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里稱身體是什麼

武俠小說里稱身體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7-30 04:31:55

武俠小說里多數講的什麼啊有不健康的內容嗎

正規武俠小說大多描寫俠義,並穿插浪漫的愛情故事和一些懸疑情節,你說的不健康內容也有,比如色情
搜索李涼外傳系列,你就可以看到此內容,代表作 酒醉探戈

⑵ 武俠小說中的丹田是人體中的什麼器官

丹田 位置: 所謂的丹田都處於人體的黃金分割線上。 上丹田,從下巴算起,頭部的長度乘以0.618的位置(絕大部分人是兩眉的中間)。 中丹田,從下陰算起,軀乾的長度乘以0.618的位置(絕大部分人是兩乳頭的中間)。 下丹田,從腳部算起,身高的長度乘以0.618的位置(絕大部分人是肚臍的附近)。 只要認真研究,你還會發現人體的另外幾個大穴位都與黃金分割有關。

⑶ 武俠小說中的經脈是什麼

中醫中指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可查網路

⑷ 在武俠小說中關於武打動作、身體部位、人物情景地域描寫各有什麼專用用語或不同用語

動作:白鶴亮翅,黑虎掏心,童子拜佛等等啊……都是比較常寫的動作……至於身體部位,比如:眼睛,脖子,下陰(有點猥瑣)……這個大體沒啥一定的……地域描寫也沒什麼一定的……不過不同的作者還是小有自己的風格……金庸一般都是柔情型的,古龍的基本上可以透過風景描寫看到情節……黃易大多超現實……梁羽生的意境都非常的美…溫瑞安的描寫一般般……主要玩懸疑……不過也不錯……

⑸ 有誰整理過武俠小說中一般會提到哪些人體穴道,各有什麼作用,有圖形解釋的更好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於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繫心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後,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於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沖擊肝、脾,震動膈?⑵�1�7脫�1�7佟?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於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後,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於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後,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位置: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後,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後,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後,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後,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湧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後,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後,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後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另附:

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胳走向

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奇經八脈之說,那麼到底什麼是奇經八脈呢?

其實,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

所謂經,是指神經縱運行的在的干脈。所謂絡,是指神經橫運行的網路系統的小支脈。經絡如環無端、內外銜接,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經分十二經脈,絡無法計數。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絡走向包括:

1、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

2、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嘧呦蟯貳?

3、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

4、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而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致暈11穴部位

1.腦戶穴:位於百會穴後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於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後頂穴(又名頂門穴):位於百會穴後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後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於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後穴:位於耳後靜脈中。
9.啞門穴:位於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於前頂穴後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於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致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後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後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樑。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於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一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於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於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樑之上。
48.對口穴:項後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後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後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於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鍾):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後。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後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於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於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後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於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於腦後兩邊,乳突後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於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於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於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於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於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於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湧泉穴:位於第二.三趾跖關節後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於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於腦後右玉枕穴下五分。

⑹ 武俠小說里中了什麼掌身體會忽冷忽熱啊

什麼掌?沒聽說過。

就金庸的而言,忽冷忽熱的情況曾出現在張無忌連乾坤大挪移、石破天與張三李四拼酒等幾個場景,多半都是練功而不是受傷

⑺ 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高手都叫什麼稱呼是什麼

笑傲江湖~
任我行 東方不敗 令狐沖

天龍八部~
掃地僧 天山童姥 無崖子 李秋水 蕭遠山 慕容博
蕭峰 段譽 虛竹
「四大惡人」是《天龍八部》中的「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做」葉二娘,「凶神惡煞」南海鱷神,「窮凶極惡」雲中鶴。

射鵰英雄傳~
東邪黃葯師 西毒歐陽鋒 北丐洪七公 南帝一燈大師(原名段智興) 中神通王重陽 林朝英

神鵰俠侶~
北俠郭靖 西狂楊過 中頑童老頑童 小龍女 黃蓉 金輪法王

倚天屠龍記~
張三豐 逍遙二使:楊逍,范遙 滅絕師太 張無忌 周芷若
武當七俠: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明教四大法王 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
韓千葉(銀葉公公)

