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與傳統小說閱讀量對比
Ⅰ 網路小說和傳統小說的區別
我認為的網路小說和傳統小說最大的區別在於閱讀方式的不同。
情節安排
我們都知道在環境描寫方面傳統小說具有很高的要求。這環境必須是典型環境,而人物自然成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因此傳統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旨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理,揭露社會問題等。其所承擔的分量顯而易見。換句話說,傳統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是為小說中人物提供一個生活背景,即為人形象塑造服務,為整個小說的整體服務。
小結
總的來說網路小說是由作者的需求而決定的。准確的來說,這催生出了一個產業。只不過這個產業的商品就是網路小說。
Ⅱ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異同點
網路時代來臨了,網路文學的崛起將會猛烈的沖擊傳統文學的話語權力。因為網路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網路文學是大眾參與的文學。網路文學不僅將會引開一大批傳統文學讀者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網路文學將會通過網路的特點,侵蝕傳統文學話語權形成和分割的流程。在網路上,發表作品不僅不需要先做官,甚至任何人都不需要生花妙筆,都不需要名人推薦或編輯部熟人,只要你能有一台還不算太差的電腦,再加一部電話一個解調器,你就可以上網自由地發表你的文學作品,發表你的文學評論。雖然網站上也有編輯和管理者,他們有一些類似傳統文學話語權所有者的生殺予奪的權力,但一則他們相對要有更多的寬容性,另外各類網站的繁多也足以使不同的網路文學寫作者為自己的作品找到發表的地方。
在網路文學中,傳統文學中編輯和評論者所擁有的話語權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剝奪了。編輯沒有能力阻止別人在網上發表作品,專職評論者在網上發表評論時,也無法使自己比一般讀者的發言更理直氣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這里,人們更少相信和服從所謂的權威,人們不僅有更多自己說話的權力,也有更多自己判斷和鑒賞的能力。在這里,一部作品能有多大的價值和多高的地位,與傳統文學的編輯無關,也與專職評論家的評論無關。發言權的平等,將使網路文學中更少一些話語權力,更多一些民主。從這種角度來看,網路無疑是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在網路上,任何作者都可以自由地進行文學試驗,選擇他(她)所喜歡的題材和寫作手法,表達他(她)想表達的思想。在傳統的文學話語權力缺席的情況下,網路文學將更有利於促成文學發展的多元化和繁榮局面。應該說這是時代的一種進步。
隨著網路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網路文學無疑也將會更加發展壯大。以書刊報紙為主要媒介的傳統文學,失去的將不僅是部分讀者,更重要的是還有話語權力。這一進程的發展演化可能是比較緩慢的,但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它的影響必將會越來越清晰。
Ⅲ 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有什麼區別
就像鵪鶉和孔雀一樣的區別 網路文學不是某個人在網上寫了作品就叫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是所有網路小說 風格 水平平均化之後 得出的的一個概念 在爽點 故事性 趣味性 文字通俗性 流暢性等基礎上 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文體風格
Ⅳ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有什麼差異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網路文學確實是更受人們的歡迎的,很多的人他們都喜歡在空餘的時間拿著手機看網路小說,而不喜歡待在家裡面捧著一本書。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現在科技的飛速發展,還有就是現在社會邁入了快節奏的社會。
所以在我看來,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他們兩個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之別。但無論是網路文學還是傳統文學,都對於我們社會的進步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閱讀書本的同時能夠令人們的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境界得以提升。
Ⅳ 大家覺得傳統小說和網路小說哪個更好
我個人更喜歡傳統的,畢竟現在的都是一些意淫小說,感覺看著也沒意思
Ⅵ 網路小說和傳統小說相比真的一無是處嗎
我也是個網文作者,從中立的角度評論一下吧。
現在網路小說熱度已經完全蓋過了傳統文學,但現在網文讀者群體都是年輕且嚮往熱血並釋放壓力的年輕人,因此網文在不斷地適應讀者市場要求的時候,已經逐漸的步入了商業寫作的地域,這是個很不好的事情,寫作與商業的碰撞很容易消磨掉文學本身的意義,只剩下如同網游毒品一般只為麻醉娛樂神經的空殼,作者盲目追求手速,讀者一味追求輕松與爽感,兩全其美,但卻終究使網路文學淪為『精神鴉片』,讀網路文學,你只能感受到很少部分好作者傳遞出來的零散的正能量意義,而其他那些大部分為了沖榜掙全勤每天上萬字的作品,裡面只有不斷地鋪墊高潮掐梗打秋風,連他們的創造者本身都是不斷地在追逐利益,你期望在裡面如何學到和傳統文學一樣給人的積極意義?
