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第一個武俠小說

第一個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07 05:44:41

❶ 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是誰

司馬遷——《游俠列傳》即《史記》中的《游俠列傳》
新派武俠小說則是——(香港)梁羽生《龍虎鬥京華》

❷ 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是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俠傳》

民國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稱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小說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俠傳》曾經風迷一時,讀者甚眾。後來明星影業公司截取其中片斷,改編拍攝成《火燒紅蓮寺》,影響就越發巨大。《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❸ 中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謝謝各位

《江湖奇俠傳》

民國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稱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小說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俠傳》曾經風迷一時,讀者甚眾。後來明星影業公司截取其中片斷,改編拍攝成《火燒紅蓮寺》,影響就越發巨大。《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❹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武俠小說及其作者。

司馬遷《史記》中說: 救人危難, 周濟貧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義, 即謂之」俠」; 俠士多憑武技對抗壓迫, 所以《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小說」者, 」街談巷語之說也」.合起來說: 民間流傳的描寫憑武藝行俠仗義的敘事文學作品就叫」武俠小說」.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❺ 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是何朝和人所作小說叫什麼名字內容是什麼

《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民國年間.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作者:平江不肖生.
內容: 朝野私情,君臣勾結謀天下,康熙遭受蠱惑,夜半驚魂……
一場浩大壯觀的「木蘭秋菊」揭開連場殘酷皇位爭奪戰。康熙(陳鴻烈)四子胤禎(鄭少秋)深謀遠慮,籠絡隆科多(鐵夢秋)和了因和尚(張振環),暗中布下天羅地網,決與智勇雙全的十四皇子胤祀(黃膺勤)爭持帝位。時民間反清勢力日大,以廣慈神尼(劉薇薇)為首的武林高手行刺康熙失敗。幸得神秘女俠紅姑(劉玉婷)相助脫險。另邊廂,禎在機緣下與漢女絲兒(梁錚)結為忘年之交,但後來絲兒獲愁禎王子身份,二人微妙關系漸轉化。此時禎趁祀駐守西北,布下詭計令康熙驚魂落魄,奄奄一息。最終禎能否償願繼承帝位,與絲兒的感情在民族大義的猛烈沖擊之下,又能否開花結果呢……

雍正王、謀江山、誅滅功臣;呂四娘、恩恩怨怨、舉劍維艱!
猜疑心極重的雍正(鄭少秋)在擅改遺旨的傳言中登基後,大舉誅滅奪謫功臣,更大興文字獄排除異已,呂氏一家亦因此慘遭滅族。呂四娘(梁錚)為報滅門之仇,苦練武功,與其師獨臂神尼(劉薇薇)欲刺殺雍正,危急之間,四娘赫然發現雍正乃漢國賢君,終以民族大義為先,與雍正協議推選滿漢一體新政。但好景不長,雍正晚年沉醉於煉丹服葯,導致民不聊生。究竟四娘將袖手旁觀,還是忍痛殺掉平生最尊敬之君王,而雍正又如何堅守其苦心經營的江山......

❻ 世界上第一部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江湖奇俠傳》,《江湖奇俠傳》前後雖出自兩人手筆,但小說內容和格局,完全渾然一體,成為民國章回小說中的優秀作品。這部小說中「火燒紅蓮寺」「張汶祥刺馬」是被眾多的小說、戲劇取為題材的;而這部小說中許多神奇的情節,又多有中國古代神怪小說奇幻變化、怪誕神奇的想像虛構的淵源,如金羅漢呂宣良有一對神鷹,渲染了主人公的神秘行跡,正與《西遊記》中以沿路收徒征妖中的神妖的描摹相彷彿,奇獸成魔,靈物化妖,萬物皆有靈性,於是主人公格外奇幻莫測。這是與一般宣揚武功的武俠小說略有不同,是神怪和武俠相揉合的小說體,正如書題的「奇」和「俠」兩字。

