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評論

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評論

發布時間: 2021-07-30 07:55:00

『壹』 怎麼評價笑傲江湖

金庸筆下最值得看的,最讓讀者魂牽夢繞的就是笑傲江湖了,這本書當時在讀者圈引起了轟動,不管是凄美愛情還是各種爾虞我詐,這本經典之作為金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同樣的,笑傲江湖也被拍成了電視劇,從九十年代到如今的版本,笑傲江湖被翻拍過很多次,而最具爭議最轟動的不是李亞鵬版的,而是霍建華版本的。

『貳』 如何評價《笑傲江湖》,它好在哪,為什麼觀眾看不厭

因為他寫的的確好

《天龍八部》之後,武俠小說,真正難以為繼了,唯有金庸自己,才能再來突破,而《笑傲江湖》就做到了這一點。《天龍八部》之中,已經有了各種各樣江湖人物的典型,可是卻偏偏沒有令狐沖。令狐沖一出,武俠小說又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笑傲江湖》沒有任何歷史背景,純敘江湖上事。金庸特意舍棄了他最擅長的歷史和虛構相揉合的創作方法,表現了他創作上多方面的才能。在一連串的曲折、奸謀之中,逐漸暴露偽君子的面目,解決了正、邪的真正意義,這是一部寫盡人性的小說。《笑傲江湖》一開始,就是魔教長老曲洋和劉正風的友誼,兩人琴蕭合奏了一闋《笑傲江湖》,正、邪之間的分野究竟如何,是根據世俗的人雲亦雲來分野,還是根據個人的意願來分野,還是照自己的判斷來分野。正是什麼?邪是什麼?從一開始,就提出了一連串發人深省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全書中又各有了答案,這是《笑傲江湖》最不同凡響之處。大家是怎樣認為的呢?

『叄』 看完《笑傲江湖》原著小說,你有哪些感受

以前我一直以為笑傲江湖的意思是立於天地之間傲視群睥眸天下意思,自從看完了原本以後想想真是笑話。笑傲江湖向我們傳達的是一種不為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愛恨情仇所困擾,遊走於天地之間的一種獨立性格。

『肆』 為什麼許多人認為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說里寫的最好的一部

因為,
1. 笑傲江湖是金庸1967年寫的一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2.所涉及的場景、人物以及各類武林人物交手搏鬥的場面不可勝數,但歷歷寫來,景隨情轉,變化無窮而皆能貼合生活。

3.《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作之一,其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可感的文學形象。若豁達不羈、捨生取義的令狐沖;嬌美慧頡、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裡不一的岳不群;桀驁不馴、老謀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潔、相思痴戀的儀琳;虛懷若谷,蕭條離寄的沖虛以及逃避紛爭寄情於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諢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為武俠小說的人物畫廊增添異彩。作品所高揚俠義、仁愛、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對今人仍有強烈的感召力。

『伍』 怎樣看待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

笑傲江湖更多的是借武俠來反映政、權利治斗爭中的波譎殘酷,其中的任務都是政壇人物,比如有岳不群是政治上的陰謀家,極善隱藏,裝出一副仁人君子籠絡人心;比如左冷禪就是明目張膽的爭權奪利,是政治上的奸雄;還有正直不阿,充滿正義感的恆山三定;還有不同流合污,又圓滑處之明哲保身的莫大。。。這些都是典型的政治人物。而像林平之、勞德諾這些都是參與政治斗爭卻不幸成為更有權勢、更懂陰謀手段的政治人物手下的犧牲品。

『陸』 求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故事梗概!!!!!

