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

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

發布時間: 2021-08-08 05:33:51

⑴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基本信息

出版社: 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平裝: 39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7553724
條形碼: 978780755372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2.8 cm
商品重量: 621 g
ASIN: B001EC63D6

⑵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內容簡介

武俠小說是中國小說類型中極為重要的一大類別。自古至今,武俠小說一直流傳不衰,尤其是當代,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等名家為代表的「新武俠」流派,無論在思想內涵,或是敘事技巧上,都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吸引了海內外一個社會層面相當廣大的讀者群,成為當代文學中一個十分值得注意的現象。 本書試圖對武俠小說這一文學類型的源流、發展、得失及其與中國社會和民眾文化心理的關系,以及其特殊的文化價值,作一番粗淺的探討。

⑶ 中國武俠小說史論 葉洪生下載txt

《中國武俠小說史論》作者葉洪生.txt

分享給你。注意,手機用戶看不到附件。留下郵箱發給你。

⑷ 求《中國武俠小說史》。羅立群寫的

沒看過 友情幫頂
推薦你看一本科幻小說 平機王 作者 卡通習練者
科幻小說《平機王》作者卡通習練者在工作之餘,認真研習小說和連環畫創作,為了給各位年輕的讀者朋友,有好的作品看。
年輕的讀者朋友們,你們一定要支持卡通習練者的創作,支持原創,支持所有為了中國大陸地區原創動漫事業發展而努力的人。
願我們中國大陸地區原創動漫事業的明天會更好

⑸ 公案小說的相關書目

《中國武俠小說史略》----王海林
《中國武俠小說史》----羅立群
《俠的蹤跡——中國武俠小說史論》----徐斯年
《中國英雄俠義小說通史》----陳穎
《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劉蔭柏
《偉大的同情——俠文學的主題史研究》----王立
《公案小說史話》----黃岩柏
《俠義公案小說史》----曹亦冰
《中國公案小說史》----黃岩柏
《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孟犁野

⑹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書籍目錄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序
原 序
第一章 緒論
一、俠的起源
二、俠與盜
三、武俠小說的演變
四、小說「武功」
五、武俠小說的新派與舊派
六、武俠小說與民族文化心理
七、俠士、武士、騎士文化異同及其文學比較
八、武俠小說的定名和范圍
第二章 武俠小說的雛形期
一、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的影響
二、最早的一篇武俠小說:《燕丹子》
三、魏晉小說中詭奇怪誕的俠客
第三章 武俠小說的成熟期
一、唐代武俠小說的繁榮
二、唐代武俠小說的內容
三、唐代武俠小說的藝術特徵
四、唐代武俠小說的地位和影響
五、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 明代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的內容
(二)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中的「武功」
二、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及《劍俠傳》
第五章 武俠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水滸傳》
一、《水滸傳》成書過程中的俠盜意識
二、 《水滸傳》與《史記瞄俠列傳》
三、梁山上的「盜氣」
四、水滸英雄的行俠特徵
五、真實而傳奇的武俠世界
六、俠的悲劇結局
七、《水滸傳》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章 武俠小說的盛行期
一、明末至晚清武俠小說總論
(一)社會環境的狀況為武俠小說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二)文學藝術形式的發展促使武俠小說興盛
(三)武術的空前極盛成為武俠小說急劇發展的重要動因
二、承《水滸傳》余緒的「忠義盜俠」小說
《禪真逸史》 《水滸後傳》 《後水滸傳》 《盪寇志》 《綠牡丹全傳》
三、武俠公案小說
《施公案》 《忠烈俠義傳》 《聖朝鼎盛萬年清》 四、幻想劍仙小說 《濟公全傳》 《七劍十三俠》
五、兒女英雄小說
《俠義風月傳》 《三門街》 《兒女英雄傳》
六、文言短篇武俠小說和《續劍俠傳》
第七章 武俠小說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民國年間武俠小說總論
二、武壇兩巨子「南向北趙」
《江湖奇俠傳》 《近代俠義英雄傳》 《奇俠精忠傳》
三、武壇三健將:姚民哀、顧明道、文公直
《四海群龍記》 《荒江女俠》 《碧血丹心》三部曲
四、奇幻絕倫的「劍仙」李壽民
《蜀山劍俠傳》
五、凄絕哀婉的「情俠」王度廬
《鶴驚昆侖》 《寶劍金釵》 《劍氣珠光》 《卧虎藏龍》 《鐵騎銀瓶》 《燕市俠伶》
六、「技擊派」大家白羽、鄭證因
《十二金錢鏢》 《偷拳》 《鷹爪王》
七、采擷眾長、自立門戶的朱貞木
《七殺碑》 《虎嘯龍吟》 《羅剎夫人》
第八章 推陳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俠小說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總論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概況
(二)海外新派武俠小說興起的原因
(三)對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總體評價
二、武林長者梁羽生
《萍蹤俠影錄》 《女帝奇英傳》 《雲海玉弓緣》
三、武林盟主金庸
(一)武功的不同凡響
(二)現實的深入思考
(三)人物的立意與創新
(四)價值取向與技巧運用
(五)庄諧參伍的獨特風格
四、江湖劍客:卧龍生與司馬翎
《天香飆》 《劍海鷹揚》
五、武林怪傑古龍
《楚留香傳奇》 《七種武器》 《多情劍客無情劍》
六、江湖闖將:溫瑞安、黃易 《刀叢里的詩》 《尋秦記》
第九章 生機無限的大陸新派武俠小說
一、大陸新派武俠小說創作總論
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一)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一階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馮驥才:《神鞭》
馮育楠:《津門大俠霍元甲》 《總統與大俠》
殘墨:《神州擂》 《追魂簫與無形劍》
(二)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二階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蕭鼎:《誅仙》 鳳歌:《昆侖》
滄月:《劍歌》 步非煙:《武林客棧?蠱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楊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劍》
司馬嘶風:《我是刀神》
後 記