碧血劍~袁承志 金蛇郎君(夏雪宜)

飛狐外傳~胡一刀
雪山飛狐~胡斐 苗人鳳

⑻ 武俠小說的稱呼問題

1 男性按年齡可分為少俠、大俠、武林前輩、武林盟主、掌門、幫主、宗師,當然也可以叫做高手.....還有一種就是其他和武學沾邊的其他學派,和尚+武藝=方丈&武僧等。
2 女性也可叫少俠,大俠;女俠,俠女,巾幗不讓須眉什麼的是會功夫女性的專屬。
3 武功不濟這個表面上恭維還可以叫「俠」的,看具體場合和情景而定。
4 俠客有「武俠」和『儒俠』兩種,儒俠叫公子並無不可,並且公子也是對過去有書卷味的年輕人的通稱。
5 先生一般是對智謀人士的稱謂,也是教師和賬房的稱謂,武俠小說還有一種手法是把先生作為幕後的BOSS來寫,通常在高潮和結尾做大幅渲染。
最重要是要多積累,從別人的著作和生活中得出自己的結論,武俠小說不外如此。

⑼ 武俠小說里所說的內力實質是什麼

內力的意思就是:人體在沒有施加外力作用的情況下人體內部自然產生的力,這個力也叫做內應力或者內力。

http://..com/question/209426.html
內力,按古人叫氣,也就是道家的內丹說。練法很簡單的,靜坐就是其中之一,感受周圍的氣感,自身的氣感,一切放鬆,想像自己在宇宙中,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星球(亮點),放鬆放鬆,身心神三者的徹底放鬆。你就會感覺到氣的存在。感覺到它,就可以控制並練習了。

http://..com/question/195328.html
請問用什麼功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練出內力??
一個字悟,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真氣的,只是感覺不到。練內功是後天的鍛煉增強先天真氣,達到健身養氣的目的。內力本身就先天具有,你可以在身心神三者都靜時感覺得到。感覺到了就說明有內力了,哈哈。功法只是增強它,使他進一步化。通常是以氣養氣,化精為氣,也就是吸收外界的氣和轉化自身的精氣。
至於你的問題,一個字:靜(身,心,神三者逐步入靜)你就會感覺到,並擁有它,剩下的就是培養壯大它了。

http://..com/question/2692560.html
練過傳統武術尤其是內家拳的一定都體會過內勁了 內勁顧名思義 是由身體內部發源的一種勁力而不是通過單純的伸拳踢腿所發出的勁力 總的來說 內勁起於丹田 是內氣經過四肢骨骼或經絡路徑內氣外顯的勁力 初步的明勁可以簡單的體會為以丹田為中心的軀干發力 但到暗勁化勁階段就不那麼簡單了 可以這么體會 內勁是全身各個系統同時參與的勁力發放 不是單純的骨骼肌肉系統 所以內勁具有可變性 可感性 可發放性 等特點 下面我發個簡便易學的功法給大家 希望大家對傳統的修煉文化多加些了解 不至於自誤誤大無畏金剛勁
大無畏金剛勁又名原動力整合神功!
鬼拳認為,原動力即人體本身所具備的力,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力,但是此力笨拙,僵硬,身體不協調靈活,以至此力不能有效的體現出來!整合即整勁合而為一!通過一系列相關的運動使得力協調順暢,圓潤靈活,整體合一!
與以往大家所接觸到的功力訓練法相比,你可以看見各門各派的影子,但是你又會發現,此功比他們優秀好幾倍!更科學,更高效,更容易掌握!

通過本功的訓練,你可以擁有如下好處:
1簡單的學習,簡單的掌握,不費時的訓練,讓每個人都能迅速擁有成功!

2短時間即可擁有強大的功力上身,使你真正切實的感受到什麼是故弄神秘的功力,以前做不到的事,練不好的動作,由於功力的上身將變得輕而易舉,甚至綽綽有餘!

