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網路小說作者圓桌派

網路小說作者圓桌派

發布時間: 2021-08-05 20:15:58

① 你對《圓桌派》怎麼看

我覺得這部劇的題材還是可以的

② 為什麼《圓桌派》會火

《圓桌派》指的是一檔全新風格的聊天真人秀節目。是由著名媒體人、文化名嘴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節目,延續不「裝」的竇式主持風格,神侃包羅萬象的話題,立足網路,開啟全新的「談論+互動」節目模式,場景多變,嘉賓流動。

相比竇文濤的另一檔經久不衰的節目《鏘鏘三人行》,《圓桌派》的迅速走紅既屬於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脫俗

其實說脫俗,也並沒有很脫俗,但相較於其他廣邀明星的真人秀,甚至是《鏘鏘三人行》來說,《圓桌派》傾向於專家學者,並不是說沒有明星,但不以明星為主。

曾是編輯,現在是收藏家的馬未都,「舌尖」上的陳曉卿,駐日商人李牧,身兼數職的馮唐。這些都不是我們常常關注的人物。偏生這些人坐在一起,聊聊打打,反而看著有趣。而且相比時下互拼顏值的小鮮肉來說,這些老幹部之間的「爭斗」更彰顯自身的文化底蘊與內涵,這更值得欣賞。

盡管如此,這依舊是個很「安靜」的節目。現場沒有觀眾,不需要跟觀眾互動,沒有尖叫和刺激的背景音樂,也沒有嘉賓之間的相互拍案。誠然,一個話題中,大家並不是互相捧,而是各抒己見,而且有時會為一個話題不同的觀點爭論的面紅耳赤,但也絕不是那種嘈雜的聲音,甚至會讓你用自己所知,引發自己的思維與共鳴——你在這個觀點上有什麼看法,你自己的論據又是什麼,能跟他們一樣站住腳嗎?

此外,這還是一個漲姿勢的節目。沒錯,盡管很多流行元素在裡面,但嘉賓的涉獵之廣,談論之深,都不是普通的談話類節目可以比擬的。我沒有看過《鏘鏘三人行》,就網路上所展示來講,其內話題和形式可能相似,但深度上《圓桌派》卻更勝一籌。

半壺茶,一爐香;老友相聚,談笑風生。

③ 怎麼評價節目《圓桌派》為什麼口碑很好

感謝《圓桌派》為我們提供的文化簡餐。這檔節目可以說是銜著金湯匙出世,《鏘鏘三人行》是一代人的情懷,猶如《康熙來了》在大眾的記憶中不可磨滅一樣。但一個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節目的布景較《鏘鏘》更為精緻了,每期開場看著竇文濤點上一柱熏香,泡上一壺清茶,三五人圍坐一隅,契合了一個偽文藝青年的理想生活狀態。

④ 第三季圓桌派為什麼停更了

《圓桌派第三季》目前已完結,2018年1月至4月,周播2集,一季24集,2018年7月,番外篇《圓桌講究派》兩集。

(4)網路小說作者圓桌派擴展閱讀

第一集 明星人設坍塌 形同紅牌罰下

馬家輝、馬未都、蔣方舟和竇文濤再次相聚,圍桌而談,本期的主題是「人設」,蔣方舟說「人設崩塌」就是明星的畢業方式,你贊同嗎?竇文濤把馬爺的人設定為「老頭」,惹得馬爺黑臉不滿。那麼馬家輝對人設又有什麼另類解讀呢?

第二集 愛情里的出界怎麼判定?

今年年初,李小璐和皮幾萬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在本期節目中,竇文濤將和三位嘉賓一起討論「界限」的問題,那麼他們都是如何看待李小璐事件的呢?社交時代到底有沒有男女之防?

第三集 渣男:如何一眼識別渣男?

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做客本期《圓桌派》,與竇文濤、蔣方舟、馬未都共同討論「渣男」的問題,那麼渣男的定義是什麼?馬爺被女生拒絕後是通過什麼方式療傷的?

第四集 愛哭:何時你變得愛哭了?

陳魯豫是一位著名的主持人,可她卻在近幾年的采訪中變得特別感性,也很愛哭,這一點被心思細膩的文濤觀察到了,那麼魯豫是如何回應「愛哭」的呢?文濤和魯豫之間發生過哪些趣事?

