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里的俠客排名
㈠ 如果給金庸小說裡面的俠客人物排名,前十應該怎麼排呢
我認為第一是韋小寶,第二是石中玉!🤭
㈡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武力排名
仙人級別:
1、達摩老祖: 我是神,不是人,毫無可比性......
2、掃地神僧: 一招降蕭遠山、慕容博,談笑間傷鳩磨智。而這幾人武功與第一英雄蕭鋒都在伯仲之間!可見其武功之高,實在驚天地,泣鬼神!
3、獨孤求敗: 後世英雄楊過,在無劍譜傳下的情況下學到獨孤求敗武學的皮毛,既便是張三豐在百歲之餘還神感佩服!......《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隱居深谷,以雕為友,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30歲前使紫薇軟劍,40歲前使玄鐵重劍,40歲以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後來更進入了【無劍勝有劍】的境界。領悟劍之精髓,創出獨孤九劍,玄鐵劍法等曠世絕學》
4、逍遙老祖: 吾乃逍遙派開山始祖,無崖子?北冥神功?見了我要叫師父......:武功:【逍遙御風】【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凌波微步】【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傳音搜魂大法】【逍遙龜息功】【寒袖扶穴】【白虹掌】
5、前朝太監: 《葵花寶典》的原創者,東方不敗僅僅練了12年一小部分《葵花寶典》的殘本,武功就已達到如此境界,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實難想像!
-
6、 黃裳: 《九陰真經》,射鵰中人人爭奪的一部奇書,而這部真經創始人的武功應該不會差吧......
7、阿青:憑一根竹枝就能夠打敗三千越國甲士的奇女子!這樣的人還能夠找出第二個嗎?
絕世高手:
8、風清揚: 一個人不可不學,更不可讓學來的東西束縛自己,大家聽得懂不,慢慢琢磨,我隱居去了......《金庸答客一百問:葵花寶典(辟邪劍法)和獨孤九劍相較何者強? 金庸:我想應該是獨孤九劍會贏吧!》
9、東方不敗: 你們知道嗎,沒有了性的束縛,練武功可以容易很多......《這位兄台大可不必多做介紹,幾乎是變態中的極品。雖然僅僅指出場一次,但卻給人印象至深,經典指數極高。》
10、林遠圖 : 林平之的這位曾祖昔年也確實威風的緊,福威鏢局當年諾大的名頭就是他打下的,留下的辟邪劍譜更是讓君子變小人,矮子強出頭。其實想想也是,同是脫胎於<葵花寶典>,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吧。
超一流高手級別:
11、虛竹: 4號,您還有徒弟沒有被我吸過內力的嗎,我還沒吸夠...... 《生死符,小無相功,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三大高手的內力,有這些足夠了。
》
12、段譽: 我可能打不過某一個男人,但我絕對能征服每一個女人...... 《金庸創造的最莫名其妙的也最厲害的三項武功居然被段公子一人獨享,不將他入選實在沒有道理。》
13、蕭峰: 我是真男人,我的武功都是自己的,不是吸來的! 《還要多說嗎?看看聚賢庄一戰、少室山一戰你對他就會多少有些了解,而且在金庸書中蕭峰本來就是一個武學奇才!》 -
14、張三豐: 太極那麼高深的武功,也因為太過普及而被人們看扁,唉...... 《唯一能水火並容的武學奇才、一生自創很多絕學讓武當與少林齊名、足見其武學修為、武功能陰能陽能柔能剛、所謂水火並容/剛柔並進。]》
15、郭靖: 有沒有人跟我比賽直來直去的邏輯思維能力?《郭靖最強的武功應該是 九陰真經 降龍十八掌 左右互搏,三門神功,以這三門神功排在第十五名可能有點可惜!但上面人物的武功也不是玩的啊!》
16、王重陽: 射鵰五絕中武功第一,排在這個位置應該可以吧!《不解釋》
17、蕭遠山: 兒啊,把爹樓上的都幹掉,他們欺負我們遼人!《 雁門關一戰。打得一堆的中原一流高手屁滾尿流,武功可見高低。跟蕭峰不愧是父子,都是一樣的高大魁梧,霸氣外露。》
18、慕容博: 兒啊,你稍許差勁了點吧! 《此人武功和蕭遠山不分上下,應該也能把一堆中原一流高手打的屁滾尿流,排在蕭遠山下面應該合適。》
19、周伯通: 我淡泊名利,我超然於宇外,我胸無半點塵埃,我只是怕女人......《周伯通其實也是被低估的。很多人因為上面那個三人聯手制服法王的情節而說低周伯通。其實周伯通本身的武功是很高的,只是他發誓不用九陰真經,因此,平時的戰斗所能反應出的水平,最多隻有他真實實力的八成。 》
20 、楊過: 如果我有兩只手,我將會是第十二名!十二號你能征服的了我姑姑? 《「黃葯師回了數掌,只覺那三人沖過來的勢頭便似潮水一般,一個浪頭方過,第二個更高的浪頭又撲了過來,心想:「【這孩子的掌力一掌強似一掌】,確是武林中的奇才!」 兩人哈哈一笑,重行歸座,斟酒再飲。黃葯師道:「老弟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勁而論,當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可以比擬】。老夫的落英神劍掌便輸卻一籌了。」》
21、林朝英 :從苦戰歐陽峰可知林朝英的武功說不上奇高,但其勝在武學天份舉世無雙,即使王重陽也拜服不已。自創古墓一派,輕功獨步天下,更兼合擊劍術玉女劍法威力無邊,足可使其上榜。更重要的是,誰讓她是一位大美女呢,更何況,還是悲情女子,薄命紅顏。
22、令狐沖:滄海笑,滔滔兩岸潮,盈盈笑我太瘋癲,卻不知何謂超凡脫俗.《他身兼獨孤九劍,易筋經和吸星大法於一身,如果三門武學都能學到極致的話,那麼排名應該還能更加靠前》
23、張無忌: 有人說我可愛,有人罵我窩囊,我只想說一句,我做君子,不做大丈夫. 《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聖火令武功,太極神功,諸多武學集於此人一身,武功可想而知。》
24、石破天:《俠客行》無解釋!
