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海外新武俠小說論

海外新武俠小說論

發布時間: 2021-08-05 11:47:17

『壹』 你看過的最好的金庸小說評論書是哪一部

陳墨被譽為內地「金學」第一人。他的著作有「評金庸系列」, 另有《新武俠二十家》、《新武俠五大家導讀》、《新武俠之趣》、《海外新武俠小說論》、《細讀神鵰:問世間情為何物》、《<碧血劍>拍攝秘笈》、《武俠文宗:金庸小傳》。

『貳』 新武俠小說的歷史發展

新武俠文學,又稱新派武俠文學,這是指發軔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香港,以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這一文學流派以梁羽生、金庸為代表,後來有人又將台灣武俠文學作家古龍也歸入此一派別,為了區別於三、四十年代的舊派武俠文學,俗稱新武俠。
發展階段
編輯
自《史記》列《游俠列傳》以來,俠士在社會中就成為一個特殊社會基層的代表人物。但「武俠」一詞並不見於中國古籍之中,反而最早出現在與中國同文同種的日本近代文學中。明治時代的小說家押川春浪(1876-1914)曾以冠以武俠之名的三部小說風行日本文壇。當時的中日之間,文化信息傳播較快,「武俠」之詞遂傳入中國。而有些中國人則也以文言文武俠小說為始作俑者,據樽本照雄等編撰的《中國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所收書目,可以看出已有以武俠小說面目出現,林琴南、錢基博均以文言文寫作武俠小說,錢氏更與惲鐵樵於一九一六年合編《武俠叢談》。在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新文學未登場前,文壇為鴛鴦蝴蝶派、黑幕小說等霸踞,武俠小說也入於其中。
新武俠小說
現代白話武俠小說在社會上嶄露頭角當推一九二○年代出現的向愷然(平江不肖生)、趙煥亭等作家為代表。向愷然《江湖奇俠傳》更與剛傳入中國不久的電影藝術相結合,在數十年時間內拍成十八集的《火燒紅蓮寺》而風靡全中國。這其實是當今流行的武俠長篇電視連續劇的濫觴。武俠小說也因此鷹揚於中國現代社會,造就出一代又代的作家和讀者,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學風景線。
二十年代是武俠文學由文言走向白話的嬗變的時期,從文白夾雜到漸以白話文為敘事語言,從以短篇為主轉向長篇,在內容上仍以古代傳奇為主體,以俠士為主角,可說是與宣揚新思想、新文化的五四新文學運動分庭抗禮。二十年代武俠文學有了職業創作的傾向,向愷然、趙煥亭、顧明道、姚民哀、楊塵因等都為武俠文學界一時之選,其出版物又以綉像武俠小說為其特徵,這是襲自明清小說的舊衣缽。三十年代則是舊派武俠文學蔚成氣候的年代,出現了一代以專職寫作武俠小說的作家,可謂群雄並起,將中國武俠文學推到一個高峰,這與中國新文學在三十年代中的大發展幾乎是同步進行。這一代的武俠作家構成了舊武俠文學的主力,尤以北派五大家:宮白羽、鄭證恩、還珠樓主、王度廬、朱貞木為其中的佼佼者。白羽的《錢鏢》系列,還珠樓主的《蜀山》系列、鄭證恩的《鷹爪王》系列、王度廬的《鶴劍珠龍瓶》五部曲、朱貞木的《神龍》三部曲及《邊塞風雲》等,各呈異彩,擁有大量的讀者群。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政治熱情的高漲左右了文化界的動向,嚴峻的意識形態更蛻化為嚴厲的思想管制運動。在台灣,敗退到台澎金馬的國民黨政府也以反攻大陸為總動員,一切的文宣都要為此服務,武俠文學難逃其厄運,在海峽兩岸都被視為毒草或不良讀物,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留在大陸的武俠作家紛紛輟筆。

