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王者之劍
① 誰能介紹一部堪比《英雄志》的武俠小說
王者之劍(易容)江湖奇俠傳(平江不肖生)伏羲劍(童威)情劍山河(滄浪生)風虎雲龍(雪雁)魔中俠 (歐陽雲飛)(未完)花劍風雲錄(童威)三國異俠傳 (蕭玉寒)絕毒斷腸(李笑佛)我是多年以後的人(小羅)天下群英 (魯衛)巧仙秦寶寶 (祁鈺)生死劍 (雪雁)雙鳳追龍(韓羽)人世間(佚名 1-13)虎嘯金鏢令 (司馬登徒)風鈴·捕快·刀(丁晴)樓蘭 (蕭瑟)花溪沉鈴錄(韓濤)神龍大俠傳(鏡湖人)哭鬧山嶺(木俗)(未完)色香浩劫(諸葛雲飛)寒劍如風(佚名)九龍燈(秦紅)(未完)千門弟子(公孫鑫)(未完)岳鷹十三盜(歐陽金龍)玉嬌龍(聶雲嵐)天子外傳(黃玉郎)翔龍絕劍 (龍驤子)沉劍飛龍記(張夢還)魔劍十八星(上官雲飛)霸王煞星(劍亭)(未完)華岳童子 (獨孤雁)狐王 (墨龍)狂俠追蹤(雪雁)(未完)無影俠醫 (公孫夢)誰是大英雄(金童)(未完)金獅劫(秦紅)(未完)輝煌之暗 (歌吟)大膽好小子(顏斗)
②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
《絕代雙驕》古龍
《倚天屠龍記》金庸
《天龍八部》金庸
《連城訣》金庸
《亡命客》雲中嶽
《匣劍凝霜》雲中嶽
《雲海玉弓緣》梁羽生
《尋秦記》黃易
《搖花放鷹傳》卧龍生
《霸海屠龍》司馬翎
1.《絕代雙驕》:此書堪稱完美,有善良的人性,有多情不如無情,有生不同時但求死能同穴,有兄弟之誼值得性命相交,有有情人亦成眷屬。故愛此書最甚。
2.《倚天屠龍記》:此書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去表現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這種場面並非兵刃相見, 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拚死一搏更叫人盪氣回腸,感嘆不已。
3.《天龍八部》:此書是作者比較成功的一部悲喜劇。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來開導讀者,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4.《連城訣》:此書是一部內容最殘酷,基調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爾虞我詐、借刀 殺人、貓笑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里行間,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 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
5.《亡命客》:此書情節跌宕起伏,曲折奇崛,意境蘊藉清遠、別具風格,感情纏綿悱惻,讀來感人頗深。
6.《匣劍凝霜》:此書既描寫了化與恨的血腥,又體現了情與愛的纏綿,使人回味無窮。
7.《雲海玉弓緣》:此書結構緊湊,情節動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正邪之間的決擇,人在野生的與文化的之間的決擇。
8.《尋秦記》:此書是黃易的夢幻系列代表作,乃科幻和現實結合的范作。
9.《搖花放鷹傳》:此書中幫派離奇,情節詭異,尤其結局出人意料,要看江湖詭異的話這倒是本不可多的的好書。
10.《霸海屠龍》:此書節奏舒徐沉穩,復又充滿智性的內涵
===============================================================