小說前半部抗清意識較為顯明,主線人物柳遲是明末隱居山出生,不少人物都與太平天國發生了聯系,笑道人所述的昆侖派祖師,即為明末福王後裔;後半部抗夷意識又為突出,笑道人和哭道人的鬥法和酒俠對紅雲老祖的說教,都透露了這樣的觀念。但其貫穿全書的卻是以正壓邪的義俠思想,這是民族傳統思想的真理觀、正義觀。如前半部為張汶祥刺馬翻案,直接把張汶祥的俠義精神寫出來,後半部更著力寫了酒俠的正義行為。因此,這部小說提供了社會思潮研究的生動材料。

小說宣揚了愛國主義的感情,這與成書的時代有密切的關系。哭、笑二道人的鬥法,酒俠以琉璃球感化紅雲老祖等人,都淋漓盡致地以幻術形式反映了鴉片戰爭以來民族的危機。昆侖、崆峒因派別門戶之見,嫌隙日增,最後在民族利益面前,重新攜手合作,這反映了人民的願望,是有現實意義的。

小說中大多篇幅描繪了湖南一帶的風俗民情、民間傳說,也是民俗學研究的資料。如湘陰、長沙的調龍燈,叫化背米袋多少劃分等級的習俗,平江、瀏陽兩縣的爭水陸碼頭,等等,再加上眾多的地方民間傳聞故事,使小說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使讀者看到舊時代的社會風貌,宛若進入了歷史博物館的民俗展覽廳,目不暇接。這也是這部小說擁有眾多讀者的原因,其雅俗共賞,也不是一般粗劣的俗小說所可比。

這部小說的章法結構是著力寫「傳」,人各有傳,傳傳相貫。因人物眾多,傳多事多,枝葉繁茂,從而主幹情節開展比較緩慢,形成它自身傳與傳縱橫交叉的藝術風格。作者在一百零六回中自白道:「雖則是小說的章法稍嫌散漫,並累得看官們看的心焦,然在下寫這部義俠傳,委實和施耐庵寫《水滸傳》、曹雪芹寫《石頭記》的情形不同。《石頭記》的范圍只在榮、寧二府,《水滸傳》的范圍只在梁山泊,都是從一條總干線寫下來。所以不至有拋荒正傳,久寫旁文的弊病。這部義俠傳卻是以義俠為范圍,凡是在下認為義俠的,都得為他寫傳。從頭至尾,表面上雖也似乎是連貫一氣的,但那連貫的情節,只不過和一條穿多寶串的絲繩一樣罷了。這十幾回書中所寫的人物,雖間有不俠的,卻沒有不奇的,因此不能嫌累贅不寫出來。」作者以「奇」和「俠」為寫作的綱,以各人的傳為目,貫穿成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的長篇小說,這是構思上獨特之處。這種匠心獨運的構思,是比較了傳統優秀的長篇小說之後而自走的道路,對讀者自然會有啟發的。

小說的後半部寫了人物和事件的結局,與前半部珠聯璧合,續作者的功績也赫然可貴。原作者寫到一百零六回,正有寫不下去之感,他表白道:「至於兩派的仇怨,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消釋。不過在下寫到這里,已不高興再延長下去,暫且與看官們告別。以中國之大,寫不盡的奇人奇事,正不知有多少!等到一時興起,或者再寫幾部出來給看官們消遣。」由於原作者立意在於寫出「奇」和「俠」,取材也多有傳聞依據,難免使小說產生意境開拓之困惑。續作者便大膽虛構,指出新的思想境界,不僅續到有個結局,而且把現實生活中半殖民地社會人民的憂思也寫了進去,使小說更具現實感。續作者寫的外夷入侵幻境,卻正是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中侵略者猙獰殘暴行為的真實概括。