⑺ 請問一下中國武俠小說的歷史發展過程

武俠小說 從何而來?

火葯沒有發明之前,刀槍劍戟都被稱為冷兵器,在冷兵器時代,個人的武術技巧就顯得十分重要,它既可保家衛國,又可以用它求取功名富貴,尤其是統治者,更是十分看重,在中國古代教學,是文武並重的,《周禮》中記: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六藝中的射與御,就是射箭、駕戰車揮刀槍作戰的。《漢書.藝文志》亦載「劍道三十八篇」「和手搏六篇」,被稱為「兵技巧」,它以手足、器械的使用為基本技能,據今已有二千多年,至南朝劉宋時,已有武術之稱。會武術的人,一方面進入朝廷的軍隊,成為職業軍人,這類人為朝廷所用,自然也就會在浴血沙場的同時,求得功名富貴。

但總有一類人,就象現在的執政黨與在野黨一樣,對朝廷政治以及當權者有不同看法,在武術上的在野黨就是那些號稱俠客的人。他們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流落民間,又自恃一身好功夫,挑戰權貴、邪惡,扶危濟困,這也原本沒有錯,但也有因所謂重感情、講義氣而犯糊塗的時候,只為報恩或復仇,可以置國家法律與他人利益於不顧,這就是韓非子說的:「俠以武犯禁」。但如果在一個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朝代,當俠客們嘯聚山林,當起「綠林好漢」來「替天行道」,公然與當權者叫扳時。這種行為,卻得到老百姓的擁載,這同時也是俠植根人們心中,得到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如瓦崗寨的程咬金、秦叔寶等與水滸傳中的魯智深、武松等。

一部《水滸》,能流傳千古,恐怕還與它宣揚的俠義精神密切相關。而這種大規模的俠士聚集於綠林,並自稱綠林好漢,這也大概是後來武林的出處,不僅取其山野之間自由自在,大概也有「在野」的意思,而且似乎「民主」程度也很高,他們以「會盟」的形式推選盟主,而推選的標准則只有兩個,那就是武功和武德,否則,一律免談。它們既顯示出一種民間社團的性質,又是一種鬆散的聯合。只有到了諸如水滸的規模,才顯示出其政治和軍事組織的特性來,但有一點仍是肯定的,那就是無論是晁蓋還是宋江,都是俠士們自己推舉出來的。

但最初的俠客多是獨立的,個人的行為,如《史記》中記載聶政以及著名的荊柯剌秦王的故事。這樣的人和事,在春秋戰國時期還不少,當時由於七國之間爭霸稱雄,恩恩怨怨很多,各國權貴們都爭相征賢納士,這里的士,就是指武士,如當時的信陵君、平原君都養了好幾百甚至上千的這類「食客」,這也就給這類武士俠客們創造了生存條件,他們大多以俠義著稱,或為國,或為報主人之恩,充當刺客,甚至不惜捨生取義。這是封建時期的一大社會特點,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騎士,以及日本的武士,都與其類似。