產生
編輯
新派武俠文學為何在香港誕生,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偶然,其實是一種必然。說其偶然,確是因為一場武術界的打擂台引起的。五十年代初,香港武術界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與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的門派之爭愈演愈烈,遂依武林之舊俗,上擂台比賽。比賽之前,香港報刊大做文章,賽後人們余興未減,依然眾口喧騰,當時的《新晚報》總編羅孚遂「忽發奇想」,要他的廣西老鄉、平時喜歡填詞作詩的陳文統馬上寫一篇武俠小說。一月二十日,以「梁羽生」之名寫作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就開始在《新晚報》上連載,至八月初,該部長篇連載完畢。這個恍如急就章形式趕出來的武俠作品立即成為流行小說,《新晚報》因此銷量猛增,而《龍虎鬥京華》馬上成為街談巷議、人人爭讀的流行小說。同時,國外的中文報紙也爭相轉載,首先是泰國,其後是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最重要的是,在香港吹起了「武俠文學之風」。許多大報馬上跟風增加武俠小說,參與寫作的人越來越多。一年多之後,金庸終在羅孚、梁羽生的動員之下初試啼聲,結果一炮而紅。《書劍恩仇錄》為他的成名奠定了第一塊堅實的基石。從1954年到1957年,可視為新武俠小說的早期。
新武俠小說
如果從新派武俠文學的整體而言,或可將中期定為1958至六十年代末(1969)。這一段時間,也是台灣武俠小說家開始活躍的時代。卧龍生從1958年起撰《飛燕驚龍》、《鐵笛神劍》等;司馬翎亦於1958年涉足武俠文學界,他以「神劍」系列出道,與卧龍生、諸葛青雲等並立,有「台灣三劍客」之稱。諸葛青雲為還珠樓主的私塾弟子,以所謂「才子型」武俠文學而聞名。三人均在1958年從事武俠文學,但在寫作風格上基本還是沿襲了舊武俠文學一路。古龍的出現卻是另闢新徑,他以「新派」在台灣武俠文學界獨樹一幟。雖然他的「新」法與金、梁有所區別(尤其是在忠實歷史、細節描寫、文字風格方面),但一般人仍將之歸入「新派」。因之,六十年代可謂新武俠文學的鼎盛時期。這也是港台二地興起的武俠文學之大觀。相對而言,大陸這一段時間正是反右運動至文革初的亢奮、激動時期,政治運動壓倒一切,文壇萬籟俱寂。
回頭再來看看新武俠文學大師的作品在兩岸的遭遇,就可以印證新武俠文學在香港的出現,既是一個歷史的偶然,也是一種文學的必然。梁羽生的作品雖然在香港左派報紙上連載,但卻進不了大陸,也進不了台灣。金庸亦是如此。梁羽生是在改革開放後的1978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大陸的,金庸在1978年訪問北京,鄧小平接見他之後才漸為改觀的。從兩岸對其二人的態度,可以看出新武俠文學勃興於香港,盛行於海外,卻因應政治局勢的變化而遲至其發端二十多年後才能登陸二地,這是一條坎坷而曲折的道路,但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上卻是具有意義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特點
編輯
A、有清晰的歷史背景,有新的、強烈的個人歷史觀。
新武俠小說
B、重視中國武俠小說的寫實傳統,亦向西方小說吸收新手法。
C、比舊武俠小說更注重「文學」內涵,在寫作時對文學形象的塑造、語言的提煉、文字的把握、結構的嚴謹等方面更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從寫實到寫意發展,同時,把「俠」的形象提升了,認為「俠」比武更重要。
新武俠小說是以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模式(章回小說)為軀殼,敘事重在「時、地、人」三方面,時間大都選擇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滸》的傳統),地點——以「邊疆」(沙漠、天山、塞外),內陸則以「北京」、「江南」為主。人物——「俠士VS美女」。語言——新武俠小說有其語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間,制詩填詞,偏重文學知識。古龍雖以白話語言為主,但也別有其一種獨到而鮮明的風格。
