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族網路武俠小說
㈠ 十六國時期的羯族人到底是怎樣被消滅的
羯族存世的時間很短暫,只有數十餘年,但是他們的演變歷史卻很漫長。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生活於今伏爾加河及頓河流域的古印歐人游牧部落,分成四路縱隊,分別向西、西南、南、東南四個方向遷徙。其中自稱“雅利安人”的東路縱隊的一部分人來到西域一帶,分別建立了月氏、樓蘭、龜茲等三個王國。
公元349年,石虎去世,兒子石世繼位。33天後,石虎的另一個兒子石遵殺石世自立。183天後,石遵被兄弟石鑒所殺,由此石鑒登上皇位。103天後,石鑒被部將冉閔殺死。之後,冉閔建立冉魏帝國,並下令:“凡殺一個胡人,官升三級,士兵升牙門將。”因此,人民出於對石虎暴政的憤怒宣洩,光是首都鄴城就有20餘萬羯族人被殺。最終,包括羯族王公大臣、販夫走卒在內的所有羯族人被屠戮殆盡,甚至一些貌似羯族人的人也不能倖免。
㈡ 歷史上的羯族,到底是現在的什麼民族
歷史上的羯族是一個定位模糊的民族,並不具有純正的血統 ,而是一個以“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利益集團。羯族以殘酷著稱,極具好戰精神 ,後來因權力爭奪,被冉閔屠殺,羯族作為一個統一的群體也由此消失。
羯族人信仰的宗教為拜火教,又被稱之為”祆教”,火教在基督教出現之前,一直處於宗教的霸主地位。雖然羯族人一直以來受到匈奴的壓迫 ,但是隨著他們實力的逐漸強大,不僅僅消滅了自己的主人匈奴,而且在東晉時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趙,但是由於他們曾經作為匈奴人奴隸,長期被欺壓,所以他們的報復心特別嚴重,殺了不少匈奴人。特別是石勒的侄子石虎 ,據說石虎這個人喜歡吃人,是個十足的心理變態,他不光自己吃還逼著大臣在宴會上吃 ,這也是羯人喜歡吃人傳聞的源頭 ,但是這一說法的真實性也有待商榷。
羯族人殘酷的暴行開啟了他們內部自行殘殺、人肉相食的大門,最終被冉閔的大軍在公元350年大量宰殺,死傷無數,羯族人口驟減,漸漸地消失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之中。
㈢ 羯族是否是白種人
羯族的來源至今仍是個謎,不過很多學者認為他們可能是中亞的粟特人。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1:從後趙皇帝的姓上分析,後趙皇帝姓石,粟特在中亞建立了許多小國,其中有一個叫塔什干,就是今天烏茲別克的塔什干,唐朝稱其為石國,許多該國到中國的粟特人給自己取中國姓時都取石字。
2:史書上說羯人多數信胡天,這個胡天就是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馬茲達,而拜火教是粟特人主要信奉的宗教。
所以,羯族可能是粟特人,而粟特人是東伊朗語族,說的是東伊朗語。從史書上誤稱他們為匈奴別部上看,他們應該是跟隨匈奴一起進入中國的。順便說一下,東伊朗人不是伊朗人,現在的阿富汗塔什圖人和塔吉克人就是,他們和伊朗人,印度人都屬於雅利安人。和歐洲人一樣屬於印歐語族。別看伊朗人,印度人長得黑,可他
㈣ 歷史上的羯族到底是現在的什麼民族
在今天的中國其實已經沒有這種民族了,這種民族在歷史上出現過一次,那一次給予了無數若干北方人帶來了死亡的恐懼與威脅,那一次就是五胡亂華的羯族肆虐食人。
侯景的這最後一支羯族族人隊伍大概只有數千人,但是危害卻非常之大,他們在南朝後來因為南朝君主的猜忌而選擇造反,就這數千人,卻成功的攻破了當時的南朝政治文化中心建康城的十幾萬的人口,屍骸無數,甚至將南朝皇帝圍困在宮裡面活活餓死,這場人間煉獄持續的時間很久,最後這幫亂臣賊子統統被殺,這支惡魔般的羯族族人就此消失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之上,時至今日,並沒有中國任何一個少數民族自稱或者被證明是這些屠夫的後代,可能這類屠夫真的是絕種了吧。
㈤ 歷史上以殘忍著稱的羯族當時的統治區包括哪些
歷史上以殘忍著稱的羯族當時的統治區包括如下地區:
羯族統治時期包括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被大禹稱之為九州。
說起羯族,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羯族人石勒經過多年征戰開創了後趙,石勒統治時期後趙還是比較繁榮的,至少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羯族以農業為主,石勒全力開發農業,創辦學校推崇儒學,讓實行考試制度,他統治時期國家運營正常,由於重視農業的發展使得國家能保證民生問題,重視文化發展使得儒學發展快速。