這些俠義武士,歷朝歷代都有,他們那種大義凜然,扶危濟困,路見不平杖刀相助,不畏強權,不畏殘暴的武俠精神,十分為人們所敬仰。這些武術人士大多是真人真事,瓦崗寨、水滸中的俠客們不提了,如少林武功,武當派武功都是實實在在的武術流派,也有不少名家出自這些派別,宏揚了武術精神,就是近代,如清光緒年間的大刀王五,以保鏢為業,被人稱為大俠,他與譚嗣同交厚,戊戌變法時,還主動要求保護他出走。再有就是霍元甲,就曾擊敗不可一世的洋武師,大長了國術威風。而這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武俠與武俠故事,則為武俠小說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與土壤。

不過,另一類俠客就與我們現在的許多武俠小說有些類似了,他們似乎總存在於事實與虛構之間,這也似乎很深地影響了後世武俠小說的產生與發展,他們總是帶有神奇性和神秘性,有的甚至過分誇大了武術本身的功能及作用,但這種以超人形象出現,除暴安良的武俠,又恰好反映了人們的希冀和願望,這當中對後世武俠小說影響最深的有三個人物形象,那就是越處女、紅線和昆侖奴。越處女源自《吳越春秋》,紅線出自唐.袁郊撰《甘澤謠》,昆侖奴則出自唐《傳奇》,歷史上,許多身懷絕技的武俠們常常願意退隱江湖,這是因為人心難測,即便是恩重如山的主人們也是如此,這種思想也影響了後世許多武俠的為人和武俠小說的創作。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官場的腐敗與黑暗,也使他們更願意潔身自好,不願意同流合污,這也是武俠們得到人們尊敬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文人們一種理想的人文精神,所以歷朝歷代有那麼多的文人願意記錄書寫創作這些武俠故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武俠小說到明清時,則多是以話本形式出現的,如清時在《包公案》基礎上演譯成的《七俠五義》《小五義》以及《兒女英雄傳評活》等,它們奠定了武俠小說的基本形式和模式,但得到真正發展並呈現出一種繁榮現象,卻是民國期間的事。

辛亥革命後,人們從封建桎梏下解放出來,各種思想流派湧入中國,報業、出版業得到空前繁榮,文學藝術得到大力發展,各種風格流派的文藝作品異彩紛呈,武俠小說也異軍突起,它以獨特的武俠們的俠義精神傳統深得人們喜愛。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更是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四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概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惑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卧虎藏龍》等「鶴鐵五部作」。而他們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則是還珠樓主李壽民,他七歲便登峨眉、青城學氣功,十六歲與才女文珠相戀,因家變而失戀,寫《蜀山劍俠傳》時,筆名還珠樓主,就是用於紀念文珠的。後與大富豪之女孫經洵的婚姻更是轟動一時,孫父曾反對這樁婚姻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將其告上法庭,而孫經洵則在庭審時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婚姻自由,使其無罪開釋,一時傳為美談,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還珠樓主李壽民本人,在「七七」事變後,因拒絕出任日寇偽職,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嚴刑拷打達七十天,仍威武不屈,令人敬嘆!他的作為本身,也充滿著一種俠義精神。一九五八年,一篇「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的文章,卻使他讀後因悲憤而腦溢血,此後病榻兩年有餘,口授完長篇小說《杜甫》後,對夫人孫經洵說你要多保重後,溘然長逝,令人惑嘆!

後來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射鵰》中的許多歷史、人物,如南宋時宋與金、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均有歷史史實依據,而邱處機等歷史人物也確有其人,將真實與虛構有機結合,同時又兼有北派武俠小說社會、言情、技擊、神怪四大派之長,同時又完全不同於這四大派,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

武俠小說代表作:

《江湖奇俠傳》
《蜀山劍俠傳》
《鷹爪王》
《十二金錢鏢》
《卧虎藏龍》
《七殺碑》
《射鵰英雄傳》
《天龍八部》
《鹿鼎記》
《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
《陸小鳳》
《七劍下天山》
《四大名捕》系列
《大唐雙龍傳》