日月魔教縱橫四海,勢力日盛,欲一統江湖。五嶽劍派組成正義聯盟,與魔教抗衡。魔教教主任我行神秘失蹤,護法左使曲洋被指是殺教主兇手,遭教眾圍剿,曲洋挾持任我行獨生女兒任盈盈逃遁,不知所蹤。十數年後,魔教現任教主東方不敗聞報曲洋重現江湖,身邊帶著一亭亭玉立少女,懷疑便是任盈盈,為存任我行血脈,魔教上下決定傾力拯救。原來任盈盈已遭曲洋洗去童年所有記憶,盡忘前事,和曲洋父女相稱,過著一些與世無爭的日子。她在曲洋悉心教導下,不但武功出神入化,而且對音律樂器無一不精,無一不曉。東方不敗尋獲曲洋,並令任盈盈回復記憶,盈盈知悉身世,驚懼莫名。曲洋不敵東方不敗,但任盈盈不信曲洋是殺父仇人,暗裡助他脫險。

五嶽盟之中,衡山派掌門劉正風厭倦江湖仇殺,宣布金盆洗手,退隱江湖。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奉師命前往祝賀,途中因救恆山派尼姑弟子儀琳而與採花大賊田伯光進行了一場拚鬥,令狐沖身受重傷。劉正風金盆洗手之日,遭五嶽盟主嵩山派掌門左冷禪揭破與魔教護法曲洋來往,左冷禪且誣毀兩人有不可告人的親密關系。劉正風與曲洋以樂韻論交而成知己,高山仰止,友誼堪比子期伯牙。左冷禪逼劉正風殺曲洋以示清白及表悔意,劉正風不肯屈服,全家被殺,他悲痛欲絕,企圖自盡,曲洋及時把他救走,左冷禪率五嶽盟追殺二人。與此同時,魔教中人也在追捕曲洋,兩人亡命天涯,終於難逃厄運。劉正風和曲洋臨死前將合創之「笑傲江湖」曲譜託付給令狐沖。

福威鏢局總鏢頭林震南夫婦被青城派追殺,臨終前遇上令狐沖,知他是正人君子,即托令狐沖將江湖中人垂涎欲滴的林氏祖傳辟邪劍譜所藏密地轉告其子林平之。令狐沖先後招惹了劉正風和曲洋這兩個五嶽盟公敵,如今又知道辟邪劍譜所藏密地,從此不得安寧。令狐沖四面受敵,且被師父岳不群誤會,受罰面壁,卻因禍得福,從一石洞中學到五嶽各派絕及破解之法,又得同門前輩風清揚親傳獨孤九劍絕世劍法,武功大進,但惹來師父憎厭。令狐沖暗戀小師妹岳靈珊,靈珊卻鍾情林平之,令狐沖情場失意。令狐沖師弟陸大有遇害,令狐沖被指為兇手,辟邪劍譜不翼而飛,也算在他頭上,加上他因緣際會和任盈盈相識相愛,被逐出師門,為武林正道中人唾棄。令狐沖目睹五嶽各派為爭奪盟主之位棄道義於不顧,互相殘殺,最後更發現師父岳不群竟是個陰險毒辣的偽君子,辟邪劍譜是他所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年神秘失蹤的魔教前任教主任我行原來一直給東方不敗囚禁,東方不敗一面自任教主,一面逼任我行吐露武功秘笈和魔教藏寶地點,但任我行強悍不屈,東方不敗十數年來未能如願。任我行終被令狐沖和任盈盈救出,他旋即和東方不敗展開激斗,欲重奪魔教掌門一位。令狐沖目睹不論正道五嶽盟,或是邪派魔教,無一不為名利權位斗個你死我活,感慨之餘,為免蒼生受苦,與任盈盈攜手平息了武林各派紛爭,並當上恆山派掌門。 任我行殺了東方不敗,重掌魔教,欲拉攏令狐沖同流合污,控制武林。令狐沖不為所動,任盈盈夾在親父和愛郎之間,左右為難。任我行驅使盈盈除令狐沖,盈盈當然拒絕。任我行權欲薰心,竟不念骨肉親情,企圖用女兒作餌,要令狐沖和女兒同歸於盡。魔教教主與正派和解。任我行暴斃,岳靈珊被林平之殺死。歷遍重重波折險阻,令狐沖和任盈盈終排除萬難,逍遙物外,兩人合奏《笑傲江湖》,結為伉儷。

