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是否屬於文學

武俠小說是否屬於文學

發布時間: 2021-08-05 13:00:32

『壹』 討論:武俠小說是不是文學的一種

武俠小說自然是文學的一種,武俠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淺抒下己見:

我對【俠】的最初印象就是「俠以武犯禁」,是瀟灑、自由、不羈乃至不法的,是以高超技藝對束縛、桎梏的一種個人沖擊。

然後就是《史記》的《游俠列傳》了,「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 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荀悅曰,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游俠。」【布衣之俠】、【鄉曲之俠】、【閭巷之俠】值得稱頌。而到這里【俠】最重要的就不是武功了,而是一種游俠精神,是一諾千金、不畏強權、胸襟坦盪等等褒義詞的踐行者。

再之後,我就接觸了曲藝說書里的【俠】,《水滸全傳》、《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等等,這里的【俠】必與【義】相連,合二為一的【俠義】,既是懲暴護民、伸張正義的【義】,也是扶危濟困、善良仁義的【義】,義氣為先方為【俠】。

最後接觸的就是各門各類、不知凡幾的武俠小說了,天馬行空會就武俠夢想,這里就有俠骨柔情的內涵,有了有容乃大的氣魄,最為出名的應該就是金庸的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了,至此【武】再也不是上古時代單純的用招術、用兵器互相格鬥了。它已經成了一種倫理,一種文化,已經上升為一種【俠】,一種精神,甚至成為一種民族的象徵,一種獨特的集體潛意識的人格崇拜,一種追求人格完美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情結。

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以【入世】和【出世】思想為主導,不「入」則「出」,「入」「出」結合,「【武俠】正好可以做到兩者的完美結合。於是【武俠】在新舊交替的時代便成了幻想救國的出路之一,也成了自古文人的共同喜好。

因此,從某種層面上看中國傳統文化可歸為:【武俠】、【儒】、【道】

『貳』 武俠小說是偽文學嗎它和文學的差距在哪

我並不認為武俠小說是偽文學,看看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人物刻畫比很多純文學小說更豐滿,對人性,現實的揭露更尖銳,可以稱之為武俠文學,只不過現今很多武俠小說流於YY,只追求G點,滿足讀者YY的夢想,這類的小說能引起讀者一時興趣,卻經不起推敲,引不起反思,所以很多人會認為是偽文學,但部分現代小說還是能將2種風格結合起來的,按照現在的劃分並不能單純稱之為武俠小說,歷史類的《極品家丁》,《官居一品》,玄幻類的《凡人修仙傳》等小說,屬於讓人白看不厭,感情真摯的小說。所以建議:雖然現在有部分武俠小說脫離了生活,單純YY,但不要一棍打死,還是有很多不錯的作品。

『叄』 金庸武俠小說是嚴肅文學嗎

取決於定義而已。

『肆』 武俠小說在中文文學史有沒有地位

當然有啊,武俠小說在中國古典小說界可以說具有著難以比擬的影響力,你看看金庸大大就知道了。武俠小說的黃金時期大概在20世紀70年代-90年代的樣子,那個時候武俠小說的地位大概可以等同於現在的電腦和手機了。當然,不可否認的在一部分人的觀點中武俠小說並不屬於文學界的正統地位,這確實有些尷尬。不論如何,如果你糾結的是地位的話,那我的觀點是武俠小說有影響力,但是地位不高。

『伍』 金庸的武俠小說 算不算真正的文學可不可以妄加崇拜

金庸是一帶武俠宗師,也是文學巨匠.其實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看法,而是更多人的看法.他的作品以及他個人具有很深的文化.不能單說明個人崇拜,崇拜這個詞不能這樣用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如果說你把他想像成為天下無敵的俠世,那就大大的不能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而我的BK中有一段王先生對他的評論.

評論:王朔批評金庸的意義

在這個上至政治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下至販夫走卒 都將金庸公推為文學大師的時代,敢於公開地宣稱自己不喜歡金庸,等於承認自 己的無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確需要一份不同尋常的勇氣。如此看來,王朔其 實可能是童話中那個說皇帝其實沒有穿衣服的孩子。可見浪子果真有浪子的好處 ,因為沒有禁忌,無知無畏。

王朔批評金庸的理由是金庸小說受舊小說影響,類型化與傳奇色彩太濃。這 一批評當然不無商榷之處。因為類型化與傳奇性恰好是包括武俠小說在內的通俗 小說的特點,也歷來為純文學不齒,所以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只是王朔這一回 站在純文學立場上批評通俗文學讓人覺得滑稽,王朔一開始走的是言情小說一路 ,後來又以電視劇《渴望》成為大眾文化的吹鼓手,而讀者印象最深的當然還是 他的那些心愛的嚷著「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的都市頑主的城市歷險故 事。這些都與純文學相去甚遠,沒想到這個都市浪子搖身一變,竟然變成了衣冠 楚楚的純文學代言人與捍衛者,這種沐猴而冠的效果的確讓人忍俊不住。近來王 朔痞氣漸消,越來越溫文爾雅,不知是王朔背叛了市民理想,為他一度深惡痛絕 的知識分子與純文學收編了?還是王朔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干起了過河拆橋的勾 當?或者是他又一次正話反說,與純文學開玩笑?亦或王朔本來就是一個有著深 刻的純文學抱負的作家,這些年來評論家和讀者都看走了眼?