25、無崖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此人武功深不可測。高到什麼程度不好說》
26、洪七公: 蕭峰始祖啊!你傳下來的降龍十八掌是不是走了樣了啊! 《之所以排在歐陽峰前面是因為楊過曾在他倆目前說過,「義父終究還是謙遜洪老前輩一籌」》
27、一燈: 我是十二號的親戚,我堅信。《之所以把他排在黃葯師,歐陽鋒之前,主要還是因為他有學過王重陽的先天功和部分九陰真經。而且練了這么多年的一陽指,水平應該是登峰造極了。
28、方正:又是一個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和尚-_-||目測情況,易筋經應該是練到家了,任我行的吸星大法被他爆出十條街都行。
29、黃葯師: 為什麼書老是要分上下部?看了一輩子九陰真經下,也猜不著上是啥...
30、歐陽鋒: 請問,哪裡有正版的九陰真經啊...... 《蛤蟆功的水平還是很高的,同時倒練了九陰真經,在二論中明顯強於乞丐和東邪,在神鵰中與乞丐對決不相上下。》
31、龍島主:《俠客行》無解釋!
32、木島主:《俠客行》無解釋!
33、巫行雲: 滄海妹妹,我們境界高一點不行嗎..... 《無解釋》
34、李秋水: 師兄,我和滄海一樣美麗,還比她更溫柔,我不好么...... 《無解釋》
35、金輪法王: 老夫武藝天下無敵,來到這里心裡好沒底!《龍象般若功在神鵰中,給我的感覺應該是和降龍十八掌一個級別的武功。大成之後的金輪法王以一敵三,大戰周伯通,黃葯師,一燈,結果雖然是完敗……但是能讓這三人聯手對付,這已經是很強了(這里不得不插一下,貌似原版小說里並沒這個情節……),最後死於楊過那猶如bug的黯然銷魂掌之下,感覺情節有點失真……》
36、鳩摩智: 小僧曾有幸一睹中原武藝,遂發誓終身不再練武...... 《不得不說,他確實是個曠世奇才。初讀天龍的時候也還小,當時就感覺除了喬峰和掃地僧,這賊和尚幾乎無敵了。後來大一點後,重讀天龍,才看清了一點。其實鳩摩智跟歐陽峰很像,在書中少有敵手,對武學無比痴迷,而且天賦驚人,都能從錯誤的口訣中找到解讀方法。而且這賊禿也是集各種絕頂武功於一身。沒錯,他武功是高,可終究是少了幾分胸心。就像掃地僧所說,像他這種人,武功練得越高,中毒就越深,到最後他才明白,此時正好武功盡失。不過對他來說,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37、岳不群:只要能成為五嶽盟主,割就割了吧!啊啊......《此人武功全靠辟邪劍譜。》
38、任我行:哼 , 老夫要是也練《葵花寶典》哪能輪的上她東方不敗。
39、左冷禪:TMD岳不群你個小人,割了,居然不告訴我!《此人武功和任我行不分上下》
40、段延慶: 我的生命中,曾有那麼一縷春風,給我帶來一個第十二名的兒子,我已經沒有遺憾了...
41、慕容復: 復我大燕,舍我其誰,為前途,我忍痛,放棄愛情,卻無處流淚.
42、丁春秋: 沒有我這么傳統的反派,你們這些人又怎麼爬上去! 《與慕容復的交手不分上下,而且用偷襲的手法擊敗了無涯子,單這兩點,不是一般高手能夠做到的。》
43、枯榮。天龍里段氏第二高手,僅弱於段譽。雖然在天龍寺一戰中,被喇嘛完爆,但被喇嘛那麼強大的人爆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可是可以休兩脈六脈神劍的人,實力應該還是很強的。
44、游坦之: 阿紫!我很醜可是我很痴情!老天眷顧我,原來是為了蹂躪我.