新武俠文學誕生已有五十一年了,這一大型小說作品群的出現,可謂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觀。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這是香港作家對中國新文學的貢獻。新武俠三大家相繼謝幕之後,其文學作品一版再版。同時在香港寫作武俠小說的還有倪匡、蹄風、張夢還、高峰等,以及後起的溫瑞安等,台灣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編為其他文化產品上,新武俠文學比起其他文學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後半以來,中央電視台開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以來,更掀起一股熱潮。二十一世紀以來,文化創造性產業勃興,影視、流行音樂之外,加上手機、電子游戲、網路游戲、數碼娛樂藝術等成為年青人追求的時尚。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可以預見,新武俠文學將較其他純文學或流行文學更易於被改造為文化產品及具創意的藝術作品,這是新武俠文學的一個天然優勢。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二、大陸武俠時期
1.第一時期,20世紀80年代大陸「武林小說」
武林(武林,與武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說的內容十有八九還是表現歷史上的武俠劍客或從武俠的角度表現歷史上的義軍斗爭和形形色色的社會矛盾;表現武術技擊為主要斗爭手段的近代、現代革命斗爭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說」實際上是以武俠小說為主。
在80年代,由電影《少林寺》觸發的武俠小說浪潮在國內掀起,武俠小說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了純文學作品。1981年,湖北曲藝協會的任清等創辦了《今古傳奇》,連載了歐陽學忠的《武當山傳奇》,聶雲的《玉嬌龍》。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俠女》,是為80年代武俠的開山之作。1984年,武俠小說逐漸被武林小說一詞取代,並形成浪潮。
20世紀80年代武俠的精品極少,比較好的作品有:《白衣俠女》等率先災破了大陸俠義題材的禁區,為八十年代武林小說的崛起奏響了序曲。柳溪的《大盜『燕子』李三傳奇》,馮育楠的《津門大俠霍元甲》,馮驥才的《神鞭》,也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時期,20世紀90年代大陸武俠
即是大陸「新派武俠」,是大陸作家對港台武俠的模仿。從滄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跡。滄浪客,原名姚霏,雲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專攻古典文學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劍平江湖》,這可以看作是大陸新派武俠的第一部作品。這個時期的武俠,總體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識,主要沿著港台新武俠的路子講故事,作品的實際影響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還有:青蓮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龍邪鳳記》及其續集《青猿白虎功》兩部。火梨,上海知識分子,1995年寫成一部《舞葉驚花》。張寶瑞,新華社記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長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張三爺》、《形意游俠錄》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為《骷髏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俠盜》。周郎,代表作《鴛鴦血》。

