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武俠小說的俠義精神
『壹』 分析金庸小說中楊過身上的俠義精神
楊過,名過,字改之,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主人公,前作《射鵰英雄傳》的楊康與穆念慈之子,西毒歐陽峰的義子。名字為郭靖、黃蓉所取,取「有過則改之」之意。楊過叛逆機智、情緒激烈、風流英俊,所學武功博雜,涉獵古墓派武功、蛤蟆功、打狗棒法、彈指神通及一些九陰真經,最終合成創作為黯然銷魂掌。
幼時流落嘉興,14歲時獲郭靖接到桃花島居住,後被送至全真教,又被古墓派小龍女收養,同習玉女心經。後相助郭家,大戰金輪法王。又因「師生戀」驚世駭俗,多番尋找出走的姑姑。楊過在絕情谷身中情花毒,又遭郭芙斬下右臂,後受神鵰指導學得獨孤求敗海潮練劍的秘訣。然後大戰全真教,當場和師傅結為夫婦。又因郭芙之故,妻子小龍女劇毒難治投崖。十六年後與亦師亦友的神鵰闖盪江湖,行俠仗義,人稱「神鵰俠」。後重見絕情谷底的小龍女,相助郭家保衛襄陽,打敗金輪法王和蒙古大汗,又獲封新五絕「西狂」,結識郭襄、張三豐等人,最終歸隱古墓。
人物評價
倪匡:「楊過自出場以來,一直是楊過,沒有改什麼。當然楊過有改變,他的改變,是為了對付加在他身上的種種壓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抗過程中,他變得更成熟,反抗的決心也更強。楊過的一生,是對抗壓力的一生。」
陳尚榮:金庸讓一個「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交融」的楊過通過「非常人」、「非常態」、「非常情」的非常磨難和非常考驗從而非常令人信服地告訴我們:一個有著很多毛病和缺點的人也能經過客觀的影響、主觀的努力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一個為人稱頌的「大俠」。
『貳』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哪位英雄的俠義精神是最足的
私下,金庸14小說,塑造了無數英雄,但如果他們被金勇先生所定義的,那麼,只有喬峰和郭靜只是喬峰和郭靜。
《天龍八部》這本書是金庸先生的國家意義的斗爭和探索。喬峰是契丹人,但是被宋朝人養大,並且到自己30多歲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那麼,喬峰的心裡到底認為自己是宋朝人還是契丹人?當兩國發生戰爭,喬峰應該站到那一邊?在宋朝人眼裡,契丹人是狗,在契丹人眼裡,宋朝人是豬,那在喬峰眼裡,誰是誰,自己又是誰?實際上,在書中第16回·昔時因,金庸先生就開始對這些問題展開了思考,並且有了較為清晰的立場,他借用趙錢孫的口說了出來:趙錢孫冷冷的道:「那又有什麼稀奇?野獸的親子夫婦之情,未必就不及人。遼人也是人,為什麼就不及漢人了?」丐幫中有幾人叫了起來:「遼狗兇殘暴虐,勝過了毒蛇猛獸,和我漢人大不相同。」趙錢孫只是冷笑,並不答話。
『叄』 金庸小說中體現俠義精神的經典句子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肆』 武俠小說要有怎樣的核心思想和俠義精神
武俠小說的核心思想,或者換個說法:小說的主題思想。
這個思想,他不叫金庸,不叫古龍,也不叫其他,他是一種,你自己的思想。
什麼叫要有怎樣的核心思想?關鍵是,你想表達什麼?你要表達一種【自己的思想】,我說了這種思想,他不姓金,不姓古,他不是任何人的,否則,千篇一律的,毫無意義。
當然,這也不是現在垃圾網路小說里表現的各種丑惡以及極端,這種東西根本不配叫思想!
思想之所以叫思想,就是因為是有【思】有【想】的,什麼部位可以有思想?就是腦子啊!
我舉一個例子:
孫曉寫《英雄志》,他是以一種歷史小說的方式去詮釋武俠小說,並且設定了四個不同性格的主角,這四個主角在他設定的大環境下,因為性格、環境、遭遇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產生了不同的選擇,這個小說,主要是反應在這種抉擇的碰撞與矛盾之上,當然,他的思想是三大辯,他要從中反應出、不可避免地反應出,人在時代下的境遇。
但這篇小說叫《英雄志》,就是【英雄的志氣】,所以,如果將四大主角都視為英雄,那麼就是說,四個主角的【志氣】——志氣是比較通俗的說法,換一種說法,就是夢想,夢想的建立,哪怕同一個夢想,不同思想的人其過程也不同,再加上劇情當中種種矛盾等。
我們以大化小,不說武俠小說,就說一個人,我們同一個人,就算家庭狀況差不多,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也會因為內在、外在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境況、遭遇以及思想的各種不同等。
所以我建議,武俠小說的核心思想,必須是你自己認為真正的武俠——你要記住!武俠不姓金或查!也不姓古或熊!
然後是俠義精神,這個東西,怎麼說呢?就是哲學上的倫理道德問題,我還是這樣表示:盡量用你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
『伍』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義精神在當今背景下指的是什麼
金庸的武俠大多有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四海為家,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約束。
在當今背景實在很難想像還有符合條件的。
『陸』 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想傳達怎樣的俠義精神
一、責任精神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不僅僅關注於“武”與“俠”,同樣在其中融入了自身對於社會的探討,讓整個武俠世界的意蘊更為豐富,《連城訣》對人性的刻畫深入人心;《笑傲江湖》又表現出對於政治的關注;而最後的《鹿鼎記》又將社會百態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在俠義精神的流露之中,金庸先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具體為:責任精神、寬恕精神以及自由精神。
俠客在文化的演變之中逐漸被賦予了關懷天下的責任精神,脫離了單純為了兒女情仇的“小俠”,而貫徹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
最後的一種俠客精神與其本身極為契合,這種對於自由的嚮往正是俠客的一種重要表現,也是俠客的終極追求。它是一種與封建禮教的對抗,是一種對思想禁錮的反叛,是一種個性人格的高揚,楊過、令狐沖......都蘊含著這樣一種理念。
『柒』 你認為金庸武俠小說中哪個人物最具有俠義精神
虛竹。《天龍八部》三大男主之一,但三大男主中屬後期的虛竹武功為最高,雖然虛竹的內力可能沒有段譽高,但虛竹身兼逍遙三老合計近兩百年內力,加之逍遙派的小無相功、天山折梅手等妙武學,整體武學較之大哥蕭峰和三弟段譽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