王朔對金庸的批評是他對「現在對金庸作品還沒有真正的批評」表示「遺憾 」,並希望以他的這篇批評文章來 「拋磚引玉」。態度不可謂不誠懇,觀點也沒 有什麼不正確,因為金庸的小說還遠遠沒有達到不能批評的程度。事實上,這句 話早就應該有人來說。對金庸小說這樣引起了廣泛共鳴的作品,我們有理由進行 更為深入的探究。對於文學研究者而言,除了揭示金庸小說無與倫比的魅力之外 ,對金庸小說與國民性的關系、對金庸小說中武與俠、出世與入世、情與理的矛 盾、男性視角、民族與身份認同、快意恩仇與嗜血慾望以及二十世紀中國人特有 的文化失敗感所孕育的浪漫迷思與民族幻想等等,這些既蘊含在作品之內也隱匿 於讀者心中的集體無意識都應當得到更為有效的揭示與批評。對這一點,恐怕批 評家們冷靜下來也不難認可。可惜的是,這句有道理的話由從來不講道理的王朔 講出來,可信度就不免要打折扣。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王朔根本不是說這種語 重心長的話的人。王朔於是又變成了那個喊狼來了的孩子。因此這種有價值的話 由王朔來講多少有些浪費。

王朔把「金迷」的過激反應稱為「球迷心態」,可謂一語中的。在眾多的「 金迷」心中,金庸是神,是偶像,是武林盟主,當然容不得批評。不過這大約不 符合金庸先生的本意。推金庸當武林盟主,恰好與金庸小說張揚的庄禪境界背道 而弛。金庸小說中的真英雄全是那些擺脫了名利之欲如野鶴閑雲笑傲江湖的智者 ,把金大俠抬上了武林盟主的高位,沒讀懂金庸的小說尚且不論,更重要的是讓 金庸成為了他筆下的偽君子岳不群或者是星宿老怪丁春秋。這十足變成了對金庸 的捧殺。

如果說普通讀者緣於樸素的情感而崇拜金庸,那麼,學者中的許多「金迷」 就常常與偏見有關。長期以來,金庸作品一直是作為通俗文學流傳的。金庸早年 也說過:「武俠小說雖然有一點點文學的意味,基本上還是娛樂性的讀物,最好 不要跟正式的文學作品相提並論,」可見金大俠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而我們的教 授偏要把金庸選入由純文學作家組成的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師」封神榜,並且 將他派定在僅次於魯迅、沈從文、巴金的第四把交椅之上,或許出於好意,但從 對金庸作品的評價的實際結果來看恐怕並非有益。因為這種純文學對通俗文學的 收編恰好體現出對通俗文學的歧見,好像登不上純文學的排行版就算不得真正的 文學。事實上,純文學與通俗文學並無高低之分。將金庸位列第四(實在不知如 何算出!),表面上是給金庸落實了政策,但「金迷」並不買賬,他們根本不認 為金庸會比魯迅差,更何況還要排在沈從文和巴金後面。純文學與通俗文學歷來 標准不同,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很難比較。將金庸作品強拉進以強調寫實追 求個性與形式創新的純文學標准為原則的文學史,無異於削足適履,無異於謀殺 金庸作品的真正意義,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王朔式的批評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其實,對金庸作品的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定位,非常類似於金庸小說中廟堂與江 湖的關系。通俗小說主要的棲身之所是民間,金庸小說中真正的英雄的棲息地不 是現實的廟堂而只能是虛構的、超現實的江湖俠客如果在朝廷中出沒也就沒有什 么故事了。這也就是較有歷史感的梁羽生的小說不如金庸小說受歡迎的原因,也 是金庸小說中較為寫實的「俠之大者」如郭靖等反不如匪夷所思的楊過、令狐沖 受歡迎的原因。沒有人會因為尋找王朔所謂的「新語言」去讀武俠小說,讀武俠小說恰好是為了尋找純文學中沒有的東西。《水滸傳》中大部分好漢最令人難忘 的故事都發生在去梁山之前,因為一到了梁山就要排座次,變成了大師就不能去 江湖快意恩仇、怪力亂神了,小說也就沒有意思了。可見熱衷於排座次對藝術並 沒有真正的好處。對金庸而言,他的家園在山水之間而不在先鋒詩人的案頭,因 此與其要「大師」這個勞什子,還不如回到白雲繚繞的民間,享受生命的逍遙自 在,無拘無束,遺世獨立,瀟灑做人。

