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負面影響有哪些
1. 武俠小說最常見,最濫用的情節有哪些
天賦神功。在很多武俠片中,主人公當然理所當然擁有絕世武功,但是這精深的武力值不是一開始就獲得的。某一次機緣巧合,骨骼精奇的主人公突然獲得了一本武功秘籍,然後練就絕世神功。
比如在《天龍八部》中,段譽誤入琅環玉洞,練就凌波微步。再比如《倚天屠龍記》中,原本身中寒毒的張無忌,在光明頂習得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隨後又在冰火島學會了聖火令上的武功。
巨無敵的老爹。即使是一些前期看起來不受人待見的男主,其背後都有一個巨無敵的老爹為他撐腰。比如張無忌老爹張翠山,曾經就引誘了天鷹教主女人殷素素,本人也是武當七俠之一。更不要說段譽乃堂堂大理世子,而蕭峰雖是契丹人,其父卻也是契丹顯赫。
2. 武俠小說的弊端有那些,對於中國國人的一些消極影響
盲目崇尚武術而忽略了科學技術的意義!
3.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缺點呢
依我所見,金庸武俠小說主要有以下缺點:1、情節上有太多巧合。比如說《天龍八部》中段譽與幾位「妹妹」的糾葛,父親的風流債全落到兒子身上這要如何的機緣巧合?2、語言太過於書面化。金庸武俠小說實際上還是屬於舊武俠小說,仍未建立起新派武俠小說的語言體系。3、書中存在一些類似因果報應的消極思想,盡管這種思想不佔主流。 不過,總體來說,金庸的小說還是一流的。
4. 武俠小說 利弊之談
一談到武俠小說,老師和家長大多會反對我們去看,理由就是內容無聊、浪費時間。可我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看武俠小說也並非如此不值得。
反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許會說,武俠小說千篇一律,盡講一些恩恩怨怨、打打殺殺,還有—些兒女私情之類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東西,讀了能有什麼用呢?對不起,我還真不能把反駁的實例舉出來,不過我倒想反問你一句:你能說出讀名著立竿見影的效果來嗎?我猜你也不能。我確實可以指出武俠小說中對我們語文學習有益的地方,例如說文中的描寫,場景方面,或悲涼,或凄慘,或宏偉,讓你身臨其境;心情方面,或緊張,或快樂,或悲傷,讓你心有同感;衣食方面,或華麗,或秀美,或豐富,讓你大開眼界;另外,還有作者把復雜多變的故事情節、縱橫交錯的人物關系梳理得清楚分明的種種寫作技巧。這些對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都能有所幫助。
當然,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武俠小說對「情」涉及太多。但是,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它的缺點和優點是同時存在的。我們應該領會魯迅先生所說的意思,任何書都可以讀,取其精華為我所有,刪除糟粕棄之一旁。只要我們讀者本身沒有腐朽,那麼就不會和書中的糟粕發生共鳴;只有讀者自身出了問題,才會對書的糟粕過分地感興趣,甚至希望在書中尋找到這些東西。而真正懂讀書的人對這些只會不屑一顧,糟粕不可能打動他們的心。
也許上文提到的反對者們又會說,你幹嘛非要看武俠小說,讀名著不也可以嗎,而且還不會涉及內容健康與否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想我不得不聲明一下,我決不是認為不該或不用讀名著。要知道,經過上百年歷史的篩選,很多經典名著的閱讀價值是極高的,它們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但是,不知諸位發現與否,當今社會,熱衷讀名著或想讀名著的人究竟有多少?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那些休閑類的書籍,其中武俠小說的忠實支持者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想想去年,王朔批評武俠小說作家中的泰斗——金庸的文章剛一發表,立刻使得全國各地的「金迷」們群起而攻之,紛紛聲討王朔,這不恰好反映了武俠小說讀者隊伍的龐大?與其逆眾人之願強顏以為歡笑,何不順其自然,讓武俠迷們在閱讀中獲得自己的滿足?