45、狄雲,沒有疑問的連成決第一高手了,那個神奇的神照經傳人,那個一人單挑落花流水的血刀老祖的血刀經,隨便怎麼算,前五十應該有他的份
46、沖虛道長:三豐師祖啊,太極功夫傳到這里,已經不是什麼秘籍啦,都普及啦。
47、裘千仞: 要不是被裘千丈那孽畜壞我名聲,我能這么低? 《射鵰中曾在與郭靖的交鋒中占上風,雖然當時郭靖還處在成長期……但和武功大成的金輪法王大戰一天一夜卻也是強悍之極!》
48、小龍女: 過兒你在哪,這里好可怕,這些人都好惡心.
49、成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居然不是墊底!
50、袁承志: ....能排上我已經很滿足了...
㈢ 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㈣ 金庸小說中有名的俠客的詳細介紹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㈤ 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武功排名
話說金庸的武俠確實很經典啊,其實我也比較喜歡溫瑞安的,之前還在17k重溫了一遍他的全集,那裡可以下載txt的,我都存在手機里隨時准備重溫了~最喜歡《傷心小箭》,喜歡武俠的話可以去看看哦~那邊的武俠頻道還有不少原創精品的。
正式排名如下:
《一》、絕頂高手(入圍七人):佛家代表人物2人:達摩祖師,少林無名老僧——出自《天龍八部》;道家代表人物3人:逍遙派祖師(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的師傅)——出自《天龍八部》,黃裳(九陰真經作者)——出自《射鵰英雄傳》,獨孤求敗(楊過、令狐沖及風清揚的祖師爺)——出自《神鵰》《笑傲江湖》;太監文化代表人物1人:《葵花寶典》原作者那位前朝太監——出自《笑傲江湖》;歷史傳說代表人物1人:越女阿青——出自《越女劍》。
絕頂高手入圍理由如下:
1、 達摩祖師:《九陽真經》、《易筋經》的撰寫者,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造者,將佛教帶入中國的佈道者,擁有諸多神奇傳說的人物,中國佛教的開山祖師爺。
2、 少林無名老僧:還用多說嗎?如果不了解的話,請詳細閱讀《天龍八部》四十三章「王霸雄圖 血海深恨 盡歸塵土」二十遍。
3、 逍遙派祖師:一位擁有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神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如此諸多絕學的高人我們還能夠要求他些什麼呢?
4、 黃裳:武林至尊典籍《九陰真經》的撰寫者。
5、 獨孤求敗:看看這個名字就能夠想像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了。從神鵰和笑傲中的片斷描寫可以想像這位大俠的絕代豐姿。
6、 前朝太監:《葵花寶典》的原創者,東方不敗僅僅練了12年一小部分《葵花寶典》的殘本,武功就已達到如此境界,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實難想像!
7、 阿青:憑一根竹枝就能夠打敗三千越國甲士的奇女子!這樣的人還能夠找出第二個嗎?
㈥ 金庸武俠大排名
灰衣僧(掃地僧):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厲害的人物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十五大部武俠小說,驚天地,泣鬼神,構造了極為豐富、廣博、生動的藝術世界,創造出一大批讓人難以忘懷的栩栩如生的藝術人物:蕭峰、令狐沖、郭靖、楊過、黃蓉、任盈盈、阿朱等等。讀過金庸小說的人,誰也不會忘記這些閃光而動人的名字。
武和俠是金庸小說的基本和重心,小說中人物武功的高下,當然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讀完金庸洋洋灑灑數百萬字的武俠小說,讀者在流連忘返之餘,往往一個問題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在金庸這些如此眾多的人物中,誰的武功應該排在第一,是最厲害的呢?