3非常短的時間內你就可以感受他的神奇效果,最突出的表現在於經過3~5天,最長不超過一個星期的訓練,你立刻便能感覺到自己精神抖擻,精力充沛,體力大增,渾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勁,以前拿不起搬不動的東西現在毫不費力的拿起搬動!是不是很神奇?

4使你的呼吸更加勻細,眼神更加敏銳,頭腦更加冷靜,心態更加趨於平和!

5練武時,做任何動作你都能切身感受功力上身的神奇功效!毫不誇張的說,練了此功,你便可以放棄其他任何一切功力訓練法!如果你能長年堅持勤練不輟,任何大師宗師也要讓你三分,恭敬有加!

學習之前我先提幾點要求,當然,要求不是強迫性的!你可以自由選擇!但是凡是希望成為鬼拳弟子的,我希望你認真做到以下幾點:

1掌握功法內容後請立刻投入訓練!堅持不懈!

2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無論如何都要強迫自己堅持訓練!

3請在訓練一個星期後交上一篇自己的心得體會,認真寫出自己練習大無畏金剛勁所取得的收獲以及感受!

4爭取每天都有進步!

好了,下面即是功法內容!請認真閱讀!

預備式: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腳尖正直朝前,雙手自然下垂於體側,目光平視,心平氣和,自然呼吸!

金剛怒目:
兩手握拳,手腕盡力向內彎扣,兩手上提,兩肘彎曲約120度!此時拳心向內,拳眼朝前,頭部百會穴盡力上頂,下巴微內收,兩膝微曲,臀部下坐,兩大腿內裹.咬牙怒目.開始進行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小腹外凸,同時用力握緊拳頭,再次吸氣時保持保持握緊狀態不放鬆,呼氣再用力握緊,如此反復,拳握的一次比一次緊!
練習時注意:1頭部上頂,使大椎上拔與尾骨下坐下拉形成上下對掙;2兩手腕盡力內扣;3兩肘一左一右形成左右對掙;4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應當始終保持對掙的緊張狀態;5逆腹式呼吸應以勻細緩深為准,不可過快過急,否則易引起頭暈!
首次練習以12次呼吸為准,12次呼吸結束後,恢復預備式!

金剛攬月:
兩手體前上抬,與肩同高同寬,手掌自然伸展,手指向前,手心向下,開始逆腹式呼吸,呼氣時放鬆,吸氣時兩手盡力前伸,後背同時向後拱形成前後對掙,如此一緊一松,12次呼吸畢,恢復預備式!

金剛推山:
兩手體側上抬,與肩同高,手臂伸直,五指並攏手掌成立掌,開始逆腹式呼吸,呼氣時手指盡力後翹,掌跟盡力前推,吸氣時保持緊張狀態不變.如此反復,一次比一次用力向兩側推.12次呼吸畢,恢復預備式!
訓練時注意:1兩手左右用力形成左右對掙;2頭部引領大椎向上,尾椎向下形成上下對掙;3兩手臂與兩腿左右向外用力,丹田用暗勁內收,形成內外對掙(這點很關鍵,丹田要用暗勁)

金剛無畏:
兩手握拳體前交*,呼氣時咬牙怒目緊握拳,脖子向下收,,用力收緊全身肌肉,吸氣時身體微放鬆,呼氣時用力,如此12次畢!
注意:1兩臂夾緊兩肋;2兩側軟肋用力綳緊;3收腹提肛;4全身關節緊緊收壓,齊向丹田用力;5丹田用暗勁向外(四面八方,立體方位)擴散用力,與全身收縮形成內外對掙!

以上是第一段功法,具體注意:
1首次練習每個動作均以12次呼吸為准,若練習後不覺苦累可增加至24次呼吸,以後逐漸加碼,直至81次呼吸後仍臉不紅,氣不喘,則你全身的整勁已非常強大,任何人都不敢小看你!
2嚴格按照要求認真練好每個動作!
3堅持三天即見效果,堅持不懈才會擁有絕對成功!