『柒』 評價一下金庸作品《笑傲江湖》

挺熱鬧
不過要評論一個人的作品還得先評論一下這個人
我不喜歡金庸的虛偽

『捌』 求一篇關於金庸全部武俠小說的評論或論文

◎《金庸全集》: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於2002年11月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
第1-2冊:
《書劍恩仇錄》----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鋒芒之作。
創作年代:1955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
公元1753年--1759年
首發連載雜志:新晚報
第3-4冊:
《碧血劍》(附錄:袁崇煥評傳)
創作年代:1956年
歷史背景: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或順治元年
公元1633年--1644年
首發連載雜志:香港商報
第5-8冊:
《射鵰英雄傳》(附錄:成吉思汗家族、關於「全真教」)----《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並稱「射鵰三步曲」,有前後聯系但不是系列,思想各異(分別是儒俠、道俠、佛俠),是「俠之大者」的詮釋作。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創作年代:1957—1959年
歷史背景: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
公元1199年--1221年
首發連載雜志:香港商報
第9-12冊:
《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創作年代:1959—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理宗紹定五年或六年--開慶元年
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13冊:
《雪山飛狐》——《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
創作年代:1959年
歷史背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首發連載雜志:新晚報
《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清中前期
約公元1644年--1796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清初順治年間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14-15冊: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前傳
創作年代:1960—1961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首發連載雜志:武俠與歷史
第16-19冊:
《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
公元1262--1263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20冊:
《連城訣》——強烈批判社會私慾、貪婪、無情的一面,同時也從屈指可數的幾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現友誼、愛情、濟人、寬容。
創作年代:1963年
歷史背景: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首發連載雜志:東南亞周刊
第21-25冊:
《天龍八部》——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後修訂了大部分。該篇是金庸哲學、內涵、人性、情節等的巔峰之作,亦是對「人」、「諧」、「俠」的統一性巨著。
創作年代:1963—1966年
歷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紹聖元年
公元1090年--1094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26-27冊:
《俠客行》——小說主人公無明確名字,以「石破天」代稱。該篇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
創作年代:1965年
歷史背景:清初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越女劍》(附錄:三十三劍客圖)----《越女劍》寫於《鹿鼎記》連載中途短篇小說,因此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鹿鼎記》而非《越女劍》。出版時附在《俠客行》之後。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是金庸歷史感最強的小說。
創作年代:1970年
歷史背景: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時期
約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28-31冊:
《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
創作年代:1967年
歷史背景:明朝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第32-36冊:
《鹿鼎記》(附錄:康熙朝的機密奏摺)----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創立「反武俠」情節,武俠史首次以詼諧、反諷、批判觀寫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
創作年代:1969—1972年
歷史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69年--1687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附:其中《白馬嘯西風》《連城訣》《俠客行》《笑傲江湖》在小說中沒有指出明確年代(表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這幾部小說年代是從一些細節推斷的

金庸其他作品

《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合著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三十三劍客圖》:又名《卅三劍客圖》。
《金庸散文集》
《月雲》:略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社論》:約兩萬篇,包括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還有《韋小寶這小傢伙》、《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等諸多文學評論、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講稿。