第五集 佛系:你真的「無所謂嗎」?

佛系是一個網路流行詞,說的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佛系青年」刷遍朋友圈,火遍網路。那麼自稱是「佛系青年」的人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嗎?

第六集 親戚:過年需要親戚嗎?

逢年過節,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和家人團聚,回家後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拷問」,不免會產生厭倦感。那麼過年到底是過什麼?過年需要親戚嗎?

第七集 母親:你與媽媽的相處模式?

養娃游戲在中國特別受歡迎,同時也影射了我們與父輩以及與下一代的關系,那麼韓庚跟他媽媽是一種怎樣的相處方式?他為什麼被稱作「曬媽狂魔」?

第八集 懷舊:青春時光真的美嗎?

在本期節目中,蔣雯麗、馬未都、馬家輝與竇文濤一起圍桌討論「懷舊」這個話題,當馬爺18歲的照片被曝光時,蔣雯麗調侃他長得像勞改犯,那麼其他三人的舊照又是什麼樣呢?

第九集 演員:演員是怎樣一種生物?

蔣雯麗是一位實力派女演員,塑造過很多經典角色,那麼她是如何看待演員這個行業的?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演技的?她的話會給年輕演員帶來一些什麼啟示?

第十集 成就:你有成就嗎?

跟普通人相比,梁文道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既飽讀詩書,又小有名氣,但他自己卻並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那麼道長認為的「成就」是什麼?其他三位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第十一集 爛片:怎樣算爛?為何會爛?

大美女李艾來到了本期《圓桌派》,和竇文濤、馬未都、汪海林一起討論「爛片」這個話題。那麼影視劇拍成什麼樣就被定義為爛片?到底是編劇爛,還是演員爛?

第十二集 供養:誰養誰?親密關系的背後

在理想、自由、愛情、婚姻……這些人生節點上,你會選擇遵從自己的意願?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本期節目中,竇文濤誠邀梁文道、周軼君與陳志武討論子女供養父母的問題。從經濟學角度出發,尋找適用於現代社會的養老方式。

第十三集 面對逆境 是消極退賽還是背水一戰

近年來逆商教育,挫折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艱苦的環境中一洗養尊處優的習氣,磨礪堅強的意志,學會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才能從內心深處激發一種自己尋求幸福的本能。萬家電競創始人茅侃侃自殺身亡的悲劇背後有著怎樣的內心掙扎?逆商又會如何決定個人格局和人生高度?

第十四集 規則:你怎麼理解規則?

在本期《圓桌派》中,周軼君、梁文道、馬家輝等人將與大家聊一聊「規則」這一話題。有人說,中國人天生不守規則。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談及規則,就不得不談規矩。何又為規矩呢?守不守規則,靠制度,還是靠自覺?本期節目為您一一揭秘!

第十五集 求知:眼花繚亂知識控

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他是怎樣的人,許多現代人會羞於談論自己所讀的書。本期《圓桌派》討論的是關於「求知」的話題,史航、馬伯庸和蔣方舟三位作家圍坐一桌,究竟他們有怎樣的讀書方式?大腦儲存的知識究竟與存在電腦中的有何不同?

第十六集 抄襲:侵權這事怎麼斷?

從「摘抄」到「洗稿」再到「融梗」,如今的抄襲手段已經越發高明多樣,這對法律判斷也帶來了許多障礙。層出不窮的抄襲事件對創作者和文創市場必然都是巨大的傷害。那麼關於侵權,到底應該怎麼斷?我們的「思想」又該如何得到保護?

第十七集 鮮肉:這是好詞還是壞詞?

不知從何時開始,「小鮮肉」一詞開始廣泛地出現在我們眼前,然而對於明星來說這個詞究竟是好還是壞呢?由於一些所謂的「小鮮肉」沒有實力,僅靠顏值大肆撈金,因此這個詞變得讓人不那麼喜歡。那麼這個詞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

第十八集 看戲:看門道與看熱鬧

戲精這么多,愛看戲的有多少?俗話說,會看戲的看門道,不會看戲的看熱鬧。那麼,何為「會看戲的看門道」?何又為「不會看戲的看熱鬧」?本期《圓桌派》請來王佩瑜、王蒙、梁文道等人聊一聊「看戲」中的門道和熱鬧。

