語平常。惟獨第二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既是春殘,自然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現在,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歡娛難為繼,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樣嗎!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凄然。暮春天氣,微雨蒙蒙,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郁積的女子呢!偏偏在這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穿去穿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綴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堪稱佳句。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中,創造性地借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兩句恰恰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❿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這首如夢令的作者是誰
這首詞作者是唐代李存勖,即後唐庄宗,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門)人,五代時期後唐政權的建立者。唐末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的長子。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是為後唐庄宗。同年十二月滅後梁,實現了對中國北方的大部統一。
這首詞全稱為《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全詞原文如下: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
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白話文釋義:曾記得歡宴在桃源深洞,那一曲清歌伴著鳳鳥般舞姿飛動。總是記得依依惜別的時候,你滿含淚水出門相送。多像一場夢,多像一場夢,殘月在天,落花遍地雲煙一重重。
(10)月落花殘是誰的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是一首憶舊抒感的小令詞。這首詞採用神話傳說故事作題材,描寫劉、阮和仙女離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表達了別後對佳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鳳。」曾宴,點明往事。桃源深洞,「舞鳳」,即鳳舞,為葉韻,乃倒用,言伊人如鳳之舞。詞中寫劉晨、阮肇天台遇仙女故事,省去全部細節,只將初會和離別時最深的印象加以形象化的概括,高度精煉。
「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長記」二字是關鍵,記憶中的情景是那麼的美好,可這一切已如夢幻,永無再現之期。小詞沒有多少篇幅,不容鋪敘,要求寫得很精粹,所以「長記」以下幾句對整個宴別的過程便擷取了送別這一高潮時的場面來寫。「長記」二字上接「曾宴」二字,「和淚出門相送」寫送別之悲痛,這是實寫,下面旋又轉入虛寫。
「如夢!如夢!」詩有詩眼,詞亦有詞眼,這四個字實為本詞之眼。如夢者,昔年之事如一場無憑的春夢,昔年之景只能在夢里再現,昔年之倡除非在夢里相逢。疊用兩個「如夢」,顯得更為惆悵,更為感傷。殘月乃夜闌之景,落花煙重乃暮春之景,傷心人別有懷抱,更顯蕭瑟的氣氛,言盡而意不盡。
詞人描繪了曾和佳人在理想的世外桃源之地相聚時的情景,此為虛寫夢中之景的美好,成為感情之流迴旋奔涌而下之處,回憶如夢,因而顯得特別含蘊豐富;夢醒時分,側重於對眼前情景的刻畫,給全詞籠上了迷濛孤寂的氣氛,在這凄清的夜裡,對她的思念綿綿不斷,如此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