③ 一部國外的電影,類似《王者之劍》,講述的是一個部落被滅族之後剩下一個男孩復仇的故事。
試試《征服者》2007 又名《開拓者》
本片根據1987年的挪威電影《白夜迷蹤》(Ofelas)改編而來。《白夜迷蹤》的故事發生在公元1000年的挪威,一群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的部族人殘忍地殺害了一家人: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女兒。這突然降臨的不幸災難全部被這個家庭的小兒子看在眼裡,他僥幸逃離了這場屠殺,並下定決心要復仇。但不幸的是,在他還沒能作出反擊的時候,那幫可惡的掠奪者竟把他當成了尋找當地人的向導。他該怎麼辦?助紂為虐?還是想方設法地報仇呢?小男孩陷入到痛苦的抉擇之中。《白夜迷蹤》上映後,廣受好評。
改編後的故事發生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的500年的美洲大陸,那時的維京人已經發現了美洲大陸,被稱為"海盜"的維京人自從發現新大陸後就開始了劫掠的印地安原住民的過程。故事開始於一群維京人在實施暴力後遭到印第安土著人的反抗,他們倉皇中將一維京小男孩留在美洲大陸,善良的印地安人將他當成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20年後,長大了的維京男孩生活的部族再度遭遇北歐海盜的襲擊,一面是具有血緣關系的親人,一面是撫養自己長大的恩人,維京男孩也陷入到艱難的抉擇之中……
④ 王者之劍的《王者之劍》內容提要
大陸版書前有胡正群《美如甘蔗嚼漸甜》一文,可作內容提要: 《王者之劍》是易容在台灣武俠文壇闖名立萬,自立門戶後的第一部作品,出版於一九六五年。
要談《王者之劍》這部書、談作者易容這個人,就必須「大樹由根起」,追本溯源由卧龍生說起。
自一九五九年起,卧龍生的武俠小說風靡海內外,成了武林一代宗師,獨領風騷,歷久不衰。在其全盛時期,台灣每天的日、晚報上就有五篇連載,真是如日中天。
五篇連載中,有一篇是《公論報》的《天香飆》。連載期中,《公論報》宣布停刊。那時的卧龍生算得上武林的「一代天驕」,報紙既停刊,他寫作的興趣和壓力都減輕了,故此擱筆中輟。但是原來按月出版單行本的出版社仍希望繼續出版,於是就只有緊逼盯人了。
為了應付出版社、使單行本能繼續問世發行,卧龍生於是找到了一位「捉刀」的槍手,他就是易容。
易容的本名叫盧作霖,是湖北武漢人,一九三二年生。其時尚在中興大學合作經濟系讀書,是個頗為內向、也略帶拘謹的人。大夥兒雖然常常見面,他總是靜靜地坐在那兒,不太發表意見,但對武俠小說卻很熱心。
開始時,是由卧龍生略述故事重要情節,然後由盧作霖就原有架構和路線自由發揮。
雖然是啼聲初試,但竟續得極為成功。不僅將卧龍生的前作照顧得妥妥當當,了無綻隙,而且能別出機杼,敷色添香,把《天香飆》續得更上層樓,而大獲好評。
這個時期,台灣武俠文壇既是「蟠桃會」,又是「龍華會」,正處於最蓬勃的鼎盛期。有心在武林稱雄爭霸的人成百上千,而出版社也瞪著眼在恭候「英雄」、「霸主」的降世。
盧作霖能替武林泰斗卧龍生捉刀續稿,而且續得如此精采,如此成功,當然就被出版社視為瑰寶、奇貨。於是,在出版商和友好的鼓舞下,盧作霖便以「易容」為筆名,一氣寫下了《血海行舟》與《王者之劍》。
盧作霖是受過完整教育的人,對從事教育事業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躋身武林」原不過是一時的適性、隨緣。當他繼續寫完《大俠魂》、《河嶽點將錄》之後,便毅然「金盆洗手」,放下了「三尺龍泉」,拿起教鞭,到台中市埔裏高中傳道、授業去也。 《王者之劍》故事是寫當時領導武林的華元胥、文昭懿伉儷雙俠,在「北溟大會」上被一群黑道邪派高手圍攻,華元胥身亡,文氏落敗,武功消散,攜幼子星兒(華天虹)隱沒山野。為躲避仇家殺害,以葯水浸洗,使星兒隱去本來面貌。