現代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新武俠」、「新世紀武俠」、「網路武俠」、「大陸新武俠」時期。20世紀90年代末,黃易武俠高潮漸漸平息,隨著網路文學的興起,武俠寫手們在網路讀者閱讀選擇越來越多,閱讀口味越來越挑剔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向傳統作家的實力靠攏,出現了一些質量較高的武俠作品。1999年上海《大俠與名探》、2001年武漢《今古傳奇武俠版》、2002年鄭州《武俠故事》等雜志的創刊,促進了武俠的發展。
2004年,《今古傳奇武俠版》半月刊創刊,主編鄭保純提出了「21世紀大陸新武俠」的概念,簡稱為「大陸新武俠」,主要總結了大陸上一些武俠寫手的創作。6月,《新武俠》由長江文藝出版社白樺林雜志社推出。同時期,港台地區特別是台灣島的創作亦不容忽視。大陸新武俠具備明確的智性氛圍和主體意識。鄭保純講,「我覺得新武俠這個概念,不應拘泥於雜志與圖書出版,而應指一種文化潮流!」。
這些武俠被分成四類:青春武俠(搞笑和無厘頭),如《游俠秀秀》。奇幻武俠,如《誅仙》、《搜神記》。女性武俠(類言情),如《血薇》、《鏡·雙城》。類傳統武俠,如《昆侖》、《江山如此多嬌》。
此時的大陸作家有:小椴,原名段銀,1976年生,湖北隨州人氏。著有《杯雪》、《青絲井的傳說》等。時未寒,男,四川人,著有《碎空刀》、《偷天換日》等。江南,籍貫安徽,著有《春風柳上原》、《瀚海龍吟》、《烈火焚琴》、《此間的少年》等。步非煙,原名辛曉娟,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著有《劍俠情緣》、華音系列:《紫詔天音》、《風月連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傳《蜀道聞鈴》)、《曼荼羅》(附步非煙COS寫真集)、《天劍倫》《雪嫁衣》《梵花墜影》(2008年9月修訂再版後將不再收錄外傳《鳳儀》)等。滄月,原名王洋,1979生於浙江台州,著有《幻世》、《聽雪樓·血薇》等。小非,閩南人,著有《游俠秀秀》等。鳳歌,本名向麒鋼,重慶奉節人氏,大陸武俠著名作家,今古傳奇暨黃易武俠文學一等獎得主。代表作品《昆侖前傳》、《昆侖》、《滄海》。沈瓔瓔,南方人,著有《琉璃變》等。泥人,著有《江山如此多嬌》等。王展飛,1972年4月生於山東省平度市,13歲遷居新疆阿勒泰市。著有《劍嘯西風》等。方白羽,九十年代初山東大學電子系畢業,著有《憨俠》、《俠之歪者》等。燕壘生,浙江餘杭人氏,著有《明月照山河》、《烈火之城》等。其中尤以鳳歌的《滄海》為最,其大膽的創新和對武俠世界的構造,有不失金庸武俠的厚重,將現代武俠帶到了一個新的廣闊平台。
進入二十一世紀,武俠小說逐漸被人們冷落,在這段時間,還有大量作品出手的只有寥寥幾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步非煙和平平凡凡,他們分別在短短的幾年內,寫出了幾十部武俠作品。步非煙以其作品大氣磅礴,汪洋恣肆,想像力神奇詭譎,筆風變化萬端,極大突破了女性寫作的局限,開啟武俠界中性主張的風氣,得到了「百變天後」的美譽,人稱新武俠宗師。而平平凡凡,雖然他寫的武俠小說極多,但大多數作品實際上很不入流。他的前期作品顯得非常幼稚,雖然構思新穎,但文筆較差,內容甚至有些不倫不類,這種情況一直到《成功之後再來求愛》才有所改進。2011年,一度退出文壇的平平凡凡重新執筆發表新作《武俠演義》,這部小說構思構思奇特,想像力豐富,文筆老練,加入許多現代元素,發表之後,一時洛陽紙貴,大受讀者歡迎,許多人都驚呼新的武俠宗師終於出現!不過,此書還未完結,以平平凡凡並不嚴肅的寫作態度,只怕會虎頭蛇尾。不管如何,若論二十一世紀武俠小說產量最多的作家,步非煙和平平凡凡二人將以數十部作品位居前列!
在此期間,出現了一部讓無數挑剔的武俠迷們交口稱贊的傳統武俠小說《英雄志》,該書目前未完結. 作者孫曉,現年三十七歲,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公共政策碩士,現於企業界任職,2000年與以人合資創辦「講武堂」,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俠小說和教授人們寫武俠小說,並發表第一部長篇作品《英雄志》 ,現仍持續於武俠小說的創作與發表。
網上盛傳: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雖然金庸、古龍等大師不再有新作問世,但他們的作品對後輩有著深厚的影響,許多年輕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對他們進行模仿,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前輩們的尊敬。例如《武當宋青書》、《大俠風清揚》,其中以《梁金古溫訣》達到最高點。在《梁金古溫訣》一書中,作者對武俠宗師們的欽佩之情貫穿整部小說。可見金庸等人對後輩影響之巨!