就這么一個自然而簡單的問題,乍一想,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金庸的這十五部小說,發生在不同的歷史朝代之中,時間、地點全然不同,所以各部小說中的人物,沒有一個恰當的參照體系來相比較,所以要真正挑出一個讓人服氣的第一高手來,還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俗話說,文無第二,武無第一,看來這個第一高手之論,只能是一個懸疑。
不過且慢,對於發燒級的金迷來說,上面這種似是而非的議論,絕對不能讓人滿意,如此有趣而新鮮的問題,絕不可以就這樣搪塞了事,放在一邊。
就算勉為其難,好歹也要找出一點強詞奪理的精妙說法來。
所以,下面就讓我們來試試看。
金庸小說發生的年代,離我們最近的應該是《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這幾本書。
這三本書的年代背景都是明末清初,武功的境界和檔次相差不多。
其中《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金庸出手不凡,僅此一書就已宣告了一個大師的誕生。
《書劍恩仇錄》的出手錶現了金庸超乎常人的博大雄渾的境界,一開始就不同於一般的「江湖恩仇」的武俠小說,著眼點放在了「江山誰主」這樣大氣度的話題上,書與劍的沖突,江湖與江山的對抗,英雄史詩,歷史情仇,眩人眼目。難怪金庸武俠小說的首席評論家竟推許這本金庸的處女作為「光芒萬丈」。
不過,此書畢竟是金庸的試筆之作,還沒有完全放開手腳,其武功招式的描寫,還隱約帶有舊派武俠小說描寫的痕跡,和日後《射鵰英雄傳》等著作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評選金庸小說武功之最,此書不在考慮之列。
比《書劍恩仇錄》年代略遠一點的是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鹿鼎記》。
《鹿鼎記》的背景是明朝康熙盛世,據我們不過二百多年,種種史跡、掌故、傳聞,還有許多史實遺跡可考,所以《鹿鼎記》即使是藝術化和誇張了的小說,也不能不留有餘地。
細細想來,《鹿鼎記》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後一部小說,其實也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沒有武俠味的無武無俠的小說,連金庸自己在《鹿鼎記》的後記中也承認過:「《鹿鼎記》已然不太像武俠小說,毋寧說是歷史小說。」
既然在此書中「無武無俠」,此書中人物的武功當然也是較差勁的,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好漢陳近南,其天下第一的武功,也絲毫沒有神乎其技的地方,倒是韋小寶的一把火葯槍令諸般絕世武學頓失顏色,由此看來,評選金庸小說中人物的武功之最,《鹿鼎記》當不在考慮之列。
時間再往前推算,緊靠《鹿鼎記》、《書劍恩仇錄》的應該是金庸創作的第二部小說《碧血劍》。
金庸在此書中,很注意藝術手法的創新,因此文藝腔較重,對人物武功描寫並不是十分側重。
《碧血劍》中的人物和《鹿鼎記》有前後照應關系,如《鹿鼎記》中的九難師太,即是《碧血劍》中的阿九,《碧血劍》和《鹿鼎記》人物的武功有繼承關系,自然相去不遠,所以《碧血劍》中的武功,也可以不加考慮。
我們如果將金庸小說按時間排序倒推,大約是這樣:
《鹿鼎記》(清)、《書劍恩仇錄》(清)、《碧血劍》(清明)、《飛狐外傳》(明)、《雪山飛狐》(明),《鴛鴦刀》(明初)、《倚天屠龍記》(元明)、《神鵰俠侶》(南宋)、《射鵰英雄傳》(南宋)、《天龍八部》(北宋)、《越女劍》(吳越春秋),另外還有幾部小說,即《連城訣》、《俠客行》、《白馬嘯西風》和《笑傲江湖》,難以確定年代。《笑傲江湖》有魔教之說,與《倚天屠龍記》相似,大概可以算相同的年代。
我們要評選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之最,《越女劍》、《白馬嘯西風》因為是中篇,分量不夠,顯然其武功可以忽略不計;而《俠客行》和《雪山》系列的分量,也同樣不能和《射鵰英雄傳》三部曲相比,所以我們真正要評選的焦點,是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這五部之中。
前面我們提到過,年代距我們最近的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武功最差,而就金庸整體小說來看,這個規律很是明顯,時間距我們越遠,小說中的武功似乎越高,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遠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逐步在遺失、在失傳,頗有魯迅小說中九斤老太之論「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關於武功的失傳,南宋時的《天龍八部》中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十八招招招俱全,威力無比,驚天地泣鬼神,而在《射鵰英雄傳》中降龍十八掌傳到洪七公,就已失傳數招,幸虧洪七公天資聰明,靠自己的個人聰明,將遺失的招數補齊,保住了十八之稱,不過降龍十八掌在洪七公和郭靖使出來時,總覺得沒有蕭峰那樣瀟灑自如,渾然天成。