在網文開始火熱的現在,很多網文東家也都在費腦子想給網文一個正統地位,給作者一個正經身份,網路騰訊都做過這種嘗試,比較有代表性的應該就是大神都進入作協了吧,但身份的變化只是外在的,網文本身的套路與低思想意義才是大眾無法真正從心底承認網文的根源問題,根源不解決,網文無出路。但值得慶幸的是現在一些網站與作者已經都開始意識到這種問題,並逐漸進行改變,賦予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所差距的思想性的路很難,但我們期望著未來網文能真正地以本質得到文學界的承認,網文本身特有的節奏性與傳統文學的思想意義結合或許會誕生出具備兩者優點、比現在這兩者更為優秀的文學存在。
Ⅶ 和傳統文學相比網路文學有哪些特徵
傳統文學講究體裁,大綱,立意等等。一般用詞造句也比較正規,極少出現病句,顯得比較正規和傳統。
網路文學就比較自由和散漫了,幾乎每一名碼字匠都是隨手寫隨手想,所以顯得比較天馬行空和不拘泥於格式,而是遣詞造句也比較隨意。
1就語言而論,網路文學更注重語言本身、語言外在的質感;而傳統文學更注重語言的內涵,看起來樸素的毫無出彩之處的語言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
2就結構而論,網路文學的隨意性更強,但真正的具有文學意義的隨意性卻很少,它的隨意有時顯得鬆散、嘩眾、不合情理。而傳統文學則要緊密得多,雖然它也在不斷地尋找自身的突破,但當這種突破顯得不合情理時,突破就被扼殺在搖籃里。
3就故事而論,網路文學更注重故事的可讀性,而傳統文學更注重故事內在的意義——傳統作家總是想方設法地給他(她)的文章貼上思想的標簽。
Ⅷ 網路小說和傳統小說的區別在哪裡
開篇展現誘惑,隱藏重點,小說寫到中間一定要穿插曲折劇情,在男主角終於得到女主角之後,大結局鐵定是悲慘結局,不會是那種從此之後王子與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傳統小說更富有內涵。
Ⅸ 和傳統文學相比網路文學有哪些特徵
首先,是文學創作的平民化。傳統的文學創作,其創作主體是那些具有明顯專業特長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通過報刊書籍得以和讀者見面,作品在發表之前必須經過文學編輯或出版商的選擇。因為報刊書籍的質量與其訂戶和銷量密切相關,所以出版商、編輯對作家的專業水平和作品的質量會相應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當互聯網的BBS出現之後,在各種網站的文學論壇上,苛嚴的專業編輯消失了,滿腦子利潤的出版商消失了,訂戶、銷量和利潤等概念幾乎也消失了,發表作品沒有了「門檻」,作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自由上傳發表。即使像「榕樹下」這樣著名的文學網站,發表作品雖然需要經過社團編輯的審核,但因為要考慮到照顧網友的創作熱情和社團人氣,加上網站容量空間似海,所以審核的標准也還是比較寬松,只要過得去,文從字順,不反黨反人民,一般都會獲得通過。網路這種新興的媒體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表達自我、自由發表自己作品的機會。過去那種環繞在專業作家頭頂的神聖光環被電子網路技術的暴風驟雨吹打得煙消雲散。