第二段一共有三式,即爆發拳撐,爆發腿撐和頭倒立!
我想大概也不用我多說了,前兩個應該誰都會的!
你只需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爆發拳撐,雙拳撐地做俯卧撐,下去的時候盡量放慢速度,待身體離地1~2公分的時候稍做停頓,然後突然爆發力撐起!第一次以30個為標准!如果你連30個都做不到,那就要加油苦練了!50個才算真正合格!
合格以後你不要就以為可以不練了,那樣永遠都不會進步,要繼續強化,怎麼強化呢,就是一手以手指撐地,一手一拳撐地,繼續做,直到你能把手指撐地的手放開,即單手做爆發拳撐50次才算真正的有所成!

2爆發腿撐,即單腿起立下蹲的動作!下蹲時盡量放慢速度,起立時盡力以爆發力撐起!第一次以10個為標准,逐漸加碼到30個就算可以了!這個動作的繼續深入是手持重物進行訓練,如小啞鈴等等!

3頭倒立主要是練頸椎的力量,剛開始可先練習頭手倒立,待力量加大,頭部硬度提高後改為頭倒立!這個動作對於全身的協調和整勁的合一是非常有好處的!腳可以*牆!一般來說,剛開始訓練頭部硬度不夠可能連1分鍾也堅持不了,可以慢慢進行,多做按摩,然後逐漸加碼到10分鍾!

4最關鍵的一個注意事項,就是把第二段接著第一段一起訓練!也就是說,練完第一段以後馬上進行第二段的訓練,這樣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5如果說要做個比較,我一定會告訴你第一段比第二段重要的多!第一段練的是丹田之力和整體合一的整勁,第二段則是屬於外家功夫,所以你千萬不要荒廢了第一段的訓練!

第三段:

1金剛鐵板聚丹田
經過前面的訓練,全身充滿了能量,但是能量很分散,不知道往哪裡儲存,用的時候也不知道該向哪裡找來用!所以必須練這個功法,把前面所練出的能量進一步轉化並且儲存在自己的丹田,以便能隨時取用!

具體練法是,頭和腳架在物體上,使身體除頭腳以外的部分懸空!凳子也行,磚塊也行,只要頭和腳架在這樣的物體上,使身體其餘部位全部懸空即可!但是整個身體應當像一塊鐵板一樣直,這就需要全身整體的協調一致,特別是腰部丹田部位用力更甚!此功本是少林練力之法,在此借鑒並改良以養丹田,使力為我所用!姿勢擺好後,請立刻放鬆精神,減少雜念,把精神注意力集中於下丹田部位!具體的不要想太多,反正是小腹那一片就是!
此時全身緊張,以暗勁將身體收縮綳緊,彷彿身體如鐵鑄的一般,已成為一個整體,全身的勁都向丹田部位凝聚!不要太用力的去想,似有似無即可!關鍵是精神的高度集中!
如此保持,時間越長越好!一般剛開始訓練可能最多堅持幾分鍾,身體即會打抖酸痛,只有繼續咬牙堅持,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如果此時放棄則太過可惜!記住,只有不斷的超越才會成功!

2金剛無欲養丹田
這一步接近於心法訓練了!丹田的內勁積聚以後要慢慢練養,你可能聽起來有點玄,那麼我告訴你吧,就把這一步當作是一個休養,當作一個休息放鬆!
而實際上此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你的靈性!什麼是靈性?傳統武術里講究「聽勁」,就是對方來什麼拳,怎樣攻擊,都能提前知道,做出判斷,或者一接觸對方身體即可知道他身體的勁力是怎樣的?強不強,准備往哪使?這就是靈性!我們練習金剛無欲養丹田可以使眼睛更敏銳,使耳朵更靈敏,從而更為准確的判斷出對手的實力如何,攻擊的路線是什麼?下一步的攻擊方向又是什麼?
熟知內家拳的朋友可能會知道這一步的重要!這里就不再贅述!反正這一步對於一般人來說不是特別重要,你不理解可以不練,不想練也可以放棄!