關於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在另一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來。
比如,《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中,高手過招,還有大宗師的王者氣象,既是赤手空拳,又不拿兵刃,蕭峰如此,段譽如此,虛竹如此,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如此,歐陽峰的蛤蟆功如此,黃葯師的彈指神功如此,周伯通的雙手互搏如此,洪七公、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如此。
雖然洪七公有打狗棒、歐陽峰有蛇杖、黃葯師有玉蕭,顯然他們幾乎不用這些兵器,但這與蕭峰、段譽、虛竹相比畢竟又遜了一籌。
《射鵰英雄傳》之後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楊過拿起了玄鐵劍、張無忌也有了倚天屠龍刀,再到《笑傲江湖》的令狐沖,離開了劍已經如同廢人,他們和蕭峰、段譽、虛竹相比,其武功境界的高下已不言而喻。
按以上的這些分析來看,《天龍八部》顯然是金庸武功境界最高的一部書。
試拿《天龍八部》和其他小說中的武功略作一對比。
年代離我們最近的《書劍恩仇錄》中,劍術第一的是「追風快劍」無塵道長,但看其對無塵道長武功的描寫,他的劍法與《天龍八部》中排名第一百九十二名的一開篇走過場的人物無量劍東宗掌門人左子穆差不了多少。
《書劍恩仇錄》寫無塵和乾隆的御前侍衛「一葦渡江」褚圓比劍:
全身衣服已被無塵割成碎片,七零八落,不成模樣,頭上又是熱辣辣地,一摸頭臉,辮子、頭發、眉毛均被剃得乾乾凈凈,又驚又羞,忽然間褲子又向下溜去,原來褲帶也給割斷了。
無塵的劍術隨心所欲,似乎很是高明,再看《天龍八部》中左子穆的表現:
左子穆踏上兩步,長劍倏地遞出,這時那貂兒又已奔到龔光傑臉上,左子穆挺劍向貂兒刺去。貂兒身子一扭,早已奔到了龔光傑後頸,左子穆的劍尖及於徒兒眼皮而止。這一劍雖沒刺到貂兒,旁觀眾人無不嘆服,只須劍尖多遞得半寸,龔光傑這隻眼睛便是毀了。雙清尋思:「左師兄劍術了得,非我所及,單是這招『金針渡劫』,我怎能有這等造詣?」
左子穆的表現,也並不比無塵差多少。
另外,在《書劍恩仇錄》中,點穴是非常厲害的武功,而在《天龍八部》中,點穴是一個小丫頭阿朱都會的粗淺入門功夫。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使眾人談之色變,論其淵源可和《天龍八部》中星宿派丁春秋的吸星大法相提並論,比之段譽所學的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前者為臣,後者為君。
《笑傲江湖》中首推獨孤九劍最有創意,但此種武功只有花架子,全無內力陰陽相濟,最多和古龍「那一劍快的已超過了速度的極限」的境界相仿,這樣的劍術不要說和《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六脈神劍相提並論,恐怕連《天龍八部》中「劍神」卓不凡的劍芒也比不過。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鎮教之寶,也是張無忌的拿手絕活「乾坤大挪移」,隨便哪個讀者一看,便知這是《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家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變種,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最多和慕容復「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差不多,遇到蕭峰,當然只有束手無策了。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武功厲害,但怎麼也不會比張三豐高,張三豐再厲害,其實也不過得到了他的師父覺遠和尚的幾分真傳,所以《倚天屠龍記》中覺遠和尚的武功,應該說是《倚天屠龍記》中第一。
我們來看看覺遠和尚和昆侖山何足道相鬥一場戲: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塊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縱一道、橫一道的畫了起來,頃刻之間,畫成了縱橫各一十九道的一張大棋盤。經緯線筆直,猶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線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餘。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他隨手以一塊尖石揮劃,竟然深陷盈寸,這份內功實是世間罕有,只聽他笑道:「比劍嫌霸道,琴音無法比拼。大和尚既然高興,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
他這手劃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堂七老無不面面相覷,心下駭然。天鳴方丈知道此人這般渾雄的內力寺中無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風霽月,正要開口認輸,忽聽得鐵鏈拖地之聲,叮當而來。