廣大讀者歡迎章回小說,是因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廣大讀者一份重要的精神食糧。續作者在一百零七回中有一席長達千餘字的表白,其中說道:「不料一百零六回刊出後,看官們責難的信紛至沓來,彷彿是勒逼在下非好好的再做下去不可。以在下這種營業性質的小說,居然能得看官們的青眼,在下雖被逼勒得有些首急,然同時也覺得很榮幸。因此重整精神,拿一百零七回以下的奇俠傳與諸位看官們相見。」可見,續作的原因是由於讀者「勒逼」,使這部《江湖奇俠傳》在後半部有更新的藝術意境,是讀者的功勞。我們不妨說,章回小說是民眾文學的財富,根在民眾。

❼ 武俠小說是怎麼來的,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是誰寫的叫什麼

由來:
司馬遷《史記》中說: 救人危難, 周濟貧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義, 即謂之」俠」; 俠士多憑武技對抗壓迫, 所以《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小說」者, 」街談巷語之說也」.合起來說: 民間流傳的描寫憑武藝行俠仗義的敘事文學作品就叫」武俠小說」.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俠傳》

民國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稱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小說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俠傳》曾經風迷一時,讀者甚眾。後來明星影業公司截取其中片斷,改編拍攝成《火燒紅蓮寺》,影響就越發巨大。《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❽ 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於香港《新晚報》,1980年出版單行本。

該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斗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

該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人物,雖然比金庸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以前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語言風格及武功藝術的描寫上也都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為作者後期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作品出處

  • 《金庸小說集》

  • 文學體裁

  • 長篇小說

  • 字數

  • 629000

  • 出場人物

  • 129人

  • 主要人物

  • 陳家洛、霍青桐、余魚同、李沅芷等

❾ 誰是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

中國武俠小說第一人:金庸
[ 作者: fyu1314 ]
在中國現代文壇上,小說界的霸主不是魯迅、老舍,也不是郁達夫、沈從文,也不是錢鍾書、姚雪垠,更不是趙樹理、孫犁、路遙、霍達、王蒙、陳忠實等,而是金庸。我以為,就整個中國的文學來說,金庸也稱得上小說界第一人。
也許,你要說我太偏愛金庸了,金庸不過是武俠小說寫得好罷了,是的,他的武俠小說寫得很好,我要說的正是他的武俠小說。正因為他的武俠小說給他贏來了一片喝采聲,給中國文學贏來了一遍喝采聲。
縱觀中國文學史,能把人物寫得豐滿真實,能把故事寫得曲折豐厚,臧否人物隨發隨而不露斧鑿之痕……等方面,除了司馬遷與曹雪芹,就得算金庸了。而金庸,更以他廣闊的構思力於文學史上縱橫馳騁。其小說字里行間的哲理意味與人生樂趣更令人回味無窮。
下面就試以上所列,歸納為以下幾點來具體分析說明。

一、形象,豐富了文學史上的人物畫廊
就形象而言,阿Q、孔乙己、駱駝祥子、高加林等人,也還說得上生動,但太單薄,不豐滿。說得上豐滿的,應該是《史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金瓶梅》、《儒林外史》、《暴風驟雨》、《白鹿原》、《塵埃落定》……而《紅樓夢》、《儒林外史》、《金瓶梅》等書更有力於世俗風情的描繪,但在形象塑造上稍遜一籌;《三國演義》有過猶不及的味道;《暴風驟雨》中的形象本還算豐滿,但其更集中於仇恨,缺乏開合之力,《水滸傳》和《史記》中的人物,又多有繼承,所以在構思寫作方面見不出多大功力,而金庸筆下的人物,幾乎全由金庸一手塑造。不僅形象生動,而且豐滿結實。想見其構思是多麼的廣闊和艱辛。是為胸中有丘壑者,方能有如此豐富的人物山群。
從《書劍恩仇錄》開始,武俠形象汩汩而出。有反清義士陳家洛、文泰來等人,也有射鵰英雄郭靖、黃蓉,有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鋒,南帝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有老頑童周伯通,神鵰俠楊過,還有喬鋒、段譽、虛竹、慕容復、韋小寶、石破天、岳不群、令狐沖……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人們說,凡有華人和井水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