⑻ 求中國武俠小說史txt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高度概括了金老先生畢生武俠作品,也就是從此時,我知道了「武俠」。隨著學識的增長,積累了大量與武俠有關的知識。
武俠小說的興起不是一蹴而就的,經歷了從前武俠、舊武俠到新武俠的歷程。新武俠又分為港台新武俠小說、現代派武俠小說和21世紀大陸新武俠。
(一)前武俠小說
前武俠小說經歷了豪俠傳奇、英雄傳奇、俠義小說三個時期。豪俠傳奇伴隨著中國小說第一次繁榮而發生。在晚唐,中國小說以獨立身份登上文化舞台,豪俠傳奇是其重要支柱。它的一出現就顯示出高超藝術高度和思想水平,一直影響到後來武俠小說的寫作。其中不少作品站在政治和歷史高度,顯出非凡氣度。比如以唐初群雄逐鹿為北京的《虯髯客傳》,以唐末藩鎮斗爭為背景的《聶隱娘》和《紅線》,它們的思想傾向影響到新武俠小說。豪俠傳奇成熟的構建了武俠活動基本場景—江湖。大俠常活動於山野草澤之間,江湖是中國靜態社會下的動態。豪俠人物形象具有「超越凡庸」的英雄氣質,隨著豪俠活動場景的專門化,豪俠人物也開始具有獨特色彩。豪俠傳奇風行不到三世紀。
到了元明之際,前武俠小說進入第二階段,《水滸傳》是其代表作品,此時為英雄傳奇。《水滸傳》來源於民間集體,是一個現實中可以存在,並且實際上經常存在著的世界,但其思想被「忠」和「義」貫穿。
俠義公案小說是前武俠發展第三階段,產生於近代。代表作有《綠牡丹》、《施公案》、《三俠五義》等。但這些小說中的人物只不過是朝廷的「鷹犬」,時勢一變,它們也隨之消逝,讓位於新武俠小說》
(二)民國舊武俠小說
1922年平江不肖生連載《江湖奇俠傳》開啟武俠小說新天地,這一民國時期小說,一般被稱為成為「舊武俠小說」。20世紀20年代代表作家為「南向北趙」,到了30年代,武俠小說空前繁榮,出現了「北派五大家」,到了40年代,由於抗戰影響,武俠小說勢頭有所減弱,但仍是「北派五大家」的天下。
民國武俠小說最重要貢獻是將「江湖」回歸為武俠活動的必要場景,武俠小說江湖地位重新的確立,使武俠小說成為真正的「武俠小說」,經過半個世紀的積累,它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的俠義文學都更具有無可比你的感染力。
它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它整體渾成的長篇格局和借鑒「新小說」的手法,極大豐富了武俠小說的藝術表現力。一部長篇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故事。給閱讀帶來更多情趣,使得武俠小說題材宏大,故事細膩生動。
(三)港台新武俠小說
然而民國武俠小說不能成其大,終未能成其大,新的時代終於產生了。1949年以後「北派五大家」敗退台灣,1954年郎紅浣未能擺脫民國舊武俠小說模式,而此時香港方面,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開始連載。1957年的《射鵰英雄傳》奠定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1958年前後,台灣出現「三劍客」,成為三股新的潮流,直接開啟了20世紀60年代台灣滿天星宿的局面。1970年《射鵰英雄傳》被首次作為香港武俠引進台灣是,台灣武俠小說也自成體系,稍後,金庸封筆,退出江湖。不久,梁羽生也終止了他的創作。
和大陸、台灣相比,香港特殊地域決定了它的發展路徑。
香港處於資本主義傳播環境中,商業傳媒具有現代意識,懂得培養消費者。新武俠小說興起之時,英國強佔香港已半個世紀,而且由於中國大陸的戰爭紛擾和社會變遷,受過新式教育的文化人湧入香港,給武俠小說發展注入新的血液。民國舊武俠僅有的民族問題是「反清復明」。在香港,受殖民環境影響,作家人文意識逐漸融入世界大背景下。比如金庸筆下的一個調和、妥協「五大民族」的共同混合體韋小寶。武俠小說的內涵得到提升。
台灣小說與此不同,國民黨敗逃是政治事件,五六十年代的台灣文化發展自然以政治事件為背景。留在大陸的武俠作者作品被國民黨禁止,大陸當時文化氣氛不允許民國格調武俠小存在,武俠傳至此斷裂。1959年「防共」而施「暴雨專案」,冶金絕了香港武俠小說。所以台灣的可借鑒文化傳統只能源於記憶和想像,處境孤立。
(四)現代派武俠小說
與古龍不同的溫瑞安,從1970年開始發表小說,經過10年探索,開始以「現代派」自居。台灣的《中國時報》、《聯合報》刊登武俠小說,也冠以「現代派武俠小說」。「現代派」新浪潮由此掀開。
溫瑞安和黃易的嘗試,引起武俠觀念在20世紀90年代明顯變化。其一俠義內涵,溫瑞安所重視的,不是俠的現實職業身份和具體江湖行為,他強調「勢」與歷史哲學相結合,智慧作為人生當下一種狀態,俠就是狀態。70年代末機遇和人格相結合,80年代中後期人物內在性格決定命運,90年代武俠成為非武俠成分。黃易變化更大,黃易的俠有更多的當下消費功利色彩。
其二問題意識。20世紀80年代末新觀念與新傳媒的文化背景產生「超新武俠」與「玄異武俠」的新文體。俠義觀念的放大與深化。傳媒的變化以及作家的這種變化的處境,都導致問題意識的新變。20世紀90年代網路的發達,也是武俠小說問題新變的原因。武俠文體另一大批經典游戲,比如《金庸群俠傳》、《傳奇》、《仙劍奇俠傳》等。
(五)21世紀大陸武俠小說
進入世紀之交,武俠文化資源在港台呈枯竭之象。大陸期刊界開始介入武俠,2001年9月《古今傳奇武俠》創刊,標志一雜志和網路為主陣地,形成了大陸武俠小說創作的興盛。大陸武俠小說在江湖、性別、智慧三方面顯示了不同港台作品的魅力。
大陸作品描寫的作品對江湖做了現代化解釋,江湖已成為超級穩定的平面結構,我們看到的表面意義往往不是事實的真相。這樣的江湖是超越傳統喜劇與悲劇的正劇。
一批女性作者的出現改變性別格局,樹立了女性的主體地位。女性第一次成為武俠小說的第一主人公。女性無法改變男權社會性別格局,但可讓女子獨立出來。女性作者更擅長感性投入,細膩描寫。其中有平和女性主義者滄月,也有激進女性沈嚶嚶。
大陸新武俠的智性和靈性寫作,開啟獨特智慧方式。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長劍倚天,行俠江湖—這是武俠故事。
武俠故事,是全人類的故事。
快意恩仇,浪跡天涯;白虹經天,人天同氣—這是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是中國人的小說。
(註:這是我選修課的作業,我查閱了一本書,自己壓縮整理出了這篇文章)