只見覺遠挑著一對大鐵桶走到跟前,後面隨著一個長身少年。覺遠左手扶著鐵扁擔,右手單掌向天鳴行禮,說道:「謹奉老方丈呼召。」天鳴道:「這位何居士有話要跟你說。」覺遠回過身來,一看何足道,卻不相識,說道:「小僧覺遠,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畫好棋局,棋興勃發,說道:「這句話慢慢再說不遲。哪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對弈一局?」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只是生平對琴劍棋都是愛到發痴,興之所到,連天塌下來都是置之度外,既想到弈棋,便只求有人對局,早忘了比試武功之事。天鳴禪師道:「何居士劃石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見,敝寺僧眾甘拜下風。」
覺遠聽了天鳴之言,再看了看石板上的大棋局,才知此人竟是來寺顯示武功,當下挑著那擔大鐵桶,吸了一口氣,將畢生所練功力都下沉雙腿,在那棋局的界線上一步步的走了過去。只見他腳上鐵鏈拖過,石板上便現出一條五寸來寬的印痕,何足道所劃的界線登時抹去。眾僧一見,忍不住大聲喝彩。天鳴、無色、無相等更是驚喜交集,哪想得到這個痴痴獃獃的老僧竟有這等深厚內功,和他同居一寺數十年,卻沒瞧出半點端倪。天鳴等自知一人內力再強,欲在石極上踏出印痕,也絕無可能,只因覺遠挑了一對大鐵桶,桶中裝滿了水,總共何止四百餘斤之重,這幾百斤巨力從他肩頭傳到腳上的鐵鏈,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鑿子在石板上敲鑿一般,這才能鏟去何足道所劃的界線,倘若覺遠空身而行,那便萬萬不能了。但雖有力可借,終究也是罕見的神功。何足道不待他鏟完縱橫一共三十八的界線,大聲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內功,在下可不及你!」覺遠鏟到此時,丹田中真氣雖愈來愈盛,但兩腿終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聽他這么一喝,當即止步,微笑吟道:「一枰袖手將置之,何暇為渠分黑白?」
類似的場面在《天龍八部》中也可以找到印證:
段延慶早聽雲中鶴詳細說過,自己的得意徒兒譚青如何在聚賢莊上害人不成,反為蕭峰所殺,這時聽說眼前這漢子便是殺徒之人,心下又是憤怒,又是疑懼,伸出鐵棒,在地下青石板上寫道:「閣下和我何仇。既殺吾徒,又來壞我大事。」
但聽得嗤嗤響聲不絕,竟如是在沙中寫字一般,十六個字每一筆都深入石里。他的腹語術和上乘內功相結合,能迷人心魄,亂人神智,乃是一項極厲害的邪術。只是這門功夫純以心力剋制對方,倘若敵人的內力修為勝過自己,那便反受其害。他既知譚青的死法,又見了蕭峰相救段正淳的身手,便不敢貿然以腹語術和他說話。
蕭峰見他寫完,一言不發,走上前去伸腳在地下擦了幾擦,登時將石板上這十六個字擦得乾乾凈凈。一個以鐵棒在石板上寫字已是極難,另一個卻伸足便即擦去字跡,這足底的功夫,比之棒頭內力聚於一點,更是艱難得多。兩個人一個寫,一個擦,一片青石板鋪成的湖畔小徑,竟顯得便如沙灘一般。
看蕭峰和覺遠和尚相比,同樣的場面,同樣的事情,覺遠和尚累得半死,蕭峰卻是舉重若輕。
綜上所述,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真正武功出神入化、高妙絕倫的,非《天龍八部》莫屬,要評選金庸武俠小說武功之最,也非在《天龍八部》中尋找不可。
《天龍八部》中誰的武功最厲害呢?
「南喬峰,北慕容」,蕭峰是真正的大英雄,但他的武功卻不是最高的,別的不說,蕭峰對段譽的六脈神劍推崇有加,自知自己的降龍十八掌不敵六脈神劍,段譽的武學造化當在蕭峰和虛竹之上。
段譽的武功在《天龍八部》中也不是最高,蕭峰和慕容復厲害,但二人之父蕭遠山和慕容博比他倆更厲害許多。
蕭遠山和慕容復是《天龍八部》中武功最厲害人物嗎?也不是,且看少林寺灰衣掃地人,輕描淡寫,同時制服蕭遠山和慕容博,分解因緣,指點迷津,終使蕭遠山和慕容博放下屠刀,立地在佛。
玄生、玄滅只覺一股柔和的力道在手臂下輕輕一托,身不由己的便站將起來,卻沒見那老僧伸手指袖,都是驚異不止,心想這般潛運神功,心到力至,莫非這位老僧竟是菩薩化身,否則怎能有如此廣大神通、無邊佛法?
……
慕容復氣往上沖,喝道:「那我便接蕭兄的高招。」蕭峰更不搭話,呼的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向慕容復猛擊過去。……那老僧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佛門善地,兩位施主不可妄動無明。」
他雙掌只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無形高牆,擋在蕭峰和慕容復之間。蕭峰排山倒海的掌力撞在這堵牆上,登時無影無蹤,消於無形。
……
慕容博初時見那老僧走近,也不在意,待見他伸掌拍向自己天靈蓋,左手忙上抬相格,又恐對方武功太過厲害,一抬手後,身子跟著向後飄出。他姑蘇慕容氏家傳武學,本已非同小可,再鑽研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後,更是如虎添翼,這一抬頭,一飄身,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掌擋盡天下諸般攻招,一退閃去世間任何追擊。守勢之嚴密飄逸,直可說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閣中諸人個個都是武學高手,一見他使出這兩招來,都暗喝一聲彩,即令蕭遠山父子,都不禁欽佩。