總之,武俠小說有它的優與劣,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它,不要只把它劃入壞書之列吧。
[簡評]
如何看待中學生群體中的武俠小說熱,社會上說法不一,正如本文開頭所言,大多數老師和家長均持反對態度。反對的理由無非是格調不高,影響學習。但這么多年來,廣大中學生並沒有因師長們的反對而停止閱讀武俠書,不過由公開轉入了地下而已。這表明,對於讀武俠一概用「堵」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否用「疏」的方法加以引導呢?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內心高尚的人讀武俠小說,即使書中有低下的內容,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反之,一個靈魂卑下之徒,即使讀名著,也會專門從中尋求感官刺激。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是否受書的影響,全在讀書者本人。文章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從行文結構看,是逐層深入的,是遞進式。
5. 武俠小說看多了有什麼害處
家長不同意孩子看武俠小說,這個很能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中急切,總要孩子一心學好課內知識,爭取好成績。其實何止武俠小說而已,還有很多其他有益的事,家長都不讓孩子做的。
客觀說來,看武俠小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個度的問題,不能因為看武俠小說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武俠小說有很多寫得很好的,金庸的就不錯。但武俠小說中也有糟粕,讀武俠小說,千萬要注意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尤其是其中的武打,有宣揚暴力的傾向,對孩子的影響更甚,會讓他們覺得「武功」就是一切。但武俠通常都是宣揚一種「邪不壓正」,正義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的思想,還有一種「武德」,可以培養人的正義感。
另外,武俠小說為了爭取讀者,都寫得格外的情節曲折,也就特別地吸引人,一方面有助於培育孩子的閱讀和寫作,另一方面也會使人沉迷。
看問題要看兩面,武俠小說沒有所說的那麼好,也沒有所說的那麼壞,重要的是怎麼去看待和處理。它對有些人來說是黃金,對有些人來說是毒品。而父母總是小心謹慎的,或者還有已有的對武俠小說的刻板印象。
說道中國文學的精髓,武俠小說還夠不上,古代所說的十教九流,小說是不入流的,更不要說武俠小說了。中國文學的精髓,或者說思想精華,最重要的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假如要學真正的文學,武俠小說可以不讀,先秦諸子卻不可不讀。
在中國來說,小說的地位到了近代才真正獲得認可,這是因為人們認識到小說具有強大的社會價值,而武俠小說由於社會價值不突出,基本上只作為一種消遣,不怎麼被看重。現在當然對武俠小說是有新的看待的,這個問題需要研究。
總之,看武俠小說,即使是作為一種消遣,也未嘗不可,只要不影響其他的事就行了。這個時代應當提倡適度的寬容。父母也要相信子女有自控力才行,不必強行禁止。
6.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硬傷
鹿鼎記,開頭太文學,虎頭蛇尾,武俠不精彩,情節平淡讓人想睡覺;天龍八部,總是心頭一熱推動劇情,有些生硬。鹿鼎記,開頭太文學,虎頭蛇尾,武俠不精彩,情節平淡讓人想睡覺;天龍八部,總是心頭一熱推動劇情,有些生硬。
7. 金庸小說的缺陷都有哪些
一、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一些自相矛盾處。例如,許多重要人物的年齡都有矛盾
,如郭靖、黃蓉、段譽、慕容復等人的年齡。還有一些前後事件也有矛盾的地方。
二、有關歷史和民俗方面的問題。金庸被譽為在文史和民俗方面有甚深的造詣
,但在他的小說中也有不少在這方面不夠准確、甚至是出錯的現象。
三、為了製造奇幻的情節,不顧人物性格發展,不顧情節發展的合理性,不顧
人物的心理活動的真實性。這類現象在別的武俠小說中是相當多的。一般說來,金