『叄』 求好看的新武俠小說,,不要玄幻的。。要有愛情的

我不知道你喜歡哪種類型,建議你去紅袖添香小說網

《金仙劍客》文 / 風天蒼月
四大世家紛爭後的武林,有了片刻的平靜。直到一隻奇特的蟲子,一個未經江湖的少年,機緣巧合的相遇,三庄九派又起風雲,一段江湖路,亦是一段江湖情,曾經的**到底為何?
恩怨,愛情........都在一路的江湖闖盪中展開.武林的紛爭,血雨腥風;凄美的愛情,盪氣回腸;人性的丑惡,完美的理想,都隨著劍氣,意行天下。
<<金仙劍客>>,一人笑問蒼天,一劍傲視天下。傳統武俠,再創傳統的經典.讓我們一起來經歷這段歷程....

《劍魂傳說》文 / 郁容秋
刀光。一道凜冽的刀光,在霓虹的映襯之下,發出婉轉的流光。灼痛了人的眼。跟刀光一般清冽而冰冷的,是女孩的眼睛。
那是一雙美麗的眼睛。縱然含著無限寒意,卻如萬年不化的高山冰雪一般晶瑩而透亮。有著這樣一雙眼睛的,是屬於十七歲少女的美麗的臉。女孩的唇邊嵌著一絲冰冷而邪氣的笑,修長的身體包裹在一條粉紅色長裙的裡面,有著令所有男人都為之血脈賁張的魅力。
女孩冷冷地笑著。冰冷的眼中拂過殘忍的光芒。她輕輕轉動了一下手中的匕首,看似隨意的動作,卻如散花天女舞蹈時的靈動,刀光再次絢爛地閃爍,與此同時,一串串血珠在霓虹下如瑪瑙般在空中飛揚。
女孩收刀而立。匕首的尖端,一滴一滴殷紅的血從上流了下來,滴在大理石鋪就的地上。瞬間血滴盡,匕首上竟未沾染半滴的血,反而比開始之前更為清冽。

《金仙劍客》文 / 風天蒼月
四大世家紛爭後的武林,有了片刻的平靜。直到一隻奇特的蟲子,一個未經江湖的少年,機緣巧合的相遇,三庄九派又起風雲,一段江湖路,亦是一段江湖情,曾經的**到底為何?
恩怨,愛情........都在一路的江湖闖盪中展開.武林的紛爭,血雨腥風;凄美的愛情,盪氣回腸;人性的丑惡,完美的理想,都隨著劍氣,意行天下。
紅袖添香網轉轉就知道有很多類似的文的 。。
《麗妮達》文 / 雪域藏獒
本書為難得一見以女性題材為主線的武俠小說,混血美女麗妮達武功高強,身世離奇,自幼深受正統倫理之灌述,卻步入紛亂復雜之江湖,從此,她的命運充滿變數,結局是喜?是悲?
全書情節緊湊,曲折入勝,構思巧妙,合情合理,其中不乏香艷,幽默,武學等各類武俠小說之元素,可讀性極強。

《絕代劍魔》文 / 雨田強鷹
他人送「絕代劍魔」,可做的卻是「,除暴安良,英雄俠義」之事!他精靈古怪,調皮;他英俊瀟灑,風流。他小時遇到了種種奇遇,使他一把劍出神入畫,縱馬江湖,快意恩仇,看他如何成為江湖中傳奇的絕代劍魔。

《俠義江湖》文 / 高人
一千七百年前,坐落在杭州西湖南端的「同仁學校」,不僅位置獨特,而且風景美麗。言之獨特在於學校的旁邊有一寶塔,名曰「雷峰塔」,這很讓人想起一句話:山下有一座塔,塔里有個和尚。和尚種了一隻木魚,敲啊敲,竟敲了近千年。到後來,這個和尚因為敲木魚有功,被西天的佛祖看中,賜以金缽。方便化緣和鎮妖之用。
大概是自古和尚都是滿腹經綸,「同仁學校」的校長錢如命為使學校更具文雅性,在一個月不黑,風不高之夜,花了一百兩銀子請雷峰塔的和尚法丙寫了一幅對聯。
上聯為:好好學習。
下聯為:天天向上。
橫批曰:天天學習。
法丙這一執筆揮灑,果然不同凡響,不僅為學校招來不少生源,還引來了無數紛爭。
故事便由此展開……

『肆』 新武俠小說到底新在何處

題材,賦予武俠的新的內容
比如說以前的武俠比較豪放!?(我也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但是就是文風有這種感覺啊)
新武俠一般比較感情細膩,詞藻華麗等等……⊙﹏⊙b汗

『伍』 推薦一些武俠、玄幻類的小說

魚淚滿江;

-----《重生混元道》,重生,修真,洪荒,封神。 ps: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若夫天地相忘,則為混元大道。 書的前期寫的很不錯,作者的文筆駕馭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就是第一、第二章有點嚇人,不過從第三章開始就正常了,書的前期寫的大氣磅礴,中期有一小段個人認為是個敗筆,後期同樣彰顯了作者的強大。值得一看的封神重生書。

狂沙

-----《長刀無痕》。武俠。簡介:這是絢爛瑰麗江湖中熱血少年的神話!這是絕代梟雄輝煌悲壯的慘烈篇章!趙烈性格復雜,心機深沉,性子暴烈但帶著淡淡的憂郁!