豈知那老僧一掌輕輕拍落,波的一聲響,正好擊在慕容博腦門正中的「百會穴」上,慕容博的一格一退,竟沒半點效用。「百會穴」是人身最要緊的所在,即是給全然不會武功之人碰上了,也有受傷之虞,那老僧一擊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時氣絕,向後便倒。
慕容復大驚,搶上扶住,叫道:「爹爹,爹爹!」但見父親嘴眼俱閉,鼻孔中已無出氣,忙伸手到他心口一摸,心跳亦已停止。慕容復悲怒交集,萬想不到這個滿口慈悲佛法的老僧居然會下此毒手,叫道:「你……你……你這老賊禿!」將父親的屍身往柱上一靠,飛身縱起,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猛擊過去。
那老僧不聞不見,全不理睬。慕容復雙掌推到那老僧身前兩尺之處,突然間又如撞上了一堵無形氣牆,更似撞進了一張漁網之中,掌力雖猛,卻是無可施力,被那氣牆反彈出來,撞在一座書架之上。本來他來勢既猛,反彈之力也必十分凌厲,但他掌力似被那無形氣牆盡數化去,然後將他輕輕推開,是以他背脊撞上書架,書架固不倒塌,連架舊堆滿的經書也沒落下一冊。
……
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眼見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腦門,那老僧突然大喝一聲,右掌改向蕭峰擊去。
蕭峰雙掌之力正要他左掌相持,突見他右掌轉而襲擊自己,當即抽出左掌抵擋,同時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這一招中途變向,純真虛招,只是要引開蕭峰雙掌中的一掌之力,以減輕推向自身的力道。蕭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轉,波的一聲輕響,已擊中了蕭遠山的頂門。
灰衣僧不管對付慕容復、慕容博,還是對付蕭遠山、蕭峰,都不費吹灰之力,所以論武功境界,少林寺無名灰衣掃地人,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之人。
十大高人上榜人物中,灰衣僧排名第一。
㈦ 金庸武俠小說里最厲害的武功排名
沒有最強武功,只有更強的人,同樣的降龍十八掌,丐幫前幫主汪劍通能打得過喬峰?一個是二流高手,一個是頂級高手,慕容龍城的斗轉星移天下無敵,慕容復也就算個一流高手,在天龍八部中最厲害的武功應該是易經經加72絕技,你問原因?慕容博,蕭遠山也算高手了,他們為什麼不去天龍寺,不去逍遙派偷學武功而去少林寺?足以說明了,就是以他們的眼光分出的高下了,
叫我隨意選修武功,我就選
1:內功: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原因是這么內功目測能增加壽命。)
2:生死符:(現代社會控制人第一利器,與移魂大法,獅子吼配合,絕對擁有輕松滅國屠城的威力,想成為什麼億萬富豪更是簡單輕松。)
3:移魂大法(九陰真經下篇中的一種武學,在高手滿地走的古代可能沒什麼用,在現代社會絕對是殺人害人於無形第一利器,配合生死符,再稍微聰明一點,絕對有滅國級威力,什麼日本,美國分分鍾都能把它滅掉)
4:凌波微步(目測這門武功越走越精神,還不累,越走內力越深厚,段譽這種嬌生慣養子弟學了之後都能夠天南地北到處遊玩,而且這種武功很有可能能夠閃避子彈)
5:十三太保橫練(之所以不選九陽神功,是怕九陽神功不能兼容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畢竟逍遙三子各學其一內功應該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且鰲拜的外功真的很強悍,武林高手的刀劍不穿,估計一般的子彈也打不穿了)
6:獅子吼或者鬼域陰風吼。(在現代,這種范圍這種是超大范圍群攻技能,簡直是超級絕世神功,畢竟謝遜都能夠吼死一堆三流高手還別說學會了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的高手吼普通人,也不知道一般的縣級城市,最後會不會一吼就滅一城)
7:化骨綿掌(這種武功傷人於無心,而且是隔空傷人還能把人化掉,都不用處理屍體了。絕對是現代社會單體攻擊第一利器)
好吧,上面就是我想學的7種武功,畢竟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沒有高手,只有一些普通人,所以學什麼降龍十八掌,獨孤九劍,的人就是傻子。這種單體武學學了有什麼鬼用?難道你還拿著一把劍去滿大街砍死人啦,不用坐牢嗎?特別是學北冥神功的更是傻的掉渣,我就問你,你想去街上洗誰的內力?
總結:這世上沒有最強的武功,只有最合適的武功。唯一最強的是修煉武功的人。
㈧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武功排名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的武功排名如下:
超絕頂弱:石破天
絕頂強:龍島主、木島主
超一流強:張三、李四
超一流中:謝煙客
超一流弱:白自在、貝海石、旭山
一流強:妙諦、愚茶、天虛、丁不三、丁不四、大悲老人
一流中:梅文馨、石清、閔柔、封萬里、白萬劍、廖自勵、成自學、齊自勉、梁自進、史小翠、沖虛、陳沖之、米橫野、展飛
一流弱:照虛、靈虛、汪萬翼、耿萬鍾、梅芳姑
二流強:范一飛、高三娘子、呂中、風良、王萬仞、花萬紫、安奉日
二流中:周牧、吳道通