十年後,獲悉恩公秦白川一家身陷險境,文氏乃派星兒前往救危報恩。此時江湖黑道業已形成神旗幫、風雲會、通天教鼎足三分局面,星兒入世,首先就遭逢到神旗幫幫主白嘯天的女兒白君儀的迫害,受盡屈辱,並被白嘯天投進寒潭,逼他獲取金劍之秘。星兒得遇被囚禁的周一狂,習得絕藝,並獲悉「王者之劍」——金劍的下落。星兒脫困後,又巧睹風雲會會主任玄獨子被害之驚人內幕,歷經逃亡艱險,再邂逅通天教的玉鼎夫人。在波詭雲譎的江湖恩仇和搏殺中,星兒亮出華家之後華天虹的身份與英姿原貌,並被迫服下「丹火毒蓮」假死過去,虧得秦白川之女畹鳳力排萬難,將其送到萬里之外的苗疆,被九毒仙姬及其弟子救活。
華天虹傷愈復出,以掃除邪派、振興武林為己任,四處結交俠義派俠士,而與此同時,一幫、一會、一教之間,為了爭奪金劍,爾虞我詐,各存獨霸之心。通天教設「建醮大會」,設下毒計,擬將俠義道英雄與一幫、一會一網打盡。神旗幫與風雲會亦各懷鬼胎。建醮大會上,西域梟雄「一劍蓋中原」向東來以金盒為誘餌,殺傷多名黑道高手,領袖群雄的華夫人文昭懿與華天虹等掃盪群醜,消弭了這場浩劫,但又引出了九陰教及星宿派等勢力參與奪取金劍。最終金劍歸還西域,華天虹取出了武林秘笈《劍經》,成為武功蓋世的「武林至尊」。故事發展到「九曲掘寶」,高潮再起。最後華天虹終於以德服人,化戾氣為祥和,不僅贏得天下群雄的臣服,也贏得「三美」同歸的佳話韻事。
綜觀《王者之劍》,這部書既是易容自立門戶、爭雄武林的佳構,但從故事發展、情節布設以及行文遣辭的脈絡而言,又仍然時時、處處可見卧龍生的影子。
卧龍生的前期作品如《驚虹一劍震江湖》、《風塵俠隱》,乃至全盛期的《飛燕驚龍》、《玉釵盟》,其中的男主角如楊夢寰、徐元平等人,都是身有奇遇,在歷經驚險中,反覆體味、思索以往種種而武功精進的。
在武俠文壇,卧龍生不失為一代梟雄,但在女人與愛情方面,卧龍生卻又是浪漫的,充滿了憧憬與渴念。盡管所持的愛情觀是他個人的「內心世界」,別人無法窺知,但「到處留情」仍舊是「卧龍風流」的標幟。把實際生活和心理的自然反射投影到作品裡,男主角成了美女傾慕的對象,一面充實、滿足了作者自我的夢幻天堂,一面也給與讀者幾許綺麗的遐思。這正是早期卧龍生的創作路線。
易容因續《天香飆》之緣遇,受知、見重於卧龍生,得其親炙,再加之他專攻中國文史,又受到新潮流的洗禮,寫情時,如秦畹鳳的賢淑、親和、沉穩;白君儀的刁蠻、任性、痴情;玉鼎夫人的妖嬈、嬌媚、豔冶以及白、玉二人歷經人事變幻、情愛煎熬後的情逾金石的堅貞,種種轉變,都寫得動情而感人,較之乃師卧龍生確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力量。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用「初極狹,才通人」來形容漁人初進山洞的感覺。我看《王者之劍》也有同感。
可能是作者受了求好、求工心切的壓力,在前十多章裏,敷設得十分吃力,遣詞用字也有束手束腳之感。為了刻意凸顯「師門」嫡傳的「藝業」,「卧龍筆法」用得生澀而呆滯。可貴的是,他仍保持了乃師獨特的風格,且越到後來,越顯得流轉自如,到了寫「建醮大會」,更是「豁然開朗」,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片海闊天空的景象。
寫類似「天下英雄大會」的大場面、大場景,是卧龍生獨步武林的真本領。這就如同一台把所有大名角都羅致進來合演的大戲,名角全在台上,編劇、導演必須讓每一位都能唱幾句、動幾下,而不能讓誰冷在台上「無所事事」,光站在那兒發愣。「建醮大會」的大陣容、大場面,易容就處理得恰到好處。真是指揮若定,進退有度,讓每個「名角」甚至「配角」都亮了相,巧妙地作了「表演」。這一點確是難能可貴,表現了他過人的才氣和功力。