具體的練法就是不講姿勢,站也可以,坐也可以,躺也可以,呼吸要自然,全身要放鬆!眼睛輕輕閉上!從頭到腳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放鬆!然後減少雜念,什麼是雜念呢?就是你腦子里想的所有的事,慢慢的減少,慢慢的做到沒有一絲雜念!金剛無欲就是沒有任何慾望,沒有任何雜念,也就是靜!把一絲靈光放在下丹田部位!好了,就這樣,忘我,無我,無欲,無念,只有一絲靈光關注丹田!

什麼是靈光呢。就是意識全無,思想完全停止以後,還有的那麼一點點意識,知道自己在干什麼的意識!

這個部分的關鍵在於這幾步:「松」(全身上下完全放鬆),在松的基礎上逐漸「靜」,安靜,思想活動減弱或停止,靜下來以後就要做到「空」!什麼是空?怎樣靜?初學者很難掌握!不過沒關系,一時做不到也沒事,結合亂拳的相關內容和心法進行訓練則問題就會迎仞而解了!久練自然達到大無畏的精神境界!

第四段:金剛揉身搜骨勁

最後這一段做起來輕松愉快,通過特殊的身法運動,體驗勁力的合一,同時又可以把前面訓練的僵勁變活,使力如行雲流水般順暢,發力自如,毫無阻塞,更加容易的做到力往一處使的效果!

放鬆,以高馬步站好,兩臂彎曲約90度,輕貼於兩腰側,如跑步般,開始一前一後運動,左手向前,右手向後,右手向前,左手向後,如此來回擺動,反復1~2分鍾,變化角度,剛才手臂是正直向前來回擺,現在變換方向,即左手向右肩方向擺,右手自然向右下方擺,而後右手向左肩方向擺,左手自然向左下方運動!擺動的高度可自由掌握,一般擺動至與肩平即可!整個動作輕松自然!來回擺動1~2分鍾!接著變換,兩手臂順勢抬平於體側,大小臂彎曲略夾緊,手心向下,以肘尖帶動身體做左右搖擺運動,輕松自然運動即可!如此訓練1~2分鍾!整個訓練結束!

要點:1輕松進行,不要刻意去運動;
2著重體會身體脊椎骨的動作及感受;
3整個過程應該像流水班自然,不可有意做作;
4動作幅度不應過大,以整體自然為准!
5訓練時間可自由掌握,主要目的是放鬆僵硬的肌肉,流暢的特定動作使力的宣洩更為順暢,可隨時單獨把這段拿出來練習!

全過程注意事項:1最好是能夠一次性的把整套功法全部練習完畢,即一二三段依次練習;

2如果發現某些動作特別薄弱,可以適當的單獨抽出時間來加強;

3整套練習完畢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只要你每天提前半小時起床即可輕松做到!如果起不來,請堅持三天,三天以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精力充沛,提前起床易如反掌;

4練習此功以後你完全可以立刻放棄其他一切功力訓練,因為此功已經是當前最科學最高效,最容易成功的功法;

5免費傳授不等於不好,如果你連這個功法都放棄,那麼我可以告訴你,你以後也別再練武了!因為事實證明你不是練武的材料!即使有天下第一的功夫,你也當垃圾!主要是態度問題!請慎重考慮!

參考資料:鬼拳
lcx8620

⑽ 武俠小說中,突破身體的什麼,武功會更加精進!

落到天璇山門出口的位置

熱點內容
校園花草匯愛情不遠小說 發布:2025-09-14 06:23:41 瀏覽:897
免費閱讀馮笑為主角的小說 發布:2025-09-14 06:12:28 瀏覽:620
女版完結穿越小說 發布:2025-09-14 06:12:27 瀏覽:266
血龍聖帝免費全本小說 發布:2025-09-14 06:05:02 瀏覽:483
全本小說免費書城閱讀器 發布:2025-09-14 06:00:52 瀏覽:418
荒島小說排行榜完結 發布:2025-09-14 05:59:56 瀏覽:556
言情軍旅小說有肉 發布:2025-09-14 05:54:39 瀏覽:916
格林童話劇場版在線聽書 發布:2025-09-14 05:53:46 瀏覽:389
異界召喚人物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05:45:22 瀏覽:346
免費閱讀小說追夢人 發布:2025-09-14 05:27:25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