第十九集 低欲: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低慾望社會》一書中敏銳捕捉到了日本年輕世代的普遍心理和生活態度,他們不願意再背負風險,晚婚化、少子化,喪失物慾、消費意願低迷。中國的「佛系青年」與他們不乏相似之處。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道長梁文道、馬家輝博士與竇文濤一起從當代青年消費經濟觀來探討當今低慾望、異慾望社會現象。

第二十集 藝考:「你的夢想是什麼?」

整容一向是演員行業的禁忌,近期馬伊琍受邀成為上戲考官,對待考生整容的問題上更是表現出了零容忍的態度。藝考不易考,而藝考生的報名數量卻依然逐年遞增,藝考季緣何成為整形季?藝考生的整容風又能否被剎住?決定向世界告別的青年導演胡遷對藝術近乎偏執追求的個例又會引發怎樣的大眾思考?

第二十一集 細節:魔鬼藏在細節里

你曾經因為什麼細節被人感動?你曾經被哪本書或哪部電影里的細節震撼?本期《圓桌派》中蔣方舟、史航、馬伯庸三位作家將和竇文濤一起聊聊生活中那些最動人的「細節」。

第二十二集 選書:讀什麼書成什麼人?

這個時代的「功能性文盲」越來越多,很多人只能從書里看到自己已經認定的東西。所以那些成功學家從《資本論》里看到了成功學,從《紅樓夢》里解讀出職場關系,把《三國演義》「水煮」出馭人之道。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讀書呢?

第二十三集 跳槽:跳槽季 越跳越迷茫?

跳槽有風險和成本,現代人基於各種原因跳槽的頻率越來越高,究竟跳槽就能改變現狀嗎?正確的跳槽應該是人生的一次華麗轉身,而不是讓職場積累的能量減少、歸零,甚至成為負數,更不是讓自己在跳槽中越跳越迷茫,越跳越雜亂無章,甚至是毀了自己。

第二十四集 失戀是在適時的時候叫停換人

失戀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經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過程,但對於正處在失戀中的人,大部分人都會沉溺於失戀帶來的痛苦之中,甚至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當你回過頭來看,就會覺得失戀就是人生中很可愛的時期。你曾經因失戀做過哪些傻事?失戀以後可以學到哪些東西?

圓桌講究派

講究:講究才是根本

《圓桌派》番外篇回來啦,首期節目和大家聊聊「講究」這件事。姜文導演總說自己是一個非常不講究的人,但是卻可以為了拍攝一段屋頂打戲而在雲南搭了有四萬平米屋頂的院落;馬未都是個講究人,尤其對吃這方面頗有心得;孟廣美更是喝茶都要從選茶具開始,所以,當我們講究的時候,我們在講究一些什麼?

選擇:一壺濁酒喜相逢

我們總說要「站著掙錢」,但是是「站著」重要,還是「掙錢」重要?《圓桌講究派》第二集,竇文濤和馬未都、孟廣美、姜文一起來聊聊我們必須要做的那些選擇。肉體與靈魂分開才夠開化,姜文導演大贊彭於晏自律性強,身材比古希臘雕塑還漂亮!馬未都從內心鄙視錢,誰拿錢都買不走;姜文導演拍電影有心請觀眾吃飯,就不能嫌貴。

⑤ 《圓桌派》你最喜歡哪一位嘉賓為何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騰訊視頻出品的一個訪談類節目《圓桌派》,節目以原作為基礎,體現了在圓桌席位上的人人平等的交流方式,並且還原了生活中在圓周旁邊聊天的精彩節目的主持人是竇文濤,還有四位固定的嘉賓。

而且節目邀請的也都是一些有經歷,有閱歷的,在自己的領域都很成功的人。一一蔣方舟為代表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從蔣方舟口裡說出來的經驗都是我們現在年輕人所能認知到的東西。
所以說對《圓桌派》里的很多嘉賓我都是很喜歡的,因為他們所說的東西會讓我學到很多,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的思考。

⑥ 《圓桌派》有哪些精彩片段

思維碰撞產生火花。嘉賓們溝通會有贊同,會有爭執,有趣,有料。有益於我拓展思維方式。喜愛,昨天看了,話題是知識那期,太贊了。睡覺前還在回味。建議節目未來多請其他嘉賓,共同拓寬節目本身思維邊界。(老粉了,基本了解幾位固定嘉賓思維模式)凡事有利有弊,看《圓桌派》對我而言,利大於弊。