書中有幾個人物塑造得相當成功,像白嘯天、文昭懿、趙三姑、許紅玫乃至九曲四皓,都性格鮮明,面貌清晰,而三位重要的女主角——秦畹鳳、白君儀和玉鼎夫人,也躍然紙上,如見其人。倒是男主角華天虹,雖然費了不少筆墨,但可能是作者全力模仿卧龍生筆下的楊夢寰、徐元平的緣故,反而被那個框框所限,縱然完成了作者賦與他的「使命」,但總覺得缺少了一點什麼。
全書到了第六十章時,突然「夜盡天曙」,文筆丕變,變得靈動活潑,語言運用也流暢雋永,描述細致生動。尤其是第六十二章《洛陽一小》,寫那群「小抖亂」,他們的精靈古怪、俠膽風義,妙到毫巔,特別是那個小五兒,更寫得人人敬佩,個個喜愛,寫他們的「大哥」高泰,雖然筆墨不多,卻有千鈞之力。這幾章文字,可算得神來之筆,為台、港武俠小說中所僅見。即使放進王度廬的小說裏,也絕不遜色。
全書雖以重筆寫江湖爭雄,但「一男三女」的愛情糾葛更是扣人心弦。尤其華天虹與白君儀、玉鼎夫人三人,身世、經歷極為錯綜復雜,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多角兒女私情,連「當事人」華天虹都難以妥善處理,但作者卻透過秦畹鳳,合情又合理地把他們安排得妥妥貼貼,恰到好處,使讀者帶著感動而喜悅的熱淚,邊讀邊發出會心的微笑。這種「一男三女」的大團圓結局,明顯不符合當今世界的潮流,但在書中那朝代不明的「古代」裏,也不必多所責備了。
易容寫小五兒,那確是神來之筆,沒有一句話不風趣,沒有一段不精采,真可謂字字珠璣。心想摘一段妙文出來,與讀者諸君共用,但事實上是摘不勝摘,只好割愛。好在讀者一眼就可看出,還是由讀者去獨自品味吧。
書中其他部分的描寫,也多精采紛呈之處,如第九十章《武林至尊》裏寫秦畹鳳處理白君儀和玉鼎夫人「取寶」的一段,更是充滿了王度廬大師的俠情感人的風格。這一段文字,娓娓道來,不但充滿了人性、人情味,而且作了細致的心理刻畫,寫得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其行文之流暢,真可謂「直追」王度廬了。 就整部小說而言,《王者之劍》猶如吃甘蔗,有越吃越甜、漸入佳境之趣。但既然是寫「導讀」文字,就應既點出精妙之處,也「挑」出一些不足,哪怕是微瑕小疵。
由於作者是專攻中國文史的,初寫時不免拘泥於滿腹學問,下筆就有點「文縐縐」的。表現在書中就是運用的成語典故如「卞莊刺虎」、「萍動有風」、「邯鄲學步」、「三戶亡秦」之類略嫌多了一點,而這些成語典故如果不加解釋,並不見得人人都懂。還有「須臾」和「鎮靜逾恆」之類的套話,就更是多得離了譜。
為了保存原來面目,這次出版時,我們對此沒有動一點「手腳」。好在它不傷大雅。
⑤ 《王者之劍》里的男主角叫什麼
上網查查吧
⑥ 求一部武俠小說名
音容劫 新台書店 1963-10-01 又名《鬼琴三疊》
鬼堡 清華 1964-03-01 初版
丑劍客 清華 1965-08-01
死城 新台書店 1965-10-01
殘人傳 新星 1968-07-01 左近出版
劍影俠魂 清華 1968-11-01 初版
血榜 清華 1969-11-01 又名《青衣修羅》
石劍春秋 武俠春秋 1970-02-25 8-10期(共3期)
血劍留痕 四維 1970-06-01
索血令 四維 1971-02-01 初版,武俠春秋於1970-12-28連載於30-46期 又名《武林生死狀》
劍幻珠沉 武俠春秋 1971-02-24 47-62期(共16期)
體膽雄風 武俠春秋 1971-06-16 63-73期(共11期)
殘虹零蜨記 四維 1971-11-01 初版,武俠春秋於1971-09-01連載於74-82期
牡丹令 武俠春秋 1971-11-03 83-90期(共8期)
謎劍 武俠春秋 1971-12-29 91-100期(共10期)