庸還是比較注意人物性格的描寫的,但在他的小說中這一類現象仍然是有一些的。
四、一些和一般的評論不同的意見。這里所說的一般的評論,主要是指包括金
庸的好友倪匡在內的,港台的所謂「金學家」們所作的。近來內地的一些對金庸小
說的評論也急追直上力金庸小說的諛美大有超過港台「金學家」們之勢。這部分內
容並不屬於金庸小說本身的缺陷。
2
以下文章是綜合網路上的一些看法。
(1)喜歡一個人,喜歡一本書,不是只是盲目的說他(它)如何好,也要知道他(它)有那些不足之處,固作此篇。看了許多別人對金庸的評價,所以不免受了他們的影響,甚至有抄襲的嫌疑,不過想起一位哲人說過:已經消化了的東西,就是你自己的。也就釋然。
一、總體構思模式化、公式化。如在《笑傲江湖》中,分為五嶽各派、少林、武當、日月神教八派,繼而衍生出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八派之間的矛盾並非來自現實生活的矛盾,而是作者杜撰的。以金庸之才,如進行純文學創作,未嘗不能成為中國的巴爾扎克。但他卻選擇了本身有嚴重缺陷的武俠小說,任金庸有天大的本領,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金庸任是妙筆生花,也不過是「帶著枷鎖跳舞」。
二、脫離現實。有人說金庸是浪漫主義,然而,浪漫則已,卻浪漫的不夠徹底。以金庸之才華,何不來個徹底浪漫,創造一部新時代的《西遊記》?有人說金庸是魔幻現實主義,「魔幻」有之,「現實」卻未必。即使有那麼一丁點兒現實,也在虛無縹緲的魔幻寶瓶里化為血水了。
三、融武俠與歷史於一體,是金庸小說的特色,卻也有以假亂真的副作用。金庸這種亦真亦假、虛實交織的信史寫法,完全是對歷史的歪曲,誤導讀者這個副作用,比這種寫法的正作用要大得多。
四、情節重復、羅嗦。任金庸不斷的變換時間、變換地點、變換人物、變換兵器,也擺脫不了重復與羅嗦。繁冗拖沓的打鬥場面,一次次的出現,即使小學生也知道這樣寫不對。其實,《明報》之所以經久不衰,全靠金庸小說來裝飾門面,小說可以帶來金錢,金庸當然明白寫長的好處,為了金錢,金庸背叛了自己的才華。
五、殺人、血腥的打鬥、拉幫結派,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我們不要求小說成為生活教科書,但小說家卻應該考慮小說帶來的社會影響、社會效應。
六、小說創作違背意願,創作態度不嚴肅。創作是一件庄嚴而神聖的事情,可是金庸卻請人代筆。《天龍八部》請倪匡寫了一部分是人盡皆知。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創作思路,而當倪匡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之後」,金庸運用自己駕御文字的能力,竟順著寫了下去!這在文壇形成一股不良之風,金庸如此不嚴肅,非大家之風范。金庸背叛了文學。
七、嘩眾取寵。眾所周知,《神鵰俠侶》最好的結局,莫過欲讓龍楊二人終生思念卻不得相見,這一點金庸也提到過。但為了《明報》的銷路,金庸不得不順從大眾心理,鬧個皆大歡喜。文學不是鬧劇,金庸此舉,讓人鄙夷。
我一直認為,廣為人詬病的金庸書里的不科學,其實都是些先入為主傲慢的想當然。
金書里多有小概率事件的傳奇,卻沒有不可能事件的意淫。我其實有個小方法,金書的缺陷,其實看金庸自己的態度就知道了,也就是新修版對三聯版改動的方向。(改動的方向,改動的方向……)所以我認為,金庸的局限,最大問題之一就在於為了保證通俗,多多少少不敢把主角(很多前期作品的主要角色)置於真正的道德困境和人生陷阱里。
大概是常說的主角光環的意思,但是沒有批評意。因為主角其實也遇到了不少難題,也沒有無概率事件發生過。故而金書里配角作為作者更能自由支配的載體,比主角多了不少的悲劇與困境,而作者並不是為了襯托主角才寫得這么慘,他們往往都各自豐富著,寄託了很多感情。而主角的困苦,就算有,也是一筆帶過,絕不多寫,不給讀者太多時間代入。
所以《射鵰英雄傳》里郭靖困惑時,立馬有母親來自刎明志,有師傅以身作則;
比如《連城訣》里困在雪谷時,偏偏就主角有食物,金庸把人性的實驗放在配角上,主角是讀者要代入的,他不太敢動;比如《天龍八部》,一個喬峰的困局,要用喜劇性的二個兄弟來沖淡,而段譽虛竹也有心理困境的,卻寫得極隱晦,粗讀絕讀不出來,只有個神仙美眷美滿結局的模糊概念;