=======這是起點早期武俠作品中的代表作,還可以,至少當時看的時候覺得很不錯。書中還是有不少優美的語句的,這是值得令人稱道的一點,畢竟……起點里的作家…………

另註:這是一本武俠書,真的就是武俠書,千萬不要多想了,沒有其他的元素。如:穿越,修真,玄幻

鳳歌

-----《昆侖》。武俠,新武俠。簡介:《昆侖》以宋末元初為歷史背景,通過主人公梁蕭的傳奇經歷,給讀者展開了一幅氣勢磅礴的江湖畫卷。江湖,情仇,家國,浩浩盪盪百萬字,出場人物數百,通篇神采飛揚,是一部直追金庸實力的巨作。情節起伏跌宕,波瀾壯闊。其中《天機卷》中的天機宮之變、《破城卷》中的襄陽之戰等讀來均是盪氣回腸,堪與光明頂之戰等經典段落比肩。神完氣足,容量極大——天文地理、機關數術、排兵布陣,無一不及,且無一不精,尤其是對古代算學的 ......

-----《滄海》武俠,新武俠。其實本書也是《昆侖》的續集。簡介:《滄海》是鳳歌磨礪多年的又一鴻篇巨著。八圖合一,天下無敵,二百年後,驚天的秘密徐徐揭開,絕代宗師、天才少年、六大劫奴、八部高手……各種人物,將要開始了一次謎團重重、壯麗驚險的遠征 ......

===============這兩本書事真的很不錯,作者的文筆和駕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是無與倫比的,《昆侖》以及續集《滄海》,都有著很濃烈的 鳳歌 特色,(就是一種特色,說不明白,看過的人都會明白)。這兩本書的故事情節都是跌宕起伏,書中的主角的情感經歷也皆是一波三折,且真摯。對眾多的任務刻畫入木三分。在穿越、重生、異能、玄幻大當其道的時候,寫武俠的很少了,而像這兩部作品一樣,好武俠作品,那真的是少之又少,這兩本書我當時是跟著半月刊的《小小說》看連載的,很是有滋有味的。呵呵,不過現在可以下全本了。具體哪裡,還是自己找吧,貌似在:「武俠小說網」上面有連載,能不能下就不清楚。若有txt全本,還請麻煩聯系我,或是在我的博客中留的鏈接也行,(記得把www或是com或cn的中間加字幕分開,要不是留不了言的,不勝感激Orn)

大力金剛掌

-----《茅山後裔》 靈異,道術,仙法 這是一本描述中國傳統秘術—茅山道術的小說,從驅鬼鎮邪到探秘尋奇無所不及。此書為網友推薦,原話是這么說的「看了他的書覺得盜墓等鬼怪類小說簡直是垃圾!強烈推薦!」 - -!

更俗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的書,我不能說他好,也不能說他不好,網友推薦的,我才想起

-----《官商》 我看過他這兩本書,《重生》,《官商》,還可以,一般,可以用來打發時間

-----《神之血裔》 「如果喜歡商業小說或架空的話 -更俗- 的小說都是經典 」----網友推薦的原話

-----《山河英雄志》 更俗的書,共有4本,雖然後面2本沒過,也羅列出來,若有問題,請指正

斷橋殘雪

-----《修真研究生生活錄》 修真,都市 簡介:優秀的研究生。問題女孩的家教老師。服裝專賣店的幕後老闆。

擁有西湖邊豪宅的富公子。 一退隱江湖的武林高手的關門弟子。 而他真正嚮往的生活

是不與世爭,不與人斗的科研、為人師表兩不誤的生活。

=========看了簡介,就覺得沒興趣看下去了,不過朋友推薦的,就看了看,結果發現還不錯,請不要受簡介影響

清魚

-----《問道混元》 封神,洪荒,修真 諸聖 天道。 簡介:時間與空間的錯位,使得蕭鴻飛以人類之軀來到了洪荒世界。在這巫妖遍地的洪荒大陸,他一個人類將何去何從?