其次,是作品發表和信息反饋的快捷化。傳統文學作品的問世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且不說審稿、改稿、錄入、校對、印刷、發行等一連串繁瑣的環節,僅僅是作品由作者寄到編輯手中就需要大約一周的時間,而網路文學作品的問世就大大簡化了,假定網路選手和專業作家同時完成了創作,當專業作家還在按傳統做法將稿件裝入信封的時候,網路選手只需用滑鼠輕輕一點「確認」,其文本就已經和讀者見面了!網路文學的快捷化還體現在讀者對文本的迅速反饋、作者和讀者之間、讀者和讀者之間的及時交流上。一個文本剛在網上發表,有時也許只要幾分鍾就會見到讀者的評論,讀者怎麼想就怎樣說,毫無顧慮,也無需顧慮。系統上總是准確地顯示出點擊人次,哪些人什麼時候發表了什麼評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台灣成功大學的BBS網站上連載時,這種及時交流的特點得到很充分的體現:當時數百上千的讀者紛紛發表看法,甚至不少人給痞子蔡建議,要求他「別讓女主角死」、「不要讓她服葯變丑」等等。這種自由寫作、自由發表、自由交流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寫手的創作熱情,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以每天兩節的速度產生的。在泉B論壇,我目睹了哭泣的鍵盤《明天去見面》誕生的全過程,每一節一發表,總是有眾多的網友第一時間去閱讀評論,交互性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熱情。
再次,是創作意圖的自由化。傳統理念中崇高的創作目的,迅速被網路文學的自我宣洩和自娛自樂所刷新,在傳統的文學創作理念中,總是強調要體現文學的認識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甚至在特定時期還強調過文學要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但網路文學恰恰是有意無意地漠視了這些戒律,絕大部分網路選手創作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宣洩和自娛,文學的認識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都成了次要因素,更別說什麼宏大主題了。當然這些只是就大多網路文本而言,那些專業作家參與進來所發表的文本,或有較高文學素養的業余作者所發表的文本,還是與傳統文學作品比較接近的。
創作目的的變化,使網路文學作品表現個人經驗的內容居多,傳統文學中那種表現時代、社會精神的題材往往被擱置了。文學深度淡化了,網路文學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廣度化傾向。有些網路作者,他們往往隨著自己的興致,隨寫隨貼,不太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和嚴密性,使網路文學在形式上呈現出十分濃厚的拼盤化色彩。
第四,是新詞彙不斷涌現,語言風格鮮明。網路文學文字版本迅速更新,在快速互動的要求下,用符號代替表情,使語言變得幽默,簡潔,更意味深長,例用:)代表微笑,用:(代表沮喪;用縮寫代替正常拼音,例如用MM代表妹妹,用GG代表哥哥;用數字諧音表示意思,例如用88表示拜拜,用55表示嗚嗚地哭,用314表示我愛你一生一世等等。大量新詞彙不但涌現,例青蛙、恐龍、大蝦、菜鳥、斑竹、當機、下線、東東等。
網路語言風格主要是口語化和幽默風趣。《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讓語言產生幽默感、詼諧感的方法多種多樣,仿擬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是從《第一次親密接觸》中選出的例子。
①「這不是好與壞的問題,而是應不應該的問題。我們應該要成為第一種人,而不應該成為第二或第三種人。」「痞子,請繼續放吧!小女子洗鼻恭聞。」②總之,你別問她的名字,「不聽情聖言,失戀在眼前」,懂嗎?痞子。
③我實在無法將這樣的女子與恐龍聯想在一起。但如果她真是恐龍,我倒寧願讓這只恐龍飽餐一頓,正所謂恐龍嘴下死,作鬼也風流。
④這情景,怎一個爽字了得!