白自在和愚茶在俠客島有過一次比試。實戰就是愚茶劍斷,白自在劍飛。根據愚茶的判斷,劍斷的內力不如劍飛的(自承內力不及白自在),而且這個也符合常理。且有個佐證:郭靖帶楊過上終南山時,震斷了十四個道士的十二柄劍,有兩柄震飛。郭靖於是感嘆畢竟功力未純,有兩柄劍畢竟沒震斷。這說明震斷比震飛明顯牛叉。
而白自在自稱劍法不如愚茶,在實戰中是被否決的。二人打到後來,變成拼內力,很顯然因為愚茶的劍法佔不到白自在上風。所以二人其實劍法差不多。
綜合起來結論就是:愚茶劍法和白自在持平,內力明顯遜於。於是愚茶一流強,白自在超一流弱。
丁氏兄弟是很強的高手,但丁不四明顯不及白自在,相差也不遠,定為一流強。丁不四強於白萬劍,白萬劍定為一流中,於是石清閔柔夫婦一流中,沖虛看來和二人差不多,也是一流中。天虛明顯強出,那就是一流強。靈虛、照虛較差,能敵閔柔超過三四十招(可能達到七八十招),定為一流弱。白自在的老婆和四個師弟,應該略不及白萬劍,但差距不到一個層級,還是一流中。梅文馨和丁不四相差不遠,出奇制勝能擊敗丁不四,所以也是一流中。
謝煙客能對三個一流中(白萬劍等)聯手且大占上風,設等於四個一流中,那就是兩個一流強,也就是超一流中。長樂幫各香主,三人齊上能敵謝煙客,但這是碧針清掌未成時的謝煙客,彼時只是超一流弱,和白自在持平的水準。所以陳沖之、米橫野、展飛定為一流中。
一流中陳沖之自忖在貝海石手底走不過十招,這不是一個層級的差距,而是兩個層級,所以貝海石定為超一流弱。大悲老人彷彿倚天中只精外功的金剛門阿三,瞧在當初和謝煙客交手且僅略遜,定為只練外功而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一流強。
梅芳姑年輕時武功勝過閔柔,不會太差,但因情傷,後來武功不會有明顯進展,定為遜於石清夫婦一個層級,一流弱。汪萬翼、耿萬鍾,明顯不及封萬里、白萬劍,定為一流弱。二人是雪山派中的傑出弟子,於是王萬仞、花萬紫等又低一層,是二流強。關東四俠被丁不四狂虐,石破天不救的話可能全部被殺,所以四人聯手低於丁不四,每個人都不到一流弱,只是二流。但丁不四也有一句「想不到遼東武功半點也不含糊」,應該是二流強了,和王萬仞、花萬紫等差不多。安奉日和石清交手70餘招方敗,按理可以排到一流弱,然則顯然是石清故意讓他把刀法使完,降一級變成二流強。
周牧顯然不及安奉日,定為二流中。吳道通和周牧差不多,也是二流中。
張三、李四瞬秒一流中的雪山派多名選手,表現比謝煙客強悍,定為超一流強。龍木島主和張三李四關系,類比為黃葯師和梅超風。黃葯師射鵰時為絕頂中,梅超風超一流中。黃葯師到神鵰末是絕頂強,梅超風如果還活著該是熬工齡到超一流強,和瀟湘子、尹克西差不多了。順次推斷,龍木島主也是絕頂強。二島主聯手不敵石破天,小石橫越絕頂瓶頸或武學障,進入超絕頂境界,然則修習日淺,只是超絕頂弱。假以時日(可能只需數年。超絕頂進境,由於沒有武學障,非常快,可參看游鐵頭),能達到超絕頂強水準,也就是掃地僧的水平,可以一招秒殺絕頂強選手(對石破天來說是龍木,對掃地來說是蕭遠山、慕容博)
㈨ 金庸武俠小說中所有人物武功大排名(只排前十名)
金庸小說中武功高強的人物眾多,要想將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做一個總的排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里我們將採用分層法對所有人物武功進行排名。本排名榜將在金庸每部武俠小說中提出其中武功最高的人,其中包括書中隱藏的高手,如獨孤求敗,達摩等等。分層法將把所有高手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排名,三個層次分別為絕頂高手,一流高手和二流高手。
一、絕頂高手(入圍七人):佛家代表人物2人:達摩祖師,少林無名老僧——出自《天龍八部》;道家代表人物3人:逍遙派祖師(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三人的師傅)——出自《天龍八部》,黃裳(九陰真經作者)——出自《射鵰英雄傳》,獨孤求敗(楊過、令狐沖及風清揚的祖師爺)——出自《神鵰》《笑傲江湖》;太監文化代表人物1人:《葵花寶典》原作者那位前朝太監——出自《笑傲江湖》;歷史傳說代表人物1人:越女阿青——出自《越女劍》。
絕頂高手入圍理由如下:
1、達摩祖師:《九陽真經》、《易筋經》的撰寫者,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造者,將佛教帶入中國的佈道者,擁有諸多神奇傳說的人物,中國佛教的開山祖師爺。
2、少林無名老僧:還用多說嗎?如果不了解的話,請詳細閱讀《天龍八部》四十三章「王霸雄圖 血海深恨 盡歸塵土」二十遍。
3、逍遙派祖師:一位擁有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神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如此諸多絕學的高人我們還能夠要求他些什麼呢?
4、黃裳:武林至尊典籍《九陰真經》的撰寫者。
5、獨孤求敗:看看這個名字就能夠想像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了。從神鵰和笑傲中的片斷描寫可以想像這位大俠的絕代豐姿。
6、前朝太監:《葵花寶典》的原創者,東方不敗僅僅練了12年一小部分《葵花寶典》的殘本,武功就已達到如此境界,這位公公的武功之高實難想像!
7、阿青:憑一根竹枝就能夠打敗三千越國甲士的奇女子!這樣的人還能夠找出第二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