不知「金迷」以為然否?亦不知金大俠以為然否?
如果你想知道的更多,就進我的BK

『陸』 金庸的武俠小說算不算名著

部分算是了
金庸的小說,成就最高的是笑傲江湖(因為暗示官場,還被禁過),對武俠貢獻最大的是射鵰英雄傳(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讓當時為黃暴低俗小說的武俠小說邁入了主流價值觀的跑道)而寫作難度最大的是天龍八部,最結合當前政智現狀的是鹿鼎記(韋小寶勸師父放棄報仇,說人民過的好,誰當皇上都一樣指的是港@澳#台要承認我D)
這四部都算得上名著了。雪山飛狐的片段,還被收錄到人教語文課本的擴展閱讀本里(當然立意沒這幾部深),確實是有兩下子。
想成為名著,傳唱度要高,寫作水平要好,立意要深遠,要表現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社會氣息,這幾本小說基本都做到了。
而至於是否武俠元素不足以成為名著,那我得說西遊記,亞瑟王傳奇,魔戒等名著也是有很多的幻想色彩。所以我認為是算的

『柒』 武俠小說的定義是什麼

真正傳統的武俠是部分朝代的,武俠,其實只是講述一個叫做【武林】的地方發生的一些與俠義相關的故事。武林通常還有一個理解,叫做江湖,所以其實江湖紛亂也是武俠的一部分,當然,就如樓上說的那樣,武俠離不開武功。只是傳統的武功,而不是玄幻、神化、魔法和修真仙俠。

金庸是武俠界的泰山北斗,但其實他的書,嚴格來說多半都屬於歷史武俠,因為金老大往往是要藉助特定的歷史背景來表達某些思想,但不可避免的出現篡改歷史或者誤導歷史的嫌疑,而所有的武林高手,總會被朝廷和歷史限制,就連號稱天下無敵的郭靖也會死於亂軍之中。金老大的書中,最純粹的武俠,在我看來是笑傲江湖,個人認為那也是他最好作品,書中沒有朝廷,只有真正的武林。

古龍其實是真正的武俠大師,他的書中,大多數時候沒有朝廷和歷史的限制,就算叫有朝廷,通常也處於管不著武林的狀況,所以古龍的武林更自由更張揚,相對來說是更純粹的武林。

武俠本就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情懷。若處處為朝廷為歷史所制實在很不爽,相當於失去了理想的翅膀。

推薦幾本比較純粹的武俠

【小李飛刀系列】
【蕭十一郎】
【武林外史】
網路武俠中【極品殺手】不錯,雖然文筆普通,但卻是如今少有的純粹武俠!

『捌』 武俠小說是否是中國獨有的文學類型(要確切權威的回答

1·武俠小說是中國特有、獨有的一種文學類型;武俠小說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它的背景往往是一部厚重的歷史,發生在古遠的山河,無論是思想和感情,對君臣父子師長的觀念,都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一種精神。

2·西方近代有騎士小說也是一種西方文學類型。

『玖』 武俠小說算是正經文學嗎

什麼是正經文學,看你自己是怎樣看待的。武俠小說屬於通俗文學的一種,我喜歡金庸,梁羽生的,現代網路中流行的大多魚龍混雜,模式化,沒有什麼價值,只供消遣而已。

『拾』 古龍的武俠小說算得上是文學名著嗎

古龍的武俠小說不算文學名著,文學名著必須是文學價值較高,對文學史有深遠影響,經久不衰,有研究價值的文學資料,古龍的武俠小說放在現在就只能算暢銷書。

熱點內容
問題少年校園小說全集 發布:2025-07-18 08:03:06 瀏覽:645
快讀小說免費閱讀下載 發布:2025-07-18 07:53:49 瀏覽:21
女主是末世快穿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8 07:51:36 瀏覽:637
游戲系統類小說推薦bl 發布:2025-07-18 07:38:17 瀏覽:264
侯龍濤類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8 07:31:18 瀏覽:286
完結的奇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8 07:27:21 瀏覽:181
制葯方面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8 07:27:12 瀏覽:656
好看的黑道復仇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18 07:26:33 瀏覽:270
風雲逍遙仙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18 07:25:01 瀏覽:238
校園修真錄小說 發布:2025-07-18 07:23:49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