金庸俠義英雄的民族大義,是秉承漢魏以來「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的。一部中國歷史,其實就是漢民族和周邊民族互相爭斗、交融的歷史。民族間的矛盾來源於國家利益的追求,也源於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國傳統倫理中,民族氣節從來都是放在首位的。在國家敵對中,政府的軟弱格外刺激民間的信心,而作為民間力量的精英,俠便理所當然地承擔了民眾和志士仁人的理想。
俠的民族大義表現在為國御敵——這本是軍人的本份,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個「布衣之俠」,更是責無旁貸。
民族大義的本質是一種忠誠,是對歷史、對社會的忠誠,擴大開來,也是對家人對朋友的忠誠。一個俠士若不具備這份起碼的忠誠,就喪失了自己所賴以寄身的 基礎。
但這也不是俠的最高的境界。
在金庸筆下,豪氣干雲、孔武有力、鬥狠使勇,充其量只能算個壯士,慷慨任事、忠憫待人、義薄雲天,也只是個一般的俠士,所以楊過一人一雕往來東西南北 ,問盡天下不平事,急公好義排紛解難,人稱「神鵰大俠」,可楊過卻拒不接受那個「大」字。
郭靖與楊過在襄陽聯床夜話,郭靖說:「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是本份,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地助守襄陽,……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 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為國為民」,這才是俠之大者,這才是俠的最高境界。
天下為懷,蒼生為念,這才是俠的最高理想,這也是金庸的俠意識,更是金庸對中國傳統俠意識的突破與貢獻。
在《射鵰英雄傳》的結尾,成吉思汗與郭靖有一段對話。成吉思汗說:「我所建大國,歷代莫可與比。……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
郭靖答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淚」。
郭靖又道:「自古英雄而為當世景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 人」。
在《天龍八部》的最後,段譽和虛竹擒到遼帝耶律洪基,蕭峰求遼帝一諾:終生不許一兵一卒越過宋遼邊境。
在得到保證後,蕭峰隨即折箭自殺以謝罪。
要知道,蕭峰是遼人,又是南院大王皇帝結義兄弟,宋遼開戰,蕭峰所念念於心的,則是蒼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並以一己之死,換來了宋遼兩國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樂業。遼國百姓免去征戰之苦,蕭峰是為了民族的利益;天下蒼生得以安
然無擾,蕭峰也是為民造福。這正體現了一個大俠的最高境界。
金庸筆下的俠義英雄,從尋常的江湖豪客,到行俠仗義、濟人困厄的一般俠士,到為國為民、天下為懷的大俠,層次是何等的分明!
若從歷史的眼光看,中國俠意識的成型是自司馬遷始,從司馬遷到金庸的二千年間,俠從威重鄉里、與人解紛的「布衣之俠」,到少年豪氣、復仇報國的「幽並游俠」,到梁山好漢的除暴安良,基本上定型在排紛解難、濟人困厄的作為上,清
代的公案俠義小說、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基本上都是遵循著這個俠的原型。
只有到了金庸,排紛解難、除暴安良,不再是俠的全部作為,而是一個俠士的本份,不如此便不足以成為俠,而做到了這些則還遠遠不夠,俠還有更高的理想追求,俠要以天下蒼生為己念,這才是俠之大者。
顯然,金庸繼承了傳統的俠意識,並發展光大了它。「布衣之俠」到「俠之大者」,這便是金庸的俠路歷程。
在金庸筆下,俠在行為上有了擴大,在人格上有了升華。
俠在金庸筆下才開始光茫四射。
「俠之大者」是金庸對傳統俠意識的突破與升華,也是對中國武俠文化及整個傳統文化的一大貢獻。