⑼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作者簡介

羅立群 安徽合肥人。下過放,當過兵,做過警察、中學教師;1986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新聞出版界工作了近20年,曾出任一家出版社的總編輯。現任暨南大學珠海學院教授。已出版了5種學術專著,1種學術譯著,主編過《中國武俠小說辭典》、《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叢書、《中國古典名著文庫》叢書,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⑽ 中國武俠小說史論有哪裡出版的

人民文學出版社

俠的蹤跡 中國武俠小說史論
【作 者】徐斯年著
【出版商】 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 1995
【ISBN號】7-02-002305-3
【中圖法分類號】I207.409
【頁 數】 236 ; 20cm
【原書定價】13
【主題詞】俠義小說-小說史(地點: 中國) 小說史-俠義小說(地點: 中國)
閱讀全文圖書館文獻傳遞
【參考文獻格式】徐斯年著. 俠的蹤跡 中國武俠小說史論. 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

熱點內容
有趣的異界穿越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2:51:52 瀏覽:737
小說言情完結出版 發布:2025-07-05 02:47:11 瀏覽:567
類似慢慢仙途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2:34:29 瀏覽:883
關於和尚的穿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02:26:40 瀏覽:650
類似贅婿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2:17:27 瀏覽:821
關於校園愛情的小說名 發布:2025-07-05 02:16:53 瀏覽:521
關於血族言情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5 01:48:12 瀏覽:863
有沒有什麼青春校園的小說非言情 發布:2025-07-05 01:48:12 瀏覽:309
字數多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05 01:43:01 瀏覽:825
高月的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7-05 01:41:07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