二、開辟了武俠小說的新天地,在當代武俠小說中更是獨領風騷
我曾瀏覽過武俠小說的曠野,但在我的印象中,金庸小說一枝獨秀,無人能及。司馬遷曾有《游俠列傳》,後《世說新語》里也有周處等俠,多短小,不能深現人物;到唐代,有劍客名世,多荒誕不經;宋明以來,武俠小說越來越多,《三言》、《二拍》多有記載,無非民間豪客、江湖強人之類,多附有市儈意識與低級趣味;後又有石玉昆等人五公案、十三妹等,不是說教太重,即多形式化的描寫;到了民國,又有南向北趙、北五家等人,把古典武俠小說推向高潮。特別是向愷然、王度廬,他們筆下的霍元甲、大刀王武、陳真、李慕白、俞秀蓮、玉嬌龍、春雪瓶等人,至今也廣為人們喜愛。但至金庸一世,頓使他們黯然失色。向愷然為寫故事而寫俠,意在媚俗——說書人氣息太重,王度廬為寫情而寫俠,悲情有過於《紅樓》、但情節張力不夠,所展示的生活面不廣,只局限於兒女情長。而金庸一出,則所有的傳統的武俠小說的寫法都被打破了。
他憑著對宋元歷史的深徹了解和對人際生活的深厚閱歷,展示了一幅宋元社會生活畫卷。從政治斗爭到街談巷語,從皇親貴族到市井小民,從遙元的邊疆到繁華的帝都,金庸的筆墨無處不到。讓你感覺到你讀的不僅是武俠小說,而是比《清明上河圖》還要壯觀的社會生活史畫。它們是一首首壯烈的英雄史詩。從喬峰到郭靖,從郭靖到楊過,一輩輩人都背負著強烈的愛國感情和俠客風骨,相比之下,梁羽生、古龍的就顯得單調多了。所以,縱觀古今,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

三、高超的諷刺藝術
當年魯迅曾贊美《儒林外史》「婉而多諷」、李長之也曾狂熱的稱道《史記》的諷剌是不動聲色、自然尖利,在我看來,金庸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天龍八部》中,因為人們把當世高手「北喬峰」叫到了「南慕容」前面,心高氣傲的慕容復聽著總覺得怪別扭。結果,在與吐番僧鳩摩智的較量中,喬峰成了不爭的高手,而他,不過是一介草包而已。他一心想復國,而淡漠了人情,只顧於利用他人,結果,金庸給他安排了這樣的結局:在一片寧靜的草原上,他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生活,還念念不忘的和那些孩子做著參拜皇帝的游戲。不是語言上的諷剌,如《儒林外史》與《史記》,而是情節上的諷剌;而是情節、人物性格發展的必然。作者只不過隨意點染一下而已。
另外,金庸對「情」、「命」、「生死」、「俠」、「善惡」的參悟也是很深刻、很形象的。世間多有此類評論,我這里就不多說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金庸應當在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他的小說藝術的成就是不可抹滅的。理當成為中國敘事文學的小說第一人。

熱點內容
看小說在哪裡最好看 發布:2025-07-09 01:25:16 瀏覽:322
高幹小說推薦微盤 發布:2025-07-09 01:23:43 瀏覽:553
深情言情小說現代 發布:2025-07-09 01:23:39 瀏覽:123
安琪鳳鳴軒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9 01:22:58 瀏覽:465
沐霏語的全部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09 01:18:14 瀏覽:878
葯人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9 01:18:12 瀏覽:623
鞠婧禕焉栩嘉所有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09 01:08:43 瀏覽:849
魅力優品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09 01:08:18 瀏覽:16
霸道小說言情推薦必看短篇 發布:2025-07-09 00:56:12 瀏覽:246
職場愛情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9 00:30:07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