『玖』 求金庸小說讀後感或者評論

《笑傲江湖》浪漫與殘酷的寓言 暫時抹開素所擅長的大歷史環境,金庸先生筆鋒所至,就象他的令狐沖一樣「歪歪斜斜地刺出一劍」,成就了一部奇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金著中真正意義上成功的寫人之作。在此之前,《書劍恩仇錄》大致是群像描寫;射鵰三部曲的歷史背景帶來的沖突太過強烈,更多的思索於誰是大英雄(雖然金庸先生在楊過身上大施筆墨,但最初性格崢嶸的過兒隨著年齡增長成為一代大俠後,卻讓不少讀者略感失望,究竟褒貶何從,日後當細論之);《天龍八部》有三個主角,基本上平攤戲份,加之場面宏大,情節錯綜,又有倪匡先生的代筆,核心似又在於人生哲學的揭示,因此對主角性格的深化難免著力不多;《飛狐外傳》和《碧血劍》走傳統大俠成長路線,和讀者多少保持著距離;只有在《笑傲江湖》中,金先生竭力呈獻了一個血肉極為豐滿的人,或者說,一個平民英雄,一個你最願意進行角色替代的瀟灑人物。而後來的《鹿鼎記》更象是部《官場現形記》,金庸先生已經在試圖解析由於邦國紛爭、社會進化、宿命、倫理等交織在歷史中帶來的無序,韋小寶固然少不得,但已非先生嘔心瀝血塑造給讀者的偶像。 刻意造人的小說,其中往往蘊含著作者的某種強烈寄託,忽略特定歷史背景,其優勢在於可以展現某些亘古永恆的理念。《笑傲江湖》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寓言體小說,種種的浪漫和殘酷交織,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社會,幾千年來便是如此。令狐沖第二章起被岳靈珊和華山派弟子們提及,到第五章才露面,在此之間儀琳對他的描述一直為讀者們津津樂道。金先生用這一欲陳先抑的曲筆手發,從一個天真無邪又情竇初開的少女嘴中來描述主人公,便已是在鑿打浪漫的烙印。在此之後,全書就被布下了不少浪漫的場景:衡陽城外儀琳為令狐沖禱告、互相講故事,曲洋、劉正風的琴簫合奏,洛陽學琴,黃河上祖千秋論杯,盈盈烤青蛙,梅庄的琴棋書畫,令狐沖和盈盈洞房外莫大先生的一曲《鳳求凰》,直到盈盈最後一句經典的「大馬猴」之喻。而殘酷似乎比浪漫更多更觸目驚心,從開篇起的滅門,似乎就在給整本書塗抹血腥;令狐沖和儀琳在夜空下的交流雖然浪漫,但當時令狐沖已被傷得奄奄一息;曲、劉二人的琴簫合奏雖然浪漫,但隨即音滅人亡;山澗中盈盈和令狐沖生死相依雖然浪漫,但在此不久前盈盈卻很冷酷地殺了少林弟子;梅庄四友的高雅情致雖然浪漫,但他們再也無法繼續世外桃園的生活;最後令狐沖和盈盈總算得以曲諧,該是為一份浪漫找到了歸宿,但窗外便是因罪有應得而遭折磨的勞德諾。 以上這些雖然只是些片段場景,但似乎有隱隱的昭示:浪漫和殘酷在相生相剋,卻都是追逐過程中的產物。令狐沖從不追逐什麼特定的目標,如果沒有辟邪劍譜和林平之的出現,他日後和岳靈珊成親,當上華山派掌門,一生也就足夠了。而令狐沖確確實實地在追逐一種自由,一種在他所處的位置上很難得到的自由,於是他處處碰壁,卻善果終嘗,構成全篇寓言的核心。然而令狐沖最傾心情願的事都未能成就,無法得到岳靈珊,無法重歸華山派,雖然他有了更美好的盈盈,做了恆山派掌門。因此他的終嘗善果是無奈的,盡管是喜悅的。即便如此,這種結局還是比曲洋、劉正風和梅庄四友的下場更令人欣慰,後者的地位已相對固定成型,他們自然成為追逐自由的犧牲。左冷禪、岳不群的下場更是可悲,是瘋狂追逐權力的必然;至於任我行,有人批評說將他寫成暴病身亡是因為無法展開情節的下策,其實他的結局和整個《笑傲江湖》的寓意有著高度的統一。 笑傲江湖的寓意該是離開江湖。 金庸先生似乎並不一味鼓勵歸隱,令狐沖捲入激烈紛爭後並未顯出首領之才,但利用特殊的位置和較高的武功做了良性的努力;任盈盈在東方不敗、楊蓮亭的「黑暗統治」下也保護了不少無辜者。但他強調「功成身退」,任我行復奪教主後便一心「一統江湖」,結果就是暴死。做為一個有進取心的人,向好的方向努力是應該褒獎的,但如何完美退場,卻是需要更深的思考。對「功成身退」這一點,金庸先生該算是身體力行,這就是為什麼港台諸武俠大家中金著數量最少,但影響卻最大。另外從他報人和從政生涯中也能窺出此節。 《笑傲江湖》做寓言讀,收獲最大。

熱點內容
有沒有好看的殺人小說 發布:2025-09-14 21:16:06 瀏覽:867
7788小說網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21:08:05 瀏覽:650
懶人聽書巜白鹿原 發布:2025-09-14 21:07:51 瀏覽:532
古代言情小說女主名字大全 發布:2025-09-14 20:42:33 瀏覽:123
穿越架空小說推薦帶簡介 發布:2025-09-14 20:31:05 瀏覽:903
求好看的師徒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4 20:31:01 瀏覽:783
超級經典清穿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4 20:30:14 瀏覽:510
不是不愛小說在線閱讀添水 發布:2025-09-14 20:27:03 瀏覽:320
小說閱讀網強 發布:2025-09-14 20:21:23 瀏覽:156
小說嬌妻傾城在線閱讀 發布:2025-09-14 20:16:35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