再生緣 武俠春秋 1972-03-08 101-110期(共10期)
追魂使者 武俠春秋 1972-05-19 111-120期(共12期)
復仇者 四維 1972-06-01 初版 又名《血情》
黑名單 武俠春秋 1972-07-28 121-?(123未完)期
怒劍飛魔 四維 1973-02-01 初版
還珠記 武俠春秋 1973-06-06 ?-166期
魔鏡 武俠春秋 1973-06-20 168-175期(共8期)
神燈劫 武俠春秋 1973-08-22 177-186期(共10期)
情天劫 武俠春秋 1973-09-05 179-189期(共11期)
冷麵修羅 武俠春秋 1973-10-31 187-197期(共11期)又名《孤星零雁記》,《旋風絕情劍》
飄花夢 武俠春秋 1973-12-01 190-199期(共10期)
鐵劍風雲 武俠春秋 1974-02-21 198-208期(共11期)
劍底情仇 武俠春秋 1974-06-11 209-222期(共14期)
孤劍吟 四維 1974-09-01 初版
劫火鴛鴦 四維 1974-12-01 初版
玉劍干戈 武俠春秋 1975-01-01 ?-229期
王者之劍 武俠春秋 1975-01-11 230-236期(共7期)與易容同名作無關
鳴鳳飛龍 武俠春秋 1975-03-21 237-243期(共7期)
殘中之懺情記 四維 1975-04-01
雙姝劫 武俠春秋 1975-06-01 244-251期(共8期)
孤劍紅緞 武俠春秋 1975-08-21 252-?期
毒手佛心 新星 1975-10-01 又名《地獄書生》
梟中梟 武俠春秋 1975-11-01 259-265期(共7期)
英雄路 武俠春秋 1976-01-11 266-272期(共7期)
情孽 武俠春秋 1976-03-21 273-278期(共6期)
情仇 武俠春秋 1976-03-21 第273期(全一期)
鐵笛震武林 新星 1976-04-01
血魔劫 新星 1976-04-01 又名《寒星冷月仇》
殘肢令 新星 1976-04-01
魔鬼與俠客 武俠春秋 1976-04-11 第275期(全一期)
霜刃 武俠春秋 1976-05-21 279-284期(共6期)
禁臠 武俠春秋 1976-06-11 281-?期
心魔 武俠春秋 1976-07-21 285-290期(共6期)
血劍魔花 新星 1976-09-01
無情劍客 武俠春秋 1976-09-21 291-296期(共6期)
江湖浪子 武俠春秋 1976-10-01 292-293期(共2期)
魔戀 武俠春秋 1976-11-21 297-?(302未完)期
鬼劍 武俠春秋 1976-11-21 297-?(302未完)期
瘋女與俠客 武俠春秋 1976-12-11 第299期(全一期)
血帖亡魂記 新星 1977-03-01
黑儒傳 四維 1977-10-01
醉書生 不詳 1977 又名《三才流雲刀》
孤劍泣殘紅 新星 1978-02-01
江湖小卒 武俠春秋 1978-02-01 第339期(全一期)
神偷怪乞化身魔 武俠春秋 1978-03-11 第343期(全一期)
怪姻緣 武俠春秋 1978-04-01 第345期(全一期)
鬥士谷 武俠春秋 1978-04-21 第347期(全一期)
盜與道 武俠春秋 1979-03-21 第380期(全一期)
鐵血奇妞 武俠春秋 1979-04-01 第381期(全一期)
狂龍孤鳳 武俠春秋 1979-06-01 387-392期(共6期)
劍冢痴魂 吉明 1979-08-01 又名《三皇聖君》、《風雨江湖路》、《金月密盟》
吊亡之珠 武俠春秋 1979-08-01 393-396期(共4期)
毒血浣劍 武俠春秋 1979-09-11 397-406期(共10期)
