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金庸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是什麼

金庸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8-03 22:35:05

Ⅰ 問題:金庸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最後一部小說貌似是【鹿鼎記】吧,不過不太確定。下面信息可以參考一下:
自1955年金庸於香港《新晚報》連載《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於《明報》刊載完《鹿鼎記》為止包括《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神鵰俠侶》(1959年)、《雪山飛狐》(1959年)、《飛狐外傳》(1960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鴛鴦刀》(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越女劍》(1970年)十五部小說,可以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來概括。

Ⅱ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書劍恩仇錄》 1955年
《碧血劍》 1956年
《射鵰英雄傳》 1957年—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
《神鵰俠侶》 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 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1963年—1966年
《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記》 1969年—1972年

Ⅲ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1955 以「金庸」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連載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創辦《明報》,《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辦《明報月刊》,創作《俠客行》。
1967 香港爆發「六七暴動」,《明報》成為左派分子重點襲擊目標。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創辦《新明日報》。在香港創辦《明報周刊》。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1979 參加台北舉行之「建國會」,與丁中江共同為小組討論會之主席。正式授權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金庸作品集》。
1980 廣州《武林》雜志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大陸。十五部卅六冊《金庸作品集》全部修訂完畢,前後花了十年時間。

Ⅳ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鹿鼎記》。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刀」之作,也是金庸篇幅最長,風格最為獨特的作品,它是一鄰悲劇性的英雄史詩,是金庸為其昔日筆下創造出的無數江湖英雄唱出的一曲無盡輓歌,但卻是一部以插科打諢,荒唐滑稽,詼諧風趣、幽默機智的喜劇風格寫成的悲劇史詩,其主人公也不再是昔日一劍一蕭笑傲江湖的俠義英雄,而是一個出沒於妓院與宮廷的潑皮小流氓——非英雄化,悲劇主題喜劇化是這部小說最鮮明突出的風格。

小說的第二個風格特點是武俠小說與歷史小說的結合,具體來說就是將歷史事件與歷人物傳奇化,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已不再象過去那樣以把歷史當作故事的背景或增加故事的真實感的手法,而是將歷史與歷史人物作為表現對象直接推向前台,清代文字獄,天地會反滿抗清、平定吳三桂叛亂、收復台灣、反擊羅剎侵略以及《尼布楚條約》的簽定,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幾乎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全部情節主幹,而歷史人物如康熙、陳近南等人更是小說中僅次於主人公的的重要人物。這部小說背景廣闊,場面紛繁,人物眾多,從賣笑的妓院青樓到金馬玉堂的宮闈朝堂,從繁華如夢的江南幫會到冰封雪飄的極北之地雅克薩要塞,從勾心鬥角的官場到神秘肅穆的江湖幫會的香堂儀式,作品幾乎將當時中國的各個階層、各個角落的人情世態寫盡,堪稱為清代前期社會的一部形象化的活的歷史,盡管是一部通過不學無術的小流氓韋小寶之眼折射過的變形錯位的歷史。該作品將金庸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所奠定的,又經由「射鵰」三部曲發展成熟的語言表現力推向了頂峰,作者從現代漢語、明清白話和古代文言三個語言寶藏中適意開掘,各取所需,並將之熔為一爐,自創一格,其精確、典雅、蘊藉、活潑、流暢堪為漢語文學語言的典範。


簡介金庸及其主要作品: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主要作品:

Ⅳ 金庸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1972年9月11日,武俠名著《鹿鼎記》在香港報章刊完最後一節,其作者金庸終於封刀。
金庸於50年代中期開始在《新晚報》上試寫連載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此後一發不可收拾,15年寫了14部武俠小說,幾乎部部引起轟動,在台港澳和東南亞華人圈造就了一大批「武俠迷」和「金庸迷」。
1970年,金庸宣稱從此封筆不寫武俠,但因其最後一部《鹿鼎記》用隨寫隨刊,故實際至1972年才正式封刀。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911/4745.html

Ⅵ 金庸的最後一部小說是什麼

金庸老先生是中國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跟他名氣相仿的還有古龍,甚至有一句老話來形容金庸古龍在這個武俠史上的地位,如果說武俠共有十分,金庸古龍則獨佔八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寶這個角色在金庸塑造的那麼多人物中,屬於比較特立獨行的,是最不像郭靖楊過那些英雄俠客的一個角色。但是韋小寶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喜歡他,可能是他出身底層的經歷,也可能是他獨一無二的桃花運,這些都促成韋小寶越來越得到大家的喜愛歡迎。

Ⅶ 金庸最後一本武俠小說是什麼

鹿鼎記(1969-1972)
不過在鹿鼎記寫作期間1970年
寫了越女劍

Ⅷ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鹿鼎記》,金庸在連載完《鹿鼎記》之後,就決定封筆了,而這部小說也是成為了金庸的最後一部巨作,金庸成就了韋小寶。

《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8)金庸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是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鹿鼎記》這部小說從1969年10月到1972年9月連載在金庸主辦的《明報》上,連載時間長達兩年零十一個月。

《鹿鼎記》是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小說名字中有「鹿」和「鼎」二字,「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問鼎」的「鼎」,因此,從名字上看,《鹿鼎記》就和政治、權力斗爭是緊密相連的。可見,金庸在這部小說中仍然深深地關心著政治。《金庸作品集「三聯版」序》中說:「我初期所寫的小說,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

到了後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了些進步之故。這在《天龍八部》《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中特別明顯。」

《鹿鼎記》書後又特地附有《康熙朝的機密奏摺》,他說道:「我認為過去的歷史家都說蠻夷戎狄、五胡亂華、蒙古人、滿洲人侵略中華,大好山河淪亡於異族等等,這個觀念要改一改。我想寫幾篇歷史文章,說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中華亡於異族,只是『輪流做莊』滿洲人建立清朝執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這些觀念我在小說中發揮得很多。希望將來寫成學術性文字。

熱點內容
現代言情虐心短篇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28 14:49:47 瀏覽:26
周天李若雪免費閱讀小說完整版 發布:2025-07-28 14:49:43 瀏覽:201
好看的文小說 發布:2025-07-28 14:44:47 瀏覽:167
小說道君免費讀 發布:2025-07-28 14:43:34 瀏覽:206
求部可以聽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8 14:40:21 瀏覽:271
青亭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28 14:34:07 瀏覽:117
言情小說吧閃婚容易離婚難 發布:2025-07-28 14:33:45 瀏覽:115
忠犬暖男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8 14:30:32 瀏覽:325
痞子蔡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28 14:29:46 瀏覽:706
言情小說推薦校園男女學霸 發布:2025-07-28 14:03:54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