⑤「痞子,為什麼你一看到我,就得稱贊我的外表呢?難道你不怕我會因此而覺得你很膚淺嗎?」「那有什麼,看到美女便稱贊是屬於男人的反射動作,不受大腦所控制。我當然知道這有拍馬屁之嫌,奈何我笨拙的頭腦無法阻止我靈活的嘴巴,一旦我的眼睛接觸到美麗的形象而傳遞到大腦,在大腦尚未下達指令是否該贊美時,我的嘴巴就已經決定先斬後奏了,這叫'嘴在外,腦命有所不受',也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且與其不講贊美你的話而讓我覺得昧著良心,倒不如講真話贊美你而讓你覺得我很膚淺,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兩害相權取其輕也'的道理」。
⑥「痞子,你聽過'咖啡哲學'吧!?」……「即使全是咖啡,也會因烘焙技巧和香、甘、醇、苦、酸的口感而有差異。我的鞋襪顏色很深,像是重度烘焙的炭燒咖啡,焦、苦不帶酸;小喇叭褲顏色稍淺,像是風味獨特的摩卡咖啡,酸味較強;毛線衣的顏色更淺,像是柔順細膩的藍山咖啡,香醇精緻;而我背包的顏色內深外淺,並點綴著裝飾品,則像是Cappuccino咖啡,表面浮上新鮮牛奶,並撒上迷人的肉桂粉,既甘醇甜美卻又濃郁強烈。」「即使全是水流,也會因天候狀況和冷、熱、深、淺、臟的環境而有差異。我的鞋襪顏色很深,像是太平洋的海水,深沉憂郁;牛仔褲顏色稍淺,又有點泛白,像漂著冰山的北極海水,陰冷詭譎;襯衫的顏色更淺,像是室內游泳池的池水,清澈明亮;而我書包的顏色外深內淺,並有深綠的背帶,就像是澄清湖的湖水,表面浮上幾尾活魚,並有兩岸楊柳的倒影,既活潑生動卻又幽靜典雅。」上述六個例子中,例①中的「洗鼻恭聞」和例②中的「情聖」是仿詞;②③④⑤是仿句;例⑥是仿調。
例①「洗鼻恭聞」仿擬的是成語「洗耳恭聽」,痞子前面說過粗話「有屁就放」,所以輕舞飛揚在這里「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委婉文雅的字眼回敬了痞子蔡的故作粗俗,產生了詼諧感;例②仿擬的是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仿句中還夾雜了一個仿詞,「情聖」是「詩聖」「武聖」一類詞語的仿擬;例③「恐龍嘴下死,作鬼也風流」仿擬的是著名詩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句話表達的感情並不是說痞子蔡甘願委身於醜女,而是在與輕舞飛揚網上相識之初,還不知道她的容貌,這個句子前面還有一段可以幫助理解:「我實在無法將這樣的女子與恐龍聯想在一起。但如果她真是恐龍,我倒寧願讓這只恐龍飽餐一頓」;例④「這情景,怎一個爽字了得」仿擬的是李清照《聲聲慢》中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例⑤「嘴在外,腦命有所不受」仿擬的是《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中「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例⑥中加點的一整段文字是痞子蔡在仿擬輕舞飛揚的「咖啡哲學」,結構與上段相似,句式與上段一致,表現了痞子蔡不甘示弱的心緒和不凡才華。
以上四個特點只是一種不完整歸納,深入探討,還可以列舉一些。網路文學雖然發展很快,但還只是一個新生兒,它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弱點。題材過窄是當前大家公認的網路文學流行病。在網路誕生然後回歸到傳統書刊熱銷的作品,題材多以言情為主。看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如果說還有新鮮感的話,再看「第二次親密接觸」、「第三次親密接觸」,感覺難免就打了折扣,這跟作者的年齡層趨於年輕有關。其次,大部分網路作家(參與其中的專業作家除外)生活積累不深,這也束縛了他們的視野。另外,網路文學雖然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展現自己的作品,但如果作者不加強自己的文學素養,難免會流於卡拉OK的水準。
不管怎麼說,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存在樣式,給文壇帶來了一陣清新之風。就文學發展的歷史規律來看,一切文學門類都是由最初的大眾創作、民間創作走向文人創作,從而走向成熟的,雖然網路文學目前尚處在大眾寫作的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傳統作家會進一步融人網路,網路也會產生自己的作家,在新的規范產生之後,網路文學必將進一步走向成熟。