但是好景不長,當石勒病死後,石虎篡位稱帝,石虎天性殘暴,在他統治下的後趙已經是千瘡百孔,後又經石虎兒子們的敗壞,最終被冉閔殲滅,羯族統治就此畫上了句號。
㈥ 羯族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
歷史上的羯族就是一個建樹小,卻破壞力十足的民族,好鬥,噬殺,異常的殘暴。只能說他們已經到達了非人類的境界,屬於那種“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類型,就是污染歷史進程的那麼一坨的存在。好在他們已經被滅族了。
羯人最後的掙扎
冉閔發布“殺胡令”,羯人大部分被屠殺,剩餘的羯人投靠了鮮卑人,替鮮卑人四處征戰。
後來,鮮卑化的羯人侯景,帶領這批羯人,為了躲避北朝的打擊,跑去投奔了南梁。南梁武帝蕭衍接納了他們。
但是,羯人始終改變不了殘暴、噬殺的惡習,侯景發動了叛亂。他率領羯人在江南三吳地區(大概就在現在的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區)大肆殺戮,造成了赤地千里,屍骨遍地。他們同樣在當時的南京(時稱健康)屠殺了將近20萬人,多災多難的南京城呀。史書上稱這次叛亂為“侯景之亂”。
最終,在南梁大將王僧辯、陳霸先(南陳開國君主)等人的討伐下,才撲滅了侯景的叛亂。自此,羯族徹底袞出了中國的史書。反正呢,羯族不要再禍害中華大地就行了,至於他們去了哪裡,誰關心呢。
㈦ 請問歷史上的羯族人現在還有沒有
羯人現在還有,在今天的俄羅斯境內葉尼塞河流域,尚有羯人後裔存在,約有1,219人。羯人歷史上記載長相為「高鼻多須」,應屬於高加索人種,今天的山西境內並無羯人存在。
羯人並非是一個獨立民族,只是一個族群名稱。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石勒建立後趙政權,石勒出身於此部族,原隸屬於南匈奴部落聯盟。冉魏政權時代,號召漢人對羯胡進行種族滅絕,山西羯人於349年為冉閔屠殺殆盡,仍有部分殘部存留。
但此後其去向史書上並無詳細記載,但有野史記載其殘部遷移到今俄羅斯境內,也有部分人和漢族雜居,逐漸融入到漢族當中。
羯人具體來歷不可靠,有很多說法,普遍認為,羯人是來自匈奴的某一個部落。羯人是山西南匈奴部落的人,因戰亂以及被販賣為奴,流散至河北諸縣,居住在山間,開始以羯胡之名出現在歷史上。
中國史書對於羯人起源記載不詳,在晉朝之前沒有記載。第一個被記載下來的羯人是後趙的創建者石勒,居於並州上黨武鄉,源自於南匈奴19種中的羌渠種,為匈奴部落之中的世襲領袖。
山西自古居住許多游牧民族,春秋戰國時代有被稱為翟戎等外族居住,民風慓悍。
因為不確定這個名稱是來自漢族或羯人自稱,學者對於羯族的名稱由來有許多猜測。在漢語中,羯的字面意思是閹割後的公山羊或公綿羊,也有性情強悍之意。
晉朝時,羯被使用來稱呼雜胡與胡人,匈奴劉淵、劉曜等人也曾被稱為羯胡,所以羯不一定是單指石勒部落。此外,在史書中,又稱他們為戎羯、胡羯、羯賊、羯胡、羯虜、匈羯等。內田吟風認為,羯是漢族對於外族的一種蔑稱。
《魏書》認為,其名稱來自他們的居住地,上黨武鄉的羯室(今山西榆社縣),因此被稱為羯胡。陳寅恪認為,康居募勇士成為軍隊成員,稱為柘羯,之後被省略為羯,成為羯人名稱的由來。
前秦苻堅曾提出五胡的說法。陳寅恪認為,五胡之名,起自於五德終始說,是圖緯符命思想下的產物。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時,將羯定義為五胡之一。
羯人是否是獨立民族,或只是一個族群名稱,現在學者仍有爭議,如杉山正明認為羯就是南匈奴的一部分,中國傳統史家特地將其分出只是為了要搭配五胡這個數字。史書中,又稱他們為雜胡。
唐長孺認為,雜胡即雜種之胡,為部落間通婚的後代,並不是屬於單一種族。陳寅恪認為,雜胡即小胡、部落胡,因為他們是附屬在南匈奴之下的小部落,因此被稱為雜胡。
北朝的爾朱氏,在文獻中被稱為羯胡,或契胡。唐朝安祿山,出身粟特人,也被史書稱為羯胡。中國東北的靺鞨,唐初也被寫為靺羯,可能也與羯人有關。但因文獻不足,無法確定他們與石勒部落之間的關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羯族
㈧ 曾經統治古代北方的白種羯族人,為何現在已經完全消失
一看到羯族,馬上想到這是南北朝時期石勒率領族人建立了後趙政權,後期改國號為衛,立國32年,歷經七主。後趙最強大的時候,統治了整個中國北方地區。羯族實際上是匈奴的一支,被稱之為匈奴別落。經相關專家考證,該民族其實是來自中亞的康居人,後來被匈奴所征服。兩漢以後,一部分羯族人跟著匈奴人轉移到了蒙古高原,來到了中國版圖之上。
真正把羯族人逼入死亡的是侯景。他為了避免北朝的打擊,帶領羯族人投降了南梁,但之後他率領部隊對江南地區尤其是都城進行了血洗,光都城一城就被殺到了20萬人。南梁將領王僧變、陳霸先等將領費了好大力氣才撲滅了侯景之亂,這些羯族人徹底從史書上消失。
㈨ 武俠小說,求書名
碎石的逝鴻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