⑦ 如何評價《圓桌派》

圓桌派基本是鏘鏘三人行的擴大行,盡量在不觸犯紅線的前提下說人話的節目。
區別在於鏘鏘里竇文濤是挑事兒的,蔫壞蔫壞地勾搭兩個嘉賓多說話;圓桌里竇文濤是挑梁的,自己下海發表議論的時間明顯變多。

⑧ 蔣方舟《圓桌派3》自曝接受戀人出軌一兩次嗎

由優酷出品的高品質文化節目《圓桌派3》第二期准時上線,文化名嘴竇文濤與馬未都、馬家輝、蔣方舟大聊「人設」後的「界限」,從男女相處之道講述愛情界限,期間更是如「歷盡劫波夫妻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金句頻頻爆出,內容跌宕起伏,令人回味。不少「圓桌粉」紛紛留言互動:「又娛樂又漲知識,根本停不下來!」截至目前,這檔最下飯最有「言值」的聊天綜藝節目上線兩期,就已在豆瓣收獲8.9的高分,竇文濤與嘉賓之間不設劇本的即興聊天,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共鳴,無限安利這部「精神食糧」:「很喜歡聽這幾個人聊生活的經驗、經歷。」

節目中,馬家輝提出「愛情是病,婚姻是葯,病好之後還要吃一輩子的葯,何其荒謬」, 更表示熱戀期時,需要判斷一下自己,到底是真的處於愛情之中,還是僅僅處在一種高峰體驗之中,高峰體驗是可以替代的。但蔣方舟卻解釋自己無法接受對方與其他異性分享戀人之間的私密事,或對於某些事自己的戀人竟可與其他異性相視一笑。在她看來,這遠比自己戀人不小心肉體出軌一兩次更加讓人無法接受。但蔣方舟也表示這種「出軌」是有底線的,不能把底線當指標。

另外,嘉賓們還用各種身邊的案例解析「夫妻、情人、知己,三種功能應是分開的,需要何其幸運,才有可能在一人身上實現」。但世上容易說不清的事太多,必須控制好奇心,才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斷章取義」。看完節目的網友也忍不住稱贊: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社會主流道德與當下動搖的道德誘惑力交鋒時,嘉賓們的話讓如何自處、如何與異性相處的問題變得更加通透明了。

⑨ 馬未都算不算竇文濤《圓桌派》上,最鐵的嘉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優酷視頻出品的一個訪談類節目《圓桌派》,節目以圓桌為基礎,體現在圓桌席位上人人平等並且還原生活中發生在圓桌旁的精彩聊天,節目的主持人是竇文濤,還有四位固定的嘉賓就是馬家輝,馬未都,蔣方舟,李玫瑾。


《圓桌派》的節目可以說是最下飯的聊天綜藝了,沒有劇本,在裡面都是即興聊天的,每個人都可以交流自己的價值觀點,每一期的話題都會引發思考,節目播出以來也是獲得了很多的好評,而且現在已經連續播出幾季了,更是深受觀眾的喜愛。
馬未都和其他三位嘉賓也是從開始就一直的在節目中,所以說不是說只有馬未都老師是《圓桌派》中最鐵的嘉賓,其他的三位還有包括主持人都是節目的鐵粉,畢竟也是這么多季,這么多期都在,一直陪伴觀眾的。

熱點內容
超好看網小說斷了 發布:2025-07-16 06:11:30 瀏覽:472
現言推薦短篇小說知乎 發布:2025-07-16 06:10:30 瀏覽:727
女生黑道校園系列小說 發布:2025-07-16 06:10:30 瀏覽:538
神醫明朝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6 06:10:26 瀏覽:165
男主穿古文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6 05:58:48 瀏覽:740
言情小說女主歡顏 發布:2025-07-16 05:46:52 瀏覽:356
推薦機甲類小說 發布:2025-07-16 05:46:46 瀏覽:230
關於雙胞胎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6 05:46:11 瀏覽:886
西遊變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6 05:33:36 瀏覽:242
聽書軟體開發方案怎麼寫 發布:2025-07-16 05:32:43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