======= 最近在看的一本 新書,才不到200章現在,一般吧,不過可以一看。另:此書為肉身穿越,不是靈魂重

生,注意下就OK了。

8難

-----《星獸王》 星獸 ,未來,奇幻, 簡介:戰斗機甲的出現,讓星獸徹底的淪為了炮灰,但是曾經輝煌無比的星獸為何會成為炮灰的存在,一切宇宙的秘密盡頭又在哪裡?意外得到召喚之王靈魂印記的韓星,憑著召喚之王靈魂印記,一個簡單的古董學徒,卻讓整個宇宙聯邦的星獸都開始覺醒……

=======此書的部分設定,頗似 白鶴 的 《星際之亡靈帝國》中的(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一樣的),另有一部

分的創新,此書可以一看,但是, 8難 這本新書的 題材選的不是很好,這本作品,的題材,註定會有許

多許多的讀者抱怨他拖戲的,數的類型適合寫無限YY的書

庄畢凡

-----《異界全職業大師》 穿越 異界 玄幻 魔法 。簡介:網路游戲中的倉庫小號,卻意外的穿越到了異界。
他不但帶來了無數極品材料,還精通幾乎所有的生活技能,最可怕的是,這傢夥同時還是一個空前絕後的魔法天才!
=======此書的入戲方式,和《貌似高手在異界》很相似,好在,僅僅是入戲方式相似,恩,一本新書,看作者的

名字,貌似也是新人,書寫的還可以,希望能繼續努力。我第一次看 庄畢凡 的書,作者信譽度怎麼

樣,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建議不是特別書荒的,等此書養肥了再殺。小心遇到 像 烽火 一樣的,多

本書,都不錯,卻都沒有完結,都……………………罪過啊,罪過

管潮平

-----《仙路煙塵》古典仙俠 (修真?) 簡介:一卷仙塵半世緣,滿腹幽情對君宣,浮沉幾度煙霞夢,水在天心月在船。完本書

=======此書我沒看過(囧),湖南三門峽網友推薦

有時糊塗

-----《民國投機者》 民國,抗日,重生,穿越。 在中國出生,在美國長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這樣的老套故事。

=======我近期正在追看的一本書,寫的很不錯,雖說是作者的第一本書,但是,此書是真的很不錯。一改看一下

錄事參軍

-----《重生之官道》重生,官路,政治。簡介:重生官場,我主沉浮,唐逸有著聲勢顯赫的家族背景,有著前生先知先覺的記憶,請看他,如何在那煩擾的官場殺出一片天空,攜幾名紅顏,泛舟中華。溫馨王道,權謀為輔。都市為主,官場為輔。

======近期追看的一本書,「不一樣的都市官場文,輕松而不幼稚,盡力作到雅俗共賞」完全符合作者對自己的

要求,此書是一本神書,它大概,應該,可以,差不多能夠代表網路題材小說中,官路小說的巔峰了吧

今天剛考完試,考的不太好,鬧心中··············

『陸』 武俠小說雜志有哪些

武俠小說雜志有:
《今古傳奇武俠版》、《武俠故事》、《九州幻想》、《武俠小說》

《今古傳奇·武俠版》:
今古傳奇報刊集團是湖北省批準的一家期刊集團,總社期刊月發行總量達到180萬冊,年銷售額達8000餘萬元。該集團旗下的《今古傳奇·武俠版》創辦於2001年,創刊當期銷售超過11萬份,後一年上一個大台階,現已改為旬刊,銷量逼近百萬,敘寫了我國期刊史發展上一個獨特的「傳奇故事」。它提出「全新江湖雜志書」的理念,集雜志與圖書之長,凝練成「今古傳奇體」的雜志模式,即獨特的題材、精彩的故事、明晰的結構、傳奇的人物、特定的手法、雅緻而簡潔的語言、優美的包裝,將傳奇性、通俗性、大眾性和稀缺性熔於一爐。