翠玉銀宮 漢牛 1979-12-01
水月情 武俠春秋 1979-12-21 407-414期(共8期)
刀劍合璧 武俠春秋 1980-04-01 417-421期(共11期)
武盟奇案 武俠春秋 1980-07-21 428-437期(共10期)
蟬蛻 武俠春秋 1980-11-01 438-446期(共9期)
血書 武俠春秋 1981-02-01 447-457期(共11期)
羅剎門 武俠春秋 1981-05-21 458-470期(共13期)
蝴蝶姑娘 武俠春秋 1981-10-01 471-?期
快手 武俠春秋 1983-04-21 ?-527期
隱形記 武俠春秋 1983-07-21 536-544期(共9期)
彩虹劍影 武俠春秋 1983-10-21 545-552期(共8期)
叛徒 武俠春秋 1984-02-01 555-565期(共11期)
乾坤令 武俠春秋 1984-05-21 566-574期(共9期)
劍神之劍 武俠春秋 1984-08-21 575-592期(共18期)
冷血殺手 武俠春秋 1984-11-21 584-592期(共9期)
仙女劫 武俠春秋 1985-02-21 593-602期(共10期)
百靈會 武俠春秋 1985-06-01 603-612期(共10期)
飛刀神劍 初版不詳
血魔神 初版不詳
霸劍春秋 初版不詳
劍過水無痕 初版不詳
子母金梭 初版不詳
金菊四絕 初版不詳
勾魂貼 初版不詳
雪劍冰心 初版不詳
陰陽界·生死河 初版不詳
劍傲霜寒 初版不詳
十劍表雄風 初版不詳
亡命天涯 初版不詳
血劍狂人 初版不詳
金劍曲 武俠春秋 不詳
仙女與殺手 初版不詳 又名《艷女殺手》
雪劍冰心 初版不詳
化血金刀 初版不詳
異鄉客 初版不詳
浪子神鷹 初版不詳
青山劍客多情女 初版不詳
怪俠古二少爺 初版不詳
這應該是他目前的全部作品了,沒看過,所以只能你自己看看了
⑦ 一本裡面有關金面具的武俠小說名字
柳殘陽寫的《索命鞭》。
此書是柳殘陽的早期作品,估計看過的人不多。
-------------------------------------------------------------------------------------------------------------------------
哪知面具拿下來,面具里掉下一片葉子,上面居然有一片字跡,他急忙在光亮處看,只見一片經文被刻在這片金葉上面,這些文字古怪難認,居然是梵文,他看了看又收回面具內。
鐵夢秋此刻似已油盡燈殘喘聲道:
「孩子,這是爹爹與血盟三十六友拚命得來的唯一寶物,三十六友中無人知道黃金中有這面具,你好好收著,將來也許你會用得著……」
------------------------------------------------------------------------------------------------------------------------
認真回答問題不容易,你看看是不是這部書,是不是都請回復一下。
⑧ 推薦幾部武俠小說作品
喜歡看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和武林外史的,應該看浣花洗劍錄和蕭十一郎。
其實,金庸古龍的作品都應該看,也都值得一看。
另外,看電視和小說是不一樣的,還是看書比較精彩。
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絕對經典,可惜是個悲劇,不和你的胃口。《七劍下天山》傳奇色彩濃厚,值得一看。
溫瑞安的《血河車》。
易容的《王者之劍》、《大俠魂》、《河嶽點將錄》
卧龍生的《素手劫》《玉釵盟》《天香飆》《無名簫》《天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