比如《笑傲江湖》令狐沖經歷的人性險惡絕不弱於林平之,但是令狐沖經歷的這部分卻不能寫得明顯了,只有些簡短的概述和驚鴻一瞥的念頭;《倚天屠龍記》里張無忌的人物性格極豐富,卻只有在情愛上的困境敢寫一些(已被罵成渣男),其他的都不怎麼敢寫;《神鵰俠侶》的過神心理很值得賞析(正正邪邪),但很多人粗讀多半覺得楊過一直正義而討厭黃蓉等。三聯版里,也只有個韋小寶,封頂之作,才敢真正地去多寫一些心理。然而在《鹿鼎記》的後記,金庸這么說:「這篇小說在報上刊載時,不斷有讀者寫信來問:「《鹿鼎記》是不是別人代寫的?」因為他們發覺,這與我過去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實這當然完全是我自己寫的。
很感謝讀者們對我的寵愛和縱容,當他們不喜歡我某一部作品或某一個段落時,就斷定:「這是別人代寫的。」將好評保留給我自己,將不滿推給某一位心目中的「代筆人」。有些讀者不滿《鹿鼎記》,為了主角韋小寶的品德,與一般的價值觀念太過違反。武俠小說的讀者習慣於將自己代入書中的英雄,然而韋小寶是不能代入的。在這方面,剝奪了某些讀者的若干樂趣,我感到抱歉。」往下為私貨:後來,世紀新修版時,金庸早已過天命之年。所以不再顧及讀者,他將段譽虛竹的困局寫明了些,王語嫣是心魔最後離開了他,他自己也出了家,虛竹的婚姻和門派可能都會困難重重;
所以袁承志愛的是阿九,但是要遵守信義,要一輩子守著青青;所以張無忌其實並沒有完全選定趙敏,誰推動的力大,他便最「愛」誰,實際上一個都放不下……但是說金庸老糊塗了的言論紛至沓來。事實上,這些改動還不夠好,金庸自己也不滿意,但是阻撓聲也多。當然阻撓的理由很多,有些也很有道理。面對阻撓和類型限制和本身筆力,金庸最後也折中了,也恰好體現在《鹿鼎記》新修版放過了韋小寶,最後沒有改動結局讓他家破人亡。
金庸自稱有兩個原因,一來在於韋小寶那樣的人不會輸的。第二個原因原話不記得了,用我的話說,是因為要表現的在於一群人一個時代,主角給讀者代入就好了,不必要改動一個人。出新修版時,金庸說再十年,也就是94歲後年時,還要再改小說。不考慮是不是真的,我還是挺期待的。
武俠,古有七俠五義,薛剛反唐,說唐,說岳之類,今有梁羽生,金庸也。武打加愛情點綴,再加 故事離奇,能飛檐走壁,功夫高深莫測,什麼蔡花寶典,少林功夫,武當之類,關鍵地方,且聽下回分解。娛樂型,地攤上種類繁多,可以批量生產,看過了什麼沒留下。國外也有,什麼俠盜之類……
金輪死後,中原武林盛況空前!楊過,郭靖,黃葯師,周伯通,南帝,等等。為什麼不能直驅蒙古包,將那些個啥盡數幹掉,而要一面喊愛國,一面雲游四方,死等韃子來改襄陽,以全郭靖忠義之名?幻想小說與歷史結合太緊,常出現如此悖論,沒辦法的事。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老老實實練武功,一輩子都不會有進步
最好,無論怎麼評論,都是小說而已,本身就是假的。
8. 武俠小說有什麼不好
呵呵。這位同學,我想我最有資格回答你這個問題了。
當你讀了很多武俠小說之後,長大了。你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你同學說的不好的內容,都是看了些盜版的,不入流的人寫的武俠小說。
看武俠小說和學本事一樣,都要從正統開始,好的習慣要養成。先看大家作品。從金庸的武俠小說看起。你認真看個幾遍之後。這輩子可以不用看其他的武俠書了,他是曠世奇才。現在大學都有專門研究金庸的學科,你自己說武俠小說是好還是壞呢呵呵。研究透他的作品,你自己寫任何文章都是一流,你的想像力回無限延展。和別人就不一樣了。會改變自己的世界觀,會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經歷了比同齡人經歷多的多的東西。
第二,不要看街邊賣的那種一本就是一個故事的垃圾武俠小說,那都是沒有水平的人寫的。拿些破東西編破故事,裡面還帶些黃色內容,有些垃圾文筆,甚至能影響你說話做人。
除了金庸的書,你還可以看 梁羽生,溫瑞安,古龍,卧龍生的書。我就是看他們的書長大的。
網路武俠你就別看了,都是小孩寫的,沒什麼社會經歷,就靠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沒有生活經歷的亂寫一通,俗稱奇幻武俠。。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就圖個痛快,都快趕上魔法電影了。。一點邏輯都沒有,就是瞎寫。切記,千萬別看。看了一定會後悔。
好了,今天就說這些。我本人最愛看的一部書是
溫瑞安的 神州奇俠 。你可以先看看。
9. 看武俠小說有什麼好處及壞處
好處:或明人情,或曉歷史,或開腦洞,或怡性情,或找歸屬,或……
壞處:容易將注意力吸納集中於此,而在干別的事時無精神,且容易使人幻想,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養成好勇鬥狠的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