《武俠故事》:由《熱風》雜志改版而來,2002年10月創刊,第一期即為《熱風》總第106期.2005年改為半月刊.2006年改為旬刊,增加了長篇專號。《武俠故事》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辦刊宗旨,以高格調、高質量的辦刊方針,成為我國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武俠文學期刊。在國內期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期刊發行量連年下降的情況下,《武俠故事》發行量不斷攀升,現月發行量已達50餘萬冊。該刊主要辟有「霜刃映紅」、「迷案俠蹤」、「笑傲江湖」、「精短武俠」、「劍網情絲」、「江湖連環畫」、「江湖寓言」、「十面埋伏」、「新概念武俠」、「烽火狼煙」、「三十六計」、「天黑請閉眼」等欄目,以大中學生和武俠文學愛好者為主要讀者對象。《武俠故事》創刊不到五年的時間,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以其薈萃精華、雅俗共賞、品位超群而深受海內外讀者的青睞, 在我國武俠文學屆和讀者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九州幻想》:是中國七位較有影響力的奇幻作家們創造的一個幻想平台。《九州幻想》經常性的不定期將雜志中的部分文章集結成書出版。最初九州的部分在《科幻世界·奇幻版》以及後來的《奇幻世界》刊載過一段時間,後與《奇幻世界》分開。江南、潘海天、今何在於2005年夏創刊《九州幻想》,發行了兩期試刊號後,從2005年九月正式發售,每月一期。2007年,九州創始人之一的江南,與另兩位創始人今何在、潘海天,因在理念上產生分歧,江南離開《九州幻想》雜志,而創辦《幻想1+1》(後改為《幻想縱橫》)。《九州幻想》由潘海天、今何在編輯,繼續發行。2008年九州幻想雜志出版出現新的變化,與國內著名游戲開發商完美世界合作,歸屬於其旗下的縱橫中文網之前九州幻想的所有內容都有可能在上面看到。後因金融危機,完美放棄該計劃,《幻想縱橫》停刊,江南帶領團隊開始打造以歷史設定為主的《九州志》。

《武俠小說》:湖北省長江出版集團主管,湖北大家報刊社《大家故事》雜志社主辦的武俠文學月刊。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曾以刊名《新武俠》出版過6期,為了刊物更好的發展,現更名為《武俠小說》。該刊面向海內外廣大武俠小說愛好者,在辦刊宗旨上堅持武俠文化傳統與現代俠義精神相結合,堅持雅俗共賞,堅持可讀性、娛樂性、藝術性和文學品位。其目標是,不求是發行量最大的,但求是最好的、最有特色的武俠期刊。

『柒』 80年代港台武俠小說流行的原因

武俠小說我們都認識的,古龍、金庸、梁羽生。
這些作品我不信有人沒看過,《流星蝴蝶劍》《鳴鏑風雲錄》《天龍八部》等還有很多,大家都看過,也沒什麼好說的。
這些新的武俠小說感覺很難達到經典的高度了,《傲視傳奇》《聖靈天下》《劍心長虹》----來自「有」「看」「書」「社」
看看這個公粽號的武俠小說怎麼樣呢

熱點內容
lv觸手怪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18 13:17:43 瀏覽:202
福爾摩斯英文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18 13:17:29 瀏覽:362
全球游戲的小說排行榜2014 發布:2025-07-18 13:10:18 瀏覽:201
異能校園都市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18 13:02:20 瀏覽:23
教師特工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8 12:47:20 瀏覽:707
小說排行榜玄幻修真小說 發布:2025-07-18 12:38:43 瀏覽:861
英國偵探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18 12:23:46 瀏覽:949
快穿超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8 12:18:30 瀏覽:288
校園三劍客小說拯救美人魚 發布:2025-07-18 12:18:15 瀏覽:178
有聲小說閱讀器apk 發布:2025-07-18 12:07:34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